第一節 親職性(別)教育之重要性 第二節 父母對性(別)教育的迷思 第三節 父母實施性(別)教育之態度與原則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達悟族報告 作者 : 林琪崴, 許原碩 座號 :13 號,14 號 原碩負責 : 簡介, 傳說, 圖驣, 達悟族飛魚季, 琪崴 : 地理位置, 土地利用方式, 飲食文化, 豐收祭.
Advertisements

主讲:张天明 影像艺术工程师. 声音的聆听 指出听到的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这一 声音是在什么样的空间环境中传播的。 一、 答案: 1 、打气筒打气的声音 2 、手打打气筒给足球打气的声音 3 、手打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的声音 4 、七次(七声)打气筒打气的声音 5 、(气流)摩擦的声音 6 、猪在发急时的叫声.
概念導向命題技巧與試題分析 臺灣師大地理系 陳國川. 教學評量是一種『抽樣調查』 實施教學評量時,需具備二項條件: 其一,瞭解命題的理論及其實踐的方法; 其二,瞭解各種題型的功能與命題方式。 壹、前言.
高峰植物園行前解說 2005/12/07 By 羽明. 陽性先驅物種 陽性植物 --- 陽光需求量大 陰性 ( 或耐蔭性 ) 植物 --- 陽光需求量少, 或 日照太強反而無法生存 先驅植物 --- 森林大火或土石流地震後產生的 裸露空地, 先生長出來的植物.
報 告 人 : 胡 嘉 琪 ˙ˇ˙ 、 王 紫 庭 = ˇ = 台灣夜市文化 作者: 郭明澤‧私立明道高中‧綜二 4 班 馬炯修‧私立明道高中‧綜二 4 班.
5 ˙ 1 第五章 生物的協調作用 5 ‧ 1 神經系統. 5 ˙ 1 人體的神經系統 1. 協調動物生理反應的系統: 神經 系統、 內分 泌 系統。 2. 神經系統負責 統整 和 協調 。分為 中樞 神經 和 周圍 神經。 (1) 中樞神經包括 腦 和 脊髓 。 (2) 周圍 神經包括 腦神經 和.
从《西游》看大学生的成长 主讲人:颜廷学 时间: 地点:演艺大楼流行剧场.
新员工培训 设计部 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主讲人: 韩少华 时 间:
前言:河流的主要功能 1. 交通運輸 優點-運費低廉,維護費用低 缺點-速度慢,裝載費時,不能到達生產區或消費區 的末端,需要轉載。 尚受到河流網路,河口位置,水量變化,河床 狀況,冰封時期 2. 水資源系統.
幽夢影~張潮 小佑子工作室 關於《幽夢影》 作者張潮,記寫他個人對人生世事之體驗透悟的 書。 書中文字,全為「語錄」形式,屬於格言,也是 最精鍊的隨筆。 全書可分為九卷:論才子佳人、論人與人生、論 朋友知己、論讀書、論閒情逸趣、論立身處世、 談文論藝、論四時佳景、論花鳥蟲魚。
成人高考高起点 语文 冲刺班 主讲老师:邓君媚. 复习指导 高考语文含四大块内容: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古代诗文阅读,现 代文阅读,写作。 在全面复习的前提下,按照《考试大纲》 的要求,要做好思路整理,建立高考的整体框 架的工作。认真归纳整理基础知识、培养基本 能力,复习做到有的放矢。 复习指导.
老师,我可以不 爱 吗?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 杜桂兰 星期一的早晨,我紧张而又兴奋,因为 我的赛教课就要开始了。 这是一次级别很 高 的竞赛。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 银监会 证监会 保监会.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利率 税率 政府投资 楼继伟,周小川,易纲.
油蔴菜籽 指導老師:陳瑜霞 學生: 商設一甲 謝旻璇 車輛三乙 許勝傑 工管四甲 彭凱雲. 作者介紹: 廖輝英( 1948 年生)臺大中文系畢業。 從初三開始寫作,早期作品多以散文為主,大四 畢業時才暫時封筆。畢業後進了廣告界,成為廣 告文案好手,後為企畫主管,在廣告界縱橫十餘 年,也曾任職於建設公司,辦過社區報高雄一周。
蘭嶼情人洞傳說 林庭羽製 林庭羽製. 台灣的蘭花特別多,台灣有個蘭 嶼島,島上面的蘭花更多.所以 叫蘭嶼.這裡留下了動人的傳說。
職業訪談報告. 成員 : 鐘怡君 劉沛君 謝明達 賴映辰.
南台科大幼保實習課程 見習幼兒園心得報告 夜四技幼保四甲 998i0021 黃欣婷.
第一章 生殖 1‧2 無性生殖.
高教三十条 — 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方案起草小组 2013年7月4日.
你不可不知之 十二年國教二三事 教務主任:傅瑞琪.
鞋 楦 的 材 質.
最古怪的15種動物.
走! 一起去拜訪筏子溪.
台灣文學館之旅.
單車環島之旅 組員: 495D0072 胡閎智 495D0074 何冠緯 495D0020 王怡雯 495D0047 葉亭君
 耕地分割 及 執 行 內政部地政司 視察:林玲女.
~完備、周密、迅速 ~ 行政院農業部畜產試驗所
建筑设计基础讲义 (02-1) 建筑水彩渲染.
現代文學導讀 (中國現代散文發展的歷史軌道)
谨以此文—— 送给所有的人.
方 孝 孺 指喻.
保護地球人人有責:我能做的事 若想讓地球、人類社會明天會更好的話,可以考慮日常生活中採取什麼綠色行動,逐步恢復按上天設計大自然規定的方式做人,從而減少個人的「生態足印」,爭取可以延續的未來。 
小 王 子 <第六組> 組長: 謝汶芳 組員: 劉佳蓉 曹展愛 陳建妏
據說: 烏鴉有四種--- 巨烏 祥烏 鳳烏 慈烏~ 知恩 感恩 報恩.
桃園傅小弟遭刺青施虐事件 指導老師:高家斌 班級:幼保四甲 姓名與學號: 496I0004 程千芸、496I0010 林昀嫻
北科大學士學位 冷凍空調 甲、乙、丙 級技術士 三年工作經驗 大一階段 專精訓練 大三階段 回流訓練.
9.2.2 会计基本法律制度 一、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制度 二、会计核算制度
指導教授:林劭仁老師 組員:范紋綺、王宣惠、蔡雅玲 王思樺、陳可馨、吳芷容.
歡欣鼓舞過新年之四-跟年有關的故事 蘇澳國小 三年三班導師 張怡玲.
淺談中醫養生保健之道 國立中正大學醫務室 中醫科 楊明穎 醫師 中國醫藥學院 醫學士中醫師 高雄醫學院 藥學士藥師
只要有心 機器都可以成為食神 機電三甲  陳保翔  宓芳頡  雷家翔.
北極熊 華德學校 姓名:黄景山.
數學家 阿基米德 6C 李俊熙.
一般情况碰撞 1 完全弹性碰撞 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 2 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3 完全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目錄 99年『 84電腦及相關服務』案件統計 機關端:資訊服務價格資料登錄流程 機關端及廠商端:資訊服務價格資料查詢流程
十堰管理部党委中心组“三严三实” 第三阶段专题学习
公共選擇理論 實踐大學 指導老師:林信雄.
孩子的心,我懂 怀仁全人发展中心 任兆璋 着.
第7章 行政执行.
春末闲谈 鲁迅.
指导老师:王海川 课题组长:周立人 成 员:周立人 张旖 辛亮 华天福 秦钟瑄 顾杰
《基础会计》 任务二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一、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要求 账存>实存:盘盈 账存
女人不管唸多少書, 都是男人身上的一件衣服-
考生考前心理状态 分析&调整.
迷人的風景.
第17章 產險經營之利源分析 組員:劉鈺琪 林怡伶.
不驚田水冷霜霜.
租屋與簽約注意事項 主講人:鄭華庭.
公司法(十) 股份有限公司 會計 1.
办理工会帐户需提供 ①建会申请及批复文件复印件; ②《社会团体法人资格证书》复印件; ③组织机构代码证(正、副本)复印件;
桃園縣主計人員 內部審核研習課程( ) 政府採購監辦實務 許庭禎講授.
谁动了英国女王的坚果 文字取材: 司志政.
第一章 人体基本结构概述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基本组织 器官与系统.
小提琴的力量 (布里奇斯,澳大利亚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大师。).
威廉的洋娃娃 出版社︰遠流出版社 作者:夏洛特‧佐羅托 譯者: 楊清芬.
現代中國 農民工問題.
臺北惜物網網路拍賣平台操作教育訓練 報廢財產處理流程介紹 財政處公有財產科 報告人:李怡青 103/07/23 1.
武进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培训 呵护心灵 —学校心理卫生 主讲人:朱亚洪.
內湖國小104學年度 讀報志工培訓 報告人:圖書教師徐語潔.
內湖國小105學年度 讀報志工培訓 報告人:圖書教師蔡美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節 親職性(別)教育之重要性 第二節 父母對性(別)教育的迷思 第三節 父母實施性(別)教育之態度與原則 第一節 親職性(別)教育之重要性 第二節 父母對性(別)教育的迷思 第三節 父母實施性(別)教育之態度與原則 04 親職的性(別)教育

學習目標 閱讀完本章,期望讀者能達到下列目標: 瞭解親職性(別)教育對自己、家庭、社會的重要性。 釐清親職性(別)教育的不正確迷思,進而建立正確之態度與知識。 習得在家庭中實施性(別)教育應具備之技巧與方法。 建立實施親職性(別)教育時應有的原則與態度。

關鍵字 性(別)教育態度(attitudes toward sexuality/gender education) 親職性(別)教育(parental sexuality/gender educaiton)

第一節 親職性(別)教育之重要性 近年來,在報紙的社會版、頭版或是電視新聞報導中,情殺案件層出不窮,追究其原因,許多是談分手不成而玉石俱焚。這些現象不禁令人思考,為何兩性相處不能互相尊重?生命誠可貴,何以因愛情不順利就同歸於盡?性(別)教育能教導年輕人瞭解什麼?要如何教?從幾歲教?在哪裡教?等議題紛紛被學者們提出討論。

幼兒從出生後就與家庭密不可分,在家庭中學習與成長,而父母具有重要的責任,在第一時間擔任起保護幼兒、摒除不良媒體及訊息進入家庭的重要任務。家庭是實施性(別)教育的最好場所;而父母則是進行性(別)教育的最佳人選。家庭中的愛、溫暖的氛圍,以及父母感情融洽的互動能培養子女對「性」的認知、態度及行為,而成為學習性(別)教育的最佳場所。

個體從出生乃至成長的過程中,均會在家庭生活中有形無形的接收有關「性」的訊息,並進行學習。而這些性態度的形成,往往成為日後與異性相處的主要影響因素。

由最親近的父母來教導性(別)教育,可讓幼兒在性的探索與學習過程中得到安全感,藉由父母正向的溝通讓幼兒懂得如何對「性」做正確的判斷,並且接受正確的性知識及態度,使幼兒建立健康的性價值觀,因而在未來的人際關係、兩性的交往或擇偶的選擇上,均能適切圓滿。因為家庭與幼兒之間是穩定且持續的愛與依附關係,可以促使幼兒日後具有愛與信任他人的能力,這些能力更有助於在人際上發展良性的互動,進而從中發展正向、積極的人格特質。

另外,幼兒也可從父母穩定且互信的婚姻及和諧相處的感情裡,學到男性及女性合宜的角色行為,長大後才能對愛情充滿信心與責任感,並能做個好丈夫或好妻子,也能奠定個人在「性」方面健康發展的良好基礎(高玫,1990)。 由上述可知,性(別)教育應是宏觀的、廣義的,必須以審慎的態度來看待,可以視它為一種家庭教育、人格教育,更是一種全人的生命教育。

首先,由生理層面上的「性」來瞭解生命的起源,瞭解人出生的過程而能珍惜生命,進而進入廣義的「性」,瞭解在心理層面對「性」的認同及理解,並學會與同性、異性間的情感處理;在社會層面上,表現出與家庭、社會之間人際關係的溝通,並能呈現個人的性道德與性價值觀,在社會上扮演個人適切的角色職責,更無形的減緩「性」的社會問題。

在快速的社會變遷之下,網路、電視等傳播媒體使用的便利,使得現今台灣的幼兒幾乎都曾使用電腦,資訊的多元化與複雜化,間接地已讓現今的幼兒在價值觀上失去了準則,也導致許多社會問題的產生。因此,處在這個世代的幼兒,極需父母給予適切的引導,在如此多元的社會環境中,協助他們建構一個具正向且正確的性價值觀,才能真正的解決「性」的社會問題,也才能造就一個穩定、安全的社會。

第二節 父母對性(別)教育的迷思 自民國90學年度起,教育部依據「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終於在國內實施性(別)教育,由國中小學至高一,分階段且計畫性的進行兩性(別)教育,而學者們也都樂見其成,抱以支持的態度。但是就性(別)教育的實施來說,若只有學校教育單方面推動,是無法有明顯成效的,需透過父母的參與及支持,亦即親職性(別)教育(parental sexuality/gender educaiton)與學校性(別)教育同步進行,兩者相輔相成,才有成功的契機。

因此,若父母對性(別)教育態度(attitudes toward sexuality/gender education)是帶有輕視、污穢、羞於見人的不正確態度,並且對於性知識抱著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的觀念,對於進行家庭內的性(別)教育是有困難的,對校園性(別)教育的實施更是一大阻力。所以父母在性知識的灌輸及對「性」的態度上,必須加以釐清及修正。

並非所有的父母均能接受到完整的性(別)教育,因此,往往有些父母會出現迷思:認為性(別)教育不需經過討論、學習,也不會產生影響;幼兒從小對「性」知識知道過多,恐怕會產生更大的好奇。這些觀念必須先加以導正,若父母能建立正確的性知識,且以合適的方法引導幼兒進行性(別)教育,將有助於推動幼兒性(別)教育的實施。以下列舉出一般父母對性(別)教育常見的迷思並加以澄清:

「性」就是性行為 性(別)教育是學校的工作 家長普遍缺乏相關知識及技巧 親職性(別)教育是誰的責任?

「性」就是性行為 很多父母一談到「性」,就開始支吾其詞、難以啟齒,也擔心幼兒知道太多會產生好奇心而去嘗試性行為。廣義的「性」不只是指生理上的「性」或指身體的行為,仍包含心理層次的概念。國內外已有許多學者的研究結果指出,當幼兒懂得越多時,反而會更慎重選擇並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以瑞典為例,該國在1956年將性(別)教育定為義務教育,其國人對於性態度非常開放,由於他們全面的實施性(別)教育,瞭解如何去尊重自己、愛護自己,肯定「性」的正面力量;進而瞭解如何去尊重及愛護別人,因此其「性」犯罪率與其他國家相比是很低的。1976年開始,瑞典青少女懷孕和人工流產比例明顯下降,性病和性犯罪發生率也逐步減少,未婚生子人數非常低,「未婚母親家庭」則幾乎消失。

可見性(別)教育並非只有身體方面狹義的教育,更應注重心理層面的廣義教育。

性(別)教育是學校的工作 有些父母認為學校教師比較專業,於是將教育的責任都交由學校教師,但在學校教育中性(別)教育課程的時數有限,而且大多是融入其他課程中進行,並非獨立課程,也無法一一針對幼兒的個別需求進行深入的解說。

若幼兒又透過良莠不齊的書刊、雜誌尋求資訊,甚至由媒體網路取得錯誤的訊息,如此不僅對性知識的建立有很大的隱憂,對於幼兒未來人格發展上更是一個重大的危機,因此父母應於家庭的生活教育中配合實施性(別)教育才是上策。

家長普遍缺乏相關知識及技巧 許多家長將性(別)教育的責任推給學校,其原因往往是因為本身的性知識不足,不懂得施教的技巧,而沒有信心教育幼兒,導致產生「既然不會教,就交給學校」的心態。如此,等於是將親子雙方溝通的管道封閉,阻隔了幼兒可以與父母互動溝通親密心情的機會。

若父母願意傾聽幼兒訴說遇到的問題,並坦然的面對,與幼兒討論、分享,必要時更可一起蒐集資訊、一起學習。一方面解決父母在性知識的不足,另一方面,更提供父母再教育、再學習的機會。

親職性(別)教育是誰的責任? 在台灣的家庭中,教育幼兒往往是母親的責任,父親只需負責家庭經濟與關心時下政治議題。雖然,有些父母採取分工分職的方式進行性(別)教育;例如:父親負責引導兒子瞭解男性器官、訓練兒子上廁所;母親負責引導女兒認識女性器官、訓練女兒上廁所。這樣雖然能夠清楚瞭解男女兩性雙方的不同處,但卻侷限幼兒對單一性別的認識,對於日後兩性溝通與互動並沒有太大幫助。

因此,若能將父親角色的功能確實發揮,與母親共同合力示範良好的兩性互動,並與幼兒多親近,關心並尊重幼兒的想法,例如:有時父親用男性的觀點教導女兒如何保護自己,並分享男性的思維;母親也可用女性的觀點教導兒子如何尊重女性,並分享女性的想法。如此一來才能因互相理解而互相體諒,造就未來兩性和諧的社會。

第三節 父母實施性(別)教育之態度與原則 國內外許多研究都提出,父母與子女間若有良好的「性」溝通,且子女能透過父母獲得性(別)教育相關的知識時,則有助於延遲青少年子女第一次性行為的時間,也會減少婚前性行為發生的次數。為人父母者教育子女瞭解「性」,不僅能協助子女坦然接受自己成長過程中,心理或生理的變化,而且子女也能懂得如何去處理及面對自己的感情,在必要時也能保護自己免於受傷害,更能為自己的人生及愛情關係負責任。

東方社會普遍有重男輕女的現象,台灣仍是一個以父權為主的社會型態。以父權為代表的家庭教育方式,往往深深的影響了家庭中的兩性教育,從原生家庭所衍生出來的兩性觀念及態度,又再深深的對子女、家庭和婚姻產生影響,因此,父母不但在親職性(別)教育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對於教導子女平等、互助的兩性關係,更是為人父母需要發揮功能的課題,其影響力歸納如以下四點:

夫妻互動模式對子女「性」的概念之建立有重要影響。 開放性家庭的人際互動型態優於封閉性家庭的人際互動型態。 親子關係的和諧與否,對子女兩性關係的發展優劣有關。 兄弟姊妹的關係和諧與否,影響子女對兩性交往的學習。

在父權至上的傳統家庭中,要達到兩性平等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但若父母能堅守「男主外、女主內」的兩性分工,夫妻共同營造和諧的家庭氣氛,並且尊重子女的學習,至於親職性(別)教育不足之處,仍可由學校教育協助。除此之外,如果父母能用心經營親子之間的關係,不會因為工作忙碌或其他理由,而忽略與子女的互動,並關心子女的現況,適時提供協助與關心,讓子女能時時感受到父母的陪伴或關愛,子女較不會因親子關係的不滿足或衝突,而轉向尋求愛情的慰藉做為補償。

另外,家庭中應培養開放性的人際互動型態,幼兒在學前階段能與同儕玩在一起,以開放的態度接受異性或同性的互動,藉此增加了幼兒模仿與學習的對象,也開闊了幼兒對人際互動的視野與經驗,對於日後與人相處的能力是有絕對的幫助。

手足之間關係的和諧,同樣也影響著幼兒日後對兩性交往的學習。幼兒可經由與家中異性手足聊天的經驗中,間接學習到對異性的瞭解,理解不同性別有不同的心理反應或想法,對於日後兩性互動的成熟度亦有相當的助益。 在2009年9月由杏陵基金會公布的一項問卷調查結果中顯示,與異性發生婚前性行為之國中畢業及高中、職生,分別占了5%及10%,其中25%發生性行為時不使用任何避孕措施,等於4個青少年中有一人不做避孕措施(魏怡嘉,2009)。

這樣的數據不禁令人憂心,父母要如何從幼兒時期開始進行性(別)教育,才能有效地灌輸性知識?該用什麼態度去面對幼兒對「性」的疑惑呢?以下列出可依循之原則及應具備的態度提供參考:

建立正確性別角色概念 探索及尊重自己的身體 身教重於言教 性(別)教育即生活教育 配合年齡發展階段 回答問題時要坦承、正確、具體 正確回覆幼兒的問題

建立正確性別角色概念 根據佛洛伊德(Frued)的性心理發展理論,人類的性別認同大約在1.5~3歲之間建立。若概念建立良好,幼兒能接受自己、肯定自己,並喜歡自己的性別,有助於日後個人之角色扮演及自我認同。因此,父母要在這個時期幫助幼兒喜歡並認同自己的性別,避免對自己的性別概念產生混淆或錯亂。

另外,父母也應尊重幼兒的本質,給他們足夠的自由空間去表現其情感及偏好,而非只是拘泥在「男生應該有的男生樣子,女生應該有的女生樣子」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多開拓幼兒的生活經驗,依照個人興趣發展,並允許幼兒嘗試不同性別角色的扮演,或是嘗試不同類型的玩具及遊戲,如此能幫助幼兒逐漸適應社會中對性別角色的多樣要求,並能對異性產生同理心,有助於未來兩性的相處。

探索及尊重自己的身體 一個對身體形象是正面的人,會比較喜歡自己;而一個愛自己的人,對身邊的人也較願意付出善意。因此,父母應自幼兒年幼時,協助他們建立正面的身體形象,例如:利用沐浴的機會,介紹正確的身體器官名稱及位置,自然而然地讓幼兒認識自己的身體,特別是親子手足共浴,更可讓幼兒實際瞭解自己與異性身體的不同,在無壓力且安全溫暖的情境之下,

學習不同性別的身體有何差異,如此可減少因不瞭解而產生的焦慮,也可避免日後因性好奇而產生不適當的行為,以維持對異性的尊重。其次,當幼兒認識了身體之後,必須進一步讓幼兒理解尊重個人隱私及自我保護的重要,例如:洗澡及如廁時都要關門,保持對個人以及他人隱私的尊重,藉此讓幼兒瞭解適當的為自己或他人保留個人隱私空間的重要性。

另外,父母也要教導幼兒每天要以認真的態度來清洗身體,保持清潔。除此之外,更要教導幼兒保護自己,不隨便讓別人碰觸身體,並讓幼兒瞭解生殖器官是每個人的私密處,除非看病或特殊狀況,是不允許任何人觸摸的,尤其每個幼兒對身體的感受度不同,如果幼兒對親友的擁抱或觸摸感到不適,父母一定要尊重他的感受,以委婉的口氣向親友說明,以避免幼兒產生不良的心理困擾。

身教重於言教 父母養育及對待幼兒的方式,對其長大後的人格特質以及待人處世的態度影響非常深遠。幼兒往往由父母在家庭互動中學習兩性相處的方式,因此若父母在家中的感情融洽、和樂且相互扶持、尊重,幼兒未來對兩性關係的互動也會以父母為範本。因此父母不要吝於表現對配偶的愛意以及尊重對方的態度,讓幼兒在父母互重互愛的氛圍下成長,未來幼兒也會以正確的態度面對性(別)教育的問題。

性(別)教育即生活教育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可將隨手可得的事物當作親職性(別)教育的教材,使之融入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亦即不需刻意安排,使生活即是教育。下列提供幾項具體做法以為參考:

可經由一同欣賞家庭相片或影片,讓幼兒瞭解父母結婚的原因及過程,並且可加以說明母親懷孕的過程,讓幼兒明白生命的起源,藉以觀察到父母和幼兒不同階段的改變,瞭解自己的家庭故事。 可藉由參加親友、鄰居的婚禮瞭解人類擇偶的過程,以及組成家庭的概念,讓幼兒瞭解人和家庭的密切關係。

在親友、鄰居懷孕時,可開始與幼兒討論生育的概念,協助瞭解生育的過程。甚至可以利用外出散步及郊外踏青的機會觀察動、植物,並向幼兒介紹及解釋植物是如何藉由花粉的傳遞、動物是如何經由交配來繁衍生命,讓幼兒理解這是生物的本能,而人類生命的延續與「性」也具有必然的連結。 新聞報導有關兩性相處問題或是有關青少年未婚懷孕、性侵害案件時,父母可以與幼兒討論並溝通想法,藉機會導正觀念且教導應變方法。

藉由閱讀繪本、童話、兒童讀物中有關「性」的話題,學習兩性相處的態度,甚至可延伸至擇偶的討論,從幼兒平時的閱讀活動中便可帶入性(別)教育的觀念培養。 可經由性(別)教育相關影片的欣賞,引發深思並與幼兒討論,建立潛移默化之效果。

配合年齡發展階段 健康的兩性關係必須以正確的性知識與健康的性態度為基礎。每個幼兒的成長階段,對性(別)教育的需求也會隨著不同。因此,父母須配合幼兒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教導幼兒瞭解身體器官的變化及其原因,並且協助幼兒面臨身體變化時應用適當的方法,做好妥善的心理準備,以減少恐慌、焦慮。

為人父母者,更應於過程中隨時檢視自己是否有錯誤的觀念,並加以矯正;另外,也需要瞭解幼兒的理解狀態,隨時提供協助與支持。在幼兒年幼時即教導正確的性知識及性態度,日後對兩性相處必能更順遂,也才能創造婚姻的幸福。 根據毛萬儀(2004)的研究,父母可依幼兒不同階段的需求,給予適當的教育。

0~3歲 3~6歲

0~3歲 在0~3歲的嬰幼兒時期,首先要讓嬰幼兒感受到豐沛的關愛,使其擁有充分的安全感,父母可將嬰幼兒抱在胸前利用感覺傳遞愛意,雖然嬰幼兒尚未有語言表達的能力,但藉由感受父母的疼愛與重視,能學習到愛的感覺及方式,培養未來愛人的能力。此良好的依附關係有助於日後嬰幼兒與人相處時信任感之建立,造就出社會能力較佳的人。

規律的生活作息對於嬰幼兒來說很重要,讓嬰幼兒能預期接下來會發生的事,除了有安定情緒的作用外,亦可減少其任性而為的行為,培養自我控制的意志力。根據艾瑞克森(Erikson)「社會心理發展理論」,此時的嬰幼兒靠身體知覺的自我控制,建構對自我的概念,而學習大小便的控制是嬰幼兒展現獨立性及自我控制的重要過程。

因此在其學習過程中,應協助嬰幼兒建立清潔衛生的習慣,使其學習尊重並愛惜自己身體的每一部位,避免將排泄及生殖器官與「骯髒、污穢」產生連結,影響對身體的自我概念。此外,也要不斷給予嬰幼兒鼓勵與支持,以耐心包容嬰幼兒,使之建立自信,避免所產生的挫折及罪惡感與生殖及排泄器官作連結,導致日後人格發展的問題。

3~6歲 3~6歲的幼兒已由對自我的認識為中心,轉移至對環境事物具有高度的探索與好奇心。尤其,此階段幼兒開始對性別意識愈來愈明確,會提出許多與「性」相關的生活話題,也會出現很多探索「性」的行為及遊戲。因此,對於幼兒所提出的疑問必須給予滿足。另外,此一階段的幼兒,也開始學習察覺身體排泄與清潔的重要,能獨立進行排泄及簡單的身體清潔,從中體認身體的重要,並建立積極的身體自我概念,且尊重每個人對身體的自主權。

在此階段的幼兒也開始社會化,學習一些被社會所預期的行為,而「性別角色」便是此時期幼兒學習社會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父母之間所表現出的婚姻關係與夫妻之情,有助於幼兒確認自己的性別,並學習與自己性別有關的角色行為,同時也會對異性及未來的婚姻產生期盼。因此父母親對這個階段幼兒的態度很重要,絕不可以鼓勵幼兒與自己親近友好,而與另一位家長疏遠,甚至拒絕,即使是開玩笑也應該避免(高玫,1990)。

回答問題時要坦承、正確、具體 平時與幼兒談論身體時,要用正確的名稱談論性器官,並且能夠耐心傾聽幼兒的問題,以適合他們年齡的語言與之溝通。父母若能以自然的態度說出「睪丸、陰道、陰莖」,幼兒就能自然的理解並學會,反之,父母若以害羞的態度來說明,幼兒也學會了害羞的反應。

說明男性的精子、女性的卵子,以及臍帶與胎兒的關係時,應運用適合他們瞭解的比喻法或類化法,使之易於理解。也可利用每個幼兒的出生歷程及媽媽懷孕的經驗分享,讓幼兒瞭解「性」與自己的生命是有連結的、是神聖的。

正確回覆幼兒的問題 父母平時可以多方吸收有關性(別)教育的相關資源。例如:優良的繪本教材,可以幫助父母提供幼兒初階性概念的建立,還可輔以電腦遊戲光碟、網路資源進而帶領幼兒用生動的方式瞭解與認識相關的知識;父母也要多多閱讀相關的書籍,從書本當中獲得回應幼兒「性」問題的技巧。

父母應正確回答幼兒的問題而非敷衍,提供其正確的性知識,否則若幼兒學習到不正確的資訊,反而造成誤導及產生不良的後果。當然,如果父母遇到自己無法解釋或答不出來的問題,也無須懼怕回答,不妨坦白的讓幼兒知道父母並非無所不知,並稱讚幼兒勇於提問,邀請他一起查資料、一起討論。千萬別給予幼兒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造成日後錯誤觀念的累積。

另外,對於幼兒提問的問題,父母應坦然誠懇且認真的回答,不僅可以解除幼兒對「性」的疑惑,往後在遇到「性」方面的問題,幼兒也會樂於與父母分享討論,並會慎重看待「性」的問題,較不會造成日後以同學的身體器官開玩笑,或不尊重異性的事情發生。

- THE END -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