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内容简 介
一、核心价值 观——责任与使命
初中阶段的基本价值目标—— “尊重、关爱、责任”
成长(生活)中的问题 核心概念 教育主题 七年级 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关爱、自尊、自强 珍惜初中生活,学做生活的主人 八年级 过渡、分化 交往、合作、权利、义务 学会交往合作,维护权利、履行义务 九年级 走向社会,面临选择 责任与使命 承担社会责任迎接希望明天
七年级注重培养学生的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调适情绪能力和生活(自立自强)能力。 八年级注重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维权能力。 九年级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和选择能力。
第一单元 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 第三单元 第二单元 融入社会 了解祖国 肩负使命 爱我中华 第四单元 满怀希望 迎接明天 责任与使命 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 第三单元 融入社会 肩负使命 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责任与使命 承担社会责任 迎接希望明天 第四单元 满怀希望 迎接明天
二、教材的基本呈现方式
主题探究 课 目 基本结构 导言 框
主题探究的设计意图 一是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 二是切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三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调查、分析、合作、交流、探究的能力。
搜集有关基本国情和基本国策方面的图片,举办一次展览 主题探究 第一单元 以学会承担责任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 第二单元 搜集有关基本国情和基本国策方面的图片,举办一次展览 第三单元 调查校园周边文化环境问题,依法行使监督权 第四单元 设计三张不同时期有关理想及其实现过程中进行选择、遇到困难等方面内容的“名片”
第六课 导言 初三学生小泽发现在他们学校周围有几家非法经营的网吧。一些同学课余时间经常泡在那里,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于是,小泽给市长热线打电话反映了这一情况。不久,学校周围的网吧就被取缔了。作为国家的主人,关心国家的事,参与国家管理,依法行使监督权,既是我们参与政治生活的表现,也是对国家应尽的责任。
与综合探究一样,课下设“导言”也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的一大特色。从形式来看,“导言”可能是一个与本课主题相关的小故事、一段富于辨析性的对话、几句动人心弦的歌词、一段描述性的文字等。但都与本课的主体教学内容相关联。
导言的特点与功能 一是源于学生生活,切合学生的心理体验和认知发展特点,密切了课本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学生感到可亲可信; 二是体现了参与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三是与教学内容密切关联,有利于从生活、情境等方面链接有关教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言的主要功能在于引入情境、激发兴趣、启动思维、活跃过程、引起下文。
课下面的量化单位是“框”,每课2~4框,每一框大体相当于一个课时,全书共分28框。框下面的量化单位是“目”,框下面一般为2~3目,全书约60目。
框题下面的目与目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目题下面都是“活动”导入,然后是正文。导入活动注重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自身的生活情景入手,选取与本目内容相关的、学生关注的话题,在情景、行为、思维和价值冲突中引出有关探究问题,展示探究过程,引发学生思考、辨析、选择,以利于学生轻松而愉快地进入教学情境。
第四课第一框第一目下面的导入活动 家住武汉的安华特别喜爱国外的科幻片。安华在美国的网友艾比则对中国的武打片情有独钟。他俩经常在网上交流看电影的感受,并互相推荐最新的影片。安华的爸爸说:“现在的孩子真是赶上开好的好时代了。” 你能列举几个类似的例子吗?
三、内容介绍
第一单元 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 主题探究: 学会承担责任 做负责任的公民 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第二课: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第一单元的地位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的主题是“责任与使命”,重点探讨我与集体、国家、社会的关系。根据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轨迹,学生在认识自我、学会与他人交往、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基础上,学会对自己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和社会负责。
只有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才能自觉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勇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第一单元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为后面讲认清基本国情和基本国策、肩负使命等教学内容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一单元主题探究的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承担责任的情况,引导他们认识到自觉承担责任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并且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让学生在承担责任中既感受到压力,又感受到成长的喜悦,自觉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操作建议 首先,让学生回顾自己初中阶段的生活,列举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会承担哪些责任,还有哪些责任应该由自己承担,但自己还没有主动、自觉地承担。 其次,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承担责任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增强责任意识和履行责任的能力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不言代价 与回报
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一(2. 5)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知道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二(2 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一(2.5)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知道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二(2.3)知道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 三(2.4)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四(2.5)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第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 知道责任的含义;知道的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懂得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
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懂得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了解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的事迹。
第一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主要引导学生了解责任的概念、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知道自己应对自己负责,同时社会中的每个成员也应对他人负责,了解不承担责任的后果。
第二框“不言代价与回报”,引导学生认识到,承担责任意味着回报也意味着代价,要学会承担责任,更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对那些无法逃避的责任要积极地面对,对那些无私奉献的人们要心怀感激之情。
小方兴冲冲地走进家门,对爸爸说:“明天放假,同学邀我下午参加生日聚会人,您看我买什么礼物好?” 爸爸说:“爷爷生病,明天我们得去看望他。” 小方说:“我们明天上午去爷爷家吧,上午我有空。” 爸爸提醒他:“明天上午你要参加培训班,那不是上个星期报的名吗?” 小方为难了:“那怎么办?我已经和同学说好了。” 爸爸说:“这事你应该自己决定,而且你也应该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本课引言,由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一个场景导入,这个场景以时间安排上的冲突为切入口,引发学生对责任的思考。同时启发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选择、自己决定,并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负责。导言具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思维的功能。
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谁在对 我负责
一位15岁的少年在踢足球时把一家商店的玻璃踢碎了。这位少年的爸爸说:“你应该赔偿。”孩子沮丧地说:“我没有钱。”爸爸说:“我替你付,但你将来参加工作以后必须还给我。”
我要求上学,但是父母亲真的供不起,只好说:“你就种田吧。”我不死心,后来我偷了家里几升米,用一条旧裤子扎着,背着父母,一溜烟跑到学校报到。从此,我跨进了学校的大门。
知道你是谁,你扮演着什么角色,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谁应该对你负责,你应该对谁负责。 知道你是谁,你扮演着什么角色,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谁应该对你负责,你应该对谁负责。
在成长的过程中,虽然我们自己可能没有意识到,但是,我们已经开始承担一些责任。作为社会的人,我们每个人都会因为不同的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来自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等。
分配的任务:由权威的人赋予某人的责任。 例如:老师布置的作业。 职业的要求:每一份工作都伴随着相应的责任。 例如:爸爸是一名记者,他要对新闻保持敏感性。
法律规定:法律赋予人们的责任。 例如:交通法规规定人们不能闯红灯。 传统习俗:习俗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赋予人们责任。 例如:出门在外,经常给父母亲报平安。 公民身份:作为国家公民,意味着承担一定的责任。 许多责任不只有一个来源。
我们在社会中生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一定的责任。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生活。
社会的客观要求 (他律) 责任从何而来 个人成长的内在 要求(自律)
家庭责任 人类责任 职业责任 责任 国家责任 社会责任
道德责任 责任的分类 法定责任
无时不在 责任之于人 无处不在
第二目“谁在对我负责” 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要自己对自己负责,对自己所做事情的后果负责;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当我们在为他人、为社会承担责任的时候,很多人也在为我们承担责任,正由于他人对我负责,我也对他人负责,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才无限美好;我们应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将责任进行到底 自己的责任 责任关系 他人的责任 社会的责任
什么代价 什么回报 不言代价 与回报 我承担 我无悔
第一目“什么代价 什么回报” 当好班干部,在付出时间、精力的同时,有利于多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克服困难完成好老师交给的任务,会得到老师的赞许,自信心也会不断提高。 帮助了有困难的同学,内心会感到莫名的喜悦。 ……
承担责任,往往意味着获得回报的权利,但同时也是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要说回报,更重要的是无形的精神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
责任=(时间、精力、金钱、责备甚至惩罚等)+(良好的自我感觉、同学的信任、老师的赞许、能力的提高等)
责任和权利是对应的统一的。没有无责任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责任。一个人的权利,往往是他人的责任;一个人的责任,往往是他人的权利。享受一定的权利,必须尽到相应的责任;尽到一定的责任,才能享有相应的权利。
师德 官德 商德 责任 医德 艺德
社会公德 基于责任 职业道德 个人品德 家庭美德
满足情感需要 全面发展 自尊自信 履行责 任 自立自强 自我成长
收获尊重 造就大我 感到幸福 责任之力 成就小我 确证自我 提升价值
奋斗 成功 拼搏 责任是什么 品牌 尊严 价值
能力 实践 知识 责任 素质 信心 ……
我的责任 我承担 责任高于一切 招人喜欢 有责任感的人 受人尊敬 让人放心
对于个人成长 来说,承担责任是 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 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 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第二目“我承担 我无悔”引导学生明确:有些该做的事情可能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应该为之承担责任,而不能采取消极、懈怠的态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他们履行社会责任,却从不言代价与回报。
有时候,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对于相关责任的代价与回报的全面评估和分析作出自己的选择。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我们所扮演的角色及相应的责任并不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而是社会所需要的、不可选择的。
面对不可选择的角色与责任,我们是采取抱怨、懈怠的态度,还是全身心地投入,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呢?我们应该认识到,只要这些角色和责任是社会所需要的,我们就应该勇于承担,全身心地投入,把角色扮演好,把责任履行好。
在社会生活中,许多人从来不言代价与回报,总是默默地承担责任,履行自己的职责。例如,有的人把自己并不宽裕的生活费挤出来,只因为有更需要的人;许多青年志愿者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播撒在偏远的山村,只为那里有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有人在刺骨的寒风中跳入水中救人,事后却悄然离去……
正因为有无数这样的人在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我们的生活才如此美好,我们的社会才如此温暖,我们的国家才如此充满活力和希望。对于这些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的人们,我们应该心存感激。
我们不是为自己而生。我们的国家赋予我们应尽的责任。. ――西塞罗 人们需要责任感。他们不能抗拒承担责任,因为没有它就无法前进。 我们不是为自己而生。我们的国家赋予我们应尽的责任。 ――西塞罗 人们需要责任感。他们不能抗拒承担责任,因为没有它就无法前进。 ――斯坦贝克 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歌德
只有对学生、社会、国家负责任的学校,才能培养出对社会、国家负责任的学生;只有为社会、为国家勇担责任的学子,才能真正成为国家、民族的栋梁。今天,在你们毕业之际,我要送给每一位同学两个字,那就是“责任”。 --顾秉林
什么是责任?责任可以说是对于他人权利的一种承认。……权利和责任,实在是相对的,不尽责任,便不当享有权利。 --罗家伦 什么是责任?责任可以说是对于他人权利的一种承认。……权利和责任,实在是相对的,不尽责任,便不当享有权利。 --罗家伦
承担关爱集 体的责任 第二课 承担对社 会的责任 做一个负责 任的公民 在承担责任 中成长 我是集体的一员 关爱集体 人人有责 关爱集体 人人有责 第二课 在承担责任 中成长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热心公益 服务社会 承担对社 会的责任 信守承诺 勇担过错 自觉承担责任 做一个负责 任的公民
第二课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三(1. 4)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三(2 第二课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三(1.4)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三(2.3)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三(2.4)增强责任意识。 三(2.5)能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
第二课的主要教学目标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依存,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关爱集体、人人有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社会需要互助、彼此关爱;信守承诺、勇担过错,自觉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小刚16岁生日那天,很认真地问妈妈:“16岁意味着什么?”妈妈回答说:“它意味着责任。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要学会承担一些责任。因为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我们才能勇敢;
因为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我们才能无私;也因为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我们才会有不断前进的动力。男子汉迈向成熟,就必须为自己所扮演的各种角色承担责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你才会更加成熟。”
小董的爸爸初中毕业已经20年了,为了方便与初中同学联系,他在“中国同学录”上建立了班级同学网页。几天之后,班里绝大多数同学登录了网页。他们在一起交流信息,回忆美好的初中生活,深切感受当初班集体的温暖和同学之间的浓浓情谊。 为什么毕业20年后他们仍能感受到当初班集体的温暖?
在家里,一些同学什么事情也不想动手,认为都应该由父母亲包办。 在班上,一些同学只关心自己的事情,连打扫教室卫生都犯难。 为了免遭报复,一些的士司机遭到抢劫后不报案。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利益。但是,我们的个人利益不可能离开集体利益。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只有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履行自己的职责,遵守家庭美德,一个家庭才能和满、美好、幸福;
只有每一个学生都自觉地打扫教室的卫生、维护集体的荣誉,我们的班集体才会更加美好;只有人人遵纪守法、甘于奉献,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血肉相联的。因此,要真正维护好个人的利益,就要更加自觉地维护好集体的利益。当然,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
相关链接 要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民主权利,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获取正当物质利益……把权利与义务结合起来,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利观。
第二目“关爱集体 人人有责” 集体是我们共同的家。这个家也是我们情感的港湾。我们讲个人对集体的责任,是建立在爱集体的基础上的。同样,我们讲对民族、国家的责任也是建立在爱民族、爱国家的基础之上的。人人都应该关心、爱护集体,为集体建设出力。
关 爱 集 体 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 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 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 贡献才智 发扬集体的好作风 通过自己的努力解 关 爱 集 体 发扬集体的好作风 通过自己的努力解 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 结他人使集体发挥出 更大的力量
责任就是爱 集体 责任 人
离开每个成员的责任感,这个集体就难以形成一个负责任的集体;每个成员都负起责任来,这个集体的责任才能落到实处,推动集体事业的发展,实现集体的利益。
承担对社 会的责任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热心公益 服务社会 国家是我们共同的国家 维护祖国的尊严和荣誉 社会是我们共同的社会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热心公益 服务社会
一位出租车司机向全市的出租车司机发出了“文明在的士,美化新城市”的倡议。 一位市民向环保部门举报某化工厂在夜晚偷偷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 九年级四班的部分同学利用双休日在市民广场举办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公益宣传活动。 这些是他们必须做的事情吗?为什么? 他们的做法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影响?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有“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文化传统。作为肩负祖国未来和前途的新一代,我们中学生更应有“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胸怀与志向,并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维护国家的尊严、 荣誉和利益是我 们应尽的责任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主动为国分忧、 勇担重任、与 国家共渡难关 肩负起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维护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 爱护公共财物 劳动 公民的责 任 遵守公共秩序 维护国家统一 维护民族团结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唯有这个思想,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每个学生如果人人都说:学校秩序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教育办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不强盛,我的责任……人人都能主动负责,天下哪有不兴盛的国家?哪有不团结的团体?所以说,每个学生都应该把责任拉到自己身上来,而不是推出去。
学校更应该训练学生这种“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思想。校园不干净,就应该是大家的责任。你想,这么大的一个校园,你不破坏,我不破坏,它会脏吗?脏了之后,人人都去弄干净,它会脏吗?你只指望几个工人做这个工作,说:“这是他们的事。我是来读书的,不是扫地的。”――这是什么观念?你读书干什么?读书不是为国家服务吗?眼前的务你都不服,你还能为未来服务?当前的责任你都不负,未来的责任你能负吗?
美国有个“福特公司”,福特是一个人,他大学毕业后,去一家汽车公司应聘。和他同应聘的三四个人都比他学历高,当前面几个人面试之后,他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希望了。但既来之,则安之。他敲门走进了董事长办公室,一进办公室,他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纸,弯腰捡了起来,发现是一张渍纸,便顺手把它扔进了废纸篓里。然后才直到董事长的办公桌前,说:“我是来应聘的福特。”
当本届亚运会在日本广岛结束的时候,六万人的会场上竟没有一张废纸。全世界报纸都登文惊叹:“可敬,可怕的日本民族!”就是因为没有一张废纸,就使全世界为之惊讶。 再看看我们十月一日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镜头,当人们散去,满地废纸,到处乱刮!外国人一看当然会这样认为:你们中国此时要同日本比,差得远呢!
许多电影界的人士都围着她:“小姐签约吧,将来你可以发大财了”,“签约后你名利双收,你何必回国呢,你的国家正在打仗,那么一个小国,随时会被吃掉的!”“你回去多可怕!你现在又有钱,又有名,留在美国吧!”
世界小姐不是我个人想选,我只是让你们知道,以色列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所以我出来竞选。我想让人们知道:地球上有以色列这个国家,所以我要出来竞选。我今天被选上了,就完成我的任务,我也告诉世界:以色列是个优秀的民族,因为我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
同时还告诉世界:以色列这个国家正艰苦奋战,希望全世界的人民同情我们,支持我们!支持我们国家的独立!现在我的国家正在打仗,要钱何用?我们以色列亡国两千年,因为我们文化不亡,所以我们还能建国。今天我要回去,为祖国而战,要钱何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表现在方方面面。例如: 抵制制作美化侵略战争的游戏软件; 反对有损国格的言行; 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规范性; 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与主权统一; ……
第二目“热心公益 服务社会” 一位老人70岁时开始自费做艾滋病的预防救治工作。她先后走访了100多个村庄,见过1000多名艾滋病患者,把自己的全部收入都用在艾滋病预防和治疗上。 湖北省的郑琦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地资助、关爱、帮助学生,用无私的爱心为学生撑起了一片蓝天。
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相互关爱的社会。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升华。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仅仅是一种价值观念,更是活生生的实践。只有人人尽自己的所能关爱社会,用自己的行动关爱他人,才会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
在关爱社会的过程中,我们会付出许多,但是我们能收获得更多,我们自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在奉献中得以升华。
我每天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爱因斯坦 我每天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爱因斯坦
信守承诺 勇担过错 慎重许诺,履行诺言 敢于承认错误 第三框做一个 负责任的公民 做责任的主人 用坚强的意志履行责任 自觉承 担责任
我们许下诺言,也就意味着自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信守承诺,就会赢得他人的信任。失信于人,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甚至会对他人、对集体的利益造成损失。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是我们负责任的表现。
吴小玉丢失一家公司的400张宣传画之后,陷入了矛盾之中。 她为什么陷入矛盾之中? 她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怎样的责任? 如果你是她,你如何办? 吴小玉丢失一家公司的400张宣传画之后,陷入了矛盾之中。 她为什么陷入矛盾之中? 她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怎样的责任? 如果你是她,你如何办?
当我们做错事时,承认错误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而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更能考验我们的勇气。错了,就应该勇于承认,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当我们做错事时,承认错误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而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更能考验我们的勇气。错了,就应该勇于承认,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二目“自觉承担责任” 自觉承担责任,就是我要承担责任、我愿意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要我承担责任、被迫被动地承担责任。我们应该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在紧张的学习和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扮演着多重角色,承担着多方面的责任。有些责任是学生主动承担的,也有些是被动承担的。对于主动承担的责任,我们能够主动积极地履行,
而对于被动承担的责任可能就不那么主动、热情。通过活动探究,引导学生认识到,无论是主动承担责任还是被动承担责任,都要以积极的态度去承担,自觉地做责任的主人,享受自觉承担责任的快乐。
心理学家认为,人之所以得心理疾病,是因为没有学会或丧失了负责任地生活的能力。强烈的责任感具有心理保健的作用。因为它可以使人把履行各种责任看成是自己的分内之事,让人享受尽职尽责之后的幸福感、成就感。而这些对于丰富一个人的情感世界、增强精神力量是十分有益的。
对自己负责 对国家负责 对他人负责 责任大于天 对社会负责 对当前负责 对长远负责
在本框最后,教材通过完成一份履行责任自我评价的表格,引领学生积极思考在学校、家庭、班集体和社会生活中自己应当承担的具体责任,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意识、责任感和责任能力。
例如,我有什么责任?我主动承担了吗?我尽心尽力了吗?还有哪些做得不够的地方?在反思的基础上,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责任心靠顽强的意志力来维持,需要爱心来支撑。尽责尽心主要体现在行动之中。不管承担什么样的责任,都离不开坚强意志和毅力的支撑。只有在坚强意志和毅力的支撑下,克服困难,抵制各种不良诱惑,才能忠实地履行责任。
一室不扫,何以打天下
第二单元的地位 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我国的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了解伟大祖国辉煌灿烂的文化,感受伟大民族精神的力量,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做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和传播者,
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培育者和建设者,是广大中学生听从祖国和人民的呼唤,自觉地承担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重任的必然要求,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主题探究: 图说国情与国策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 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 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二单元主题探究 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收集材料,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示、交流,增强他们对基本国情、基本国策的感性认识,培养其调查研究的意识与能力。 操作建议: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专题收集材料;收集材料的方式宜多样化,注重从实际生活中得到的材料;鼓励学生对有关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形成观点;用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展示、交流。
学生平时的吃、穿、住、行、用,平时的所见所闻,都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多方面收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祖国统一等方面的图片材料,
收集有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图片材料,分门别类地进行总结,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地了解我国的国情,有利于学生理解现阶段我们党的基本路线及一系列方针政策,有利于学生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收集、总结材料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过程。走出校园,分组了解有关工业、农业和人民的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有目的地收集材料,思考问题,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维,提高动手能力,有利于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统一起来。
通过这一探究活动,特别是通过本单元后面的学习,学生能从许多平常看似耳熟能详的事物中悟出深刻的道理。例如,从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还停留在用牛耕地、许多农民还只有初中或小学水平,就更深刻地体会到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落后、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还比较低这一道理,等等。
第三课 认清基 本国情 党的基 本路线 我们的社会 主义祖国 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我们的社会 主义祖国 第三课 认清基 本国情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坚持基本路 线不动摇 党的基 本路线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共同浇灌民 族团结之花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 三(4.1)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三(4.2)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三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三(4.6)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奋斗,共同发展。
三(4. 5)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三(4 三(4.5)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三(4.7)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三课的主要教学目标 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国家的根本任务;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其核心内容;四项基本原则的含义及其重要地位;改革的实质和目的;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验的结晶,自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维护民族团结;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本课引言从《走进新时代》这一首我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导入。“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两句歌词,形象而又凝炼地概括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伟大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此导入,开门见山,契合学生的心灵,拉近了教材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的兴趣。
“继往开来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一句歌词,寓意当代青年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有必要全面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内容。
世界舞台 上的中国 第一框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我国正处在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 高举旗帜 开创未来
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全方位体会中国日益增强的力量和不断提高的国际地位;从世界舞台这一大的视角来看中国,让学生看到一个改革开放的中国、富起来的中国、强起来的中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抓住历史机遇,实行改革开放,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这是19世纪末的美国,只不过它的发展速度更快、势头更猛。这是中国天定的命运。 ——马歇尔·迈耶 这是19世纪末的美国,只不过它的发展速度更快、势头更猛。这是中国天定的命运。 ——马歇尔·迈耶
原P32的探究活动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感受中国的力量,我们可以看到: 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在中国举行; 中国加入《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 中国出口强劲带动了亚洲经济; “中国年”在俄罗斯成功举办; 中国医疗队在非洲艾滋病重灾区经受考验;……
新P32的探究活动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感受中国的力量,我们可以看到: 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 2001年到2011年,我国累计对外提供各类援款1700多亿元人民币,为173个发展中国家和13个地区性国际组织培训各类人员6万多名;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 ……
原P32第一段宋体字 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新P32第一段宋体字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社会生产力、经 济实力、科技实力 “三个”迈上一个大台阶 人民生活水平、 居民收入水平、 社会保障水平 综合国力、 国际竞争力、 国际影响力
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 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 会保持稳定的时期 两个时期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 时期
总的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呈现出新的勃勃生机,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原P33第一个探究活动 材料一 截至2002年,每10万人口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我国仅为454人,而日本为4909人,美国为3676人,俄罗斯为3587人,韩国为2193人。在技术工人中,我国高级技工仅占3.5%,而发达国家为40%左右。
原P33第一个探究活动 材料二 美国硅谷占地不过7500平方公里,2000年的产值是50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而中国企业500强的收入总额仅相当于世界500强前3名之和的80%。
原P33第一个探究活动 1.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哪些差距?
新P33第一个探究活动 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决定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前途。在看到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应看到: 很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先导性战略高技术领域科技力量薄弱; 重要产业对外技术依赖程度仍然较高; ……
1.请围绕其中的一个观点查找资料、相互交流。 2.请你就如何迎头赶上世界先进科技水平提出两条建议。 1.请围绕其中的一个观点查找资料、相互交流。 2.请你就如何迎头赶上世界先进科技水平提出两条建议。
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 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 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不能固步自封、止步不前 世界局势正在 发生深刻变化
基本国情 “三个”没有变 社会主要矛盾 国际地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 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头脑清醒 面临发达国家 在经济科技等 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世界多极化和经 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复杂深刻变化 科技进步 日新月异 综合国力竞 争日趋激烈
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 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 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世界舞台 上的中国 存在很大差距 面临巨大压力 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第二目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
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 ——邓小平 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 ——邓小平
“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国吃了苦头。中国吃苦头不只这十年,这以前,从一九五七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犯了‘左’的错误。总的来说,就是对外封闭,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邓小平
原33页第二个探究活动 查找资料,开同学交流建国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 祖国统一大业取得新进展; ……
新33页第二个探究活动 查找资料,与同学交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 人民的衣食住行用条件明显改善;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进步; 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等实现重大突破; ……
原目题下第一段宋体字:“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显示。” 原目题下第一段宋体字:“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显示。”
改后的第一段宋体字:“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和强大生命力。”
原第34页探究活动中的情境材料是讲“东方明珠”的变化,已经过时了,换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方面材料。 原第34页探究活动中的情境材料是讲“东方明珠”的变化,已经过时了,换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方面材料。
我国生产力 水平还比较低 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科学技术水平、 民族文化素质 还不够高 社会主义具体 制度还不完善
起止时间 初级阶段 长期性 不发达
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胡锦涛
总依据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任务 总布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P34新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十八大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十八大报告
P34相关链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主张。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还存在种种矛盾。由于国内和国际因素的影响,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只有这一个,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
国家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要矛盾 科学定位 最大的实际 总依据
原P35: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新P35: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三目“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第35页目题下面新加一段话: “在九十多年的艰辛探索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中国人民,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坚持和发展 艰辛历程 成功开创 成功推向21世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辛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意愿和期盼,凝聚着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和伟大实践,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开辟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 取得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形成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开辟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 取得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新)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 确立了中国社 会主义制度
邓小平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关链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十八大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十八大的一个历史性决策和历史性贡献,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原36页: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是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第36页新:旗帜就是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十八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旗帜 精神状态 十八大主题 目标 道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十七大报告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十七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二框“党的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党的基 本路线 坚持基本路 线不动摇
奋斗目标 立国之本 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强国之路 兴国之要
才能从根本上 巩固和发展社 会主义制度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 才能不断满足人 民日益增长的物 质文化需要 才能推动社 会全面进步
全国人民团结奋 进的共同政治基础 四项基 本原则 全国人民的 根本利益所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事业的政治保证
我国综合国 力大幅度跃升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人民得到的实惠越来 越多,社会长期保持 安定团结、政通人和 国际影响显著扩大 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
经济建设与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我们的经济建设,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保证、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的;我们的改革开放,是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的;
我们的四项基本原则,是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时又从新的实践中不断吸取新的经验来丰富和发展的。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失去物质基础;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
工作仓 导航系统 动力系统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四项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
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 ——邓小平
在这短短的十几年内,我们国家发展得这么快,使人民高兴,世界瞩目,这就足以证明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谁想变也变不了。说过来说去过,就是一句话,坚持这个路线、方针、政策不变。 ——邓小平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邓小平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邓小平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们的改革开放所以能够健康发展,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原第40页第一段: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新第40页第一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就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偏离“一个中心”,也不偏废“两个基本点”。
删除原第40页第二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实际工作中就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删除原第40页第二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实际工作中就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五十六个民 族是一家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共同浇灌民 族团结之花 实现祖国 和平统一
第一目的导入活动,是从了解我国不同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人物立意的。在我国多民族的大家庭里,各个民族都以自己特有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在几千年的民族融合过程中,
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密无间的关系。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我们所说的少数民族,是从与汉族相比的其他民族人口相对较少这一点而言的。各民族无论人口多少,在地位上是完全平等的。
国家主权 领土完整 民族团结 民族问题 边防巩固 社会稳定
民族、宗教无小事。
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了相应的自治区域,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了相应的自治区域,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现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容事务的权利,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则,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根本) 四大制度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基本)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一基本)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基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各项具体制度
最鲜明特色: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道路是实现途径 最鲜明特色: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是根本保障
新第49页:在讲到坚持对外开放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统一时,强调“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我们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 新第49页:在讲到坚持对外开放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统一时,强调“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我们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
原第42页: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体现了各民族的根本利益。 原第42页: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体现了各民族的根本利益。
新第42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新第42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开辟了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时代,确立了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这一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并从宪法和法律上作了明确的规定,充分保证各民族人民所享有的平等权利,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
和睦相处 促进各民族 和衷共济 和谐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时代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自觉做到“三个尊重”
在我国,讲任务,是56个民族共同的任务;讲成绩,是56个民族共同的成绩;讲困难,是56个民族共同的困难;讲前途,是56个民族共同的前途。56个兄弟民族情同手足,亲如一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离乱,是各族人民之祸。 —— 胡锦涛 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离乱,是各族人民之祸。 —— 胡锦涛
56个民族56朵花,万紫千红组成了祖国的大家庭;56个民族一条心,心心相连才能振兴中华。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国家的兴旺发达,我们应该像爱护眼珠一样维护民族团结。
第三目“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主要讲了四方面的意思:一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二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三是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丰富和发展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四是台湾回归祖国的最佳方式。
全体社会 主义劳动者 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社会主义事 业的建设者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推进现代化建设 三大历史任务 实现祖国统一 维护世界和平 与促进共同发展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我们党和政府从历史和现实出发,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一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关于台湾问题,教材明确了这样几点:一是明确指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二是‘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三是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方面指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台独”分裂势力逆历史潮流而动。他们打着“认同台湾”和“民主”、“改革”等旗号,竭力进行“去中国化”、“文化台独”、“台湾正名”等“渐进式台独”活动。他们误导台湾民意,搅乱台湾社会,煽动仇视大陆。他们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否认体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破坏两岸谈判的基础。他们整军备战,企图以武谋“独”。
在各种不断升级的“台独”分裂活动中,最具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是,台湾当局图谋通过所谓“宪政改造”实现“台湾法理独立”,也就是妄图以所谓“宪法”和“法律”的形式,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的现状,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第四课的主要教学目标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对外开放的 基本国策 第四课 当今的世界是 开放的世界 坚持对外开放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我们共同的家园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科学技术是 第一生产力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科教兴国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三(4. 1)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4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三(4.1)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4.4)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三(4. 5)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三(4 三(4.5)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三(4.7)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
当今世界是 开放的世界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坚持对 外开放
家住武汉的安华特别喜爱看国外的科幻片,安华在美国的网友艾比则对中国的武打片情有独钟。他俩经常在网上交流看电影的感受,并互相推荐最新的影片。 你能列举几个类似的例子吗?
经济全球化已经把世界联成一体,各个地区、国家、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不再彼此隔绝。 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一天一天变得更加开放。
经济全球化 当今世界 世界多极化 社会信息化 文化多样化
六十年代前期我们同国际上科学技术水平有差距,但不很大,而这十几年来,世界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差距就拉得很大了。同发达国家相比较,经济上的差距不止是十年了,可能是二十年、三十年,有的方面甚至可能是五十年。
拿中国来说,五十年代在技术方面与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没有把国际市场竞争摆在议事日程上,而日本却在这个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 ——邓小平
在开放的世界中,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关起门来搞建设都是不能成功的,闭关自守只能导致愚昧、落后。 在开放的世界中,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关起门来搞建设都是不能成功的,闭关自守只能导致愚昧、落后。
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一切先进的东西。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发展中国家不搞开放,就发展不起来。如果不懂得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又闭关自守,根本不可能发展。 ――邓小平 发展中国家不搞开放,就发展不起来。如果不懂得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又闭关自守,根本不可能发展。 ――邓小平
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 ——邓小平
“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现在的世界 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的发展 离不开世界 坚持对 外开放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所有国家开放,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二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全面开放。开放的目的是与世界各国取长补短,在竞争与合作中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
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发展的根本基点。同时,又必须打开大门,把对内搞活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的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我们必须树立全球战略意识,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着力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使对外开放更好地促进国内改革发展。 ——胡锦涛
30多年前,中美贸易额不过10亿美元,2012年已经达到近5000亿美元。 30多年前,中美贸易额不过10亿美元,2012年已经达到近5000亿美元。
计划生育关 乎国计民生 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我国人口现 状的基本特点 人口素质偏低 人口基数大 新增人口多
农村人口多 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在 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人口的分布不平衡 男女性别 比失衡等
2030年左右,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1/5以上。劳动者和退休人员之比为2:1 我国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农村人口的10 2030年左右,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1/5以上。劳动者和退休人员之比为2:1 我国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农村人口的10.92%,高出城市1.24个百分点,今后5年内,男60岁、女55岁的农村人口将以每年85万人的速度增长。
我国13亿多人口,8多人在农村。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1. 32亿,并且每年还以3 我国13亿多人口,8多人在农村。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1.32亿,并且每年还以3.2%的速度增长。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我国男女性别比达119.92,江西、广东、河南等省超过130。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人口性别比是有其内在规律的,长期失调将会造成社会问题。要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倡导男女平等、少生优生的社会新风。
计划生育 利国利民 人口问题 的实质 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及主要内容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人口 现状的特点 人口问题 的实质 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及主要内容 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人口 现状的特点 计划生育 利国利民
尽管人口出生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但由于基数大,未来几十年人口总量仍将持续增加,劳动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提高人口素质的任务十分艰巨,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矿产资源特别是石油严重短缺。
控制人 口数量 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提高人 口素质
有利于发展社会 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实行计 划生育 有利于增强国 家的综合国力 有利于提高人 民的生活水平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环境问题 理性选择 总体形势
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自净能力;工业污染治理任务相当繁重,有些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城镇生活污染比重明显增加;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农产品有害残留物严重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等等。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是,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严峻的环境形势迫使我们必须作出选择:是持续发展还是自我毁灭。 保护环境,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目前,我国2/3城市人口生活在中度和严重的大气污染环境中,全国58%的河流水质处于中度和严重的污染。每年全国环境污染事故多达2万件,而8年中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仅为3起。一年一次的“环保风暴”和“行政处罚”无济于事。
牢固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要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不能以眼前发展损害长远利益,不能用局部发展损害全局利益。要在全社会营造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良好风气,增强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
原第53页最后两段作了精简,改为:“严峻的环境形势迫使我们必须作出选择:是关爱、保护环境还是肆意破坏、走向自我毁灭。毫无疑问,我们应该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我们共 同的家园 实施可持 续发展战略 走可持续 发展之路
人们常说:“森林是地球的肺,损伤了肺,地球就会窒息。” 1棵50年树龄的大树的综合价值是19 人们常说:“森林是地球的肺,损伤了肺,地球就会窒息。” 1棵50年树龄的大树的综合价值是19.6万美元。它的功能包括:产生氧气,吸收有毒气体,增加土壤肥力,涵养水源等。 如果它被砍伐,可以制成6000~8000双筷子,价值不到40美元。 生活中还有哪些毁坏森林资源的行为?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这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由此引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土地沙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土地质量下降,缩小了人类生存空间,是成千上万生态难民出现的最重要原因。中国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近4亿人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尽管防治工作取得较大成效,但治理后的沙区生态系统远未达到稳定状态,可能出现逆转。
同时,中国还有50多万平方公里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和近32万平方公里的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至少需几十年才能完成治理任务,而且治理难度越来越大。此外,导致荒漠化和沙化扩展的各种主要人为因素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利气候对加速荒漠化和土地沙化的影响亦不可低估。
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恩格斯
地球,与其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不如说是子孙借给我们的。 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欲。 天堂和地狱的大门钥匙就捏在人类自己的手中,保护好环境,地球就是人类的天堂花园;破坏了环境,地球就是人类的地狱坟场。
资源的短缺生态危机环境恶化 人口剧增 全球性问题 能源资源安全 粮食安全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世界性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我国人口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国情不会改变,非再生性资源储量和可用量不断减少的趋势不会改变,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制约作用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从长远看,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不是靠拼消耗去搞掠夺式经营、要切实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总体上资源紧缺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比如,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资源压力日益增大。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资源约束趋紧 形势严峻 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系统退化
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56.7%,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也在快速上升,年均缺水量达536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耕地已近18亿亩红线。 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56.7%,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也在快速上升,年均缺水量达536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耕地已近18亿亩红线。
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灰霾现象严重,环境群体性事件上升。 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灰霾现象严重,环境群体性事件上升。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37%,沙化土地面积占18%,90%以上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地面沉陷面积扩大,生态系统破坏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37%,沙化土地面积占18%,90%以上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地面沉陷面积扩大,生态系统破坏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
建设资源节 约型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环境 友好型社会 节约资源 和保护环境
绿色发展 如何发展 循环发展 低碳发展
富强 美丽 中国 民主 文明
新第58页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最后加了一段文字:“让我们自觉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科学技术是 第一生产力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科教兴国
科学技术是 第一生产力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科教兴国
从纵向看 优势与劣 势并存 从横向看 科学技术是 第一生产力 科技源于生活 科技发展推 动社会进步 科技日益渗透 到各个领域 到各个领域 未来科技的巨大影响 从横向看 面临巨大压力 中国的发展离 不开科技进步 优势与劣 势并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以前: 现在: 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科学技术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 以前: 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科学技术 现在: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 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科学技术
科技创新 能力不强 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科技 与世界先进水平 相比有较大差距 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 地方
发展的战略地位 坚持教育优先 教育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实现现代化,必须依靠教育 教育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从国与国之间的比较来看,1960~1975年间教育经费的增长,法国为3倍,联邦德国为6倍,日本为10倍,结果是教育经费增长与经济增长成正比。教育经费增长快的国家也是战后经济发展快的国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国家文盲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表明,1958年,世界文盲率为2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国家文盲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表明,1958年,世界文盲率为27.7%,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557美元;发达国家文盲率为2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8324美元。
以前: 经济 科技 教育 现在: 教育 科技 经济
欧盟决定,要用十年时间,在新经济领域赶超美国,依托发展科研和技术创新,争当世界经济的“领头羊”。 日本提出要圆科技大国的梦想,大力强化技术创新体制。印度高度重视科技人员特别是各种创新技术人员的培养,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科技人才库之一。
只有把教育搞上去 化人口压力 为人才优势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地位 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 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综合国力 只有把教育搞上去 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 化人口压力 为人才优势
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头脑 !
经济发展得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 --邓小平
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 --邓小平 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 --邓小平
教育、教育、教育——现在和永远——都是英国经济取胜的关键。 ——布莱尔 教育、教育、教育——现在和永远——都是英国经济取胜的关键。 ——布莱尔
2005年,中国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法国阿尔卡特空间公司制造的亚太六号B通信卫星送入太空。这是中国长征火箭自1999年以来首次进行的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我国还将首次实现中国卫星的整星出口,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提供完整配套的火箭、卫星、地面设备的航天产品及买方信贷一揽子服务的供应商。
立足自主创新,才能“走出去”。今天,科技创新已成为企业乃至整个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掌握了核心技术,就可能声名大振,甚至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一旦失去自主创新能力,再强盛的企业都可能日渐衰微。我国有不少企业,仅仅依赖引进技术,结果往往走不出去,因为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技术更优,我们的产品只能被无形地限制在本土。
我国航天企业坚持自主创新,突破了许多关键核心技术,创造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方法。这不仅确立了我国载人航天等在国际上的战略地位,也辐射和带动了数百亿元的产业,有力地推动着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新第64页探究活动中换的材料:201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18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新要求,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 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四个着力 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科技是关键 建设创新型国家 人才是核心 教育是基础
灿烂的 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 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 生生不息 民族精神我传承 弘扬和培育 民族精神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三(4. 6)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1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三(4.6)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1.6)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 四(4.4)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
2008年8月8日晚,万众瞩目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了!盛大的开幕式绚丽多彩、精美绝伦:从远古铿锵的缶声、悠扬的管弦到魅力四射的现代歌舞,从千年前的飞天梦想到今日的太空遨游,从徐徐展开的水墨丹青到创意无限的点火仪式……
中华五千多年厚重的历史文化与时代风采交相辉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与现代科技水乳交融。中华文明的无穷魅力让世界惊叹,让世人沉醉!
除了导语作了修改之外,第一框的结构和文字也略作调整。一是把原来的第二、第三个探究活动整合在一起,并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两个方面对中华文化作了概述。
二是进一步丰富、完善了最后一段文字的内容。
最后一段改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根,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我们责无旁贷、使命光荣!
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灿烂的 中华文化 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
第一框主要让学生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认识到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的,体会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了解薪火相传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的精华,认识到中华传统美德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提到中华文化,你们会想到什么? 中国的旗袍很别致! 中国功夫很厉害! 我想去长城,不到长城非好汉! …… 提到中华文化,你们会想到什么? 中国的旗袍很别致! 中国功夫很厉害! 我想去长城,不到长城非好汉! ……
中华文化的 巨大力量 博大精深、源远 流长的中华文化 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在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的 中华文化的 巨大力量 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在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的 文化典籍、科技工艺、哲学、伦理道德等 博大精深、源远 流长的中华文化 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对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影响
民族精神 生生不息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 我传承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精、气、神的总汇,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锻造出来的民族品格、道德观念和价值准则的总和,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它是一个民族延续的血脉、发展的动力、崛起的支撑、挺立的基石,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力量的核心所在。
鲁迅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你认为“中国的脊梁”是什么?请用具体人物或事件加以说明。
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到孔子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东林书院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闪耀着民族精神的光芒。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一个整体。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兴邦这个主题。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方方面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撑。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作为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是深厚的感情,在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支撑性作用。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各种自然灾害和外敌入侵,但是,我们民族非但没有在种种考验面前沉沦和屈服,反而在百折不挠的奋斗中崛起。其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的不竭精神力量。
自立意识 公平公正意识 竞争意识 法治意识 新的精神元素 效率意识 自由民主意识
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支撑性作用。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各种自然灾害和外敌入侵,但是,我们民族非但没有在种种考验面前沉沦和屈服,反而在百折不挠的奋斗中崛起。其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的不竭精神力量。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途中,红军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是世所罕见的。但是,千难万险压不倒红军将士。没有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长征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当年率领红军长征的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请用自己的语言解读毛泽东的这段话。 你能把握长征精神到底是什么吗?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一个民族要自立、自强、自尊、自信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经济、政治上要独立,文化上也要独立。一个没有文化独立的民族,必定成为其他国家的附庸,丧失发展、壮大的机会。
关于这一点,发达国家都有深刻的认识。在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广大发展中国家既面临发展的契机,也面临严峻的挑战。能不能弘扬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精神,是关系我们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重大现实问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教材强调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出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二是指出“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作为民族文化的精髓,民族精神要具有生机和活力,就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那么,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民族精神增添了哪些新的因素呢?教材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等不断增强,都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伟大的民 族精神 不竭的力量之源 永恒的精神动力 民族精神的基 本内涵及核心 民族文化的精髓 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 优秀民族文化的结晶 不竭的力量之源 永恒的精神动力 伟大的民 族精神 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先后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
弘扬民族精神重在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从每一个人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子孙都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有条件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做出自己的贡献。
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既表现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赴后继;也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难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还更多地表现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能够爱岗敬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第三单元 融入社会 肩负使命 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对第二单元内容的具体化,更好地了解第三单元的内容,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第二单元的内容。同时,第三单元对于学生了解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确立共同理想,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统一起来,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如果说,本书四个单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三单元就是其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如果说全书一根完整的链条,第三单元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把握好这一环,是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重要基石。
第六课参与 政治生活 融入社会 肩负使命 第七课关注 经济发展 第八课投身 精神文明建设
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 人民当家作主 的法治国家 宪法是国家 的根本大法 依法参与 政治生活 人民怎样当家作主 生活在法治国家里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具有最高的 法律地位 宪法是国家 的根本大法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维护国家安全 依法参与 政治生活
第六课 参与政治生活 三(3. 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三(3 第六课 参与政治生活 三(3.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三(3.2)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树立法制观念。
三(3. 3)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三(3 三(3.3)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三(3.4)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一(3.1)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九年级学生小泽发现在他们学校周围有几家非法经营的网吧。一些学生课余时间经常泡在那里,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于是,小泽给市长热线打电话反映了这一情况。不久,学校周围的网吧就被取缔了。
引言通过一个小故事,让学生明白作为国家的主人,关心国家的事,参与国家管理,依法行使监督权,既是我们参与政治生活的表现,也是对国家应尽的责任,由此引出本课的内容。
政治权利知多少 我们有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建议,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 建议、监督权
话题访谈 政治权利知多少 你行使过建议、监督权吗?是针对什么情况、怎样行使的? 你还知道哪些行使这一权利的事例? 你还知道哪些行使这一权利的渠道? 你还发现哪些社会不良现象,有何打算? 政治权利知多少
人民怎样 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生活在法 治国家里
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 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地方各级人 民代表大会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怎样当家作主 人民有权决 定国家大事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怎样当家作主 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修改宪法并监督其实施 监督权 立法权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重大事项决定权 任免权
党 人大 协调统一 政协 政 府
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
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优化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
胡锦涛同志强调:“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请从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说一说国家领导人强调依法治国的意义。 胡锦涛同志强调:“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请从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说一说国家领导人强调依法治国的意义。
在1958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法律这个东西没有也不行,但是,我们有我们的一套,我们一年开几个会,每个会议就是法律,我们每年发一些文件,文件就是法律。
在1958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法律这个东西没有也不行,但是,我们有我们的一套,我们一年开几个会,每个会议就是法律,我们每年发一些文件,文件就是法律。
“不能靠法律治多数人……我们基本上不靠那些,主要靠决议、开会,一年搞四次,不能靠民法、刑法来维持秩序。我们每次的决议是法,开一会也是一个法。”“要人治,不要法治。《人民日报》一个社论,全国执行,何必要什么法律。”
九年级3班的同学围绕“治理国家最理想的模式”进行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 观点一:制度具有稳定性,依靠制度治理国家是最有希望的。 观点二:一切事情都是要由人来做的,人才治国是最好的方式。
观点三:相比其他治国方式,法治是最理想的。 ●你赞同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观点三:相比其他治国方式,法治是最理想的。 ●你赞同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依法治国是在总结长期治国理政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治国基本方略。
以法治国就是宪法至上、宪法高于一切。任何组织(无论是军队、政府还是政党)、任何人(总书记、国家主席等)都必须在宪法的法律范围内活动,执政党依宪执政,政府依法行政,做到司法独立。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十八大报告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十八大报告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依法治国有利于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客观需要 依法 治国 国家长治久安 的重要保障 社会文明进步 的重要标志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的必然要求 依法 治国 国家长治久安 的重要保障
删除原第76页第二段关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解释。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要求建立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有法必依”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依法办事,这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办事,严肃执法、严格执法,坚决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这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违法必究”要求严格追究违法犯罪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这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
将原第76页第二段精减为:“依法治国,就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依法治国 人人都要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国家机关依法行政 各政党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依法治国 协同推进 法治国家 三位一体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
依法治国 协同推进 依法治国 三位一体 依法执政 依法行政
服务政府 建设什么样的政府 廉洁政府 责任政府 法治政府
建设什么样的政府 用法治精神建设现代政府 创新政府 李克强 廉洁政府 法治政府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党章关于“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规定,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原则。从中央到基层,一切党组织和党员的活动都不能同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力量,肩负着历史重任,经受着时代考验,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这些同志误解了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解释为“党权高于一切”,“某些同志的‘以党治国’的观念,就是国民党恶劣传统反映到我们党内的具体表现。” ——邓小平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力量,肩负着历史重任,经受着时代考验,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办事,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有法可依 依法治国 有法必依 违法必究 执法必严
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
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任免权,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等都由它来选举或决定 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 立法权
第一框最后一段改为:生活在法治国家,人人都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力,理所当然是治理国家的主体。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
依法治国的标准是宪法和法律。依法治国就要严格依照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办事,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我们将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把努力实现人民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作为神圣使命,以对法律敬畏、对人民敬重、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政府,去造福全体人民,建设强盛国家。
2013年3月17日,李克强答中外记者问
治国安邦 的总章程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具有最高 的法律地位
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首先要有一部好宪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七五宪法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七五宪法第十六条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七五宪法第二十六条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七五宪法第二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原则,从政治上和组织上保证全体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1988年 四次修订 1993年 2004年 1999年
八二宪法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尊重和保障人权 八二宪法 的修改与完善 保护合法的私有财产 住宅不受侵犯
宪法是我们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和国家的根本任务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宪法是每个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宪法是每个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
第一目“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由一个活动引出。活动以拟人化的写法,把宪法的内容同其他法律内容作比较,从各自的分工和职能上,让学生了解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从而引出正文。
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对我们国家性质的规定。 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对我们国家性质的规定。
第二条:“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这是对我们国家根本制度的规定。宪法序言中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这是对我们国家根本任务的规定。
宪法还规定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标志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宪法还规定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标志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 宪法是一切个人和组织的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如民法通则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本法。就是说,民法通则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它是宪法中关于民事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化。宪法与法律的这种关系,通常被称为“母法”与“子法”的关系,即宪法为母法,法律为子法。
宪法与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第五条第三款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抵触、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第五条第四款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其目的是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其目的是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严于普通法律。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根本大法 宪法的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 维护宪法权威 宪法关系国家前 途和人民命运 捍卫宪法尊严 保证宪法实施
保证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制权威;公民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依法行使 政治权利 依法参与 政治生活 维护国家安全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第一,在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第二,要关注国家建设、国家管理,对于改善环境、整顿秩序、维护治安等身边的事乃至国家大事,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对于发现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举报。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第三,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途径。 第四,公民在行使监督权等政治权利时要注意,一定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第三,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途径。 第四,公民在行使监督权等政治权利时要注意,一定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通过一个高中生参加选举的事例导入,引出公民的政治权利即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进一步说明在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途径。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途径有很多,教材只列举了几项。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情况,提出批评和建议,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可以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工具进行监督。
公民在行使监督权等政治权利时要注意,一定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公民行使政治权利时,并不是毫无限制的,而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
2002年,广西一名中学生上网浏览“世界杯”足球赛组委会的官方网站——美国“雅虎”网站。在点击中国队的资料时,他意外地发现网页上所展示的中国地图上,用橘黄色标示的中国领土不完整。他当即向“雅虎”网站的管理者发出电子邮件,严正指出其错误,并要求该网站马上修正错误。 ◎你平时看中国地图时,留心过地图的完整吗? ◎地图的完整与否与国家的利益有什么关系?
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 1、向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 2、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3、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监督。
这样行使建议、监督权对吗?为什么? 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政治权利。 因对老师不满而写大字报丑化其形象 给报社写信建议加强网吧管理 打电话向市政府举报造纸厂排污问题 向人民代表反映乱收费问题 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政治权利。
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的政治义务。国家安全,包括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机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国家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没有国家的安全,公民个人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
国家主权是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本国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权力。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方式让我们国家受外国支配,也不得进行分裂、破坏或者危害国家政权统一的活动。
国家秘密包括: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承担保密义务的事项;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等等。
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泄露国家机密,要承担法律责任。公民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公民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为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公务提供便利条件和协助。
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也是我们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
第七课关注 经济发展 造福人民的 经济制度 走向共同富 裕的道路 学会合理 消费 感受身边的变化 充满生机与活力 的经济制度 先富带后富 共奔富裕路 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走向共同富 裕的道路 消费面面观 学会理财 合理消费 学会合理 消费
第七课 关注经济发展 三(4.1)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2.5)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三(1. 5)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三(1 三(1.5)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三(1.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主要教学目标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含义及其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学会理财,学会合理消费。
中国,一片沸腾的土地,一个蓬勃发展的国度。21世纪,给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都要靠经济的发展,经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感受经济生活的巨大变化,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积极参与经济生活,有利于我们增强爱党爱国的情感、认清肩负的使命,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引言从概括性的意义上,说了三层意思。一是经济建设在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幸福中的基础性作用及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处的中心地位;二是从引导学生了解经济生活的巨大变化、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等方面切入本课学习内容;三是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进一步升华。可以看出,本课引言是描述性的。
感受身 边的变化 造福人民的 经济制度 充满生机与活 力的经济制度
“三步走”奋斗目标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已对2010年、2020年和建国10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任务作出大体部署,即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经济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本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党的十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在新世纪新阶段,要用大体20年时间,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十六大报告强调:“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8大报告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教材观点
2001年中国GDP总量是美国的1/8,2011年约为其1/2。
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宪法
在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这个大舞台上,公有制经济是主角。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
公有制经济 集体经济 国有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公 有 制 经 济 非公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 多种实现形式 集体经济 多种具体形式 个体、私营等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 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集体经济 多种具体形式 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 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 个体、私营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
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促进经济大发展 增加了群众 和国家收入 个体、私营经济 拓宽 就业渠道 满足多 样化需求
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应该大力扶持和支持。这种做法,与那种追求所有制关系纯而又纯的做法相去甚远,但更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
统一于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联系我国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可以看出,这一基本经济制度适合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需求,有利于增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在讲解时,请注意“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两句话,要引导学生全面理解。不能只强调前者而不讲后者,也不能只讲后者而忽视前者。 在讲解时,请注意“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两句话,要引导学生全面理解。不能只强调前者而不讲后者,也不能只讲后者而忽视前者。
同时,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这也要坚定不移。如果不把这两者坚定不移地统一起来,只讲一面,就会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就建不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地方的实践充分表明,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都有自己的用武之地,都可以大显身手。
先富带后福 共奔富裕路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让创造财富 的源泉涌流
农村联产承包: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多一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 改革开放就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 ……
与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做大“蛋糕”合理分配。
夏季雷雨交加时,母亲怕房子倒塌,就把我往床底下塞:“你快进去,要是房子倒了砸了你,我们就断根了。”有一次在床底下趴着时,突然发现墙角盘着一条蛇,把我吓得要死。至今一想到那条蛇,还有些毛骨悚然。
我大概5岁时,一有钱邻居家的儿子结婚,一个小孩端着饭碗在草地上摔倒了,把饭和碗里的粉蒸肉撒在地上。母亲等人家走远后,把地上的肉捡起往我嘴里塞,那味道真好,感到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肉,接着母亲又把草上的饭也抓起来给我吃了。
中国有十一亿人口,如果十分之一富裕,就是一亿多人富裕,相应地有九亿多人摆脱不了贫困,就不能不革命啊!九亿多人就要革命。 中国有十一亿人口,如果十分之一富裕,就是一亿多人富裕,相应地有九亿多人摆脱不了贫困,就不能不革命啊!九亿多人就要革命。
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 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
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977元,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10元。 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977元,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10元。
目前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 目前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
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 --邓小平 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 --邓小平
第二目“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首先展示在学生面前的是江泽民同志接见科技工作者和为袁隆平、吴文俊两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颁奖的镜头,并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探究。意在让学生体会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感受科技工作者的荣耀、感悟党和国家对科技工作的重视,从而把他们的思绪引到下面要讲的内容上来。
张某取得了一项科技发明成果,专利权被某企业购买,获利20万元。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劳动 王某外出打工当建筑工人,一年挣了8000元钱 张某取得了一项科技发明成果,专利权被某企业购买,获利20万元。 李某是位个体餐馆的老板,年终交纳各种税款后,获利5万元。 王某购买了某企业的股票,年终获红利1万元。 技术 劳动、管理、资本 资本
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分别提出过“要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创新”等新观念。党的十六大报告把这些集中加以概括,系统化地提出“四个尊重”,充分体现了对知识和知识分子地位与重要作用的高度重视,
对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才和人才资源的高度尊崇,对新时期一切有利于祖国富强、人民幸福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性劳动的高度尊崇。倡导“四个尊重”,就是要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四个尊重”方针强调的主要是活力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努力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大力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
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都得到承认、尊重和保护,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四个尊重”告诉我们,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海内外各类投资者在我国建设中的创业活动都应该受到鼓励。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尊重劳动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尊重创造 权利公平 机会公平 规则公平 分配公平
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这“四个公平”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四个公平”指向的是公平,“四个尊重”的核心是效率。促进“四个公平”,贯彻“四个尊重”,统一于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实践过程中。这两方面抓好了,必将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作为个人,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在讲解的过程中,请教师联系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的激情和热情,培养他们开拓进取的精神,鼓励他们将来在“四个尊重”的良好社会氛围中大胆创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舞台上大显身手。
消费面面观 学会合 理消费 学会理财 合理消费
消费面面观 消费水平提高 经济发展 消费观念变化
教奶奶上网,网上向教师请教、与同学交流,已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用手机向亲朋好友发短信问好,同父母亲一起到国外观光,已是部分中学生的亲身经历;家居设计师、牛肉分级员等新职业层出不穷;等等。所有这些都折射出人们在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的消费观念在发生变化,体现享受和发展需求的住房、健康、教育、休闲、交通、通信等支出比重迅速上升,更加注重追求高品质的消费,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学会理财 合理消费 了解有关银行、债券、股票等方面的知识 不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 理性消费、绿色消费等
建设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 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心环节和 基础工程 第八课投身精 神文明建设 神州开遍文明花 细微之处见行动 灿烂的 文明之花
第八课 投身精神文明建设 二(1. 5)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三(4 第八课 投身精神文明建设 二(1.5)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三(4.6)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1.6)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
本课教学目标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精神文明建设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在抗日战争时期,《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等歌曲,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新中国成立以后,《歌唱祖国》《在希望的田野上》《走进新时代》等歌曲,成为响彻神州大地的时代强音,吹响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号角。
原引言: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有吸纳又有排斥,有渗透又有抵御。面对这样的形势,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共同浇灌灿烂 精神文明之花。
新引言: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共同浇灌灿烂的精神文明之花!
先进文化 的前进方向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中心环节和 基础工程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这样一些行为: 上公交车时你推我搡,互不相让; 遇到困难向人求助时,无人理睬; 个别人在网络聊天室里肆意谩骂他人; 有人在公共场合因为一点小事而大吵大闹; …… 你是否遭遇过上述经历?当时的感受如何?
第一框第一目第一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十八大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全面发展 全面进步 三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 精神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四位一体 生态文明 精神文明
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五位一体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
删除有关和谐文化的内容,如第102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又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保证。(精减、科学)
文化并不都是先进的。我们面对的文化,有先进的文化,也有落后的文化,还有腐朽文化。因此,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特别重要。教材指出: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
在上个世纪民族灾难最深重的时候,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从此, 中国人民找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道路; 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中国文化从沉沦走向崛起; …… 请用具体事例说明其中的一个观点。
文化有着鲜明的意识形态性,从来没有脱离意识形态的文化。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绝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导致思想混乱和社会动乱。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时代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的。只有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社会主义文化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才能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和感召力。
原103页: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新104页: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104-105页新增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决定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十八大强调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荣辱观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目“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主要讲了三层意思:一是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二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目标;
三我们应该如何做,即要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自觉履行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
删除原第103页第二目第一段中的一句话: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思想道德建设 (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建设 教育、科学、 文化建设 (基础工程)
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十五大: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 十六大: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目标。 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十五大: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 十六大: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目标。
社会主义思 想道德体系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思想道德领域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原有的道德规范不能适应新的实际,而新的道德规范还没有形成。
因而一些领域和地方是非、美丑、善恶界限出现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蔓延。经济活动中,掺假制假、以次充好、欺行霸市、偷税漏税、不讲信任等现象时有发生。所有这些道德失范、秩序失范的状况腐蚀了人们的灵魂,污染了社会风气,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和道德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
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使法律和道德在内容上相互衔接、相互协调,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优良美德激励一代代志士仁人以天下为己任,内而修学储能,砥砺道德,外而平治天下,建功立业。同时,这些优良美德内化为坚忍不拔、刻苦耐劳、乐观进取、善良敦厚的民族性格。
弘扬传统美德,有助于培养人们崇高的社会理想、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高尚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的奉献精神,有助于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弘扬爱国 主义精神 履行公民基 本道德规范 坚持为人民 服务为核心 做一个有 道德的人 以诚实守 信为重点 以集体主 义为原则
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越来越表现为高新技术和创新性人才拥有的数量和质量,教育和科学的地位日益凸显。
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能不能有效地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顺利实现。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只有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并不具备人力资源优势。我国劳动力知识结构重心偏低,高层次人才和技术工人严重不足,人力资源处于劣势地位。我国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教育发展状况不能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际竞争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人才培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
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邓小平 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邓小平
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本任务这一内容调到第二目最后。 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本任务这一内容调到第二目最后。
神州开遍 文明花 灿烂的文明之花 细微之处 见行动
作为一个扶贫支教志愿者,明凡在西部某小学支教已满一年。在告别的时候,稚气未脱的孩子们送来了用山间野花编织成的大花篮。与他朝夕相处的孩子们流着泪说:“老师!我们不要你走!”明凡禁不住与孩子们哭在一起。一位家长紧紧地拉着明凡的手说:“老师,是你让孩子知道了刷牙、唱歌和汉语拼音,孩子们舍不得你啊!”看着依依不舍的老师、学生和自发前来送行的乡亲们,明凡想……
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支教工作的实施, ●提高了贫困地区的教学质量,促进了贫困地区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贫困地区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 ●青年志愿者更多地接触社会现实,更全面地了解了中国国情; ●…… 如果你是明凡,你有哪些感想?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我国人民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也是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建设形式。在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中,通过创建优美环境,建立优良秩序,搞好优质服务的“创三优”活动,涌现出一批文明城市和文明社区;在创建文明村镇的活动中,通过“文明户”的评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万村书库”活动及其他各种移风易俗活动,涌现出一批创建文明村镇的典型和文明村镇示范点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极大地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极大地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一些同学中间,出现了造型奇特、内容怪诞的“变味贺卡”。在这类贺卡中,面目狰狞的“鬼怪”成了贺卡的封面,脏话和成人笑话成了“变味”的祝福,还有的贺卡内容居然是恶俗的“征婚启事”。一种较为抢手的“鬼怪贺卡”打开后,会冷不防弹出一个露着白牙、伸着红舌头的绿色骷髅头,而另一种电子贺卡一打开会突然发出“怪叫”。不少同学对这种“变味的贺卡”感兴趣。 如果你收到“变味的贺卡”,你的感受如何? 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类似的文化现象?
第四单元满怀 希望迎接明天 主题探究: 放飞我们的理想 第九课: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第十课: 选择希望人生
本册的教学的主题是“责任与使命”,即重点探讨个人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在了解基本国情、基本国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认识到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报效祖国。这部分学习内容,意在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感,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精神。
无论是报效祖国还是实现个人的理想和价值,都要有真才实学。学习与人的才能、见识、理想、明天是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对于一个人来说,学习是永恒的话题。只要学习就会有压力。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正确对待学习压力,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话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以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作为全书的落脚点,体现了对学生成长的关注。全书按照个人——国家——个人这样的逻辑结构,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关怀的人文精神。
第九课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三(4. 3)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三(4 第九课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三(4.3)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三(4.7)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
三(4. 8)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三(1. 4)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 三(4 三(4.8)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三(1.4)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 三(4.6)知道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理想、考试、选择、终身学习都是学生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初三的学生已经开始对自己的未来作出较明确的设想,但不知道实现自己的理想;感受到考试的压力,却不知道如何缓解;认识到理性选择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却又不知该从现在起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初步感受到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却不明确该怎样面对社会新的挑战。
主题探究活动“放飞我们的理想”的设计意图在于,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理想,懂得理想的实现的过程就是要不断克服困难,付出努力的过程;学会慎重对待人生中的重要选择,经常对自己的选择进行反思、总结,以提高自己的选择能力;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和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我们的共 同理想 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 第九课实现我 们的共同理想 走近共同理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共创和谐伟业 代代相传的精神 艰苦创业,与时俱进 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
本课主要教学目标 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大力倡导和弘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走近共同理想 我们的共 同理想 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 共创和谐伟业
教材在第一个活动之后明确地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指出人类社会终将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二是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什么样子,即物质极大丰富,人民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社会 物质财富 极大丰富 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或者说共同理想是什么呢?教材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共同理想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和根本利益。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
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只有实现了共同理想,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示出来,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准备好物质条件和打好思想基础。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同理想,始终没有离开共产主义这个远大目标。在现阶段,我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也就是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总是根据人民的意愿和事业发展要求,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并带领人民为之奋斗。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总是根据人民的意愿和事业发展要求,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并带领人民为之奋斗。
十六大:在本世纪头20年,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新要求(十七大) 增强发展协调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扩大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的增长方式 扩大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新要求(十七大) 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新要求(十八大)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奋斗目标 连续性 针对性 全面性
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人人共建,人人共享。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诚信友善 公平正义 安定 有序 充满活力 民主法治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代代相传 的精神 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 艰苦创业 与时俱进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你能归纳上述格言反映的共同主题吗? 你还能举出哪些反映这一主题的格言警句?
艰苦奋斗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和支撑力量 在革命战争时期得以发扬光大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激励人们奋斗不已
第一,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第二,我国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距离。第三,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
第四,我国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第五,贫困人口为数还不少。第六,我国人口总量持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第七,我国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第八,我国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邓小平 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邓小平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 ――胡锦涛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 ――胡锦涛
第二目“艰苦创业 与时俱进” 首先从两代铁人精神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角度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以引起下文。 教材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这一宏观的角度立意,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历史。”艰苦奋斗精神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又集中体现为艰苦创业的精神,
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无一不是艰苦创业精神的结晶。历史表明,社会越发展,文明越进步,改造世界的工程也就越艰巨,就越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同在的。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艰苦奋斗精神既是一种精神动力也是一种崇高美德。
教材结合孟泰、焦裕禄艰苦奋斗的事迹,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以引导学生对艰苦创业精神的理解,并引起下文。在进行这一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请教师多多挖掘体现在孟泰、焦裕禄等人所展示出来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
在活动探究的基础上,教材比较详细地说明了这样几层意思:一是艰苦创业,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二是艰苦创业精神既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也是人们成就任何事业不可缺少的精神动力;三是进行现代化建设,要大力倡导和弘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的精神。教材关于开拓创新这一点没有展开,但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拥抱美好 理智面对学习压力 未来 未来道路我选择 正确对待理 想与现实 第十课 选择希望人生 给未来插上翅膀 通向理想之路 生活的岔路口 迎接社会新挑战 终身学习 持续发展 学习压力新思维 从容面对考试 生活的岔路口 学会选择 学会承担 未来道路我选择
第十课 选择希望人生 三(4. 8)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三(1 第十课 选择希望人生 三(4.8)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三(1.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三(1.3)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一(2. 6)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 三(1 一(2.6)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 三(1.2)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一(2.2)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主要教学目标 理想的含义;理想的重要作用;实现理想的途径;学习压力给人带来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导致考试焦虑的原因;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今天的青少年面临越来越多的选择;进行合理选择的方法和
理想高于现实却源于现实,理想的实现需要我们在现实中努力。青春的心灵,需要知识的营养去滋润,终身学习将为人生增光添彩;青春的辉煌,需要理想去激励、去创造,智慧的选择将为理想插上理性的翅膀;青春的成长,需要经受一定的考验,用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去面对学习压力,我们从中收获的,将不仅仅是成绩。
给未来 插上翅膀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 通向理想之路
理想与现实 理想的激励作用 理想就是追求的目标 通向理想之路 方方面的目标(学习、职业、道德等)
小张刚考进大学的时候,也和别的同学一样,处于新奇和兴奋中。上大学的愿望已经实现,下一步的目标还未确定,在轻松中度过两年后,小张决定考研究生。不少同学偷偷嘲笑他:“就他那资质,还想考研究生?”每天傍晚,小张背着书包上晚自习时;周末,别人忙着跳舞、结伴外出游玩,他坚持准时走进教室。两年后,小张如愿以偿,考上了名牌大学的研究生。那些自认为和他水平差不多甚至比他还优秀的同学,都羡慕他。
●在确定考研究生以前,小张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面对别人的嘲笑,小张为什么能够一笑置之? ●在确定了考研目标后,小张的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 ●在确定考研究生以前,小张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面对别人的嘲笑,小张为什么能够一笑置之? ●在确定了考研目标后,小张的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
理想总是指向未来,表现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导向、维持和调控的作用。如果缺乏理想,就会使人缺少一种稳定、持久的内在激励,容易受到各种干扰;如果缺乏理想,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就缺少了前进的动力,甚至会迷失方向。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列夫·托尔斯泰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列夫·托尔斯泰
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列夫·托尔斯泰
第二目“通向理想之路” 柏惠认为自己容貌出众,歌声动听,一定能当上歌星。只可惜她多次参加比赛却屡屡落败。不过她相信终有一天会被伯乐赏识。 韩澎尽管身材矮小,但很灵活,在学校里打篮球小有名气。他对学习不感兴趣,觉得自己迟早会成为一名篮球运动员。 宋哲家境贫寒,他学习成绩优异,喜欢绘画,很想有一天到国外学习艺术课程。 你对他们的理想有什么看法? 你认为他们的理想能够实现吗?为什么?
实现理想,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这个规划要尽可能长远,这样我们就不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因为找不到目标而迷失方向;这个规划还要尽可能具体,可以按时间远近、重要程度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性目标,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付出努力,理想就不会仅仅是我们的美好愿望。
著名科学家杨振宁赴美留学时,立志要写出一篇实验物理论文。他先来到艾里逊实验室。不久,艾里逊实验室里传出笑谈:“凡是有爆炸(出事故)的地方一定有杨振宁!”被誉为氢弹之父的泰勒博士一直关注着杨振宁的学术研究,他直率地对杨振宁说:“我认为你不必坚持一定要写一篇实验论文。” 杨振宁认真地思考了两天。最后,他不得不痛苦地承认,自己的动手能力确实不强。
杨振宁最终接受了泰勒的建议,放弃写实验论文的打算。作出这个决定之后,他如释重负,毅然把主攻方向转入理论物理研究。从此,他踏上了成为物理学界一代杰出理论大师之路。 如果杨振宁不放弃做实验论文的初衷,结果可能会怎样?
理想既是明确的,也是发展的。有时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实际情况,对自己的理想适当进行调整,以缩短理想和现实的之间距离,推动理想的实现。 理想既是明确的,也是发展的。有时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实际情况,对自己的理想适当进行调整,以缩短理想和现实的之间距离,推动理想的实现。
在学生时代,毛泽东古文、历史、哲学等方面的天赋表现得相当高,但他的数学成绩就很一般,对数学的兴趣也不大;钱钟书考清华,国文、外语第一,数学却只考了15分;臧克家考大学时数学为零分,作文也只有三句话;袁隆平在读书的时候,对外语、地理、化学很感兴趣,最不感兴趣的是数学。
学习压力 新思维 理智面对学习压力 从容面对考试
学习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上公开课时老师叫我回答问题…… 明天要考试,我要取得好成绩…… 老师期待我进步…… 父母希望我考上理想学校……
这时,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觉?身体有什么反应?. 感到身体不舒服,头晕、胃痛等; 这时,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觉?身体有什么反应? *感到身体不舒服,头晕、胃痛等; *紧张,感到头脑空白,难以思考; …… 调查同学在压力面前的反应,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
学习压力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而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不断增加,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 学习没有压力,可能会使我们觉得学习非常轻松,也有可能会使我们失去动力,止步不前。因此,学习需要适度的压力,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自觉适度加压,增强学习动力。
学习压力常常与我们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有关。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是我们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我们了解学习压力,并不是要消除学习生活中的压力,而是要学会正确对待压力,学会将压力化为学习的动力。
第二目“从容面对考试”
凌晨三点多,小清看着没有复习好的课本,急得想哭。想到即将到来的中考,她心里就更加慌乱。第二天早上,小清拖着疲乏的身体到了学校,觉得头脑中一片空白。 ●小清是否面临很大的压力?压力来自哪里? ●你有哪些应对压力的好办法?说给大家听。
我们感受到的学习压力,常常与考试联系在一起。面临的考试很重要,或者考试难度过大;父母亲或者老师对自己的要求过高;仅以考试成绩来判断个人的价值等,都容易使我们陷入考试焦虑。
适度的焦虑体现了我们对考试积极认真的态度,但过度的考试焦虑,则会干扰我们的学习,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我们要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从容地面对考试。
树立正确的 考试观念 从容面对考试 调整自 我期望 增强自 身实力
生活的 岔路口 未来道路 我选择 学会选择 学会承担
普普通通的一天中,你会面临这样一些选择: 现在是先看电视,还是先写作业? 今天玩多长时间游戏? 有时候,你也会面临这样一些选择: 明天要填报志愿,想报考什么学校? 今年毕业后,是升学,还是就业?
第二目“学会选择 学会承担” 我们在进行选择时,常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掌握一些方法和策略,以帮助自己进行合理的选择。 在作出人生的重要选择之前,我们要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多方面收集信息,学会辨别、筛选信息;还要考虑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实现的可能性。这样,才能作出最佳选择。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我们在选择中通往不同的道路。不管选择升学还是选择就业,都有各自的理由。每一个选择都会带来相应的后果和责任。我们要有勇气自己作出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担负起责任。学会自己作出选择,
我们才能做自己的主人,才能在作出合理的选择时,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或者在作出了错误的选择时,从中吸取教训,提高选择能力。通过不断的自主选择并从中总结成败的经验,我们的选择会更为明智,人生会更加积极。
迎接社会 新挑战 拥抱美 好未来 终身学习 持续发展
人类进入21世纪,知识门类激增,大量的边缘学科涌现,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信息化特征明显。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一个更加注重开发人类自身的资源、潜力与价值的时代。21世纪对我们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我能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国家支持、团队合作的结果,是20年来坚持不懈的结果。 一个成功者必然是一个能为别人着想的人,我看到不少个人能力出众的人,就是因为不能团结人,因而很难有大的成就。——王选
平心而论,我的个人成就远不如同时获奖的黄昆先生。我之所以能够获奖,是因为我领导的团队在报业和印刷业的技术革命中作出了贡献。 ——王选 平心而论,我的个人成就远不如同时获奖的黄昆先生。我之所以能够获奖,是因为我领导的团队在报业和印刷业的技术革命中作出了贡献。 ——王选
小学五年级获得的品德优秀生奖是我一生中第一次获奖,也是永生难忘的一个奖励,我由此懂得了团队精神和人品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王选认为,不能团结人的人,很难有大的成就,你赞同他的观点吗?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王选为什么要再三强调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第二目“终身学习 持续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 第二目“终身学习 持续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
现代社会,文盲不仅仅是指“不识字的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可能有人在某种程度上会成为新的文盲。不会外语、计算机的人,不能与人很好相处、不能与环境协调一致、情感缺失的人,都可能成为21世纪的“文盲”。“扫盲”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使一个不识字的人能够认识几个字,而是要使他更好地同他的环境协调一致,更好地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提高他个人的尊严,接近他认为有意义的知识源泉,掌握他走向美好生活所需要的实际知识和技术。
在当今社会,终身学习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终身学习,能使我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获得社会的承认;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还能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因此,终身学习既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终身学习的含义: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其终身所需的全部知识、价值和技能,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 人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指既能满足当时的需要,又能保证其身心和谐、均衡、持久的发展力不受损害的发展。也就是说,谋求肉体与精神的和谐,身心发展的有序、均衡、协调,以保持全面的、长久的、强劲的发展能力。
终身学习,要求我们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增强了获取知识的能力、自主判断与选择的能力,确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了主动学习、持续学习的习惯。
宋景堂: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 mail:songjt@pep. com 宋景堂: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 mail:songjt@pep.com.cn 电话: 13520145125 (010)58758652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