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Advertisements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德 国 鼓 励 生 育 的 宣 传 画.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大气环境保护.
第七章 人类与环境 第一节 生物圈.
知识点一 第五章 理解·教材新知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把握·命题热点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课堂回扣练习 应用·落实体验 课下综合检测.
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广东省德庆县香山中学 伍群艳 H O C H COOH R2 N NH2 C C 肽键 R1 H2O.
猜猜看.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背景说明:从图片上我们可以清晰看到我国大部分土地没有被绿色植被所覆盖,而是以赤裸裸的黄色直面宇宙,多年的干旱和毫无节制的滥砍滥伐使我们的绿色极度匮乏!
地球,我们只有一个! 保护地球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第三章 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 一、固体废物、来源及分类 二、固体废物的特点 三、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 四、固体废物的综合防治和管理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6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物质循环的概念 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 P、S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 生物群落,再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
折线统计图 张家产中心完小.
植物和我们.
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四种命题 2 垂直.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电在我们日常生活、现代化社会中的应用: 电 是 什 么?.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苏科版) 10.4 探索三角形 相似的条件(2).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 ——Windows Server 2008 R2.
第十章 方差分析.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氮循环 肖子聪.
Three stability circuits analysis with TINA-TI
药物的跨膜转运.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3.1 变化率与导数   3.1.1 变化率问题 3.1.2 导数的概念.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4课时 绝对值.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拓展 问题 探究 练习.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风险评估专家研讨会 ACCC Workshop: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Risk Assessments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Session 2: Working on environmental issue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ESA)
基因信息的传递.
Volterra-Lotka方程 1925年, A. Lotka(美)和V. Volterra(意)给出了第一个两物种间的捕食模型。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第四章 UNIX文件系统.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考纲要求 江苏五年考题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B 江苏高考无单独考查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B 2011·单选T20, 2011·非选T29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C 2012·多选T24, 2010·单选T14 实验: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建议或行动计划 b

一、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1)现状:人口出生率和___________明显下降。 (2)前景。 ①特点:________,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增长。 ②目标:实现人口与_________________的协调发展。 自然增长率 人口基数大 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人均耕地减少,粮食需求量增加。 (2)_________被大量消耗。 (3)_________加剧。 自然资源 环境污染

3.我国协调人口与环境关系的措施: (1)继续控制_________。 (2)加大保护___________的力度。 (3)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4)加强___________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5)推进生态农业。 人口增长 资源和环境 生物多样性

二、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连线)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构成:生物圈内所有的_____、动物和_______及它们所拥有的_________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2.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多样性。 植物 微生物 全部基因 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3.写出下列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食用、药用、文学艺术创作:_________。 (2)调节气候、涵养水源:_________。 (3)未发现尚不清楚的价值:_________。 直接价值 间接价值 潜在价值

4.保护措施: (1)就地保护:主要指建立___________。 (2)_________: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 (3)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4)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自然保护区 易地保护

四、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 1.内涵:追求的是_________________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2.实现措施: (1)保护___________。 (2)保护___________。 (3)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自然、经济、社会 生物多样性 环境和资源 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

√ √ × × 1.为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应继续控制人口增长,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努力推广生态农业。( ) 1.为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应继续控制人口增长,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努力推广生态农业。( ) 2.人口过度增长得不到有效控制,则会造成环境污染加剧。( ) 3.(2009·广东高考T13 C)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南极冰川融化。( ) 4.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 ) √ √ × ×

√ × × 5.(2009·福建高考T2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 6.(2011·重庆高考T4D)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 7.(2011·海南高考T22C)某地区为打造灰椋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椋鸟喜居的树种,招引灰椋鸟,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区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 ) × ×

【盲点判断点拨】 1.人口增长会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加剧对环境的污染等,因此控制人口增长,加强环境保护,推广生态农业是协调人口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措施。 2.人口过度增长会使人均耕地大幅减少,这将会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农田,从而出现环境污染加剧。

3.南极冰川融化是由于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大气中CO2增多,造成温室效应而导致的;而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臭氧层的破坏。 4.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好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消耗大量氧气,故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少。 5.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也叫生态功能,主要是指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作用就属于生态功能,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6.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其生态功能,作为科研材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7.改种后树种单一,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弱,但灰椋鸟以害虫为食,所以该区农林害虫数量不一定大幅度上升。

考点一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五种环境问题的比较: 问 题 成 因 危 害 臭氧层 破坏 氟利昂等物质大量排放 ①导致皮肤癌和白内障患病率上升 ②使植物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等

问 题 成 因 危 害 酸雨 主要是硫的氧化物(SO2等)溶于雨水后降落到土壤或水体中 ①降低植物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成活率,影响光合作用效率 ②危害建筑物及工业设备 ③引起人的呼吸道疾病 水体富 营养化 含氮、磷化合物的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在海洋中会引起赤潮,在淡水流域会引起水华 富集作用 重金属、农药进入食物链 较高营养级生物体内有害物质浓度高,危害生物 温室效应 CO2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 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等

2.土地荒漠化: (1)原因:植被破坏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2)实例。 ①草原的过度放牧,草原植被被破坏。 ②有益动物大量减少,病虫害严重,使草原植被退化。 ③原始森林和防护林被破坏等。 (3)后果:沙尘暴遮天蔽日,毁坏力极强。

(4)治理措施。 ①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草原。 ②部分地区退耕还林、还草。 ③大量营造草场、灌木林和防护林,以林护草,草林结合。

3.不同环境污染的共性: (1)温室效应和酸雨问题的共性。 ①成因:植被减少(吸收CO2、SO2减少),化学燃料大量燃烧(排放CO2、SO2增多),超出了环境的自动净化能力。 ②防治措施:大量植树造林(增加吸收力),开发新能源,减少化学燃料的燃烧(减少排放量)。

(2)海洋污染和土地荒漠化问题成因的共性。 ①人类活动、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②环境污染。 4.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

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形成并不是一个方面的原因 【高考警示】 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形成并不是一个方面的原因 (1)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向生物圈索取的资源数量和速度剧增。 (2)人们向环境排放的废物也远远超过生物圈的自净能力。

【通关题组】 1.(二氧化碳污染)(2014·徐州模拟)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不但引起气候变暖,还溶于水中导致海洋酸化。这两种变化共同影响着海洋生物。

(1)珊瑚所受的破坏尤其严重,珊瑚由珊瑚虫不断增殖堆积而成,因其体内生活着虫黄藻而呈现美丽颜色。据甲图可知,珊瑚虫与虫黄藻的关系是____________。即使背光面有充裕的空间,珊瑚也只向见光面扩展,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为珊瑚虫的生长提供有机物等。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环境,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这构成了一个________,珊瑚礁如果消失必将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锐减等环境问题。

(2)生物能在一定程度上耐受海水酸化。乙图表示在酸化的海水中,动物细胞除了通过____________方式直接将多余的H+泵出去,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的作用,维持酸碱平衡。 (3)假设海水pH在漫长的岁月中缓慢变化,某种生物有望不断进化从而适应酸性环境,这实质上是该生物种群不断保留和积累____________的过程。 (4)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为此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这是因为碳循环具有____________特点。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1)根据甲图虫黄藻和珊瑚虫的物质交换关系,确定两者的关系为互利共生。 (2)分析乙图H+的运输过程,确定H+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3)明确海洋酸化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

【解析】(1)虫黄藻为珊瑚虫提供O2和有机物,珊瑚虫为虫黄藻提供CO2和无机盐,因此两者之间为互利共生关系;虫黄藻利用光进行光合作用;由“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环境”可推知这是一个生态系统。 (2)乙图中显示氢离子通过主动运输出细胞,特点是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 (3)海水pH在漫长的岁月中缓慢变化,使得该生物种群不断保留和积累耐酸基因,不断进化从而适应酸性环境。 (4)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点。

答案:(1)互利共生 虫黄藻进行光合作用 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 (2)主动运输 缓冲物质 (3)耐酸基因 (4)全球性

【互动探究】题目(4)中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有哪些? 提示:减少化学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大量植树造林。

2.(富营养化分析)(2014·南昌模拟)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藻类爆发,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水体发臭。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导致沉水植物死亡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是缺少阳光 B.藻类刚爆发时,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甲组 C.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染,这属于正反馈调节 D.藻类刚爆发时,若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将有利于修复 B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基本思路是:

【解析】选B。本题考查水体富营养化的相关知识。A正确,由于藻类爆发,浮在水面上遮挡了阳光,导致沉水植物缺少阳光而死亡;B错误,藻类刚爆发时,因经过一天光合作用,水中的CO2浓度下午较早晨低,故水体pH在早晨较低;C正确,水体污染导致水生生物死亡,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染,属于正反馈调节;D正确,投放的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可通过捕食限制藻类数量,大型挺水植物可通过竞争阳光等资源抑制藻类爆发。

【互动探究】题目中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大量的藻类由于遮挡阳光造成水草死亡,从而使水中氧气含量减少,最终浮游动物和鱼类由于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死亡。

【解题金手指】 水体污染后水中物质及生物种类的变化规律 (1)有机物污染→好氧细菌大量繁殖→氧气浓度迅速下降→水中动植物大量死亡→好氧细菌死亡,厌氧细菌大量繁殖→有机物变为无机物→厌氧细菌死亡。 (2)无机物污染(N、P)→浮游藻类大量繁殖→下层植物死亡→缺氧使动物死亡→厌氧细菌快速繁殖。

【加固训练】 1.如图表示某河流随生活污水的流入,其溶解氧量(DO)、生物耗氧量(BOD)、无机物(富含N、P)的浓度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D A.A地有机物浓度低于B地 B.生活污水对无机物(N、P)的浓度变化无影响 C.在A、B两地间,DO值的增加是因为水体的稀释使植物数量增加的结果 D.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将大量繁殖

【解析】选D。A地的有机物浓度较高,随着有机物的分解,到了B地有机物浓度较低;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无机物(N、P)的浓度增加;在A、B两地间随着无机物的增加,植物的数量逐渐增加,使得DO值不断增加;随着大量无机物(N、P)进入湖泊,会使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大量繁殖。

2.某研究机构研究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实验结果如图。其中P表示磷,N表示氮,COD表示化学需氧量(代表水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氧气消耗量)。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B.人工湿地对污水中N的去除效果好于P C.8~11月份流经人工湿地的污水中N和P的减少不是同步的 D.从12月份COD的曲线变化分析,浮游动物的取食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解析】选D。由图可知,人工湿地对污水中N的去除效果要好于P;在8~11月份,流经人工湿地的污水中N的含量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是持续下降的,但P的含量呈波动趋势,所以不是同步的;从整体上看,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但图中没有信息能反映出浮游动物的取食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考点二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工业原料、科研价值、文学艺术创作、旅游观赏等。 (2)间接价值:生态功能,如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 (3)潜在价值: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将来可能有重要作用,一旦这些生物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

3.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 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合理利用”是最好的保护,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要防止两个极端: (1)避免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避免禁止开发和利用,坚持合理开发是最好的保护,如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退耕还林(草、湖)等。

【思维拓展】 关于“多样性”的归纳 多样性的内容 决定因素(形成原因) DNA分子 多样性 每个DNA分子中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蛋白质多样性 ①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 ②肽链的空间结构多样 细胞多样性 变异和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物种多样性 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 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及其生存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B 【通关题组】 (2012·江苏高考改编)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2012·江苏高考改编)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 B.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C.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灭绝量 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B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以下两点: (1)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的原因。 (2)栖息地破碎化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

【解析】选B。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导致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小,是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趋势的重要原因,A项正确;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容易造成小种群灭绝,不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B项错误;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灭绝量,C项正确;过度的人为干扰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D项正确。

【互动探究】 (1)除题目所述造成生物多样性降低的原因外,还有哪些因素能降低生物多样性? 提示: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 (2)解决题目所述现象的主要措施能否理解为禁止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试分析原因。 提示:不能。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而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是最好的保护措施。

【解题金手指】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三点提醒 (1)从不同角度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基因(DNA)多样性 蛋白质多样性 → 生物性状多样性     ⇑        ⇑       ⇑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体现生物多样性)

(2)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种方法中保护的对象不同:就地保护除了保护区域内的物种,还应保护相应的生态环境,而在物种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不再适于物种生存后,就只能实行易地保护。 (3)外来物种的入侵不一定会引起本地物种数目的增加:如果入侵的物种对当地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则会引起本地物种数目锐减。

B (2014江苏卷)17.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C.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 D.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不矛盾 B

【加固训练】 1.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 B.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 C.易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 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解析】选D。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保护的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然分布区。其中保护的生物本来就生活在保护区内,而不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不能让人类对保护区有较多的干扰;易地保护就是对那些在原产地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不仅是野生动物)加以保护;对于濒危物种应禁止采伐或捕杀,并采取人工繁育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

2.微山湖是山东境内的一个面积较大的湖泊,20年前这里曾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景象。而现在,随着工业快速发展,城市居民数量激增,大量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等的排放使湖水变得不仅很浑浊,而且腥臭难闻。有关专家说,近几年来,微山湖中已消失了一些物种,如四鼻孔鲤鱼、野鸭、水螅等。上述现象说明的道理主要是(  ) A.环境污染是生物多样性破坏的重要原因 B.掠夺式的开发是生物多样性破坏的主要原因 C.外来物种入侵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 D.环境教育缺乏是生物多样性破坏的根本原因

【解析】选A。抓住题干信息中湖泊的前后变化及经济发展变化,不难发现环境污染的同时,生物种类减少,生物种类的减少导致污染物净化的减慢,二者形成恶性循环,最终造成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资源平台】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的模型: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增长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 (1)资源短缺:人类的生存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能源是有限的,过度利用使其减少。 (2)环境污染:人口增长,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的需求和经济发展,使污染物的总量增大,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影响了环境的纳污量以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加剧了环境污染。

2.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人口可以看作一个种群,自然状态下,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如图:

【典例】右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 曲线。下列有关人口问题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 现为图中的曲线b B.产生曲线b与曲线a的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环境阻力不同 C.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不可能为图中的c D.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当世界人口达到110亿时,种群数量可能继续增长

【解析】选C。A项正确,因生态环境的资源、空间是有限的,故世界人口增长最终表现为“S”型增长,即图中的曲线b;B项正确,曲线a(“J”型增长)和b(“S”型增长)的差别就在于环境阻力不同;C项错误,当世界人口数量在一段时间内超过K值后,会对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同时使K值下降;D项正确,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会继续增长而超过K值,但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很快会降到K值以下。

1.(2014·宿迁模拟)下图所示为四个不同国家中,在相同的时间内人口种群大小与每英亩土地粮食产量的关系(实线为种群大小,虚线为粮食产量/英亩)。请问在无粮食进口的情况下,哪一个国家能生存得最长久(  )

A.A国   B.B国   C.C国   D.D国

【解析】选B。在无粮食进口的情况下,人口的增长与粮食产量保持协调发展的国家生存得最长久。

2.(2012·天津高考改编)夏初,在某河口多个地点采集并测定水样,结果表明,各采样点无机氮浓度相近,而无机磷浓度差异较大。按无机磷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绘制各采样点对应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密度曲线,结果如下图。

无机磷浓度高于P1的采样点,浮游动物的密度反而比P1采样点低,下列有关其原因的分析,不可能的是(  ) A.可被浮游动物取食的浮游植物种类较少 B.水体溶解氧较高 C.浮游动物的捕食者数量较多 D.水体有害物质浓度较高

【解析】选B。浮游动物减少的原因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可能:其食物减少或其天敌增多。食物链中的生物富集作用非常明显,营养级越高,有害物质积累的浓度越大,对生物的影响也越明显。水体溶解氧较高,应是浮游动物密度增大的条件,并非其密度减小的原因。

【延伸探究】 (1)磷元素进入浮游植物细胞后,参与构成什么分子从而成为细胞膜基本支架的成分? 提示:磷脂。 (2)P1、P2采样点浮游植物种类差别非常明显,从进化角度分析,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自然选择。

3.(2014·杭州模拟)调查某湖泊的水质污染状况,在注入湖泊的四个主要水源的入口处采集水样,镜检水中动物、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结果如下:1号水源水样中有单一种类的纤毛虫,如草履虫,且数量极多;2号水源水样中单细胞藻类种类较多,且数量也极大;3号水源水样中未见任何动物、植物,且发出刺鼻的气味;4号水源水样中浮游动物、植物均有发现,但数量不多。根据以上结果分析,该湖泊的四处水源中,污染的严重性由重到轻的排列顺序是(  ) A.3、1、2、4  B.3、1、4、2   C.4、2、1、3  D.2、4、3、1

【解析】选A。由题意可知,3号水源受污染程度最重,因为水样中未见任何动物、植物,且发出刺鼻的气味;1号水源受污染的程度较重,因为草履虫数量极多,说明水体中细菌数量大大增加;2号水源受污染的程度较轻,因为水样中单细胞藻类种类较多,且数量也极大,说明水体富营养化严重;4号水源受污染程度最轻。

4.(2014·天津模拟)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 B.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并不是完全禁止采伐树木 C.全面禁止捕鱼并不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最佳方案 D.我国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全面禁止开发和利用

【解析】选D。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例如,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并不是完全禁止采伐树木,相反,适时地、有计划地进行合理采伐,不仅能够获得木材产品,而且有利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更新。又如,对于海洋生态系统来说,全面禁止捕鱼并不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最佳方案,适时、适量地捕捞成鱼,不仅能够获得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幼鱼的生长发育,这样才能长久地实现渔业的高产稳产。

【加固训练】(2014·海淀区模拟)干旱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损害影响深远,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恢复,有的影响甚至具有不可逆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不具有抵抗干旱、保持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 B.生态系统对干旱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C.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程度的加深,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逐渐增强 D.某种生物灭绝后,它在食物网中的位置不可能由其他生物来代替

【解析】选C。生态系统都具有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自我调节能力,属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程度的加深,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程度也加深,其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减弱,恢复力稳定性逐渐增强;某种生物灭绝后,它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可以由相同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来代替。

5.(2014·南通模拟)珍稀物种保护的最大问题是栖息地的破碎。人类已经把大部分陆地表面积用于农业生产,而很多野生动物是无法在农业景观中生存的。其余的陆地很多都在经历破碎过程或已经破碎成许多很小的板块。下图可以体现出栖息地破碎对种群动态变化有影响。

下列关于栖息地破碎对种群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于白脸猴来说,栖息地越大,种内斗争越少,个体生存机会越大 B.白脸猴种群越大,种群维持时间越长,是出生率高的缘故 C.白脸猴种群越小,种群维持时间越短,是因为气候和疾病等原因容易导致种群内生物忽然灭绝 D.栖息地的破碎也会导致基因交流的机会减少

【解析】选B。本题给予一定图文信息,考查栖息地破碎对种群的影响。若栖息地范围较广,则种内斗争不激烈,个体生存机会增大;种群越大,适应变化的环境的能力越强,种群维持时间越长,一般而言,种群维持时间的长短与出生率高低无必然相关性;种群小,变异类型少,遇到不良环境容易被淘汰;栖息地的破碎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地理隔离,阻碍了基因交流。

【易错提醒】本题易对“种群大小与种群维持时间的关系”分析不清而错选。错误地认为出生率高导致维持时间长而不选B项,对种群太小容易灭绝原理理解不深刻而错选C项。

6.(多选)(2014·徐州模拟)下列关于江苏省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 B.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原产美洲,经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不属于生物入侵 C.麋鹿原产我国,但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易地保护 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易地保护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明确: (1)生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生物入侵引发生态危机的原因。

【解析】选B、D。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互花米草引入江苏沿海等地后,在与本地物种的竞争中占优势,使本地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A项正确;小龙虾经由日本引入后,在与本地生物的竞争中占优势而大量繁殖并迅速扩散,属于生物入侵,B项错误;麋鹿原产我国,在国内绝迹后,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属于易地保护,C项正确;盐城的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是在其越冬地进行的就地保护,D项错误。

7.(2014·广州模拟)pH小于5.6的雨水被称为酸雨,SO2、NO2是大气中主要的致酸气体。有关酸雨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部分研究如下,请回答: (1)酸雨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___________。 NOX沉降后变为硝酸盐,在土壤中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变为N2、NO2等返回空气中,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功能。

(2)严重的酸雨影响后,植物细胞中的K+、Mg2+等离子会大量外渗,这表明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结构)可能被破坏。受酸雨影响的森林吸附SO2、NOX等气体的能力减弱,间接加剧了雨水酸化,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当水体pH降到5.0以下时,会抑制某些淡水鱼产卵,其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会变为___________型。 (3)酸雨减少土壤微生物的数量,这导致植物生长受抑制,据此推测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酸雨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的功能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而题干中的N元素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体现了物质循环的功能。

(2)强酸使得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无机盐离子大量外渗。题中受酸雨影响,森林吸附SO2、NOX等气体能力减弱,又间接加剧了雨水酸化,属于“正反馈”调节。水体pH降低,会抑制某些淡水鱼产卵,使出生率降低,种群密度减小,其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会变成衰退型。 (3)微生物能将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利用,酸雨减少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则植物生长受抑制。

答案:(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物质循环 (2)细胞膜 反馈(正反馈) 衰退 (3)微生物将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利用,微生物减少则该作用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