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 专题 中国地理.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理组 王铁塔. §2.1 地形和地势 学习目标: 1 、 知道我国主要的地形、山脉的名称及山脉 走向的概念。 2 、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 形特征。 3 、了解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 考试要求: 1 、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青岛开发区第七中学 王丽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秦岭 - 淮河 23.5°N 南 海 东海东海 32 ° N 4° N 一、基本概况 2 、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 南地区。 1 、位置:秦岭 - 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 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东临东海、南临南海.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试 卷 讲 评.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 影响.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复习课).
第四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中国地理.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地形和地势 (第2课时) 永定路中学 王海峡.
紧扣主干知识,提高复习效率 龙海市中学教研室 郑卫明.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13讲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北方冬季.
第二节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田纳西州首府--纳什维尔夜景 深圳市龙城高级中学 曹欢颜.
目标导学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认识北京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 2、举例说明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教育、交通等中心;
2016年哈尔滨市地理学业考试 地理考试说明解读.
中国的气候.
第三讲 中国的气温.
《中国气候》.
中国地理.
复杂多样的气候 学习目标: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复杂多样的气候 学习目标: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 南亚和印度 黄岩第二高级中学 阳峰.
《解析几何》 乐山师范学院 0 引言 §1 二次曲线与直线的相关位置.
中国的工业.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 清远市清城中学 李秋萍.
本课件是由精确校对的word书稿制作的“逐字编辑”课件,如需要修改课件,请双击对应内容,进入可编辑状态。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2·1地势和地形 §2·1地势和地形.

专题三 区域分析 第1节 区域分析方法.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章丘一中 袁苗苗.
高中地理复习课件 什么是气候呢?气候与天气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请分辨下列描述哪些是天气,哪些是气候 1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昆明四季如春。 3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 、非洲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5 、在未来 24 小时内,本地区将有 5-6 级的偏 北风,气温下降.
09年高考地理必备考点详解(二十八) ——中国地理【Ⅴ】
开发区第七中学 于娜.
整理和建构地理知识系统的方法 ——宁波市余姚第四中学 郑伟大.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 变 的 天 气.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精彩即将上演, 敬请期待… … 郝鹏翔出品.
地 理 习 题 讲 评.
第26课时 西北地区 要 点 探 究 课 标 解 读 考 点 精 讲.
边界 有的明确,有的具有_______的特性 过渡 整体性 一个区域内各要素之间有内在的联系,表现出_________的特征 相对一致 差异性 两个或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 层次性 区域_______有大有小,______有高有低 范围 等级.
 第21讲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大气运动规律.
我的案例 教学激趣引入.
科学测试应对策略 地 理 学 科.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专题复习.
备选答案 ①遥感(RS) ②地理信息技术(GIS) ③地理位置 ④矿产资源 区域差异的成因、表现及分析方法 区域差异导致不同区域发展的水平、方向、人们的生活特点等都有差异,在分析区域差异时一般按成因、表现的思路进行,注重因果关系的分析并对区域发展的条件进行评价。 1.成因 不同地区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加之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形成了各方面的差异。
备选答案 ①遥感(RS) ②地理信息技术(GIS) ③地理位置 ④矿产资源 区域差异的成因、表现及分析方法 区域差异导致不同区域发展的水平、方向、人们的生活特点等都有差异,在分析区域差异时一般按成因、表现的思路进行,注重因果关系的分析并对区域发展的条件进行评价。 1.成因 不同地区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加之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形成了各方面的差异。
我们的目标…… 掌握重点:气团及气团对天气的影响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 攻克难点:雨带在我国的移动规律及影响 学得明白,学得开心.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本课件是由精确校对的word书稿制作的“逐字编辑”课件,如需要修改课件,请双击对应内容,进入可编辑状态。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想一想 能否 将天气预报改成气候预报?天气与气候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总结.
中国的地理差异 福州文博中学 冯春欣.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17课时 中国的气候 要 点 探 究 课 标 解 读 考 点 精 讲.
韩国.
气候(第2课时)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亓孝然.
常见天气系统 高一冀南部.
中国的气候.
典型的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影响 中国季风气候具有很强的大陆性.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义务教育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贺 项 磊 郑州市中牟外国语学校.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以我国为例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学习目标:
2019/4/27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必修一 第二章复习课 主讲人:陈鹏飞 晋城一中.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第四章 UNIX文件系统.
七年级地理下册 东南亚第一课时 内乡县桃溪镇初中 尹香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区域分析 专题 中国地理

目 录 要言不繁 ………………………………(3) 举一反三 ………………………………(4) 温故知新 ………………………………(6)

第3节 中国地理 要言不繁 一、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1. 地形的总体特征 2. 气候特征 3. 水文特征:(1)外流河水文特征;(2)内流河水文特征 二、中国人文地理特征 1. 农业 2. 工业 3. 交通 4. 商业 5. 旅游 三、中国四大区域特征 1.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2.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返回目录

第3节 中国地理 举一反三 例1 读下表数据,回答(1)~(2)题。 我国五地海拔及地理位置 (1)甲地所处的地形单元为( ) 例1 读下表数据,回答(1)~(2)题。 我国五地海拔及地理位置 (1)甲地所处的地形单元为( ) A. 黄土高原 B. 华北平原 C. 内蒙古高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海拔(m) 纬 度 经 度 北京 31 39°55′N 116°24′E 兰州 1517 36°03′N 103°49′E 福州 84 26°02′N 119°19′E 甲地 110 34°44′N 113°42′E 乙地 1891 25°04′N 102°42′E 返回目录

第3节 中国地理 举一反三 (2)右图中表示乙地年内各月气温的曲线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右图中表示乙地年内各月气温的曲线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纬度可以定位乙地位于云贵高原。由于海拔较高,夏季气温不会太高;由于云贵高原处于亚热带,所以冬季气温在0 ℃以上,气候四季如春。 [解析] 该题通过一幅包括我国五地基本地理信息的表格和一幅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考查了区域定位和区域地理特征。第(1)问:区域定位主要是根据一地的经纬度位置、区域轮廓、地理特征来准确判断一地的名称。根据甲地的经纬度就可以判断位于华北平原。第(2)问:首先根据经 [答案] (1)B (2)C 返回目录

第3节 中国地理 B 温故知新 一、单项选择题 读下图“我国318国道分布图”,回答1~2题。 1. 关于318国道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穿越我国中部经济地带的省区有渝、鄂、皖 B. 跨越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C. 自东向西依次与京广、京九、京沪线相交汇 D. 通过我国三大自然地理分区 B [解析] 读图可看出,318国道跨越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返回目录

第3节 中国地理 D 温故知新 2. 关于318国道沿线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关于318国道沿线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资源的地域分异以水分为基础 B. 太阳能资源自西向东递减 C. 水能资源集中在东段 D. 旅游资源类型多样 D [解析] 318国道沿线既有江南水乡,又有黄山、峨眉山等名山,还有雪山、高原、藏族风情,旅游资源类型多样,D选项正确。影响生物资源地域分异的除了海陆因素,还有地形因素,不仅是水分为基础,还有热量因素的影响,A选项错误。太阳能资源自西向东递减也不准确,而是有起伏,如四川盆地由于阴雨天气多,就比长江中下游地区太阳能少。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地势阶梯交界处,如横断山脉、巫山等,不集中分布在东段,C选项错误。 返回目录

第3节 中国地理 温故知新 谚语和对联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其中有一些谚语和对联形象地反映了各地的地理特征。据此回答3~5题。 3. “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水在地下流,禾在田中死”描述的地理特征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 ) A. 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B. 塔里木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D. 云贵高原;黄土高原 [解析] “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说的是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夏季不热,冬季冬季风影响不到,气温不很低,因此年较差小;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太阳削弱的太阳辐射少,气温 返回目录

第3节 中国地理 温故知新 较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不强,气温较低,所以气温日较差大。“水在地下流,禾在田中死”说的是地下河发育,地表水缺乏。云贵高原多石灰岩,由于裂隙发育及水蚀作用,地表水容易渗漏到地下。 [答案] C 4. 上联:“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下联:“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反映的文化事物对应的省区分别是( ) A. 川、闽 B. 冀、豫 C. 京、豫 D. 晋、皖 5. 关于下列谚语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白天赤脚跑,晚上蚊子咬,出门爬山坳”——东南丘陵地形多山地丘陵,气候炎热潮湿 B [解析] 山海关在河北省,简称是冀,少林寺在河南省,简称是豫。 返回目录

第3节 中国地理 温故知新 举一反三 B. “蜀犬吠日”——四川盆地冬季温暖,盆底水汽蒸腾,至空中遇冷气流,易凝结成雾,造成冬日多云雾。 C.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前者主要指暖锋天气,后者指冷锋天气 D. “春雨贵如油”——我国东部季风区春旱严重 [解析]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是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春旱严重,因此D选项错误。 [答案] D 返回目录

第3节 中国地理 温故知新 下图是“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6~9题。 返回目录

第3节 中国地理 B C 温故知新 6. 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 ) A. 山顶2900米处 B. 南坡海拔2200米处 6. 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 ) A. 山顶2900米处 B. 南坡海拔2200米处 C. 南坡海拔2500米处 D. 北坡海拔2100米处 7. 图中①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 A. 10 ℃ B. 20 ℃ C. 30 ℃ D. 40 ℃ B [解析] 读图时要注意:先在②山地所在和横坐标范围内在年降水量曲线上找到最高点,然后由该点向横坐标作一条垂线,再找垂线与地形剖面的交点,在纵坐标上读交点对应的海拔高度。 C [解析] 由①点向横坐标作一条垂线,找垂线与7月平均气温和1月平均气温曲线的交点,在纵坐标上分别读两个交点对应的气温值,然后可以计算出①地的气温年较差。 返回目录

第3节 中国地理 D B 温故知新 8. 1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④地( ) 8. 1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④地( ) A. 海拔较高 B. 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C. 森林覆盖率高 D. 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9. 图中④地所属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季风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D [解析] 读图可判断,①地位于渭河平原,④地位于四川盆地。1月,四川盆地气温高于渭河平原除纬度低因素外,还有由于北面秦岭和大巴山脉对寒冷冬季风的阻挡。 B [解析] 四川盆地1月平均气温在0 ℃,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返回目录

第3节 中国地理 温故知新 二、综合题 10. 读珠江水系和景观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要论述贵阳发展炼铝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 返回目录

第3节 中国地理 温故知新 (2)珠江上游地区流域开发应优先开发 资源,并以此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3)甲地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应该是( ) (2)珠江上游地区流域开发应优先开发 资源,并以此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3)甲地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应该是( ) A. 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商品率 B. 发挥光热资源优势,建立天然橡胶、咖啡等热带经济作物基地 C. 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花卉、水果和特种禽畜渔业养殖 D. 加大科技投入,增施化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答案] (1)接近原料产地(铝土矿资源丰富);电力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 (2)水能(或水力) (3)C 返回目录

第3节 中国地理 温故知新 11. 读下图,结合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返回目录

第3节 中国地理 温故知新 (1)北京时间2006年11月20日晚上9时20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抵达印度,进行首次访问,抵达时当地时间(区时)为 时 分;影响中国与该国关系最大的障碍是 问题。 (2)2005年我国科考队员对图中山峰H进行了精确的测量,其海拔高度为 米。科考队员从北侧登山多选择在5~10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经考察发现该山峰南坡的雪线比北坡低1000多米,而且南坡自然带的数目比北坡多,简述其原因。 (4)图中河流L所在峡谷名称为 大峡谷,试从内、外力作用说明其形成原因。 [答案] (1)6 50 边界 返回目录

第3节 中国地理 温故知新 (2)8844.43 此季节气温较高;风力较小;天气相对比较稳定;不易发生雪崩。 (2)8844.43 此季节气温较高;风力较小;天气相对比较稳定;不易发生雪崩。 (3)南坡雪线低的主要原因是:南坡面向印度洋,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雪多,所以雪线低。 南坡自然带数目多的主要原因是:南坡从山麓到山顶相对高度大,而且纬度位置比北坡低,所以自然带数目多。 (4)雅鲁藏布江 内力作用主要是由于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形成高大的山系;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了较深的河谷。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