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問題、糧食問題 第11組 組員:蔡政融、林子傑 張上恩、王立宏
台灣人口問題 少子化 人口問題 ? 高齡化 移民
台灣人口問題 台灣總生育率趨勢 < 2007年生育率1.1人 1.8人 平均每位婦女生育子女數 維持國力的正常運轉
少子化 少子化原因 1.晚婚及不婚率增加 2.節育觀念普及 3.育兒成本昂貴 4.生活壓力導致生育意願低落或不孕 5.生活規劃以生活品質與享樂為優先 6.育兒觀念注重於教育品質 少子化原因
少子高齡化 少子化 高齡化 相對
高齡化 優點 缺點 有利於刺激技術和管理進步 高齡化 1.平均每個青壯年勞動力社會負擔加重。 2.產業勞動力資源相對短缺。 3.社會資源偏向老人福利及醫療開支。 4.退休人士佔更高人口比例。 缺點 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攀升至10.2%
外籍移民 台灣原住民人口約48萬人喔 台灣人 外籍配偶 38萬人 每九點八人就有一位是外籍配偶家庭子女 每五點五對就有一對是跨國聯婚
台灣人口結構特色 Since 1920 死亡率 公共衛生改善,疫病受到有效控制而顯著下跌 50%是因為嬰幼兒死亡率下降 全民健保的實施及衛生條件進步 老年人口死亡率之顯著減少則是相當晚近的發展
台灣人口結構特色 男女性比例約51:49 男性平均壽命70歲,女性75歲 扶養比方面,每100個15到65歲的青壯年扶養43個幼、老年
(2000年臺灣人口金字塔圖) 男女性比例約51:49 男性平均壽命70歲,女性75歲
由 可以知道臺灣人口增加的速度逐漸減緩;預估未來2025年臺灣人口為2529萬7千人,2050年臺灣人口約2459萬6千人,可以發現將來人口可能呈現負成長。 http://www.census.gov/cgi-bin/ipc/idbsum?cty=TW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台灣地區民國93 年至140 年人口統計(中推計),行政院經建會
結論 *各國政府正在努力找到解決的辦法,以化解人口危機,包括政府撫養,或者大量引進貧窮國家人口到本國,加入成為居民等,然當全世界的各國生育率都在大量降低的時候,的確是人類將面臨的最大危機。再加上科學進步,平均壽命不斷的增加,未來社會必然是一個充滿老人的社會,國家如何讓少數的年輕人養多數的老年人、政府如何也許能夠鼓勵年輕人多生育,將是一個嚴峻的問題。
一個偉大文明的毀滅, 不是因為戰火, 而是饑荒。 《大崩潰》--Jared Diamond
糧食問題 2008年的糧食危機 臺灣的糧食問題 小結
2007-08年全球糧食價格危機 2008年3月,世界糧食計畫署執行幹事希蘭說,自2007年6月以來,穀物價格上漲近40%,全球食品儲備僅夠53天應急供應。4月,IMF總裁斯特勞斯卡恩更是嚴厲警告:食品價格急劇上漲將可能引發戰爭。 一些評論家認為,問題不在於糧食減產,而是一些大國因國內天災而限制出口糧食,一些小國因不能外購糧食而為自保所以也限制出口糧食,如此就形成惡性循還。 2007年12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宣佈取消糧食及其制粉出口退稅,2008年全年對小麥、玉米、稻穀、大米、大豆等原糧及其制粉共57種產品徵收5%-25%的出口暫定關稅。 為了儲備糧庫,一大批國家也進行了糧食政策調整,如摩洛哥把小麥進口關稅由130%降為2.5%。而一直鼓吹保護糧食市場、對農業進行高額補貼的歐盟,也暫停徵收大部分穀物進口關稅。3月27日,柬埔寨和埃及公佈大米出口禁令。全球第二及第三大稻米出口國越南、印度,也紛紛加價及減產。
全球糧食並無減產。國際穀物理事會在3月發佈的報告顯示:預計2007/08年度全球穀物產量為16.62億噸,增長了5.7%。 糧食增產而價格不降反漲,原因當然就是需求及消費增長得更快。十分明顯的原因就是糧食的能源化。由於化石燃料價格的不斷上漲,生物燃料成了一個可觀的解決辦法,導致農作物不是用來填飽肚子,而是用來注滿汽車油箱。資料顯示,注滿一輛車油箱所需乙醇所耗掉的糧食,可供養一個人一年之久。2007年12月,美國參議院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了一項里程碑式的新能源法案,將發展生物燃料等替代能源作為國策。 但真正令人擔憂的不是汽車與人爭食,全球變暖才是對食為天的問題。聯合國氣候科學家說,由於全球變暖,水災和旱災發生的週期在不斷地縮短,將導致更大的糧食危機。一項最新研究結果,當溫度上升到30攝氏度以上時,稻米產量就會下降。
受嚴重影響國家或地區 2008年5月,聯合國糧農組織對外發表 6月份羅馬高峰會所準備提交的報告,內容列出非洲的厄立特里亞、尼日、科摩羅、利比理亞共 18 個國家,亞洲的北朝鮮、柬埔寨和塔吉克,美洲的海地,共 22 國為嚴重受糧食危機影響的國家。
台灣的糧食結構 糧食自給率:指國內消費之糧食中,由國內生產供應之比率 http://www.coa.gov.tw/htmlarea_file/web_articles/9310/5.2-2.xls(以熱量為權數) 進口比例:供應國內消費之糧食中由國外進口之比率 http://www.coa.gov.tw/htmlarea_file/web_articles/9310/5.4.xls(以熱量為權數)
國內稻米安全存量標準 第三條 本標準自發布日施行。 國內稻米安全存量標準(2006/9/25訂定) 第一條 本標準依糧食管理法第五條之一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穩定糧食供應,主管機關應於國內適當場所儲備不低於三個月稻米消費量之安全存量。 前項稻米月消費量,係依前一年國內稻米總消費量除以十二個月計算之。 第三條 本標準自發布日施行。 資料來源:農糧署糧食儲運組
國人飲食習慣的多元化,使稻米消費量滑落,是值得注意的一點。 影響?
氣候變遷影響了收成,小麥、玉米等主食的供應已漸漸無法滿足需求。 需求成長率大於供給成長率的結果,因而部分國家採取出口限制,使全球股價持續上升。 以小麥價格為例,從2004年8月每噸154美元起漲,至2008年3月已漲至481美元,漲幅高達212% 對於台灣這樣大量仰賴進口的國家來說,並不是一項好消息。
無法忽視的問題 儘管糧食供需吃緊衍生的現象已在世界各國快速蔓延、擴散,但台灣在此一議題上卻顯得無動於衷,似乎認為糧食危機是僅存於非洲等貧窮國家的地區性問題,在這個全球自由貿易的時代,只要付得起錢,有什麼是買不到的呢?一般商品或是如此,但糧食與原油一樣具戰略價值,民以食為天、食衣住行育樂六大需求中食排第一,都說明了糧食的不可或缺性;如果糧食輸出國擴大限制出口、輸入國加大採購力度,供給、需求兩極化發展下,台灣的糧食供應所受到的衝擊,就會從價格面迅速轉向數量面,統一企業總經理羅智先預警的「有錢也買不到」,絕不是危言聳聽。
過去的20年,美國政府一直在提高對農業的直接補貼。1995~2002年,美國共提供了1140億美元的農業補貼,糧食產業利潤的1/3來自政府補貼。美國政府年年鉅額赤字,為什麼這麼好心補貼農民呢?第一,保證本國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從而保證本國糧食儲備;第二,降低美國大米的成本,增強國際競爭力。通過WTO等國際貿易組織,敲開別國農產品市場的大門。面對比本國大米更低價的美國大米,很多貧窮國家被迫放棄本國的糧食生產,轉而購買更低廉的進口大米,同時也就養成了本國農業的依賴性。面對這種不平等競爭,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大對本國農業的財政補貼,這也是歐洲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的通常做法,但那些貧窮的發展中國家顯然難以抗衡。 高價收購別國的單一農產品,從而造就了中美洲和非洲許多單一經濟的國家,面對價格誘惑,本國農民都放棄其他作物的耕種,轉而生產能高價賣出的咖啡、香蕉、甘蔗等單一產品,再用錢購買“低價”的美國糧食。雖然被“榮幸”地稱為某某咖啡王國、甘蔗之國,它們卻已經徹底喪失了本國農業的獨立性。
國內尚有22萬公頃的休耕農地,由政府補助每公頃45000元的休耕費用,去年就花了117億元。 這22萬公頃的休耕農地是由於加入WTO後,WTO要求進口8%稻米,為了平衡供需於是採休耕政策。 當務之急是全面調查休耕農地的狀態及修復,一旦復耕可用以種植飼料玉米、樹薯、油菜等,使台灣農業生產結構多元化。
農委會已開始進行復耕的增產措施http://www. afa. gov. tw/agriculture_news_look. asp 農委會已開始進行復耕的增產措施http://www.afa.gov.tw/agriculture_news_look.asp?NewsID=821 然而,為達成糧食安全的標準,尚且需要政府制定更完善即明確的配套措施。
小結 糧食問題是迫切且全球性的,誰也無法保證下一波的糧食危機會何時來到。我國的綜合糧食自給率只有32%,應當重新規劃思考農業的定位,加強自行生產糧食的能力或是提升我國糧食在國際貿易的競爭力,政府與學者專家仍需努力,改善我國的糧食問題。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2007-08%E5%B9%B4%E5%85%A8%E7%90%83%E7%B3%A7%E9%A3%9F%E5%83%B9%E6%A0%BC%E5%8D%B1%E6%A9%9F 樂施會 無窮校園http://www.cyberschool.oxfam.org.hk/articles.php 農情報告資源網http://agr.afa.gov.tw/afa/afa_frame.jsp 綠色和平http://www.greenpeace.org/china/ch/ 農糧署http://www.afa.gov.tw/
經濟日報社論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111667 中國經濟網—糧食戰爭http://big5.ce.cn/gate/big5/book.ce.cn/read/economy/lszz/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http://e-info.org.tw/( 推薦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