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十一 牛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 李秀富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PS: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 MALT )
传染病及其预防.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HIV 立体模式图 蛔虫卵和蛔虫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几种常见的疾病 水痘.
第二十四章 其他病毒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 rabies virus 一、生物学性状 1. 根据表面糖蛋白 G 的不同可分为 4 个血清 型。 2. 抵抗力不强,易被强酸、碱、乙醚灭活。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段冠清 病毒性肝炎. 一、病原学  甲肝病毒( HAV ) 基因结构: 基因结构: 5’- 非编码区5’- 非编码区 编码区 编码区 3’- 非编码区3’- 非编码区  HAV 疫苗研究近况.
第六节 炭 疽.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 败血性传染病;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 败血性传染病; 能感染多种家畜、野生动物和人; 能感染多种家畜、野生动物和人; 1849 年从死于炭疽的病羊脾脏和血液中发现。 1849 年从死于炭疽的病羊脾脏和血液中发现。 为国家二类疫病.
猪病防治 猪链球菌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 学习目标 1. 掌握猪链球菌病各种类型的症状要点。 2. 了解猪链球菌病的脑膜炎型、关节炎型和 淋巴结脓肿的病理变化; 3. 掌握猪链球菌病的急性败血型的病理变化。
猪病防治 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学习目标 1. 掌握急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2. 掌握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第16章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主要致病菌 假单胞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 不动杆菌属 鲍曼不动杆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属 军团菌属 嗜肺军团菌.
传染病 预防的基本措施.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子宫内膜炎 子宫粘膜 及粘膜下 层的炎症。.
预防猪流感.
H7N9禽流感生存手册 不恐惧 不信谣 不大意.
第一章、食源性致病菌.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第七节 口蹄疫的检疫.
荨 麻 疹.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第15章 动物源性细菌.
急性扁桃体炎 Acute tonsillitis.
实验四 病原性球菌的检验 病原性球菌,又称化脓性球菌,根据革兰染色性的不同,分为两类: G+球菌: 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
第二节 人畜共患传染病 一、炭疽.
全球健康危机 W. Thomas London, M.D. 翻译:章杨.
传染病.
口蹄疫的综合防控策略 亳州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刘善斋 研究员 2016年2月17--19日.
炭疽病 概述:由炭疽杆菌(G+)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人畜共患。 流行病学:
动物性食品微生物检验 动物性食品中布氏杆菌检验 主讲人:王福红.
布鲁氏杆菌病 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简称布病。
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和动物的一种共患传染病。
第五章 牛羊的传染病 二.细菌性传染病 概述 与病毒性疾病相比,反刍动物的细菌性传染病更少,常见的约10种。其中心水病和牛传染性脑膜炎在我国尚无报道;气肿疽和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在我国已极少发生;其他疾病则在我国仍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危害最大的是副结核病和羊梭菌性疾病,应重点掌握。
肺结核.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第五章 生殖系统疾病病理 玉溪农职院动科系.
第十四章 动物源性细菌 (zoonotic bacteria) 或人兽(畜)共患病 引起这类疾病的细菌称:动物源性细菌 人兽(畜)共患病原菌
浅表淋巴结检查.
病理学.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炭疽 炭疽是由炭疽芽胞杆菌引起的家畜、野生动物和人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炭疽.
糖尿病流行病学.
动物源性细菌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胃肠炎(Gastro-enteritis)
兽医微生物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霉烂甘薯中毒 (Mouldy Sweetpotato Toxin Poisoning)
肉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牛肺疫) 谷风柱 教授 潍坊富邦药业技术总监.
340 水痘.
唾液腺炎(Sialoadenitis) 【概念】 唾液腺炎是腮腺(耳下腺)、颌下腺和舌下腺的炎症的统称,包括腮腺炎、颌下腺炎和舌下腺炎。
常見的傳染病.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宫颈刮片脱落细胞 检查结果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妇产科 宋 磊.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实验 4, 炎症 (Inflammation) 总菜单 切片: 1, 纤维素性心包炎(Fibrinous pericarditis)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预防医学系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欢迎广大师生莅临指导! 论文题目:乳酸链球菌素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研究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秀梅 A.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项目十一 牛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 李秀富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学习目标: 1、了解牛常见传染病的病原种类及流行特点 2、熟悉牛常见传染病的临床症状 3、掌握牛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技术 4、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制定出合理的预防计划

I、理论知识 一、口蹄疫疾病 二、结核病 三、巴氏杆菌病 四、布鲁氏菌病 五、炭疽 六、气肿疽

Ⅱ、技术操作 实训一 牛传染病的诊断方法和程序 实训二 牛传染病免疫接种技术训练 实训三 牛传染病防治方案的制定 实训四 结核菌素变态反应试验操作训练

一、口蹄疫疾病 定义:牛的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类别:A类动物疫病之首 (一)病原:口蹄疫病毒属于RNA病毒

(二)流行病学 1、口蹄疫病毒主要侵害偶蹄兽。牛易感(奶牛、牦牛、犏牛最易感,水牛次之) 2、病死率很低,为1-3% 3、病畜是最危险的传染源。 4、冬、春季易发生大流行。

(三)症状 1、潜伏期平均2-4d,最长可达一周左右。 2、病体温升高达40-41℃,精神萎顿,食欲减退,闭口,流涎,唇内面、齿龈、舌面和颊部黏膜发生蚕豆至核桃大的水疱。 3、病牛全身虚弱,肌肉发抖,心跳加快,

(四)病变 具有重要诊断意义的是心脏病变,心包膜有弥散性及点状出血,心肌松软,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好似老虎皮上的斑纹,故称“虎斑心”。

(五)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和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 (六)防治 实验室诊断:可选用补休结合反应、琼脂扩散试验、乳鼠中和试验、交叉免疫试验等方法确定毒型。 (六)防治 1、预防:做好引种、圈舍消毒、免疫措施 2、治疗:防止继发感染: (1)食醋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口腔;(2)用碘甘油或冰硼散涂擦患处;(3)用3%来苏儿洗涤蹄部;(4)注射高免血清治疗

二、结核病 定义:结核病是由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 (一)病原:结核杆菌为革兰氏染色阳性分支杆菌,分为牛型、禽型和人型三型。

(二)流行病学 1、多种动物易感,牛最易感(特别是奶牛,其次为黄牛、牦牛、水牛,猪和家禽易感性也较强,羊极少患病 2、病人和患病畜禽是主要传染源 3、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感染。

(三)症状 1、潜伏期长短不一,短者十几天,长者数月甚至数年。 2、易疲劳,常发生短而干的痛苦咳嗽,病畜日渐消瘦、贫血,体表淋巴结肿大。 3、肠道结核多见于犊牛,表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顽固性下痢,迅速消瘦。 4、生殖器官结核,可见性机能紊乱;发情频繁,性欲亢进,慕雄狂与不孕。

(四)病变 在器官组织发生增生或渗出性炎症,在肺脏或其他器官见有很多突起的白色结节。胸膜和腹膜发生密集结核结节,形似珍珠状,称所谓的“珍珠病”。

(五)诊断 1、根据渐进性消瘦、咳嗽和肺部听诊啰音,体表淋巴结肿大,剖检发现结核性结节可确诊。 2、结核菌素变态反应试验是最准确的诊断方法,可对病畜、疑似病畜、隐性病畜确诊。

(六)防制 1、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机体抵抗力。 (2)定期检疫,每年1-2次。 (3)定期预防接种。 2、治疗 (1)链霉素肌注,或用卡那霉素、异烟肼等敏感药物治疗。

三 、巴氏杆菌病 巴氏杆菌病是主要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 各种畜禽和人类的一种传染病的总称。 (一)病原 多杀性巴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两极短杆菌。

(二)流行病学 1、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多种动物 ( 家畜、野兽、禽类 ) 和人均有致病性。 2、畜群中发生巴氏杆菌病时,往往查不出传染源,一般认为家畜在发病前已经带菌。 3、一般情况下,不同畜、禽间不易互相感染。 4、本病的发生一般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剧变、闷热、潮湿、多雨的时期发生较多。

(三)症状 潜伏期2-5天。 (1)败血型病初高温, 达41-42℃,随之出现全身症状 (2)浮肿型在颈部、咽喉部及胸前有炎性水肿。 (3)肺炎型主要呈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

(四)病变 败血型 内脏器官出血,在黏膜、浆膜以及肺、舌、皮下组织和肌肉,都有出血点。脾脏无变化,或有小出血点。肝脏和肾脏实质变性。淋巴结显著水肿。胸腹腔内有大量渗出液。

(五)诊断 (六)防治 (1) 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特点可作出初步诊断。 (2) 实验室诊断。用细菌学检查发现巴氏杆菌,即可确诊。 1、预防 (1) 保持圈舍卫生,定期消毒。 (2)增强畜禽机体的抗病力 (3)预防接种。 2、 治疗 用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氟哌酸或磺胺嘧啶药肌肉注射。或内服氟哌酸粉和磺胺嘧啶。

四、 布鲁氏菌病 (一)病原 本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布鲁氏菌属有6个种,即马耳他布鲁氏菌、流产布鲁氏菌、猪布鲁氏菌、林鼠布鲁氏菌、绵羊布鲁氏菌和狗布鲁氏菌。

(二)流 学 1、主要宿主是牛,而羊、猪、马及人也有一定易感性。 2、传染源是病畜及带菌者(包括野生动物)。 3、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也可通过创伤、皮肤和吸血昆虫等传播本病。 4、动物的易感性似是随性成熟年龄接近而增高。

(三)症状 潜伏期2周至6个月。母牛最显著的症状是流产,公牛有时可见阴茎潮红肿胀,更常见的是睾丸炎及附睾炎。

(四)病变 胎衣呈黄色胶冻样浸润,皮下呈出血性浆液性浸润。公牛生殖器官精囊内可能有出血点和坏死灶,睾丸和附睾可能有炎性坏死和化脓灶。

(五)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和发病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最后确诊靠实验室诊断。采用血清凝集试验、补休结合反应试验等,判定为阳性者,即可确诊。 (六)防制 1、预防 (1)坚持自繁自养;(2)坚持非疫区引进牛、羊;(3)对健康畜群要定期检疫和免疫接种。 2、治疗 (1)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0.2%呋喃西林溶液冲洗阴道,每天两次,至无分泌物为止。 (2)可选用对革兰氏阴性菌敏感的卡那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肌注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和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五、炭疽病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和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一)病 原 (1)炭疽杆菌为两端平直的G+大杆菌

(二)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牛、马、羊、骆驼等,猪感受性较低,家禽一般不感染 2、传染源:病畜及病畜尸体 3、传播途径:消化道,皮肤伤口、吸血昆虫叮咬以及呼吸道 4、本病在夏秋多雨季节多发

(三)症状与病变 潜伏期1~5天,最长14天 最急性型 放牧或使役中突然倒毙,无典型症状 急性型 最常见,T40℃ ~42℃,腹泻,濒死期呼吸困难,天然孔流血,一般1~2天死亡

(四)诊 断 1、初步诊断要点: (1)天然孔有煤焦油样出血,凝固不良 (2)黏膜、浆膜多发生出血 (3)败血脾及出血性淋巴结炎 2、确诊 (1)细菌学诊断:A染色镜检;B细菌培养 (2)动物感染试验 :小鼠、豚鼠及家兔 (3)炭疽沉淀反应阳性

(五)防治 1.预防措施 (1)对疫点内家畜进行检疫 ,定期免疫接种 (2) 发现疫情立即上报 , 封锁、扑灭 (3) 病死尸体进行深埋或焚烧处理 (4) 对病畜污染的环境作无害化处理 2、治疗 (1) 可用青霉素或磺胶类药物进行治疗 (2) 抗炭疽血清皮下注射

六、气肿疽 一、病原 气肿疽又称黑腿病或呜疽。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败血性、发热性非接触性传染病。 气肿疽梭菌,属于梭状芽胞杆菌属。严格厌氧、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阳性大杆菌。

二、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主要是黄牛,其次是乳牛、牦牛,人对此病有抵抗力。 2、传染源:主要是病畜。 3、传播途径:主要是土壤。 4、本病多见于潮湿的山谷牧场及低湿的沼泽地区。 5、本病多见于夏季,常呈地方流行性。

三、症状与病变 潜伏期3~5d。随即跛行,体温41~42℃ 。在多肌肉部位发生肿胀,患部皮肤干硬呈暗红色或黑色,有时形成坏疽。触诊有捻发音,叩诊有明显鼓音。一般病程1~3d。

四、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 确诊需采取肿胀部位的肌肉、肝、脾及水肿液,作细菌分离培养和动物试验。

五、防制 1. 加强家畜饲养管理,免受创伤 3.疫苗预防接种是控制本病的有效措施,主要有气肿疽、巴氏杆菌病二联疫苗,对两种病的免疫期各为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