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連結層和區域網路 5.1 簡介與服務 5.2 錯誤偵測和更正技術 5.3 多重存取協定 5.4 連結層定址 5.5 乙太網路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03 信息安全 李 艇.
Advertisements

先介绍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再分析网络视频监 控系统的架构、原理与维护。
本周复习一下基本的网络知识 下周开始讲解路由器的配置方法 第四周开始到实验室做实验(主楼910,919)
第五章 網際網路 5-1 網際網路的歷史沿革 5-2 網際網路基本運作原理 5-3 連線媒介與連線上網 5-4 網際網路上的熱門應用
《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
第 8 章 IP 基礎與定址.
电信网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以IP为主的数据业务量将超过目前主体的话音业务。 Voice Data Relative Capacity (%)
第5章 网络互联设备和多层交换 本章要点: ◆ 了解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及各层网络互联设备 ◆ 掌握中继器和集线器的性能、作用和分类
计算机网络原理 主讲教师:欧阳宏基.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1.
2.4 计算机网络基础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内容? 计算机网络如何分类?
第 4 章 网络层.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 2 版) 第 7 章 网络互连 课件制作人:谢希仁.
因特网 TCP/IP协议 IP路由技术 Internet接入技术 Internet服务.
《计算机网络技术》 课程整体设计介绍.
第七章 无 线 网 络 e.
网络协议及架构安全 培训机构名称 讲师名字.
第1章 概述.
4.6 局域网标准 专门的LAN标准 OSI/RM和TCP/IP均属于WAN标准 LAN具有自身固有的特点:
数据转发过程.
第7章 路由技术 7. 1 广域网技术概述 7. 2 IP子网间的路由技术 7. 3 访问控制列表 7.4 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
網際網路介接技術 (課程編號 INB) 嶺東科技大學 商務科技管理系 謝景順.
第10讲 物理网络与链路层 物理网络与链路 局域网概念 以太网标准 MAC、IP和ARP. 第10讲 物理网络与链路层 物理网络与链路 局域网概念 以太网标准 MAC、IP和ARP.
第六章 WAN接入设计 第七章 网络介质设计 第八章 网络设计案例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用户需求分析 第三章 现有网络分析
4.3 计算机网络传输技术 1)点到点网络(Point-to-Point) 2)广播网络(broadcasting) 信阳师范学院计算机系
“通信工程基础” 主讲教师:姚玉坤 副教授 承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网络教研中心 办公地点:逸夫科技楼三楼
第5章 网络软件 开发技术 (一) 软件开发技术基础 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
HL-006 广域网协议原理及配置 ISSUE 4.0 此为封面页,需列出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和课程开发室名称。
主讲 彭红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系列课程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 主讲 彭红
Chapter 5 Link Layer Computer Networking: A Top Down Approach 6th edition Jim Kurose, Keith Ross Addison-Wesley March 2012 A note on the use of these.
Chapter 4 Network Layer (網路層).
無線區域網路 IEEE 標準 1997年制定 規範不同層的運作方式 不同特性的標準
熟练掌握TCP/IP、IEEE802.3协议的主要内容
HL-001 网络基础知识 ISSUE 5.1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2.1 计算机网络概念 2.2 因特网体系结构 ★ 2.3 OSI-RM与TCP/IP的关系 2.4 TCP/IP协议簇 ★
網路技術管理進階班---區域網路的技術發展
计算机网络原理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分院 周文峰.
第六章 差错与控制报文 (ICMP).
第五章 網際網路 5-1 網際網路的歷史沿革 5-2 網際網路基本運作原理 5-3 連線媒介與連線上網 5-4 網際網路上的熱門應用
Internet Protocol (IP)
Access Networks.
第 6 章 廣域網路 著作權所有 © 旗標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區域網路類型 講師:陳育良.
什麼是網際網路? 面臨攻擊的網路 網路邊際 總結 網路核心
第二十二章 電子商務網路架構.
第五章 数据链路层和局域网 链路层和局域网.
Chapter 5 Link Layer Computer Networking: A Top Down Approach 6th edition Jim Kurose, Keith Ross Addison-Wesley March 2012 A note on the use of these.
第七讲 网际协议IP.
Wimax阶段性研究汇报 /1/3 Wimax 阶段性研究汇报.
第5讲 网络层 本讲目的: 概述: 理解网络层服务原理: 因特网的实现实例 网络层的服务 路由选择原理 分层的路由选择 IP协议
第9章 图像通信 9.1 概述 9.2 图像通信原理 9.3 图像通信系统.
转义字符填充法 零比特填充法 采用特殊的信号与编码法 确定数据长度法
1.MPLS技术 2.网络体系结构 3.MPLS交换基本原理
计算机网络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阮晓龙 / 河南中医学院管理信息工程学科 河南中医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常見網路設備簡介 A 周緯龍.
實驗24 NetSim-Cisco WAN專線服務-PPP、ISDN
3.1 通訊協定 3.2 開放系統參考模式(OSI) 3.3 公眾數據網路 3.4 TCP/IP通訊協定
第八章 Fast Ethernet 網路 8-1 Ethernet 網路簡介 8-2 CSAM/CD 通訊協定
實驗5 IP協定分析 明瞭IP(Internet Protocol;Internet協定)的基礎觀念
傳輸控制協議 /互聯網協議 TCP/IP.
Source: Journa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 Vol. 125, No
期未報告:公眾無線網路的架構,比較 通訊所 鍾國麟 主要的內容還是S.Y.
山东省高等教育特色课程 《计算机网络》 第八讲 广域网技术 潍坊学院.
计算机通信网 Lecture 3: 数据链路层.
Link Layer &一點點的Physical Layer
主讲人:徐悦甡(16年入职) 课程: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软件学院
第 5 章 广 域 网 基本内容 广域网的基本概念,虚电路与数据报,广域网中的分组转发机制,拥塞控制原理,X.25网,帧中继FR,异步传递方式ATM。 重点掌握 广域网中的分组转发机制 拥塞控制原理 异步传递方式ATM.
单元三、数字程控交换与现代通信网 任务6 现代通信网概论 教学活动 现代通信网概念、组成、性能及分类。 2019/10/29.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 4 章 网络层.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五章:連結層和區域網路 5.1 簡介與服務 5.2 錯誤偵測和更正技術 5.3 多重存取協定 5.4 連結層定址 5.5 乙太網路 5.6 集線器和交換器 5.7 PPP 5.8 虛擬連結: ATM 與 MPLS 5: DataLink Layer

連結層: 簡介 一些術語: 主機和路由器皆稱為節點 沿著通訊路徑,連結相鄰節點的通訊通道,稱為連結 第二層的封包稱為訊框, 將資料段封裝 “連結” 一些術語: 主機和路由器皆稱為節點 沿著通訊路徑,連結相鄰節點的通訊通道,稱為連結 有線連結 無線連結 區域網路 第二層的封包稱為訊框, 將資料段封裝 資料連結層的責任為,經由連結,將 資料段從一個節點傳輸到相鄰的節點 5: DataLink Layer

連結層: 內容 運輸的比方 資料段在不同的連結上經由不同的連結協定傳輸: 旅客 = 資料段 每一種連結協定提供不同的服務 從普林斯頓到洛桑市的行程 小型巴士: Princeton 到 JFK 飛機: JFK 到日內瓦 火車: 日內瓦到洛桑 旅客 = 資料段 每段旅程 = 通訊連結 運輸模式 = 連結層協定 旅行社 = 路由演算法 資料段在不同的連結上經由不同的連結協定傳輸: 例如,第一個連結為乙太網路,中間連結為訊框傳送,最後一個連結為 802.11 每一種連結協定提供不同的服務 例如, 在連結上可能提供或不提供rdt 5: DataLink Layer

連結層服務 訊框化, 連結存取: 相鄰節點間的可靠傳輸 將資料段封裝成訊框,加入標頭及標尾 通道存取假如媒介共享 “MAC” 位址在訊框標頭中,用來識別來源端、目的端 與 IP 位址不同! 相鄰節點間的可靠傳輸 我們已經學習過了 (第三章)! 在位元錯誤率低的連結上很少使用 (光纖,某些雙絞線) 無線連結: 錯誤率高 問: 為什麼同時需要連結層和端點對端點的可靠性? 5: DataLink Layer

連結層服務 (更多) 流量控制: 錯誤偵測: 錯誤更正: 半雙工和全雙工 調整相鄰傳送端和接收端節點之間的步調 因訊號衰減或雜訊所產生的錯誤 接收端偵測到錯誤的存在: 通知傳送端重新傳送訊息或是將訊框丟掉 錯誤更正: 不憑藉重新傳送,接收端辨識並更正位元錯誤 半雙工和全雙工 在半雙工中,連結兩端的節點可以傳送,但無法同時 5: DataLink Layer

網路卡通訊 連結層協定以「網路卡」實作 (也稱為 NIC) 接收端 傳送端: 網路卡是半自主裝置 連結和實體層 資料段 連結層協定 接收端 節點 傳送端 節點 訊框 訊框 網路卡 網路卡 連結層協定以「網路卡」實作 (也稱為 NIC) 乙太網路卡, PCMCI 卡, 802.11 卡 傳送端: 將資料段封裝在訊框中 加入錯誤確認位元, rdt, 流量控制等等 接收端 尋找錯誤, rdt, 流量控制等等 取出資料段,將它傳送到接收端節點 網路卡是半自主裝置 連結和實體層 5: DataLink Layer

第五章:連結層和區域網路 5.1 簡介與服務 5.2 錯誤偵測和更正技術 5.3 多重存取協定 5.4 連結層定址 5.5 乙太網路 5.6 集線器和交換器 5.7 PPP 5.8 虛擬連結: ATM 與 MPLS 5: DataLink Layer

錯誤偵測 EDC= 錯誤偵測及更正位元 (冗餘) D = 被錯誤檢查所保護的資料,可能包含標頭欄位 錯誤偵測並不是 100% 可靠的! 協定可能會遺漏某些錯誤,不過這很少發生 更大的 EDC 欄位能夠得到更佳的偵測與更正 5: DataLink Layer

同位檢查 單一的同位元: 偵測單一位元錯誤 二維同位元: 偵測並更正單一位元錯誤 5: DataLink Layer

網際網路檢查和 傳送端: 目標: 偵測在傳送的資料分段中的 “錯誤” (例如,翻轉的位元) (注意: 只用在傳輸層) 接收端: 計算收到的資料分段的檢查和 確認計算出來的檢查和是否和檢查和欄位中的相等: NO – 偵測到錯誤 YES – 沒有偵測到錯誤。但是仍然可能有錯誤? 後面有更多介紹…. 傳送端: 將資料分段的內容視為一連串16位元的整數 檢查和: 資料分段內容相加 (1的補數和) 傳送端會將檢查和的值放入UDP檢查和欄位中 5: DataLink Layer

檢查和: 循環冗餘檢查 將資料位元 D 視為二進位數字 選擇 r+1 個位元的樣本 (產生器), G 目標: 選擇 r 個 CRC 位元, R, 使得 <D,R> 正好能被 G 整除 (模數 2) 接收端知道 G,將 <D,R> 除以 G,假如餘數不為0:偵測到錯誤! 可以偵測出任何少於r+1個位元的叢發錯誤 實務上經常使用 (ATM, HDCL) 5: DataLink Layer

CRC 範例 想要: D.2r XOR R = nG 同樣地: D.2r = nG XOR R 假如我們將 D.2r 除以 G,應得到餘數 R D.2r G R = 餘數[ ] 5: DataLink Layer

第五章:連結層和區域網路 5.1 簡介與服務 5.2 錯誤偵測和更正技術 5.3 多重存取協定 5.4 連結層定址 5.5 乙太網路 5.6 集線器和交換器 5.7 PPP 5.8 虛擬連結: ATM 與 MPLS 5: DataLink Layer

多重存取連結與協定 兩種型態的“連結”: 點對點 廣播 (分享的線路或媒介) 撥號存取的PPP 乙太網路交換器和集線器之間的點對點連結 傳統的乙太網路 上傳 HFC 802.11 無線區網 5: DataLink Layer

多重存取協定 單一的分享廣播通道 同時兩個或更多節點的傳送: 干擾 多重存取協定 碰撞 假如節點在同一個時間收到兩個或更多個信號 多重存取協定 決定節點如何分享通道的分散式演算法。例如,決定節點何時能夠傳送 必須使用通道本身來傳送有關通道分享的通訊! 沒有不同頻帶的通道做為協調的功能 5: DataLink Layer

理想的多重存取協定 速率為 R bps 的廣播通道 1. 當一個節點要傳送資料時,它可以擁有R bps流通率 2. 當 M 個節點要傳送資料時,每一個節點以平均速率R/M來傳送資料 3. 完全的非集中式: 沒有用來協調傳輸的特殊節點 沒有時脈和時槽的同步 4. 簡單 5: DataLink Layer

MAC 協定: 分類 三種常用的類別: 通道分割 隨機存取 “輪流存取” 將通道分割成「小塊 」 (時槽、頻率、碼) 將這些「小塊」分配為每個節點專用的 隨機存取 不分割通道,允許碰撞 從碰撞「復原」 “輪流存取” 節點可以輪流,但是要傳送較多資料的節點可以傳送較長的時間 5: DataLink Layer

通道分割 MAC 協定: TDMA TDMA: 時間分割多重存取 每一個「回合」中,存取通道 每一站在每一回合中,得到固定長度的時槽 (長度 = 封包傳送時間) 沒有使用的時槽會變成閒置的 範例: 6個站的 LAN, 1,3,4 有封包, 時槽 2,5,6 為閒置的 TDM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channel divided into N time slots, one per user; inefficient with low duty cycle users and at light load. FDM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frequency subdivided. 5: DataLink Layer

通道分割 MAC 協定: FDMA FDMA: 頻率分割多重存取 通道頻譜被分割成頻帶 每一站分配到固定的頻帶 沒有用到的傳輸頻帶會閒置 範例: 6個站的 LAN, 1,3,4 有封包, 頻帶 2,5,6 為閒置的 TDM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channel divided into N time slots, one per user; inefficient with low duty cycle users and at light load. FDM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frequency subdivided. 時序 頻帶 5: DataLink Layer

隨機存取協定 當節點有封包要傳送時 兩個以上的節點傳送資料 ➜ “碰撞” 隨機存取 MAC 協定說明: 隨機存取 MAC 協定的範例: 以全部的通道資料速率 R 傳送 節點間沒有做前置的協調 兩個以上的節點傳送資料 ➜ “碰撞” 隨機存取 MAC 協定說明: 要如何偵測碰撞 要如何從碰撞中復原 (例如,經由延遲重傳) 隨機存取 MAC 協定的範例: 時槽式 ALOHA ALOHA CSMA, CSMA/CD, CSMA/CA 5: DataLink Layer

時槽式 ALOHA 假設 所有的訊框都是同樣大小 時間被切分為同樣大小的時槽,長度可傳送1個訊框 節點只有在時槽開始時,才會傳送訊框 節點為同步的 如果兩個以上的節點在時槽內傳送,所有的節點都會偵測到碰撞 運作 當節點要傳送新的訊框時,它會在下一個時槽傳送 如果沒有碰撞,節點會在下一個時槽傳送新的訊框 假如產生碰撞,節點會依照機率 p 在接下來的每個時槽中重新傳送訊框,直到成功為止 5: DataLink Layer

時槽式 ALOHA 優點 單一的活動節點能以通道的全部速率連續傳送 高度的非集中式: 只有節點中的時槽需要同步 簡單 缺點 碰撞, 浪費時槽 閒置的時槽 節點需要在比傳輸封包少的時間內偵測碰撞 時脈同步 5: DataLink Layer

時槽式 Aloha 的效率 為了得到 N 個節點的最大效率,我們必須找出 p* 使得 Np(1-p)N-1 具有最大值 效率 為當有大量節點,每個節點有大量的訊框要傳送時,長時間下成功時槽所佔的比例 為了得到 N 個節點的最大效率,我們必須找出 p* 使得 Np(1-p)N-1 具有最大值 當有許多節點時,N趨近於無線大,我們得到Np*(1-p*)N-1 的極限值, 1/e = .37 假設有 N 個節點有很多訊框要傳送,每個時槽傳送的機率為 p 節點 1 在一個時槽中成功的機率為 = p(1-p)N-1 任意節點傳送成功的機率為 = Np(1-p)N-1 最佳狀況: 通道成功用來 傳輸的時間只有37%! 5: DataLink Layer

純粹 (非時槽式的) ALOHA 非時槽式的 Aloha: 較簡單, 非同步的 當訊框一抵達時 會增加碰撞的機率: 會立即傳送 在 t0 傳送的訊框會與在[t0-1,t0+1]傳送的其他訊框碰撞 5: DataLink Layer

純粹 Aloha 的效率 … 選擇最佳的 p 並讓 n -> 無限大 ... = 1/(2e) = .18 更糟 ! P(節點成功傳送的機率) = P(節點傳送) . P(沒有其他節點在 [p0-1,p0]傳送 . P(沒有其他節點在 [p0-1,p0]傳送 = p . (1-p)N-1 . (1-p)N-1 = p . (1-p)2(N-1) … 選擇最佳的 p 並讓 n -> 無限大 ... = 1/(2e) = .18 更糟 ! 5: DataLink Layer

CSMA (載波感測多重存取) CSMA: 傳送之前先聆聽: 假如通道感測到閒置: 傳送整個訊框 假如通道感測到忙碌,延後傳送 人類的比方: 不要打斷別人的談話! 5: DataLink Layer

CSMA 碰撞 碰撞還是會發生: 碰撞: 注意: 傳遞延遲使得兩個節點可能無法聽到其他人的傳送 傳送整個封包 時間的浪費 節點的空間配置 碰撞還是會發生: 傳遞延遲使得兩個節點可能無法聽到其他人的傳送 碰撞: 傳送整個封包 時間的浪費 注意: 距離和傳遞延遲決定了碰撞的機率 5: DataLink Layer

CSMA/CD (碰撞偵測) CSMA/CD:載波感測(carrier sensing), 如CSMA一般會延遲傳送 碰撞偵測: 取消碰撞的傳送,減少通道的浪費 碰撞偵測: 在區域網路中是簡單的: 測量訊號強度,比較傳送和接收訊號 在無線區域網路中是困難的: 當傳送時,接收端關閉 人類的比方: 有禮貌的交談者 5: DataLink Layer

CSMA/CD 碰撞偵測 5: DataLink Layer

“輪流” MAC 協定 通道分割 MAC 協定: 在高承載狀況下,有效且公平地分享通道 在低承載狀況下,效率差: 通道存取的延遲,在只有一個活動節點的狀況下,也只能分配到1/N的頻寬 ! 隨機存取 MAC 協定 在低承載的狀況下有效率: 單一節點可以完全利用通道 高承載: 碰撞的負擔 “輪流” 協定 尋找兩邊的優點 ! 5: DataLink Layer

“輪流” MAC 協定 記號傳遞(Token passing): 輪詢(Polling): 控制記號依序從一個節點傳到下一個節點 記號訊息 問題點: 記號的額外負擔 延遲 單點故障 (記號) 輪詢(Polling): 主節點輪流邀請從屬節點傳送資料 問題點: 輪詢的額外負擔 延遲 單點故障 (主節點) 5: DataLink Layer

MAC 協定總結 使用分享媒體做些什麼? 通道分割, 以時間, 頻率或碼 存機切分 (動態的), 輪流 時間分割, 頻率分割 ALOHA, S-ALOHA, CSMA, CSMA/CD 載波感測: 在某些技術中是簡單的 (有線), 其他的有困難 (無線) CSMA/CD 使用在乙太網路 CSMA/CA 使用在 802.11 輪流 從中心點輪詢,傳遞記號 5: DataLink Layer

區域網路的技術 到目前介紹的連結層: 接下來: 區域網路的技術 服務, 錯誤偵測/更正, 多重存取 定址 乙太網路 集線器, 交換器 PPP 5: DataLink Layer

第五章:連結層和區域網路 5.1 簡介與服務 5.2 錯誤偵測和更正技術 5.3 多重存取協定 5.4 連結層定址 5.5 乙太網路 5.6 集線器和交換器 5.7 PPP 5.8 虛擬連結: ATM 與 MPLS 5: DataLink Layer

MAC 位址與 ARP 32位元的 IP 位址: MAC (或是區域網路、實體、乙太網路) 位址: 網路層位址 用來接收訊框,從一個介面到另一個實體連結介面 (同一個網路) 48 位元 MAC 位址 (大多數的 LAN) ,燒在網路卡ROM中 5: DataLink Layer

LAN 位址與 ARP 每一張網路卡都具有唯一的LAN位址 廣播位址 = FF-FF-FF-FF-FF-FF LAN (有線或無線的) 1A-2F-BB-76-09-AD 58-23-D7-FA-20-B0 0C-C4-11-6F-E3-98 71-65-F7-2B-08-53 LAN (有線或無線的) 廣播位址 = FF-FF-FF-FF-FF-FF = 網路卡 5: DataLink Layer

LAN 位址 (更多) MAC位址的分配由IEEE管理 製造商購買部分的MAC位址(保證唯一性) 比方: (a) MAC 位址: 如同社會安全號碼 (b) IP 位址: 如同郵寄地址 MAC位址是平面的➜ 可攜性 可以將區域網路卡從一個LAN帶到另一個LAN IP 階層是位址 不具可攜性 與節點連接到得IP子網路相關 5: DataLink Layer

ARP: 位址解析協定 區域網路上的每一個 IP 節點 (主機,路由器)都有 ARP 表 問題: 當我知道 B 的 IP 位址 時,要怎麼決定 B 的 MAC位 址? 區域網路上的每一個 IP 節點 (主機,路由器)都有 ARP 表 ARP 表: 某些區域網路節點的 IP/MAC 位址對應 < IP 位址; MAC 位址; TTL> TTL (存活期): 位址對應會被遺忘的時間 (通常 20 分鐘) 237.196.7.78 1A-2F-BB-76-09-AD 237.196.7.23 237.196.7.14 LAN 71-65-F7-2B-08-53 58-23-D7-FA-20-B0 0C-C4-11-6F-E3-98 237.196.7.88 5: DataLink Layer

ARP 協定: 同一個 LAN (網路) ARP 為 “隨插即用”的: A 想要傳送封包給 B,B 的 MAC 位址不在 A 的 ARP 表中。 A 廣播 ARP 查詢封包,內含 B 的 IP 位址 目的端 MAC 位址 = FF-FF-FF-FF-FF-FF LAN 上的所有機器都會收到 ARP 查詢 B 收到 ARP 封包, 將它(B)的 MAC 位址回應給 A 訊框傳送給 A 的 MAC 位址(單點傳播) A 在它的 ARP 表中儲存 IP-到-MAC 的位址對,直到資訊變舊 (逾時)。 軟式狀態: 資訊會逾時 (離開) 除非被更新 ARP 為 “隨插即用”的: 節點在沒有網路管理者介入的狀況下建立它們的ARP表 5: DataLink Layer

傳送到另外一個 LAN 走過: 經由 R 從 A 到 B 傳送資料段 假設 A 知道 B 的 IP 位址 路由器 R 中有兩個 ARP 表,一個 IP 網路 (LAN) 一個 In routing table at source Host, find router 111.111.111.110 In ARP table at source, find MAC address E6-E9-00-17-BB-4B, etc A R B 5: DataLink Layer

A R B A 建立來源端為 A,目的端為 B 的資料段 A 使用 ARP ,為 111.111.111.110 取得 R 的 MAC 位址 A 使用 R 的 MAC 位址做為目的端,建立連結層訊框,訊框內包含了 A 到 B 的 IP 資料段 A 的網路卡傳送訊框 R 的網路卡接收訊框 R 從乙太網路訊框移除 IP 資料段,看到它的目的端是到 B R 使用 ARP 取得 B 的 MAC 位址 R 建立包含 A 到 B 的 IP 資料段的訊框,傳送給 B A R B 5: DataLink Layer

第五章:連結層和區域網路 5.1 簡介與服務 5.2 錯誤偵測和更正技術 5.3 多重存取協定 5.4 連結層定址 5.5 乙太網路 5.6 集線器和交換器 5.7 PPP 5.8 虛擬連結: ATM 與 MPLS 5: DataLink Layer

乙太網路 “主要的” 有線區域網路技術: 便宜, 100Mbs 只要 $20 ! 第一個廣泛使用的區域網路技術 比記號環區域網路以及ATM 簡單,便宜 速度不斷地提升: 10 Mbps – 10 Gbps Metcalfe’s 的乙太網路設計圖 5: DataLink Layer

星狀拓樸 在1990年代中期,匯流排拓樸是非常普及的 目前流行的是星狀拓樸 選擇連接方式: 集線器或交換器 (後面再介紹) 集線器 或交換器 5: DataLink Layer

乙太網路訊框結構 傳送端網路卡將 IP 資料段 (或是其他的網路層協定封包) 封裝在乙太網路訊框中 前置: 一個位元的10101011之後有7個位元組的10101010 用來同步傳送端和接收端的時脈速率 5: DataLink Layer

乙太網路訊框結構 (更多) 位址: 6 個位元組 假如網路卡收到與目的端位址相符的訊框或是廣播位址訊框(例如 ARP封包),它會將訊框中的資料傳送到網路層協定 否則,網路卡會刪除訊框 類型:表示上一層的協定 (通常是 IP 或是其他可能支援的協定,如 Novell IPX 和 AppleTalk) CRC:接收端會檢查此一欄位, 如果錯誤就會丟棄此一訊框 5: DataLink Layer

不可靠的非預接式服務 非預接式: 傳送端和接收端網路卡之間沒有交握程序 不可靠的: 接收端網路卡不會傳送 ack 或是 nack 到傳送端網路卡 傳送到網路層的資料段串流可能會出現間斷 假如應用程式使用 TCP,間斷會被填滿 否則,應用程式會看到間斷 5: DataLink Layer

乙太網路使用 CSMA/CD 沒有時槽 假如網路卡感測到其他網路卡正在傳送,則它不會傳送,也就是載波感測 假如傳送端網路卡感測到其他網路可也在傳送,它會停止停止,也就是碰撞偵測 在嘗試重新傳送之前,網路卡會等待一段隨機時間,也就是隨機存取 5: DataLink Layer

乙太網路 CSMA/CD 演算法 1. 網路卡從網路層接收資料段並建立訊框 2. 假如網路卡感測通道是閒置的,它會開始傳送訊框。假如它感測到通道是忙碌的,它會等待通道閒置,接著開始傳送 3. 假如網路卡將整個訊框傳送出去而沒有偵測到其它傳送,則網路卡完成這個訊框的傳送 ! 4. 假如網路卡在傳送的同時,偵測到其他傳送,它會停止並且傳送一個擁擠訊號 5. 在停止之後,網路卡會進入指數退回: 在第 m 次碰撞之後,網路卡會從{0,1,2,…,2m-1}中隨機選擇 K。網路卡會等待 K·512 個位元時間後,再回到步驟 2 5: DataLink Layer

乙太網路的 CSMA/CD (更多) 擁擠訊號:用來保證所有的節點都知道發生碰撞, 48 bits 位元時間: 對10 Mbps的乙太網路而言,是0.1 毫秒 ; 當 K=1023, 等待時間約為 50 毫秒 指數退回: 目標: 網路卡重送機制嘗試著估計目前的負載 負載較重: 隨機等候會較久 第一次發生碰撞: 從{0,1}中選出K; 延遲時間等於 K x 512位元的傳輸時間 第二次發生碰撞: 從{0,1,2,3}選出K 在第十次碰撞以後,從{0,1,2,3,4,…,1023}選出K 請參考AWL網站上的Java applet:大力推薦 ! 5: DataLink Layer

CSMA/CD 效能 Tprop = LAN上兩個節點之間的最大傳播時間 ttrans = 傳送最大訊框所需要的時間 比 ALOHA 好很多,但仍為非集中式的,簡單且便宜 5: DataLink Layer

10BaseT 以及 100BaseT 10/100 Mbps 的速率; 接下來稱為 “高速乙太網路” T 代表雙絞線 連接到集線器的節點: “星狀拓樸”; 節點和集線器之間的距離最長100 公尺 雙絞線 集線器 5: DataLink Layer

集線器 集線器主要是實體層的中繼器 : 從一個連結進入的位元會被送出到所有其他的連結 以同樣的速率 沒有訊框緩衝區 集線器沒有 CSMA/CD : 網路卡偵測碰撞 提供網路管理的功能 雙絞線 集線器 5: DataLink Layer

曼徹斯特編碼 使用在 10BaseT 中 每個位元都包含一個電位轉換 允許傳送端和接收端節點的時脈同步 嘿,這是實體層的東西! 節點間不需要中央的,整體的時脈! 嘿,這是實體層的東西! 5: DataLink Layer

Gbit 乙太網路 使用標準的乙太網路訊框格式 允許點對點連線和共享廣播頻道 在共享模式中,使用CSMA/CD,需要較短的節點距離以達到效能 使用集線器,這裡稱為「緩衝分配器」 允許在點對點連結中,以 1 Gbps 速率進行全雙工運作 目前10 Gbps ! 5: DataLink Layer

第五章:連結層和區域網路 5.1 簡介與服務 5.2 錯誤偵測和更正技術 5.3 多重存取協定 5.4 連結層定址 5.5 乙太網路 5.6 集線器和交換器 5.7 PPP 5.8 虛擬連結: ATM 與 MPLS 5: DataLink Layer

以集線器互相連結 主幹集線器連接區域網路的區段 延伸節點間的最大距離 但是個別的碰撞區域會變成一個大的碰撞區域 10BaseT 和 100BaseT 無法互相連結 集線器 集線器 集線器 集線器 5: DataLink Layer

交換器 連結層裝置 儲存及轉送乙太網路訊框 檢驗訊框以及選擇性地以MAC目的端位址轉送訊框 當訊框被轉送到區段時,使用 CSMA/CD 存取區段 透明的 主機感覺不到交換器的存在 隨插即用,自我學習 交換器不需要設定 5: DataLink Layer

轉送 集線器 交換器 1 3 2 如何決定將訊框轉送到哪一個LAN區段? 看起來像是路由問題... 5: DataLink Layer

自我學習 交換器有一個交換表 交換表中的紀錄: (MAC 位址, 介面, 時間標記) 失去時效的紀錄會被丟棄 (TTL 為 60 分鐘) 交換器會學習哪一個主機經由哪一個介面可以到達 當訊框抵達時,交換器會 “學習” 傳送端的位置: 進入的LAN 區段 在交換表中紀錄傳送端/位置對 5: DataLink Layer

過濾/轉送 當交換器收到一個訊框時: 索引的交換表使用 MAC 目的端位址 if 在紀錄裡找到目的端 then{ else 將訊框轉送到指定的介面 } else 使用洪流法 除了訊框抵達的介面以外, 轉送到所有的介面 5: DataLink Layer

交換器範例 假設 C 傳送訊框到 D 交換器從 C 接收到訊框 D 收到訊框 注意在轉接表中 C 位在介面 1 位址 介面 交換器 1 A B E G 1 2 3 2 3 集線器 集線器 集線器 A I D F B G C H E 交換器從 C 接收到訊框 注意在轉接表中 C 位在介面 1 因為 D 不在表中,交換器會將訊框轉送到介面 2 和 3 D 收到訊框 5: DataLink Layer

交換器範例 假設 D 將訊框回應給 C 交換器從 D 收到訊框 C 收到訊框 注意在轉接表中 D 位在介面 2 位址 介面 交換器 A B E G C 1 2 3 集線器 集線器 集線器 A I D F B G C H E 交換器從 D 收到訊框 注意在轉接表中 D 位在介面 2 因為 C 在表中,交換器只會將訊框轉送到介面 1 C 收到訊框 5: DataLink Layer

交換器: 流量隔離 安裝交換器會將子網路分成區域網路區段 交換器過濾封包: 同一個 LAN 區段中的訊框不會時常被轉送到其他的LAN區段中 區段變成分離的碰撞區域 集線器 交換器 碰撞區域 碰撞區域 碰撞區域 5: DataLink Layer

交換器: 專線 有許多介面的交換器 主機直接連接到交換器 沒有碰撞; 全雙工 交換: A-到-A’ 以及 B-到-B’ 同時,沒有碰撞 A C’ B switch C B’ A’ 5: DataLink Layer

更多關於交換器 直接傳送交換法: 訊框從輸入端到輸出端轉送出去,不會先收集整個訊框 稍微減少延遲 分享/專線的混合, 10/100/1000 Mbps 介面 5: DataLink Layer

機構網路 IP 子網路 電子郵件伺服器 到外部網路 web 伺服器 路由器 交換器 集線器 集線器 集線器 5: DataLink Layer

交換器 vs. 路由器 都是儲存並轉送的裝置 路由器維護路由表,實作路由演算法 交換器維護交換表,實作過濾,學習演算法 路由器: 網路層裝置 (檢驗網路層標頭) 交換器是連結層裝置 路由器維護路由表,實作路由演算法 交換器維護交換表,實作過濾,學習演算法 5: DataLink Layer

總結比較 5: DataLink Layer

第五章:連結層和區域網路 5.1 簡介與服務 5.2 錯誤偵測和更正技術 5.3 多重存取協定 5.4 連結層定址 5.5 乙太網路 5.6 集線器和交換器 5.7 PPP 5.8 虛擬連結: ATM 與 MPLS 5: DataLink Layer

點對點資料連結層協定 一個傳送端,一個接收端,一個連結:比廣播連結簡單: 不需要媒體存取控制 不需要明確的MAC定址 例如,撥接連結, ISDN 線路 流行的點對點 DLC 協定: PPP (點對點協定) HDLC: 高階資料連結控制 (使用的資料連結被認為是協定層中的「高階」! 5: DataLink Layer

PPP 設計需求 [RFC 1557] 封包訊框化: 將網路層的資料段封裝在資料連結訊框中 同時載送任何網路層協定(不僅是 IP) 的網路層資料 朝上解多工的能力 位元通透性: 必須載送資料欄位中的任何位元樣本 錯誤偵測 (沒有更正) 連線狀況: 連結層故障的偵測,並通知網路層 網路層位址協商: 端點可以學習/設定彼此的網路位址 5: DataLink Layer

錯誤復原,流量控制,資料重新排序都歸類到更高層! PPP 不需要的 不需要錯誤更正/復原 不需要流量控制 傳送順序不正確 - OK 不需要支援多點連結 (例如,輪詢) 錯誤復原,流量控制,資料重新排序都歸類到更高層! 5: DataLink Layer

PPP 資料訊框 旗標: 定介符 (訊框) 位址: 沒做什麼 (只有一個選擇) 控制: 沒做什麼; 未來可能是多控制欄位 位址: 沒做什麼 (只有一個選擇) 控制: 沒做什麼; 未來可能是多控制欄位 協定: 訊框要傳送的上層協定 (例如, PPP-LCP, IP, IPCP, etc) 5: DataLink Layer

PPP 資料訊框 資料: 載送的上層資料 檢查和: 錯誤偵測的循環冗餘檢查 5: DataLink Layer

位元組填充 “資料通透性” 要求: 資料欄位必須也允許旗標樣式<01111110> 的存在 問: 收到的 <01111110> 是資料還是旗標? 傳送端: 在每一個< 01111110> 資料位元組後面加入 (“填充”) 額外的 < 01111110> 位元組 接收端: 連續收到兩個<01111110>, 就丟棄一個, 另一個當作是資料 收到單一<01111110>, 視為旗標位元組 5: DataLink Layer

位元組填充 旗標位元組 樣式在要傳 送的資料中 在要傳送的資料中將旗標位元組樣式再加上填充的位元組 5: DataLink Layer

PPP 資料控制協定 在傳輸網路層資料之前, 鏈結層必須先做以下的工作 設定PPP連線 (最大訊框長度, 認證資料) 學習/設定 網路層資訊 以IP來講, 載送IP控制協定訊息(IPCP)設定/學習IP位址 5: DataLink Layer

連結層 5.1 簡介與服務 5.2 錯誤偵測和更正技術 5.3 多重存取協定 5.4 連結層定址 5.5 乙太網路 5.6 集線器和交換器 5.7 PPP 5.8 虛擬連結: ATM 與 MPLS 5: DataLink Layer

虛擬網路 虛擬資源: 系統工程中功能強大的抽象化概念: 計算機的範例: 虛擬記憶體,虛擬裝置 虛擬機器: 例如, java 1960/70 年代的 IBM VM os 抽象的階層: 不需要煩惱較低層的細節,只需要抽象地處理低層 5: DataLink Layer

網際網路: 虛擬網路 1974: 多個未連結的網路 … 相異處: ARPAnet 經由電纜傳輸的資料網路 封包衛星網路 (Aloha) 封包無線網路 … 相異處: 位址原則 封包格式 錯誤復原 路由 ARPAnet 衛星網路 "A Protocol for Packet Network Intercommunication", V. Cerf, R. Kahn,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May, 1974, pp. 637-648. 5: DataLink Layer

網際網路: 虛擬網路 閘道器: 「將互連網路的封包嵌入區域封包格式中或是將它們解開」 路由 (在互連網路層) 到下一個閘道器 閘道器 互連網路層 (IP): 位址: 互連網路看起來好像一個單一的、統一的實體,無論下方的區域網路異質性 網路組成的網路 閘道器: 「將互連網路的封包嵌入區域封包格式中或是將它們解開」 路由 (在互連網路層) 到下一個閘道器 閘道器 ARPAnet 衛星網路 5: DataLink Layer

Cerf & Kahn 的互連網路架構 什麼是虛擬的? 兩層位址: 互連網路與區域網路 新的階層 (IP) 使的互連網路層上的一切具同質性 下層的區域網路技術 電纜 衛星 56K 電話數據機 今日: ATM, MPLS … 互連網路層的“隱形” 。如同連結層技術到IP! 5: DataLink Layer

ATM 以及 MPLS ATM, MPLS 以它們自己的專利來分離網路 網際網路將它們視為以 IP 路由器連接的邏輯連結 不同的服務模型, 定址, 來自網際網路的路由 網際網路將它們視為以 IP 路由器連接的邏輯連結 如同撥接連結實際上是分離網路的一部分 (電話網路) ATM, MPSL: 它們自己的專利技術 5: DataLink Layer

非同步傳輸模式網路: ATM 1990/2000年代的高速標準 (155Mbps 到 622 Mbps 或更高) 寬頻整合服務數位網路 架構 目標: 整合的,端點對端點的傳輸,可載送音訊、視訊、資料 符合音訊及視訊的時序/QoS需求 (v.s. 網際網路的盡全力傳送模型) “下一代” 電話: 根源於電話世界的技術 封包交換 (固定長度的封包,稱為「細胞」) ,使用虛擬線路 5: DataLink Layer

ATM 架構 轉接層: 在ATM網路的邊緣 資料分段/重組 大約類比於網際網路傳輸層 ATM 層: “網路”層 細胞交換, 路由 實體層 5: DataLink Layer

ATM: 網路或連結層 ? 可見的: 端點對端點的傳輸: “ATM 從桌上型電腦到桌上型電腦” ATM 為網路層技術 實際的: 用來連接 IP 主幹路由器 “ATM 上的 IP” ATM 如同交換的連結層,連接 IP 路由器 IP 網路 ATM 網路 5: DataLink Layer

ATM 轉接層 (AAL) ATM 轉接層 (AAL): “轉接” 上層 (IP 或本地 ATM 應用程式) 到下層的 ATM 層 比方: TCP 資料分段在許多 IP 封包中 5: DataLink Layer

ATM 轉接層 (AAL) [更多] 不同版本的 AAL 層,視 ATM 服務等級而定: AAL1: 用在 CBR (固定位元速率) 服務,例如,線路模擬 AAL2: 用在 VBR (變動位元速率) 服務,例如,MPEG 視訊 AAL5: 用在資料 (例如 IP 資料段) 使用者資料 AAL PDU ATM 細胞 5: DataLink Layer

ATM 層 服務: 傳輸細胞橫越 ATM 網路 類比於 IP 網路層 與 IP 網路層非常不同的服務 保證 ? 網路 架構 網際網路 ATM 模型 盡全力 CBR VBR ABR UBR 壅塞 指示 無 (藉由遺失 來推論) 不發生壅塞 有 無 頻寬 無 常數速率 保證速率 保證最小 速率 遺失 無 有 排序 無 有 時序 無 有 5: DataLink Layer

ATM 層: 虛擬線路 VC 傳輸: 從來源端到目的端的細胞在 VC 中被載送 永久性 VC (PVC) 長期持續的連結 在傳送資料流之前,會先建立連線,拆除連線 每個封包都載送 VC 識別碼 (非目的ID) 在來源對目的的路徑上,每個路由器都必須維護每個經過的連線的「狀態」 連結和路由器的資源 (頻寬、緩衝區) 可能會配置給VC: 得到類似線路的效果 永久性 VC (PVC) 長期持續的連結 通常是: IP路由器間的「永久」路由 交換式 VC (SVC): 每次連線都需要動態建立 5: DataLink Layer

ATM VC ATM VC 方法的優點: 對應到VC的連線具有 QoS 的效能保證 (頻寬,延遲,延遲時基誤差) ATM VC 方法的缺點: 資料段的資料流支援不足 每個來源端/目的端之間,一個 PVC無法擴充 (需要N*2 連結) SVC 產生連線建立的延遲,處理短期連線的額外負擔 5: DataLink Layer

ATM 層: ATM 細胞 5 位元組的 ATM 細胞標頭 48 位元組的資料 為什麼?: 較小的資料 -> 數位音訊的較短細胞建立延遲 32 與 64 的一半 (折衷!) 細胞標頭 細胞格式 5: DataLink Layer

ATM 細胞標頭 VCI: 虛擬通道 ID 經過網路時,會隨著連結到連結改變 PT: 承載資料型態 (例如 RM 細胞 v.s. 資料細胞) CLP: 細胞遺失優先權位元 CLP = 1 為低優先權細胞,可以在壅塞時被刪除 HEC: 標頭錯誤檢查和Header Error Checksum 循環冗餘檢查 5: DataLink Layer

ATM 實體層 (更多) 實體層的兩塊 (子層) : 傳輸收斂子層 (Transmission Convergence Sublayer ,TCS) : 調節 ATM 層和下方的 PMD 子層 實體媒體相關子層 (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 :和所使用的實際媒介有關 TCS 功能: 標頭檢查和產生 8 位元的 CRC 細胞區隔 在“無結構的” PMD 子層中,當沒有資料細胞要傳送時,會傳送閒置細胞 5: DataLink Layer

ATM 實體層 實體媒體相關子層 (PMD) SONET/SDH:傳輸訊框的結構 (如同載送位元的容器); 位元同步; 頻寬的分割 (TDM); 有不同速度: OC3 = 155.52 Mbps; OC12 = 622.08 Mbps; OC48 = 2.45 Gbps, OC192 = 9.6 Gbps TI/T3: 訊框結構傳輸 (舊的電化階層): 1.5 Mbps/ 45 Mbps 無結構的: 只有細胞 (忙碌/閒置) 5: DataLink Layer

ATM 上的 IP ATM 上的 IP 以ATM網路更換 “網路” (例如, LAN 區段) ATM 位址, IP 位址 只有傳統 IP MAC (802.3) 和 IP 位址 ATM 網路 乙太 區域網路 乙太 區域網路 5: DataLink Layer

ATM 上的 IP AAL ATM 實體 乙太 IP 實體層 應用層 傳輸層 乙太網路 5: DataLink Layer

ATM 上的 IP 網路中資料段的旅行 在來源端主機: ATM 網路: 沿著 VC 移動細胞到目的端 在接收端主機: IP 層在 IP,ATM目的位址之間對應 (使用ARP) 將資料段傳道 AAL5 AAL5 封裝資料,資料段細胞,傳送給ATM層 ATM 網路: 沿著 VC 移動細胞到目的端 在接收端主機: AAL5 將細胞重組成資料段 假如 CRC OK,資料段會傳送給 IP 5: DataLink Layer

ATM 上的 IP 問題: IP 資料段進入 ATM AAL5 PDU 從 IP 位址到 ATM 位址 如同 IP 位址到 802.3 MAC 位址! ATM 網路 乙太 區域網路 5: DataLink Layer

多重協定標籤交換 (MPLS) 初始目標: 使用固定長度的標籤加快 IP 的轉送 (替代 IP 位址) 從虛擬線路 (VC) 得來的方法 PPP 或 乙太網路標頭 MPLS 標頭 IP 標頭 連結層訊框的其他部分 存活 期 標籤 實驗用 S 20 3 1 5 5: DataLink Layer

可執行MPLS的路由器 也稱為標籤交換路由器 只使用標籤值(不檢查IP位址),將封包轉送到輸出介面 訊號協定需要設定轉送 RSVP-TE 轉送可能會沿著只有 IP 時不允許的路徑 (例如, 來源指定的路由) !! 使用 MPLS 做流量工程 需要與只執行 IP 的路由器共存 5: DataLink Layer

MPLS 轉送表 10 A 0 12 D 0 10 6 A 1 8 A 1 12 9 D 0 R6 D R4 R3 R5 A R2 R1 輸入 輸出 輸出 標籤 標籤 目的 介面 10 A 0 輸入 輸出 輸出 標籤 標籤 目的 介面 10 6 A 1 12 9 D 0 12 D 0 8 A 1 R6 D 1 1 R4 R3 R5 A R2 輸入 輸出 輸出 標籤 標籤 目的 介面 6 - A 0 R1 輸入 輸出 輸出 標籤 標籤 目的 介面 8 6 A 0 5: DataLink Layer

第五章: 總結 資料連結層服務的原則: 各種連結層技術的例證和實作 乙太網路 交換區域網路 PPP 連結層的虛擬網路: ATM, MPLS 錯誤偵測, 更正 分享寬頻通道: 多種存取 連結層位址 各種連結層技術的例證和實作 乙太網路 交換區域網路 PPP 連結層的虛擬網路: ATM, MPLS 5: DataLink 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