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與復原 蔡明昌 南華大學 生死學研究所
生命的本質 生命的自省 你快樂嗎?憂鬱心情的調適 生離死別,悲傷心情的撫慰
現代生活的特徵 物質生活享受、精神壓力沉重 只求生存手段,忽略生命意義的價值觀 科技發展、分工精細,「人」被分割與物化,反成為精密 計算與控制的對象 冷漠與激情兩種極端同時在社會的各角落上演 假作真時真亦假,真假難辨的虛擬世界 鬆綁之後的「後現代窘境」 生命的意義被擠壓、扭曲至膚淺與表面的層次
主體性--生命的核心理念 人類在極力跳脫桎梏的同時,很容易落入另一個極端之中! 遠古時代,人的主體性受制於神話 古希臘哲學家將人類從神話的力量中解脫出來 中世紀的人們,又臣服於信仰之下 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再次地彰顯人的尊嚴與理性 但「理性至上」、「人定勝天」的結果,現代化運動卻又將人類帶往一個「工具理性」的境地,反而陷入一種自我壓抑與統一意識的神話中 「後現代主義」卻矯枉過正地走向另一個極端,否定理性,聽任個體恣意而行
我們站在鐘擺的哪一端? 我們只能二選一嗎? 有沒有機會從從「零和」走向「雙贏」? 「宰制性知識」與「陶冶性知識」應相輔 相成,而非互相制衡 具專精知識卻缺乏人性關懷的學生 具人性關懷卻缺乏專精知識的學生 有沒有機會從從「零和」走向「雙贏」? 「宰制性知識」與「陶冶性知識」應相輔 相成,而非互相制衡
來自集中營倖存者的一封信…… 「親愛的老師: 我是一名集中營的倖存者, 我的雙眼看到了任何人都不應該看到的東西: 有專業知識的工程師建造了毒氣室; 受過教育的醫生在毒害小孩; 受過訓練的護士在殘殺嬰兒; 高中生與大學生射殺無辜的婦孺; 所以我對教育感到懷疑。 我的呼籲是: 幫助你的學生,讓他們變得更有人性。 你的努力一定不會製造有專業知識的惡魔、 有才能的瘋子,以及有學問的艾希曼。 閱讀、寫作及數學僅僅用來讓我們的小孩子變得更有人性時,才是重要的。」
生命教育,教師責無旁貸 國民教育法第一條:「國民教育依中華民 國憲法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以養成德、 智、體、群 、美五育均衡發展之健全國民 為宗旨 」 第七條:「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之課程, 應以民族精神教育及國民生活教育為中心, 學生身心健全發展為目標,並注重其連貫 性。 」 上述教育目標的實現是美好人生的基礎。
「生命教育中程計劃:展望與目標」 1. 有一顆柔軟的心,不做傷害生命的事。 2. 有積極的人生觀,終身學習,讓自己活的更有價值。 1. 有一顆柔軟的心,不做傷害生命的事。 2. 有積極的人生觀,終身學習,讓自己活的更有價值。 3. 有一顆愛人的心,珍惜自己、尊重別人並關懷弱勢團體。 4. 珍惜家人、重視友誼並熱愛所屬的團體。 5. 尊重大自然並養成惜福簡樸的生活態度。 6. 會思考生死問題,並探討人生終極關懷的課題。 7. 能立志做個文化人、道德人,擇善固執,追求生命的理想。 8. 具備成為世界公民的修養。
當死神來敲門…… 你…準備好了嗎? 生死無常 什麼時候來?在哪裡?如何發生? 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 工地的吊車下? 麻將牌桌上? 床上?…… 當死神來敲門…… 你…準備好了嗎? 生死無常 什麼時候來?在哪裡?如何發生? 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 工地的吊車下? 麻將牌桌上? 床上?…… 棺材ㄉㄟ死無ㄉㄟ老
現代的Sisyphus 卡繆(Albert Camus)在《The myth of Sisyphus》所言 :自殺是一個真確的哲學 問題 荒謬的存在 我們為什麼不自殺?
星期一早晨,一個男人或女人在六點半起床,上廁所,沐浴,更衣,吃早點。另 一個鐘頭花在沒頭沒腦地通車上班,而他們的工作如果用澄明的眼光看來, 也是完全沒有意義的。如果不是可憐地只想賺那一點微薄的薪水,沒有人 會去做這種事。然後,回家:沒頭沒腦地通車回到一個沒頭沒腦的夜晚, 坐在一個沒頭沒腦的娛樂盒子前面,然後上床睡覺。這部連續劇重復在星 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上映,總共持續四十年,直到此人退休,老 得無法再發掘另一種較好的生活方式。星期六,他或她會設法恢復自己在 另外五天耗光的精神,到了星期天,他或她會在某個親戚或朋友家裡,無聊 得要死,而如果此人不太敏感,就可以享受一些沒有營養的聊天,閒扯些關 於食物、天氣或是球比賽的話題。偶爾,此人會喝醉酒,來一場雲雨之歡, 紓解自己奔張的荷爾蒙。此人的目標,即賺取足夠的金錢,撫養及教育下 一代,讓他們能夠成長,以重複同樣愚蠢的遊戲,賺足夠的金錢,撫養及教育 下一代,讓他們也能夠玩同樣愚蠢的遊戲,依此類推。(引自Louis P. Pojman, 1995: Life and Death──Grappling with the Moral Dilemmas of Our Time)
你快樂嗎? 「國人憂鬱指數」:十五歲以上國人出現 憂鬱症狀者約佔百分之九,亦即至少有百 萬以上的人心情狀態落於「灰暗地帶」。 老人與青少年最「鬱卒」!(衛生署, 2003)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都有「鬱卒」的 時候。 佛陀與喬達彌(Krisha Gotami ) 的故事
焦慮 vs.憂鬱 從煩惱走向鬱卒 Anxiety:the belief that something bad will happen. Depression:the belief that nothing good will ever happen. 焦慮症患者可能展現出其他心理症狀,其 中以憂鬱最為常見(Kaufman & Charney, 2000)
認知取向: 負面認知基模:由早年一連串不幸經驗累積而來 習得性無助:無助感是學習來的,連試都不想試地坐以待斃 歸因型態:由能力(穩定)、努力(變動)、難度(穩定)、運氣(變動)四個向度所組合而成
內在 外在 變動 努力 運氣 穩定 能力 難度
一隻狗的絕望體驗…… Seligman(1975)對習得性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的實驗研究 階段一:在一個無法逃脫的籠子裏,對狗 不斷地施加電擊﹐狗在一開始被電擊時﹐ 會拼命掙扎﹐企圖逃脫﹐但經過再三的努 力﹐仍然發覺無法逃脫後﹐掙扎的程度逐 漸降低......
階段二:把這隻絕望的狗放進另一個籠 子﹐這籠子分成兩部分﹐中間用狗可以輕 易跳過去的隔板隔開﹐隔板的一邊有電 擊﹐另一邊沒有電擊。 Seligman發現,這隻狗除了一開始稍現驚 恐之外﹐此後一直臥倒在地接受電擊﹐連 試也不去試一下可能脫逃的辦法。 控制組的狗都輕易的學會脫逃。
習得性無助感 (learned helplessness) 個體面對挑戰情境時的一種絕望心態,縱 使輕易成功的機會擺在眼前,也鼓不起嘗 試的勇氣。
後續的研究 將先前的程序反置,有成功脫逃經驗的狗, 不易再陷入習得性無助感 野狗比豢養於籠中的狗較不易陷入習得性 無助感
啟示 讓學生有成功的體驗。 適度的自由﹐有豐富的生活閱歷,有助於學生學 到應付環境的技能和信心。 瞭解學生的起點行為,設定「有點難、又不會太 難」的教學目標 從多元價值的角度看待學生的表現,適時地給予 嘉許鼓勵
悲傷輔導:迷思 (╳)悲傷是軟弱與無能的表現 (╳)悲傷是消極、不健康、無建設性的,要盡快走出悲痛、 節哀順變。 (╳)時間會沖淡一切 (╳)永遠無法走出悲傷的陰影 (╳)換個環境,避免觸景傷情 (╳)必須堅強,強忍悲痛,難過只會越陷越深 (╳)事情已經發生,難過流淚無用,於事無補 (╳)痛苦只能由自己承擔,沒有人能幫你
悲傷輔導:健康觀點 悲傷歷程是治癒的過程 任何重大的失落事件,所造成的影響是全 人的、持續一生的經驗 喪親之後造成的心理傷口,在逐漸癒合後 能會留下疤痕,但卻是我們與逝者間聯繫 的記號
悲傷輔導:歷程 一、接納失落的事實 二、經驗悲傷的痛苦 三、適應已無死者存在的生活環境 四、把過去投入在死者的情感轉移到新的其 他關係 五、重新建立因失落而被挑戰的信念與哲學 系統
喪親兒童的喪慟與輔導
常態與非常態的生活事件 常態生活事件:在特定期間期待發生,而 且可以預期發生的事件,絕大多數人都會 發生 入學、畢業、換牙、青春期、、、 非常態生活事件:是不被期待或意料之外 的,僅有少數人遭遇、具偶發性的事件 兒童喪親、自殺、車禍、、、
生命危機 vs. 生命轉捩點 常態與非常態事件均為兒童所需面對經驗 的生活危機 同時也提供了一個成長的機會 轉換過程中,兒童會形成自己的危機因應 模式 正向因應危機的經驗,有助於兒童未來的 身心發展
喪親 一個不應該發生在兒童期的非常態事件 由於沒有足夠的知識與經驗瞭解世界如何 運作,「未知」是喪親兒童心中最大的恐 懼。 避談或禁忌,則讓未知的恐懼發揮到極點
兒童對死亡概念的認知 死亡概念 普遍性 不可逆 無機能 原因性 非肉體延續性 Speece & Brent(1984);Core & Core(1996) 普遍性 不可逆 無機能 原因性 非肉體延續性
兒童對死亡概念的認知 Nagy(1948)的死亡概念研究 第一階段:5歲以前,不明瞭死亡是終點 第二階段:5-9歲,將死亡擬人化,有些人可以逃過死亡 第三階段:9-11歲,開始瞭解死亡是無可避免的結束
若說兩歲大的兒童已能充分理解死亡,未 免過於荒謬,但是,如果堅持直到青少年 階段才能理解死亡,則是更加愚蠢 (Kastenbaum,1995) Vygotsky(1896-1934)的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觀點,強調社會文化因素。
成熟的死亡概念? 有成熟的死亡概念嗎? 成熟背後代表的是否只是一種文化偏見或 宰制 我們對於死亡的瞭解,足以論斷某人的概 念是否成熟了嗎? 人有終生發展的可能,死亡概念可能不斷 豐富或轉變
兒童失落的類型 個人意義的失落:失去對彼此投入的關係 者,例如父母、祖父母、手足、朋友、寵 物等 依附的失落:是一種緊密且全面的個人關 係的失去,以父母為主,其反應遠超過個 人意義的失落之反應 次級失落:因為失落事件所造成的其他失 落,例如因喪親而需要搬家,因而失去原 有的朋友
兒童有沒有悲傷與哀悼的能力? 兩派說法: 青少年期之前的兒童因為缺乏自我能力,因而藉由否認與內在幻想來代替失落,無法放棄內心對死者的依附 藉由成人的引導與情緒支持,瞭解死亡,並給予關懷、保證與安慰,並能有為所愛的逝者哀悼的能力
Bowlby(1980)的兒童哀悼四要素 死亡發生前,兒童與父母的關係是安全的 死亡發生時,兒童立即得到與死亡相關的 正確訊息 死亡發生後,被允許參與相關的喪葬儀式 死亡發生後一段時間,仍可以得到一位父 母或代替者的安慰
學齡兒童的喪慟反應 否認:並非否認死亡,而是否認死亡在情 緒上的重要性 為避免同儕的異樣眼光 只有在覺得安全及被保護的情況下,才會 表達出真實的情緒
喪慟兒童的心理任務 Baker, Sedney, & Gross(1992) 早期任務: 瞭解:包括生理層面與精神層面對死亡的瞭解 自我保護:身體、精神、家庭、、、等 中期任務 情緒接受:從理智的瞭解到情緒的接受 關係的重新評估:回憶各種正、負向的記憶 承擔痛苦:不逃避、不否認
晚期任務 形成新的個人認同:避免過度認同死者 投注於新的關係: 建構恆定的內在關係:在心中為死者找到一個適當的位置,發展成一種恆定的內在關係 重回發展性任務:回到其年齡階段的發展任務 調適週期性重現的痛苦:如父親節、母親節等
結語 生命教育是自古以來教育工作者「永恆的 鄉愁」! 無論哪一種教育活動,都應該有生命教育 的理念融滲其中。 在提昇速度與力量的同時,應注意方向。 生命教育就在師生互動的舉手投足間!
結語 生命教育是自古以來教育工作者「永恆的 鄉愁」! 無論哪一種教育活動,都應該有生命教育 的理念融滲其中。 在提昇速度與力量的同時,應注意方向。 生命教育就在師生互動的舉手投足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