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海外拓殖與探險.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參考大航海時代前夕的世界大航海時代前夕的世界 西葡的海上霸權 P147 P148 P149.
Advertisements

1. 2 第三章 世界文明的蜕變與互動 第一節 歐洲社會的蜕變 3 基督教與伊斯蘭的對抗 商業、城市與社會變動 大學的興起 文藝復興運動 學習重點 第一節 歐洲社會的蜕變.
第一單元 – 繪畫、建築與雕刻藝術 第一章:什麼是藝術 第二章:認識藝術的構成元素 第三章:認識藝術的創作要素.
第 十 二 課. 【 GE─ 雅典奧 運的由來】 【羅家倫】
中 世 紀 文 藝 復 興 報 告 組 員 程保騏 蕭詠隆 王才星 賴宥任.
中國圖書分類簡表 500●社會科學類 000●總類 ●史地類 100●哲學類 800●語文類 200●宗教類
第二節 世界文明的交匯 學習重點 中南美洲的古文明 海外探險、貿易與殖民 世界文明的交匯 ※為什麼拓展新航線?
第二節 世界文明的交匯.
第 4 課 近世歐洲的興起 一、文藝復興 二、王權國家的形成 三、地理大發現與海外拓殖 四、宗教改革.
印地安人與美洲文明 美洲住民的由來:從亞洲跨越白令海峽陸橋進入阿拉斯加 文化發展:多元文化 聚集地: (一)北美西北部沿岸 (二)中美洲
十八世紀以前 歷史的發展 授課者:陳詩雯.
Bank 3.0 證券產業發展趨勢 與數位化應用 富邦證券 副總經理 郭永宜 (行銷暨商品督導)
三、地理大發現與海外殖民 時間:十五世紀後期 ( 航海世紀 ).
看 图 说 史 新航路的开辟 回忆新航路开辟前,马可波罗来华路线,并分析新航路的开辟的航线“新”在 哪里?
  你知道这幅画是在什么时代背景下,由谁创作的吗?
如何透過學校課程培養小學生 的批判思考能力
世界的結合-傳統科學技術的時代 鄰近區域互動:1.人力 2.獸力 中國輸出商品:1.絲綢 2.瓷器 3.茶葉等 中國商人以陸運方式
早期的西方殖民扩张.
第8课 欧洲殖民者的掠夺与扩张 课标要求: 列举荷兰、英国海外殖民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愛讀書的人 ---如何成為會思考的大學生 講員:周憲明老師.
第一節 歐洲社會的蜕變.
第 一 節 文 藝 復 興.
WEBSITE PROPOSAL.
勇敢作數碼父母 梁永泰.
P119.
文藝復興 (Renaissance).
現代心理學 (重修版) 張春興 第一章 對現代心理學的基本認識.
使用電子資料庫 搜尋臺灣史關鍵字.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世界兒童畫畫廊 目的: 學習欣賞世界各地不同的兒童畫作品 透過欣賞活動,學習不同的繪畫技巧 對象:中學班
維拉斯 奎茲 侍女圖 典藏拼圖 每按滑鼠一下才進行播放… 侍女圖(Las Meninas) 1656 Museo del Prado,馬德里.
阿拉斯加州克利夫蘭火山噴發的太空情景. 阿拉斯加州克利夫蘭火山噴發的太空情景 從太空拍攝美麗的巴哈馬群島.
文藝復興時期文學 文藝復興的意義: 以古希臘羅馬文明為師 發生時間與地點:西元十四-十六世紀義大利佛羅倫斯 歷史背景: 印刷術 航海 天文
美國職籃勝率數據分析 指導教授:趙景明 教授 組員 :黃純偉 潘柏全 王廷剛.
.~文藝復興三傑達文西~                                    作者:臧哲遠.楊孟衡 班級6年7班 作號14.13 指導老師:黃芝莉.
塞   尚 法國人稱十七世紀為「大世紀」(1625~1700),因為此時期的法國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中央集權統治下,握有凌駕歐洲諸國的政治主導權,而在藝術文化上,光耀史冊的歷史人物陸續登上歷史舞台,建構起延續至今的法國文化基礎。
空中巴士與波音公司 飛機設計特點.
西方藝術史.
TB-054A  周天穎 編著 儒林圖書公司 發行.
文藝復興的藝術成就 ~達文西 ~米開朗基羅 ~拉斐爾
明代的版圖.
伽利略 (Galileo Galilei, 1564 ~1642).
達利.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美華藝術協會 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学院学生学者联谊会 哥倫比亞大學亞太發展協會 協辦
文藝復興— 歐洲近代文化的開端 單元9—歐洲新視野.
朝鮮 獨立 宣言書 美國 獨立 宣言書 比較 崔然鴻 在美 詩人.
香港如何割讓給英國? 1842年起,香港受英國管治,直至1997年6 月30日. 歷時 155年。 你知道當中的原因嗎?
用愛與智慧 ~成為孩子的伯樂 倪美英老師.
經濟學 學經濟.
農麗-產品介紹 「硬頸」 「櫻花鉤吻鮭」.
The World‘s Happiest Cities 世界上前十名最快樂的城市
Men Women and the Loss of Faith in “young Goodman Brown”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 新寫實主義 1940年代出現在戰後義大利, 反映當時社會現實狀況的電影.
拉裴爾生平,風格與影響 ◎報告編輯者: 80929張修維 ◎資料提供與報告者: 張修維(29)、林宥萱(04) 、
第四章 歐洲勢力的崛起 第一節 近代歐洲的興起 第二節 近代早期經濟與社會的變化 第三節 近代早期的思想與學術.
題目:心中最討厭的…… / 我喜愛 /理想的風景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倫理學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師大 KSP 操作手冊.
Chinese Internet Marketing Opportunity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美感教育概念分享 報告人| 張晏慈.
工商界簡介 企業與宗教 我的見證及體驗 Q & A.
從歷史看宣教.
P106.
世界神奇“地下住宅”.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3-2.
台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 亞洲供應鏈助理管理師證照課程.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節 海外拓殖與探險

海外探險、貿易與殖民 (一)大航海時代的開展 1.時間:十五世紀開始 2.從事航海探險地區 A.東亞-中國 鄭和下西洋 B.西歐-葡萄牙、西班牙

鄭和下西洋 時間:1405~1433(明成祖永樂年間) 地區:南洋、印度洋 目的:政治性-宣揚國威 尋找惠帝、追求經濟利益 未持續之因: A.缺乏商業動機 B.明朝關注北方邊患, 不注意海權發展

著作: 1.《鄭和航海圖》航行方向、航程遠近、停泊處 所、暗礁淺灘、標有亞非地名等資料。 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亞非航海圖 2.《鍼位編》羅盤指針的方位。航海手冊。

鄭和下西洋的寶船 哥倫布的聖瑪麗亞號 鄭和的寶船推測約有 148公尺長,60公尺寬 ,與哥倫布的23公尺長, 5公尺寬的聖瑪麗亞號相比,大了六、七倍之多。

大航海時代的海外探險航路圖

(二) 基督教與香料 歐洲人海外探險的動機: A.對東方商品需求日增-黃金、香料、絲綢、 寶石但卻受阻於阿拉伯人、土耳其人 B.傳播基督教福音-對抗伊斯蘭勢力 C.冒險精神:航海家的勇氣與堅毅精神,歐洲王室的支持 D.航海技術的進步:航海圖、羅盤、造船技術

為何是葡、西? 歐洲人航海探險先驅:葡萄牙、西班牙 因:A、已發展成為民族國家,有能力支援供應裝備 B、處大西洋沿岸,方便探險 C、過去為貿易轉運站,航海經驗豐富

葡萄牙航海王子 -- 亨利親王 大力支持航海探險 設立航海學校

(三) 葡萄牙與西班牙的海外帝國 1. 葡萄牙 A.航海探險過程與成就 a. 1488 -繞過非洲南端好望角(狄亞士) b. 1498 -抵達印度西岸臥亞(達伽馬) c. 1500 -正式與印度直接貿易 d. 1511 -取得麻六甲(Malacca) e. 1515 -到達廣東 f. 1545 -與日本通商 B.以澳門為其亞洲貿易的據點

葡萄牙人到日本 長崎貿易一景 達伽馬想像圖 取自南蠻屏風系列繪畫

義大利亞美利哥宣稱此為新大陸 b.麥哲倫環球一周 (a)1519~1522年 2. 西班牙 A.海外探險:向西 a.哥倫布-相信「地圓論」 (1492)抵達巴哈馬群島 義大利亞美利哥宣稱此為新大陸 b.麥哲倫環球一周 (a)1519~1522年 (b)源由:繼續尋找到東方的航路 (c)航程:1519由南美南端→太平洋 →1521菲律賓→1522返回 (d)結果:證明地球是圓的、太平洋海域較大西洋寬廣。

西班牙 B.向美洲高壓殖民統治 a.1520~1530年代 b.消滅美洲古文明- (a)科提斯(Cortes)-阿茲提克帝國 (b)比札羅(Pizarro)-印加帝國 (c)馬雅文明

a.設「東印度總督」:強化對亞洲海域之控制 C.獨占東方海上貿易: a.設「東印度總督」:強化對亞洲海域之控制 b.建立「貿易帝國」:占領少數戰略據點 D.殖民地零散:分布非洲、亞洲、南美的巴西 最古老的倖存葡萄牙海圖,結果顯示探索達伽馬到印度

西班牙人眼中 的印地安人 哥倫布塑像 畫中印第安人神態幼稚憨厚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西、葡的爭執 1494年6月7日,葡萄牙和西班牙兩國簽署了《托德西利斯條約》。西班牙和葡萄牙,在佛德角以西2056公里或者西經48至49度之間,從南極到北極劃出一條分界線。分界線以西的地區,專有權歸西班牙;葡萄牙的遠征考察活動只能在分界線以東進行。 西、葡兩國分別於該年7月2日和9月5日批准此條約。由於麥哲倫的環球航行,1529年兩國又重新簽訂《薩拉戈薩條約》,用以明確這一分割在太平洋上的位置。

十五~十六世紀大航海時代的世界

(四) 新興的海洋勢力 1.背景:16世紀後期起,葡萄牙與西班牙 國勢漸衰 2.新興的海洋勢力 A.荷蘭-取代葡萄牙→成亞洲貿易帝國(十七世紀) B.英國-擊敗荷蘭→成一新殖民強權(十八世紀)

荷 蘭 十七世紀號稱:「海上馬車夫」 商船:遍及美洲與亞洲海域 商人:往來於美洲與歐洲之間 荷 蘭 十七世紀號稱:「海上馬車夫」 商船:遍及美洲與亞洲海域 商人:往來於美洲與歐洲之間 取代葡萄牙成亞洲貿易帝國 A.奪取好望角、錫蘭、麻六甲、爪哇 →獨占東方香料貿易(以巴達維亞為亞洲貿易的據點) B.占領臺灣-與日本、中國從事三角貿易

此圖以荷蘭為中心的等距方位投影 荷蘭貿易示意圖

遠行的荷蘭商隊 遠洋航行,困難重重, 唯有組織大規模船隊, 才能確保航行的安全。

英 國 背景:17世紀中葉,荷蘭漸失海上優勢 成立「東印度公司」:1600年 A.欲參與南洋香料貿易,為荷蘭所阻 B.轉往印度發展 英 國 背景:17世紀中葉,荷蘭漸失海上優勢 成立「東印度公司」:1600年 A.欲參與南洋香料貿易,為荷蘭所阻 B.轉往印度發展 英、荷海戰-(克倫威爾) A.1651年起,英數頒「航海法」-禁止 荷船至英國殖民地運貨→威脅荷蘭經濟 命脈 B.英國擊敗荷蘭→成新殖民強權

英、法爭奪海上殖民地 1756~1763A.D 七年戰爭 (1)英、法為爭奪海外殖民所爆發的戰爭 (2)英國獲勝 (3)取得印度、北美洲、澳洲等殖民地 (4)日不落國

貿易型態改變示意圖

新航路、新大陸發現的影響 (一)歐洲財富、貿易量的增加 (1)葡萄牙成為當時歐洲首富 (2)西班牙自拉丁美洲掠奪大量貴金屬,如白銀 (3)荷蘭於巴達維亞建立亞洲貿易據點(17th) (4)英國於印度建立亞洲貿易據點 (二)加速東西方文明的交流 (三)促成物價與商業革命(商業資本主義)

新航路、新大陸發現的影響 (四)殖民地的掠奪(舊帝國主義興起) (1)亞洲、美洲、非洲成為其向外侵略的對象 (2)由地中海時代→大西洋時代 (3)美洲:a、北美洲:英、法 b、南美洲:西、葡(巴西) (4)亞洲:a、葡萄牙:佔印度臥亞、澳門 b、西班牙:菲律賓群島 c、荷蘭:印尼、台灣 d、英國:佔印度大部分 e、法國:越南(18th)

新航路、新大陸發現的影響 (5)非洲:黑人被販售至美洲為奴 南非:a、葡萄牙佔好望角 b、荷蘭人奪取好望角(17th中)→ 海角殖民地 c、英國(19th初)取得

新航路、新大陸發現的影響 (五)向世界散佈福音 ※16th初,宗教改革→積極向外佈道(新、舊教) 1.南美洲:接受天主教(西班牙) 2.中國:天主教(耶穌會)明末清初 →促成中西文化交流

物質文化的交流→影響日常生活 A.美洲白銀 a.流入歐洲—帶來16世紀「物價革命」、商業革命 b.流入亞洲—中國造成「貨幣革命」,銀銅雙本位制 B.美洲馬鈴薯與玉米,亞洲香料→ 改變歐洲的飲食文化 C.美洲番薯、玉米、花生傳入→協助 中國養活更多的人口 D.亞洲茶葉,美洲咖啡、可可、蔗糖 →豐富歐洲的社交生活 E.中國絲綢、印度棉布→改變歐洲人的穿著

(二) 全球文化的互動 雙向互動的文化衝擊 A.歐洲人海外探險→衝擊美洲與亞洲古文明 B.亞洲與美洲文化→對歐洲產生多面影響 瓷器、茶葉 b.引發「中國熱」風潮。(18th)

世界文明的交匯 歐洲人的海外探險→促世界文明的交匯 政治、經濟與文化密切互動 A.歐洲與亞洲之間 B.新大陸(美洲)與舊大陸(歐洲)之間

(一) 歐洲文化疆界的擴張 1.方式:通商、殖民、傳教 2.成果: A.政治上-征服美洲,瓜分非洲, 震撼亞洲 B.經濟上-將全球納入資本主義的 世界貿易系統中 C.文化上-帶來基督教文明 a.弱勢文明滅絕-美洲 印第安文化 b.強烈衝擊-印度文明、中國文明

亞洲與美洲挑戰歐洲人的傳統看法 A.發現中國人倫理、道德水準高 B.認為美洲 印第安人純潔無邪- 稱為「高貴的野蠻人」

傳染病的交流 A.西班牙人將天花、傷寒、痲疹等帶進 美洲→對印第安人造成致命的殺傷力 B.歐洲人又把美洲的梅毒帶回歐洲

全球文化的互動

第五節 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運動 1.時間:14~16世紀 2.發生地:義北城市—佛羅倫斯、威尼斯、米蘭 ※佛羅倫斯有『銀行城』之稱,是當時金融中心 3.復古:研究希臘、羅馬古典文明 4.思想轉向:中古「神本」思想 近代「人文」主義

1.工商發達→出現活躍城市:五大勢力 A.米蘭公國 B. 教皇國 C. 威尼斯共和國 D. 佛羅倫斯共和國 E. 那不勒斯王國 (一) 義大利的都市社會 1.工商發達→出現活躍城市:五大勢力 A.米蘭公國 B. 教皇國 C. 威尼斯共和國 D. 佛羅倫斯共和國 E. 那不勒斯王國

義大利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 位於巿中心的聖母百花大教堂,是一座哥德式建築的主座教堂,高106公尺,其外部以綠、白、紅三色大理石幾何圖形裝飾,它的橘紅色巨大圓頂,於1463年完成。 這座教堂的圓頂是由布魯內雷斯基仿自羅馬萬神殿的圓頂設計而建造的。圓頂的內部有美術史學家兼畫家的瓦薩利所繪的溼壁畫「最後的審判」,但後來則是由另一位畫家祝卡利完成。高達91公尺的圓頂,內部共有463 級階梯,可以爬上圓頂欣賞佛羅倫斯的全景。

2.各城邦相互競爭: A.贊助文藝 B.收集圖書、藝術品 C.修築華麗之建築(宮殿、教堂) 3.復古:古文明中心(羅馬)-易引發思古幽情 4.東方希臘學術西傳-十字軍東征後 A.義大利商人到拜占庭,對希臘思想感興趣 B.拜占庭學者前來講學,把希臘語文帶進 義大利

日耳曼人古騰堡發明一次印一整頁的印刷機 由於活版印刷術的發明,使得書籍出版普及,人文主義思想傳播迅速,對文藝復興有推波助瀾之效。

(二)人文運動的興起 1.文藝復興運動核心-人文主義 A. 以人的價值為中心(有別於以神為中心) B. 以研究古典語文為基礎: 希臘、羅馬(拉丁) a.先摹仿形式 b.再提出自己的人生觀 C.從事這項工作者稱『人文學者』

2.提倡教育 A. 通識教育:培養自由人- a.有智慧見識 b.具批判精神 c.能獨立自主 B. 全人教育:多才多藝的完人(『三文』、『四藝』) a.重視知識傳授 b.強調人格培養與體格鍛鍊 C.受歡迎教材:西塞羅作品-書信、演說 a.教師鼓勵學生熟讀古代經典 b.重視實用價值--如律師須具備雄辯口才

(三)方言文學與藝術創作 1.方言文學 A.佩脫拉克: a.被稱「人文主義之父」 b.熱戀蘿拉的《十四行詩》 B. 但丁:《神曲》 C.薄伽丘:《十日談》-以 黑死病為背景 但丁 薄伽丘

但丁和他的「神曲」 於1307年開始創作 「神曲」分為「天堂」 、「煉獄」、「地獄」 三部分 「神曲」表達了但丁對 人類智慧和理想的追求

文學家但丁的重要事蹟 1.但丁出身困境,把所有精力用於學習,曾在波隆那大學接受古典教育。 2.1307~1320年完成名著《神曲》,意義有: (1)肯定現世生活的意義,認為現世不只是為來世永生的準備,而且有其本身價值。 (2)反對中古時代的蒙昧,提倡發展文化,追求真理的思想,使但丁成為文藝復興運動的先驅。 (3)方言文學的開創者。 3.主張建立統一的世俗政權,限制教廷的世俗權力。

 佩脫拉克 佩脫拉克是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作家,他一方面發揚古典文學之美,用優美的拉丁文寫下許多有關教育與信仰的作品。另一方面也運用義大利方言創作詩歌,其中最著名的詩作,就是為情人蘿拉所寫的十四行詩,後世尊稱佩脫拉克為「文藝復興之父」。

文學家佩脫拉克的重要事蹟 1.繼續提倡古典文化的研究,到處找尋古希臘羅馬作家的手稿,並加以傳布,認為古典作家的作品文情並茂,富有生命力,因此贏得「文藝復興之父」的美名。 2.以義大利方言寫成十四行詩,內容主要在讚美他鍾愛的女性蘿拉,因為蘿拉死於黑死病的消息讓他痛不欲生,因此寄情詩篇,描繪一個單純開朗、平易可親的新時代女性。 3.重視政治自由與愛國主義,所以特別喜愛西塞羅的著作與信件,緬懷古羅馬的偉大與光榮,相當痛恨當時義大利的政治分裂。

薄伽丘《十日談》

薄伽丘《十日談》 1.批判天主教會,嘲諷教會的黑暗、罪惡,抨擊僧侶的奸 詐和偽善,表達了當時平民階級想擺脫教會束縛的要求。   名著《十日談》描述十四世紀黑死病流行時,十名青年男女在鄉村別墅避難的情形。書中描述他們終日遊玩、歡宴,每人每天講一個故事,雖然故事內容取材廣泛,但貫穿全書的主要是「人文主義」思想,包括: 1.批判天主教會,嘲諷教會的黑暗、罪惡,抨擊僧侶的奸 詐和偽善,表達了當時平民階級想擺脫教會束縛的要求。 2.描繪和歌頌現世生活,讚美愛情是才智和高尚情操的來源,譴責禁欲主義。 3.頌揚青年男女大膽衝破禮教和金錢羈絆、謀取幸福的勇氣。 4.撻伐貴族墮落、腐敗的生活,主張高貴不取決於出身,而決定於人的才智。

A.嘗新: a.復古風格:注重和諧、均稱、調和—古典風格 2.藝術創作 A.嘗新: a.復古風格:注重和諧、均稱、調和—古典風格 b.新技巧:顏色濃淡、明暗對比、距離遠近 (透視法)、油畫、立體感 c.新題材:不再侷限宗教主題—人物、風景(山水)、走獸、花鳥、異教故事均可入畫 B.師法古希臘、羅馬藝術 C.文藝復興三傑: a.達文西-稱「全能文藝復興人」 b.米開朗基羅 c.拉斐爾

文藝復興三傑 達文西 拉斐爾 米開朗基羅

達文西 自畫像作於1512年

達文西 最能呈現智性之美的繪畫 《蒙娜麗莎》描繪一位佛羅倫斯商人之妻,畫中人物坐姿優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蒼茫,尤其嘴角唇邊掌握到含蓄情感的關鍵,寄託達文西對人像的理想典型。 蒙娜麗莎

米開朗基羅 大衛像 西斯汀教堂天頂壁畫

大衛雕像 1501年至1504年雕成,高4.342公尺、重5000多公斤,原作藏於義大利佛羅倫斯學院藝廊。用以表現大衛王(以色列國王)決戰巨人歌利亞(迦南南部海岸的古民族非利士人的勇士)時的神態,以裸體表現英雄體態雄偉及其堅強意志,這種力抗強權的英雄形象成功激發了佛羅倫斯人民士氣。

拉斐爾畫作《聖母抱聖嬰》(又稱《西斯廷聖母》) 畫中帷幔向兩邊拉開,聖母瑪麗亞懷抱嬰兒基督從雲中降落,緩緩走向祭壇,接近人群,把聖嬰獻給人民。而聖母的臉也流露出堅定與憐憫。

拉斐爾畫作《聖母抱聖嬰》(又稱《西斯廷聖母》) 畫面右側站著年輕美麗的大天使聖芭芭拉,隨同聖母前往人間報信。

拉斐爾畫作《聖母抱聖嬰》(又稱《西斯廷聖母》) 拉斐爾的畫則在華麗色彩之中,充分表現了安寧、和諧、協調、對稱及恬靜的秩序 畫面左側跪著年老的教皇西斯廷二世,手指著聖母應該去的大地。

3.政治思想-馬基維利 A.著作:《君王論》 B.背景:痛心義大利人缺乏愛國心, 公民精神淪喪, 以致邦國遭受外國強權入侵 C.主張:a.國君不必重信,必要採詭詐 (狐狸)、暴力威勢(獅子) b.強調強人統治→才能安內攘外

(四)基督教人文主義 1.文藝復興北傳:稱「北區文藝復興」(16th) 2.原因:A、經濟中心的轉移(地中海時代→大西洋時代) B、外敵的入侵(法國、神聖羅馬帝國) C、宗教改革的影響(羅馬建立『異端裁判所』、頒佈禁書目錄) 3.核心:基督教人文主義 A.探討原始的基督教社會狀況 B.主張基督徒應過簡樸、道德宗教生活 C.批評教會腐化 4.著名學者:A.荷-伊拉斯默斯(北區文藝復興的巨擘,人文主義集大成者) 鼓吹以教育提昇人民獨立思考的能力 B.英-摩爾:《烏托邦》 C.法-蒙田:《論文》 5.影響:成宗教改革之淵源

英國學者摩爾(More) 撰有《烏托邦》(Utopia) 一書,描述他心目中理 想社會 圖為畫家小霍爾班 (Hans Holbein the Younger,1497~1543)所繪

拉斐爾的雅典學院 象徵及隱藏的韻味濃厚,繞富創意。圖中間著紫袍倚在木箱上的柏拉圖,其神韻與達文西極為相似。 現存於羅馬的梵蒂岡博物館拉斐爾畫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