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水資源 安慶國小 六年庚班 29號 柳湘琳.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Advertisements

看日历.
貳、當前重點工作及預算 一、近完工階段之重大計畫 二、推動中之重大計畫 三、即將推動之重大計畫 四、預算 10.
台灣園林之美 ─板橋林家花園─ 原圖高27公分,長約490公分 建於1853年的板橋林家花園,是一座擁有中國建築之美與涵養的園林。
資源未來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第06章 水資源 楊棋明 博士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台灣海岸線全長:約1200km 台灣海岸分類: 北部岩岸 西部沙岸 南部珊瑚礁海岸 東部斷層海岸
提升效率,農業永續 ~ 彰雲地區農業水資源有效利用規劃說明
磁浮列車.
第 十二 章 水 文.
資料來源:康軒出版社教學光碟.
OUTLINE OF BRIEFING 簡報 綱要 IMPORTANT OF WATER RESOURCES
4A 葉哲瑋 4A 楊德維 4A 劉人碩 台灣的環安問題—地層下陷 4A 葉哲瑋 4A 楊德維 4A 劉人碩.
台灣有哪些污染,你知道嗎? 而這些污染對於我們的環境又有什麼危害呢? 不知道嗎? 現在就讓我來告訴你!
物價膨脹與通貨緊縮 物價膨脹.
您知道勞工在何種情形下得自請退休嗎? 勞動基準法規定,勞工需在同一事業單位: 工作滿十五年以上,並年滿五十五歲 工作二十五年以上
丁類危險性工作場所申請案簡報(附件3) 申請案: 事業單位名稱 中華民國年月日.
5.1 自然對數函數:微分 5.2 自然對數函數:積分 5.3 反函數 5.4 指數函數:微分與積分 5.5 一般底數的指數函數和應用 5.6 反三角函數:微分 5.7 反三角函數:積分 5.8 雙曲函數.
地層下陷 台灣西南沿海一帶,是地下水抽取量較大的地區,彰化西港、雲林湖口、屏東塭豐及嘉義東石等地層已經嚴重下陷。 看到家園一點一滴的下沈,我們的心情也跟著沈重起來。面對這個嚴重的問題,我們能做什麼事來挽救呢?
台灣地理自然災害 地層下陷 指導老師 : 范銚燻 組員 : 羅淑吟 D 賴秀粧 D
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C0062.
觀光對環境的影響 王志明.
第5章習作 水 文.
六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埤塘之水資源與防災功能定位與應用 財團法人農業工程研究中心 簡傳彬 博士 民國102年6月5日,土木館五樓 埤塘的功能定位 水資源調配
买球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新一代數學》(第三版) 六下D冊 20 行程圖.
2012年十一月十三号 Do Now Write the following in pinyin: 1) 今天是七月十九号吗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南亞地形圖 單 4 元 亞洲(二)──南亞、中亞與西亞 社會學習領域 投影片 16 配合社會(五) 三上地理 4 ─ 1.
議程大綱. 議程大綱 微軟在雲端服務已經耕耘超過15年 Windows Live – 雲端應用的最佳典範.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六9考題(物質循環)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會經由哪兩種作用而循環不已? (10%)
資源未來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第07章 台灣降雨長期變為化對水資源之衝擊 楊棋明 博士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1999 Chi-Chi Earthquake (ML=7.3 MW=7.6)
若水庫的水位 每天增高6公分, 4天後 總水位變化會是多少?
戶外教學 手工藝中心、攔河堰.
研習題目 蘇門答臘西南地震.
雷雨 Thunderstorm
西藏 Tibet.
降低或防治水污染 指導老師:林群馨 製作人:李國任.
第一節 臺灣的水平衡 第二節 臺灣水資源的利用與問題
水與綠建設計畫 滾動式檢討報告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93年7月1日.
人類的石油年代.
產品設計與流程選擇-服務業 等候線補充資料 20 Oct 2005 作業管理 第六章(等候線補充資料)
八大 行 星 科目 : 常識 年級 : 六年級 教節 : 一節 作者 : 郭雅志 使用方法: 按滑鼠去到下一個項目.
有限差分法在大地工程之應用 – 以壓密沉陷問題為例
五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巨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107年法人說明會 股票代碼 : / 12 / 12
中醫系學會返宣部 部長 CM41 中二 黃維俊 副部長 CM41 中二 廖悅孜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聖地的位置.
全球環境的變遷 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現象 臭氧層的破洞 森林的消失 物種快速滅絕 酸雨的危害 人為沙漠.
2005~2009年一千大企業最愛大學生總排名(cheers雜誌)
在羅馬的日子.
天氣因子 天氣因子 影響天氣的因素 例如氣溫、氣壓、風、雨量和濕度 天氣 某一段時間內 大氣層的狀況.
ARTECH INC 大元建築及設計事務所.
組長:黃天翀(4A 30) 組員:李澤城(4A 18) 鄭俊謙(4A 4) 陳嘉樂(4A 2)
桃園鐵路地下與高架化 ~引起的問題爭議不斷 ~.
數學界的變形金剛→ 『定位板』 文昌國小 羅馥華 高翠穗.
大甲溪與我.
Introduction 介紹 指導老師:黃淑娟 學 生:謝汶均 學 號:
第一節 餐飲服務的定義及範圍 4-2 鋸條的種類、用途與規則 一. 鋸條規格 二. 鋸條的種類 三. 鋸條的用途.
環工二 賴建霖 森林二 王柏堯 財法四 張燁峰 中文二 蔡雅聆
4-2 容量與容積的關係.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 1.
一 可靠度問題.
自來水系統 生科、航太、機械、通訊及研發 自來水 下水道系統 循環水 總用水量 光電及半導體產業 污水處理廠 排放140640
后里鄉的地理位置.
第6課 資源問題與環境保育對策 一、水資源 (一)整體問題:不足、時空分布不均 (二)分區問題: 1.季風氣候區: (1)問題: a.水汙染
水資源開發、水源汙染與地層下陷 課程名稱 : 生態與環境變遷 指導老師 : 徐明藤 組員名單 : 外文一B 吳佳璇 外文一B 張綺云 外文一B 康孟凱 外文一B 呂宇芯 休健一B 黃品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珍惜水資源 安慶國小 六年庚班 29號 柳湘琳

☆濁水溪☆ 濁水溪位於台灣中部,屬於中央管河川,全長約186.6公里,是台灣最長的河川。流域面積達3,156.90平方公里,僅略次於高屏溪。濁水溪名字是由日本人所命名,因其溪水夾帶大量泥沙,長年混濁,因而得名。上游之山地集水區年降水量達2000~3000毫米,且所經地層多屬易受侵蝕的板岩、頁岩、砂岩,故含沙量高,尤以萬大溪、丹大溪為最高。河口百年洪峰流量僅次於高屏溪。 濁水溪主流上游名為霧社溪,發源於合歡主峰與合歡山東峰間的佐久間鞍部南側,源頭標高2880公尺。流至春陽東納塔羅灣溪,續流至萬大和萬大溪匯流後,始稱濁水溪。在神龍橋附近與陳有蘭溪匯流,為上游段、中游段分界線,經集集攔河堰(林尾隘口),在二水鼻仔頭、林內觸口為界,中游段在此結束,流出八卦台地與觸口台地之間山口,便流入下游段,經濁水溪沖積平原,在雲林縣麥寮鄉墘厝流入台灣海峽。昔日濁水溪經常河流改道,北流至鹿港,南流至北港,形成濁水溪的氾濫平原。現今主流河幅廣達2~4公里,自東而西,將台灣西部分為南北兩半。 上游地勢起伏,河道多成萬大水縱谷;落差大,雨量多,水力資源豐富,建有萬大、萬松、大觀一廠、二廠、明潭、鉅工等發電廠,還有頭社水庫、霧社水庫及日月潭水庫,均供水力發電之用。林內鄉以下之河水,則用於灌溉。

★湖山水庫★ 湖山水庫位於雲林縣斗六市及古坑鄉,位於斗六市東南方10公里,由於集水區範圍較小,於清水溪建置桶頭攔河堰越域引水補充水源,聯外道路工程已於2003年施作,大壩工程2008年開始進行,全部工程預計於2014年完工,主要用途為提供雲林縣農業灌溉及養殖漁業用水,以減緩抽取地下水所造成地層下陷及地下水中「砷」汙染的問題,提高用水品質。完工後將與集集攔河堰共同調節水源,於豐水期自集集攔河堰引水,枯水期時則運用湖山水庫之蓄水。

台灣地層下陷問題^0^ 台灣地層下陷現況   一般的地層下陷可以說是自然現象,從河流所沖積下來的沙石所構成的沖積平原,當沙石的顆粒愈小,壓實的程度就愈明顯,這是屬於自然的地層下陷。 當外力的作用,例如車子震動,施工震動,建築物的重量等,都會壓密地層,這是第二種無法避免的地層下陷。超抽地下水也會造成地層下陷,這就是屬於人為的破壞了。由於土壤間原本會存在著一些地下水分,這些水分子會有水壓力,因 此會撐住土壤,當我們超抽地下水時, 土壤顆粒間的水分不見了,只剩下空氣。 而空氣很容易被擠出去,這時候就會造成土壤收縮,也就是我們在地表所看到的 地層下陷了,地層下陷的主要原因可大致歸納為下列幾種: 1.地下水超抽--承載應力減小,導致地盤沉陷。 2.地下水水位下降--承載負荷增加,造成土壤壓密。 3.地面構造物--由於高樓的建造,引起承載負荷的增加。 4.地震--砂性土壤因地震而引起沉陷。 5.深基礎開挖及採礦--引起地盤移動,而導致地層,下陷。 根據經濟部調查,台灣沿海地層下陷面積達一千七百平方公里,相當於六個台北市,主要分布在西南沿海及宜蘭沿海,地層下陷最嚴重 的屏東佳冬鄉塭豊村,廿五年來累積下陷達二 ‧二六公尺。值得慶幸的是,長期監測台灣沿海地層下陷 的能資所分析近三年來監測資料發現,包括宜 蘭、雲林、嘉義及屏東沿海地層下陷速率有明 顯減緩的趨勢。以嘉義為例,每年地層下陷速率,已從民國八十年的廿一公分減緩到現在的 三‧七公分。能資所礦產研究室主任劉進金指 出,嘉義被列為地層下陷監控區廣達二百四十 二平方公里,現在所有監控區內的下陷速率全部小於五公分。

地層下陷 _環境資源利用的危機 地層下陷係指大量泥土向下垂直移動,引起地面和地層的下沈現象。造成地層下陷的因素非常多,其中有自然因素所引起的,例如:地殼變動、火山爆發和地震等;而人為因素所引發的地層下陷主要是大量抽取地層中的流體所造成的,包括地下水、石油、天然氣、地熱等。另外如地面荷重大量增加或採礦等,亦會造成地層下陷。此種因人類活動所造成的地層下陷,一般速度較快且下陷量亦較大。無論何種原因引起的地層下陷,皆是地球生態體系內平衡關係的調整所致。 在許多大都市,如墨西哥、上海、威尼斯、東京等地,因人口密集、建築物增多,過度依賴地下水資源之供應,導致發生地層下陷的現象相當普遍,其中墨西哥市的總下陷量已高達9公尺之多。地層下陷在都市地區同時造成極嚴重的問題,因地表的下陷或變形,使得一些工程建設的功能受損,危及建築物的安全,增加了洪患的潛在危機及防洪工程經費,甚至於使整個受影響的區域荒廢,以致無法加以利用。而對於沿海地區的危害更嚴重,極易造成國土之流失,增加海水倒灌、暴潮為患的危機外,更會造成土壤鹽化、海水入侵地下水層並污染地下水源。

雲林地層下陷問題(1) 高鐵與雲林東西向快速道路交叉點的土庫路段,去年地層下陷高達六點五公分最為嚴重,高鐵希望雲林沿線農民不要抽地下水,水利署計畫封閉1115口井,農民很不服。為何雲林地層下陷問題如此嚴重?雲林縣長蘇治芬表示,現在農用井多屬於淺水井,對地層下陷影響並不大,影響大的是自來水公司與水利會共八百口的深層水井,並水利會的水資源分配,出現問題

雲林地層下陷&高鐵   雲林地層下陷問題愈來愈嚴重,讓高鐵陷入危機,八年來,高鐵雲林路段地層下陷超過63公分,再不解決,為了安全,高鐵將會減速,因此高鐵這幾天開始補強橋樑結構,用彈簧支撐墊把橋樑墊高。   地層下陷讓這棟房子比路面低了三十公分 很多人的房子愈住愈矮,糟糕的是,高鐵跨越台78線雲林段橋樑也跟著下陷 現在的橋樑高度已經比八年前高度低63公分 高鐵列車一來到這裡突然下降63公分不但得被迫減速 還可能發生安全危機,因此施工單位已經發動搶救高鐵行動,要把下陷的橋樑墊高。   橋樑裡有個彈簧支撐壂可以調整高度,原本高鐵預計九年後才要調高 但是雲林地層下陷問題比預期的嚴重,不得不提前作業 施工單位甚至挖開基樁,要確定有沒有因為地層下陷裂開 因為高鐵承載每天至少數萬人次,安全馬虎不得 但是解決地層下陷的問題還得附近農民和工廠配合、嚴禁超抽地下水,防止高鐵橋樑下陷。

沿海地區的淪陷 屏東沿海地區於六十年初,尚以稻作農業土地利用型態為主,但濱海地區之耕地現已全被開闢為密集之魚塭養殖區。歷年來,魚塭起自東港、林邊地區向佳冬、枋寮地區延伸,並由海濱漸向內陸擴大。林邊、桂冬、枋寮、新埤等鄉內,於四十六年時,地下水井只有227口,五十六年時有922口,六十九年增為3,248口,七十四年時已增至4,936口。每年抽水量約3.20億立方公尺,其中養殖用水即占1.7億立方公尺(53.1%),但地下水補注量卻只有1.89億立方公尺,年超抽量達1.31億立方公尺,因而導致地下水位遽降。屏東沿海地區的地層下陷約始於六十一年,自六十八年一月起較為顯著,而以六十九年一至六月乾旱期之下陷速度最大,平均每月下陷量達5公分,六月以後速度則漸減。以致於沿海低窪地區每逢豪雨即發生排水不良和海水倒灌,損失甚為慘重。至七十一年四月時下陷甚微,但自七十二年二月起又繼續下陷。根據七十七年地層下陷的檢測結果,林邊溪口左側之塭豐村為全區下陷的中心(見圖三),其累計總下陷量已高達2.43公尺,塭子國校為2.39公尺。由此向四周擴散分布,林邊為2.27公尺、佳冬1.42公尺、枋寮1.19公尺,目前地層下陷現並無減緩之跡象。由於養殖業利潤較高,魚塭養殖在全省迅速蔓延,面積急遽增加,由五十五年的21,220公頃增至七十四年的40,775公頃,因而高度密集的抽取地下水,年抽用量22.1億立方公尺,使得各地區的地下水位急速下降,而地層下陷在沿海地區為害的情況也日益嚴重。除了屏東地區外,全省沿海地區或多或少均有地層下陷的現象發生。雲林縣地層下陷主要在北港溪北岸一帶及金湖、台西地區,在七十~七十六年間,最大總下陷量已高達50公分。七十五年八月韋恩颱風導致堤防潰決,積水盈月不退,即為一典型地層下陷所引發的災難。彰化沿海地區自七十六年開始辦理地層下陷檢測,結果顯示,已發生地層下陷,且下陷量正逐年增加,至於是何時開始下陷,則無從得知,目前漢寶海堤下陷量已達50公分之多。另外在嘉義東石和宜蘭礁溪一帶,也已有地層下陷的現象發生。

環境利用的省思 人類對於各種資源的利用方式,有些是與自然環境相容並蓄,對於環境之衝擊較小;有些則具有互斥性,將直接或間接破壞原有的環境,而引發各種環境問題及災害,乃至於威脅到本身的生存。 台灣地區造成地層下陷的主要原因,係過度抽取地下水所致,雖然與世界各地大致相同,但導致過度抽取地下水的原因卻有所不同 除台北盆地外,其餘各地都是因養殖漁業的極度發展 魚塭面積快速增加,導致高密度的集中抽水 這種情形在世界各地則是少見。其影響非常深遠 非僅引發地層下陷及一連鎖之災害而已,對我國水土資源之利用更造成相當大的衝擊。 如何對我國水土資源等做一妥善的規畫與利用,實為目前當務之急,亦值得我們深省。

環保的重要   人類利用各式各樣的能源來滿足生活需求,發展日益繁盛的文明,但地球的健康卻一天一天的衰敗,溫室效應、臭氧層破洞、核電廠災變、酸雨、雨林減少……這些問題追本溯源無一不和能源使用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