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十大重點服務業 高等教育輸出產業- 擴大招收境外學生行動計畫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第 二 組 班 級: 四會資四A 組 員: 4950R015 吳雪箏 4950R022 林佳盈 4950R050 方曉羲 4950R065 沈怡君 4950R070 李萱茹 管 理 學 報 告 - 家 樂 福.
Advertisements

果醋营销策划方案 王 鹏 徐广兰 石 艳 侯书宝 —— 市营 1004 班第七组倾情奉献.
健康節制部 2012年度事工計畫報告.
飞 教 师 的 梦 翔 参赛选手:蒙美宏 团队成员:毛艳婧 唐松萍 指导老师:吴根生 所在单位:河池学院 联系电话:
我的花样年华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鼎泰豐 治平高級中學 學生:賴芳儀.
哎呀呀选址报告 09连锁 杨小炎 许肖肖.
二岸工作經驗分享座談 蔡翔宇.
VC工作室策划组 因为专业——所以我们不断超越 伴随企业健康成长,塑造企业新形象 口号:因为年轻——所以我们不断创新
宁波市咸祥镇项目初步市场研究报告 2008年5月8日.
特色零食店可行性分析报告 P-C重组 指导老师: XX教授 小组成员:XXX.
规划精彩人生 打造锦绣前程 职业生涯规划 CAREER PLAN.
第二屆國家永續發展獎 永續教育績優獎簡介 2005/4/25 台南縣南化鄉瑞峰國民小學.
成員:環工三-翁鈞瑋 經濟三-陳宜靜 資源三-陳雅君
做一只幸福的小小鸟 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 高慧冰 2014年3月29日.
行 銷 管 理 報 告 巴克斯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指導老師: 陳 碩 佩 老 師 組員: 廖烽宇 4000P057 李佳澤 4000P059
第二章 战略规划与市场营销管理过程.
命運好好玩 設計者 百齡高中 樓毓珮 蔡青芝 劉美侖 我的家.
「學校本位國際教育計畫」(SIEP) 計畫書撰寫經驗分享 報告人:明道中學林雯琪副校長 2017/3/13.
百年建筑 一生好合 绿城.百合公寓.
Bank 3.0 證券產業發展趨勢 與數位化應用 富邦證券 副總經理 郭永宜 (行銷暨商品督導)
行銷企劃 遠東幸福番茄園-『讓愛飛揚』.
海星學制 一、國民中學 二、普通高中 三、高職 四、綜合高中
选修课论文 题目:《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 具体要求: 1.请用《公共选修课作业用纸》完成作业 2.详见模块和案例指导.
人力资源管理员 培训讲座.
建築新管理模式 實習學生:周晏如 指導教授:廖子賢 實習單位:三境建設有限公司 實習期間:101/06/25~101/08/17.
7-11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
赴台湾应用科技大学参访培训 培训地点:中州科技大学、台湾建国科技大学 培训时间:2014年8月20至2014年8月31日 汇报人:孙琪娟
知己知彼 百戰百勝 員林就服務站 陳柔卉 97年11月5日.
药学专业职业规划 药学(3)班 罗康雄.
高 教 輸 出 政 策 打造臺灣成為東亞高教重鎮 主講人:吳清基.
休閒運動管理 ---自行車車道規劃與分析--- 以台南市、屏東縣為例
佔據.
104 學年度招生 歡迎您加入 嶺東科技大學 財政系財稅與會計資訊碩士班 全國唯一 財稅與會計資訊碩士班 為築夢 奠定基礎
高餐藍帶廚藝中心 Le Cordon Bleu-NKUHT Culinary Center
Saga University 佐賀大學 交換生計畫說明會
台糖公司97年新進人員甄選 訊息 項 目 內 容 備 註 甄選職位類別 詳見簡章 錄取名額 38人 報名日期
競爭敵對與競爭動態 -以奇美醫院精神科為例 參、舉行理念與展示特點 指導老師: 簡俊成教授 班 級:碩專班二乙
文化創意產業- 以原住民手工藝坊為例 芽檬文物工作坊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新建學生宿舍評估案 2018/12/9.
文學院、管理學院、海科院 暨各系所 及通識教育中心
Cloud Computing – Challenges & Opportunities
第六組 許茹雯 李翔雲 王秀旬 張碩峰 麥嘉容 廖子誠
中國科大 綠能產業報告 成功工商 指導老師:蔡學偉老師 組長:張正祺 組員:陳昱豪 陳亦穠 蔡佩樺 張建城 廖啟沅 黃珮如
國際企業管理 燦坤3C通路策略 班級:四國四B 組員: 4940P036 張玉靖 4940P042 陳怡菱 4940P051 顏幼琴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若不堅持,一切都會變樣 /徐重仁 組別:第六組 組員:張勻如15張貫儀18許少瑄19 劉鳳汝35蔡淑蕙38許重駿49 來源:網路.
報告人:王淑娟科長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103年5月9日
中三高中物理選科.
張原禎 新北市德音國小教師 教研科資教股輔導員 ~512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國際及兩岸事務暨研究發展處 報告人:朱處長海成.
數位學習評鑑期末專題 國內案例分析.
知識管理-期末報告 寵物殯葬業 資管四智 林詩婕 指導老師-王鵬飛.
NO.004 職涯 報 徵才 實習 家教 國立嘉義大學 學生事務處學生職涯發展中心.
公司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 人力资源部培训发展组.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Chinese Internet Marketing Opportunity
報告人:黃 宜 純 校 長 日 期:106年4月20日.
中醫系學會返宣部 部長 CM41 中二 黃維俊 副部長 CM41 中二 廖悅孜
2005~2009年一千大企業最愛大學生總排名(cheers雜誌)
僑生輔導組業務評鑑報告
花王集團.
校外實習媒合資訊平台介紹 報告人:王上明 指導單位: 教育部技職司 承辦單位: 明志科技大學 、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智慧運輸(ITS)推動成果及未來展望 行政院交通部
學術交流─2011新加坡萊佛士書院課程交流.
報告人: 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辛文義.
姊妹校雙學位計畫 崔艾玫
昂首踏實- 大專校院校外實習媒合資訊平台 主講人:王上明 中華民國 100年6月 教育部產學合作資訊網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行政院十大重點服務業 高等教育輸出產業- 擴大招收境外學生行動計畫案 教育部國際文教處 03/24/2011

簡報大綱 壹、國內外現況 貳、計畫目標 參、計畫主軸 肆、效益

壹、國內外產業現況 一、近4年僑外生、華語生及交換生人數 國際學生別 2007 2008 2009 2010 5,259 6,258 外國學位生 5,259 6,258 7,764 8,801 僑生 10,861 11,426 12,840 13,438 國際學位生 小 計 16,120 17,684 20,604 22,239 交換生 2,366 2,587 2,990 3,376 華語生 10,177 10,651 11,612 12,555 國際非學位生 12,543 13,238 14,602 15,931 國際學生 總數 28,663 30,922 35,206 38,170

二、2010年外國學位生前10大生源國在臺留學人數 國家別 學位生人數 占學位生總人數 百分比 越南 1,826 20.75% 馬來西亞 1,589 18.05% 印尼 740 8.41% 南韓 441 5.01% 日本 416 4.73% 美國 373 4.24% 泰國 358 4.07% 印度 347 3.94% 甘比亞 152 1.73% 菲律賓 148 1.68% 2010年我國外國學位生分別來自共122個國家,排名前5名越南、馬來西亞、印尼、南韓與日本,人數合計5,012人,約佔外國學位生人數一半,與主要教育輸出國家之國際學生來源國比例接近。 教育輸出國主要學生來自1到2個國家,而非平均分配來自不同國家或地區。

三、外國學生前10大生源國主要攻讀學制及學門 國家別 學制別及主要學門領域 越南 商業及管理(大學、碩士) 工程(碩士、博士) 馬來西亞 傳播、工程、設計(大學) 人文(碩士) 印尼 工程、商業及管理(碩士、博士) 南韓 人文、商業及管理(大學) 日本 人文(大學、碩士、博士)、社會及行為科學(碩士、博士)、商業及管理(大學、碩士) 、醫藥衛生(大學) 美國 人文、商業及管理(大學、碩士、博士) 社會及行為科學(碩士、博士) 泰國 商業及管理(大學、碩士)、農業科學(碩士、博士)、工程(博士) 印度 自然科學、工程(博士) 甘比亞 工程(大學、碩士、博士)、農業科學(大學) 商業及管理(碩士) 菲律賓 商業及管理(大學、碩士)、工程(碩、博士) 越南、印尼、泰國、甘比亞及菲律賓偏好工程及商管領域,多於研究所就讀 馬來西亞、南韓、日本及美國偏好人文,傳播及商管領域 印度學生偏好自然科學及工程領域,多於博士班就讀

四、 2010年外國華語生前10大來源國在臺留學人數 國家別 華語生人數 占外國華語生人數% 美國 2,098 16.71% 日本 1,886 15.02% 越南 1,456 11.59% 南韓 1,136 9.04% 印尼 784 6.24% 法國 531 4.22% 泰國 402 3.20% 馬來西亞 372 2.96% 德國 331 2.63% 加拿大 317 2.52% 臺灣具華語研習市場之全球佈局優勢,可吸引開發中及已開發國學生家來臺研習華語,其擴大臺灣國際聯結效益不下於在臺外國學位生。

五、 2010年外國交換生前10大來源國在臺留學人數 國家別 交換生人數 占交換生人數% 日本 581 17.21% 美國 494 14.63% 韓國 378 11.20% 法國 230 6.81% 德國 157 4.65% 泰國 116 3.44% 新加坡 86 2.55% 奧地利 79 2.34% 瑞典 72 2.13% 加拿大 69 2.04%

六、全球國際學生流動概況 開發中國家學生往先進國家留學 來臺留學生主要生源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尼 來臺華語生主要生源國:美國/日本/越南,華語生具全球市場拓展潛能 僅國際教育產業輸出主流國家可吸引不同來源國學生;亞洲國家生源國多集中於少數國家。 美國:印度(14.14%),中國(11.6%),韓國(10.7%), 6.1%日本,5%臺灣 英國:中國(12.6%),印度(7.2%),美國(5.6%)。 澳洲:中國(25.3%),印度(13.6%),馬來西亞(7.7%)。 紐西蘭:中國(57%),澳洲6.7% 日本:中國(58.8%),韓國(15.2%), 4.1%臺灣。 韓國:中國(68.6%),日本(5.4%)。

東南亞學生國際流動機會 國家 大學數 大學在學率(2006) 中學在學率(2006) 出國留學/總人口數(2007) 馬來西亞 202 28.6% 68.7% 46,473 (0.181%) 印尼 2,680 17.0% 60.4% 29,580 (0.012%) 越南 322 9.5% (2001) 61.9% (2001) 27,865 (0.032%) 泰國 165 45.9% 71.0% 24,485 (0.037%) 新加坡 19 33.7% NA 18,207 (0.391%) 菲律賓 511 28.5% 7,843 (0.008%) 寮國 1 9.1% 34.9% 3,544 (0.052%) 緬甸 44 11.5% 3,372 (0.007%) 柬埔寨 41 4.5% 30.7% 2,863 (0.020%) 汶萊 20 6.0% 98.0% 2,384 (0.614%) 東帝汶 2 9.6% (2002) 22.8% (2001) 2,127 (0.188%) 印度 21,093 11.8% 55% 153,312 (0.013 %) 加入大學生佔總人口比率 http://www.nationmaster.com/graph/edu_ter_enr-education-tertiary-enrollment#source http://web.worldbank.org/WBSITE/EXTERNAL/COUNTRIES/EASTASIAPACIFICEXT/INDONESIAEXTN/0,,contentMDK:21521167~pagePK:141137~piPK:141127~theSitePK:226309,00.html#overview http://www.unicef.org/infobycountry/bruneidarussalam.html 大多數東南亞國家大學在學率低於30%,顯見其在高等教育普遍供應不足 台灣於東南亞國家高等教育輸出占有率偏低,基於地緣關係,仍有很大成長空間 9

招收境外學生SWOT分析 Strength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 1.學術研究素質高 2.技職教育資源符合亞洲新興國家人才培育需求,具輸出特色 3.高科技產業及全球台商佈局發展 4.生活環境友善且學費合理 5.中文正體華語教學與傳統文化 6.加入工程教育認證國際組織,學歷獲各國官方承認 7.我國高等教育學費相對歐美國家低廉。 Weakness 1.大學部全英語授課學程不足 2.大學國際化友善程度仍待改進、境外學生輔導人力資源有待強化 3.境外學生學成後留臺實習及工作限制較 Opportunity 1.全球有300萬國際學生且快速增加中 2.東亞國家出國留學學生人數成長 3.東亞各國多年大量畢業僑生校友向心力高 4.亞洲及太平洋工程師組織聯盟(FIEAP)特請我國協助為東協國家制定工程教育認證指導方針 5.華人社群對於華語文教育需求殷切。 Threat 1.中國大陸、日、韓、紐、澳、印度等國紛紛與東協洽簽經貿協定,致我官方活動空間相對減縮 2.中國大陸、英、澳等國積極投入競爭東南亞高等教育招生市場,加遽招生難度 3.中國孔子學院與漢語水平考試在東南亞國家之擴展,對我推動華語教學與華語能對我推動華語教學與華語能力測驗之成效形成衝擊。 市場新進競爭者: http://www.eua.be/fileadmin/user_upload/files/newsletter/International_Student_Mobility_-_Patterns_and_Trends.pdf 研究素質高: SCI/SSCI全球15/16名 10

貳、臺灣招收境外學生人數目標 至2014年,境外學生人數達8.7萬,占大專校院學生人數 6.8%。(2010年為3.3%) 國別 至2014年,境外學生人數達8.7萬,占大專校院學生人數 6.8%。(2010年為3.3%) 國別 國際學生人數/ 大學在學生總人數 國際學生占大學在學生總人數百分比 未來成長目標人數 日本 13萬3千/284萬6千 (2009) 4.7% 30萬/2020年 韓國 7.6萬/229萬(2009) 3.31% 10萬/2012年 新加坡 9萬/19萬8千(2009) 45.5% 15萬/2015年 馬來西亞 8萬/110萬(2010) 7.27% 10萬/2020年 香港 1.01萬/10萬(2010) 10% 2020年國際學生占大學在學生人數20% 臺灣 4.47萬/134.4萬(2010) 3.33% 8.7萬/2014年,境外學生占大專校院在學生人數逾6.8%

2011-2014臺灣招收境外學生人數成長目標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備註 外國交換,研習及選讀生 3,376 3,882 4,465 5,134 5,905 每年成長15% 外國學位生 8,801 10,121 11,639 13,385 15,393 華語生 12,555 15,066 18,079 21,695 26,034 每年成長20% 僑生 13,438 14,782 16,260 17,886 19,675 每年成長10% 海外青年技術訓練班學生 1,195 1,300 1,450 1,595 1,655 中國大陸學位生 1,400 3,351 6,012 9,543 註 中國大陸研修生 5,316 6,113 7,030 8,085 9,298 國際學生人數小計 (不含陸生) 39,365 45,151 51,893 59,695 68,662 境外學生人數小計 (含陸生) 44,681 52,664 62,274 73,792 87,503 大專校院在學學生 1,343,603 1,330,167 1,316,865 1,303,697 1,277,623 占大專校院在學學生百分比 3.33% 3.96% 4.73% 5.66% 6.85% 註:100學年度招生名額以2,000名計,自101學年度起,將以大學日間學制實際總招生名額比率逐年擴增。大學、碩士、博士班名額分配,暫以各該學制佔總名額比率推估,分別為78%、19%及3%。

參、計畫主軸 招收境外學生行動計畫 主軸一: 主軸二: 精進在臺留學友善環境 強化留學臺灣優勢行銷 建構留學臺灣宣傳全球佈局,強化東南亞國家駐外組織人力 ,積極參與高等教育國際合作組織,辦理海外臺灣教育展,強化海外臺灣教育中心功能 重點推動東亞來臺留學專案計畫 積極推動國際人士及學生來臺短期研習華語,瞭解臺灣高等教育優勢,進而建立留學臺灣口碑。 精進大學校院全英語授課環境,吸引優秀學生於我國重點特色大學留學。 建立境外學生輔導人員支援體系。 簡化及放寬國際學生申請入學、在校工讀及畢業留臺相關規定 經營留臺國際學生校友網絡及促進國際學生參與專業實習 強化陸生來臺留學誘因

主軸一:精進在臺留學友善環境 吸引優秀學生於我國重點特色大學留學,專案補助大學校院以全英語授課園區、國際學院、國際學程或專班方式,開設全英語學位學程。 辦理大專校院外國學生學習環境訪評計畫,建立獎優扶幼機制,逐年提升臺灣高等教育輸出品質。 建立境外學生輔導人員支援體系,建置境外學生事務人員資訊交流平台、建立輔導人員服務素養培訓及境外學生服務品質認證機制。 簡化及放寬國際學生申請入學、在校工讀及畢業留臺相關規定。經營留臺國際學生校友網絡及促進國際學生參與專業實習。 強化陸生來臺留學誘因,協助媒合學校與民間資源,鼓勵學校善用臺商企業、同鄉會等民間資源,一方面爭取優秀學生,另一方面協助臺商企業培育人才,創造雙贏局面。

主軸二:強化留學臺灣優勢宣傳 建構留學臺灣宣傳全球佈局,強化東南亞國家駐外組織人力,積極參與高等教育國際合作組織,辦理海外臺灣教育展,強化海外臺灣教育中心功能以全面提升臺灣高等教育國際曝光度,同時掌握臺灣高等教育輸出市場。 重點推動東亞來臺留學專案計畫,建置專案網路平台,彙整國內各大學國際學程、奬學金等資訊,提供國際學生瀏覽。建構東南亞重點國家之招生專責平臺,提供該國學生申請留學臺灣之單一服務窗口。 積極推動國際人士及學生來臺短期研習華語,瞭解臺灣高等教育優勢,進而建立留學臺灣口碑。 擴大辦理海外青年技術訓練班,利用國內優質技職教育環境及設備,精進訓練科目及課程內容並朝多元化及實用化發展,以爭取更多華裔子弟前來就讀

肆、招收境外學生效益 促進高等教育國際化全面性發展 精實國內產業全球化佈局之國際人才資源 彰顯臺灣於國際教育市場貢獻,厚植臺灣國際關係資本 營造國際化友善校園環境 擴大國內學生國際視野 精實國內產業全球化佈局之國際人才資源 國際學生具多語言及跨文化優勢,成為國內產業全球業務拓展種子人員或成為研究機構優秀研發人才 彰顯臺灣於國際教育市場貢獻,厚植臺灣國際關係資本 外國學生是台灣與外國社會互動,建立國際友誼之人力資本。 外國學生進入台灣高等教育學府,協助宣揚台灣高等教育特色,增進他國對我國瞭解與支持,拓展對外關係建立邦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