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 柳坤文.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产教融合 科技合作处 刘 聃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 [2014]19 号)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 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 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深化体制机制.
Advertisements

商学院教学办 工作汇报 王景峰 2014年6月25日.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中小学教师 & 教育研究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宋维红.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创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引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山西省2012年度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评估工作培训会
计算机网络教程 任课教师:孙颖楷.
中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 编制方法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倪祥明.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应用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点分析 鲍 洁 广州.
牛 健 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以“职业人格”为核心, 全面构建“双四维”德育体系
工程建设基本程序 项目决策 初步设计 技术设计 施工图设计 招投标 项目实施 竣工验收.
自主创业.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C++面试笔试精要 张立伦 讲师的CSDN博客地址
药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 药学系 陈卫民.
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课程标准构建 汇报人:马媛媛 财经学院.
迎接全国高等院校工商管理硕士(MBA)水平评估 工作安排会议
“2+1”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提要 柳坤文
网页设计师的职业成长规律 主讲:刘万辉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初级会计电算化 (用友T3) 制作人:张爱红.
2013年度述职报告.
职称:***(博导、教授、副教授、讲师)
教育硕士课程 课程特色 提供具弹性修课组合 配合不同知识背景的学员 融合个人经验及新知识 促进学员专业提升.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旅游英语》课程 师资队伍.
姓 名 出生年月 所在学科 最高学历/位 专业 毕业学校 成果内容 本人业绩 (一)教学内容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区级课题汇报 (初期) 汇报人:建平中学周宁医 2008年9月27日.
第四节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后期讲座预告 !课程咨询加群 ! 吉林教师考试微信:jljsksw.
《机械设计基础》(王军主编)教材配套电子教案
高等职业教育 专业的内涵建设 钱 泉 森 2013年1月.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商业银行客户经理 教师 李琳.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基于时政热点问题,政史地学科横向统整”的拓展型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北京市外国语学校和外语实验校初中外语 教学改革实验的历程及启示
改革创新 办出特色 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中国药物GCP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李见明         北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 本专科生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发展的思考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介绍 信息工程学院 孙俊国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扁平化精美IT工作实施规划 涛说PPT.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姓名 Tel: My Skill 技能1 技能2 技能3 技能4 技能5 技能6.
实用网络营销基础 冯英健 2006年8月6日 首页.
《产品设计工程应用》课程 陈兴波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专业.
质量管理体系和认证人员管理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certification personnel management.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指南.
网页设计与制作 —— 学习情境二:网页模板设计
201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课程“创新杯”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二期)评估 专项建设项目情况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张三 安徽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019/5/10 网络学习空间实务操作.
甘肃农业大学伏羲学者年度考核 伏羲杰出人才 潘晓婷,女,体育教学部教授,硕士生导师.
OWASP中国介绍 作者:RIP 时间: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风险评估专家研讨会 ACCC Workshop: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Risk Assessments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BEIJING SENTO HUARUI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2019/9/19 互联网产业、立法与网规 张钦坤 腾讯法务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 柳坤文

一、世界四大职业教育模式及特点 二、我国职业教育政策 三、我国职业教育状况 四、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什么是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什么是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职业教育与普通学科教育标准比较,有三个方面的差异: 1、基础理论和知识方面 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 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 2、技能和方法方面 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 。 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 3、科学研究能力方面 具有从事本专业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职业教育具有改进工作的能力。

一、世界四大职业教育模式及特点

从世界范围来说,高职教育起步并不早,它的快速发展大都始于上世纪60-70年代。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从60年代开始,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西方国家急需大批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在此期间,西方国家的职业教育得到了高速发展,并逐步形成了比较典型的北美的CBE、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英国的BTEC四大模式。

(一)世界四大职业教育模式 1、北美的CBE职业教育模式 以加拿大为代表的CBE( 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模式。 注重技能以及掌握与运用这些技能所必需的知识和态度,强调职业岗位所需能力的确定、学习和运用。 实施:政府主导,行业参与,学院实施。

主要内容有: (1)政策法律保障。从1960年,加拿大政府通过《技术和职业训练支持法》,1981年通过了《国家培训法》,1991年建立了职业分类体系、职业标准、职业准入和职业手册(职业工作内容、从事该职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条件) (2)组织管理。省设立学院和大学管理部,

(3)专业设置。以就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为依据。学院各专业设有专业顾问委员会,负责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制订和质量调查工作。 (4)培养目标与课程开发。应用职业分析方法确定 (5)教育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用学习包、技能学习指导书和学习计划等方式,充分利用学院建立的工业资源中心开展学习活动 (6)学业成绩考核。以学生的表现和操作结果为主 (7)教育质量评价。以学生就业为主

2、德国的双元制 教育实施双元:学校和企业 教学内容双元:理论与实践 教学场所双元:学校与企业现场 教师双元: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 学生身份双元:学生和实习生 体现面向职业、以能力为本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职业教育理念。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实施: 政府主持,行业主导、企业和学院实施。

主要内容有: (1)政策与法律。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从1969年始,德国政府颁布了《职业教育法》等一系列与职业教育法配套的法规,建立了一套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在内的职业教育实施监督系统。 (2)组织机构。政府有教科部 (3)管理。政府制订职业分类名称、培训内容、考核要求。行业协会组织考核和职业资格认证。 (4)专业设置。职业分析为导向,一个职业群对应一个专业。

(5)培养目标和教学内空:分为社会能力(学会做人、学会共处)、方法能力(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和专业能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6)教学实施。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采用产学结合,行动导向(包括项目教学、角色扮演、头脑风暴、模拟教学、案例分析、引导课文)等进行方式进行教学。 (7)教学评价。国家统一考核。

3、澳大利亚的TAFE 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技术和继续教育。 1997年澳大利亚政府引入、实行和推广培训包。 实施:政府主持、行业主导、学院实施。

主要内容有: (1)政策和法律。从1988年开始,澳大利亚政府和各州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 (2)管理。建立了澳大利亚职业资格框架、培训包、和职业资格认证框架 (3)专业设置。行业组织用职业分析法,建立培训包,学院选择培训包中的一组课程。 (4)培养目标:以国家职业资格认可的标准为依据。将职业能力分关键能力和专业能力。 (5)教学。采用融理论、实践的项目教学法。 (6)评价。采用统一标准,采取观测、口试、操作结合的考核方式。

4、英国的BTEC Business And Education Coucil---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的简称,成立于1986年。 实施:行业主导、政府参与、学校实施的职业证书职业教育。

主要内容有: (1)政策法规。国家有健全的政策法规。 (2)组织管理。政府制订职业资格框架、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和职业准入制度。由行业协会制订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 (3)专业设置。专业课程模块化,通过不同的模块组合不同的专业方向。 (4)课程。分为通用能力、专业能力课程。

(5)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支持系统(学生学习指导手册、学生学习咨询与服务、学生学习资料网、学生学习场地与环境)。 (6)评价。以课业考核为主、多种形式并用。 (7)质量控制。内审和外审结合

(二)世界上四大职业模式特点 体现以服务为宗旨(服务社会、服务经济、服务职业、服务人),以就业和市场(就业市场、生源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基本发展能力、生存能力)为本位、以产学结合为基本途经,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和解决方案。

主要特点: 1、政策保障。法律政策保障、组织机构管理。 2、教育实施。多方参与实施:政府和行业、企业组织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评价标准开发;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参与教学实施和考核。 3、专业设置。以服务为宗旨(服务社会、服务经济、服务职业、服务人),以就业和市场(就业市场、生源市场)为导向。 4、目标定位。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5、人才培养。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本位(基本发展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生存能力:专业技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 6、教学建设。注重职业分类规范,建立有完善的职业从人员业素质、理论、知识、能力要求,职业教育课程和内容体系,职业教育考核标准。 7、教学内容。不是以学科系统理论知识为依据,而是以职业分析为基础,采用职业、岗位分析方法确定,课程内容模块化。

8、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化、一体化、工学交替、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 9、教学手段。传统和现代教育技术并用。 10、质量监控。建立有完善的政府、行业企业组织和学院内部多层次、校内外结合的质量监控体系。 11、教学评价。考核标准是由行业要求决定,平时态度与学生学习成果结合,以考核学生能力为主。

(三)现代职业教育与传统学科式教育的区别 1、课程模式。 传统学科式教育将各类课程按(知识内容)顺序分阶段排列,组成各门课程相互衔接又各自为政的结构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按工作任务、工作项目要求构建融知识和能力于一体的课程。 2、课程组织。 传统学科式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并列。 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

3、教育内容。 传统学科式教育内容以学科体系为依据,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因此,难以培养学生的“工作过程知识”和基本工作经验,更难以培养出满足企业和劳动市场需求的人才。 现代职业教育内容以职业分析为基础,建立在整体的、过程导向的职业分析的基础之上,并符合职业发展的心理规律,是将职业分析、工作分析、职业资格分析、教学分析以及个人发展目标等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过程。注重能力培养。

4、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学科式教育以学校课堂教育传授知识为主。 现代职业教育采用工学结合,现场教育为主,注重培养能力为主。 5、教学方法。 传统学科式教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讲授为主。 现代职业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指导为主。

6、质量评价方法。 传统学科式教育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应用为主。 现代职业教育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实践能力和与职业从业标准为主。 7、教师要求。 传统学科式教育教师是理论、知识型。 现代职业教育教师是双师素质综合型。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

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不断升级,企业对用人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向我国转移,企业急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实行的是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一方面企业急需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大量的大学毕业生由于缺乏实践能力和一技之长就业困难。

为解决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用的状况,国务院及教育部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推动高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 1、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其中第二十三条规定: “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实行产教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 2、1999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英才教育开始向大众化教育转型,在国家职业教育体系里正式确立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技术学院这一层次。

3、200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具体提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的要求。 4、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 号)第一次明确地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界定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且要求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

4、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地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重申:“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的政策法规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从事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政策、法律保障。

三、我高等国职业教育状况

我国高等职业从20世纪70年代起步至今已三十多年,从高等教育的辅助和配角地位,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成为培养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换代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 目前有高职院校1168所,在校生600万人,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替代的半壁江山,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高职教育在多年的探索中,形成了较多的的人才培养模式,综合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企业出资,学校培养。 如昆明冶金高等专业学校实施的“双向生”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招收定向培养和毕业定向就业的学生。学校和企业通过协议的方式,由协议单位出资,由学校实施招生、培养。此模式一般适用难苦行业和 老、边、贫地区。

2、校企共建、共教、共同落实就业。 如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实施的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企业要为高校注入教育教学资金、提供技术教育支撑、共建实验实训基地、合作研制教学计划和开展课题研究,落实学生就业等要素,此种模式一般具有行业背景。 3、企业为主,学校为辅。 如北京联合大学实施的“以企业为主”的合作办学模式,是为了满足人才市场对某一行业人才的需要,学校由企业管理,共同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特定行业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办学模式。

4、行(行业、产业)校合作。 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实施的“结合地方经济全面合作”的办学模式,是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地方、行业(产业)经济发展,以专业为主体,与地域内各行各业建立起以合作育人为中心,多种形式全面合作的教育发展模式。 5、校企合作办学,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织教学。 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实施的“工学交替”产学合作模式、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实施的“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人才培养模式和湖南工学院实施的“准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

6、工学交替形式。 这种形式是将一年分为3学期,每一学年中,有2个理论教育学期,1个学生到企事业单位顶岗实践的工作学期,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等院校。

7、校内产学合作模式。 大多数高职院校为确保学生实训教学环节的落实,为给学生提供经常性的实训机会,都建有校内实训基地以实施产学合作教育。校内产学合作模式,投入高、实用性强,融教学、科研、产业开发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产学结合模式,它不仅能促进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推动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实现学校科学技术的产业化。是高职院校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方式。香港理工学院创建的工业中心,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的工业实训中心等,都是校内开展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典范,并在该模式方面创造了很好的经验。

8、“2+1”人才培养模式。 大多数民办院校采取此模式,为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但这一模式需要建立大批合作紧密的学生实习就业基地。

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办学理念 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就业导向、能力本位、面向市场、服务社会 教育工作 教育思想观念是先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核心、教学改革是关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是重点和难点 学生管理 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行约束、自我发展

1、定位。 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和人民性。 2、“属性”走向。 教育与经济双重属性逐步趋强。 3、办学方针。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4、质量。 强化高职教育能力培养质量与特色。

5、功能拓展。 学历与非学历培训结合、生源多元化 、学制灵活化。 6、运行机制。 将强化市场导向。 7、办学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外合作,加快开放。  8、层次。 高职教育学历层次呈多样化趋势。

9、教育模式。 培养目标:重视就业技能和发展能力; 学习制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弹性学制; 教学内容:校内外经验的一致性;行动导 向重于书本知识; 证书制度:双证书; 教学评估:就业与发展能力、社会评价; 教学方法:教室与实习场所一体化; 专业教师:强调双师型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兼职教师。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