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产业保险发展对策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保险系 李薇 赵家仪
选题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一、国家有关部门和保监会高度重视 二、基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1、2010年4月国家九部委《关于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其中针对证券业、银行业、保险业均有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要求。2012年5月10日,国家九部委联合提出《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将我国的文化产业保险列为重点内容。 2、保监会2012年12月联合文化部发布《关于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确立了第一批文化产业保险11项试点险种以及3家试点公司。 使我国文化产业保险成为保险界专家学者争相研究的前沿课题。 二、基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看,我国文化企业风险性偏高,融资程度偏低,发展情况不稳定,风险规避和防控能力差等问题日益严重。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产业的内涵 澳大利亚麦觉里教授2001年在《经济与文化》一书中的文化产业层次理论。
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将文化产业分为九个大类: 新闻服务; 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 广播、电视、电影服务; 文化艺术服务; 网络文化服务; 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其他文化服务; 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 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迅猛: ——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8400亿左右,比2008年上升10个百分点,快于同期GDP增长速度,占同期GDP核算数比重2.5%(发达国家能够达6%),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010年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达到11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2.75%,比2009年高出0.18%。 ——2011年全国电影票房总额达到131.15亿元,较2010年同比上升28.93%,其中国产片占全球票房总额的53.61%。 ——2012年4月人民网在上交所成功上市,成为我国第一家A股上市的新闻网站。 ——2012年5月大连万达以26亿美元收购北美第二大院线,是迄今为止中国文化企业的最大海外收购。 上述一系列数据都说明了我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广阔前景。
二、我国文化产业保险发展存在的瓶颈 (一)我国文化产业保险发展现状 1、目前我国政策支持 目前,我国已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作为首批试点企业,开办了11个试点险种: 演艺活动财产保险、演艺人员意外和健康保险、演艺活动公众责任保险、文化企业信用保证保险、演艺活动取消保险、展览会综合责任保险、艺术品综合保险、动漫游戏企业关键人员意外和健康保险、文化活动公共安全综合保险、文化企业知识产权侵权保险、动漫游戏企业关键人员无法从业保险。
2、文化产业保险投保案例 (1)电影《夜宴》海外发行投保 获得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提供的“出口信用保险+担保”的保险支持 (2)人保财险深圳分公司签约文化产业保险 中国人保财险深圳分公司与世界之窗、雅昌集团、华强科技、环球数码四家深圳文化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3)上海世博会上文化产业保险试水成功
(二)国外文化产业保险对我国的启示 1、国外文化产业保险的优势 美国的电影业、日本的动漫产业、韩国的网络游戏业、德国的出版业、英国的音乐产业都已经是国际文化产业的标志品牌。国际上很多国家文化产业保险都相对成熟,体系相对完善,对于文化企业的金融帮扶也都有积极政策,如美国好莱坞的融资过程中的“专业完片保证公司”。 2、专业机构建设 (1)美国的艺术品交易或保险都采用比价操作,并且美国的艺术品交易通常都在正规机构间操作,每次定价、投保额、鉴定证书、拍卖结果都会有记录。专业艺术品承保机构拥有一套完备的被盗西方艺术品数据库。 (2)美国的保险公司接到保险申请后,会派出自己机构的属员或请独立的艺术行业顾问(俗称“外托”)进行评估。 3、投保状况 国外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保险体系健全,风险保障机制完善,保险社会认可度高,每一家文化企业、每一个项目开始都需要完整的文化产业保险做保障,这已经成为一个共识。
(三)我国文化产业保险发展存在的瓶颈 1、行业构成特殊,产业整体风险种类多,风险大-承保难,险种设计难 文化产业的主要风险包括: (1)人身风险 (2)财产风险 (3)责任风险 (4)信用风险 目前,尽管开展的试点险种已大体确定,但如何设计产品的具体条款、保额、免责,如何现有产品的深度开发以适应文化企业,如何设计新险种,如何选定文化企业标的进行承保等还需要各家保险公司自行考量。
2、行业内标的多为无形资产,相应配套评估机构缺乏——估值难,费率厘定难 文化行业标的大多都是无形资产,例如电影版权、演艺活动相关公众责任、演艺人员健康状况、动漫从业人员技术、知识产权、各类文化活动公众安全、广告创意等;即使有些是有形资产,其市场价值也是难以估计的,如艺术品、演艺活动实物财产等。
3、新兴产业,人员流动大,信息披露程度低——业务拓展难 一方面文化产业人员流动频繁、行业操作不透明、不规范等问题,使保险公司在进行风险控制、损失补偿、履约赔付时面临较大困难。加上保险代理人流动频繁、业务素质低下等问题,很难保证信息披露准确详实。 另一方面,文化产业与保险业相互之间跨度比较大,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造成业务拓展的困难。
4、投资大,周期长——费率高,巨额保费,承保能力不足,投保难 文化产业很多文化创意过程长、投资大,例如电影制作、动画制作、艺术品交易等,其中电影制作前期投资大、制作周期长、收益有时很难保障,电视剧制作更是如此;而文物艺术品单价高、保额大,保费也较为惊人,且国内文物艺术品保险还没有形成体系,我国拍卖市场还不完善,亦没有专业机构进行官方价值评估。巨额保费使参保人望而却步、保险公司承保能力有限和偿付能力同样有限,使文化产业保险存在瓶颈。
5、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完整保险体系未建立——发展难 我国的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这一事实一直存在,使得保险行业始终无法形成独立健全的完整风险管理体系,面对文化产业当中90%中小企业存在的竞争过于激烈、可抵押物品少、缺乏资金支持、人员流动频繁、风险规避能力弱、行业操作不规范、一旦遭受损失易破产等问题,严重影响保险公司从事文化产业保险积极性。
三、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一)发展文化产业保险的可行性 1、国际借鉴 2、政策支持 3、现实环境 在我国的保险企业中,有能力有实力发展文化产业保险,并且具备较高的承保能力、风险管控能力以及偿付能力的企业是存在的,但如何让这类保险公司主动开发文化产业保险新险种,而不完全靠国家政府强制进行,还需要一个发展过程。 4、有利条件 法制法规的逐步完善、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等,保险不断建设和完善,保监会、国家部委的重视,保险公司的的积极尝试,保险意识的提高都成为文化产业保险发展的有利条件。
(二)发展文化产业保险的必要性 1、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保险业的支持 2、保险业壮大需要文化产业这块“大蛋糕” 3、发展文化产业保险是提高人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4、发展文化产业保险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四、对于我国发展文化产业保险的建议 (一)宏观方面对策 1、建立健全政策法规 截至目前,我国在此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没有配套的完整法律体系对文化市场和保险市场进行整体规划和规范,都是发现问题之后再分析出台对应的政策法规,存在一定的时滞性,使得政策很难具有时效性。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做到产业发展有法可依、产业管制有据可循。
2、适当给予政府支持 具体来说,从众多的文化产业保险对象中选择对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大、经营风险大、难度大,缺乏投保积极性的业务对象列为重点扶持对象,对其实施减免税收或者保护补贴政策。 减免税收——可以分别从文化企业和保险企业双方面提供减税政策进行支持,或者对特种文化产业保险减免的政策来支持拓展难度大的险种。 保护补贴——对保险公司新开发的文化产业险种进行保护补贴,或者对于设计难、承保难的文化产业险种进行个别补贴。
3、完善行业管理,稳定行业秩序 保险行业——主要针对由于多年沉淀下来粗放经营以及代理人聘用制问题;由于经营理念以及上下考核机制等方面的偏差。 文化产业——文化产业9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行业管理力度分散,难以集中,文化企业通常都存在资金缺乏、风险规避能力弱、防损减损能力差、人员流动频繁、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混乱、操作不规范等问题,这也使得行业整体秩序不规范,保险公司在为这些公司提供保险保障时也是顾虑重重。
4、建设专业配套机构,成立专业权威部门 如鉴于国内艺术品股价难问题,保险公司不敢轻易承保艺术品、展览会等,我国应设立非常权威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或者部门来鉴别古董、字画等艺术品的真伪和市场价值。根据我国实际情况: (1)成立专门的第三方估价机构 (2)保险公司专业部门 借鉴西方国家经验,设立专门从事文化产业保险服务的中介机构,或者支持原有的中介机构经营文化产业保险的配套服务,直接为文化产业公司和保险公司进行中介服务,减少信息不对称、披露不完全。
(二)微观方面对策 1、提高文化企业保险意识 我国文化企业的风险很高、但保险意识淡薄,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总成交额超过500亿元,但国内艺术品展览90%以上未买保险。2011年5月故宫博物院7件临时展品丢失,而7件展品仅象征性地投保了31万元。 这说明部分文化抱有侥幸心理;与此同时有些文化企业即使投保也不会选择国内的保险公司,通常通过中介机构寻找国外的合作对象。 ——首先,保险公司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升保险企业的社会公信力。 ——其次,文化企业也应自觉提高保险意识,保险公司要积极主动地帮助文化企业认识自己所面临的风险并了解如何降低风险损失。
2、提高保险公司服务意识,优化服务 目前,提高保险服务意识、保障消费者权益已经成为保险业的热点问题,为了开拓文化产业保险市场,完善文化产业保险体系,助力文化产业繁荣,更加需要提高整体服务意识,优化保险公司管理,加强激励约束机制,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
3、加大相关人员培养,促进先进险种的引进 文化产业包括领域广泛,涉及文化教育、演艺娱乐、出版传媒、电影电视、展览展会、广告宣传等,(1)需要保险公司为不同的保险标的设计具有不同针对性的产品;(2)目前保险公司针对文化产业退出的险种还跟原有的险种相同,缺乏创新;(3)保险公司要积极开发适合文化产业需求的保险产品,人身保险来讲:适合文化企业从业人员的团体意外伤害保险,以及养老保险、健康保险、企业年金等;财产保险:在现有传统的文化企业实务保险意外,设计开发针对无形财产的保险,如知识产权侵权保险,大型演出、演唱会、展览展会、游戏、动漫、电影、电视、出版、印刷等的未完工损失保险或项目完工保险等;责任保险:适合大型演出、演唱会的公共场所人身安全责任险,适合电影院、展览馆等人员密集区域的火宅公众责任保险;信用保险:文化产品出口的出口信用保险,适合文化企业进行投融资计划的保障保险等。
4、建立产业联系,促进产业信息披露 文化产业保险体系建立必须以文化产业和保险业增强产业联系为基础,促进产业间信息披露:文化产业应当积极支持保险公司进行相关行业风险研究,主动协助保险业进行文化产业风险评估;保险业应履行最大告知义务、积极讲解保险相关文件条款,增加宣传力度,主动与文化企业进行沟通交流。
5、积极利用再保险机制 有些文化产业保险的保额大,对承保能力要求高,相应偿付能力标准高,必须利用再保险分散、减少损失。可以学习国外经验,通过中介公司寻找再保险合作对象。
6、实施有效降低风险的相关措施 ——文化产业涉及领域广泛,不同领域相关风险也不尽相同,对保险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保险合同签订前,保险机构要对投保人和保险标的进行各方面的评估和考察,设计保险计划,厘定合理费率和设定合理的保额;在保险合同成立后,保险机构需同文化企业一起对保险标的进行维护,抵御风险、降低损失发生率。 ——建立文化产业风险数据库; ——成立专业文化产业保险团队,制定完整保险计划,提供“一站式”保险服务,从专业特制险种到风险防范管制计划、再到公司治理建议、从业人员激励约束机制、出险后快速理赔等方面进行系统服务 解除文化企业后顾之忧。
7、发挥保险业融资优势 文化企业大多是资本密集型企业,而且有形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比较少,不能够有效地抵押担保,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的特点也使得本身资金并不雄厚的企业无法获得更多的融资资源,使文化产业融资难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而保险公司作为机构投资者在融资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分析可控的前提下,保险公司通过投资文化企业的债券、股权和参与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而且作为现代金融工具的一种,保险要积极与债券基金、银行信贷等多种金融工具相结合,整体进行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和帮扶。如电影《夜宴》发行获得深圳发展银行5000万元的贷款。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