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宣南文化 促进创意产业 —对发展宣南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考 宣武少年宫 马尧.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当前形势和 国际静安建设 静安党校 王小林. 国际 —— 问题很大、霸权犹在。 1 、国际产业分工的后果 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 新兴产业尚未形成 -- 高失业率 老龄化 -- 高福利 -- 高负债 权威缺失 -- 民主治理的危机 再平衡战略 -- 保护主义抬头。
Advertisements

一、北京水务情况简介 二、北京水资源现状 三、北京水资源管理措施 主要内容 北京市行政区 域面积 1.6 4万平 方公里,西北部 为山区,约占总 面积的三分之二, 东南部为平原区, 约占总面积的三 分之一。 一、北京水务情况简介.
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金融票据协会 2014 年二季度河北省金融票据市场 运行情况分析会. 目录 全国货币信贷及金融票据市场情况 河北省货币信贷及票据市场运行情况 2014 年二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概况 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票据业务发展概况 票据市场走势分析及票据业务发展建议.
做好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准备. 我国目前就业形势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2007 年有 1100 万新增劳 动力有就业要求。据不久前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 示, 2008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 420 万人,比 2007 年增加 58 万人,增幅 20.71% 。 2007 年年底 830.
2 你会唱这首歌吗 ? 这首歌反映出我们什么样的情怀?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 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 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
道德讲堂 第一讲 放眼改革开放 上海市泾南中学 杨丽萍 第一章:放眼 -- 《邓小平时代》
學習目標 指指出中國地理區的劃分方式 了了解中國七大地理區的區域特色 了了解中國三大經濟地帶的發展特徵 分分析中國區域政策對三大經濟地帶 的影響.
长沙经济发展情况介绍与分析 长沙市委党校经济学部 长沙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李 跃 教授. 一、长沙市的基本情况 二、 2000 年来长沙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三、长沙发展的长板和短板.
解读 十八届五中全会 精神 解读 十八届五中全会 精神. 党的会议 全国代表大会 1 全国代表大会每 5 年召开一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 “ 党的十八大 ” 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2 简称中央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简称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
公共管理 0701 班.  3 月 1 日,在酝酿了一年之后,《神木县全民免费医 疗实施办法 ( 试行 ) 》如期推行。这项被媒体称为 “ 开 国内先河 ” 的医疗保障制度推行两个多月以来,让全 体神木人民真正体会到了 “ 看得起病 ” 的前所未有的 实惠,同时,公众道德风险却又把政府推到了一个.
《关注经济发展》 知识复习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2、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它的基本要求是 ?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2013年10月.
“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的 老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中国旅游研究院 黄璜
人口再生产.
学科:思想品德 九年级 教科版 第十六课 可持续发展 :控制人口,提高素质 单位:覃塘区东龙初中 周志宾.

C ①以人为本 ②全面发展 ③协调发展 ④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高考真题回放
煤铁之城 枫叶之都 山城本溪.
第三节 学前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 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高考政治选择题命题思路分析及备考启示
城投及园区类企业评级方法.
学习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
2014年 “两会”学习解读 2017/2/28.
常识判断解题技巧 主讲:付丁丁.
初中历史 中考复习策略.
申论时政.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節 多樣的自然環境 第二節 中國的區域劃分 第三節 三大經濟地帶 中國基本資料簡介
2014年高考政治 二轮系统复习.
明确党员先进性要求 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商贸管理系党总支 张志华 党课教案.
黑龙江省金融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 李国义.
2014届高三九月调考 质量分析 武汉市第19中学 雷 逸.
对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几点认识 乌苏市委党校 沈海龙.
严格水资源管理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王亚红 二○一二年十一月.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初中毕业年级中考专题复习
齐鲁大地 人杰地灵 2011能力备考 2011年基本能力备考.
第七讲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 实验区保护与建设.
第七课 收入与分配.
第四章 日本 闭关自守的日本 明治维新 涩泽荣一、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 金融、贸易、工业 《广场协议》与日本经济20年.
公 共 政 策 学.
飞扬青春 需要健康保驾护航 健康知识讲座 高一(3)唐蕾
微山县干部学习会讲课提纲 区域经济 转型发展与全民创业 中国企业管理无锡培训中心 顾 品 教授.
考 纲 点 击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 要求。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经济持 续协调发展.
大学生就业指导手册 规划就业 规划人生.
李鸿章 李鸿章是一个正面人物, 李鸿章这一生的写照,李鸿章临死的时候的诗最能概括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1994年,94岁的冰心毅然说:“我要写一部甲午战争大作。”老人多次提笔,可是,竟然一字没留下!不是因为老,因为病,而是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痛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惟有落下的热泪。此时此刻的冰心,一边哭,一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真可恨!真可恨!”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读书、思想与学校发展 程红兵.
《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内容简 介.
我国文化产业保险发展对策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保险系 李薇 赵家仪.
2015年镇模试卷评讲 盛英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   第一,创造经济增长速度的世界之最。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经济在过去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保持了年均9.4%的高速度,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刷新了世界纪录。 2007年中国GDP总量上升到世界第四,根据美联社2008年4月10日报道,中国2007年GDP(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3.61万亿美元,经济增长率达到11.9%。
習作1-6 題目+解答 習作1-6 解答.
改革开放30年的画卷.
第八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
第一编 以冷战为特征的全球格局的演变 第四章 世界力量的分化与组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与思辨 —学习习近平关于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论述
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 监督检查的领导责任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曾昌元.
第三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1.
时政热点专题 授 课 时 间 :8 课 时.
复习: 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坦桑尼亚.
第三章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三章 低碳产业体系.
以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 加快推进伊春转型发展
By 燒完.
对中学教育的思考 太原师院附中
(1)性质(两个先锋队和三个代表)和宗旨(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决定的; (2)党的地位决定的(领导核心和执政地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弘扬宣南文化 促进创意产业 —对发展宣南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考 宣武少年宫 马尧

摘 要 宣南文化为宣武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基础,《北京市宣武区“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宣武区“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工作重点和支撑体系,是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如何使“宣南文化”这笔厚重的历史财富与现代文化需求和生活方式的对接,如何使文化资源优势服务现代社会,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本文关注的问题。

摘 要 本文主要从宣南文化的简要介绍和宣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切入,重点关注宣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项目缺乏、资金不足、硬件和软件不协调、品牌意识欠缺等问题,寻求制约宣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瓶颈的原因,以图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使人们更加关注宣南古老的传统文化,并正确理解文化的传承和创意产业之间相辅相承的关系,真正做到在传承中创意,在创意中传承。

关键词 宣南文化 文化创意产业 品牌建设

目 录 绪论 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简介 1.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 2.中国创意文化产业的建设热潮 3.北京市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 目 录 绪论 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简介 1.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 2.中国创意文化产业的建设热潮 3.北京市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 4.宣武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二、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1.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界定 2.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解 三、宣南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现状 (一)资源条件 1.宣南地区的特色文化背景 2.宣南文化

四、宣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础 1.经济基础 2.文化基础 3.产业基础 4.区政府支持 五、宣武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现状 六、宣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瓶颈 1.资源挖掘整合力度不大。 2.品牌意识差,产品创新度不够。 3.投资渠道单一,开放程度不高。 4.组织机构管理比较薄弱

七、措施 (一)继续加大资源挖掘力度 1.挖掘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京味文化,提高区域知名度和美誉度。 2.挖掘富于传统的商业文化资源--老字号,吸引游客来宣武“吃、住、行、游、购、娱”。 3.以源远流长的艺术文化资源--京剧、杂技,丰富和发展了旅游演出市场。 4.挖掘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资源--牛街,再造灿烂回族文化。 (二)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品牌效益 1.打造文化企业品牌。 2.打造文化活动品牌。 (1)开展如宣南文化节等品牌性文化活动,提高宣南文化的影响力。 (2)建设具有代表性品牌性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

(3)建设如长椿苑空竹文化广场等颇具特色的现代人文景观,在传承发展历史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现代文化的同时发展创意经济。 3.打造文化区域品牌。如琉璃厂已经成为北京一条著名的文化街,还要发挥政府提出的打造“功能街区”的规划,使其他街区具有同样的品牌效应。 (三)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拓展融资渠道 (四)加强组织机构的管理职能 八、弘扬宣南文化与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相辅相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弘扬宣南文化,促进创意产业 ——对发展宣南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考 正 文 弘扬宣南文化,促进创意产业 ——对发展宣南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考 绪论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它凭借独特的产业价值取向、广泛的覆盖领域和快速的成长方式,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和现代产业发展中的新亮点,其发展规模与影响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缘于北京深厚的文化积淀、密集的创意人才资源、强劲的科技创新能力、旺盛的文化消费需求和强大的市场辐射力,北京市“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推进北京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如今,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到了全市GDP的10%以上,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最活跃、最具增长潜质的产业。 宣武区具有比较强大的经济基础、深厚的文化资源、良好的产业规模,这些都为宣武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相当的基础。《北京市宣武区“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正是明确宣武区“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工作重点和支撑体系,是“十一五”时期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行动纲领。为此,努力探索“宣南文化”与现代文化需求和生活方式的对接,使之服务现代社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简介 1.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文化创意产业成为21世纪最富有魅力的新型产业。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已经从经济的边缘走向了中心,成为国家的支柱型产业,创意产业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理念,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直接现实。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 1998 年全球有关文化创意产品方面的国际贸易额已经占当年全球总商品贸易量的 7.16% ,从 1980 年的 953.4 亿美元一跃到 1998 年的 3879.27 亿美元。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明确指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在一些国家,增长的速度更快,美国达14%,英国为12%。纵观全球,发达国家的众多创意产品、营销、服务,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席卷世界。从国际上创意创业的发展来看,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丹麦、荷兰、新加坡等国都是创意产业的典范国家,他们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中国创意文化产业的建设热潮 我国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也正在掀起一场“创意文化产业”建设热潮,许多地区都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纷纷提出了“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文化之都”等战略性的口号,“文化产业园区”相继兴建。上海、深圳、成都、北京等城市积极推动创意型行业的发展,正在建立一批具有开创意义的创意产业基地。它涉及到文化艺术创意和商品生产相结合的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出版、艺术品及古董市场、音乐、建筑、广告、数码娱乐、电脑软件开发、动画制作、时装及产品设计等行业

3.北京市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 北京市第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将是北京未来的工作重点,北京将成为文艺演出、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动漫和网游、文化会展和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在政府的支持下,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4—2007年,文化创意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613.6亿元、700.4亿元、812亿元和992.6亿元,各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0.1%、10.2%、10.3%和10.6%,比重逐年提高;2004—2007年,增加值年均增速(按现价计算)为17.4%,高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8个百分点。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首都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4.宣武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2006年宣武区制定了《 “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根据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发展定位,依托丰富的宣南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极发展面向基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不断满足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切实加强古都风貌保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努力打造首都文化强区。”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依托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发展基础,积极引进资本和技术,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建立健全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做大做强新闻出版、图书音像、文艺演出、体育休闲、古玩艺术品交易、文化商务等文化相关产业等。制定《北京市宣武区“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宣武区“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行动纲领。

二、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1.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界定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 2.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解: 所谓文化,强调要有很深厚的文化基础;所谓创意,强调要有创新思维;所谓产业,强调基础理念跟各行各业的产业链接。  因此,创意产业是创造力、智力所带来的财产。它又是技术、经济、文化的交融,同时它又是在时代的政治,文化,经济背景下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包涵的是创造力,文化底蕴,知识产权。它是一种高风险,高附加值,资源节约生态型产业。

三、宣南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 1.宣南地区的特色文化背景 “宣南”之称始于明清之际,泛指宣武门以南地区,即今天的宣武区。历史造就了这片风水宝地,在19.04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众多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产,充分证实了至今已有3050年历史的宣武区是古都北京城的肇始之地。

2.宣南文化 宣南文化是发生在这块宝地上的各种历史人文文化的总称,是形成、发展于清代至民国,位于北京宣武地区,在特定的历史、区位条件下形成的、以士人文化、平民文化为主体的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小地域文化,它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宣南文化”体系大致包括九个系列,即: 以大栅栏地区老字号店铺为代表的传统商业文化;以天桥为代表的老北京民俗文化;以琉璃厂为代表的士人文化;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文化;以各地会馆、名人故居为代表的会馆宅邸文化;以牛街为代表的回族文化;以民间诸神为代表的坛庙文化;以士宦家宴民间小吃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以大观园为代表的红楼文化。

四、宣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础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文化市场持续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经济基础 全区经济持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壮大;经济质量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逐年上升,文化传媒、现代商贸等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功能街区建设取得新进展,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文化消费不断扩大,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所占的比例有生无减;发展环境不断完善,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逐步下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运用能力进一步增强,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消费总量的增加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2.文化基础 宣南文化进一步弘扬和发展。宣南文化经过多年的挖掘、整理,不断为世人接受并被归纳为传统商业文化、老北京民俗文化、京城仕子文化、戏曲文化、会馆宅邸文化、宗教坛庙文化、饮食文化、红楼文化等多个系列;拥有多处代表古都文明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区4个古都风貌保护区、102处各级文保单位和文物普查项目、3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文化遗存、传统老字号在保护中不断创新;代表国家和首都的品牌性文化设施、项目不断发展,天桥剧场等14处演出场所、中央芭蕾舞团等12家知名演出团队、宣南文化节等品牌性文化活动、宣南文化博物馆等文化公共设施、长椿苑空竹文化广场等颇具特色的现代人文景观在历史文化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现代文化创新等方面不断绽放新的活力。这些底蕴深厚、独具魅力的文化资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准备了主体、载体、空间和氛围。

3.产业基础 文化创意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九大分类中,我区新闻出版、艺术品交易等行业在主营业务收入、资产利润率、人均资产收入、单位企业资产收入等方面都居于前列,成为支撑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链环节主营业务收入中,制作和出品、产权交易、配套支持环节成为产业发展的支撑性环节;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在椿树、白纸坊、广外街道的集聚态势明显,三个街道文化创意产业合计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分别占到全区的70%、90%和80%;艺术品交易、新闻出版、文艺演出、茶文化行业分别在琉璃厂及其周边、传媒大道及白纸坊、天桥区域和马连道形成集聚发展态势;中国金币总公司、经济日报报业集团、荣宝斋等企业形成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4.区政府支持 《 “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重点功能街区”,紧紧围绕广安大街与国际传媒大道之间形成的“金十字”核心骨架,积极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重点功能区有效汇聚,培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新经济增长带,逐步构建支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五、宣武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现状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产业积聚的载体,其主要构成应有相关文化创意设计方面的企业,有提供高科技技术支持(如数字网络技术)的企业,有国际化的策划推广和信息咨询等中介机构,还有从事文化创意产品生产的企业和在文化经营方面富有经验的经纪公司等。 以“宣南文化”体系的九个系列为基础,可以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以民俗方面,包容了剧场、茶园、娱乐宫等在内的核心板块,从而能够发展演艺园区:天桥——演艺文化产业园区;以即:以老字号云集,文化氛围浓厚,招揽各界艺术家云集从而形成文化商业产业园区:大栅栏-琉璃厂——文化商业园区;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牛街为代表的回族文化:牛街礼拜寺——民族文化旅游园区;以大观园为代表的红楼文化形成:大观园——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等。

值得欣慰的是,2008年4月15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宣布,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再添11个,总数达到了21个。其中包括: 琉璃厂历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前门传统文化产业集聚区。 琉璃厂历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书画艺术和古玩艺术品交易为主导产业,目前有上百家骨干企业和老字号企业。 前门传统文化产业集聚区有同仁堂、全聚德、百工坊等诸多百年老字号,整修改造后,前门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将得到更好的弘扬。

六、宣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瓶颈 宣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立及发展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举措,但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有组织层面的,如组织机构管理薄弱,资源整合力度不足;有操作层面的,如缺乏项目带动;投资渠道单一;有认识层面的,如品牌意识不强等,从而制约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1.资源挖掘整合力度不大。 多年来宣武文化旅游品牌就是琉璃厂、天桥等著名景点,不少的旅游资源没有被充分挖掘、整合与宣传展示,深厚的文化积淀没有显示出应有的吸引力。 全区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可以建设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很广泛,但只有琉璃厂历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前门传统文化产业集聚区被列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积聚区,其他项目还没有足够的知名度,更没有发挥应用的经济效益。

2.品牌意识差,产品创新度不够。 促进产业发展的关键之一是产品,它决定游客的停留时间和消费水平。打造创意产业知名品牌,提升创意产业市场价值,是创意产业营销的一种新模式。目前宣武区被列为文化创意产业圆区的琉璃厂历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前门传统文化产业集聚区,品牌效应比较良好,可以作为品牌效应的榜样。但其他文化资源其实也可以大造成知名品牌,进而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如牛街礼拜寺作为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在国际上享誉盛名,被誉为东方的“麦加”,也应该大力弘扬,提高其知名度。又如,大观园作为《红楼梦》的拍摄地及“红楼选修”的活动场所,也应结合《红楼梦》这部不朽巨著进行宣传,积极创意,形成品牌。 3.投资渠道单一,开放程度不高。 目前的资金投入,财政仍是主渠道,缺少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而且,文化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刚刚起步,文化产业招商引资起步时间也不长,吸引外资规模不大。

4.组织机构管理比较薄弱 虽然琉璃厂历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前门传统文化产业集聚区被列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积聚区,但其发展过程中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琉璃厂车位的紧张、前门市场假冒伪劣产品充市等,严重制约了创意经济的发展。

七、措施 1.挖掘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京味文化,提高区域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继续加大资源挖掘力度 如前所述,宣南文化有丰厚的资源,充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加大文化资源的挖掘力度。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 1.挖掘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京味文化,提高区域知名度和美誉度。 开展具有传统文化的特色活动,加入创意设计,提高创意产业的质量。如:北京厂甸庙会、大观园红楼庙会、宣南文化节、法源寺丁香诗会、“陶然杯”地书邀请赛、“椿树杯”京剧票友赛、天桥杯鼓曲赛及京味文化艺术漫谈等。通过主题论坛、文化展示、文艺演出等系列特色活动,在弘扬宣南文化的同时,营造出浓郁的文化经济氛围;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吸引大量的游客,在提升了宣武区知名度的同时,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进而促进文化资源向经济资源的转化。

以厂甸庙会为例:厂甸庙会为北京的传统庙会,2001年一经恢复,立即吸引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连续举办五届的厂甸庙会盛况空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四届厂甸庙会,摊商经营收入近4000万元。同时,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商业和旅游业发展。和平门全聚德烤鸭店接待19400人次,比去年同期上升27.9%;晋阳饭庄接待9300人次,比去年同期上升28%;谭鱼头火锅城接待11000人次,比去年同期上升3%。特别是和平门烤鸭店推出了“吃烤鸭抽大奖,欢欢喜喜过大年”活动,最高日销售额为39.75万元,比同期净增5.75万元。福利彩票收入500万元。第五届厂甸庙会接待游人119.24万人,(其中含外宾3010人);和平门全聚德烤鸭店销售收入298.9万元,同比上升20%;节日包桌737桌次,同比提高了33%。吐鲁番餐厅营业收入和包桌率比去年都上升了18%,收入43.8万元。吐鲁番餐厅在厂甸庙会上设立的烤羊肉串摊位也十分火爆,每天销售两、三千串,深受逛庙会游人欢迎。可以说,借助庙会,已形成了红一线、火一片的经济圈。

人气就是财气,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创意特色文化活动,聚集人气,才能促进创意经济。

2.挖掘富于传统的商业文化资源--老字号,吸引游客来宣武“吃、住、行、游、购、娱”。 众所周知,宣南有着悠久的商业传统。明永乐初年设“廊坊”,开始了宣南商业文化历程。宣南的工商业形成了业态各异、门类齐全、兴隆繁盛的市场和商业区。有以大栅栏为中心的百货鞋帽、金融珠宝、饮食服务商业区;有以菜市口为中心的生活资料、副食用品商业区;有以东西琉璃厂为代表的古旧书籍、文物字画、文房四宝商业区;有以天桥平民市场为中心的服务于底层市民衣、食、住、行的商业区。支撑这些商业区经久不衰的是一批经营有道、名闻京师的老字号。如同仁堂、瑞蚨祥、鹤年堂、内联升等。其中,琉璃厂和大栅栏两大商业区别具特色。

大栅栏于1998年重新铺就地砖后,北京市旅游局确定为北京第一条旅游购物步行街。同仁堂药店、张一元茶庄、瑞蚨祥绸布店、内联升鞋店凭借自己的个性特色、盛名远扬的百年老店字号的名望、信誉,以及产品的独特魅力使这些老字号在激烈的竞争中大放光彩。琉璃厂至今都是京城著名的古书、古玩和字画市场,吸引大量中外游客。荣宝斋首创的木版水印画堪称一绝,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同古斋墨盒店、戴月轩湖笔店、萃文阁刻字店均以其特色经营享誉于世。 充分利用宣武区得天独厚、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推出以“逛百年老号,购国货精品”为主题、整合以“头顶马聚源,身穿瑞蚨祥,脚踏内联升”闻名的大栅栏传统商业步行街和享有“九市精华萃一衢”美誉的琉璃厂地区老字号企业资源、以民族特色传统旅游商品为依托,集购物、游览、娱乐为一体的大栅栏、琉璃厂老字号旅游新线路,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寻梦在宣武,从而达到提升区域知名度,增加旅游经济收入的目的。

老字号是宝,创意是灵魂,将两者结合,才能吸引远近的游客,才能取得丰厚的经济收入。

3.以源远流长的艺术文化资源--京剧、杂技,丰富和发展了旅游演出市场。 随着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北京旅游业蓬勃兴起,促进了旅游演出市场的形成和发展。80年代末,老舍茶馆率先开业,成为京城旅游演出场馆的开山鼻祖。其后,又出现了湖广会馆、天桥乐茶园、正乙祠、梨园剧场、大观园戏楼、万胜剧场等。这些演出场馆,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大都站稳了脚跟,并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演出的主要内容为京剧、杂技、曲艺等,这些均为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这些场馆大都采取演出与餐饮相结合的经营方式,让游客在品尝中华美食的同时,观赏富有浓郁东方神韵的文艺节目。他们大都与旅游社建有业务关系,同时兼营零售业务,保证了相对稳定的客源。丰富了外宾的晚间文化生活,满足了他们渴求了解中华文化的愿望,受到外宾欢迎,其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 艺术文化是精神追求,旅游者首先追求精神盛宴,旅游业的繁盛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文化。创意的文化艺术是吸引旅游者的法宝,是创意经济的利器。

4.挖掘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资源--牛街,再造灿烂回族文化。 宣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至今有30多个民族居住在此,其中以回族人民所占比重最大,因此形成了一条回民居住街――牛街。牛街一带是宣南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聚集区,礼拜寺周围生活着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回族人民在宣南土地上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回族文化,在宗教典籍研究、文化教育普及、玉器古玩珠宝和饮食小吃等诸多领域成绩斐然。 改造后的牛街小区,高楼林立,回族同胞与汉、回、蒙、满、维、藏二十余民族团结相处,和谐融洽,谱写了宣南文化色彩鲜明的一章。牛街以制作小吃为营生由来已久,并已形成“二把刀”、“八根绳”小本经营的职业特点。他们将各种小吃越做越精,世代相传,有将品名在前姓氏在后的特有现象,如“年糕杨”“茶汤李”等等。仅回民小吃就有二百多种,是北京菜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京风京味演绎着北京浓厚的民族风情。而牛街附近的广安门大街,各种大小餐馆遍布街道北侧,形成颇具规模的餐饮一条街,堪称“南城簋街”。将牛街小吃与广安大街饮食一条街连成一体,形成更大规模,拉开档次,服务各阶层人士,定能带来更多的客源和丰厚的经济收益。

民族的,更是有特色的,同时也就更具有吸引力。但在创意中宣传,在宣传中引领,在引领中发展,是创意经济的又一途径。

(二)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品牌效益 品牌就是经济,品牌就是效益。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打造品牌效应,是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重要因素。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实行: 1.打造文化企业品牌。继续发扬中国金币总公司、经济日报报业集团、荣宝斋等企业品牌知名度,使之成为北京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扩展民营企业的影响度。

2.打造文化活动品牌。 (1)开展如宣南文化节等品牌性文化活动,提高宣南文化的影响力。 整合区域内专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民办文化的资源,发挥文化资源的优势,形成文化资源共享的格局。鼓励和支持文艺、文学创作,加强业余文艺团队和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扶持和培育一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社区文化品牌。加强文化项目和文化活动“走出去”的战略,加大“走出去”的力度,使宣南文化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弘扬,达到首都功能核心区,政治、文化中心的功能和促进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目标。

(2)建设具有代表性品牌性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如天桥剧场、中央芭蕾舞团等。同时,可以尝试加大文化馆业务人才、业务干部的引进。充分发挥文化馆业务干部对街道、社区、文艺骨干和人才的培养。长期举办各种类型的文艺骨干培训班。提高区级表演队及社区文艺团队能提高表演水平,以解决在全市各种艺术大赛中水平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从而为文化创意产业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促进创意经济。 (3)建设如长椿苑空竹文化广场等颇具特色的现代人文景观,在传承发展历史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现代文化的同时发展创意经济。同时,也符合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意见》的精神,要把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纳入本区区域建设整体规划中来,统筹规划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3.打造文化区域品牌。如琉璃厂已经成为北京一条著名的文化街,还要发挥政府提出的打造“功能街区”的规划,使其他街区具有同样的品牌效应。

(三)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拓展融资渠道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充裕的资金作为保障,现有的投融体系还很难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依然面临充裕的资金问题。为此,区政府要加大各项政策支持力度,建成结构合理、政策体系健全、运行质态良好的运行框架,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参与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多体制办文化的新格局。 充分发挥政府在战略层面上的领导作用。成立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规范文化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加强政府组织引导力量。规范各类文化企业经营行为,积极引导合法经营,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合法经营者的权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保护知识产权的地方法规,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高度重视思想发动工作,在部门、企业和群众中广泛宣传和贯彻已出台的各项促进政策,为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打牢思想基础。

充分发挥财政、税收的杠杆作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预算资金、文化事业建设费作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引导资金。调整文化产业税收政策,制定差别税率、税金减免、先征后退等优惠政策,广开筹资渠道,支持文化产业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另外,尝试建立文化产业基金,鼓励民营资本和外资向文化产业领域流动。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基础、以银行信贷和民间资金为主体、以境外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弥补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中的巨大资本缺口。 (四)加强组织机构的管理职能 进一步优化社会环境,建立和完善综合性服务平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需要各组织部门为其羽翼丰满保驾护航。政府要积极规划,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硬件设施的建设;相应组织机构要加大对市场的管理力度,严厉打击商贩的违法行为,使文化创意产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八、弘扬宣南文化与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相辅相成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首先应当处理好整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应当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与保护、继承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做到在承传宣南文化中发展创意产业,在发展创意产业中承传宣南文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有了这样的认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才会有丰沛的创作源泉,产出作品才会真正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喜欢。 宣南文化创意产业的 也是如此,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创意产业才会有后劲,才会有宣南文化的特色,发展才会更持久。

结论 文化创意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是人们对文化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利于促进北京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有利于提升北京城市综合竞争力,是首都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 依据北京市“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使它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的宏伟构想,宣武区充分发挥首都核心区功能,通过产业化手段,把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成经济的重要支柱,提升文化强区形象,建设新北京最富活力的地区,不断推进北京“文化名城”建设进程。从而作出了《北京市宣武区“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着意“在传统文化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激发其现代生命力,进行文化品牌提升;加快传统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进程,打造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 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问题。针对具体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并落到实际行动之中,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深入发展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