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及管理促进哮喘控制.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婴幼儿喘息 陈志敏 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 喘息的重要性 近 50% 学龄前儿童有过喘息 婴幼儿喘息诊断模糊 存在治疗过度或治疗不足.
Advertisements

1 06/06 e 2007 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7 年 12 月 数据来自《 2008 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 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00003-E-1 – December 2005 《 2005 年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部分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5 年 11 月 21 日 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 则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 单世民. 什么是支气管哮喘?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 大细胞、 T 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 皮细胞等)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 症性疾病。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 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缩 窄,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呼吸.
Bronchial Asthma 支气管哮喘. 贝多芬 歌后邓丽君 42 岁时哮喘发作死亡.
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和治疗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 林江涛. 主要内容  概述  临床特征  发病机制  气道炎症证据  病理改变  诊断  治疗  预后和转归.
支气管哮喘 bronchial asthma 郑州大学一附院呼吸内科 王 静 概述 支气管哮喘 ( 简称哮喘 )(bronchial asthma) 是一种由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 细胞为主 的多种细胞参与的呼吸道慢 性炎症。是机体对抗原和非抗原刺激 所致的气管 - 支气管反应 性过度增高的 疾病。
支气管哮喘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饶兴愉 Bronchial Asthma 支气管哮喘 一个全球性的严重健康问题 全球哮喘患病率差异大:  新西兰 :11%  欧洲 : 13.5%  美国: 12.4%  新加坡 :20.9%  我国儿童: 0.25%- 4.63%(2000 年.
支气管哮喘 ( Bronchial Asthma )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 概述 概述 定义 定义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 病理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治疗.
支气管哮喘 一、概述 定义: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细胞、 T 淋巴细 胞反应为主的,以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 气道变应性炎症疾病,存在广泛、可逆的 气流阻塞。 发病率:国内 1~4% 欧美 5~8% 我省 0.9% 男、女相当 50% 12 岁以前发病 全球壹亿伍仟万患者.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快递业务员职业技能鉴定 考前培训(初级处理) 主讲:闫爱华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支气管哮喘 (Bronchial asthma)
怎样才能使哮喘不发? 得到控制,达到临床痊愈
传统市场计划.
第五节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
第三组翻译作业汇报 组长:罗洁 组员:方超 曹京
Carlos Camargo, 医学&哲学博士 急诊, MGH 钱宁实验室,BWH 哈佛大学医学院 尹俊亭(Dxy)译
APA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APA(美国精神病学会)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此指南2010年5月批准,于2010年10月正式出版
第二十六章 镇咳、祛痰及平喘药.
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
華人競爭力新指標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長宏專案顧問公司 東吳大學推廣部締結PMP合作培訓儀式
Bronchial Asthma 支气管哮喘.
哮喘病人的 健康教育.
支 气 管 哮 喘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陈 愉.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 苏州市立医院东区 陈 燕 明
支气管哮喘 bronchial asthma 第六版
支气管哮喘 ——P28.
哮喘疾病及治疗选择 广东省中医院儿科 许尤佳 各位医生: 我是葛兰素史克公司医药代表______
肺结核.
主要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
哮喘 分级治疗和急救处理.
支气管哮喘怎么治疗? 北京军都医院哮喘科 咨询热线:.
哮喘的预防和处理 对于哮喘这种疾病而言,最终的目的是进行预防和治疗。.
中國證券市場的未來發展和挑戰 張仁良 香港城市大學 經濟及金融系 金融學講座教授 2002年12月
慢性支气管炎 西安交通大学 石志红.
支气管哮喘.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治疗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医院 高云飞
支气管哮喘 (Bronchial Asthma) 招远市人民医院 彭凤凤.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 变 的 天 气.
歷史背景 1931年,台灣總督府創設”台南高等工業學校”於台南市;”機械工學 科”是創校時成立、歷史最悠久之三個學系之一
支气管哮喘 重医大附一院 肺 科 黄 仕 聪.
慢 性 阻 塞 肺 疾 病.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糖尿病流行病学.
评估达力士软膏的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如何啟發學生創意構想 及 參加創意競賽經驗分享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科 中南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 湖南省呼吸疾病诊疗中心 蔡 珊
小儿支气管哮喘 Bronchial Asthma in Children
全球COPD防治指南 G O L D 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bstructive ung isease.
小儿支气管哮喘 儿科一 孙丽丽.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附属协和医院呼吸内科-----李洪
支气管哮喘 邵逸夫医院 洪武军.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甲状腺激素.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支气管哮喘 张掖博爱医院 赵伯元.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宫颈刮片脱落细胞 检查结果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妇产科 宋 磊.
捷安特&僑光科大 校外實習說明會 蘇聖雄 捷安特經營本部
国际视角下的哮喘控制策略.
我们能给贫穷者什么希望.
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 法人說明會 報告人: 蔡惠卿 總經理 2010年4月27日 1.
授課教師______指導 旅行業經營與管理.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教育及管理促进哮喘控制

全球哮喘现状 目前全球约有3亿哮喘患者; 全球每250例死亡病例中就有1例死于哮喘; 哮喘所致死亡中90%是可以预防的, 死亡主要归因于对疾病缺乏认识导致治疗不及时或长期治疗不当; 大多数国家哮喘的发病率都在增高,每10年的增长率约为20%~50%; 预计2025年世界城市人口增长率将从45%增至59%,新增哮喘患者将达1~1.5亿。

中国哮喘现状 中国、香港、台湾、澳门及内蒙共有2780万哮喘患者; 哮喘目前已成为中国第二大呼吸系统疾病, 其中儿童和老年人的发病率为2%~3% 在中国,各地区哮喘发病率的差异达10倍, 其中西藏最低,重庆最高, 农村高于城市

5-34岁中国哮喘患者中 哮喘致死率居全球第一 40 35 30 25 20 15 10 5 每十万哮喘患者因哮喘致死人数 中国 俄罗斯 新加坡 日本 泰国 中国香港 美国 韩国 新西兰 澳大利亚 英国 瑞典 Masoli M, Fabian D, Holt S, et al. Allergy. 2004;59(5):469-78.

哮喘的规范化治疗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 哮喘的流行病学 哮喘的发病机制 哮喘的诊断及咳嗽变异性哮喘 哮喘治疗指南--GINA 哮喘治疗常见问题 吸入激素应用原则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

对哮喘认识的进展 明确了哮喘的本质是一种慢性变应性气道炎症,即使在缓解期气道壁内仍存在这种炎症,并且初步证实了参与这种炎症的细胞及其组织。 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应用激素可有效地控制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为全面控制哮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确定了以吸入技术为主要的给药方法,这种用药方法不仅具有起效快、用药方便等优点,且不良反应少,使得长期应用激素成为可能。 制定了依据病情程度实施规范治疗以及在治疗过程中依据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及时调整用药的阶梯疗法。 表明哮喘患者的教育和管理是哮喘防治工作中十分重要组成部分

支气管哮喘 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 哮喘最显著的病理特征是气道炎症 气道炎症使得气道产生高反应性, 可引起支气管狭窄, 由此导致各种哮喘症状的发生,

正常人的气管 哮喘者的气管

诊断哮喘-症状 症状 -发作性呼吸困难 -喘憋 -胸闷 -咳嗽 夜间加重 季节性和家族史 反复发作

为什么会患哮喘?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感染: 食物:

什么会诱发哮喘? 尘螨、蟑螂等过敏原 烟草烟雾 动物毛发 室外花粉和霉菌 显微镜下的尘埃螨

什么会诱发哮喘? 运动 紧张、兴奋或强烈情绪 药物

哮喘的危害有多大? 哮喘突然发作引起气胸、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生长发育障碍 阻塞性肺疾患和慢性肺心病

哮喘的危害有多大? 误工误学 影响患儿的心理发育

这棵支气管树是由浓缩的痰液组成的,在一次哮喘发作时由患者咳出,它是由过度增生肥大的支气管粘膜下腺体分泌的,支气管痉挛、脱水都会促进这种粘液栓的形成,并可能阻塞哮喘患者的气道。

GINA 哮喘分级标准 临床分级标准 症状 夜间症状 FEV1 或 PEF 持续 体力活动受限 每天 > 1∕周 但 < 1∕天 <1次∕周 第四级 严重持续 第三级 中度持续 第二级 轻度持续 第一级 间歇发作 持续 体力活动受限 每天 > 1∕周 但 < 1∕天 <1次∕周 发作间歇期 正常,PEF正常 频繁 > 1次∕周 > 2次∕月 ≤ 2次∕月 ≤ 60% 预计值 变异率 > 30% 60 ~ 80% 预计值 ≥ 80% 预计值 变异率 <20~ 30% 变异率 < 20% 症状 临床分级标准 GINA 2006

GINA 2005: 阶梯式的哮喘治疗方案: 成人 3 2 1 先进行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然后从合适级别开始治疗 结果: 哮喘控制 结果:最佳 可能结果 结果: 哮喘控制 控制药物: 每日吸入 糖皮质激素 加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先进行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然后从合适级别开始治疗 控制药物: 当哮喘控制后 可考虑减量治疗 控制药物: 每日吸入 糖皮质激素 加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控制药物: 每日吸入 糖皮质激素 无 加 (若需要) -缓释茶碱 -白三烯调节剂 -口服长效β2受体 激动剂 -口服激素 § 监测 缓解药物: 按需使用快速起效的β2受体激动剂 - - 治疗级别1: 治疗级别2: 治疗级别 3: 治疗级别 4: 重度持续 减量治疗 间歇 轻度持续 中度持续 GINA 2005

哮喘的长期管理 评估 治疗 监测 监测 减量 评估 最小量 监测 长期维持

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关于哮喘管理和预防的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方案), 其目的是提供科学的管理措施和最佳的哮喘防治方案, 以帮助减少哮喘病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 但当前哮喘的治疗状况与GINA确定的长期哮喘管理目标还相差甚远。

全球哮喘病人的哮喘状况调查 > 225,000 家庭的筛选 8,519 哮喘病人 3 大洲 16 国家和地区: America* Europe*: France, Germany, Italy, Netherlands, Spain, Sweden, UK America* Asia Pacific**: China, Hong Kong, Korea, Malaysia, Philippines, Singapore, Taiwan, Vietnam * Telephone interviews ** Face to face interviews Rabe, Eur espir J, 2000 www.asthmainamerica.com Lai et al.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3; 111(2) 263-268

目前根据GINA指南达到哮喘控制的患者 仅有 5% 的患者目前 达到哮喘的控制 没有得到良好控制 达到良好控制 Rabe et al. Eur Respir J 2000

AIRIAP:亚太地区哮喘控制状况哮喘中使 用吸入糖皮质激素(ICS)的使用现状报告 9% 10% 8% 6% 6% 4% 2% 0% AIRIAP 中国 目前使用患者 Lai et al.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3; 111(2) 263-268

AIRIAP亚太地区哮喘现状研究给我们的启示 哮喘在亚太地区有着极高的发病率。患者经常有哮喘症状,常因哮喘频繁发作加重而急诊就医和住院, 误工误学,严重限制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目前治疗控制水平与GINA提出的哮喘防治目标相距甚远。 患者常低估自己的哮喘严重度,但常高估了他们的症状控制水平。 很显然,我们应该行动起来,去改善目前哮喘控制的状况。 ……...但我们能达到哮喘的全面控制吗? 连达到GINA定义的哮喘治疗目标只有5%,那么对哮喘的全面控制: 无夜间憋醒 无日间症状 无急救 β2-激动剂使用  每天正常的肺功能 无哮喘加重  无急诊就医 无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 达到这些已经量化了的GINA哮喘治疗目标—是可能的吗? 无夜间憋醒 无日间症状 无急救 β2-激动剂使用  每天正常的肺功能 无哮喘加重  无急诊就医 无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

哮喘的治疗,我们目前做得怎样 --AIRIAP, AIRE调查报告

33% 58% 79% 63% 68% 74% 在中国,哮喘制约了患者的正常生活 在一年中,因 哮喘而需要住 院或急诊治疗 的患者 因哮喘而失去 就业机会的患者 58% 因哮喘而无法进行 运动和休闲活动 的患者 79% 因哮喘而改变自己 原来生活方式 的患者 63% 因哮喘而有睡 眠障碍的患者 68% 因哮喘而无法进行 正常的体力活动 的患者 74% Lai et al.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3; 111(2) 263-268

谁应对哮喘的控制负责? 患者? 医生? 哮喘的控制 医疗保健 系统? 研究者?

控制的定义 2006 — GINA: 无(≤2次∕周)白天症状 日常活动和运动不受限制 无夜间症状或因哮喘苏醒 无需(≤ 2次∕周)缓解剂治疗 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 无急性加重 哮喘管理和预防的全球策略(GINA 2006)

哮喘管理计划- 6 部分 教育 评价和监护哮喘 规律随访 急性发作 的治疗计划 避免诱因 建立个人诊治计划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