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1. 基礎皮膚科學和命名 (Dermatology and Terminology) 1-1 皮膚的基本結構 功能: a. 物理屏障 b. 感覺功能 c. 調節體溫(排汗、收縮) d. 負責維他命D的合成
構造:三層結構 表皮層 真皮層 皮下組織
表皮層(Epidermis) 分成四層: 基底層(basal layer):細胞分裂主要在這,約4週完成一次,和黑色素細胞比例為10:1。 棘細胞層(stratum spinosum):在基底層上方,為多角形,水腫時此處明顯。 顆粒層(stratum granulosum):無細胞核,有角質透明顆粒,魚鱗癬在此層細胞有某些變化,扁平苔癬顆粒層會增厚。 角質層:表皮最外層,有些地方薄(屈側皮膚),有些地方厚(掌蹠部)。
表皮附屬器 毛囊、皮脂腺、汗腺
基底膜 介於表皮和真皮之間 真皮(dermis) 皮膚的纖維部分,有膠原纖維、彈性纖維和基質,血管分佈豐富,有神經纖維、有感覺受器。 皮下脂肪 保存熱量和能量儲存。
皮膚病灶的命名(skin lesions) 依形狀、顏色、表面變化及分佈不 同加以描述。 原發皮膚病灶 a. 斑(macules)
b. 斑塊(plaques)
c. 丘疹(papules)和結節(nodules)
結節
d. 水疱(vesicles) 大水疱
小水疱
e. 膿疱 (pustules)
f. 潰瘍 (ulcer)
總結 病灶的對稱性是主要特徵,明顯對稱是內因性,不對稱分佈多是外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