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 第一,创造经济增长速度的世界之最。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经济在过去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保持了年均9.4%的高速度,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刷新了世界纪录。 2007年中国GDP总量上升到世界第四,根据美联社2008年4月10日报道,中国2007年GDP(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3.61万亿美元,经济增长率达到11.9%。
第二,创造贸易增长速度的世界之最。1978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量只有20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27位。到1990年,增至1100多亿美元,位居世界第16位。到2001年,猛增至5098亿美元,世界排名跃居第6位。2007年进出口贸易额达到2.1万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中国对外贸易总量在二十多年里增长了近百倍,排名前移24位,为世界所罕见。
第三,创造外汇储备增长速度的世界之最。1978年中国外汇储备仅有1. 67亿美元,微乎其微。1989年,也只有55 第三,创造外汇储备增长速度的世界之最。1978年中国外汇储备仅有1.67亿美元,微乎其微。1989年,也只有55.5亿美元。中国外汇储备于2006年初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第一大国,2007年外汇储备余额为1.53万亿美元。
第四,创造生产增长速度的世界之最。中国曾经是个物资和产品匮乏的国度,改革开放使我们彻底告别了短缺时代。1996年,中国钢产量突破 1 亿吨,超过日本而跃居世界第一位。2007年钢产量达4.9亿吨左右,占世界年产量的36.4%。同样雄踞世界产量榜首的还有:粮食、肉类、水产品、水果、棉花、布、煤炭、化纤、化肥、水泥、电视机、数字程控交换机等产品。
第五,创造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之最。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利用外资几乎为零。自1993年起,中国吸收外国资本总额一直保持发展中国家首位。2007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26.58亿美元,同比增长13.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课堂讨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是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在建国初期对经济建设曾起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逐渐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邓小平指出: “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得不到理想的改善,国家也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这种情况,迫使我们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进行改革。”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4页) “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 (《邓小平文选》第3卷, 第237页)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理论的创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选择的目标模式。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理论的创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选择的目标模式。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 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 1.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不是区分“资”和“社”的标志; 2 .计划手段与市场手段在经济调节中各有优势和缺陷。 3 .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 十二大: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十二届三中: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商品经济 十三大:国家调节市场, 市场引导企业 十三届四中: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不断深化改革和建设,20世纪末,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六大提出了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体系,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 2007年,党的十七大根据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的经济发展目标,强调要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空体系。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市场经济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共性),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特征(个性)。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第二,在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优势互补的作用,把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说一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课堂提问: 说一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根据 2.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根据 第一,由我国社会性质所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由我国社会发展程度所决定的;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党的十六大根据解放思想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是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1.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坚持公有制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中的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
2.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地位
(1)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是就全国来说的,在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指由全体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形式。 (3)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指由全体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形式。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它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它掌握着社会化程度比较高的现代化大生产,代表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物质基础;它是国家依靠经济手段引导其他所有制经济,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的物质条件。
3.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公有资产的运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的区分。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根据社会化生产规律的要求,采取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和资产组织形式,使国有经济在更大的范围里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租赁制、承包制、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方式都是公有制实现的重要形式。
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逐渐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是资本集中的一种形式,本身不具有私有或公有的制度属性,公有或私有关键看控股权在谁的手里。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当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 1. 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当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
2.非公有制经济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非公有制经济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二,通过竞争,促进公有制经济增强竞争力,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第三,,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可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第一,放宽市场准入,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二,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3.促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措施 第一,放宽市场准入,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二,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十六大更进一步强调“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
1.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主体 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主体 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3.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意义 第一,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二,保证人们在平等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 第三,保证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前进。
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涵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及其所有者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作用的大小,按照一定的比例从生产要素的使用者那里得到相应报酬的分配方式。社会的生产要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如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生产厂房、设备、原材料等;另一类则是人的劳动,包括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活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2.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 第一,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第二,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主要包括利润、利息和租金等。 第一,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第二,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主要包括利润、利息和租金等。 第三,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3.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意义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分配制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造福社会。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1)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大政策,就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的带动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第一,实行“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的带动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政策的客观必然性 第一,实行“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的带动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政策的客观必然性 其一,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其二,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其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 其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第二,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第一,社会主义建设要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社会主义本质的最重要表现,但共同富裕决不等同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 第二,先富和共富的关系。共富和先富是目标和手段、目的和途径的关系,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2)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存在着产生两极分化的可能性。 第一,两极分化的可能性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存在着产生两极分化的可能性。
第二,防止两极分化的措施 首先,防止两极分化,必须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首先,防止两极分化,必须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党的十四大以来,相继提出了兼顾效率和公平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强调要注重社会公平,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其次,防止两极分化,必须有针对性地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防止收入高低过于悬殊。 其次,防止两极分化,必须有针对性地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防止收入高低过于悬殊。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保持社会稳定,顺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
(2)进一步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地确定保障方式和标准,量力而行,循序前进。
第四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内涵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认识也不断深化,越来越感到国民经济发展要速度“快”,而且还要质量和效益“好”。从党的十四大以来,对“好”字不断充实内容。从原来的“效益比较好”,相继增加了“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要求,进一步突出了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不意味着发展速度问题无足轻重。 无论从现实出发还是从未来着眼,都要求我们必须“好”字当前,坚持“好”中求“快”,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性 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果不能很好解决,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难以为继。
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 3.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条件 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
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4.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十七大进一步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 第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第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第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第四,只有通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2.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 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3.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指导方针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 加强自主创新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内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2.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做到“两个坚持” 2.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做到“两个坚持” 第一,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二,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所谓“新”,就在于它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紧紧抓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紧紧抓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就是实现“三个转变”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就是实现“三个转变” 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第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第三,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十七大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十七大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和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党中央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新方针和新要求,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富裕的根本途径,为下一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 五、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
1.统筹区域发展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 2.统筹区域发展的关键 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
3.统筹区域发展的基本途径 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这是我国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 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作出的准确选择。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作出的准确选择。 我国虽然总体上完全称得上是地大物博、资源富饶的国家。然而,我国又是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无论哪种能源、资源,人均拥有量都非常低。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生态文明既包括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和探索的认识成果,又包括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成果,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提高和人们生态观念的增强。
当前,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 二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三是家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四是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