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的画卷.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当前形势和 国际静安建设 静安党校 王小林. 国际 —— 问题很大、霸权犹在。 1 、国际产业分工的后果 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 新兴产业尚未形成 -- 高失业率 老龄化 -- 高福利 -- 高负债 权威缺失 -- 民主治理的危机 再平衡战略 -- 保护主义抬头。
Advertisements

一、北京水务情况简介 二、北京水资源现状 三、北京水资源管理措施 主要内容 北京市行政区 域面积 1.6 4万平 方公里,西北部 为山区,约占总 面积的三分之二, 东南部为平原区, 约占总面积的三 分之一。 一、北京水务情况简介.
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金融票据协会 2014 年二季度河北省金融票据市场 运行情况分析会. 目录 全国货币信贷及金融票据市场情况 河北省货币信贷及票据市场运行情况 2014 年二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概况 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票据业务发展概况 票据市场走势分析及票据业务发展建议.
做好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准备. 我国目前就业形势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2007 年有 1100 万新增劳 动力有就业要求。据不久前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 示, 2008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 420 万人,比 2007 年增加 58 万人,增幅 20.71% 。 2007 年年底 830.
2 你会唱这首歌吗 ? 这首歌反映出我们什么样的情怀?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 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 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
道德讲堂 第一讲 放眼改革开放 上海市泾南中学 杨丽萍 第一章:放眼 -- 《邓小平时代》
學習目標 指指出中國地理區的劃分方式 了了解中國七大地理區的區域特色 了了解中國三大經濟地帶的發展特徵 分分析中國區域政策對三大經濟地帶 的影響.
长沙经济发展情况介绍与分析 长沙市委党校经济学部 长沙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李 跃 教授. 一、长沙市的基本情况 二、 2000 年来长沙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三、长沙发展的长板和短板.
解读 十八届五中全会 精神 解读 十八届五中全会 精神. 党的会议 全国代表大会 1 全国代表大会每 5 年召开一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 “ 党的十八大 ” 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2 简称中央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简称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
公共管理 0701 班.  3 月 1 日,在酝酿了一年之后,《神木县全民免费医 疗实施办法 ( 试行 ) 》如期推行。这项被媒体称为 “ 开 国内先河 ” 的医疗保障制度推行两个多月以来,让全 体神木人民真正体会到了 “ 看得起病 ” 的前所未有的 实惠,同时,公众道德风险却又把政府推到了一个.
《关注经济发展》 知识复习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2、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它的基本要求是 ?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2013年10月.
“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的 老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中国旅游研究院 黄璜
人口再生产.
学科:思想品德 九年级 教科版 第十六课 可持续发展 :控制人口,提高素质 单位:覃塘区东龙初中 周志宾.

C ①以人为本 ②全面发展 ③协调发展 ④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高考真题回放
煤铁之城 枫叶之都 山城本溪.
第三节 学前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 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高考政治选择题命题思路分析及备考启示
城投及园区类企业评级方法.
学习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
2014年 “两会”学习解读 2017/2/28.
常识判断解题技巧 主讲:付丁丁.
初中历史 中考复习策略.
申论时政.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節 多樣的自然環境 第二節 中國的區域劃分 第三節 三大經濟地帶 中國基本資料簡介
2014年高考政治 二轮系统复习.
明确党员先进性要求 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商贸管理系党总支 张志华 党课教案.
黑龙江省金融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 李国义.
2014届高三九月调考 质量分析 武汉市第19中学 雷 逸.
对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几点认识 乌苏市委党校 沈海龙.
严格水资源管理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王亚红 二○一二年十一月.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初中毕业年级中考专题复习
齐鲁大地 人杰地灵 2011能力备考 2011年基本能力备考.
第七讲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 实验区保护与建设.
第七课 收入与分配.
第四章 日本 闭关自守的日本 明治维新 涩泽荣一、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 金融、贸易、工业 《广场协议》与日本经济20年.
公 共 政 策 学.
飞扬青春 需要健康保驾护航 健康知识讲座 高一(3)唐蕾
微山县干部学习会讲课提纲 区域经济 转型发展与全民创业 中国企业管理无锡培训中心 顾 品 教授.
考 纲 点 击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 要求。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经济持 续协调发展.
大学生就业指导手册 规划就业 规划人生.
李鸿章 李鸿章是一个正面人物, 李鸿章这一生的写照,李鸿章临死的时候的诗最能概括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1994年,94岁的冰心毅然说:“我要写一部甲午战争大作。”老人多次提笔,可是,竟然一字没留下!不是因为老,因为病,而是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痛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惟有落下的热泪。此时此刻的冰心,一边哭,一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真可恨!真可恨!”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读书、思想与学校发展 程红兵.
《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内容简 介.
我国文化产业保险发展对策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保险系 李薇 赵家仪.
弘扬宣南文化 促进创意产业 —对发展宣南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考 宣武少年宫 马尧.
2015年镇模试卷评讲 盛英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   第一,创造经济增长速度的世界之最。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经济在过去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保持了年均9.4%的高速度,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刷新了世界纪录。 2007年中国GDP总量上升到世界第四,根据美联社2008年4月10日报道,中国2007年GDP(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3.61万亿美元,经济增长率达到11.9%。
習作1-6 題目+解答 習作1-6 解答.
第八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
第一编 以冷战为特征的全球格局的演变 第四章 世界力量的分化与组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与思辨 —学习习近平关于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论述
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 监督检查的领导责任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曾昌元.
第三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1.
时政热点专题 授 课 时 间 :8 课 时.
复习: 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坦桑尼亚.
第三章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三章 低碳产业体系.
以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 加快推进伊春转型发展
By 燒完.
对中学教育的思考 太原师院附中
(1)性质(两个先锋队和三个代表)和宗旨(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决定的; (2)党的地位决定的(领导核心和执政地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改革开放30年的画卷

3首歌折射30年中国人成长心态 “幸福的花儿心中开放,爱情的歌儿随风飘荡,我们的心儿飞向远方,憧憬那美好地革命理想。啊!亲爱的人儿携手前进,携手前进,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1979:《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可是你却并不在意,你不像是在我梦里,在梦里你是我的唯一……” —1993:《千万次的问》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 —2008:《我和你》 心态变化: 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仰视焦虑”走向从容平和面对世界

改革开放三十年画卷

改革开放成为复习热点的原因 ■ 时政热点:30周年纪念、历史地位

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的伟大历程和伟大成就深刻昭示我们: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第二届“夏季达沃斯论坛”暨世界经济论坛第二届新领军者年会   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长期闭关锁国和沉闷僵化的状况,打破了束缚人们的思想和体制桎梏,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中国大地带来了蓬勃生机和活力,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中国经济连续30年保持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到2007年的5%以上,对外贸易总额占全球的比重由不足1%上升到8%左右,…… 温家宝:中国30年变化得益于改革开放 2008年9月26日至28日,第二届“夏季达沃斯论坛”暨世界经济论坛第二届新领军者年会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下一轮增长浪潮”,在全球经济低迷、次贷风波愈演愈烈之际吸引了全球9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代表共话全球经济热点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下面是搜狐财经现场发回的报道:

改革开放成为复习热点的原因 ■ 时政热点:30周年纪念、历史地位 ■ 新史观特点: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 ■ 新史观特点: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 ■ 教材特点:必修З册+选修2册皆涉足

复习策略 抓“点” ——知识要点 串“线” ——知识线索 铺“面” ——知识整体 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

抓“点” Ⅰ—背景: (1)国内形势: (2)国际形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但是,这一顺应时势的愿望遭到严重阻碍,党和国家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局面。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家建设百业待兴,真理标准讨论热潮涌起。国内外大势呼唤我们党尽快就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政方针作出政治决断和战略抉择。 —胡锦涛: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的讲话 请依据上述材料归纳中国改革开放的面临的国际形势. (1)国内形势: ①政治形势:文革对政治民主化的影响,百废待兴; ②思想动员:真理标准大讨论; ③经济形势:严峻;建国后经济探索的经验教训 (2)国际形势: ①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 ②国际政治形势的需要:多变的世界政治格局 成功探索:① 的开端,② 的基本完成,③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④ 的正确决策;经验教训:①“三面红旗” ;②文革对经济的破坏。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抓“点” Ⅱ—逐渐深入的过程: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实行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揭开改革开放的序幕。 ①经济体制 改计划,建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和民主法制进一步完善,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改革: ②政治体制 2、主要内容: ③思想解放 实现思想上的拨乱反正,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一国两制”思想。 开放: 形成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抓“点” Ⅲ—历史影响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吹拂下,神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拨乱反正全面展开,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有步骤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走上正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和领导体制得到健全,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思想的解放、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昌明、教育的勃兴、文艺的繁荣、科学的春天。党和国家又充满希望、充满活力地踏上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胡锦涛: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的讲话 请依据上述材料指出为什么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1、政策的转变: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关系;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状态由封闭转为开放。 2、社会的巨变:①经济腾飞;②城镇化进程加速;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表现在生活观念的改变、衣食住行的风尚、交通与通讯手段的进步、大众传媒的等方面。 3、国际地位的提高:真正实现了向世界大国的转变

题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 思想解放 南巡讲话: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确立目标 十四大:改革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进入新阶段 十四届三中全会:改革目标具体化 初步确立 十五大: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形式问题 深化完善 加入世贸组织、十六大和十七大

题2:中国对外开放城市分布示意图 中国对外开放城市分布呈弓箭状。请你说说从历史角度分析弓、弦、箭分别代表(象征)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弓代表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开发区;弦象征中央和地方上下一心;箭象征中国对外开放是为了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总之它们充分说明了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即全方位:对世界上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多层次: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推进;宽领域:不仅是经济领域,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 中国对外开放城市分布呈弓箭状。请你说说从历史角度分析弓、弦、箭分别代表(象征)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北京 天津 烟台 威海 青岛 郑州 南通   汉 口 九江 南京 上海 杭州 长沙 宁波 福州 衡阳 汕头 深圳 石家庄 重庆 广州

B 例1:下面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份的出现是因为 A.实行对外开放,建立现代农业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国有企业改革加速进行 B

根据材料,分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例2:1980年,“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当年,中滩公社70个实行“大包干”的生产队,大旱之年仍获丰收,向国家交售公粮35万公斤,比上年增加3倍多,还偿还了国家53万元货款,并且购买了5万多元的生产设备。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辟了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3)通过改革,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打破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调 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粮食产量大幅增加,农民生活得到改善;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8分) 根据材料,分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串“线” 实质: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变化:资源配置方式由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演变成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主 ——之建国后农村经济体制的五次调整 ■ 土地改革: 1950——1952年(地主——农民) ■ 农业合作社: 1953——1956年(私有——公有) ■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小——大)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集体——个体) ■ 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 2008(适度规模经营) 实质: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之建国后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 ■ 1949—1956年: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 1956—1978年: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 1978—1992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十四大后,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 2000年底,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变化:资源配置方式由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演变成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主

串“线” 认识:在曲折中前行;由照搬苏联模式到走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等. ——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1949-1952) 市场经济体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 计划经济体制 单一的公有制 农村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 改革开放 城市 八字方针(1960) 国民经济严重破坏 (1966-1976) 认识:在曲折中前行;由照搬苏联模式到走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等.

串“线” ——之20世纪三次重大的成功经济改革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发生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 事件 比较项 特点 结果 说明 新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 中国改革开放 (1)俄国: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国:1932年实施新政;中国: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 (2)特点:俄通过市场用固定的粮食税、国家资本主义和商品买卖的办法发展生产,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同农业的市场交流。美国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即用一定的计划经济来调节资本主义产销间的矛盾,避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混乱和盲目,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目的。中国克服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结局:俄国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但到1927年新经济政策被废除,建立起斯大林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并促进战后出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世界趋势。中国现代化建设出现繁荣景象。 (3)认识:三种经济模式的改革都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其改革充分表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改革都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计划与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与社的本质区别

串“线” ——社会变革方式:改革成主流 梭伦改革 克里斯提尼改革 伯里克利改革 奴隶制的民主 确立和发展 商鞅变法 确立 孝文帝改革 封建化 封建制度 冲击 宗教改革 自救运动 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 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确立 主张建立 资本主义制度 戊戌变法 巩固 美国罗斯福新政 自我完善 自我调节 中国改革 社会主义制度 苏联改革

以例说法 A 例3:(2008•江苏卷)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4月出版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A

铺“面”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主要内容 ①政治: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②经济: ③思想: ④外交: ⑤科教: ⑥社会生活: ⑦其它: 政治体制和民主法制进一步完善,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港澳回归。(必修Ⅰ第67—72页)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②经济: 改革开放的的深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入世);巨大成就。(必修Ⅱ第46—50页和必修Ⅰ第144页) ③思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修Ⅲ第67—70页) ④外交: 活跃的多边外交和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必修Ⅰ84—86页) 思想解放是先导,政治体制进保障,和平外交创环境,改革开入显成绩。 ⑤科教: 科技和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必修Ⅲ第80—85页) ⑥社会生活: 日新月异(互联网)。(必修Ⅱ第63页) ⑦其它: 比如心理、价值观等(见材料)

重大转折 改革 开放 民主法制 市场经济 祖国统一 社会生活 外交成就 综合国力 功效:把握模块之间的关系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科教文艺 思想解放是先导,政治体制是保障, 和平外交创环境,改革开放显成绩

热点-----改革开放三十年 材料一 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从那时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中共十七大报告 材料二 1998-2002年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⑴材料一中“历史性变化”的伟大起点指的是什么?(1分)依据材料一、二,概述“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哪些变化?

②经济(或国内生产总值、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持续稳定高速增长。 起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 变化:①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②经济(或国内生产总值、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持续稳定高速增长。 ⑵从管理体制和所有制改革两方面,比较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之处。(2分)中国90年代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是什么?(2分) 相同:①管理体制方面,国家实行宏观调控、间接管理的体制(或都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允许产品进入市场、自由买卖。)②所有制方面,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标志:1990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材料三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集团 公司的挂牌仪式 ⑶中共十四大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材料三表明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发生了什么的新变化?(2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1分)

新变化:①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 ②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材料四 2007年,我国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六大民生领域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其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物价因素之后,城镇居民实际增长约13%,超过GDP增长速度;农民增长约8%。 ——国家统计局网站 ⑷从材料四中,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1分)简要分析其成因。(1分) 信息: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分) 原因:改革开放解放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或政府重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以例说法 例4:1978年年底,美国《时代》周刊将邓小平评为年度人物。它用48页的系列文章介绍邓小平和打开大门的中国,其开篇之作标题是《中国的梦想家》  当时对“中国梦”持怀疑态度的人,不在少数。有人质疑:“能让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在极短时间内来个180度大转弯,就如同让航空母舰在硬币上转圈,难以置信。”30年后,中国的发展冲破了许多预言家的设想,“航空母舰”在硬币上来了好几个“华丽的转身”。 ——《人民日报》 邓小平把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打开了,让中国走向世界,同时让世界走进中国。这30年,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大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近10%,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社会主义中国摆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市场经济转型。这30年,社会主义中国在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中,探寻出一条生气勃勃的现代化道路,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新型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发展模式; [09:53] 请回答: (1)为什么当时美国《时代》周刊会把邓小平称为“中国梦想家”? (2)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中实现的“好几个‘华丽转身’”具体有哪些?请以史实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