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倫理與疾病醫療之省思 作者茱迪‧皮考特以故事中角色的敘述此生命短暫歷程,反映各角色的心理層面、身分立場。作者在書中深刻的描繪父母對孩子的舐犢之愛,也大膽刻劃出每個角色對自己想守護的人過度溺愛與自私偏袒個性,讓影片呈現道德倫理與父母對孩子的愛呈現矛盾畫面。 如果讓您要救一個人而犧牲另個人,您將如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造型大作戰 ★就是要秀給你看 期末表演 請 自由選擇任何一種角色做裝扮 如: ★特殊穿著的職業 — 警察、護士、郵差、空服員等 ★你的偶像 — 明星、運動員、政治人物等 ★虛擬人物 — 童話、漫畫、卡通人物等.
Advertisements

論點 “ 自由 ” 主張 照顧 ” 弱勢 ” 父母 我 配偶配偶 子女子女 8 夫 妻.
2011年度 音樂科 五年級 我最喜愛的流行曲.
姊姊的守護者 指導老師:簡佩琦 組員: 蔡依倫 陳雅騏 王佐瑜 黃亭雅
道德思考與應用 課程網頁:
音樂之旅 第一冊 單元二 音名、唱名.
中國人壽 徐真真.
《春曉》.
如果光想著一件事情的難度而遲遲不肯行動 ,那麼將永遠不會成功 ,但只要你肯踏出第一步, 你就可能成功。
WWE巨人 Big show.
星 際 寶 貝 3/19/ 林儀珊.
姊姊的守護者 1989年,加州少女Anissa Ayala在16歲生日前夕被診斷出罹患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經過仔細診斷與評估,有高達80-90%的機率她會在5年內死亡,骨髓移植遂成為Anissa唯一的救命符。 Anissa和Marissa的故事躍上1991年6月17日發行的《時代雜誌》封面。
-我ㄉX檔案- 班級:五丙 座號:22號 姓名:邱欣慧.
與您分享~ 伙食團真好 南科大伙食團.
道德思考與應用 課程網頁:
上、下學時 搭乘汽車請舉手!. 上、下學時 搭乘汽車請舉手! 小朋友 是否知道搭乘汽車 要注意到的事情是什麼? 小朋友 是否知道搭乘汽車 要注意到的事情是什麼?
道德思考與應用 課程網頁: /
星光 希望若不熄滅就會亮成心中的星光.
南一版二上第三課 小種子.
勇敢作數碼父母 梁永泰.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平板與翻轉教學應用之結合 Eddie Chang Microsoft Taiwan.
第七章 浪漫與殺手﹝婚前性行為,墮胎﹞   I.婚前性行為 「少年人,你要逃避淫行。」--- 聖經.
祂能改變 讓我們同心敬拜 創造天地的主 讓我們齊聲頌揚 全能的神 用大信心來讚美 主的慈愛長存 祂要醫治 祂要拯救 釋放被擄的人 祂能改變 讓我們同心敬拜 創造天地的主 讓我們齊聲頌揚 全能的神 用大信心來讚美 主的慈愛長存 祂要醫治 祂要拯救 釋放被擄的人.
-- 從系統觀看見每一個孩子 台灣海寧格機構系統排列師 李悅寧
情緒的感染力 做一個快樂的人是最好的貢獻. 文/朵朵 你知道嗎?你對這個世界最好的貢獻,就是做一個快樂 的人。 因為你快樂了,所以才能帶給別人快樂,看出去的世界 也才會處處美好。 情緒是有感染力的,當你的心情透亮如晴天,靠近你的 人所感覺到的就是愉悅的氣場;而那種快樂的能量,就 是你在無形之中送出的禮物。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小六專題研習 種水晶(紫色).
經文:哥林多後書 4:7-15 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 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
中華民國台灣 民國80年到92年人口問題 簡報 江聰輝ˋ吳彥儒 93年9月23日
How to use Edmodo Alice Lin 8-12th Grade Valencia High School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1. 三姑六婆計算機 2. 流動FAX機 3. Card Talk 4. 搜尋引擎
用愛與智慧 ~成為孩子的伯樂 倪美英老師.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農麗-產品介紹 「硬頸」 「櫻花鉤吻鮭」.
~~統計學應用~~ 學生心目中的老師.
重複圖形.
心靈饗宴 林家儀.
數字獨樂樂 --數獨原來這麼簡單.
最知心的朋友 The Dearest Friend.
你的真實身份 約翰福音 3:17 “因為 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 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
你 扶 持 我 You Raise Me Up.
9 November Active Reading: Intermediate:
女人 愚笨與聰明 文化傳播網
正向輔導管教 (國小案例 分享與座談) 基隆市中和國小張意欣老師.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倫理學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討論.
好朋友相處之道 10句讓你心有所感的話 mar03280 整 理 Music: Angels Sing.
動畫演示 Node規範了一些基本的方法,像是增加節點、刪除節點、讓節點做一些事、取得第n個節點等等
經文:哥林多前書 9 章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 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我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
組長:黃天翀(4A 30) 組員:李澤城(4A 18) 鄭俊謙(4A 4) 陳嘉樂(4A 2)
天恩的呼喚 一、 羅 1:18-23 朱世平牧師.
Be Back While Feeling Cold
信息 永生系列 第四講 永生的過程 (2) 約翰福音 6:50-51 牟張大明姊妹.
畫夢女孩,她的靈魂不屬於這個世界 Akiane
~ 遠離危險關係 ~ 打不是情, 罵不是愛 !. 警 訊 警訊一. 旋風般的激烈開端 警訊二. 占有慾 警訊三. 極端情緒 警訊四. 歸罪他人 警訊五. 言語暴力 警訊六. 冷漠 警訊七. 過去和現在的暴行.
問句 黃勇仁.
恩典的记号 The Marks of Grace.
有趣的計算 如果令A、B、C、D……X、Y、Z這26個英文 字母,分别等於百分之1、2、3、4……24、
富爸爸著作 富爸爸實踐家 現金流101活動.
議題: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Feminism
衝突的和平-情理法大挑戰 姊姊的守護者 My Sister’s Keeper
居家問題小偵探.
經文:歌羅西書 1:1-8 1 奉神旨意,作基督耶穌使徒的保羅和兄弟提 摩太 2 寫信給歌羅西的聖徒,在基督裡有忠心的弟
經文:提摩太前書 1:12-17 我感謝那給我力量的我們主基督耶穌 ,因他以我有忠心,派我服事他。 我從前是褻瀆神的,逼迫人的,侮慢
L3 Dialogue Linda: Hey! What are you guys doing? 嘿!你們倆個傢伙在做什麼?
主日信息 『基督裡的自由』 (約 8:31-36) 薛忠勇 弟兄 5 19  2013.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醫學倫理與疾病醫療之省思 作者茱迪‧皮考特以故事中角色的敘述此生命短暫歷程,反映各角色的心理層面、身分立場。作者在書中深刻的描繪父母對孩子的舐犢之愛,也大膽刻劃出每個角色對自己想守護的人過度溺愛與自私偏袒個性,讓影片呈現道德倫理與父母對孩子的愛呈現矛盾畫面。 如果讓您要救一個人而犧牲另個人,您將如何?

劇情剖析-前言

劇情剖析-前言 《姊姊的守護者》是一部撼動人心的小說,作者茱迪‧皮考特以故事中不同角色的立場敘述此故事,反映各個角色的心態、立場。 作者深刻的描寫了父母對孩子的舐犢之愛,也大膽的刻劃出每個角色對自己想守護的人過度的溺愛與自私的個性。 並在生活中呈現道德倫理與父母對孩子的愛的矛盾畫面,是一個值得去探討的問題。 探討此影片中各個角色的立場與他們內心所掙扎的事物,每個父母都會想盡全力守護自己的孩子。 但為此所要做的犧牲卻也是不容小覷的,當道德與愛顧此失彼時,該是如何平衡每個小孩在自己心中的重要性?如何做出割捨?

劇情剖析-前言 情節介紹: 為了讓罹患血癌的凱特(蘇菲亞·威希涅瓦Sofia Vassilieva 飾)能夠活下去,父母通過基因技術“製造”了與凱特的基因完美配型的小女兒安娜(阿比吉爾·布萊斯林Abigail Breslin 飾)。 安娜感覺自己只是姐姐凱特的“藥罐子”,11年來凡是在凱特有需要的時候,無論是臍帶血還是白血球、肝細胞、骨髓,她都得源源不斷的向凱特提供。 然而即使有孤注一擲的媽媽莎拉(卡梅隆·迪亞茨Cameron Diaz 飾)、無可奈何的父親布萊恩,以及身邊所有人的愛,凱特的情況還是越來越糟,腎功能的衰竭必須要年僅11歲的安娜捐獻出自己的一個腎。

劇情剖析-前言 情節介紹: 在一次一次捐贈身體細胞之後安娜選擇了拒絕,並且尋找到律師坎貝爾把母親告上法庭,她要捍衛自己的身體。然而法庭上哥哥傑西卻吐露了另一番真相…… 本片根據美國當代暢銷書女王朱迪·皮考特(Jodi Picoult)的同名小說改編。

劇情剖析-前言 情節大綱: 本是一個快樂的家庭,在意外中發現凱特身上有血癌因子後,整個家庭的和諧也有所改變。母親莎拉為了救患有罕見血癌的女兒凱特,在基因配對生下了與凱特基因吻合並可捐贈骨髓及血球等凱特所需細胞的安娜。 自安娜出生後就背負著拯救姊姊的使命,不斷移植骨髓、血球、幹細胞……等給姐姐。 在安娜十三歲時母親莎拉再次要求安娜捐一顆腎給凱特時,安娜拒絕了,並告上法院要解除父母的醫療監護權,她表達了自己也應有身體的使用權和自主權。 但安娜是真心想控告父母,眼睜睜看著親姊姊死去嗎?或是有其他不為人知的秘密呢?而凱特的想法又是如何呢?

劇情剖析-關鍵人物 劇中人物:姊姊凱特

劇情剖析-關鍵人物 劇中人物:姊姊凱特 電影與書的人物比較 電影 原著書 劇中人物:姊姊凱特 說服妹妹安娜到法院控告父母親莎拉與布萊恩,因為自己累了也不想再拖累身旁的親人,並且要安娜守住這個祕密,對於自己的病情較樂觀,並不因此而自暴自棄。 對於自己的病情與電影相比感到較多的厭惡與自暴自棄,有多次尋死紀錄。

劇情剖析-關鍵人物 劇中人物:姊姊凱特 從小患有罕見血癌的女孩,雖然曾經因為自己的疾病而感到自卑,但內心是一個堅強又開朗的女孩。 對她來說不管是精神上還是身體上都受到很大的折磨,對於病痛只有永無止盡的治療與不知死亡何時會來臨的恐懼。 生活中覺得非常無奈,為何要做那麼多的治療,和安娜有著比其他姊妹還要深厚的感情、依賴性與歉意。 凱特在最後說了一句話「如果有一人得走,安娜代替了我。」對於安娜的存在她一直都知道,安娜本來是不該存在的,而是為了救自己而被計畫生下來的。

劇情剖析-關鍵人物 劇中人物:姊姊凱特

劇情剖析-關鍵人物 劇中人物:姊姊凱特 就如同凱特所說,她們其中一個人一定要死,這是注定的。對她們來說是這輩子無法避免的事,而她們兩個也都不希望對方走。 大家本來都以為應該是凱特走,但書中卻給了出乎意料之外的結局,而且諷刺的是就在安娜打贏官司後發生的。凱特在知道安娜因為自己的需求過度的使用了她的身體而告上父母時,並未怪罪於安娜身上,反而對安娜說謝謝,也希望安娜不要把腎臟捐給她。 在電影《姊姊的守護者》中更敘述是凱特拜託安娜告自己的父母。對自己的疾病感到厭惡,甚至好幾度想自殺,但都被安娜制止了。

劇情剖析-關鍵人物 劇中人物:姊姊凱特 凱特是影片中眾人生活的中心,她的呈現出樂觀、堅強、成熟,感染並影響著每一個人。 表面上是安娜在爭取身體自主選​​擇的權利,實際上是凱特在尋找生命的自由。 她的疾病迫使她纏綿病榻,永遠到不了夢想中的蒙大拿;她與泰勒同病相憐,幸運地得到了一份獨一無二的愛情,卻只能盼望天堂重逢;她了解並感激母親,但只能用極端的方式來爭取對生命的自主決定權。 對大海、天空、廣袤空間的嚮往,正說明了凱特對於自由的渴求。 她選擇了死亡,不是自暴自棄,而是順應自然。

劇情剖析-關鍵人物 劇中人物:姊姊凱特 最動人的兩場戲,在海邊→凱特沐浴在金色的陽光下,望著自然的美景,弟妹的生命那樣鮮活可愛,她面帶笑容,她的靈魂脫離了孱弱的軀殼,飛向了天空。 舞會之前,她像公主一樣緩慢步下樓梯,讓泰勒和所有人驚艷陶醉,生命雖不完整,但美麗依舊在。 泰勒說:“我不怕死亡,如果我沒有癌症,就不會遇到你。我很慶幸我病了。”生命中沒有怨天尤人,沒有長吁短嘆,坦然地面對,為那些能夠擁有的美好而感恩。

劇情剖析-關鍵人物 劇中人物:妹妹安娜

劇情剖析-關鍵人物 劇中人物:妹妹安娜 電影與書的人物比較 電影 原著書 劇中人物:妹妹安娜 是照顧姐姐的得力幫手,控告父母親以爭取自己身體的自主權利,大多原因是姊姊凱特的說服,加上一些安娜對未來身體健康的擔心。但仍深愛姊姊凱特。 控告父母親的原因是為引起他們的注意,讓他們瞭解自己並不是不反抗的隨任意拿取自己細胞、器官,爭取自己的醫療自主權並不是她真正的目的。故事的結局安娜在車禍中喪生最後腎臟還是捐給姊姊。

劇情剖析-關鍵人物 劇中人物:妹妹安娜 安娜的出生和其他小孩不同,不是父母正常狀況下所想要和期待出生的小孩。 安娜是科學家以人工生殖方式基因配對成和凱特吻合的訂做人,對安娜而言出生後需要思考的問題都不用顧慮,因為出生要做的事早就在她還沒出生時就已決定好了,就是生來要救姊姊。 當然對安娜而言非常不公平,好像姊姊比較重要,所以她一直是一個很成熟很獨立的女孩,從出生就要動許多手術捐骨髓、幹細胞、捐血……等給姊姊用。 安娜十三歲時母親再次要求捐腎給凱特時,她告上法院,覺得自己有權可以使用自己的身體。

劇情剖析-關鍵人物 劇中人物:妹妹安娜

劇情剖析-關鍵人物 劇中人物:妹妹安娜 在書中安娜說過一句話「我討厭做一隻基因豬,我討厭沒有人問我對所有事的感覺,但我絕對不會討厭這個家庭。」 對安娜而言並不是真的想告自己的父母,安娜一點都不討厭這個家,只是希望藉此能引起爸媽對自己的身體自主權的尊重。 由此可看出父母親莎拉與布萊恩嚴重地忽視了安娜與傑西,父母親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在找方法治療凱特,這對安娜和傑西是不公平的,他們也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注與愛護。

劇情剖析-關鍵人物 劇中人物:妹妹安娜 從安娜的觀點,我們可以重溫她與姐姐凱特相處的點點滴滴,一起在草地上享受陽光,在醫院捉弄難纏的護士、分享初戀的興奮和喜悅……也包括目睹姊姊凱特大口吐血時的心痛,看到她自暴自棄時的震驚。 愛並不只是捐獻器官、延續生命那樣簡單。愛是要尊重心愛之人的選擇。 安娜向法庭要求支配自己身體的自由,也是在為凱特爭取決定命運的自由。

劇情剖析-關鍵人物 劇中人物:妹妹安娜

劇情剖析-關鍵人物 劇中人物:妹妹安娜 其實安娜自己知道「如果你的父母為了一個理由而孕育你,那麼那個理由最好一直存在,如果這個理由不存在了,那你也沒必要存在。」 對安娜來說是個殘酷的事實,如果凱特沒生病,她根本不會出生,也不會成為這個家的一份子。莎拉與布萊恩也不必為了救凱特,而生出一個他們原本沒打算生的小孩。 安娜一直知道她和別人不一樣,她是為了姊姊而來,所以生命也可能為了姊姊而犧牲。 安娜覺得自己是多餘的,隨時都可能因為救姐姐而死,對於才13歲的她,心裡有多龐大的恐懼感?

劇情剖析-關鍵人物 劇中人物:妹妹安娜 要不要救凱特這件事是對安娜來說是兩難,不救凱特她就會死,但如果要救凱特,安娜就得一直捐細胞與器官給她,這樣她活著只是一個拿來救姊姊的工具而已。 事實上,安娜一點都不希望凱特死,可是她知道凱特不想這樣痛苦地活著,也知道她是那個唯一能給凱特想要的東西的人。

劇情剖析-關鍵人物 劇中人物:母親莎拉

劇情剖析-關鍵人物 劇中人物:母親莎拉 電影與書的人物比較 電影 原著書 劇中人物:母親莎拉 讓觀眾感覺有絕不讓凱特死的決心,雖然在法庭上有表露她其實對安娜是愧疚的,但因過於愛凱特而無法體諒安娜的立場。相較書而言內心較為艱困無奈。 很愛子女偏疼凱特,但對安娜與傑西看似只是應付,也很明顯的看出安娜的出生這個決定幾乎是來自於莎拉的堅持,對兒子傑西的叛逆後反應也偏向放棄。

劇情剖析-關鍵人物 劇中人物:母親莎拉 母親莎拉為了照顧生病的大女兒凱特把高薪律師的工作辭去,雖然愛自己的女兒凱特極深但疏略家中其他成員感受,自始至終都不願放棄救凱特,即使當凱特已經在死亡邊緣徘徊時還和小女兒安娜打官司。 為了挽回大女兒生命而失去理智,一心只想讓安娜捐腎給凱特,讓凱特繼續活下去,可見她是一位為了讓女兒存活堅持不惜花費多少心血的母親。 「我不會讓凱特死掉。」就是這句話讓莎拉決定用基因配對生下安娜,就因為這句話的決心,造就安娜以捐贈者的角色出現在這世界,燃燒安娜拯救凱特,讓凱特可以繼續存活下去。

劇情剖析-關鍵人物 劇中人物:母親莎拉 莎拉無止境的付出母愛令人欽佩,沒有她的努力凱特恐怕早已離開人世。 為了讓凱特能夠積極的生活,她可以理除長髮和女兒一樣變成光頭;她可以對著醫護人員咆哮;鼓勵女兒去和男孩子泰勒交往,但也擔心他們越過界限。她是一個一般的母親,但呈現堅忍毅力母性很偉大。 為了凱特,莎拉可以放棄自己的人生。然問題在於她同時也剝奪了家中其他成員的自由,尤其是安娜的。 她要求安娜像她一樣無條件地為凱特付出,要求丈夫和兒子以凱特為中心的家庭大局著想,更甚之不肯給與凱特選擇的權利,只顧著延續女兒的生命,卻忽略了她內心真正的渴望。

劇情剖析-關鍵人物 劇中人物:母親莎拉 當凱特病入膏肓時,希望能最後再看一眼美麗的大海時,醫生、父親……誰也不忍心拒絕她的願望,只有莎拉固執地看不到女兒眼中的懇求。 直到莎拉追趕到大海邊,看著久未看見的海鷗飛翔,孩子嬉戲,凱特凝視著那一切,臉上寫著幸福,莎拉此時才若有所悟。 凱特:“當我去夏令營的時候,我擔心我會想念你們,在我上車之前,你讓我坐在車的最左邊靠著窗戶的位置,這樣我就能回頭看見你,我現在也找到了同樣的座位。”

劇情剖析-關鍵人物 劇中人物:父親布萊恩

劇情剖析-關鍵人物 劇中人物:父親布萊恩 父親布萊恩是位消防隊員,和母親莎拉一樣非常疼愛自己的子女,當布萊恩與莎拉得知被自己女兒安娜控告時,很冷靜尋找與子女間的癥結點,布萊恩較會考量安娜的立場,能體諒安娜的想法與作為。 而布萊恩在書中的描述一直是個沉默的父親,當他了解並支持安娜時,覺得應該決定要生安娜的那一刻起就是一個本來就不該發生的錯誤,明知道是個錯誤但還是希望以人工生殖方式可救凱特生命。

劇情剖析-關鍵人物 劇中人物:父親布萊恩 從家中有一個生病的女兒開始,布萊恩的生活就徹底改變了。 布萊恩失去了輕鬆浪漫的婚姻生活、失去了發自內心大笑的機會,他要辛勤工作,負擔女兒和全家的開銷。即便這些都算不了什麼,他最害怕的是家庭平靜的表面之下,那些看不見的裂痕,不知道哪一天便會地震般分崩離析。 相比積極為女兒治病的妻子,布萊恩的態度略顯消極,他內心的一部分在大聲喊著要掙脫和逃離,不必小心翼翼、不必擔驚受怕,更自由地呼吸。

劇情剖析-關鍵人物 劇中人物:父親布萊恩 是為人夫、為人父的責任讓布萊恩按捺住這種衝動,留下來安撫固執的妻子、年幼的孩子。只是在某一個瞬間,他眼中閃過落寞和無奈。 當妻子莎拉固執到幾乎神經質的程度,布萊恩仍保持清醒。他看到了小女兒的隱衷,也更了解病床上的凱特最真實的渴望。 在最後為完成凱特的遺願,當他甩開莎拉帶著孩子們驅車離去,那一刻,他得到了主宰生活的自由,順從自己的願望,無所顧忌放下對生命的執著。

劇情剖析-關鍵人物 劇中人物:兒子傑西

劇情剖析-關鍵人物 劇中人物:兒子傑西 電影與書的人物比較 電影 原著書 劇中人物:兒子傑西 僅很少部分提到傑西的行為和言語。偏重內心的呈現及心理層面的寓意。雖然輕輕帶過,但意義卻發人深思。 不斷叛逆、闖禍希望能引起父母親的關愛。(例如:放火燒空房、私釀酒)但並無太多效果,是個比安娜更被忽略的長子,但大家都忽略了他默默供應白血球給凱特的付出與關愛。

劇情剖析-關鍵人物 劇中人物:兒子傑西 兒子傑西在凱特發病前,傑西是個有過快樂童年的小男孩。 但在凱特被發現身上有血癌因子後就漸漸的被忽視了,父母只把重心放在凱特上,全心照顧凱特,傑西也是家中最不被關心的小孩,因為他既不是病人也不是器官捐贈者。 正因為他總是被父母疏忽關懷,傑西在青少年時曾經放火、喝酒,要的只是被家人注意他的存在。 傑西是個因為被忽視而心理產生極度不平衡的人,但本性不壞,在凱特去世後的人生改變很大,也開始積極地過生活。

劇情剖析-關鍵人物 劇中人物:兒子傑西 「我只是試著想找個會有人注意到我的地方。」這是傑西為了引起別人注意而站在馬路中央,被警察帶至警察局時,布萊恩問他為何要這麼做時的回答。 可見他他的異常興為是真的很希望被注意到,因為他在家中一直沒有被注意、關心、照顧,而他也常常做一些能讓父母更加關心他的事。或招惹一些麻煩,希望能多得到關注,即使是用闖禍方式,他也會很開心的得到關心之渴望。 但是父母親莎拉與布萊恩卻直覺的認為是傑西學壞,其中更有些諷刺的是看著凱特身體不斷惡化卻無能為力,對於凱特的病情傑西其實是很自責的。

劇情剖析-關鍵人物 劇中人物:兒子傑西 傑西是家中被忽略的那一個,甚至不如安娜受到的關注多,他連為凱特捐獻的可能都沒有。 不被注意並不等於更自由,他和全家人一樣感覺到瀰漫在他們房子周圍的壓抑,他的讀寫障礙使得他不願意正常去學校讀書,他被困在自己的世界,而其他人都忙著拯救凱特,沒有人來關心幫助他。 他整日在街頭遊逛,看形形色色的人物擦肩而過,就像一抹影子,靜靜地看著另一個世界,而無法融入。 感人的是,他也沒有抱怨凱特,他愛著她,用心為她作畫,當想到她必將離去時,將畫像撕碎灑向天空。傑西不擅言談,所有的情感盡在不言中。

劇情剖析-關鍵人物 劇中人物:兒子傑西 對傑西而言一直希望自己可以有能力幫助凱特,但由於基因不合無法救自己的妹妹,常覺得為何只有自己不能救凱特呢? 但後來發現其實傑西一直想辦法救凱特,包括凱特所需的血液一直都有傑西捐的血袋,但家人根本沒人知道。

劇情剖析-關鍵人物 劇中人物:律師坎貝爾

劇情剖析-關鍵人物 劇中人物:律師坎貝爾 坎貝爾因為自己本身患有癲癇(Epilepsy)的疾病,所以能體會那種無法控制自己身體的痛苦,是個很能理解他人感受的人,在開庭辯論時不斷和莎拉強調安娜也是需要被關心、保護的小女孩,不斷提醒母親莎拉的大女兒凱特生命雖然重要,但也要顧及到小女兒安娜的感受與權利。 坎貝爾知道一直要求安娜捐器官卻未經本人同意是不對的,所以幫助安娜打官司,而他也是第一個也是唯一知道安娜並非真的要打官司的人。 在書中描述坎貝爾也是知道最後安娜將腎臟捐給凱特的人,(安娜在車禍中喪生而最後腎臟還是捐給姊姊)因為坎貝爾知道安娜希望自己能這麼做。

劇情剖析-關鍵人物 劇中人物:律師坎貝爾 安娜後來明白,大名鼎鼎的律師亞歷山大先生之所以不計酬勞接下她的案子,是因為他感同身受,他知道不能主宰自己身體的感覺,癲癇限制了他生命自由,只能依靠那隻被喚作“法官”的小狗陪伴。 法庭一段戲,亞歷山大的陳詞十分精彩,抓住了問題的要害,“一切都是關於凱特的,那麼誰來代表安娜?”

劇情剖析-關鍵人物 劇中人物:女法官狄莎羅

劇情剖析-關鍵人物 劇中人物:女法官狄莎羅 女法官狄莎羅的形像極妙,她時而認同安娜,因為她的12歲女兒六個月前因酒駕車禍過失而失去了生命;時而又為莎拉著想,畢竟跟自己一樣是一個母親,她明白看著女兒受苦的滋味。 她傾聽了雙方的看法,去看望凱特之後,她做出了判決。 她做出安娜勝訴判決,並非因為律師的雄辯,也不完全在於安娜與莎拉母女,而是對個體生命的尊重,尊重生命就要尊重它的終點→死亡。 就像她對安娜說的:“不要怕提到它,死亡並不可恥”。

由《姊姊的守護者》探討醫療倫理 身體使用權 「訂做寶寶」通常是當哥哥或姐姐身上擁有嚴重的遺傳性疾病,並且找不到組織抗原相容性HLA配對適當的捐贈者,而父母再懷胎企圖生下和哥哥或姐姐HLA能配對小孩,捐贈其骨髓、臍帶、幹細胞,甚至是把器官給生病的哥哥或姐姐以供治療。 不過小孩出生即背負著可能不是出於自願的使命,訂做寶寶的人權是否受到保障已經造成極大的倫理爭議。 一旦孩子的出生是帶有目的性,類似一個新生命的物化,讓往後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影響之鉅,將很難想像。而父母、兄姊和訂做寶寶的親倫關係和互動,更備受考驗。

由《姊姊的守護者》探討醫療倫理 身體使用權 原著書中看到訂做寶寶似乎是永無止盡的捐贈,而且在成長過程中,似乎得不到均等的愛,都只有看似無止盡的付出,這種不平等的對待對於幼小的孩子絕非成年人所想像。 受捐贈的哥哥或姊姊,對於弟弟或妹妹在手術的痛苦,一切都看在眼裡,他們很可能出現內心的掙扎和歉疚、甚至埋怨自己的病並感到無力感,覺得自己受不起這種「大禮」。即使後來康復,未來在對自己的弟弟或是妹妹的相處上,可能也會出現障礙。 在父母眼中又該怎看這個訂做寶寶?全天下的父母想要保全自己的孩子的心是可以被理解的,訂做寶寶一開始的出生本身卻帶有不同於他的兄姐出生的目的性。

由《姊姊的守護者》探討醫療倫理 身體使用權

由《姊姊的守護者》探討醫療倫理 醫療的爭議 在幹細胞醫療的爭議上,在能否只為了達到醫療目的而製造一個胚胎或是器官,此被製造的胚胎是否屬於生命;至於利用臍帶血、胎盤中的幹細胞,則一般比較沒有爭議。 如果是利用基因科技和篩選,從原本1/4的機率能生下組織抗原相容性完全符合的小孩,提前利用全基因的篩選「訂做」組織抗原完全相符的小孩,把配對成功機率提高到百分之百,達到日後醫療捐贈的目的。 我們人類有權利選擇我們要生下怎樣的小孩,而且還帶有不單純的目的性?成為了倫理道德上的爭論點。 利用基因篩選並非只應用在優生學上,避免生下遺傳疾病的小孩。這時候的基因篩選似乎超出倫理規範。

由《姊姊的守護者》探討醫療倫理 醫療的爭議 訂做寶寶是利用基因篩選技術,特地為了親屬量身訂作的生命,而創造這個生命最大的目的是為挽救一個很可能會消失的生命,在正常的倫理上這樣的醫療成果,已經違反了正常生命更迭的常態。 就像是創造新生命而讓該消失的生命死而復活,人類是否有這權力,去憾動這大自然的生死法則。 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本該是大自然運行的鐵律,但人類優秀的醫藥技術已經挽救不少生命,然本身基因的缺陷的遺傳疾病者就是不適者,若在現行正規醫療上無法挽救,或許本該遭到淘汰,但是一個訂做寶寶的誕生則是大大的衝擊了這個法則。

由《姊姊的守護者》探討醫療倫理 醫療的爭議 一個預訂的生命,一個或許本該淘汰的生命,最後都存活下來。這是醫療技術的突破和奇蹟,卻也是醫療倫理上難以判定的模糊地帶。 有人認為天下父母心,相信沒有任何一對父母會不盡最大的努力,用盡任何辦法去救自己的孩子。多生一個孩子並不會減少對弟弟妹妹的愛,甚至為了彌補救命寶寶的犧牲,父母會用更多的愛心照顧他們。 也有人認為傳統上養兒防老,生孩子本身就帶有目的性,還能夠救人豈不是更好。而且生一個弟弟或是妹妹也可以來陪伴哥哥姊姊,捐贈的成功更有助於日後兄弟姐妹感情的維繫。照常理判斷,訂做寶寶應能體諒父母幫他做的抉擇,因為他救了親人的生命。

由《姊姊的守護者》探討醫療倫理 未定的結論 所謂的「常理」一般正常人不會希望自己的事由別人主導,更何況是自己的身體。因為捐贈的美意,應是出自於捐贈者出於「自願」的心態,才會讓人覺得珍貴、珍惜和感恩。 訂做寶寶的捐贈卻成為外人強加在他身上的美意,那種非本質的意願就變調了。 受捐者對於捐贈者的虧欠感,和訂做寶寶長大知情之後對於本身生命的存在價值上的矛盾,是否真能如外表所見,能「增加兄弟姐妹的感情」,一切仍是未知。 對於醫療倫理界定依舊呈現模糊狀態,訂做寶寶的爭論性恐怕難有定論。

由《姊姊的守護者》探討醫療倫理 未定的結論 繼訂做寶寶之後牽涉到的複製人等議題又是具有相當大的爭議空間。 訂做寶寶似乎是一種折衷的方式,不是複製一個全新的人再以複製人的器官或胚胎用於醫治,而是以人為訂作讓父母再生一個小孩出來,相較於複製人在倫理上是比較能接受? 從人權上來看,訂做寶寶被剝奪了身體使用的決定權,寶寶自己的健康和生存權也被剝奪,因為手術一定存有風險。另罹患疾病的兄姐如果在訂做寶寶尚未出生之前就突然病危去世,則該訂做寶寶的存在價值是不是就存在了極大的矛盾。

由《姊姊的守護者》探討醫療倫理 未定的結論 由家庭親情倫理關係的角度來看,家庭成員日後的相處和心理調適與最後移植手術的成功與否,可能也會有很大的關係。基因篩選預訂目的並非為了優生學的作法,而是用創造新生命去拯救另一個生命,是否也已衝擊到了大自然中生死的法則。

附件:《姊姊的守護者》探討身體使用權-生活新聞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feb/21/today-life2.htm 〔記者趙靜瑜/台北報導〕訂做一個人,在虛構的小說中相當常見,但是訂做一個人的目的如果是為了另外一個人的生命延續,情何以堪? 曾經獲得《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版而且被翻譯成三十多國語言的《姊姊的守護者(My Sister’s Keeper)》,就是一本探討生命複製與道德的小說。該書前年年底由台灣商務出版中文版,讓讀者淚眼看完,也直扣「身體使用權」的命題。

附件:《姊姊的守護者》探討身體使用權-生活新聞 故事中敘述姊姊凱特是急性前骨髓性白血病(APL)患者,為了延續凱特生命,安娜出生了,當凱特需要白血球、幹細胞或是骨髓,安娜就成為最佳的「來源」。 安娜在書中有一句名言:「如果你的父母為了一個理由而孕育你,那麼那個理由最好一直存在。因為要是那理由不存在了,你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但是安娜捐了幹細胞、捐了骨髓,姊姊還是沒辦法完全康復,最後父母親沒有徵詢她的同意,似乎又「順理成章」的要她捐出一顆腎臟給姊姊,還沒有成年的安娜終於決定控告父母奪走她的身體使用權。

附件:《姊姊的守護者》探討身體使用權-生活新聞 安娜知道,她捐腎臟是姊姊生命的希望,但是她也在想:「下一次又是什麼呢?對於我的父母,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雖然安娜身體健康,但是因為要「幫助」姊姊,進出醫院的次數一點也不亞於生病的姊姊。 結局雖然是安娜勝訴,贏回使用自己身體的權利,卻因為車禍意外身亡,腎臟還是移植給姊姊,姊姊得以重生,過正常人的生活。這個結局,引發不少熱烈討論,不少人一掬同情之淚,憤慨安娜從未為自己而活。

附件:《姊姊的守護者》探討身體使用權-生活新聞 作者茱迪皮考特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創意寫作學士,她經常處理極具道德爭議的題材,作品不乏探討安樂死及描述青少年自殺的內容,幾年前更觸及聳人聽聞的「優生絕育法」。她在二○○三年獲得美國新英格蘭最佳小說獎。在書中,她除以文字描繪姊妹情誼及現代優生學所面臨的道德倫理外,也觸及親權、兒童人權的題材,在醫界競相發展「優生」、「複製」科技時,確實發人省思。

當遇到病患臨終關懷之際,家屬意見相左時,該如何相互協調與諒解,這是活著的家屬該面對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