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民主與經濟的發展談國家 認同的規範性與工具性變化 中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包淳亮
認同流動 二十年來台灣認同處於上升的態勢。 「台灣人」和「中國人」在認同上的差距,大於在統獨態度上的差距;族群意識的快速本土化只有部分反映到國家認同與統獨,對於具體的政策影響更為有限。 多數民眾面對兩岸關係採取現實的態度。 自由主義的民族主義:民眾不是被「建構」民族認同,而是「選擇」其民族。
三個模型 吳玉山威權體制下的經濟發展與民主需求的綜合模型:威權國家倘開始實現經濟增長,則在其現代化過程中,民主化會經歷先難後易的演變趨勢。 本土模型:伴隨民主化發展的本土需求,與伴隨經濟增長減緩的換黨執政需求,兩者共同促成了本土勢力的執政。 統一模型:隨著中國現代化的演進,兩岸生活方式差距彌合,政治參與擴大,促成統一可能性的上揚。
本土模型 當人民產生「工具性的民主需求」乃至於革命的動機,就也可能拋棄自己的國家、或推翻既有的政權,乃至於兩者同時發生,於是工具性的民主需求,就一變而為工具性的國家認同需求。 台灣的民主改革成為建立新國家以及建構新民族的動力。 立足於民主制度實踐的新的主體性,得到多數自由主義者的認可,成為「規範性本土化」 。 在政黨選擇與國家認同具有高度相關性的情況下,換黨執政的需求也就意味著「工具性本土化」的支持力量。
本土模型 狀況一,國民黨內戰失敗,台灣經濟不穩,部分台灣人認同共黨中國,部分台灣人開始主張獨立、乃至於主張台灣成為美國第五十一州。 狀況二,台灣經濟開始起飛,國民黨的統治逐步穩固,到1980年代中期,蔣經國總統的開明威權伴隨著台灣的高速經濟增長,國府所塑造的中國認同在民間也獲得廣泛的支持。 狀況三,兩岸恢復交往之初,台灣人對中國大陸還抱有同一民族的親切感,但在兩岸交往中感到雙方的政治經濟差異。台灣本土意識上升。 狀況四,連、宋被陳水扁擊敗,本土執政似乎不可動搖。
本土模型後續問題 如何看待2008年民進黨連續敗選? 馬營在國家認同的表述上,與民進黨的對手幾乎趨於一致 ,所以,台灣獨立的訴求在未來只會愈來愈成為全民共識,民進黨沒有走「中間路線」的必要? 身分認同從中國人轉變為台灣人,未必即代表所謂「分離意識」的增加,而只是基於對現狀的認知。因此民眾對統一熱情的消退,並不足以解釋為民眾積極支持「台灣獨立」?
解釋2008 2008總統大選綠營反對「一中市場」的相關競選口號「查甫找無工、查某找無尪」,使總統選舉將國家認同與個人前途發展連結在一起。 近年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迅速,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的民意調查發現雖然台灣民眾一貫主張維持現狀、支持發展外交、感到大陸對我敵意不淺,並拒絕一國兩制,但在「民眾對兩岸交流開放速度的看法」與「對兩岸經貿的看法」兩個選項上,民意卻出現的驚人的改變。
統一模型 工具性中國認同的前提是台灣人對中國的原生認同,只不過兩岸的經濟差距使得台灣人對中國認同產生工具性的排拒,而這成為認同爭議的主要環節。因此所謂工具性中國認同,反過來看反映的是工具性不認同的程度。 僅靠經濟不足以消弭兩岸對立,還需藉由民主方式、給予台灣人民足夠政治參與空間以及平等的身份的可能,是為規範性中國認同。
統一模型 狀況一,兩岸恢復交往之初台灣人均所得顯著高於大陸,但台灣人多懷抱「大中國認同」,但隨著兩岸產生工具性的對中國的不認同。 狀況二,台灣經濟領先幅度大,蘇東共黨國家紛紛瓦解,台灣優勢曲線仍呈上升之勢,工具性中國認同進一步下降,至世紀之初,對中國的不認同發展到最強烈的階段。 狀況三,台灣經濟、政治進一步成熟,然而台灣人明顯感到優勢正在喪失,台灣的民意開始出現經濟上與中國合作的意願。 狀況四,兩岸人民獲得了經濟地位上的平等,工具性的中國認同進一步上升,同時中國大陸民主化,台灣的政治人物獲得對大陸施加影響的機會,台灣人可以平等參與中國政治,和平統一可輕易達成。
統一模型後續問題 進入狀況四的時間:中國沿海省份人均GDP何時超過台灣?中國何時可能開放政治競爭? 兩岸人民在創造財富的能力上沒有差別?雙方政府都會不斷尋找有利於財富累積的制度?雙方的人均所得將逐漸逼近? 多數台灣民眾審慎的思考認同、面對兩岸關係的現實,對台灣的國家地位不具「拋頭顱、灑熱血」的忠誠摯愛?
請不吝批評指教 email: solpao@hotmail.com 包淳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