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類人應該做定期防癌體檢.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健康生活 远离癌 症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代敏 研究员 北京市健康科普专家. 癌症可怕吗? 癌症病人越来越多 城市老百姓的第一 位死因 每年近 300 万人发病.
Advertisements

認識慢性腎臟疾病 健康講座 August 11, 討論的主題 1. 了解腎臟的功能 2. 慢性腎臟病的原因 3. 慢性腎臟病的症狀 4. 如何預防慢性腎臟病.
腸內小世界 健康大關鍵. 93 年國人十大死因前三名 1. 惡性腫瘤 2. 心臟疾病 3. 腦血管疾病 4. 糖尿病 5. 事故傷害 6. 肺炎 7.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8. 腎炎, 腎徵候群, 腎性病變 9. 自殺 10. 高血壓性疾病.
Luis S. Mon, 医学博士, 美国外科医师协会会员. Carlos A. Perurena, 医学博士 胃癌的预防.
口 腔 癌 的 防 範 與 宣 導口 腔 癌 的 防 範 與 宣 導 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 六下(南一版)
癌症與飲食 報告人 : 胡千晴. 小太陽 父系 母系 爺爺 ~ 肺癌 二伯父 ~ 口腔癌 三伯父 ~ 攝護腺癌 四伯父 ~ 肝癌 二姑 ~ 乳癌 堂姊 ~ 胰臟癌 堂哥 ~ 口腔癌 外公 ~ 胰臟癌 外婆 ~ 大腸癌 三姨 ~ 乳癌 四姨 ~ 乳癌 表姐 ~ 乳癌、肝癌 癌症為時大死因, 每一百人就有.
癌症的防治. 背景 世界卫生组织( WHO )预测 21 世纪恶性肿瘤将成为人类 的 “ 第一杀手 ” ,故癌症控制已成为全球性的卫生战略重点。 我国虽是发展中国家,但疾病谱已发生转变,中国已成为 世界第一癌症大国,癌症不仅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生命 与健康,而且给家庭、社会、国家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干.
癌症. 癌是什麼 癌症是身體細胞的一種疾病 當細胞分裂失去控制時,就會不停地 繁殖,在身體裡累積成塊狀,稱為 「腫瘤」. 腫瘤分為良性和惡性兩種, 惡性的腫瘤俗稱癌.
第八节 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肿瘤的病因 ( 一 ) 、外环境因素 1 、化学致癌因素 已达 1000 多种 直接致 癌物 间接致 癌物 引起与机体直接 接触部位的癌肿 以前致癌物形式进 入机体,经代谢、 转化形成活化的终 致癌物.
第 16 組 子宮頸癌 組員 : 許瑜庭陳佩青王黃子禎 謝怡廷錢懿德王榆翔 張智荃劉威呈張彥夫.  介紹 / 相關統計資料  子宮頸癌的病因  子宮頸癌的症狀  如何預防  子宮頸癌的治療.
1 腫瘤 neoplasms 季瑋珠 預防醫學研究所. 2 腫瘤的定義及相關名詞 腫瘤 贅瘤 癌症 n Neoplasm n Oncology n Tumor n Cancer n Carcinoma n Sarcoma.
飲食與體重控制健康飲食新主張 游本彥(海王子)老師. 台灣地區 91 年十大死因比較表 死亡原因 % 男性 % 女性 % 1.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腦血管疾病 9.46 腦血管疾病 8.94 腦血管疾病 心臟疾病 9.01 心臟疾病.
認識癌症及防癌須知. 生物學是較複雜的系統, 但是它仍然按照物理化 學定律在運作 癌症 (cancer) 是什麼 ? 本來的意義,是指螃蟹橫行,即是不遵循 一定的軌跡,不沿一定路徑向前進行的意 思。 如果某一種組織,或細胞,繁殖的速度及 分化的程度,超出生長法則的範圍,愈長 愈多,佔據的體積愈來愈大,成了一堆對.
第 2 章 性愛安全護照 第二單元 青春性愛合奏曲. 性是美好的,有時候卻帶來煩惱 …. 性傳染病就是經由性行為所感染的疾病, 症狀大多發生在性器官。 什麼叫做性傳染病? 已存在數十個世紀 簡稱為性病 (或花柳病) 包含非淋病性尿道炎、 淋病、梅毒、菜花、 愛滋病等.
溫馨‧精緻‧優質 1 癌症防治 永康榮民醫院 陳進旺 永康榮民醫院 陳進旺 年國人十大死因 癌症蟬聯 28 年冠 軍 每 13 分鐘奪 1 命 ※資料來源:衛生署網站.
你知道吗 ?? 70 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心脏病和中风 癌症 慢性呼吸道疾病 糖尿病 慢性病.
六类人应该做定期防癌体检.
慢性乙型肝炎-严峻的挑战.
香港常見的傳染病 4C 9 江淑芳.
子宮頸癌的篩檢與預防 黃韻如醫師 腫瘤醫學部 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台灣歷年女性生殖系統癌症 發生率的變化.
民國93暨94年癌症登記報告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報告人:趙坤郁副局長.
我的青春檔案.
認識 菸、酒、檳榔 對身體的危害 一同保護你的身體健康 製作者:楊婉瑄.
主講人 / 三軍總醫院 婦產部 婦科腫瘤研究室 賴鴻政醫師
過重/肥胖兒童與青少年 之篩選及處理流程 體位評估 BMI ≧ 該年齡、性別過重BMI值者 否 隔年再評估 是 是否符合以下 任一條件:
班級:幼保二甲 學號:499I0004 姓名:鄭惠慈 指導老師:陳韻如
左乳腺癌术后的PDT治疗.
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理事 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教授 徐爱娣
你的肝----發炎了! 肝發炎指數 – GOT 及 GPT 超過 40 U/L。 如果一直不降,就嚴重了。
活動圓滿結束,回收滿意度問卷並發送精美紀念品~
B 型肝炎專題報告 生機一 侯詠德 B
病 毒 性 肝 炎.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 杜威十進分類法 複習 000 總類 100 哲學及心理學類 200 宗教類 300 社會科學類 400 語文類 500 自然科學及數學類
营养与健康.
中四生物 第6課:人的營養 主題:胃的疾病.
胃癌的出現.
警惕癌症早期的症狀.
Rapid test iFOB及Transferrin的快速檢驗試劑於上、下消化道出血中的應用
民國92年癌症登記報告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報告人:趙坤郁副局長.
指導老師:蕭銘謙 班級:四高二A 學號: 4980G031 姓名:潘怡潔
對大腸直腸癌的認識 從 專 業 醫 療 到 無 限 關 懷 ! 前言 大腸直腸癌的症狀 (1) 腹部不舒服或疼痛。
大腸癌篩檢.
性傳染病問答比賽.
乙肝诊断检查.
民國95年癌症登記報告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報告人:趙坤郁副局長.
老化的細胞生物學 (1)細胞衰老(senescence) (2)基因體的不穩定(genomic instability)
遠離三高健康講座暨篩檢活動 歡迎來參加~~ 遠離三高健康講座暨篩檢活動
糖尿病流行病学.
1 肝炎防治 基隆長庚醫院 肝臟科 胡瀞之 醫師
運動與全人福祉 癌症的風險概論.
社区育龄期及更年期妇女 健康管理和档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赵 玉 玲.
演講人:秦義龍 聯合基因科技集團首席執行官,高級工程師
健 康 教 育 分 組 報 告 第五組 疾病與健康 組員   陳毅修 楊惠婷 張智堯.
單元內容 什麼是高血壓 高血壓有哪些症狀 導致高血壓的可能原因 高血壓對健康的危害 高血壓的危險因子 如何控制高血壓 高血壓的藥物治療.
中老年人疾病的防治 衛生署新竹醫院老人內科主任吳泉昌.
常見的傳染病.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宫颈刮片脱落细胞 检查结果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妇产科 宋 磊.
女性腹痛.
预防医学系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兒童與青少年肥胖定義 BMI= 體重(公斤)/身高2(公尺2) 年齡 男生 女生 正常範圍 (BMI介於) 過重 (BMI≧) 肥胖 2
健康食物.
越南現況資料.
諾羅病毒 成員:陳姿菁 梁閔翔 許寧靜.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香港快樂指數 2007 何濼生教授 嶺南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健康生活 林思敏 五禮.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六類人應該做定期防癌體檢

每年約 140 萬人死於癌症 腫瘤的預防應從控制吸煙、限制飲酒、拒絕超重和肥胖、平衡膳食、合理運動、疫苗注射等途徑,遵循科學指導下的健康生活方式,倡導實施規範的“三級預防”。其中,避免接觸煙草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預防三分之二的癌症。

癌症年新發病例為 200萬,因癌症死亡人數為140萬,每死亡5人中,即有1人死於癌症。近年來,癌症的發病年齡提前了15~20年,35~55歲發病群體比率趨於上升。科學規範的癌症預防,包括三級預防。

一級預防又稱病因學預防,是消除或減少可能致癌的因素,防止癌症的發生。如控煙,控制乙肝、人類乳突病毒 (HPV)、幽門螺杆菌等可以引發癌症的感染源以及對飲食習慣、營養、職業危害的因素。

二級預防又稱臨床前預防或“三早預防”,即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等有效手段來減少癌症病人的死亡。 三級預防又稱臨床預防或康複性預防,是指以延長生存及提高生活質量為目的而進行積極綜合治療,並預防癌症複發和轉移,防止併發症和後遺症。

目前降低腫瘤發病率的唯一辦法是病因預防,也就是一級預防。腫瘤的發病率主要受人口年齡結構、營養、遺傳、環境、生活方式和經濟水平、受教育程度等影響。80%的腫瘤是由生活方式和環境所致。因此,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個人應對癌症最為有效的武器。降低患癌症機率可以通過控制煙草吸入、限制大量飲酒、避免紫外線過度照射和治療肥胖來實現。同時,還應該鼓勵適量體育鍛煉及均衡飲食等健康行為。

此外,宮頸癌、肝癌、胃癌等是由於慢性感染等疾病造成的癌症,人們可以通過疫苗、抗生素、先進的醫學措施、掌握簡單的幹預方法等手段來減少感染,從而預防相關癌症的發病。人體所患的惡性腫瘤約有75%以上發生在身體易於查出和易於發現的部位。多種腫瘤都可以通過健康檢查、腫瘤普查以及定期的隨訪而早期發現,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提高癌症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關鍵。

六類人應該做定期防癌體檢: 1)肺癌高危人群:20歲以下開始吸煙、煙齡在20年以上者、每天吸20支以上為肺癌高危人群。

2)肝癌高危人群:年齡40歲、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或有慢性乙型、丙型肝炎及肝硬化病史的為肝癌高危人群。

3)胃癌高危人群:患有慢性胃潰瘍、胃息肉、慢性萎縮性胃炎等慢性胃病的為胃癌高危人群。

4)宮頸癌高危人群:女性,早婚、多産、多性伴侶、宮頸糜爛大多為宮頸癌高發人群。

5) 乳腺癌高危人群:直系親屬中有得過乳腺癌、本人患有乳腺囊性增生、未生育及未哺乳的為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6)結直腸癌高危人群:家族性結腸息肉病的家族成員、結腸腺瘤綜合症、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腸血吸蟲肉芽腫患者均為結直腸癌的高危患者。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