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倫理學之父 Holmes Rolston, III 於1932年出生在美國維吉尼亞州強普山(Jump Mountain)俯視下的村莊裡, 一直到現今住在 科羅拉多州居家 附近高達14,000 呎的隆氏峰 (Long’s Peak) 山腳,羅斯頓 一生嚮往著高 山的雄偉超越。
走向野地的哲學家 承繼其祖父羅斯頓一世、 父親羅斯頓二世,他是美 國長老教會第三代牧師。 2002年七十歲生日時, 他買了一個預備將來 與先人一起安眠在家 族墓園時要用的墓碑, 上面刻著 「一位走向野地的哲學家」 (A philosopher gone wild)。
The Forest is a Church where life rises from the ground. The forest is where the “roots” are, where life rises from the ground. Trees piece the sky, like cathedral spires. Light filters down, as through stained glass. The forest canopy is lofty; much of it is over our heads. In common with churches, forests invite transcending the human world and experiencing a comprehensive, embracing realm. Holmes Rolston III
森林像教堂 森林是「根本」的所在地, 在森林裡的生命是 由土地向上生長蔓延。 森林就像一座教堂, 樹木的枝枒鑲嵌於碧空, 就像大教堂的尖頂劃過藍天一般。 陽光穿過樹葉間隙灑向地面, 正如彩繪玻璃輝映著日照的光芒。 森林的頂冠挺拔聳立, 俯視在其下的芸芸眾生, 因此,森林和教堂一樣, 邀請我們超越人間的處境, 深刻的去經驗寬闊、包容的境界。
2004 Trip in Taiwan
逾越節花 The Pasqueflower 我們的步履是否太過匆匆? 竟然錯過春天開始綻放的第一朵小花。 我們的旅程又是否太過汲汲? 當我們瞥見象徵生命盟約的小花 在寒冬尾聲的狂風肆虐下 依然堅定地展現它的美麗時, 卻未曾駐足片刻安靜觀賞。
台灣社會陌生的著作 然界的價值》 (1996國立編譯館出版)在台灣已出版多年,可惜 一直未受到重視。 羅斯頓教授的著作之一《環境倫理學──對自然界的義務與自 然界的價值》 (1996國立編譯館出版)在台灣已出版多年,可惜 一直未受到重視。 另外,《哲學走向野性》(1986)、《科學與宗教》(1987)、 《保存自然價值》(1994)、《基因、起源、上帝》(1999)等 書在台灣都尚未有翻譯。
探索大自然的神學家 1953年畢業於北卡羅萊納戴維森學院,得到物理和數學學士學位,他回憶當時的心情:「物理學是大自然的基礎科學,我深刻地被那些探討微小粒子和浩瀚天體的物理哲學家(phisicist-philosophers)所吸引,他們教導我這世界是怎麼構成的。」 之後,他進入李奇蒙德的協合神學院(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 )繼續進修,因為:「我認為學習形上學(metaphysics)可以補充我所學過的物理學(physics)。大自然其實就是受造物creation), 因此,我必須學習更加認識造物主(Creator)。」
受教於托倫斯(T. F. Torrance)門下 1956年與珍.威爾森女士(Jane Wilson)結婚,育有二名子女。之後,又前往蘇格蘭愛丁堡大學,受教於名師托倫斯(T. F. Torrance)門下,並於1958年得到神學與宗教研究博士學位。然後,回美國維吉尼亞州擔任瓦那革羅長老教會(Walnut Grove Presbyterian Church)牧師直到1967年。 羅斯頓為《生態公義──對大地反撲的信仰反省》書中第七章「野生動物與荒野地」作者(1996年「生態神學中心」翻譯,地球日出版)。
學術專長 延續對大自然探討的初衷,又在1968年獲得匹茲堡大學科學哲學(philosophy of science)碩士學位,然後受聘於科羅拉多大學哲學系至今,並於1992年獲傑出教授殊榮。 羅斯頓的學術專長,在探討「科學與宗教」(science and religion)交織互動中的最核心議題,特別是在「生態系與倫理學」(ecosystems and ethics)方面的論述更是貢獻卓著。
個人心願與全球議題結合 他心存感恩地指出:「我真是非常幸運,能夠在我有生之年,看到個人探索大自然的心願,已經變成全球共同關注的議題,現代人非常渴望知道人類在地球上的地位究竟是什麼。」
尊崇大自然的神聖恩賜 他進入學術領域最重要的轉捩點在1975年於<倫理學>(Ethics)期刊上發表「有生態倫理這回事嗎?」(Is There an Ecological Ethic? )這篇論文。從此,環境倫理這新的學科就無法與他的名字分開,因此,他被稱為「環境倫理學之父」。 他的倫理學基礎,是建立在一個非常堅定的信念之上:「大自然不只須要被尊敬,更是須要被當成一份神聖的恩賜來尊崇。」(Nature is not only to be respected but to be reverenced as a sacred gift.)
自然之道即十架之路 在他非常有名的論文「逾越節花」(The Pasqueflower)中,他已經以宗教義涵來刻劃這種生命力非常堅韌,屬於美國西部的小野花。 後來,他又更進一步深化這個象徵,沉思「生命恆常在死亡當中延續不絕」(life persisting in the midst of its perpetual perishing)這種自然現象,就好像生命渡過嚴冬的死寂之後,必會在燦爛的春天再生一般。因此,他相信「自然之道即十架之路。」
參與開創學術團體 羅斯頓不論在開創學術論述、創辦學術期刊、長期投入學會創立、著作專書及發表論文等,均極豐厚紮實。 例如:1979年,與另一位哲學教授共同創辦<環境倫理>(Environmental Ethics)期刊; 擔任國際環境倫理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Ethics)通訊總編輯至今; 在探討宗教與科學最重要的期刊Zygon擔任編輯委員超過20年之久等等。
榮獲大獎 2003年5月7日,於英國白金漢宮接受象徵宗教領域最高成就的天普力登獎(The Templeton Prize for Progress Toward Research or Discoveries about Spiritual Realities)。這個大獎自1973年開始,每年頒發給對宗教信仰與靈性事工具特殊貢獻的人士,如葛理翰牧師、蘇聯作家索忍尼金、德蕾莎修女等,由此可見教授在宗教界和學術界都擁有極為崇高的地位。他在愛丁堡的指導老師托倫斯教授亦於1978年榮獲該獎項。
永續發展的正面作為 「永續發展」要怎麼定義?低度開發、貧窮、飢餓、營養不良、疾病、文盲、高嬰兒死亡率、低平均壽命等,應該都是造成社會或國家無法永續發展的因素,因此,永續發展的正面作為就必須涵蓋: 1. 保育與發展的整合 2. 滿足人類的基本需求 3. 追求公平與社會公義 4. 社會自決與文化完整性的維護 5. 保持生態完整性
永續發展不能迴避代間倫理 生態學者指出:「人類所面臨的最重要任務,便是努力達到永續生命圈(sustainable biosphere)的目標。」因此,若要保持大自然的生命圈系統與人類在經濟上的發展能夠整合前進,我們必須追求的目標就是「生態系的健康」(ecosystem health)。 此外,「永續」的概念,含蓋對於未來世代的考量,代間倫理就成為無法迴避的重要議題。很遺憾的是,所有政治人物的政策考量,通常不會超過他的任期;企業界的業績評估,甚至是以季為單位。於是,未來世代的權益就完全在政經決策者的思考範圍以外,這是最麻煩的地方!
聖經與生態科學 聖經蘊藏著希伯來人數千年來與大自然相處的適應過程中累積的「在地智慧」(indigenous wisdom)。 撒種的人等待種子成長並期望收割,他們知道如何栽種植葡萄樹和橄欖樹,也懂得如何釀酒來舒暢胸懷,製油來潤澤容貌,得糧食來培養體力。(詩篇104:15)同時,希伯來人知道在安息年土地應該休耕,他們更懂得分散牲口,因為牛群羊群太多,沒有夠大的地方可以容納得下。(創世記13:2-3, 36:6-8)他們擔心牲口會踐踏並污染水源,因此,要等羊都到齊,牧人一起把井口的石頭滾開,才能給羊喝水。」其餘的羊只得吃踩踏過的草,喝攪渾了的水。(創世記29:1-8,以西結書34:17-19)可是,有些適用於當地的生態智慧,未必可以直接適用於解決現代人的環境危機。
在地科學的生活規範 生態學與物理學或生物學之間最大的不同,在於生態學本身是一門在地的科學( a science at native range.)。 正如世界各地所產生各種非常不同的文明,都曾經相當成功地克服他們所面對的困境──中國人的陰陽觀或是希伯來信仰裡的恩典與審判觀──但是,它們也都不屬於當代生態學的基本觀念。 生態學(eco-logy)探討個體與整體之間關係的原理(logos),這個整體是以「家」的觀念來表達。 人類是具有良知的生物,人生活在地上,必須以愛上帝和愛鄰舍作為最重要的生活規範,才有可能過理想的日子。
聖經的土地倫理 詩篇23篇指出:「耶和華帶領詩人前往青草地和可安歇的水邊。」羊群需要有飲水和糧草,正如人類的生命須要飲用水和糧食一樣,這是古往今來的生態學者都曉得的一個事實。詩篇作者把這個事實提升成為人類生命的原型。 牧羊人雖然也和羊群一樣須要飲水和糧草,但是,他們必須「為耶和華名的緣故,行走在義路中」。(3節)大自然是上帝賜與人類的最原始恩惠,但是,這些恩惠只會賞賜給接受上帝管教的人,「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4節)然後,「恩惠與慈愛必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6節)儘管生命中充滿死蔭幽谷,但是,土地上和靈性上豐富的供應預備,支撐維繫著義人的生活。 這便是聖經的「土地倫理」,遠比從任何生態學的書籍,甚至李奧波的《沙郡年記》所能夠學習到的,有更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