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老師:吳姝蒨 學生:陳怡儒 學號:9811443034 科系:室內設計系1B 中國文學欣賞 學習檔案 指導老師:吳姝蒨 學生:陳怡儒 學號:9811443034 科系:室內設計系1B
自我介紹 我是現任中國科技大學室內設計一年級新生,名叫陳怡儒、因為頗喜歡日本文化,所以就替自己取了個日文綽號叫做「あずさ」。
以下是我的基本資料: 性別:女 年齡:18 生肖:羊 血型:A 星座:雙子座 生日:80/05/28 身高:168 體重:適中 興趣:畫圖、聽音樂、閱讀 我從小就喜歡畫圖,所以高中的時候、因為考試的成績算中等普通,所以也就為習得一技之長,進了鶯歌高級職業學校就讀「廣告設計科」。所以限在也打下了不少美術方面的底子,以備現在與未來學習上的能力。
自傳 我叫陳怡儒,今年18歲,是北縣樹林人。 樹林是個好地方,雖然他不比土城大,但總也是個市,而我就出生在樹林市。我小學時就讀樹林國小、國中就讀育林國中,高中時、因為基本學力測驗出來的分數不高也不低,是個普通一般的成績,而因為我從小就喜歡拿拿畫筆,東塗塗、西畫畫的,也就就讀了鶯歌高級工商職業學校的「廣告設計科」。 我的家很普通,就跟普遍的家庭一樣。 我是家中的ㄠ子,有一個姊姊及一個哥哥,姊姊目前就業中,哥哥則就讀台科大化學工程系。我的父親很和藹,也很常會跟我們小孩講一些道理給我們聽,他教育我們三個小孩姊姊、哥哥和我的方法是讓我們自由的成長但不隨便。我很高興,是這樣一個風氣的家庭讓我成長,所以我算是樂觀的,遇到問題、我能夠有能力應付、解決,而不會是逃避或是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還有我爸爸的工作是室內裝潢師,小的時候就常常會被父親帶到工作的地方,幫忙掃掃地、清清垃圾的。或許也是因為這樣子,我現在才會對室內設計這科系產生興趣。我們家原本是雙薪
家庭,但後來為更能顧全家庭,所以母親現在專心於家庭事務的打理。我們三個小孩子因為體諒母親平日的辛勞,有時候也會幫忙母親作家事,基本上我的家庭是滿和樂的,生在這樣的家庭我感到十分幸福。 而現在,我就讀於中國科技大學就讀「室內設計系」。為了能夠實現我未來室內設計師的理想,我家致力於實現以下讀書計劃: 一、近程目標–大學一、二年級 用心學習學校安排之室內設計科系的課程,且加強自我關於此科系的相關知識,如:對於現代室內裝潢走向的品味與設計、建築材料相關知識方面。此外,還會針對自我需再加強的軟體學習、並利用課餘時間多加練習加強自己。另外在這國際走向必須的英文能力,也會時常利用假期多加充實自己的英文會話和閱讀能力。
二、中程目標–大學三、四年 大三:利用在一、二年級時努力學習打下的良好的根基,使『室內設計』這科的認知和瞭解融會貫通。並期許自己在三年級結束前能夠熟通Auto CAD此軟體技能。此外社團活動是我技術學院生活的另一個學習目標,兼俱讀書與社團活動上的活耀。也會多去廣泛的涉獵書報雜誌各方面的知識,來充實除了課堂以外的資訊、知識,讓自己的學習達到課內與課外結合的活用,以便及時掌握國際資訊,順便加強自我的語言能力,幫助自已。 大四:四年級是最重要的時刻,期望自己的成績及總表現能維持在應有的水準之上,持續充實自我,努力學習畢業後就業的專業知識。 三、遠程目標–大學畢業後 最後、雖然說在現在這時期,畢了業、可能也就等於失業,但我仍然打算開始做好就業的準備。 由於世界潮流影響,未來每一種行業必然會朝國際化發展,因此
要培養自己有宏遠的國際觀、世界觀,我將會繼續加強英文、日文等外國語文能力,搜尋、閱覽各國科技相關知識,以激發自己的能力。 配合本系的課程架構、優良的環境和師資,努力修習專門課程及分組課程,按自己的性向,發揮個人專業在其職場上。
求學心路歷程 國小-國小時、國文對我來說,是很能駕輕就熟的一個科目。寫作文時,也常常是受到老師表揚的學生。我想這也就跟我從小就開始讀一些課外讀物有關係了吧! 國中-國中後、或許是國中與國小課程上明顯的不同,課業的加重、讓我不在像國小時有那麼多充餘的時間可以閱讀除了課程上的讀物。 高中-高中和現在讀的國文相去無幾,開始教了詩經、古詞、唐詩和近代的白話文等等。雖然教學的內容一樣,但是很可惜的,國中、高中這時期,我所遇上的國文老師,大多都是為考試而教學。或許是國文這科目,給人的感覺就是文文靜靜的,所以、很多的國文老師的教法也就如此不活耀,但我也學習了許多該有的國語文常識。 大學-現在我的值導老師,讓我體驗了跟以往完全不同的國文教學方式,不再像從前一同,一昧的死教課文上的東西、一昧的死讀國文。老師本身活潑的教學,除了讓學生們注目,我想、也一定有讓一些本來對國文興趣缺缺的學生,提起了興趣!
舉例一些時事背景,以現代的觀點、充分的表現出古時候先師所要表達的意念與情境。這種教學方法,就我自己在國文上的吸收,比起從前來多很許多。國文不再是死死的,而是活耀的、與生活相呼應的,就像是到現在我最印象深刻的「庖丁解牛」,從以前這四個是對我來說只是個成語,而現在、我不只知道它是個成語,更是個有深遠意義的成語,「庖丁解牛」裡頭的寓言故事說了,解決事情、不單單僅是解決事情,而是要有「方法」的去解決,不要用錯了方法,使得事情的完成事倍功半。 現在大學的國文,對我來說、不再是古時候人留下來的智慧,除了課文上的內容,我更在意的是一段句子亦或者是一段詞,它所背後隱藏的深意。
題目-唐詩 一代有一代的文學,詩是唐代文學的代表,多少家喻戶曉的詩人,創作出動人心弦的詩篇、一直傳頌千秋,至今仍然那麼鮮活自然、充滿魅力,正說明唐詩巨大而長遠的藝術價值。 大部分唐詩都收錄在《全唐詩》,自唐朝開始,有關唐詩的選本不斷湧現,而流傳最廣的當屬蘅塘退士編選的《唐詩三百首》。按照時間,唐詩的創作分四個階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初唐-初唐的前50年仍延續著南朝的詩風,宮體詩充斥詩壇,以「綺錯婉媚為本」的「上官體」是這個時期的代表。漸漸地,一批通過科舉考試進入仕途的、出身中下層的詩人,成為詩歌創作的主力。他們的詩歌脫離宮廷的內容,成為個人的抒情和寄托。正如聞一多所說:宮體詩在盧照鄰和駱賓王手裡「由宮廷走到市井」,五律在王勃和楊炯的時代「從台閣移至江山與塞漠」。
盛唐-盛唐詩壇具有共同的時代風格,強烈的時代特色,這就是博大、雄渾、深遠、超逸;充沛的活力、創作的愉悅、嶄新的體驗,以及通過意象的運用、意境的表現,性情和聲色的結合,所形成的那種新型的美。這一切構成盛唐氣象,一種後人企羨不已,足以代表一個時代風貌的總體風格。 值得注意的是,盛唐氣象本來是歌詩上的一種說法,但已經被歷史學家所接受,用來說明中國歷史上的那個黃金時代。從文明史的角度看來,盛唐氣象的形成有一個根基,那就是開明與開放。唯開明才能除舊布新,雲蒸霞蔚;唯開放才能百川匯海、博大深邃。盛唐詩歌的氣象是那個時代文明的集中表現。 在盛唐詩歌裡除了山水、田園、宮怨、離情等傳統題材外,政治詩和邊塞詩集中地體現了盛唐詩歌的特色。這個時期政治詩的內容主要是反抗權貴、要求人才解放。邊塞詩也帶著一種積極奮發的精神。 中唐-安史之亂後的中唐,政局相對穩定。但藩鎮割據、宦官
擅權、朋黨之爭,以及日益尖銳的階級矛盾,都使社會陷於嚴重的危機之中。此時的政治經濟整體呈現衰頹的局面,大曆年間,出現了追慕盛唐的「大曆十才子」,但已沒有盛唐那種氣象。但中唐在另一方面卻有新的發展。 詩人們不得不面對嚴酷的現實,較積極地參與政治,有的還處於政治漩渦的中心地位,所以中唐詩歌的政治色彩比盛唐強烈。以白居易和元稹為代表的一批詩人用類似寫諫書的方式寫詩,揭露社會的種種弊端,希望引起皇帝的重視;以韓愈、孟郊、李賀為代表的一批詩人則通過描寫自身的不幸,揭示社會的不合理。部分不滿現實的詩人則帶著蕭條的心情退入山林,這類隱逸的詩人有劉長卿、韋應物等。此外,柳宗元、劉禹錫之清淡秀麗,在中唐自成一派。 晚唐-這時期的詩歌發生了兩種轉變:一是脫離了政治教化的軌道,轉而追求詩歌自身的美學價值;二是面向日常生活,沉緬於內心深處,品味一己的哀愁。此外,受了市民文學的影響,愛情成為晚唐十分流行的主題。
唐詩這四個時期,盛唐時期是唐詩的黃金時代。 盛唐時唐詩主要分為浪漫派、寫實派、田園派、邊塞派這四個派別。李白之浪漫派、杜甫之社會現實派、王維、孟浩然之山水詩派及岑參、高適之邊塞詩派。 山水田園詩派以孟浩然、王維為代表,這派詩人大都受到佛教和退隱思想的影響,求仕不遂或官場失意後歸隱田園林下,追求清靜閑適的精神生活。在藝術上融合了陶淵明詩的渾成和謝靈運詩的工細,而追求形神兼備,意表合一,情景交融,風格恬靜。 接下來我所要討論的就是田園派的代表詩人之ㄧ-王維。 田園派-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外號「詩佛」。今存詩400餘首。
開元九年(721年),王維進士及第,官大樂丞,隨即因為署中伶人舞黃獅子犯禁,受了牽連而謫為濟州司倉參軍。開元十四年(726年),辭去官職。後又任右拾遺,又為監察御史,40歲時,遷殿中傳御史。天寶末年,安祿山攻佔長安,王維被安祿山脅迫作了他的官員。但是他並不願意,長期居住於輞川別墅,曾作詩表達了心跡。當安祿山兵敗後,王維因此得到了赦免,並任太子中允,後轉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代表著作 王維【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字句淺釋】鹿柴:圈養鹿的地方。這裡是王維別墅附近的地名。 返景:景,同「影」。返照的太陽光。 【全詩串講】 空寂幽深的山林裡看不見人影,只是偶爾聽到有人說話的聲音。 落日餘輝透入深密的樹林之間,返照在樹下翠滴滴的青苔上面。 【言外之意】 空山偶爾有人語,反而突出空山之幽寂:一陣人語暫破幽寂,人語響過,空山又在萬籟俱寂之中。這一陣人語只起到反襯「幽寂」的作用;落日返照入深林,越是顯出空山的幽暗:一抹斜輝暫去幽暗,日落光收,空山又在密林暗影之中。這一抹斜輝只起到突顯「幽暗」的作用。
詩僅只二十字,但有「聲」有「色」,有景有情。作者以其詩人、畫家兼音樂家對色彩、聲音的特殊敏感,對「情」「景」關係的深刻體驗,加上對自然現象的細致 觀察、對自然理趣的潛心領悟,把握住空山人語和深林返照這一平常現象中所顯示出的幽深境界和自然理趣,並以極其自然平淡的語言、看似漫不經心的口氣,寫出 這微妙的美感,為歷史留下了這一奇絕的詩篇。 後人把此詩與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相類比,可說當之無愧。兩人都是虔誠的修煉之士,兩詩都是難得的詩中極品。
王維【竹裏館】 獨坐幽篁裡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解釋】獨自坐在幽靜的竹林裡,我撥弄著絃琴,又學古人放聲呼喊,住在深林裡有誰知道我呢? 只有明月不時將月光映照在我身上。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這是王維的竹裏館。這首詩在描寫一個人獨處的時候,隨性之所至,可以彈琴可以長嘯。此中有深意,雖然別人不能理解,卻有明月欣然來相陪伴。 現代的人最怕的就是孤單寂寞,總是在生活中填滿了各種熱鬧喧囂;而喧囂之後卻更感寂寞。殊不知,當我們放棄了對各種外物的追求,心中自然寧靜祥和,可以體察到自己內心世界的豐富有趣;即使獨處,也不會感到孤單寂寞。 而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就像詩中的王維,獨處也有他自己的世界。
王維【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解釋】 送朋友離開這座山以後,回到家裏已經是傍晚時分了,獨自默默地把柴門關好。想到明年春天來臨的時候,春草又會呈現一片翠綠,但是我的朋友會不會再回到這座山中來呢? 【題解】這首送別詩不刻意描繪別離時的情景和心情,而著重描寫離別後的相 思。送走友人之後的惆悵寂寞,只從「掩柴扉」這一行動已充分體現。離別不久,作者已經開始盼望他歸來,二人的友誼之深已無須評述。「春草」二字在這裏既點 明分離的時令,又寫出無限惜別的深情,使人不覺得是用典。
王維【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詩文解釋】 生長於南方的紅豆,入春以來不知長出多少枝條。希望你多多採摘,紅豆最能寄寓相思離別之情。 【詞語解釋】 紅豆:產於兩廣一帶,又名相思子,形如豌豆,朱紅色。古人常用來象徵愛情或相思。 君:你。 採擷:採摘。 【詩文賞析】 紅豆產於南方,鮮紅圓潤,晶瑩似珊瑚,南方人常來鑲嵌飾物。相傳古代有位女子,因為丈夫戰死邊疆,而哭死於樹下,化為紅豆,後來人們把紅豆又稱為「相思子」。唐詩中經常用紅豆來表示相思之情。相思既包括男女之間的情愛,也包括朋友之間的友愛,本詩就屬於後者。詩中語淺情深,物輕情重。小小的紅豆寄託了詩人對 友人的深深眷戀與思念。
王維【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詩文解釋】 你從故鄉來,應該知道故鄉的事情。你來的那天,鏤花窗前的寒梅花開了沒有? 【詞語解釋】 來日:指從故鄉動身前來之日。 綺窗:雕鏤花紋的窗。 未:疑問詞。 【詩文賞析】 詩人遇到了來自家鄉的舊友,勾起了思念的情緒。向遊人詢問家中寒梅花是否開了。自己的一片思鄉之情就這麼含蓄地表達了出來。全詩質樸平淡,卻詩味濃鬱,悠揚不盡,意趣盎然。
王維的詩,實在不愧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句話。從他的詩中彷彿可以看到所描述的風景與意境。 王維的詩風纖穠、綺麗、恬淡生動。詩歌趣高旨遠、含蓄蘊藉、氣韻悠揚、自然渾成、意境圓融等美的品質,其所呈現的藝術風格大體上是清麗、曠淡。促使這種風格生成的佛禪方面的具體而微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兩點,一是「亦官亦隱」的生存狀態所導致的靈魂皈依,一直伴隨、影響著王維的藝術態度、藝術思維、藝術表現;二是王維晚歲得與完全中國化的佛教結緣,使清麗、曠淡的詩風終得形成。
中國文學欣賞 學習檔案 指導老師:吳姝蒨 製作:陳怡儒 日期:九十八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