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思想体系简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原 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求之与, 抑与之与? ” 子贡曰: “ 夫子温、良、恭、 俭、让以得之。夫 子之求之也,其诸 异乎人之求之与? ” 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词 语 是邦:任何国家。 与:语气词。 抑:还是、或者。 温、良、恭、检、让: 温和、善良、恭敬、 节俭、谦逊。
Advertisements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钟培宁 观察和探究 活动一 : 观察同一植 物的 “ 相同 ” 叶子, 是否 完全一样 ?
▲ 走 近 高 考 ▲ 笑 谈 高 考 ▲ 轻 松 备 考 走近高考 ● 高考是选拔人才的基础方式 ● 高考就是一次常规考试 ● 是知识技能和心理品质的考察.
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故里 ––– 山东曲阜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 祭祀活动。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 (《学而》)
中共咸宁市委党校 邓如松. 孔子是一位历史巨人,《论语》是孔子等人的言论 汇集,是孔子思想和言行的写照,是儒家经典,是 可以发掘利用的思想宝库。我们应当学习研究孔子 和《论语》,从中吸取知识和思想营养。
第 1 课 “ 百家争鸣 ” 和 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 “ 百家争鸣 ” 局面的出现 具体原因: ( 1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阶层的崛起; ( 2 )经济上: 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崩溃 ; ( 3 )思想文化:从 “ 学在官府 ” 到 “ 学在民间 ” ; 1. 背景: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走进经典名句 — 五年级中华经典晨诵. 1.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 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 复习.
29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盆 位 分 芽 煮 并 宣 盛 选 规 丝 表 要 没 孩 挑 选挑 选.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倾听、识别与表达:改善人际沟通的策略 主讲: 《大众心理健康与自我成长》培训系列课程 精神分析师 心理咨询师 四川南岛心理咨询研究所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论语》精选.
情人节快乐 返 回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庙 曲阜孔林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 教育上:创办私学、注意     “因材施教”、主     张“温故而知新”。
你心目中成功的人有谁? 但成功的我只有一个 成功的人很多 你敢于、乐于与其交往吗?.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学 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论语》六则.
《论语》导读 第五讲 孔子的仁学思想(三) ——仁学的扩展内容.
孔子和学生 敏而好学 温故而知新 …… 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整理者: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第一小学 秦爱军
孟子见梁襄王 《孟子》.
对 培训者 培训的理解 丁革建
初三记叙文全命题作文 审题训练 泰兴市洋思中学 刘金玉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孔子的修养之道 ﹎﹎﹎﹎﹎﹎﹎﹎﹎﹎﹎﹎﹎﹎﹎﹎﹎﹎ 爱众亲仁 博学笃行 长沙民政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龙江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宝洁的品牌战略.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云南大学 2015年 学生社会服务计划 往期活动剪影.
Harvard ManageMentor®
扁平化精美IT工作实施规划 涛说PPT.

Harvard ManageMentor®
Harvard ManageMentor®
哈利路亚 敬拜歌曲: 1)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2)同路人 3)这一生最美的祝福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叶群芳.
BUSINESS POWERPOINT THE Scenery DESIGN.
Activity 1 看图片,讨论下面的问题: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西藏 Tibet.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4.2 证明⑶.
欢迎返校! 2016 返校之夜.
用计算器开方.
Harvard ManageMentor®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Logo 思维 力量 商务展示·企业内训.
礼courtesy Value of the Month每月一德.
Welcome to my ppt 申鹏昌 07化二.
我们能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第四章 UNIX文件系统.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diàn pǔ sù jué shì 宫殿 朴素 掘开 流逝 nǎo chǐ biàn 恼怒 羞耻 争辩.
请添加标题 请添加作者.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论语》 【思想体系简介】

一、政治思想 1.倡导“仁”、恢复“礼”、振兴“乐”的“德政”思想。 孔子向齐景公提出了治理国家的八字方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要求君臣父子各自按照应有之道德去做,都要符合角色的要求和规范。后来汉朝的董仲舒利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念,提出“三纲五常”,促使汉武帝独尊儒术,并成为沿续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道德伦理规范,影响深远。 1.倡导“仁”、恢复“礼”、振兴“乐”的“德政”思想。 ①孔子积极倡导“仁”。其核心为“爱人”,对统治来说,要爱护子民,施行“仁德之政”。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节用爱人,使民以时。” ★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从而达到 “近者说,远者来” 的国家“大治”局面。 ②孔子主张恢复“礼”。复兴“周礼”,重建等级秩序。 ★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他说:“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 以礼为先,国则必治。 ③孔子致力振兴“乐”。要以先王之乐影响世风,教化人民和美向善。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別人吗?”

2.为君“正”、为臣“忠”、为民“信”的“治世”追求。 ①为君要“身正”。以身作则,统治者要起表率作用。 ②孔子主张为臣要“尽忠”。尽职尽责,奉公守法。 ③孔子强调为民要“诚信”,民信则国治。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以“仁德之政”治国,把变“乱世”为“治世”作为努力目标。 孔子认为“礼”、“乐”为“治世”之必备,所以,自己虽身处“礼崩乐坏”的乱世,但心存高远,念念不忘“复礼兴乐”以兴帮。

二、人际交往观 1.人际交往的原则。 (1)“和”是《论语》人际交往观的最高准则。一是指解决矛盾上的“和平”原则和“和悦、和气”态度。二是人际互动中的包容之和。孔子主张在人际互动中,要承认差异、矛盾和事物的多样性。三是“中庸之和”、“适度之和”。就是思想中庸、行为适度,从而达到人际关系的调和。

(2)“信”是《论语》人际交往观的道德准则。 “信”是指讲信用,守诺言。 在孔子眼里,行动重于言 ; 他教育学生“慎言敏行”,要求学生“言必行,行必果” 。

2.人际交往的态度。 (1)重感情,讲原则。孔子重视人性情感的教育,以“情”作为人性和人生的基础、实体与本源。 重感情、讲原则是孔子人际交往态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2)律己宽人。 “律己”是指严格要求自己。一方面孔子主张多反省,常思己过,“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宽人”是指对别人要宽容。首先要求不念旧恶,主和解、重调停、和稀泥,不纠缠过去,避免冤冤相报。其次提倡包容他人。 (3)礼让谦逊。 (4)尊重别人,平等待人。 (5)与人为善,不求名利。 (6)言行一致,慎言敏行。在孔子的观念里,行动优于语言,健康的人性应该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

3.人际交往的技巧与方法。 (1)因人而异,遵循不同的人际交往规范。 (2)因境而异,规定不同的言行方式。 (3)交往的朋友,孔子认为要交“益友”,莫交“损友”;主张亲君子,远小人;要与能做事的人交往。 (4)判断交往对象的好坏,孔子反对以言语、以容貌取人。 (5)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是加强个人修养。其次是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再次,把握人际交往中的“中庸”之道。

三、教育思想 1.教育主张 ——倡导“有教无类” 。 主张不分贫富差别,不论地位高低,不分长幼,不论个人身世,不区别种族,人人都应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提倡教育平等。 他认为学无止境,年长者也可以学,教育可以是一种终身教育。 2.培养目标 ——“德才兼备”的仁人君子 。 并依靠他们去传播他的“仁爱”思想 。

3.教学方法。 他提出“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叩其两端、举一反三”等教学方法。 4.教学过程的精炼概括。 孔子将教学过程精炼地概括为“学、思、习、行”四个阶段。可以理解为潜心学习、积极思考、举一反三、操作实践,达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四、伦理思想 1.基本内容。 (1)仁。“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孔子伦理道德规范体系中的基本原则 。 (2)爱人,“爱人”是孔子关于“仁”的道德原则的理论基础和第一要义, “爱人”是仁的灵魂和内核。 (3)孝悌。孔子十分重视孝悌之道并把孝悌看作“仁”的本源和基础。 (4)忠恕。孔子从“仁”这一根本道德原则出发,还提出了“忠恕”的道德规范。忠恕的基本要求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忠恕还有忠诚、信实、宽恕 、容人的意思。“忠恕”反映着人与人之间要以诚相待、宽宏大量、友好相处的愿望和品格。

(5)礼。核心是“正名”,即要求名正言顺。 (6)义。“义”也是孔子提出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项重要道德规范。 一是要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二是要正确处理义利关系。孔子主张舍利求义、 “见利思义”、“见得思义”。 (7)信。孔子要求人们在与人相处、对待工作等方面,要做到诚实不欺、讲究信用。 (8)中庸。要求人们在待人接物中遵循中庸的道德要求,言行举止要无偏无颇,做到适得其中,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

(9)恭。在孔子看来,人要做到端庄和善,而不巧言令色,就要以“礼”来加以约束。 (10)宽。 “宽”即宽厚、宽容之意。 (11)敏。“敏”即聪敏、勤敏之意。孔子认为,只有以勤敏的精神对待学习和工作,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将一事无成 。 (12)勇。孔子主张“见义勇为”,在关键时刻要敢于挺身而出,舍生取义。

2.伦理道德修养方法——“博学”、“慎思”、“笃行”。

五、修养观 孔子强调后天修养对人性的作用。 后天修养有六种方法: 1.“学”。 2.思 。 3.行 。 4.修己。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达到修养的目的,君主要修己以安人,以安百姓。 5.内省 。要不时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标准。 6.忍 。 孔子强调还自我修养是一种长期的过程。

六、义利观 1.义以为质,义为根本。 ★孔子认为对于君子,对于通晓大理的人,对于管理者,应当是晓明大理,申明大义。重义、先义而后利,甚至可以是为义而舍利,提出了义是君子最高尚的标准,而且成为做人的根本;义应当成为人之内在本质。 ★孔子认为取义、尚义、重义、守义,成为治国治民之重要条件。孔子把讲义、重义、行义看成是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重要根本。

2.追利驱物,人之本性。 孔子并不反对人们追求名利富贵,而只是否定“不义而富且贵” 。 3.重义轻利和先义后利的统一。 孔子认为如果不考虑义,不注重义,在不仁不义的情况下而取得“利”是不应当的;利可以取、可以得,只不过要“先天下之义而后个人之利”。

1.为政以德 在治国的方略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实行德治的具体办法:

(1)重教化,轻刑罚。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必须在满足百姓生活富裕的基础上,加强教化。在礼刑问题上,孔子主张礼教是根本,不得已而用刑,必须慎用。他认为宽猛相济,政事才会谐和。宽猛结合,就是文武两手并用,德治与刑治都要。 (2)反对过度榨取,主张“使民也义”。“义”者,宜也,就是役使老百姓不要过分,要适宜。孔子看到了当时两极分化、贫富悬殊过大的现实,认为这是造成社会不安、国家颠覆的基本因素,因而提出来平均主义的经济主张。他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3)为政需正己。孔子认为要治国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所以孔子主张统治者一定要是德高望重、身体力行的“君子”,这样,为政者起表率作用,自然就会政通民和,国家得治。孔子对为政者提出了一定的道德水平要求。

(4)举贤才。与孔子的德治思想相联系,他认为国君要治平天下,就必须举贤任能,发现和提拔优秀人才参与国事。关于贤才的标准,孔子认为应该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就是要有政治理想和奋斗目标,要依据“仁”的精神拥有高尚的品德,还要能善于运用业务知识和技能。简言之,贤才就是要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和治国才能。这是一个德才兼备的标准。

2.克己复礼 孔子“礼”与“仁”的关系 礼,是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以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孔子最为推崇的是周礼,因为孔子认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因为周代的礼借鉴了夏商两个朝代,又对此有了增减,所以变得完美丰富了。概括地讲,周礼包括三个层面——礼义、礼仪或礼节、礼俗。礼义是抽象的礼的道德准则;礼仪或礼节是具体的礼乐制度,大到政治、军事,小到穿衣、吃饭、摆设几乎无所不包;礼俗就是周人的社会风俗和道德习惯,它比礼节更细,更繁琐。礼的目的是为了区别人与人之间的贵贱和长幼。

戴永明先生在《先秦儒学要略》一书中,对“礼”和“仁”作了这样的阐述:“孔子明确把礼区分为仪式和本质两个层次。礼必须通过仪式来具体化,但仪式本身不是目的;礼的本质是仁,礼仪形式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对仁的追求。‘克己复礼为仁’,既为礼确立了内在的精神依据,又为仁找到了外在的制约尺度,那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就是说,仁与礼是相辅相成的,仁是礼的内在根据,只有仁发于心,才能自觉地遵守礼;也只有依礼而行,才能最终成就仁。前一个‘仁’指的是人之为人本诸自然、根之于心的真性情,而后一个‘仁’则指的是经由礼的规范之后,在社会生活中实现了的完美人格。

仁礼相辅相成的关系,可以这样来比喻:根之于心的性情之仁犹如一块璞玉,虽然蕴含着上好的玉质,但未经雕琢之前,它还不能说是纯美纯善的艺术品。它不仅质朴无文,混沌未开,而且还混合着其他杂质,甚至藏污纳垢。一块玉材只有经过一番精雕细刻之后,才能剔去杂质,尽现文理,成为赏心悦目的艺术珍品。同样,根之于心的仁要从潜在的德性之真发展为现实的人格之美,也必须经过一番刻磨雕琢的功夫,只不过刻磨雕琢的工具不是刻刀,而是礼。

3.知其不可而为之 孔子的政治理想在现实中到处碰壁。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沐浴而朝”,郑重其事地向鲁哀公报告,请求出兵讨伐,却没有效果。孔子无可奈何,只得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 孔子在多次碰壁之后,已经知道自己的主张、抱负不能实现,但他仍然坚定地为之奋斗,被称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

有不少隐士,都对孔子的行动持否定态度。接舆是个狂放游侠似的隐士,他主动积极讽谏孔子,却又不屑与孔子对话。长沮、桀溺都是匿迹山林的隐士,性格傲慢、冷漠,有点不近人情,对孔子有较深的成见甚至敌意。“荷蓧丈人”是个清高孤傲而性格较为复杂的隐士,他倚老卖老,给了子路一顿训斥,却又好饭好菜招待他;他不愿结交孔子师徒,却又忘不了人之常情,能济人困危;他漠视群臣伦理,又不失长幼之节。四个隐士共同的一点就是对孔子师徒的极尽奚落和嘲弄。

孔子也深知自己的政治主张(“仁道”)不但遭到了权贵者的反对,而且即使在知识分子中间也屡受非难。他偶尔也有过绝望,但始终没有动摇过,在行动上始终能“知其不可而为之”。

4.仁者爱人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就是“仁”。“仁者爱人”,强调的是待人的态度与准则。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仁”的根本;对人尽心竭力,待人宽厚仁慈,是“仁”的具体准则;使老人安逸,让朋友信任,使年轻人得到关爱,是施行“仁”而达到的理想效果;能施恩于百姓,周济大众,是“仁”的最高境界。要做到“仁”,其途径和方法就是“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仁”并不是高深莫测的深奥理论,而是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诚心诚意地协助盲人,同情有丧事的人;善待自然,善待动物,这些都是“仁”的具体表现。 看一个人是不是“仁者”,不能过于注重小信小节,要看他是否对社会、对百姓作出了贡献。管仲虽然没有“杀身成仁”,但他“霸诸侯,一匡天下”,对于维护统一、安定百姓功劳极大,他就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仁者”。

5.君子之风 “君子”一词在《论语》中总共出现了一百多次,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君子?什么是君子的风范呢? 纵观全文,可以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文”和“质”兼美。所谓“文”,就是外在的行为表现;所谓“质”,就是内在的修养。

先说“质”。具体要求有:一要坚守道义,讲求诚信。“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甚至“杀身以成仁”。二要见利思义,安贫乐道,视不义而得的富贵如浮云;不耻恶衣恶食,不患得患失。三要乐以忘忧,做到不忧、不惑、不惧。四要动静适宜,心胸广大,意志坚毅。

再说“文”。要行为有礼,态度谦逊。孔子自己就身体力行,他“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就是“文”的杰出代表。 与“君子”相对的便是“小人”。小人见利忘义,贪生怕死,贪图享受,又患得患失。孔子将这种人斥为“鄙夫”(庸俗浅薄的人),认为这种人为了个人利益,什么手段都用得出来,不可与其共事。

6.诲人不倦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本课所选录的15章中包含了孔子关于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学原则与方法内容,教师素养。其中教育作用(第1、2章),教育对象(第3章),教育内容(第4、7章),教学方法与原则(第5、8、9、11、12章),教师素养(第6、10、13、14、15章)。

在教育对象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它是孔子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总纲。孔子所倡导的教育在内容上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孔子主张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主要有:①启发诱导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假如学生未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就不勉强施教。孔子特别重视让学生根据已知事物的知识、经验有所发挥,他与子夏对《诗经》的讨论引发子夏的顿悟,就是最好的例证。②因材施教的原则。孔子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分科教育,定向培养。

如颜渊等重在德行,子贡等重在言语。同一个问题,对子路说:“有父兄在,不可以如此。”对冉有却说:“可以去做。”就因为两人的性格差异,冉有做事退缩,故鼓励其进取;子路则勇于进取,故使之知有所退缩。孔子认为教育者在精神上要“安贫乐道”;在学问探究上要“切磋琢磨”,追求更高境界;对学生的态度要“诲人不倦”。 可以这么说,自孔子以来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

7.中庸之道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中庸”似乎是一个贬义词。有人认为,中庸就是做事圆滑、世故,不得罪人;有人认为,中庸就是没有主见,没有原则,人云亦云;有人认为,中庸就是碌碌无为,平庸甚至是庸俗,不思进取。总而言之,中庸,作为儒家的观点,被认为是封建文化的糟粕。 其实,如果我们抛开这些陈见,真正走近《论语》,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不但没有理解“中庸”,而且还可能大大地误解了“中庸”。

在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时,孔子说:“师也过,商也不及。”“过犹不及。”孔子的意思是说,做得过头,与做得不够,结果是一样的。一般来说,“过犹不及”可以看做中庸之道的一个核心,强调的是适当、守度、得当。

中庸,不是“过”,也不是“不及”,是指在“过”与“不及”这两个极端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指的是认识事物、看待问题时,要不偏不倚,做人行事要采取适当的态度,恰到好处,绝不走极端,把握好一个“度”。我们汉语中有个成语叫“物极必反”,说的是,任何极端的主张和做法都是不可能长久的,因为到了极端,事物就要走向反面。

弄清了中庸的基本含义,我们还应回过头思考一下,孔子为什么把中庸当做一种最高的道德呢?这是不是也有违他自己所言的“中庸”之说了呢? 其实,我们不能忽略“民鲜久矣”所说的语境。孔子看到“老百姓缺少它已经很久了”这一现实,强调中庸为至德,是有针对性的。平常人往往不明白中庸的真谛,居于高位的人也不能按中庸之道来行事,如此说来,中庸,才显得难能可贵。

更为重要的是,今天,我们重读《论语》,我们走近中庸之道,根本目的是获得修身养性的启示。 从中庸的基本内涵出发,结合我们时代的特点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并以此作为行动的重要指南。 做人要正直,但是不能清高。正道而行,光明正大,严于律己,忠于职守,应该是我们的必然追求。但是,我们也要明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因而要豁达为人,宽容处世,常作自我反思,切忌清高而自骄或自馁。有傲骨但不存傲气,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承认。

要与人为善,善于接纳他人,但是不能一味调和,该说“不”时就说“不”,更不能懦弱无主,成为他人满足私欲的牺牲品。 无论遇到怎样的挑战,都要自强不息,抓住机遇,不信宿命,坚信有志者事竟成;但是,要懂得团队合作而不单打独斗,要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听人规劝。行为要果断,但千万不能独断专行,行事鲁莽,必将终无所成。

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遇到困难要相信自己,行之以道,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百折不挠,要敢于直面挫折,笑对失败。但是,无论何时,都要善于变通而不固执,学会用长远的目光看问题,进行辩证的分析,做到审时度势,相机而动,该放弃的时候要学会放弃,学会做人生的加法,更要学会做人生的减法。懂得竞争,也要学会妥协。 无论在学习和工作中,都要动脑子,有智谋,能力不足时,以勤补拙,切记幽默机智,使我们的人生更加多彩,但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卖弄小聪明,更不可耍滑甚至做奸诈之事。大处精明,小处糊涂,方就大业。

《孟子》 【思想体系简介】

1.孟子的“仁义”思想 “仁义”是孟子思想的核心,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但比较而言,孔子偏重于讲“仁”,而孟子侧重于讲“义”,孟子认为,“生命”与“义”,都是人所珍贵的,当生命与义不可兼得时,应当“舍生取义”,可见其对“义”的重视。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性善”说,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认为人都具有恻隐、羞恶、恭敬和是非之心,而这“四心”,也是仁、义、理、智的发端,所以他认为,“人皆可以成尧舜”。

孟子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他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言,对于中华民族人格精神的形成有过相当大的影响。

2.孟子的“王道”思想 在政治主张上,孟子提倡“施仁政,行王道”,认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有仁者才能无敌于天下,这是他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孟子的“王道”理论,提倡以人为本,以德为辅,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暴力治国,认为只有用“德”才能使人“心悦诚服”。以教育为手段,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反对战争。

3.孟子的“民本”思想 孟子认为,国家的根本在于人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所以对待人民的事情要积极。以此认识为基础,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要求统治者要爱惜臣民,争取人民的支持,指出只有得到人民支持的国家才是不可战胜的。所以,做君王的要以民为本,施行仁政,告诫做君王的不要倒行逆施,要勇于知错改错,要懂得尊重部下,无论君王还是臣下,都要各行其道,在其位,谋其政。

4.孟子的社会“分工”思想 孟子正确认识到社会分工的必要性,对当时农家和道家学派主张的每个人都应当参加农业生产的说法给予了猛烈抨击,认为那样做的结果,只能使社会发生倒退。他主张农业和手工业分工,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国家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应当分工。认为体力劳动者应当缴税来供养治理国家的官员,劳动者应该接受管理者的管理。

5.孟子的“变通”思想 孟子思想之所以受到后人的推崇,除了其思想的博大精深,我想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思想往往以人为本,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人们实际的需要,适当调整,变通执行,而不是僵死的,一成不变的,而后世恰恰因为墨守成规,死搬硬套,犯了诸多错误。

孔子和孟子之比较

圣人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没落了,失掉了贵族的地位,《史记》称“孔子贫且贱”,孔子自己也说:“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论语·子罕》)

孔子十五岁立志学习,先后做过吹鼓手、仓库和牧场管理员、小司空(掌管工程)及司寇(掌管刑法),曾拜老子为师;五十多岁后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晚年收徒讲学,并著书立说,编修整理了《诗》、《书》、《礼》、《乐》、《周易》、《春秋》等书,直至七十三岁逝世。 孔府

亚圣孟子 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他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在母亲的教导下勤奋学习。青年时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后来退居讲学。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亚圣”。

孔子和孟子作为凡人的一面

孔子并不像后来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所吹捧、所神化的那样,是什么不食人间烟火的“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等等,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现实社会中的人。 他赞美颜回安于贫困,又汲汲于追求富贵,甚至奔走于权贵之门,国君召唤他,他等不及驾好车马,就赶快跑了去。 孔子对他的学生很严厉,批评起来不讲情面,他批评“宰予昼寝”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公冶长》);而有时对他的学生也很亲切 孔子为人,有时很豪放,他说他自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可是有时又很拘谨,循规蹈矩不敢超越古代的礼仪一步,他走进朝廷的门,那种谨慎的样子,好像自己没有容身之地一般。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不懂农业生产,也鄙视劳动。 孔子也有被难倒的时候,并非“万事通”。 从上面这些事实看来,孔子并不是一个道貌岸然的超人,更不是先天的圣人,而是一个有感情、有性格、有抱负、又有世俗心理的现实的人。

孟子也非天生的圣人,他也有过性格不稳定的幼年,能成为“亚圣”,多得力于他的母亲。孟子的母亲是位伟大的女性,她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数十年如一日,毫不放松,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

(一)两人的生活时代不同 孔子生活在(前551年~前479年)春秋后期。当时周王的势力减弱,群雄纷争, 出现“春秋五霸”。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约前372年~前289年) ,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

(二)两人的成就 ★孔子被后世的人尊为圣人,是因为孔子是一个天才,很伟大,很渊博。孔子的不少观念和思想带有永恒的价值。 ▲孟子虽然没有孔子博大,但有超过孔子的地方 孔子被后人尊为“圣人”,是因为孔子是一个天才,很伟大,很渊博。孔子的不少观念和思想带有永恒的价值。 孔子是一个思想家。他提出了认识、分析和处理事物的中庸观念;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人格修养学。 孔子是一个艺术家。他精通音乐,他喜欢诗歌。他认为诗歌可以“事父事君”。 孔子是一个教育家。他总结了很多教育经验。现存《论语》中的教育经验有二十多条(还不算他的学生的语录)。 孔子还是一个政治家。当然,孔子在政治上不成功。他太纯正,他的人品不合当时邪恶的潮流。 没有孔子,中华民族的文化可能会中断许多;没有孔子,中华民族可能没有后来逐渐形成的强大的凝聚力。要想真正了解孔子,就必须下苦工夫研读他和他有关的著作。 孟子被后人奉为“亚圣”。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文化思想。从《孟子》这部书里看到,孟子没有孔子博大,孟子涉猎的知识领域没有孔子宽广。孟子在历史、艺术、教育等方面都没有孔子那么多大的造诣。 但是,孟子也有超过孔子的地方——为政思想、民本思想、性善论等。

第一,孟子的政治思想比孔子更具有人民性。 孟子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的,是为群众着想的。孟子的政治管理学是建立在“民”的基础之上的。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提出“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政治行为观。这体现了“圣人无常心,以百姓的心为心”的科学的政治思想。孟子对齐宣王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 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提倡“以民为本”思想。

第二,孟子有很强的战斗性。 面对黑暗政治,孔子采取了退让的方法。孟子则与孔子恰恰相反,他鼓励人民起来造黑暗政治的反,认为杀掉厉王、纣王这样的暴君不算“弑君”。是的,这些东西是什么“君”:他恣意猎食人民的血汗,它已经成了批着君王外衣的吃人的野兽,人民不打到他,他就要吃掉人民。孟子说:杀掉暴君安慰百姓,就好像及时雨从天而降,百姓们非常高兴!(《孟子·縢文公下》)据说,历史上有的皇帝,畏惧孟子的这些话,在新出版《孟子》一书时命令编者将孟子带有战斗性的话语删去。

第三,孟子的战斗性来源于浩然正气。 孟子善养浩然正气,这也是孔子不及孟子的地方。孟子认为:“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说:内心的志向是义气的主帅;义气是充满浑身的力量。这种气,最伟大,最刚强,用正直去培养它才没有妨害,就能充满天地之间。这种气,要跟义与道相配合。如果不是这样,就会缺乏力量。这是积累了正义才产生大力量,不是凭偶然的正义之举所获取的。看来,孟子养的气,就是正气,就是充满胸间的正义精神和力量。 孟子用这种浩然正气去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去唤醒民众向罪恶的统治作斗争。孟子的这种浩然正气贯穿他全部行为和言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縢文公下》)这些话多么具有力量!后来,一些知识分子将“浩然正气”书成巨匾,悬于明堂,激励和鼓励自己。

第四, 孟子提出“性善说”。 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不是恶的。后来的恶,是在社会行为中变坏了,那是环境的逼迫和使然。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他认为,人性的善良,好比水性向下流一样。人没有不善良的(本性),水没有不往下的流的。 孟子还深究人之性善之源。认为,性善来源于人“固有之”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告子上》)

第五,孟子有很高的辩才。 他的语言充满着生机与活力,他的论辩也很有气势,很有力量,逻辑严密,环环相扣,前呼后应,无懈可击,咄咄逼人。 请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公孙丑下》)这是多么严谨啊!

此外,孟子的辩论很有文采,是一个“雄辩家”,并善用比喻和例子来阐明思想观点,具有很强的散文特色。

解答问题之前,要读懂文段,要有扎实的文言文翻译基本功。 高考考查的重点: 答题时,要联系考生的现实人生问题,比如要胸怀天下,要正确对待自己的无知和错误,要善于以己推人、体贴他人等

高考考查的角度有三: 1.读懂。 2.深入和系统地了解孔子的思想,了解他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 3.是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1.疏通文意,读懂原文。《论语》《孟子》作为古代文化经典,在阅读时首先要扫除语言障碍,要借助注释和原有的文言文知识来疏通词句。一般说来,文化经典的词句相对较难,我们不必逐字逐句理解,只需整体理解,而对试题中需要我们翻译的句子,则要细细推敲,不能马虎。读懂原文,是为理解内容、评析观点打下基础。

2.明晓事理,弄清比喻。文化经典在写法上大多采用了一些说理方法,而以比喻为多。因此,我们在阅读时还需深入领会,弄懂比喻的内容,特别是一些整体的比喻。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加以积累,明确作者的主要观点,考试时结合内容就能对号入座。 3.熟悉人物,明辨思想。文化经典的考查,一般需要我们指出选文所表现出来的观点和态度,有时还需要对此作出评价。因此平时我们就必须熟悉两位哲人主要的学说和观点。只有对他们的主要思想有了明晰的认识,才能在高考时准确辨析。

(2009·福建)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②子曰:“德②不孤,必有邻③。”(《里仁》) 【注】①里:居。②德:有德之人。③邻:亲近。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环境对人的道德修养有重要的影响,要谨慎选择。理想的居处应当是仁德之所。 B.近朱者赤,择“仁”而处,受到仁德者的熏陶,对自己仁德的养成很有助益。 C.选择与仁德为邻,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如不这样,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 D.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会有志趣相同的人来亲近他。 ①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②子曰:“德②不孤,必有邻③。”(《里仁》) 【注】①里:居。②德:有德之人。③邻:亲近。 C

(2010·福建)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 ②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之,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 ①孔子说:“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②孟子说:“子路,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他就高兴。禹,听到善言,就拜谢。伟大的舜又超过了他们,好品德愿和别人共有,抛弃自己缺点,学习别人长处,乐于吸取别人的优点来修养自己的品德。”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想事业有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就必须勤奋学习,多闻多见,掌握丰富的知识。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想事业有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就必须勤奋学习,多闻多见,掌握丰富的知识。 B.儒家认为,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且要对批评者心怀感激。 C.孟子引用子路、禹、舜的事迹,目的就是劝诫人们要勇于检讨自己的缺点,发现别人的优点。 D.历史上一些有识之士,不仅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而且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 D ①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 ②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之,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2009·福建省单科质检试题)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邹与鲁讧①。穆公②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③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④而残⑤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⑥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梁惠王下》) 【注】①讧:交战。②穆公:即邹穆公。③转:弃尸的意思。④慢:轻慢。⑤残:残害。⑥尤:责备、归罪。

邹与鲁讧①。穆公问②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译文】 邹国与鲁国交战。邹穆公对孟子说:“我的官吏死了三十三个,百姓却没有一个愿为他们而牺牲的。杀他们吧,杀不了那么多;不杀他们吧,又实在恨他们眼睁睁地看着长官被杀而不去营救,到底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说:“灾荒年岁,您的老百姓,年老体弱的弃尸于山沟,年轻力壮的四处逃荒,差不多有上千人吧;而您的粮仓里堆满粮食,府库里装满财宝,官吏们却从来不向您报告老百姓的情况,这是他们不关心老百姓并且还残害老百姓的表现。曾子说:‘小心啊,小心啊!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反过来怎样对待你。’现在就是老百姓报复他们的时候了。您不要归罪于老百姓吧!只要您施行仁政,老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领导人,肯为他们的长官而牺牲了。” 3.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邹与鲁讧①。穆公问②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日:“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③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④而残⑤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⑥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梁惠王下》)

C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穆公感到不解的是,有一批死命报效国家的忠臣,为什么百姓不愿意为国家赴死尽节。孟子认为,根本上还是君与民、官与民的关系问题。 B.在古代,下情想要上达,必须以官员为桥梁,因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有司与百姓这层关系。君主要施行仁政,让官员勤政,善待人民,百姓才愿意为他赴难。 C.孟子指出当老百姓灾荒年岁饿死或逃荒时,国家明明是仓廪充实,而官吏却乘机巧取豪夺。这种毫不体恤百姓的贪官污吏,是不可能得到百姓的信任的。 D.孟子引述曾子的话“出乎尔者,反乎尔者”,就是要让穆公知道事出必有因,若真要追究的话,那么弃百姓于不顾的官员,才是造成恶果的主要原因。 邹与鲁讧①。穆公②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③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④而残⑤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⑥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2010年福建省质检卷)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①;居之安,则资②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③。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 【译文】 孟子说:“君子依靠合理有效的方法来加深造诣,就是想要让自己有所得。他自己有所得,就能对所认识的深信不疑;对所认识的深信不疑,就能够积累深厚;积累深厚,就能够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所以,君子要求他自己有所得。”(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1.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①,所恶勿施,尔也②。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③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④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⑤也。苟为不畜⑥,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孟子·离娄上》)

1.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译文】 孟子说:“桀和纣失去天下,是由于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要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要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要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强加给他们,如此而已。人民归向于仁,就如同水往下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所以,替深渊赶来鱼的是水獭;替树丛赶来鸟雀的是鹞鹰;替汤王、武王赶来百姓的,是夏桀和商纣。如果现在天下的国君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们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哪怕他不想称王天下,也是不可能了。现在想称王天下的人,就好像患了七年的病要找存放多年的艾草来治疗一样。如果平时不积存,那就终身得不到。如果不立志在仁上,必将终身忧愁受辱,以至于死亡。《诗经》上说:‘那怎能把事办好呢,只有一块儿淹死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孟子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①,所恶勿施,尔也②。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③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④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⑤也。苟为不畜⑥,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孟子·离娄上》)

(1)选择题: C.在孟子看来,百姓一旦产生对仁者的向往与追求,那么,他们就会争先恐后、像水往下流一样前来归顺,就是用武力来阻止也阻挡不了的。(画蛇添足,无中生有) (2)在孟子的学说中,民本思想是相当重要的一点。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尽心下》),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孟子民本思想的理解。 答:百姓是国家的基础,一个统治者,只有得到百姓的拥护,才有可能真正称王天下。而要想得到百姓的拥护,就必须要实行仁政,施惠于百姓,要有忧患意识,未雨绸缪。

2.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bīn,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去邠,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梁惠王下》)

2.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译文】 滕文公问道:“滕国是个小国,竭力去侍奉大国,却不能免除威胁,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道:“从前,大王居住在邠地,狄人侵犯那里。(大王)拿皮裘丝绸送给狄人,不能免遭侵犯;拿好狗良马送给狄人,不能免遭侵犯;拿珠宝玉器送给狄人,还是不能免遭侵犯。于是召集邠地的父老,对他们说:‘狄人想要的是我们的土地。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君子不拿用来养活人的东西害人。你们何必担心没有君主?我要离开这里了。’于是离开邠地,越过梁山,在岐山下建城邑定居下来。邠地的人说:‘是个仁人啊,不能失去他啊。’(于是)追随他迁居的人,多得像赶集市一般。”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去邠,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梁惠王下》)

(1)选择题: B.孟子直截了当地解答了滕文公的疑惑,他通过举大王治理邠地的事例来告诉滕文公,这种疑惑早已有之,但关键是要在国内实施仁政。 (2)根据以上内容,简要谈谈孟子举“大王”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答:国君只要实施仁政,从百姓出发考虑政策,就可以得到民心,这是最重要的。至于财宝之类,只是外物,不能看得比百姓的生命更重要。

3.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译文】 陈臻说:“以前在齐国,齐王送您一百镒好金您不接受;在宋国,送您七十镒,您接受了;在薛,送您五十镒,您接受了。如果以前不接受是对的,那么后来接受就是错的;后来接受如果是对的,那么以前不接受就是不对的。在这两种情况中,您必定处于其中的一种了。”孟子说:“都是对的。当在宋国的时候,我将要远行,远行的人必然要用些路费,宋君说:‘送点路费(给你)。’我为什么不接受?当在薛地的时候,我有防备(在路上遇害)的打算,主人说:‘听说需要防备,所以送点钱给你买兵器。’我为什么不接受?至于在齐国,就没有(送钱的)理由。没有理由而赠送,这是收买我啊。哪有君子可以用钱收买的呢?” 3.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陈臻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①一百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镒而受;于薛,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孟子曰:“皆是也。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②,辞曰:‘馈赆。’③予何为不受?当在薛也,予有戒心④,辞⑤曰:‘闻戒,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⑥也。无处而馈之,是货⑦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孟子·公孙丑下》)

(1)选择题: A.孟子在齐国,没有接受赠送的一百镒好金,是因为齐国当时没有说明这些钱的用途,而他在当时并不需要钱。(无中生有) (2)平时我们常说“无功不受禄”,孔子曾说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对孟子对待别人的“馈赆”的理解。 答:如果确有用途,也可收取别人的馈赠,但君子绝不可被别人的金钱所收买利用。(不取不义之财)

4.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鲁欲使乐正子为政。孟子曰:“吾闻之,喜而不寐。”公孙丑曰:“乐正子强乎?”曰:“否。”“有知虑乎?”曰:“否。”“多闻识乎?”曰:“否。”“然则奚为喜而不寐?”曰:“其为人也好善。”“好善足乎?”曰:“好善优于天下,而况鲁国乎?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訑訑①,予既已知之矣。’訑訑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士止于千里之外,则谗谄面谀之人至矣。与谗谄面谀之人居,国欲治,可得乎?”(《孟子·告子下》)

4.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译文】鲁国想让乐正子管理国家政事。孟子说:“我听了这消息,高兴得睡不着。”公孙子问:“乐正子刚强吗?”答道:“不。”“有智慧谋略吗?”答道:“不。”“见多识广吗?”答道:“不。”(公孙丑于是说:)“既然这样,(先生)为什么高兴得睡不着呢?” “他这个人啊,爱听好意见。”“爱听好意见就够了吗?”答道:“爱听好意见,治理天下就绰绰有余,何况治理一个鲁国?如果爱听好意见,那么天下的人都愿意不远千里地赶来把好意见告诉给他;如果不爱听好意见,那么人们就会(模仿他的腔调)说:‘唔唔,我早就知道了。’那种腔调脸色早把别人拒绝在千里之外了。士人千里之外止步不来,那么喜欢进谗言和阿谀献媚的人就会凑到跟前来了。同这帮人混在一起,想治理好国家,可能吗?” 鲁欲使乐正子为政。孟子曰:“吾闻之,喜而不寐。”公孙丑曰:“乐正子强乎?”曰:“否。”“有知虑乎?”曰:“否。”“多闻识乎?”曰:“否。”“然则奚为喜而不寐?”曰:“其为人也好善。”“好善足乎?”曰:“好善优于天下,而况鲁国乎?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訑訑①,予既已知之矣。’訑訑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士止于千里之外,则谗谄面谀之人至矣。与谗谄面谀之人居,国欲治,可得乎?”(《孟子·告子下》)

(1)选择题: D.“谗谄面谀之人”之所以会凑到跟前,从根本上看,是士人于千里之外止步不来。 (2)孟子为“乐正子为政”而“喜而不寐”的原因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①爱听好意见,所以天下人都愿意赶来把好意见告诉他。②不爱听意见,就会把别人拒于千里之外,而阿谀献媚的人就会凑到跟前来。③同阿谀献媚的人混在一起,是不能治理好国家的。

5.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对(齐宣王)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②,以遏徂莒③,以笃周祜④,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孟子·梁惠王下》)

5.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译文】孟子答道:“大王请不要喜欢小勇。按着剑、瞪着眼说:‘他哪敢抵挡我!’这是平常之人的小勇,只能对付一个人罢了。大王请把它扩大开去!《诗经》上说:‘文王勃然发怒,于是整军备武,挡住侵犯莒国的敌人,增我周朝的威福,以此报答天下的期望。’这就是文王的勇武。文王一怒而安定了天下的百姓。《尚书》上说:‘上天降生万民,为他们设君主,立师长,要他们协助上天爱护百姓,天下有罪和无罪的,都有我在(处罚或安抚他们),天下谁敢超越它的本分?’有一个人横行天下,武王就感觉到耻辱,这就是武王的勇武。而武王也是一怒就安定了天下的百姓。如果现在大王也一怒就安定天下的百姓,那么百姓还唯恐大王不喜欢勇武呢!” (孟子)对(齐宣王)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②,以遏徂莒③,以笃周祜④,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孟子·梁惠王下》)

B.“王请大之”说的是要齐宣王去掉小勇,求“以一怒震天下”的大勇。(大勇指的是“一怒安天下”) (2)孟子说:“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离娄下》)请联系上文,说说孟子关于“勇”的认识。 答:勇有小勇和大勇之分。小勇指的是好勇斗狠、匹夫之勇,它会使父母受伤害;大勇指的是当国家安全、百姓利益受到侵害之时挺身而出的理义之勇,它可以使百姓得到安生。

6.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失职),则去之否乎?”曰:“不待三。”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曰:“此非距心(大夫的名字)之所得为也。”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曰:“此则距心之罪也。” 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治理都邑的人),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 (《孟子·公孙丑下》)

6.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译文】 孟子到了平陆,对那里的长官(孔距心)说:“如果你的卫士一天三次擅离职守,开除不开除他呢?”孔距心说:“不必等三次。”(孟子说:)“那么您失职的地方也够多的了。荒年饥岁,您的百姓,年老体弱抛尸露骨在山沟的,年轻力壮逃荒到四方的,将近一千人了。”孔距心说:“这个问题不是我能够解决的。”孟子说:“假如现在有个人,接受了别人的牛羊而替他放牧,那么必定要为牛羊寻找牧场和草料了。如果找不到牧场和草料,那么是把牛羊还给那个人呢,还是站在哪儿眼看着牛羊饿死呢?”孔距心说:“这是我的罪过。”往后的某一天,孟子朝见齐王说:“大王的地方长官我认识五个人,能认识到自己罪过的,只有孔距心。”(孟子)给齐王复述了一遍他与孔距心的谈话。齐王说:“这是我的罪过啊。” 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失职),则去之否乎?”曰:“不待三。”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曰:“此非距心(大夫的名字)之所得为也。”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曰:“此则距心之罪也。” 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治理都邑的人),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 (《孟子·公孙丑下》)

D.国君有责任,难道你自己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2)文章最后说孟子“为王诵之”,“诵”在这里的意思是“陈述”。根据原文回答:孟子向王陈述了什么?他陈述的目的是什么? 答:陈述内容:孔距心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在凶年饥岁,老百姓无法生存,却没有予以救济,我通过牧羊作比,使孔距心及时醒悟。 陈述目的:让齐王明白无论是官员还是国君,都要有责任心,不要对百姓的生死不负责任、无动于衷。仁政爱民,是上至帝王,下至长官都应自觉履行的基本德行。

7.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①,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②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③。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④不达⑤。”(《孟子•尽心上》)

B.孟子提醒为学之人,要学习大海的波澜壮阔;不能事无大小,巨细无遗,像日月之光那样连细小的缝隙都要照到。 (孟子以观水和日月之光为喻,指出学习必须具备观大海、观日月的眼光,由波澜可以联想到大海之深广;由缝隙中的光可以联想到日、月之整体。) (2)从文中来看,孟子通过“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答:孔子登上了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了泰山,觉得天下变小了。孟子通过这一事例,说明达到较高的水准和境界,眼界自然就开阔了;为学之人立志要高远,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准和境界。

8.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①,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②也。”(《告子上》) 【译文】孟子说:“现在有人,他的无名指弯曲而不能伸直,虽然并不疼痛,也不妨碍做事情,但只要有人能使它伸直,就是到秦国、楚国去,也不会嫌远,为的是无名指不如别人。无名指不如别人,就知道厌恶;心不如别人,却不知道厌恶。这叫做不知轻重,舍本逐末。”

D.这人觉得弯而不直的无名指显露于外,无法藏匿,明显地表露出自己的缺点,故而觉得羞耻。 (√) (A项“并非舍近求远”;B项,患疾的无名指并不疼痛也不害事;C项,并非说明“人生要懂得舍弃”。) (2)试分析文中所述之人舍本逐末的原因? 答:第一,指不若人,一目了然,无所藏匿(戴手套终不是办法);心不若人,抽象无形,可以伪装(虽然总有暴露的时候)。第二,指不若人,标准清清楚楚,无可辨驳;心不若人,难以有所度量,甚至可以自欺欺人。所以,指不若人,羞愧难当,莫说秦楚之路,就是飞越太平洋也在所不辞,只要能去其耻辱。心不若人,却不以为耻,甚至反以为荣,不想方设法去改变它。(舍本逐末: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9.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1)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尽心上》) (2)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尽心上》) 【译文】 (1)孟子说:“人不能没有羞耻心。把没有羞耻心当作羞耻,那就不会有耻辱了。” (2)孟子说:“羞耻对于人关系大极了。玩弄权术诡计的人,是到处不讲羞耻的。不认为不如别人是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

B. 在孟子看来,羞耻对于一个人来说关系是极大的,因而,人应该学会随机应变。(应为“人不能没有羞耻之心”) (2)对羞耻之心,孟子是怎么认为的?请结合选段进行阐述。 答:人要有羞耻之心,要把不如别人当作羞耻,要把没有羞耻当作个人的羞耻,只有这样,才能免于羞耻。

10.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人不经学习就具备的,那是良(本)能;不经思考就知道的,那是良知。年幼的孩子,没有不知道要爱他们父母的;长大后,没有不知道要敬重他们兄长的。爱父母就是仁,敬兄长就是义,这没有别的原因,因这两种人的本性能通行天下。”

C.孟子认为仁义就是能够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兄长,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要求。(曲解文本) (2)结合上面的选段,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孝弟(同“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这句话所表现的思想的理解。 答:这句话意思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是实践仁德的根本。孟子继承了这一观点,提出孝敬父母就是仁,尊敬兄长就是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孝敬父母、尊敬兄长,仍有积极意义。

11.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①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②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③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孟子·滕文公上》)

11.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译文】 尧把得不到舜当作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皋陶当作自己的忧虑。把耕种不好百亩田地当作自己忧虑的,是农夫。把财物分给人叫惠,教人行善叫忠,为天下物色贤才叫仁。因此,把天下让给别人是容易的,为天下物色到贤才是困难的。孔子说:‘尧作为君主真是伟大啊!只有天是伟大的,只有尧能效法天。(尧的功德)浩荡无边啊,人民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真是个好君主啊,帝舜!多么崇高啊!拥有天下却不一一参与政事!’尧舜治理天下,难道是无所用心的吗?只是不用在耕作上罢了。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①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②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③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孟子·滕文公上》)

(1) 用原文词语填空。 孟子认为,能够把财物分给别人,就是所谓的“惠”;能够教人行善,就是所谓的“忠”;能够为天下物色贤才就是所谓的“仁”。要想达到前两者是容易的,而达到最后一种则是最困难的。 (2)在对待贤士上,孟子认为“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孟子以尧舜为例子的意图的理解。 答:圣君治国,重在求得贤才辅佐自己,安定天下,施惠于民,而不必事必躬亲。孟子在此论述“社会分工”的必要。

12.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侍奉什么人,谁最重要?侍奉亲人最重要;守护什么最重要?守护自己的操守最重要。不失去操守还能侍奉亲人的,我听说过;失去操守还能侍奉亲人的,我没有听说过。谁没有要侍奉的人?侍奉亲人才是根本;谁没有守护的?守护自己的操守才是根本。

(1)用原文词语填空。 孟子这段话丰富了孝的新内容,他既肯定“事亲”,也肯定“守身”。在他看来,“孝”不仅是侍奉父母,而且子女立身行道,守节不改,是“孝”的最高境界。 (2)请结合本段内容,简要说说你对“事亲”和“守身”的理解。 答:“事亲”与“守身”都是重要的,二者不可兼得时,“守身为大”。“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实际上是最大的不孝。失节使父母颜面扫地,做子女的应该正道直行,守身为大,爱护自己,让父母放心,这才是真正的“事亲”。

13.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孟子)说:“况且古代的君子,有了过错就改正;现在的君子,有了过错却将错就错。古代的君子,他们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老百姓都看得到;等到他们改正的时候,老百姓依然敬仰他们。现在的君子,哪里只是将错就错,甚至于为了掩盖过错而寻找种种借口。”

(过无惮改:人不怕犯错误,只要知错能改,还是好同志。) (1)根据语境填空。 在孟子看来,古代的君子和现代的君子对待过错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毫不掩饰,过无惮改(填写一成语),而后者则极力为自己狡辩,也就是所谓的“顺”。从孟子的阐述来看,他在对待古人今人上基本上是是古非今(填写一成语)。 (2)古之君子,其过如日月之食,可为何?及其更也,民皆仰之”?请结合选段对这句话作简要分析。 答:古之君子,有了过错就改正,百姓都可见到,他们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因此,等到他们改正的时候,百姓依然敬仰他们。 (过无惮改:人不怕犯错误,只要知错能改,还是好同志。)

14.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①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②,有物有则。民之秉彝③,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则;民之秉彝也,好是懿德。”(《告子上》)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尽心上》)

14.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译文】孟子说:“至于人的性情是可以认为是善的,这就是我所说的天性善良。至于成为不善,不是资质的罪过。同情之心人人都有,羞耻之心人人都有,恭敬之心人人都有,是非之心人人都有。同情之心属仁,羞耻之心属义,恭敬之心属礼,是非之心属智。仁、义、礼、智不是从外面注入的,是我本来就有的,只是未曾去领悟罢了。所以说,求索就能得到,放弃就会失去,有的人相差一倍、五倍甚至无数倍的,就是没能充分发挥他们资质的缘故,《诗》说:‘上天生育万民,事物都有法则。民众把握常规,崇尚美好品德。’孔子说:‘作这篇诗的人,恐怕懂得大道呀!所以有事物必定有法则,民众把握了常规,故而崇尚那美好的德行。’” 【译文】孟子说:“寻求就能得到它,舍弃就会失掉它;这样寻求就有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是存在于我本身之内的缘故。寻求它有方法,得到它靠命运,这样寻求无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是在我本身之外的缘故。”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①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②,有物有则。民之秉彝③,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则;民之秉彝也,好是懿德。”(《告子上》)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尽心上》)

(1)用原文词语填空。 在“四端说”中,孟子把那种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心叫做“恻隐之心”,这种心并不是从外面注入的,是我本来就有的,只是未曾去“思”罢了。 (2)综合两段内容,请简要谈谈你对孟子所说的“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的理解。 答:示例一: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主张人要向自身探寻这些美德,并且坚持不舍,就会成就“懿德”;而如果舍弃了,就可能沉沦为不善之人。 示例二:孟子说过“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仁义礼智”是人本身具有的,而不是外部给予的,对它的探求,如果寻求就能得到,舍弃就会失去,那么对“仁义礼智”的探求就属于有益于得到的探求。

15.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①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②,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滕文公下》)

【译文】孟子对戴不胜说:“你希望你的君王学好吗?我可以明白地告诉你。假定有个楚国大夫在这里,想让他的儿子学齐国话,那么请齐国人教他呢,还是请楚国人教他呢?”戴不胜说:“请齐国人教他。”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教他,许多楚国人哇啦哇啦干扰他,即使天天鞭打他,逼他学会齐国话,也不可能学会的了。如果带他到齐国都城的闹市上住上几年,即使天天鞭打他,要他讲楚国话,也不可能的了。你说薛居州是个好人,让他住在宋王宫中。如果在王宫中的人,不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都是薛居州那样的人,宋王还能同谁一起干坏事呢?如果在王宫中的人,不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都不是薛居州那样的人,宋王又能同谁一起做好事呢?仅仅一个薛居州,能对宋王起什么作用呢?” 15.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①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②,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滕文公下》)

(1)用原文词语填空。 以上这段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那就是 一傅众咻 。它的意思是一个人教,众人吵闹起哄。比喻做事不能有所成就。 (2)《三字经》中提到孟母“择邻处”,荀子《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请结合选文并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孟子、孟母、荀子都谈到了环境对于人的重要性,无论是学习还是修德。因此,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与品学兼优的学生多接触,从而使自己的学习、品德都有提升。

16.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见梁惠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①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②矣。天油然③作云,沛然④下雨,则苗浡⑤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退出来后,对人说:“远远望他,他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以后,也看不到他的威严。他突然问我:‘天下要怎样能够才能安定呢?’我回答说:‘天下归于统一就会安定。’‘那么谁能统一天下呢?’他又问道。‘不随便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我回答道。‘那么又有谁来追随他呢?’他又问。我回答说‘天下的人没有谁不愿拥护他的。您知道禾苗的生长情况吗?如果七、八月份久旱不雨,那禾苗就会枯萎。(但如果)天上又出现降雨云,并降下大雨,那禾苗就会生机勃勃地重新生长起来。像这种情况,有谁能改变呢?现在各国国君,没有谁不是杀人成性的暴君。如果有一位不喜欢杀人的君王,那么普天下的人民都会伸长脖子期望着他(到来)。果真是这样,老百姓归附他,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浩浩荡荡的,谁又能阻挡得住呢!’” 16.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见梁惠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①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②矣。天油然③作云,沛然④下雨,则苗浡⑤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1)用原文词语填空。 天下要想达到“定”,就必须要使天下归于统一,这就要求国君首先必须不是一个“嗜杀人者”,只有把百姓的生命看得很重要,百姓才会“引领而望之”,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 (2)孟子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什么主张?(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提出了他的仁政思想——实行仁政是统一天下的根本保证。(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也就是实行仁政者能统一天下。)

17.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离娄上》)

17.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译文】孟子说:“不仁的人还能同他讲什么吗?他们面临危险还自以为安全,灾祸临头还自以为得利,把导致亡国败家的事当作快乐。不仁的人如果还能同他谈什么,哪还会有亡国败家的事呢?从前有个孩子唱道:‘沧浪的水碧清哟,可以洗我的帽带;沧浪的水浑浊哟,可以洗我的脚。’孔子说:‘弟子们听着!水清就洗帽带,水浊就洗脚了。这是由水自己招来的。’一个人必然是自己招致侮辱,人家才来侮辱他;一个家必然是自己招致毁败,人家才来毁败它;一个国必然是自己招致讨伐,别人才来讨伐它。《太甲》上说:‘上天降灾,还可以躲;自己作孽,别想再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离娄上》)

(1)用原文词语填空。 缺少仁德的人常常是把常人所认为的危险、灾祸和国家的灭亡自认为是“安全的”“得利的”和“快乐的”,因此才使得“国亡家败”,这也就是所谓的“自作孽”,像这样的人,是难于在世间流芳百世的。 (2)孟子引用《太甲》中的话,要说明什么道理? 答:内因决定外因。一个人只有保持内心的正义,让仁义充满内心,才能够真正在社会上立足。

18.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谓宋勾践曰①:“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②;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上》)

18.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译文】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人家理解,我悠然自得无所求;人家不理解,我也悠然自得无所求。” 宋勾践问道:“怎样就能做到悠然自得无所求呢?” 孟子说:“崇尚德,爱好义,就能悠然自得无所求。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道。穷困时不失掉义,所以士人能保持自己的操守;得志时不背离道,所以不会使百姓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施给人民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在世,穷困时,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孟子谓宋勾践曰①:“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②;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上》)

(1)用原文词语填空。 士大夫要想达到自得其乐的境界,就要学会“尊德乐义”,而且不管发生什么变化,都必须要保持一颗坦然的心,坚持自己的道义,也就是“穷不失义,达不离道”,这样才能够使自己保持操守,又不会使百姓失望。 (2)孟子为士人提出了一种什么样的立身之道? 答:在得志的时候,能效力天下,恩泽百姓;在穷困的时候,能提高个人品德修养,以待重用。

19.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译文】孟子说:“仁是人的(善)心;义是人的(正)路。放弃了他的正路不走, 失去了善心而不寻找,真是悲哀啊!有的人,鸡狗丢失了还懂得去找回来,善心失去了却不懂得去寻找。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在于找回他失去了的善心罢了。”

(1)用原文词语填空。 人生存于天地之间最根本的心是“仁”,人立身处世的大道叫做“义”,做学问的目的,就在于把所失去的本心寻找回来,回归到大道的要求上来,这就是“求其放心”。 (2)孟子的“求放心”和现代人所说的“放心”,意义有无差别? 答:孟子的“放心”是指丢失本心,“求放心”是指要把丢失的本心寻找回来,使“心”的功能能发挥正常作用。现代人所说的“放心”指不必担心、安心之义,与孟子放心之说,意义上不同。

20.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公孙丑下》) 【译文】所以想要大有作为的君主,一定有他不能召见的臣子;若有什么事情要商量,就亲自到他(臣)那里去。如果君王不能像这样(诚心实意地)尊尚道德、喜爱仁义,就不值得同他一起干事。因此,商汤对于伊尹,先是向伊尹学习,然后把他当作臣子,于是不费力气就统一了天下;桓公对于管仲,也是先向他学习,然后把他当作臣子,于是不费力气就称霸诸侯。

(1)用原文词语填空。 一个国君,要想有大作为,就一定要礼贤下士,这就是“就之”。如果能做到这样,那么就可以在大臣的辅佐下能够统一天下,也就是孟子所说的“王”,也可以达到次一层的效果,也就是“霸”。 (2)孟子主张君主“欲有谋焉,则就之”,请简要分析孟子的思想。 答:孟子认为“尊贤使能,俊杰在位”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欲有谋焉,则就之”体现了孟子礼贤下士、尊重人才的思想主张。(要体现孟子的思想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