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的进程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科学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正确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特点及其实质;深刻理解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息。
关键词 教学要点 垄断资本主义 金融资本 垄断利润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经济全球化 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特点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和实质 资本输出与垄断资本的国际扩张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后果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关键词 垄断资本主义 金融资本 垄断利润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经济全球化 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本章问题的关键所在 现实的就永远是合理的吗? 如何把握人类历史进程中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自由竞争及其特征 •垄断及其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征 •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自由竞争及其特征 •垄断及其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征 •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
垄断的概念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垄断竞争的特征:垄断竞争的目的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并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和统治权力;在手段方面,除了采取各种形式的经济手段外,还采取非经济的手段;垄断竞争的范围不仅在经济领域的竞争多种多样,而且还扩大到经济领域以外进行竞争。
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密切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俄金融寡头斯特利戈夫
洛克菲勒与洛克菲勒财团总部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垄断资产主义的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经济危机深深动摇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根基 ; 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时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
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国家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和本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 指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 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 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结合,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以保证资本主义再生产的进行,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和发展,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并力求垄断资本集团获得最大利润。
2.国有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合营(内部结合); 3.国有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外部结合(政府订货)。 国家垄断的形式 1.国有经济; 2.国有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合营(内部结合); 3.国有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外部结合(政府订货)。
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 ; 首先,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 其次,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再次,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最后,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这些经济上的动因与垄断资本主义政治上、文化上、外交上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交织发挥作用,共同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向世界范围的扩展。
第一种是借贷资本输出,即由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银行、企业把资本贷给其他国家的政府、银行或企业;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 ; 第一种是借贷资本输出,即由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银行、企业把资本贷给其他国家的政府、银行或企业; 花旗银行纽约总部 花旗银行香港总部
第二种是生产资本输出,即在国外直接投资,独立创办企业,与外国资本合营,或者收购外国已有的企业等。 英美烟草公司在上海创办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英国壳牌石油公司
第三种是商品资本的输出 一种是私人资本输出,私人资本输出主要包括:私人对外直接投资;各种对外证券投资;私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对外贷款;私人在国外的房地产投资和存款;私人对外开展商品和服务贸易等。 另一种是国家资本输出,国家资本输出主要包括:政府及其所属的金融机构的对外贷款;政府的对外援助,包括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向国际机构的投资,如对世界银行、欧洲开发基金、国际开发协会、亚洲开发银行等投资;政府在国外的资产等。
亚洲开发银行总部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 社会经济后果 对于资本输出国来讲,资本输出为其带来了巨额利润,加速了资本积累,增强了垄断资本的实力;资本输出带动和扩大了商品输出,巩固和扩大了垄断资本的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大大改善了国际收支状况;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控制,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垄断优势地位。
对于资本输入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来讲,资本的输入对其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吸收了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引进了比较先进的机器设备和工艺技术,同时培训了一批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的技术人员、熟练工人和企业管理干部;利用外资和技术,建立一批现代工业,改造老企业和旧设备,优化了产业结构;利用外资扩大生产,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了产品质量,扩大出口,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收入水平。
资本输入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主要是:付出了较大的经济代价以及环境污染、能源和资源消耗的代价;产业调整和布局有可能受制于外资的投资战略;外来资本和跨国公司投资增加,冲击本国的民族工业,并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控制权;债务负担加重,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对国际资本的依赖性增强,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等。
环境污染的恶果
跨国公司是国际垄断同盟的重要形式之一。跨国公司也叫多国公司、国际公司,最初它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建立的大型企业。这些企业的特点是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了子公司或分支机构,进行跨国的或者说国际间的生产、销售或金融等各种经营活动,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跨国公司 可口可乐公司总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垄断资产主义的实质 列宁根据他所处时代的实践曾指出,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进而发展到帝国主义,便具有五个基本特征:(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2)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见;(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领土 曾为西班牙殖民地的圣地亚哥 英国殖民者在印度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全球化的内涵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它伴随现代经济的出现而出现,伴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在世界经济史中生产要素跨国流动最初是劳动力,然后是商品,既而是资本,今天则发展成为综合的要素流动,其中科技要素的流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不断加深,但是全球经济竞争也在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其突出表现为商品和资本、技术等要素的国际多边流动日益加强;其主要因素是信息革命以及贸易和金融的自由化,即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的深刻过程。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扩大的结果,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对于世界的支配和控制的过程。 马克思早在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就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及其所带来的人类历史上第一轮经济全球化及其带来的矛盾与发展作过科学的预言与判断:“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了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互相依赖所代替…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工具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创造出一个世界。”
经济全球化表现的多样性 生产的全球化 ; 贸易的全球化 :2001年全球贸易额达6.1万亿美元; 金融的全球化 ; 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200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存量达到将近7万亿美元,跨国公司创造的增加值约为3.5万亿美元,总销售额约19万亿美元。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 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 ; 最后,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
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一方面: ※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 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 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 挥; ※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 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 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 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全球化的影响
另一方面: 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之间出现“数字鸿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 ※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上是同盟关系,在政治上是战友关系。在“后冷战”时代,以文明圈划分的世界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政治上仍然存在强制依附和反依附的矛盾和斗争。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经济是既合作依赖又互相矛盾斗争的关系。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合作和依赖关系: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赖于发展中国家的原材料、市场、人才和投资场所。 ※发展中国家依赖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技术、先进设备和巨大的市场。 ※这种合作和依赖是不对等的。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对立斗争关系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旧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占据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力图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各方面都依附于它们,发展中国家则进行着反依附的斗争。
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 ; 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断加剧,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现象在继续发展。
贫困山区的孩子
某贵族学校教室
反全球化示威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 个体资本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 ↓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 个体资本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 ↓ 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 形式 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 法人资本所有制形式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 “泰罗制”和“福特制” ↓ 职工参与决策制 终身雇佣制 职工持股制
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 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股票的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利息收入为生,最终成为以剪息票为生的食利者。 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强,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和发展,虽然市场机制依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调节作用,但它已不是唯一的经济调节机制上,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国家已经承担起了提供财产保护、增强国家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维护竞争秩序等重要职能。它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变化,表现在: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减轻,破坏性减弱,生产下降的幅度减小;失业率有所降低,企业破产的数量减少;危机周期的长度缩短;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即危机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和高涨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
政治制度的变化 首先,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 其次,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了法制建设,以便维护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利益的协调,缓和矛盾和冲突,更好的发挥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作用。 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苏联十月革命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 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恩格期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入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布鲁塞尔:马克思写作《共产党宣言》的地方 中文版《共产党宣言》
其次,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 首先,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其次,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最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美国硅谷仍然是人才高地和风投沃土
美国硅谷著名IT公司总部地标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的观点: ·资本主义胜利论;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趋同论; ·社会主义取代论。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替代的 历史必然性 1.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 首先,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其次,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最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
在历史进程中生成的东西必定在这个过程中灭亡,这是不可抗拒的辩证法铁则 经济学大师眼中的“斯密困境” 马克思论证了在市场经济中,出于在竞争中占据上风的内在驱动,必然导致资本的积累、积聚和集中,最终生成垄断而走向自由竞争的反面。 斯蒂格勒( 1951)也指出了“Smith Dilemma”: 斯密理论:“看不见的手”调节完全竞争的市场。 斯密定理:劳动分工受市场规模的限制。 问题是:分工接近市场极限时就会产生垄断,而垄断与完全竞争的自由市场是对立的。二者不能兼容。 在历史进程中生成的东西必定在这个过程中灭亡,这是不可抗拒的辩证法铁则
2.新时期、新形势与新思路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事关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此,应该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 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我们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秉持公道,伸张正义。我们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推动国际和地区安全合作,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我们将继续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共同发展,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我们将继续按照通行的国际经贸规则,扩大市场准入,依法保护合作者权益。我们支持国际社会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改善民生,缩小南北差距。我们支持完善国际贸易和金融体制,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通过磋商协作妥善处理经贸摩擦。中国决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人民将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而不懈努力。
问题是:现实的永远是合理的吗? 实践辩证法之历史过程论的分析。 3.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首先,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 其次,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 最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 问题是:现实的永远是合理的吗? 实践辩证法之历史过程论的分析。
思考题 1.垄断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哪些? 3.为什么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 4.资本输出的实质是什么? 5.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会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吗? 6.有人说,经济全球化就是全球资本主义化,也有人说,全球化就是美国化,试用所学原理对这些观点进行评析。 7.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有哪些表现?如何认识其原因? 8.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封建社会内部可以产生资本主义的成分或因素,因为这两种生产关系都具有同样的私有性质,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却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成分,因为这两种生产关系的性质是根本对立的。试用所学原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9.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0.有人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是“垂而不死,腐而不朽”,你怎么看待资本主义在战后的发展状况?
阅读文献 1.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大难临头,出路何在?》,《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列宁:《国家与革命》,第三章3,第四章4,第五章,《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江泽民:《江泽民主席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分组讨论会上发言》,《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9月8日。 6.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 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十五章《规律的内部矛盾的展开》,第二十七章《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