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组织行为学 ——绪论 主讲人:李慧芳 人文社会科学系.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臺北縣教師會 殷童娟 南投縣 NGO 會館. 前言 不確定法律概念  德國學者 Bachof 率先提出之詞彙。  其係為法律用語,因其抽象性、一般 性而不夠明確,致生解釋上的疑義, 必須藉由個案中,具體事實涵攝適用 後,始能將不確定法律概念之內涵具 體明確化,此種不明確的法律用語, 即屬「不確定法律概念」。
Advertisements

三生,健康生活力. 健康 Healthy 三生,健康生活力 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三生,健康生活力 那我们今天还能吃什么.
主动认知时代的环保攻略 光明日报 冯永锋
风险社会背景下国际传播的 新变化研究 主讲:严功军 四川外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校 園 霸 凌.
中国乙肝反歧视维权 回顾、成就及展望 陆军 2007年10月.
齐 议 和 谐 社 会 共 创 美 好 明 天 ——学习2007年两会精神体会
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发展概述 中国保健协会 贾亚光.
提高社会组织的自律能力 履行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
全民共通核心職能課程 B1職場與職務之認知 與 溝通協調技能 洪紹榮 主講.
100學年度課綱微調宣導.
智慧節電計畫縣市說明會 自己的電 自己省 「智慧節電計畫」推動說明 經濟部 104年04月09日 1.
中 華 大 學 景觀建築學系暨研究所 簡  介 專任教師:陳湘媛.
簡報大綱 一、緣起及構想 二、社企創投運作架構 三、「社會發展投資作業要點」說明 四、推動情形及建議.
参考资料: 杨锡山,西方组织行为学,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 胡爱本,新编组织行为学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
中国特色,国际接轨,清华品牌 ——清华大学MPA情况介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兼院长 薛澜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生命教育事工介紹 祢就是生命的泉源,在祢的光照中 我們得見光明。(詩篇36:9) 2015/08/05 李位鼎.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公共住宅30%特殊弱勢保障戶分配機制 主講者:許立民 局長 日 期:105年3月17日.
大 播 海 直.
大專校院學校衛生工作 規劃與推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郭鐘隆教授.
公民行動方案 (Project Citizen)介紹與實做
健康 Healthy. 健康 Healthy 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那我们今天还能吃什么.
菜市場裡的流動盛宴 ~關於沈芯菱~.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敏銳品格簡介 玉里品格月會 2010 年 6月.
班級:2014 勞工領袖大學進階班 學號:57 日期: 姓名:鄭雅慈
消費者行為期末報告-第九組 大學生的畢業旅行
九年一貫課程 課程綱要微調 忠孝國小 廖本盛.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第六章 政治社团、政治人.
中国企业走出去 需要外交能力 察哈尔学会课题组 执笔:柯银斌.
2009年度财务状况 <青海格桑花教育助会> 2009年度:总收入414.55万元;总支出369.29万元。 截止2009年底,
社會工作 社區與藝術結合-神農街 組員 4A0I0039 潘筱琪 4A0I0088 林若汎 4A0I0009 陳貞樺
健康產業定義與分類介紹 定義: 能夠促進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方面良好狀態之相關產業。 何謂健康(健康的定義):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台中分會主任 謝文綺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微調 臺北縣莒光國小 陳浙雲 校長 98/10/20.
魯迅與阿Q正傳 外文一 第三組 組員:王翎卉 吳沛涵(組長) 曾鏡仰 吳俐瑩 饒育敏 簡以婷.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历史和现状.
德阳市绵竹剑南镇板房区 社区服务中心试点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王曦影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面对经济全球化 2.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全球化與新移民 田野調查.
行政案例分析 授课人:左 霞 教 材:《行政案例分析》 陈世香、王志华 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宁夏区委党校 宁夏行政学院 社会组织建设和发展的 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政治学教研部 杨立宾.
第一章 緒論.
水上民族及其風俗 By‘The Lucky Third’.
国际发展援助 (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公共事務學系.
市司法局党委党组织书记 党务工作者和党员培训班 市委组织部组织处 张 海
美国城镇化进程 1、这一阶段是美国城市化迅猛发展的时期。 1、经济大萧条后,人口开始向郊区迁移。
社区治理 第四章 社区治理中的组织结构关系 2014年4月16日 国家开放大学·南海实验学院1401 高原.
职业形象的塑造 与商务沟通礼仪.
象 慈 濟 哲 現 與 學 生 人 組員:夏忠暐 49612005 葉仁傳 49612006 許鐸寶 49612008
第十四章 生物的分布與組成.
Internet-Based: 組織圖介紹與組織結構分析
第一節 管理幅度 第二節 組織型態 第三節 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
建国以来,大陆对台政策 金亚丽 周莎 黄运娜.
第六課 社會團體與結社 壹、社會團體 貳、社會運動 參、志願結社的條件與限制 肆、志願結社的服務與發展.
第二节 纤维性修复 概念:由于组织、细胞损伤过重或有感 染等,不能用完全再生方式加以修复; 而以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和毛细血管组成
授課老師: 第1章 概論 產業分析精論:多元觀點與策略思維2/e 鍾憲瑞著 前程文化出版.
哈萨克的女性暴力 总结与建议 Translated by Supercourse China Team.
高齡社區住宅產業 2022年生死交叉 鄭晃二 2013/9.
主在聖殿中! 崇拜開始前請安靜就座 務請把您的手提電話關掉!.
營造持續專業發展的學校文化 ---學習社群的建設
每天多愛地球一點點 褚士瑩 導讀分享 中國語文學系 簡貴雀老師.
白皮書第三階段工作小組會議公民意見流向歸整說明 新及再生能源小組
积极开展扶贫领域的国际合作 促进中国减贫事业的发展
打開國會看法案 ──從環資經驗談起 彭瑞祥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電子報主編.
蘇格拉底.
第10章 休閒產業人力資源管理 授課教師: 休閒產業管理:實務分析與理論運用 蕭柏勳著  前程文化出版.
國際發展書院(籌備中)簡介 報告人:季淳 老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公共部门组织行为学 ——绪论 主讲人:李慧芳 人文社会科学系

课程体系 第一章 公共组织理论 第二章 知觉、归因与公共组织管理 第三章 个体心理特征与公共组织管理 第四章 群体行为与公共组织管理 绪论 第一章 公共组织理论 第二章 知觉、归因与公共组织管理 第三章 个体心理特征与公共组织管理 第四章 群体行为与公共组织管理 第五章 人际关系与公共组织管理 第六章 冲突与公共组织管理 第七章 公共组织领导 第八章 激励与公共组织管理 第九章 公共组织文化与公共组织变革

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构建知识体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较为系统地掌握组织行为学中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等相关理论,并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相关理论的认识 。 ·培养专业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并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尤其是分析政府等公共部门管理中的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案例分析法 ·心理测验法 ·课堂讨论法

考核方法 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提问、课堂讨论、作业等,占考核总成绩的20%。 2.试卷成绩:期末占考核总成绩的80%。

参考书目 [美]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2月版。; 周菲:《管理心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朱国云:《公共组织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张德编著:《组织行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李剑锋著:《政府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5;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著,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美]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英]S·泰森 T·杰克逊:《组织行为学》 ,中信出版社2002; [美]唐·赫尔雷格尔Don Hellriege等:《组织行为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英]Nigel Nicholson 《组织行为学百科辞典》,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3。

本章内容提示 组织的内涵 公共部门的内涵 公共部门组织行为学概述

重点和难点 公共部门(公共组织)的内涵与特征 第三部门(非政府组织) 公共组织行为学的三个分析层次

一 、 组织 (一)词源分析 1、古汉语: “组织”一词原指将丝、麻织成布帛。 《辽史·食货志》:“饬国人树桑麻,习组织。” 《吕氏春秋· 先己》:“夫组织之匠,成文于手。”

一、组织 (一)词源分析 2、英语: organic指“器官的” organization指“由器官组成的生物整体”,后来用于对社会现象的描述,指 “组织”、“机构”、“团体”等

一、组织 (一)词源分析 ·动词:将众多的人集合起来,协调其行为,实现某个目标。 ·名词:一个有效工作的集体。

一、组织 关于组织的不同观点: ·组织是追求一定目标的社会实体——组织的存在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组织成员的行为是对这些目标理性的追求。 ·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是依托环境而生存的“输入——产出”转换系统。(阿尔蒙德的政治系统论) ·组织是契约的集合体,它有许多成文或不成文的契约构成,组织成员根据契约的规定进行工作,获得相应的报酬。(组织内部制度建设) ·组织是各种权力的集合体——它是由各种权力集团组合而成的,各集团满足自身的利益和要求,力图控制和影响组织对各种资源的分配。(组织内权力平衡)

通俗地讲,组织就是人们为达到某种目标而组建起来的一个社会结构单元。

一、组织 (二)内涵 1、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 2、组织是有特定目标的,目标是组织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原因,是组织存在的灵魂,是组织发展的方向。 组织目标分为总目标、分目标和工作目标 3、组织是有边界的。 4、组织是一个相互协作的体系。 包含三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 信息联系

二、公共部门|公共组织 (一)内涵 1、广义:指政府、整个国家的一切公共工作机构乃至企业的经营管理机构。 2、中义:指以维护、实现和发展社会全体公众的利益为目标的组织。 3、狭义:指执行国家政务的政府组织。 我们采用中义上的理解,即公共部门包括国家机关组织、依赖公共财政运转的学校、医院、研究机构等。 思考:公共组织与非公组织的区别?

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的区别: 第一、活动目的不同。 公共组织——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非公共组织——为组织相关利益者或组织成员服务。 第二、活动结果不同。 公——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非——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消费者需“另行买单”。 第三、活动依据不同。 公——行使的是公共权力,以国家法律为活动依据。 非——协议性权力,以组织成员的自愿组合及共同订立的规章制度为活动依据。 第四、服务对象不同。 公——以社会公共事务为管理对象,以全体社会成员为服务对象。非——只以本组织成员为管理对象,以与组织自身利益相关的成员为服务对象。

本课程研究的公共部门是:行使公共权力、代表公共利益、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供给公共产品、维护公共秩序、承担公共责任的组织。 包括权力性公共组织与非权力性公共组织,政府是典型的权力性公共组织。

二、公共部门 (二)特征 1、行使公共权力(法定权力、授权性或委托性权力) 2、维护公共利益(公平、公正、民主) 3、依靠公共财政或社会募集资金(宁波大学“商人都在路上,文人都在地上” ) 4、提供公共物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 ) 5、推行公共伦理,承担公共责任

二、公共部门 (三)构成要素 1、物质要素 人员—— 人员是一切组织的主体,是公共组织的第一物质要素。公共组织要求其成员在个体上要符合职位要求,达到某种资格条件,在整体上要形成合理的结构,实现在年龄、知识、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优势互补、相互匹配。 经费—— 经费是维持公共组织活动开展的资金保障,是公共组织开展活动的物质保障和经济基础。   物质设备—— 公共组织开展活动所必需的办公设备、工具及各种耗材。

郑州烟草研究院人员结构状况 目前在职职工总人数 286 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专业技术人员235人,其他工作人员50人。 其中研究员20人,高级工程师75人,工程师103人。具有博士(28人)、硕士(88人)学位职工116人。 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 1 人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6 人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人 烟草行业劳动模范 5人 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1人 河南省劳动模范 1人 河南省直属机关五一劳动奖章 2人 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 35人 联合培养 9人

某市政府机关人员知识结构(学历)状况 局级公务员 本科以上学历的242名,占局级公务员总数的59.75%;  本科以上学历的242名,占局级公务员总数的59.75%;  专科学历的133名,占局级公务员总数的32.83%。 科级公务员:  本科以上学历的328名,占科级公务员总数的31.26%;  专科学历的533名,占科级公务员总数的50.81%。

二、公共部门 (三)构成要素 2、精神要素 目标 机构设置 权责体系 组织文化 运行程序 制度规范

目标 多元性:公共组织的目标往往是多指标的。 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弹性:软目标,表述抽象、笼统、难以量化为硬性指标。 终极目标是公共利益。

机构设置 公共组织的机构是公共组织的内部结构单位,是公共权力行使的载体,是根据组织目标、职能范围在公共组织内部进行职能配置和职能分工的结果。机构设置是组织的核心,是影响组织效率的关键。为保证高效运行,机构设置应遵循精简、高效、统一、法制的原则,避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国务院机构设置

国务院机构设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 二、国务院组成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国务院机构设置 二、国务院组成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二、国务院组成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

国务院机构设置 三、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四、国务院直属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林业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务院机构设置 四、国务院直属机构 国家旅游局 国家宗教事务局 国务院参事室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国家宗教事务局   国务院参事室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国家预防腐败局列入国务院直属机构序列,在监察部加挂牌子。 五、国务院办事机构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国务院研究室

国务院机构设置 六、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新华通讯社 中国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家行政学院 中国地震局   新华通讯社   中国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家行政学院   中国地震局   中国气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国务院历年机构数量示意图 1981年 100个机构 1982年3月 61个机构 1988年 66个部、委、局 1981年  100个机构 1982年3月 61个机构 1988年  66个部、委、局 1993年3月 59个机构   40个机构 1998年3月 29个机构 2003年3月 28个机构 2008年3月 27个机构

权责体系 权责划分是指组织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工作单元,以及各组织成员、各工作职位之间在工作任务、权力和责任方面的一系列从属或并列关系的确认。权责划分实际上是组织体制问题。核心是将组织的决策权力分配给不同权力层级的职位以及与这些职位相联系的人。在什么职位就享有什么样的权力,同时也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如,领导问责制等。

组织文化 任何组织都具有组织文化,其本质是一定组织所共有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价值观。如企业文化政治文化、行政文化等。公共组织是以公共价值观为核心的组织文化,不同于企业文化。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迪尔和肯尼迪:“定义中的文化是无形的、隐含的、不可捉摸的,而却又是理所当然的。但每个组织都有一套核心的假设、理念和隐含的规则来规范工作环境中员工的日常行为……不管是高级管理层还是一线员工,只要有人违反这些规则,他就会受到大家的指责和严厉的惩罚。遵守这些规则是保证得到奖赏和向上流动的基本前提。”

运行程序 任何组织的管理活动必须有一定的办事程序和信息流程,公共组织动态运行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工作流程和衔接路径,就是公共组织的运行程序。 如何缩减繁琐程序,提高效率?

行政审批程序 一般程序 简易程序 当场查验申请材料,符合标准的,当场受理; 受理 审核、复审、会签 审定 告知和归档 公布  受理  审核、复审、会签  审定  告知和归档  公布 简易程序 当场查验申请材料,符合标准的,当场受理;   符合审批条件的,直接完成审核、审定程序;   履行相关手续,文书材料即时归挡。

制度规范 一个组织的控制机制发展是否完善的标志之一是是否具有完备的规章制度。公共组织的制度规范是以规范性的书面文件等形式对公共组织的组建、组织目标、职能、任务、内部分工、权责划分、运行程序作出规定。具有普遍约束力。

二、公共部门 (四)类型 1、根据组织承担的功能性质可分为: 2、根据组织管辖服务的领域可分为: 全国性公共组织 政治性公共组织 经济性公共组织 文化性公共组织 社会性公共组织 2、根据组织管辖服务的领域可分为: 全国性公共组织 地方性公共组织

二、公共部门 (四)类型 3、根据我国公共组织在管理国家公共事务中所处的层次和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可分为: ·中国共产党组织:执掌公共权力的核心力量 ·人民政协组织: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国家机关组织: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 国家司法机关、国家军事机关 ·事业单位组织 ·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

事业单位组织 农、林、水利、水产、畜牧、气象事业组织(农业试验站、林场、防汛机构——黄河水利委员会、水产养殖试验站、兽医站、气象台等); 文教卫生事业组织(图书馆、文化宫、医院、体育场馆、新华社); 科学研究事业组织(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 勘察设计事业组织(石油、地质、冶金设计院和勘察队); 社会福利事业组织(儿童福利院、养老院——爱馨、殡仪馆); 城市公用事业组织(公园、动物园); 交通事业组织(公路、航道维护、车辆监管机构——车管所)。

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 一般指那些非营利的、带有自愿性的、致力于公共事业的社会中介组织。这类组织可以协助政府承担管理大量公共事务的职能。被人们看作是企业——市场体制和政府——国家体制之外的第三部门。 “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非政府组织(NGO)/非营利性组织(NFO)。 特征:正规性(正式登记注册)、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公益性。

第三部门的产生 政府失灵 市场失灵 第三部门:  有效配置公益资源  实现社会公平

第三部门的缺陷 非体系性 规模相对较小 非严格意义上的“第三体系”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美国学者威廉·迪尔: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组织中个人、团体和组织的行为问题。 美国学者安德鲁·杜布林:组织行为学是系统研究组织环境中所有成员的行为,以及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及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加拿大学者乔·凯利:组织行为学的定义是对组织的性质进行系统的研究:组织是怎样产生、成长和发展的,它怎样对各个成员、对组成这些组织的群体、对其他组织以及更大些的机构发生作用。 我国学者张德: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三、公共部门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 (一)含义 研究公共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宏观组织行为学:公共组织理论,以社会学、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研究组织结构、组织设计及在一定社会经济背景下的组织行为。 微观组织行为学:以心理学为基础,研究个体态度与行为以及个体行为与组织系统的互动。

三层含义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心理支配行为,行为反映心理。 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 研究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三、公共部门组织行为学 (二)研究对象 不是研究人的一般行为规律,而是研究在各种公共工作组织中人的工作行为的规律; 公共工作组织对其成员工作行为的影响; 公共工作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如何影响组织的绩效。

三、公共部门组织行为学 (三)研究范围 组织行为分成三个层次: ——个体行为 ——群体行为 ——组织行为

三个层次 1、个体 个体是研究组织行为的基本出发点。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的个体特征对人们在组织中的工作行为和表现的影响。 主要考虑:价值观、知觉、归因、态度、个性、意志、情感、能力、气质等。 2、群体 群体是介于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单元。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和理论分析工作群体的特征、结构、功能、发展过程和内聚力。 3、组织 组织作为一个整体的特征,如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对个体和群体行为,从而对组织效率和气氛有重要的影响。

课程逻辑体系 绪论 第一章 公共组织理论 个体层次: 第二章 知觉、归因与公共组织管理 第三章 个体心理特征与公共组织管理 群体层次: 第四章 群体行为与公共组织管理 第五章 人际关系与公共组织管理 第六章 冲突与公共组织管理 组织层次: 第七章 公共组织领导 第八章 激励与公共组织管理 第九章 公共组织文化与公共组织变革

三、公共部门组织行为学 (四)研究目的 解释:行为背后的原因 预测:预测行为有助于实施正确的战略和 决策 引导:引导人的行为 预测:预测行为有助于实施正确的战略和 决策 引导:引导人的行为 控制:“以人为本”的柔性控制

三、公共部门组织行为学 (五)研究方法 1、系统分析方法:将公共组织纳入到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将组织看成一个与外部环境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在组织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动态地解决组织问题。 2、案例分析法:通过查阅各种原始记录,或访问、发调查表和实地观察收集到有关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各种情况,用文字如实记载,形成案例,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公共部门组织行为学 (五)研究方法 3、调查研究法:深入实践、摸清情况,可通过谈话、座谈、问卷、测验、活动、分析、研究等步骤,先明确调查目的;然后决定调查对象、内容、方法、步骤;调查后必须综合、提炼、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和方案。 4、实验方法:在有目的的严格控制的环境中或创设一定条件的环境中来引起某种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如模拟事故现场。 5、数量统计法: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在数量方法中,统计方法是对随机性现象定量的方法。

三、公共部门组织行为学 (六) 学科性质 1、边缘性: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相交叉的边缘性学科。 2、综合性:个体、群体、组织及环境多层次相交切的综合性学科。 3、两重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案例分析   贵州瓮安县6.28“打砸抢烧”事件的反思

案情介绍 6月28日16时,死者亲属邀约300余人打着横幅在瓮安县城游行。由于当日正是周六,街上人较多,部分群众尾随队伍前行,人越来越多。  瓮安县三中初二(六)班学生李树芬6月22日凌晨溺水死亡。传言系瓮安县公安局某领导亲属所为。贵州省公安厅政治部主任、省公安厅新闻发言人王兴正说,6月26日,经县工作组多次做工作,死者家属表示同意县工作组的协调意见,答应在6月28日签订协议了结此事。 6月28日16时,死者亲属邀约300余人打着横幅在瓮安县城游行。由于当日正是周六,街上人较多,部分群众尾随队伍前行,人越来越多。

案情介绍    16时30分许,游行人员到县公安局办公楼前聚集。公安民警拉起警戒线并开展劝说工作,但站在前排的人员情绪激动,在少数人的煽动下,一些不法分子用矿泉水瓶、泥块、砖头袭击民警,并冲破民警在公安局一楼大厅组成的人墙,打砸办公设备、烧毁车辆,并围攻前来处置的公安民警和消防人员,抢夺消防龙头,剪断消防水带,消防人员被迫撤离。20时许,不法分子对瓮安县委和县政府大楼进行打、砸、抢、烧,一度冲击临近的县看守所,整个过程持续近7小时。

案情介绍 “6.28”事件,共造成县委大楼被烧毁、县政府办公大楼104间办公室被烧毁,县公安局办公大楼47间办公室、4间门面被烧毁,刑侦大楼14间办公室被砸坏,县公安局户政中心档案资料全部被毁,42台交通工具被毁,被抢走办公电脑数十台,全部直接经济损失正在统计中;共造成150余人不同程度受伤,大部分均为轻微伤。整个事件处置中,没有任何人员死亡。

案情介绍 王兴正说,在事件过程中,不法分子用石头、砖头、酒瓶、汽油瓶、爆竹等袭击维持秩序的公安民警和消防官兵,广大公安民警和武警、消防官兵保持了极大的克制,做到了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统一领导下,在省、州、县公安、武警和地方党政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于6月29日19时,依法、克制、妥善处置了这起突发事件,有效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有力维护了当地的社会稳定。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