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桃江四中 文世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理组 王铁塔. §2.1 地形和地势 学习目标: 1 、 知道我国主要的地形、山脉的名称及山脉 走向的概念。 2 、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 形特征。 3 、了解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 考试要求: 1 、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第 14 章 17 西北地区 的自然区域 特征. 4 、生物(植被)-景观变化 ( 1 )降水分布及成因: ①本区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海 洋水汽难以输送到这里,年平均降水量表 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小的态势,东部在 400mm 左右,往西减少到 200 mm 、 50 mm 以下。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
区域地理比较. 太平洋上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 和九州四大岛及周围岛屿组成 位置 大西洋上岛国,由大不列颠岛和爱 尔兰岛东北部组成 多山,多火山、地震地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世界最大的原料、燃料进口国资源煤、铁资源丰富 钢铁、汽车、造船为三大支柱工业.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试 卷 讲 评.
《世界地理》 专题七:中亚.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 (第1课时) 佛山市顺德区郑裕彤中学 林锦凤.
欧洲西部 主讲教师:李爱成.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 影响.
第四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人均耕地多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气候条件适合小麦、玉米等种植 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商品谷物农业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但水源不足
河流及其流域.
地形和地势 (第2课时) 永定路中学 王海峡.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海洋和陆地 世界地理概况 自然资源 世界居民.
走近俄罗斯. 走近俄罗斯 真情告白1 翠竹中学七(9)班的同学们:你们好。 我是俄罗斯,欢迎你们走近我的世界,我的世 界丰富多彩,建议你们先从自然环境开始认识我。我的身体很大,跨两大洲,纬度比较高,跨两个温度带,有许多邻国,三面临海洋,一面临陆地;我的身材不错,高低起伏,有山地、高原、平原,河流是我身体里的血管,一年四季中,我的身体不同部位冷暖、干湿情况不一样,我期待同学们能懂我。
第13讲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北方冬季.
目标导学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认识北京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 2、举例说明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教育、交通等中心;
2016年哈尔滨市地理学业考试 地理考试说明解读.
中国地理.
世界地理 -东亚和日本.
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 南亚和印度 黄岩第二高级中学 阳峰.
中国的工业.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 清远市清城中学 李秋萍.
李牧寒 Triangle Smart Talk Dec. 21; 2014
走向高考 · 地理 新课标版 • 二轮专题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2·1地势和地形 §2·1地势和地形.

专题二 大气运动和气候.
第三章第三节 俄罗斯.
例题2: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
新华网北京3月21日电(记者 林晖)新疆部分地区20日出现今年第一次沙尘暴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章丘一中 袁苗苗.
高中地理复习课件 什么是气候呢?气候与天气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请分辨下列描述哪些是天气,哪些是气候 1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昆明四季如春。 3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 、非洲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5 、在未来 24 小时内,本地区将有 5-6 级的偏 北风,气温下降.
开发区第七中学 于娜.
整理和建构地理知识系统的方法 ——宁波市余姚第四中学 郑伟大.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地 理 习 题 讲 评.
第26课时 西北地区 要 点 探 究 课 标 解 读 考 点 精 讲.
边界 有的明确,有的具有_______的特性 过渡 整体性 一个区域内各要素之间有内在的联系,表现出_________的特征 相对一致 差异性 两个或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 层次性 区域_______有大有小,______有高有低 范围 等级.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 新疆 1 人口与民族 2 地形与气候 3 绿洲农业 4 能源开发.
中国地理.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区域地理 第一章 世界地理分区 (欧洲西部) 湖南师大附中 梁良梁.
5.1 欧洲概述 广东梅州蕉岭中学 袁飞林.
备选答案 ①遥感(RS) ②地理信息技术(GIS) ③地理位置 ④矿产资源 区域差异的成因、表现及分析方法 区域差异导致不同区域发展的水平、方向、人们的生活特点等都有差异,在分析区域差异时一般按成因、表现的思路进行,注重因果关系的分析并对区域发展的条件进行评价。 1.成因 不同地区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加之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形成了各方面的差异。
备选答案 ①遥感(RS) ②地理信息技术(GIS) ③地理位置 ④矿产资源 区域差异的成因、表现及分析方法 区域差异导致不同区域发展的水平、方向、人们的生活特点等都有差异,在分析区域差异时一般按成因、表现的思路进行,注重因果关系的分析并对区域发展的条件进行评价。 1.成因 不同地区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加之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形成了各方面的差异。
 第10讲 欧洲西部 俄罗斯.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张炯 山东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河流与人类 张炯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想一想 能否 将天气预报改成气候预报?天气与气候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总结.
中国的地理差异 福州文博中学 冯春欣.
                                                                                                                                                                
东亚及日本概况.
第四节俄罗斯.
韩国.
气候(第2课时)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亓孝然.
中国的气候.
典型的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影响 中国季风气候具有很强的大陆性.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义务教育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贺 项 磊 郑州市中牟外国语学校.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以我国为例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学习目标: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意大利威尼托大区.
浩浩大江,奔流东去, 滋养着两岸肥沃的土地。 .
七年级地理下册 东南亚第一课时 内乡县桃溪镇初中 尹香玲
第6課 資源問題與環境保育對策 一、水資源 (一)整體問題:不足、時空分布不均 (二)分區問題: 1.季風氣候區: (1)問題: a.水汙染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湖南桃江四中 文世洋

【微观特征如下】(通常是看材料或图,进行描述) ——如何回答(或描述)某地特征类问题: 【大的区域特征】 自然地理特征: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 人文(经济)地理特征:资源、交通、工农业、人口城市、宗教文化等①②③④⑤⑥⑦ 【微观特征如下】(通常是看材料或图,进行描述) 位置特征:(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等) 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等) 气温特征:(年均温、年较差、季节变化等) 降水特征:(降水总量、雨季长短、季节变化等) 气候特征:(气温特征、降水特征、雨热组合、光照强弱等) 水文特征:(流量汛期、流速水能、含沙量、结冰期等) 水系特征:(流向、流域面积、支流多少及形状、弯曲情况等) 等值线特征:(数值高低、递变方向、疏密变化、弯曲趋势等)

中亚的位置 中亚 中亚 距太平洋约3750千米 距阿拉伯海约1100千米 距北冰洋约1600千米 距黑海约1100千米

一、位置和范围

一、位置和范围 500E 600E 800E 中亚的经纬度范围 500N 400N

一、位置和范围

中亚五国 哈 萨 克 斯 坦 乌 斯 兹 吉 别 吉 尔 坦 斯 克 斯 土 库 坦 曼 塔吉克斯坦 斯 坦

古代丝绸之路、现代第二条亚欧大陆桥

丝 绸 之 路

陇海——兰新——北疆——中亚——欧洲西部 欧 亚 大 陆 桥 陇海——兰新——北疆——中亚——欧洲西部 降水量:由东往西逐渐减少(中国),由西往东逐渐减少(欧洲到中亚) 自然景观:森林——草原——荒漠 原因:由海陆位置决定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以平原、丘陵为主

①地形:类型多样或单一,哪种类型为主,地形的组合;②地势:起伏变化③地形区的分布 描述的角度 实例 地形特征 某区域 ①地形:类型多样或单一,哪种类型为主,地形的组合;②地势:起伏变化③地形区的分布 如中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山脉构成骨架,各地形区呈网格状排列 某地形区 海拔高低,起伏变化;特殊地形地貌 如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

2、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中亚的气候特征: 冬冷夏热,降水 稀少,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干旱、半 干旱气候为主

类型多样或单一,哪种类型为主,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 如中国: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 描述的角度 实例 气候 某区域 类型多样或单一,哪种类型为主,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 如中国: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 某种气候 ①气温:季节变化,最冷月,最热月气温较低,年温差大小。②降水:年降水总量多少,季节变化,年季变化 如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降水丰富,且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季变化小

卡拉库姆沙漠

3、水文:

类型 描述的角度 实例 水文 某区域 流域特点:内、外河流;河流发育情况;流程长短;补给来源,水量大小,丰、枯水期等。 如我国西北:多内河流;河流短小,多季节性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为主;水量少,丰水期在夏季,冬季甚至断流 某水系 水系形状(扇形、树状、羽状、向心形等);支流多少,排列分布等 如长江;树状体系,支流众多,大致呈南北对称汇入干流 某河 陆地水文的主要是水体类型、补给、蒸发、下渗、径流、水量、水质等。包括水量大小、季节变化,汛期时间及长短,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及长短。 如长江:水量大,季节变化明显;夏汛,汛期长;含沙量较小;无结冰期 湖泊 内(或外)流湖;咸(或淡)水湖;成因类型等 如里海:世界最大的内陆湖、咸水湖;属于海迹湖

3、水文:气候干旱导致多内流河、内流湖 阿 姆 河

3、水文:气候干旱导致多内流河、内流湖 锡 尔 阿 河 姆 河

3、水文:气候干旱导致多内流河、内流湖 锡 尔 里 海 阿 河 姆 河

3、水文:气候干旱导致多内流河、内流湖 咸 海 锡 尔 里 海 阿 河 姆 河

3、水文:气候干旱导致多内流河、内流湖 额 尔 齐 斯 河 咸 海 锡 尔 里 海 阿 河 姆 河

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①西部有伊犁河补给,东部没有河流补给 ②蒸发量强烈 ③东西联接处水域狭窄,两侧湖水交换不畅

正在消失的湖-咸海 咸海不断缩小的原因:人们大量引用阿姆河、锡尔河的河水灌溉土地,流入咸海的水量却日趋减少;加上气候干旱,蒸发强烈,水面逐渐缩小。

湖泊都有一个自然消亡的过程,但人类的活动加快了这一过程的发生、发展,下面以洞庭湖和咸海为例来研究。 湖泊面积缩小的影响因素、危害及治理措施 湖泊都有一个自然消亡的过程,但人类的活动加快了这一过程的发生、发展,下面以洞庭湖和咸海为例来研究。  咸海不断缩小的原因:  人们大量引用阿姆河、锡尔河的河水灌溉土地,种植棉花。棉花产量成倍增长,流入咸海的水量却日趋减少。加上气候干旱,蒸发强烈,水面逐渐缩小,水中盐度越来越高。它已丧失了调节气候的功能。

湖泊 类型 影响因素 危害 治理措施 洞 庭 湖 外 流 围湖造田;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泥沙在湖区沉积 对洪水的调控能力减弱,易发洪涝灾害;湿地面积缩小,影响生物生存环境 保护和恢复上游植被,减少水上流失;加强疏通清淤;退耕还湖 咸 海 内 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农业灌溉导致阿姆河和锡尔河的水量日渐减少,使得流入咸海的水 量 逐 渐减少 对气候的调节能力下降,沿岸地区降水减少;湖水盐度升高,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合理分配灌溉用水;适当减少棉花科植;加强湖洁沿岸植被扩恢复

三、人文地理特征

三、人文地理特征 1、农业——气候决定 (1)种植业 (2)畜牧业 条件:中部和南部气候干旱、牧场广阔 畜产品:细毛羊、羔皮羊 条件:北部、西部平原耕地面积大,灌溉条件好 分布:小麦(北部:哈萨克斯坦北部)、 棉花(图兰平原:阿姆河、锡尔河流域) 世界第三大产棉地,乌兹别克斯坦为“白金之国” (2)畜牧业 条件:中部和南部气候干旱、牧场广阔 畜产品:细毛羊、羔皮羊 (3)问题:水源短缺问题,荒漠化严重

平原地形面积广阔,耕地资源较丰富;热量充足,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大,降水稀少,发展灌溉农业: 小麦分布在年降水量较多的半干旱地区,即北部边界地区; 水稻分布在灌溉条件好的阿姆河和锡尔河沿岸地区; 棉花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阿姆河和锡尔河的上游地区和南部山前地区。

羔皮羊 细毛羊

练习:回忆本课知识,填空解答: 中亚距海远,深居( )——海洋( )难以到达——致使气候( )——导致植被以( ) 为主——为发展( )提供了条件——中亚畜产品以( )为主——河湖多( )河、( )湖——为发展( )农业提供灌溉水源——中亚经济作物以( )为主。 内陆 水汽 干旱半干旱 草原、荒漠 畜牧业 细毛羊、羔皮羊 内流 内流 灌溉 棉花

2、工业

(1)发展条件: 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油 —— 里海沿岸 煤 —— 中东部哈萨克斯坦北部、吉尔吉斯斯坦 铁 —— 中部哈萨克斯坦中部 铜 —— 中部 农产品:棉花和牲畜多

(1)发展条件: (2)工业部门: 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油 —— 里海沿岸 煤 —— 中东部 铁 —— 中部 铜 —— 中部 农产品:棉花和牲畜多 (2)工业部门: 采矿、冶金、军事工 业、纺织、地毯编织、 畜产品加工

(1)发展条件: (2)工业部门: (3)不足: 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油 —— 里海沿岸 煤 —— 中东部 铁 —— 中部 铜 —— 中部 农产品:棉花和牲畜多 (2)工业部门: 采矿、冶金、军事工 业、纺织、地毯编织、 畜产品加工 (3)不足: 木材缺乏,机械制品、 轻工业产品需要进口

三、人文地理特征 3、人口 人口数量较小,多民族,中亚是个多民族的地区,约有130多个民族,除与本国同名的主要民族外,还有俄罗斯、乌克兰、维吾尔等民族。白色人种,信奉伊斯兰教。

三、人文地理特征 4、城市

中亚的主要城市 塔什干是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和经济中心,工业生产以农业机械为主,是中亚最大的城市,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站.

塔什干是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和经济中心,工业生产以农业机械为主,是中亚最大的城市,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站. 中亚的主要城市 塔什干是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和经济中心,工业生产以农业机械为主,是中亚最大的城市,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站. 阿斯塔纳是哈萨克斯坦的首都,全国政治、经济、交通中心,轻工业、食品工业发达。 卡拉干达是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阿拉木图旅游城市

热点关注一: 中哈石油管道:西起哈萨克斯坦西部的里海港口 城市阿特劳,横穿哈全境,再从阿拉山口至中国新 疆的独山子,总长3088公里(中国境内270公里), 设计年输油量5000万吨。

中哈石油管道:西起哈萨克斯坦西部的里海港口 城市阿特劳,横穿哈全境,再从阿拉山口至中国新 疆的独山子,总长3088公里(中国境内270公里), 设计年输油量5000万吨。

随着中亚及其周边地区与中国的合作领域 在进一步拓宽、加深,成立了区域性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它是在2001年6月15日 宣告成立的。现有六个成员国:中国、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并吸收了四个观察员国家:蒙古、 巴基斯坦、伊朗、印度。

热点关注二:欧 亚 大 陆 桥

欧 亚 大 陆 桥

欧 亚 大 陆 桥

欧 亚 大 陆 桥

欧 亚 大 陆 桥

欧 亚 大 陆 桥

欧 亚 大 陆 桥

欧 亚 大 陆 桥

欧 亚 大 陆 桥

欧 亚 大 陆 桥

(1)填出图中代号代表的国家或湖泊名称 A ,B ,C ,D 。 (2)图中各国的农业类型以 农业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经济作物是 。 读亚欧大陆某地区两图,分析回答: (1)填出图中代号代表的国家或湖泊名称 A ,B ,C ,D 。 土库曼斯坦 咸海 哈萨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灌溉 (2)图中各国的农业类型以 农业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经济作物是 。 棉花 小麦

(3)据报道,1960年以来,图中湖泊的面积、水量、水面高度均在减小,而湖水盐度开始接近海水盐度,原始有机体接近死亡。试说明其原因: ① , 。 ② , ③ 。 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植被破坏严重, 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 河流沿岸农业灌溉用水消耗太多 河流沿岸工业及生活用水消耗过度

锡尔河 阿姆河 气温(温度) (1)R1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 ,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6分) 2004年全国高考试题 锡尔河 阿姆河 图示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 (1)R1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 ,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6分) 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 气温(温度)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6分)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 。(3分)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6分) 风(风力) 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会导致土地沙化(沙漠化或土地退化)

(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湖岸线后退)湖的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加 。 (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9分) (5)大量引R1和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6分) 导致土壤盐碱化(次生盐碱化、盐渍化),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矿物质(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 (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湖岸线后退)湖的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加 。

(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6分) “白风暴”中的盐尘主要有两个来源:—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二是湖面缩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L湖是咸水湖)。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甲 乙

(1)从自然地理角度来看,甲水域属于_______ (填内海或湖),甲地区的石油通过海轮从乙水 域运输到北美东海岸,其最短航线依次经过的重 要海峡或运河有哪些。

甲 乙 (1)湖; 依次经过的海峡或运河为:土耳其海峡 (黑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图中①②两河 流航运价值的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甲 乙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图中①②两河 流航运价值的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2)河流①航运价值大,河流②航运价值小。 原因:河流①(伏尔加河)流经该国(俄罗斯) 人口稠密、经济最发达地区,客货源充足;河流①有 甲 乙 (2)河流①航运价值大,河流②航运价值小。 原因:河流①(伏尔加河)流经该国(俄罗斯) 人口稠密、经济最发达地区,客货源充足;河流①有 多条运河与其它大河、外海相连通,形成了巨大的航 运网;河流①自北向南流,纬度较低,一年中比河流 ②(鄂毕河)封冻期短,通航时间长。

(3)下图中a图为该大陆局部地域自然带现状, 根据研究预测,该地区未来自然带将如示意图 b所示。与从图a到图b的变化相吻合的现象是: (不定项选择) A. 阿尔卑斯山雪线将降低 B. 南极大陆的冰盖将增厚 C. 华北地区旱情将加重 D. 黄河三角洲 将向海洋推进 E. 北极熊的生 存环境将恶化

C、E (3)下图中a图为该大陆局部地域自然带现状, 根据研究预测,该地区未来自然带将如示意图 b所示。与从图a到图b的变化相吻合的现象是: (不定项选择) ( ) C、E A. 阿尔卑斯山雪线将降低 B. 南极大陆的冰盖将增厚 C. 华北地区旱情将加重 D. 黄河三角洲 将向海洋推进 E. 北极熊的生 存环境将恶化

(1)土尔扈特汗国和伊犁河谷地都属于温带大陆 性气候,但水草丰美,适合游牧业的发展。分别 说明两地水资源丰富的原因。 (2008全国Ⅰ,39)根据材料和图3-1-24,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一位西方史学家说,土尔扈特人回归的悲壮之举, “是值得我们传诵的一篇伟大的叙事史诗”。 (1)土尔扈特汗国和伊犁河谷地都属于温带大陆 性气候,但水草丰美,适合游牧业的发展。分别 说明两地水资源丰富的原因。 (2)土尔扈特在回归 途中历经艰辛,其中 来自自然的威胁主要 有哪些?

(1)土尔扈特汗国和伊犁河谷地都属于温带大陆 性气候,但水草丰美,适合游牧业的发展。分别 说明两地水资源丰富的原因。

(1)土尔扈特汗国和伊犁河谷地都属于温带大陆 性气候,但水草丰美,适合游牧业的发展。分别 说明两地水资源丰富的原因。 土尔扈特汗国:河流较多(有伏尔加河、乌 拉尔河等或水源丰富),距大西洋较近,西风带 来的水汽较多。 伊犁河谷地:西 风带来的水汽较少, 但因地形抬升,降水 量增大,同时有高山 冰雪融水。

(2)土尔扈特在回归途中历经艰辛,其中来自 自然的威胁主要有哪些?

(2)土尔扈特在回归途中历经艰辛,其中来自 自然的威胁主要有哪些? 冻害或气候寒冷或寒潮或低温缺水(干旱) 或风沙大,或沙尘暴多,缺草(料)或缺少食物, 植被稀少,或缺乏植被。

B 里海地区和中亚各国己成为当今世界最后一片尚未开发的油气 宝藏,在美国的推动下,把里海地区的石油直接运往地中海的 巴库(阿塞拜疆)—第比利斯(格鲁吉亚)—杰伊汉(土耳其) 石油管道终于在2003年初破土动工。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相关地理事物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域A、B、C中,代表里海的是A B、注入水域B的①、②两条河流中,代表伏尔加河的是① C、注入水域C的③、④两条河流中,代表阿姆河的是④ D、字母D所在的国家是俄罗斯 B

C 里海地区和中亚各国己成为当今世界最后一片尚未开发的油气 宝藏,在美国的推动下,把里海地区的石油直接运往地中海的 巴库(阿塞拜疆)—第比利斯(格鲁吉亚)—杰伊汉(土耳其) 石油管道终于在2003年初破土动工。读图回答1-2题。 2、下列事件的发生对国际石油价格影响最小的是( ) A、2005年夏天飓风袭击美国南部地区 B、2006年伊朗核问题引起的美伊矛盾升级 C、2005年南亚次大陆发生强烈地震 D、20世纪末爆发的海湾战争 C

C 读中亚地区略图,回答3-5题。 3、图中代号所示地理名称正确的是( ) ①高加索山;③伏尔加河;④勒拿河;⑥阿姆河; ⑧里海;⑩咸海 3、图中代号所示地理名称正确的是( ) ①高加索山;③伏尔加河;④勒拿河;⑥阿姆河; ⑧里海;⑩咸海 A、①③⑧ B、①③⑥⑧ C、③⑧ D、①⑧ C

D 读中亚地区略图,回答3-5题。 4、下列关于中亚各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国地势北高南低、沙漠广布,热量充足 4、下列关于中亚各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国地势北高南低、沙漠广布,热量充足 B、B国盛产棉花,有“白金之国”美誉 C、D国灌溉农业发达,是中亚主要粮食生产国 D、E国的名称为土库曼斯坦 D

读中亚地区略图,回答3-5题。 5、亚欧第二大陆桥横贯的国家是( ) A、A国 B、B国 C、D国 D、A国和B国 A

A D 6、有关中亚地区的论述,正确的是( ) 7、有关中亚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古代是联系东西方的“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6、有关中亚地区的论述,正确的是( ) ①在古代是联系东西方的“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②该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③中亚农业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灌溉水源 主要靠本地区的外流河——额尔齐斯河 ④中亚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有色金属含量 占世界重要地位,但缺少煤、石油、天然气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7、有关中亚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B、地处西风带,深受湿润的西风影响,气候温湿 C、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D、境内多为内流河、内流湖 A D

8、 高加索山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 高 甲为内陆湖,气候干燥,降水量少于蒸发量 石油工业 石油资源丰富 由于入湖水量减少,水面下降,湖水的盐度升高;由于石油开采, 水面有污染;周围地区土地盐碱化、沙漠化现象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