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選 張文璟
中國文學 韻文: 有押韻的文體 散文: 沒有押韻的文體
韻文發展史 周代 漢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民國 新體詩 古體詩 本次課程範圍 (現代詩) (古詩) 詩經楚辭 古詩 近體詩 詞 曲 新詩 周代 漢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民國 詩經楚辭 古詩 近體詩 詞 曲 新詩 樂府詩 古詩 排律 律詩 絕句 新體詩 古體詩 本次課程範圍 (現代詩) (古詩)
樂府詩 樂府 :本指管理音樂的官府。漢武帝在掌管雅樂的 太樂官署之外,另創立樂府官署,掌管俗樂, 收集民間的歌辭入樂。 樂府詩 :1.樂府官署蒐集的民間歌謠。 2.入樂可歌。 3.主言事,多熱情之言。 舉例: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 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 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 -上邪 佚名
樂府詩 句子有長短 可換韻 不限平仄 歌為主,辭因歌曲而變化 多採自民間,內容廣泛
樂府 官署名 樂府詩 狹義:漢魏六朝樂府官署蒐集的民間歌謠 廣義:魏晉之後歷代作家仿製的樂府作品 唐、宋之長短句(詞),如宋蘇軾之詞集稱《東坡樂府》。 金、元之南北曲,如元張可久之散曲集稱《小山樂府》。
古詩(古體詩) 古詩:1.自樂府詩演變而來。 2.西漢時,五言古詩尚在 醞釀試驗階段。 3.至東漢末期才算完全成熟。 4.東漢班固的詠史詩,可視為 五言詩正式成立。 5.魏晉曹丕的燕歌行,可視為 七言詩正式成立。 6.多為士大夫與文人模擬之作。 7.主言情,多含蓄之言。 8.不入樂,不可歌,只可誦。
古詩(古體詩) 古詩:9.東漢末年的古詩十九首是五言古詩中,最 成熟的代表作品。 10.唐代以後講求格律的近體詩盛行,為有別 於近體詩,而將產生於兩漢,發展於魏晉 的詩稱為「古詩」。又稱「古風」。 11.多為句法整齊的五、七言,亦有四言、六 言等雜言古詩。 12.每首不拘句數(總句數為偶數句即可), 不講平仄、對仗,押韻也比較自由。偶數 句要押韻,可換韻。第一句及換韻後的第 一句,可押可不押。
古詩 13.代表:古詩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 ,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樂府詩與古詩-漢代文學雙葩 樂 府 古 詩 起源 漢武帝成立樂府官署採集詩歌 受樂府影響,演變而成 作者 多為民間作品 多為文人所作 性質 樂 府 古 詩 起源 漢武帝成立樂府官署採集詩歌 受樂府影響,演變而成 作者 多為民間作品 多為文人所作 性質 入樂,可歌,亦可誦 不入樂,不可歌,只可誦 句式 有通篇整齊者,亦多長短句 句式整齊,多用五言、七言 內容 多為敘事詩,反映時代 多為抒情詩,表現自我 風格 文字樸質,多遒勁、熱情 文字含蓄,尚溫雅 作品 宋代郭茂倩樂府詩集最完備 古詩十九首最早收錄在昭明文選 用韻 和唐代近體詩相比,樂府、古詩二者皆不拘平仄,可以換韻 格式 和唐代近體詩相比,樂府、古詩不須對仗,句數、字數均不限制 成就 同為漢代詩歌文學的雙葩,影響唐代五、七言絕句
古體詩、近體詩之比較 古 體 詩 近體詩 格 律 、 風 漢代 長偶 短數 不句 限即 ,可 長短活潑 多五言為主,七言居次,也有雜言體 不 別名 起 源 句 數 字 對 偶 平 仄 押 韻 古 體 詩 、 風 漢代 長偶 短數 不句 限即 ,可 長短活潑 多五言為主,七言居次,也有雜言體 不 嚴 拘 1.用韻較寬 2.偶數句押韻 3.可以換韻 近體詩 今 格 律 初唐 先有絕句 再有律詩 絕 4 嚴格限定 五絕:20字 七絕:28字 不嚴 每 均 有 規 定 1.嚴格規定 3.不可換韻 8 五律: 40字 七律:56字 【頷】 【頸】 聯 要對仗
古詩十九首 作者:一群無名作家 時代:應屬東漢之作 思想內容:多是遊子他鄉、逐臣棄婦、朋友闊絕、生命無常的苦悶與哀愁。是東漢末年,大亂時代,人們生活的感情表現。 影響: 1.開啟了魏、晉、南北朝的五言詩風。 2.取代四言詩,成為東漢末期五言古詩成熟階段之最高藝術成就者。
古詩十九首 定名: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編昭明文選,從傳世無名氏 《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編者把這些作者已經 無法考證的五言詩匯集起來,冠以古詩十九首,後 世遂作為組詩看待,並以每詩第一句為篇名。 篇目: 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 今日良宴會、西北有高樓、涉江采芙蓉、 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樹、 迢迢牽牛星、回車駕言邁、東城高且長、 驅車上東門、去者日以疏、 生年不滿百、凜凜歲云暮、 孟冬寒氣至、客從遠方來、 明月何皎皎。
古詩十九首之<作者> 眾說紛紜:或謂枚乘一人之作;或謂枚乘、傅毅、蔡邕、曹植、王粲等人之作;或曰非一人之辭、一時之作;或謂由文人仿樂府作的詩,經多人多次刪改而成。 推論結果:作者應為失意的文人,仿樂府體制所作的一組控訴時代的悲歌,且作者未必只限於一人。 推論原因:詩中表達出落魄、失意、不平的牢騷,以及時代的苦悶及哀愁。
東漢晚期。因此不得志的知識分子得以用五言詩的形式表達內心深沉的悲痛。 古詩十九首之<時代> 古詩十九首之思想內容:瀰漫著人生無常、當及時行樂的消極悲觀論調。 提示1: 這些觀感的產生背景為何? 答案1: 因為東漢時代的內憂外患 答案2: 東漢晚期。因此不得志的知識分子得以用五言詩的形式表達內心深沉的悲痛。 提示2: 五言詩哪時趨於成熟?
昭明文選 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詩文總集 由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和他門下的文士共同編纂 共30卷,所選作品,是編錄各家別集中的單篇文章。上起周代,下迄南朝梁,約八百年間,選文細分詩、賦、騷、書、論等38類,而以賦、詩所佔比例最多。
超級大富翁-歡迎來挑戰!!! 請選題。 1 2 3 4 5 6 7 8 9
Q1 加分題(2分) 古詩十九首的時代是? Ans:東漢末年
Q2 加分題(5分) 古詩十九首的作者是? Ans:作者應為失意的文人,仿樂府體制所作的一組控訴時代的悲歌,且作者未必只限於一人。
Q3 加分題(2分) 可以「入樂而歌」的是古詩還是樂府詩? Ans:樂府詩
Q4 加分題(4分) 古體詩中,五言詩的 正式成立是起於? Ans:班固的詠史詩
Q5 加分題(4分) 古體詩中,七言詩的 正式成立是起於? Ans:曹丕的燕歌行
Q6 加分題(5分) 古體詩與近體詩最大的區別在? Ans:是否合乎格律
Q7 加分題(3分) 古詩可不可以換韻? Ans:可以
Q8 加分題(是非題,3分) 古詩不分平仄,不必對仗,且用韻比較寬? Ans:○
Q9 加分題(3分) 昭明文選是由誰與門下 的文士共同編纂? Ans: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
浪漫七夕-牛郎與織女 牛郎星 和織女星 是夏天星空中燦爛的兩顆亮星,分別位處於夏季 銀河 的兩側。其一位在 牧夫座 的東北方的 天琴座 裡,最顯眼的就是全天第 5 位亮、呈青白色的「 織女星 」,它距離我們約 26 光年 。從織女星向東南跨過 銀河 ,就可以看到另一顆位在天鷹座上銀白色的亮星「 牛郎星 」 (又名「 河鼓星 」),它距離我們約 16 光年。在夏季的夜空中牛郎星、織女星和天鵝座裡的亮星 天津四 ,構成一個明顯的三角形,俗稱「 夏季大三角 」。
浪漫七夕-牛郎與織女 因為在牛郎星的兩邊各有一顆較暗的星 ,在閃爍中仿如一個人以扁擔挑起東西似的,所以牛郎星又稱為「 扁擔星 」。古代我國有個淒美的神話,傳說牛郎和織女原是一對恩愛夫妻,有兩個孩子,因故被拆散分居天河兩岸,只能在每年夏曆七月初七,在天河上架起的鵲橋 (仿如飛翔中天鵝或大喜鵲的雙翅) 上相會。其實牛郎星和織女星之間的距離約為 16 光年之遠,即使牛郎和織女兩人以 真空中的光速 彼此到 銀河中線 相見,也得花上 8 年時間才能相會。
浪漫七夕-牛郎與織女 七夕者,古節日也,又曰乞巧節、七巧節、七姐誕,後傳四夷。傳七月初七之時,織女渡河,使鵲為橋,以暫詣牽牛。故世人至今云,織女嫁牽牛也。
迢迢牽牛星 結構圖 距 離 光 線 形 狀 聲 音 譬 喻 狀 態 神 情 映 襯
迢迢牽牛星 語譯 【前兩句】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在遙遠浩瀚的星河中,有遙遠且明亮的牽牛星與織女星。
迢迢牽牛星 語譯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 【中間四句】 織女舉起細長柔美而白嫩的手,操作著織布機,發出札札的聲音。 織了一整天卻不成紋理,只見她眼淚如雨般地落下。
然而這清淺的一水之隔,卻使他們只能用含情的眼神,凝視不語。 迢迢牽牛星 語譯 【末四句】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脈脈含情:默默地用眼神表達情意 銀河又清又淺,相距又有多遠呢? 然而這清淺的一水之隔,卻使他們只能用含情的眼神,凝視不語。
迢迢牽牛星 特色 價值:是最早賦予牛郎織女愛情色彩的作 品。 特色:1.善用比喻手法,不作直接描寫。 2.善用疊字,共有六句用了疊字, 意象豐富,是本詩一大特色。 3.構思巧妙,充滿想像及浪漫氣息。 一韻到底。韻腳為女、杼、雨、許、語。(均屬仄聲「魚」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