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农业 (1)古代农业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演变。 (2)古代农具的发明、改进,水利工程建设;农作物的培植、引进和推广所涉及的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 (3)小农经济的形成、特点及评价。 (4)古代土地制度从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到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 (5)古代重农政策及以农立国的思想。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一课 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听歌曲《我想有个家》,阅读结婚誓词,回答 : 如何才能拥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 导 入 导 入 探究活动一:幸福、温馨家庭的讨论 亲情和爱情的精心维护 法律的有力保护 品味 与 感悟 家庭是父亲 的王国,母 亲的世界, 儿童的乐园 。 —— 爱默生.
Advertisements

一级建造师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环球网校 刘军亮. 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整改措施.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1.国家收入的分配: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的作用 2.征税与纳税:税收及其种类;依法纳税.
1.4 蛋白质工程的崛起.
第10讲 中共领导的民主革命与国共关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斗争,就是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1921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及国情相结合,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经过工农武装割据、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复习时注意中共在各个时期重大会议及国共关系的复习。
2011年会计初级职称全国统考 初级会计实务 教案 主讲:高峰 2010年12月.
人口与环境 邯郸市第一中学 王贺渠 2015年4月2日.
第13讲 世界现代化模式的调整 与创新——不同社会制度的探索.
人力资源管理资格考证(四级) 总体情况说明.
第一章 专利的种类 一、发明专利 20年 二、实用新型专利 10年 三、外观设计专利 10年
第2讲 中国的文学、艺术、教育 与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艺.
温故而知新: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决 定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热点专题: “法轮功”问题.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2.4.2权利的行使:需要监督 阜宁县东沟中学政治组 缪志玉.
行政诉讼法.
×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第二框 信用卡、支票和外汇 一、信用卡与支票 1、两种结算方式:P8-1 (1)现金结算: (2)转帐结算:
第八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赤壁賦—蘇軾 游麗芳老師製作.
2013年初级会计实务 主讲: 冯毅 教授.
单元二 走向高峰的中华文明 ——秦汉至宋元时期
二审司法考试题目.
第二章 遺傳 2‧4 突變.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温十五中.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关于高中地理高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教育学会 钟作慈 2012年3月12日.
服务热线: 菏泽教师招聘考试统考Q群: 菏泽教师统考教育基础模拟题解析.
复习线索 线索 专题九 模块二 第二部分 考点一 高考考点 考点二 配套课时检测.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三单元 (P34)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梅县松口中学 余谭制作.
新闻追踪 请问:1、失去秩序的后果是什么? 2、是否可以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第一讲 旅游活动与旅游资源.
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 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当我们深陷房价的困扰 食品安全却令人担忧.
高考总复习·语文 第二章 一、 古代诗文阅读 第四节 分析综合.
实现人生的华丽转身 —2014年高速公路考试备考指导 中公教育陈修晓.
第二单元 全面建设 实现小康 一分钟阅读前言.
第二章 股票.
第十章《热力学定律 》 10.5《热力学第二定律 的微观解释》.
2011年11月3日凌晨,江西省南昌市筷子巷35号发生一场大火。火灾过后,住在35号的大部分居民回忆火灾发生的情况时,一个名字不约而同地从他们口中说出。夏娟,一名12岁的初二女生,在发现大火时没有选择独自逃生,而是逐一敲开邻居的门,让至少15名居民因此幸免于难。 你认为夏娟同学为什么会做出这种举动呢?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第八章-宪法-行政法.
会计学 第九章 财务会计报告.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一、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不断向西方寻求真理
第二单元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 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第十七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企业所得税.
关注经济发展.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课程标准: 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25)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第七章 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 第一节 财务报告概述 一、财务报告及其目标: 1、概念: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第16课 抗日战争.
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 九龙坡区交通巡逻警察支队.
2012届高三历史三轮复习课件 :高效提分区.
复习: 诚实内涵 诚实二个表现 诚实意义 1、对自己要诚实2、对他人诚恳实在.
撑支长篙 向语用题深处漫溯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语言 文字运用”备考解析 舒城千人桥中学 杜晓丽
珍爱生命.
中国高等教育 质量保证情况介绍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评估处 朱洪涛 2005年5月24日.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 西方的政治制度.
政治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七 辩 证 法.
營收管理期末報告- 美國大聯盟票價策略 指導老師:李治綱 組 員:流通四乙 蘇俊榮 496D0008 流通四甲 康陳家 496D0055
「基本學力測驗」 與 「學科能力測驗」國文試題評析
赤壁賦—蘇軾 游麗芳老師製作.
经济法基础习题课 第7讲 主讲老师:赵钢.
第二十二章 租赁 主讲:孙文静.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学案16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 明治维新(一)
经济法基础习题课 主讲:赵钢.
会计基础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刘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中国古代农业 (1)古代农业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演变。 (2)古代农具的发明、改进,水利工程建设;农作物的培植、引进和推广所涉及的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 (3)小农经济的形成、特点及评价。 (4)古代土地制度从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到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 (5)古代重农政策及以农立国的思想。

2.中国近现代农业 (1)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纲领。如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土地法大纲》、孙中山的“平均地权”。 (2)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四次调整。 (3)建国后中国粮食生产问题,认识粮食生产的必要性、危机性。

3.世界近现代农业 (1)近代史上英国圈地运动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影响及工业革命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影响。 (2)罗斯福新政对农业的调整措施及影响。 (3)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及农业集体化等。

3.(2011·阜阳模拟)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民谣:“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这一变化缘自( ) ①产品分配的方式发生变化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③基层生产组织形式的改变 ④农业合作化运动向纵深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选B。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原来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和人民公社体制下集体劳动的生产组织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影响及评价。 2.近代反抗外来侵略,维护中国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的斗争。 3.现代中国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国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 4.香港问题、台湾问题的由来及“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的考查。

1.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表明( ) A.西藏成立了人民自己的政府 B.西藏成为新中国大家庭的一员 C.落实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D.人民得到普选权利

【解析】选B。观察图文,可以判断这是为纪念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而建立的纪念碑,这表明西藏成为新中国大家庭的一员。A、C、D三项均与图文不符,答案为B。

2.(2011·徐州模拟)《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频繁迁徙,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材料主要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沿袭了古代的民族政策 B.符合我国具体国情 C.实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 D.推动西部地区发展

【解析】选B。分析材料,主要体现了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的,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特点,故答案为B。

关注民生,推进和谐社会构建 民生问题始终是古今中外政治统治的重大问题。每年的两会热点之重就是民生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一贯的思想,也是我们党在新时期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新理念,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梳理古今中外有关民生问题的重大举措,借鉴解决民生问题的经验教训,是高考的重要命题角度,复习时应格外重视。

1.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老子主张“无为”;孔子提出“仁”,主张以德治民;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孟子提出“仁政”,“民贵君轻”,反对苛政等)及其实践活动。 2.近代民生问题的提出、发展和实践活动(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耕者有其田”,“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思想;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家给人足”、 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中增加了“节制资本”;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土地政策)。

3.新中国解决民生问题的成功与失误(建国之初农村土地改革,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进一步造成社会经济的混乱,新时期以来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

4.近现代西方解决民生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启蒙运动中的“人民主权说”;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措施;二战后“福利”国家的建立);苏联解决民生问题的探索(重视民生: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忽视民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斯大林时期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轻工业落后,影响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等。

1.寒食节是春秋时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而设的节日,距今已有2 600多年的历史。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寒食节也由以禁烟寒食为主,逐步演变为以拜扫祭祖为主。下列对寒食节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体现古代的社会伦理准则 ②体现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③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④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线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从寒食节设立的初衷可知①是正确的,从寒食节的演变可以看出②③是正确的,从其文化内涵的发展变化可知④是正确的。

大国关系与和谐世界的构建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风云变幻,中国快速发展,中国政府适时提出了“和谐”理念,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为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共同繁荣提出了新的外交理念。和谐的大国关系是建设和谐世界的关键,要处理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认真履行国际责任,充分体现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就是各国在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高考命题多从近现代各国外交、国际政治格局演变、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外交等方面综合考查。

2.二战后世界主要大国的关系(美日、美欧、美俄、法德)及对外政策。 1.二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历程、特征及影响。 2.二战后世界主要大国的关系(美日、美欧、美俄、法德)及对外政策。 3.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地区冲突角度,考查世界和平与发展过程中不安全的因素及存在的地区冲突问题(朝鲜半岛问题、伊朗核问题、中东和平问题)等。 4.近现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影响等。

1.(2011·长沙模拟)1986年,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华莱士关于中国同美、苏两国关系问题时说:“中国观察国家关系问题不是看社会制度,而是看‘具体情况’。”这说明( ) A.中国开始改变对美国和苏联的认识 B.苏联霸权主义威胁日益严重 C.中国把国家利益作为外交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 D.多极化发展,中国已成为了世界重要一极 【解析】选C。邓小平认为外交关系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而不是看社会制度等方面,故选C项。

2.(2011·广州模拟)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影响较大的局部战争之一。关于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至今仍是众说纷纭。下列观点,最有可能为我国当时史学界所接受的是朝鲜战争( ) A.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文明之间的激烈碰撞 B.是在冷战背景下的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 C.是朝鲜半岛发生的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内战 D.是美帝国主义指使韩国军队发动侵略的非正义战争

【解析】选D。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抓住“当时”这一词,即“1950~1953年”。当时我国的对外政策是“一边倒”,我国的史学观点必定是为当时的政治服务的。因此,答案为D。

3.日本《选择》月刊近日发表文章声称:“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了世界经济危机,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火车头,对中国的需求,对中国资金的依存使日、美、欧的反共论调失声。……对中国来说,通过政府投资来强求加快经济增长,是由于经济目的之上的政治目的的需要。”对这一观点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确认了中国在当前经济危机中的领导地位 B.日、美、欧等国在当前经济危机面前束手无策 C.文章延续了二战后的“冷战”思维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放弃了对中国的敌视

【解析】选C。材料中“反共论调失声”、“政治目的的需要”等信息,表明作者依然延续了二战后的“冷战”思维。A、B、D三项中“确认”、“束手无策”和“放弃”的表述均与题目材料表达的本意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