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戰後及現代的台灣(上).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四章 銀髮族產業經營 第一節 銀髮族產業的發展 熟年商機  銀髮族發展產業 醫療保健 保健食品市場逼近三百億元 熟年人最擔心自己的健康問題,追求健康 是他們共同的願望,包括保健食品、養生 餐飲、健康器材、運動健身、抗衰老等都 是值得開發的市場。
Advertisements

第十一章戰後及現代的台灣(下). 第二節社會變遷  戰後台灣的人口變遷 年代人口數(單位:萬) , , , ,150.
第一節 國民所得的概念 第二節 國民所得會計 第三節 名目國民所得與實質國民所得 第四節 國民所得在應用上的限制 第五節 經濟福利概念與社會福利指標 第五節 經濟福利概念與社會福利指標 第十三章 國 民 所 得.
第八章日治時期的台灣(上).
第三節 民生主義在臺灣的實施經驗 一、憲法的規範
第一節 經濟奇蹟的開創 第二節 當前的經濟發展與挑戰 第三節 社會變遷與社會運動
第七章民初的中國.
國內利率之變動 3.25% % 2.036% 年利率(%)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4-2 經濟的成長與挑戰.
第十章戰後及現代的台灣(上).
童振源 國立政治大學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助理教授
第十章戰後及現代的台灣(上).
Bank 3.0 證券產業發展趨勢 與數位化應用 富邦證券 副總經理 郭永宜 (行銷暨商品督導)
中華大學管理學院 <大師開講> 時 間:上午10點至12點 地 點:演講廳 A222 主辦單位:中華大學管理學院 中華大學企管系碩專班
2 杜威十進分類法 複習 000 總類 100 哲學及心理學類 200 宗教類 300 社會科學類 400 語文類 500 自然科學及數學類
台灣國家公園巡禮 製作:翁顗棋.
第八章日治時期的台灣(上).
第 五 單元 光復後台灣 經濟發展與環境變遷.
物價膨脹與通貨緊縮 物價膨脹.
人民幣 3%高利率? 國企二甲 4A 蘇寶如 指導老師:林靖中 老師.
國立交通大學 蘭州大學 大陸姐妹校介紹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第 6 章 戰後臺灣的經濟與社會 一、經濟發展 二、朝向多元發展的文化與教育 三、重要的社會變遷.
台糖公司97年新進人員甄選 訊息 項 目 內 容 備 註 甄選職位類別 詳見簡章 錄取名額 38人 報名日期
第十二章台灣的建設與成就.
第四章 資金成本.
第3章 資料的整理與表現- 統計表與統計圖.
觀光對環境的影響 王志明.
影片製作流程 構思劇本 影片主題 觀看對象 腳本安排 呈現方式 ….
第4章 即期匯率的決定(I).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台灣對中國的投資 WTO 與兩岸經貿投資專題.
2013年全球股價、原油、黃金及波動率指數(VIX)
四種市場結構的類型與比較 完全競爭市場的特徵.
越南現況資料.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今日香港 生活素質 探究議題 「雙非」兒童問題.
第六組 許茹雯 李翔雲 王秀旬 張碩峰 麥嘉容 廖子誠
議程大綱. 議程大綱 微軟在雲端服務已經耕耘超過15年 Windows Live – 雲端應用的最佳典範.
第十章補充 允收抽樣.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本章結構  市場與產業  產品的性質與市場或產業的範圍  產業與市場的分類  產業結構 陳正倉 林惠玲 陳忠榮 莊春發 著.
EFAC, FTA(Free Trade Agreement), TPP(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香港如何割讓給英國? 1842年起,香港受英國管治,直至1997年6 月30日. 歷時 155年。 你知道當中的原因嗎?
有關於股票報酬及匯率變化對台灣醫療產業市場收益的分析
個體經濟學 張清溪 / 國立台灣大學
經濟學 學經濟.
四種市場結構的類型與比較 寡占市場的特徵.
為何要維持匯率穩定? 固定匯率 v.s. 浮動匯率 貨幣為何升值與貶值?(供需、政治) 匯率與國家經濟自主
台灣產業結構變遷之探討 2006/10/31 報告者:蔡宜君.
總體經濟指標與利率趨勢研判 主講人 財務部 林震慶副理.
數位教學導讀及案例分享 經濟日報產業研究中心 楊璨羽.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 新寫實主義 1940年代出現在戰後義大利, 反映當時社會現實狀況的電影.
人類的石油年代.
國際金融期末報告 授課老師:楊奕農副教授 學生:金恩惠 學號: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中國近代史( ) 圖表分析.
工商界簡介 企業與宗教 我的見證及體驗 Q & A.
花王集團.
P106.
台灣經濟發展導論第二講 目的: 對台灣經濟從貧窮到富裕的演變過程加以簡介分析
新事業發展專題
第一章 電子商務簡介 第一篇 電子商務概論篇.
智慧運輸(ITS)推動成果及未來展望 行政院交通部
知名企業成長發展歷程之分析討論 台灣水泥 2006/12/5 報告者:蔡宜君 報告者:蔡雨璇.
NewsWeek No.2 人權修法懶人包 配合高中公民第1冊第3章.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Application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台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 亞洲供應鏈助理管理師證照課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章戰後及現代的台灣(上)

第五節經濟發展 戰後初期,台灣經濟面臨重建。生產既未能迅速恢復,進口亦受外匯短缺及大陸戰亂的限制,多數人民已是民窮財盡 加以大陸大量居民轉居台灣,人口激增 此對生產破壞,物資奇缺,人民生活原已艱苦萬分的台灣經濟而言,人口激增所造成之社會壓力,沉重無比 1946年 610萬 1848年 680萬 1950年 790萬 1952年 810萬

惡性通貨膨脹 二次戰後數年間,由於國共內戰漸熾,台灣的米、糖、煤、鹽輸往大陸,致台灣物資短缺,行政長官公署為支應財政需求而增加貨幣發行額。自1946年5月至1947年12月,發行額增加5.8倍。結果導致通貨膨脹,社會不安、人口失業眾多 1946年1月〜1947年2月間各類民生物資漲價情形 米3.8倍 糖21.3倍 麵粉4.4倍 布5倍 豬肉2.2倍 1949年6月,台灣銀行發行新台幣,以新台幣一元 換舊台幣4萬元,期能遏止通貨膨脹

1949年發行新台幣準備金 資料來源:張之傑等, 1992, 20世紀中國全紀錄,頁602,台北錦繡

土地改革 自1949年4月至1953年1月,先後實施一連串重大土地改革政策 三七五減租1950年立法院通過「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期減輕佃農佃租負擔、保護耕作權,改善佃農生活、 安定農村社會 公地放領1951年6月行政院為扶植自耕農,將公有耕地放領給現耕農 耕者有其田 1953年1月立法院通過「耕者有其田條例」

三七五減租 三七五減租實施期間,工作人員整理耕地清冊 資料來源:時報文化編輯委員會,2000, 珍藏20世紀台灣,頁248,台北時報

耕者有其田 資料來源:時報文化編輯委員會,2000,珍藏20世紀台灣, 頁253,台北時報

美國之經濟援助與台灣經濟之安定 1950年韓戰爆發後,台灣戰略地位轉趨重要,美國開始對台灣提供軍事、經濟援助 1951及1952年度台灣分別獲得0.977億美元及0.810億美元,幾乎全屬於防衛支助物資。直至1968年始完全停止援款 美援對台灣最直接的影響是維持台灣經濟的安定,且擴大了台灣與國際經濟之關係,為台灣的經濟發展開啟了新的契機

戰後1950年台灣基隆吧女 招待美軍一景 資料來源:老照片編輯部,2001,另一種目光的回望, 頁124,山東山東畫報

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第七艦隊協防台灣,左圖為美軍攜帶家眷登上基隆港後的畫面,亦帶來了美國的生活方式 資料來源:老照片編輯部,2001,另一種目光的回望,頁123,山東山東畫報

計畫式自由經濟之發展 1950年以來台灣經濟發展的特色,約略可分為前後兩期 由進口替代出口獎勵(1950〜1964年) 出口導向工業與民營企業的快速發展(1964年〜 今)

客廳即工廠 台灣在日本治台時期,累積下現代化的資本,加以戰後民生工業設施由中國大陸遷移來台、冷戰環境下的美援掖助、中小企業的扶持、十大建設的公共投資、個人勤儉儲蓄的資本累積,以及家家戶戶「客廳即工廠」的打拼,才有了70年代的經濟果實 資料來源:經典雜誌78,頁67,2005.1

由進口替代出口獎勵 時間為1950年〜1964年 1950年韓戰爆發後,美國宣布協防台灣,大量美援穩定了戰後的台灣經濟 初期的發展方針是由米、糖等農產品與農產加工品出口,進而推行進口替代之工業化政策,以滿足民生物質的需要而平衡貿易逆差 1960年,政府制定獎勵投資條例,以鼓勵出口。隨之產業蓬勃發展,出口大增,經濟亦日趨繁榮

出口導向工業與民營企業的快速發展 時間為1964年〜 今 1964年後,隨著美援的停止,進一步迫使政府走向自主發展的道路,出口導向工業與民營企業飛躍成長,成帶動進步的主力,此期之經濟發展特徵為 國民生產總值年增率達兩位數 工業生產超過農業生產而取得支配地位 出口激增,主要出口品由農業轉為工業產品 外資大量來台投資

資料來源:簡後聰,2000,福爾摩沙傳奇:台灣的歷史源流,頁415, 台中文建會中辦室

台灣對外貿易市場結構之轉變 就台灣戰後出口地區而言 時間 出口主要市場 1950年代初期 日本、美國 1967年起 美國、日本 2002年起 美國、香港、日本 就進口地區而言,與出口地區相似,亦以美國與日本為主要供應國

農業發展及其問題 近50年來,台灣農業發展隨著政策的改進演變,可分為四個階段 重建時期(1945〜1953年) 成長時期(1954〜1967年) 衰退時期(1968〜1980年) 變革時期(1981〜1990年)

重建時期(1945〜1953年) 此時期的農業發展兩大目標 生產設施的重建 加強增產 加強米、糖之生產,以爭取外匯 農業生產在短時間內,甚至超過日治時代的水準

成長時期(1954〜1967年) 此期是台灣農業快速成長時期,由於實施耕者有其田,農民提高生產意願,採勞力密集耕作,各種作物產量不斷提高 1953年開始,政府以促進台灣工業化為目標。便以出口農產品所賺外匯進口工業原料而在國內生產,即所謂以進口替代的方式發展工業 1963年,工業生產毛額超過農業生產

衰退時期(1968〜1980年) 年代 農業與工業的比較 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 1968 農業生產總值 19% 工業生產總值 34.4% 7.7% 45.7% 此時期政府的農業政策由原來的「增加生產」為主,改為「提高農民效益」為主

變革時期(1981〜1990年) 此一時期由於國外農產品大量傾銷台灣,農產貿易逆差急遽增加,農業生產持續衰退,農業發展遭受嚴重打擊,農村社會經濟面臨崩潰的危機,引發全體農民自力救濟運動,農民不斷走上街頭 1990年代,政府鼓勵農業升級,轉變為精緻化農業

參考、延伸閱讀資料 張勝彥等,1996,台灣開發史,台北空大 黃秀政等,2002,台灣史,台北五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