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 12 農村產業:鄉鎮企業 69642020 鄭宇容 69642021 洪曉莉.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当前形势和 国际静安建设 静安党校 王小林. 国际 —— 问题很大、霸权犹在。 1 、国际产业分工的后果 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 新兴产业尚未形成 -- 高失业率 老龄化 -- 高福利 -- 高负债 权威缺失 -- 民主治理的危机 再平衡战略 -- 保护主义抬头。
Advertisements

教育部 1 教育部技職司 南區: 2010 年 11 月 5 日 北區: 2010 年 11 月 8 日 中區: 2010 年 11 月 9 日 產學攜手合作計畫 政策宣導.
104 年度環保小學堂 經費編列注意事項 會計室 : 丁子芸 中華民國 103 年 10 月 22 日 會計室 : 丁子芸 中華民國 103 年 10 月 22 日.
一、北京水务情况简介 二、北京水资源现状 三、北京水资源管理措施 主要内容 北京市行政区 域面积 1.6 4万平 方公里,西北部 为山区,约占总 面积的三分之二, 东南部为平原区, 约占总面积的三 分之一。 一、北京水务情况简介.
做好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准备. 我国目前就业形势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2007 年有 1100 万新增劳 动力有就业要求。据不久前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 示, 2008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 420 万人,比 2007 年增加 58 万人,增幅 20.71% 。 2007 年年底 830.
2 你会唱这首歌吗 ? 这首歌反映出我们什么样的情怀?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 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 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
學習目標 指指出中國地理區的劃分方式 了了解中國七大地理區的區域特色 了了解中國三大經濟地帶的發展特徵 分分析中國區域政策對三大經濟地帶 的影響.
菊花酒 登 高 重 阳 糕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公共管理 0701 班.  3 月 1 日,在酝酿了一年之后,《神木县全民免费医 疗实施办法 ( 试行 ) 》如期推行。这项被媒体称为 “ 开 国内先河 ” 的医疗保障制度推行两个多月以来,让全 体神木人民真正体会到了 “ 看得起病 ” 的前所未有的 实惠,同时,公众道德风险却又把政府推到了一个.
泄 泻. 一、概述 定义: 大便稀薄,甚如水样,或完谷不化,并多 有排便次数增多。 泄与泻含义有别:泄者,漏泄之意,是指 大便溏薄,时作时止,病势较缓;泻者,倾 泻之意,是指大便直下,如水倾注,病势较 急。临床一般统称为泄泻。 病名: 《内经》称为 “ 泄 ” ,汉唐多与痢疾同归于 “ 下利 ” 之中,宋代以后渐以.
4.体词 体词包括:名词,处所词,方位词,时间词,区别词,数词,量词以及一部分代词。.
《关注经济发展》 知识复习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2、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它的基本要求是 ?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2013年10月.
“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的 老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中国旅游研究院 黄璜
人口再生产.

煤铁之城 枫叶之都 山城本溪.
——高考政治选择题命题思路分析及备考启示
学习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
2014年 “两会”学习解读 2017/2/28.
初中历史 中考复习策略.
从生命伦理学角度 对转基因食品市场准入标准及道德评价标准的研究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節 多樣的自然環境 第二節 中國的區域劃分 第三節 三大經濟地帶 中國基本資料簡介
明确党员先进性要求 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商贸管理系党总支 张志华 党课教案.
黑龙江省金融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 李国义.
2014届高三九月调考 质量分析 武汉市第19中学 雷 逸.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初中毕业年级中考专题复习
第七讲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 实验区保护与建设.
语文组:藏在泉州古巷中的美食 结题报告.
第四章 日本 闭关自守的日本 明治维新 涩泽荣一、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 金融、贸易、工业 《广场协议》与日本经济20年.
蟋蟀在时报广场 乔治 塞尔登.
公 共 政 策 学.
飞扬青春 需要健康保驾护航 健康知识讲座 高一(3)唐蕾
考 纲 点 击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 要求。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经济持 续协调发展.
大学生就业指导手册 规划就业 规划人生.
李鸿章 李鸿章是一个正面人物, 李鸿章这一生的写照,李鸿章临死的时候的诗最能概括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读书、思想与学校发展 程红兵.
《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内容简 介.
習作1-6 題目+解答 習作1-6 解答.
改革开放30年的画卷.
第八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
第一编 以冷战为特征的全球格局的演变 第四章 世界力量的分化与组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与思辨 —学习习近平关于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论述
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 监督检查的领导责任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曾昌元.
第三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1.
坦桑尼亚.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授课人:姚晓霞.
第三章 低碳产业体系.
By 燒完.
对中学教育的思考 太原师院附中
——曹文轩 孤独之旅.
(1)性质(两个先锋队和三个代表)和宗旨(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决定的; (2)党的地位决定的(领导核心和执政地位);
徐金海 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扬州大学商学院农经系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 10级物理系 张羽菲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本章共有三节,其内容是: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维护社会稳定 实现新疆长治久安 新疆社会科学院:高建龙.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四章 客观分析环境.
读图辨史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给图片、材料出一个标题 通用汽车的生产 等待领取食物的非洲儿童 发展中国家反经济全球化示威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卫生部日前发文, 为“三好一满意”活动 定出了工作任务分解量化指标.
2.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事物的普遍联系 事物的永恒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正确履行职责 强化安全管理 红土乡安全生产办公室 谭 金.
雷电颂 郭沫若.
杭 州 浙江省旅行社协会 梁雪松
雷电颂 郭沫若. 雷电颂 郭沫若 屈 原 的 故 事 战国时代,称雄的秦、楚、齐、燕、赵、韩、魏七国,争城夺地,互相杀伐,连年混战。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Ch 12 農村產業:鄉鎮企業 69642020 鄭宇容 69642021 洪曉莉

outline 12.1 鄉鎮企業的起源 12.2 鄉鎮企業發展的黃金時期 12.3 快速成長的原因 12.4 各種發展的區域模型 12章 農村產業:鄉鎮企業 outline 12.1 鄉鎮企業的起源 12.2 鄉鎮企業發展的黃金時期 12.3 快速成長的原因 12.4 各種發展的區域模型 12.4.1 蘇南模式 12.4.2 溫州模式 12.4.3 珠江模式 12.4.4 鄉鎮企業發展的失敗與缺乏 12.5 鄉鎮企業在新世紀中的轉變 12.5.1 鄉鎮企業改變中的經濟環境 12.5.2 鄉鎮企業重建:大規模的民營化 12.5.2.1 國家政策與地方模型 12.5.2.2 市場情況與民營化 12.5.2.3 內部民營化 12.5.2.4 地方在民營化過程中的變動 12.6 21世紀農村產業的新型態出現

前言 中國改革期間,鄉鎮企業扮演了催化的角色。 鄉鎮企業從農村地區出現,一開始為集體所有。 12章 農村產業:鄉鎮企業 中國改革期間,鄉鎮企業扮演了催化的角色。 鄉鎮企業從農村地區出現,一開始為集體所有。 1978-1996年,提升農村所得、吸收農村剩餘勞動力並縮減都市鄉村差距。 1995-1996年後,鄉鎮企業私有化。 鄉鎮企業未來挑戰。

12.1鄉鎮企業的起源 農戶在中國傳統經濟非常重要,稱做「bottom- heavy」。 12章 農村產業:鄉鎮企業 農戶在中國傳統經濟非常重要,稱做「bottom- heavy」。 中國傳統農村非農企業以加工農產品為主並將其轉換為市場商品。 1950年代計畫經濟時期,農村種植和加工農產品的關係被破壞。 農村被組織為人民公社,所有生產幾乎為國家主導,造成農村所得下降。 大躍進政府首先鼓勵農村從事非農活動,成立社隊,結果是悲慘的。

12.1鄉鎮企業的起源 第二次發展農村工業在文化大革命時期。 政府鼓勵國家發起的農村工業浪潮在當時的社隊企業之下。 12章 農村產業:鄉鎮企業 第二次發展農村工業在文化大革命時期。 政府鼓勵國家發起的農村工業浪潮在當時的社隊企業之下。 1970年代政策強調”Five Small Industry”,包括鐵和鋼、水泥、化學肥料、水力發電和農業器具。 多為資本密集產業,吸收農村勞動力有限;1978年仍有90%農村勞動力從事農業。 社隊企業報酬以工分制來計算。

12.2鄉鎮企業發展的黃金時期 1978-1990年代中期為鄉鎮企業成長快速時期。 鄉鎮企業就業: 鄉鎮企業價值增加: 12章 農村產業:鄉鎮企業 1978-1990年代中期為鄉鎮企業成長快速時期。 中央政策朝向農村企業,放寬國家對於農產品購買的獨占。 都市廠商被鼓勵承包工作給鄉鎮企業。 鄉鎮企業就業: 1978年---2800萬。 1996年---1億3500萬。 鄉鎮企業價值增加: 1978年---占GDP比例不到6%。 1999年---占GDP比例26%。 非農所得增加提升農村所得、縮小城鄉缺口。 鄉鎮企業成長影響國有企業並帶動競爭。

12.3 快速成長的原因 鄉鎮企業面對的要素價格比反應了中國實際的要素原賦。 鄉鎮企業能夠分享國有企業的獨佔租;農村工業很有利益。 鄉鎮企業所環繞的制度架構有利於發展。 農村工業正式稅額很低,資金留在地方。 地方政府做為鄉鎮企業的保證人,銀行資本可利用。 現存信用機構輕易地適應支持鄉鎮企業。 傳統經濟的復甦關係接近於都市地區促進鄉村工業成長。 組織的多樣性帶來成長。 小結:快速成長原因。

12.3 快速成長的原因 1.鄉鎮企業面對的要素價格比反應了中國實際的要素原賦。 12章 農村產業:鄉鎮企業 中國的基礎經濟原賦為大量的人力、有限的土地和稀少的資本。 Big Push:資本密集產業優先發展。 鄉鎮企業勞動成本低,資本的機會成本高。 鄉鎮企業勞動和固定資本比為國有企業的九倍。 Figure 12.1

Figure 12.1 12章 農村產業:鄉鎮企業 勞動密集

12.3 快速成長的原因 2.鄉鎮企業能夠分享國有企業的獨佔租;農村工業很有利益。 12章 農村產業:鄉鎮企業 中國政府允許鄉鎮企業進入市場分享國有企業獨占利潤。 鄉鎮企業可分享到獨占利潤原因: 商品被無效率的計劃經濟所提供。 農村所得成長及放寬的經濟政策帶來新的市場。

12.3 快速成長的原因 3.鄉鎮企業所環繞的制度架構有利於發展。 12章 農村產業:鄉鎮企業 地方政府支持鄉鎮企業。 鄉鎮企業被農村集體所擁有。 1980年後,鄉鎮企業所有制從地方政府分散。 鄉鎮企業提供就業和地方經濟的資金。 地方政府幫助鄉鎮企業最適環境的形成,有以下三個途徑:

12.3 快速成長的原因 3.鄉鎮企業所環繞的制度架構有利於發展。 12.3 快速成長的原因 3.鄉鎮企業所環繞的制度架構有利於發展。 12章 農村產業:鄉鎮企業 農村工業正式稅額很低,資金留在地方。 農村企業在利潤上享有非常低的稅率。 正式的稅率很低,但經常將利潤付給地方政府”所有者”。 1980年代,廠商大約支付30%的利潤給地方政府。稱為“預算外資金”,不須與中央政府分享。 大多數地方政府再利用這些資金到新的和擴展的鄉鎮企業。

12.3 快速成長的原因 3.鄉鎮企業所環繞的制度架構有利於發展。 12.3 快速成長的原因 3.鄉鎮企業所環繞的制度架構有利於發展。 12章 農村產業:鄉鎮企業 地方政府做為鄉鎮企業的保證人,銀行資本可利用。 鄉鎮企業由地方政府贊助大大地提高進入這些新企業的資本。 其他轉型社會主義經濟的經驗讓新出現的企業激增,地方政府官員採取行動做為中介和保證人。 大部分的鄉鎮企業為「硬預算制度」。 同意部分進入風險,地方政府提高新進入廠商生產規模、開始一些機械化且利用規模經濟。

12.3 快速成長的原因 3.鄉鎮企業所環繞的制度架構有利於發展。 12.3 快速成長的原因 3.鄉鎮企業所環繞的制度架構有利於發展。 12章 農村產業:鄉鎮企業 現存信用機構輕易地適應支持鄉鎮企業。 農村儲蓄豐富,農村信用合作社(RCCs)因資金充足而拓展快速。 農村信用合作社出現為鄉鎮企業主要財務資源的來源。

12.3 快速成長的原因 4.傳統經濟的復甦關係接近於都市地區促進鄉村工業成長。 12章 農村產業:鄉鎮企業 農村工業成長地區高度集中於沿海城市近郊。 農村企業從都市經濟的外溢效果獲利。 農村與都市的連結在計劃經濟時期被消除,直到1970年代回復。 都市國有企業與農村企業以承包的型式合作。 農村技術從文革時期都市遷移至農村青年獲得,或聘請都市退休技術人員。 承包使國有企業獲利增加、成本下降及避免一些國有企業限制,提升承包意願。

12.3 快速成長的原因 5.組織的多樣性帶來成長。 不同於國有企業,鄉鎮企業有高度適應性。 12章 農村產業:鄉鎮企業 不同於國有企業,鄉鎮企業有高度適應性。 不同地區鄉鎮企業的型式不全然相同(12.4節)。 1980年代,小規模廠商由集體贊助開始,實際上成為私有廠商。 鄉鎮企業未受限於單一的組織模型中。

12.3 快速成長的原因 6.小結:快速成長原因。 農村企業成長且脫離了計劃經濟。 稅率的差異使新興的農村企業與現存國有企業趨於一致。 12章 農村產業:鄉鎮企業 農村企業成長且脫離了計劃經濟。 稅率的差異使新興的農村企業與現存國有企業趨於一致。 農村企業和中國基礎的要素原賦配置呈現農村部門勞動力相當充足。 城鎮企業給國有企業帶來了競爭。 競爭趨勢克服了農村企業受地方政府的控制及經濟體制扭曲的劣勢。

12.4 各種發展的區域模型 12.4.1 蘇南模式 12.4.2 溫州模式 12.4.3 珠江模式 12.4.4 鄉鎮企業發展的失敗與缺乏 12章 農村產業:鄉鎮企業 12.4.1 蘇南模式 以發展鄉鎮集體企業為主的地方政府推動型模式。 12.4.2 溫州模式 以家庭經營和發展個私經濟為主的發展模式。 12.4.3 珠江模式 以鄉鎮集體企業加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模式。 12.4.4 鄉鎮企業發展的失敗與缺乏 資料來源:http://www.lwlm.com/ 《中國論文聯盟》

12.4 各種發展的區域模型 12.4.1 蘇南模式 蘇南模式的雛形產生在計劃經濟時代(1953年-1978年)。 地理位置: 12.4 各種發展的區域模型 12.4.1 蘇南模式 12章 農村產業:鄉鎮企業 蘇南模式的雛形產生在計劃經濟時代(1953年-1978年)。 地理位置: 相對上海附近長江三角洲繁榮並且發展的地區,也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以蘇州、無錫、常州為代表。 鄉(鎮)和集體所有制企業仍然是鄉鎮企業中的主體。

12.4 各種發展的區域模型 12.4.2 溫州模式 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的產物。 地理位置: 12.4 各種發展的區域模型 12.4.2 溫州模式 12章 農村產業:鄉鎮企業 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的產物。 地理位置: 距離南方的江蘇南端只有大約300公里遠,在鄰近浙江省的沿海地區。 溫州第一個繁榮的企業就是銷售鈕釦、緞帶、身分證卡套和其他普通項目等的日用小商品。

12.4 各種發展的區域模型 12.4.3 珠江模式 80年代中期,國務院批准成立了“珠江三角洲經濟開發區”。 地理位置: 12.4 各種發展的區域模型 12.4.3 珠江模式 12章 農村產業:鄉鎮企業 80年代中期,國務院批准成立了“珠江三角洲經濟開發區”。 地理位置: 在香港和廣東之間的區域並且是東南沿海地區的核心。 在珠江三角洲的南海、番禺、順德、東莞地區,鄉鎮企業在外資的刺激下快速的發展。

12.4 各種發展的區域模型 12.4.3 珠江模式 在珠江區域,工廠通常是出口導向的製造業,勞動密集的產品。 12.4 各種發展的區域模型 12.4.3 珠江模式 在珠江區域,工廠通常是出口導向的製造業,勞動密集的產品。 珠江模型與蘇南模型之間最大的差異就是珠江模型不論在國內或是國際上都是比較開放自由的。 珠江區域到目前為止已經成為中國遷移勞動者最大的目的地。 “rents”

民營經濟發展模型的比較 蘇南模式 溫州模式 珠江模式 工業化的 發動者 私人發動型 政府(社區)發動型 兼而有之 籌資途徑 12章 農村產業:鄉鎮企業 蘇南模式 溫州模式 珠江模式 工業化的 發動者 私人發動型 政府(社區)發動型 兼而有之 籌資途徑 資金自給型(內生型) 引進外資型(外來型) 制度變遷、體制轉軌的路徑 典型的自上而下的體制內供給型強制性制度變遷 自下而上的體制外需求型誘致性制度變遷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com.cn/《中國網》

12.4 各種發展的區域模型 12.4.4 鄉鎮企業發展的失敗與缺乏 12.4 各種發展的區域模型 12.4.4 鄉鎮企業發展的失敗與缺乏 12章 農村產業:鄉鎮企業 鄉鎮企業發展高度集中在那些有強烈經濟潛力的區域。 遷移成為少數增加所得選擇的其中之一。

12.5 鄉鎮企業在新世紀中的轉變 在1990年代中期,鄉鎮企業經歷劇烈的改變。 鄉鎮企業面臨有挑戰的外部環境,成長率明顯緩慢。 12章 農村產業:鄉鎮企業 在1990年代中期,鄉鎮企業經歷劇烈的改變。 鄉鎮企業面臨有挑戰的外部環境,成長率明顯緩慢。 鄉鎮企業重建並且轉變成為佔私有制企業中最具有優勢地位。 當鄉鎮企業適應新的挑戰和機會時,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型態產生。

12.5 鄉鎮企業在新世紀中的轉變 12.5.1 鄉鎮企業改變中的經濟環境 12章 農村產業:鄉鎮企業 國家政府政策朝向建立一個市場和管理制度。 總體政策限制— 控制通貨膨脹。 加強市、郊區銀行的財務獨立和責任感。 Figure 12.2 逐漸增加的市場整合和競爭,鄉鎮企業喪失他們被保護的地位。 提高勞動效率可以不用靠著多增加勞動力來增加產出。

Figure 12.2 2004 1996

12.5 鄉鎮企業在新世紀中的轉變 12.5.2 鄉鎮企業重建:大規模的民營化 12章 農村產業:鄉鎮企業 Figure 12.2 1980年代以後,集體鄉鎮企業就業量持續增加到1995年並且幾乎佔總鄉鎮企業就業量的一半以上。 自從1995年十年以來,在今天集體廠商只佔了總鄉鎮企業就業量不到10%。

12.5 鄉鎮企業在新世紀中的轉變 12.5.2 鄉鎮企業重建:大規模的民營化 12章 農村產業:鄉鎮企業 Weitzman and Xu (1994)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合作觀念是鄉鎮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 Chang and Wang (1994)探討鄉鎮企業的運作與集體所有制的實行,說明了地方政府在經濟活動中的主導地位。 Qian and Jin(1998)解釋公有制跨省份的變動是藉由生產和信貸市場發展程度的變動。 地方政府利用其監管權力來保護自己的企業免受潛在的中央政府抽稅,而地方政府官員會給予較強的動機以及預算限制(Che and Qian 1998;Rozelle and Boisvert 1994)。 資料來源:論文《中國鄉鎮企業發展原因的爭論—文獻回顧與分析》

12.5 鄉鎮企業在新世紀中的轉變 12.5.2 鄉鎮企業重建:大規模的民營化 當市場競爭和人口流動增加,地方政府擁有者採用效力更大的鼓勵機制去獎勵鄉鎮企業的管理者(Chen 2000;Chang, McCall, and Wang 2003)。 當市場發展時,公務員並非和市場重置一樣必要。因此民營化是地方政府對此改變情況普遍的反應(Li and Rozelle 2003;Dong, Bowles, and Ho 2002)。

12.5.2 鄉鎮企業重建:大規模的民營化 12.5.2.1 國家政策與地方模型 12章 農村產業:鄉鎮企業 大約是在1995年,國家政策開始轉向民營化。 民營化的特定方法和速度一定是藉由地方的決定。

12.5.2 鄉鎮企業重建:大規模的民營化 12.5.2.2 市場情況與民營化 12章 農村產業:鄉鎮企業 激烈的市場競爭是導致1996年之後鄉鎮企業部門制度改變的重要因素。 重建的需求:被解雇的員工 “two workers for each job” 鄉鎮企業吸收員工的速度變慢與私有制的轉變有關。 資本可供性: 197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 講究實際且效率高的銀行部門奪取公有制企業的利益並且有助於把鄉鎮企業推向民營化。 管理者勞動市場 機會成本

12.5.2 鄉鎮企業重建:大規模的民營化 12.5.2.3 內部民營化 “內部民營化”是民營化最普遍的形式 Table 12.1 12章 農村產業:鄉鎮企業 “內部民營化”是民營化最普遍的形式 Table 12.1 民營化監控價格的困難,使得內部民營化引起許多問題: 賄絡的機會。 侵吞公有資產。 民營化對於內部人員存在優勢。 民營化的過程是否有充分的透明度以及監督。 中國官方從未正式接受“民營化”這個名詞,寧可委婉的接受“重組”。

Table 12.1 12章 農村產業:鄉鎮企業 Table 12.1 Distribution of shares in privatized TVEs (three sites in Shandong and Jiangsu,2000) Shareholders Percent Managers 53 Other board menbers 25 Workers (nonmanagerial) 18 Local government 3 Others 2

12.5.2 鄉鎮企業重建:大規模的民營化 12.5.2.4 地方在民營化過程中的變動 12章 農村產業:鄉鎮企業 山東省諸城市 公有鄉鎮企業轉型成為勞工者所有合資(控股)公司,通常稱為股份合作。 按照股份分配產權 Table 12.2 在許多地方,政府保留廠商裡的股份,試著去操控企業中的私有管理者。 地方政府可能保留20%到50%的股份。

Table 12.2 12章 農村產業:鄉鎮企業

12.5.2 鄉鎮企業重建:大規模的民營化 12.5.2.4 地方在民營化過程中的變動 12章 農村產業:鄉鎮企業 “Privatization with a tail” 免費購買鄉鎮企業並且以“高價”(高於帳面價值)淨得,或是以“低價”(低於帳面價值)買入並且在未來的5到10年同意支付股份股利給地方政府。 “tail”:未來的利潤分享。 內部人員的資訊問題 (Li and Rozelle 2003)。

12.6 21世紀農村產業的新型態出現 農村和郊區高度競爭“產業集群”的出現。 大部分的公司促進單一專業化產品 12章 農村產業:鄉鎮企業 農村和郊區高度競爭“產業集群”的出現。 大部分的公司促進單一專業化產品 會有三到四個大公司和大量的小公司合作。 普遍生產輕型消費品 浙江自治區:襪子產業集群 柳市:低壓電器 浙江省是產業集群發展的中心點,最少有519個正式承認的產業群集(Qian 2003)。

12.6 21世紀農村產業的新型態出現 產業集群是個浮現在世界各處許多地區的現象。 巴西的鞋產業 義大利的奢侈品產業 12章 農村產業:鄉鎮企業 產業集群是個浮現在世界各處許多地區的現象。 巴西的鞋產業 義大利的奢侈品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