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国际货币体系及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与启示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关于汇率计算.
Advertisements

信用卡 各种各样的银行卡 使用信用卡有什么便利? 为什么大家都愿意使用信用卡呢? 概括信用卡的 功能和优点? *功能:集存款、取款、贷款、消费、结算、查询于一体 *方便: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 *安全:增强消费安全.
第二章 国际货币制度 第一节:汇率学说 第二节:汇率制度 第三节:国际货币体系 第四节:外汇管制与人民币汇率制度.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危机 转型 动力 看清中国经济.
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高一政治 王西伟.
第二十一章 繁荣与滞胀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的经济繁荣 第二节 滞胀与变革 第三节 新经济的挑战.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Chapter1 金融与经济.
第十四章 国际货币制度 第一节 国际货币制度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当前的国际货币制度 第三节 欧洲货币一体化.
9 国际货币体系 9.1 概述 9.2 早期的国际货币体系 9.3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9.4 牙买加体系.
第 十 章 国际货币体系.
第十章 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又称国际货币体系,是指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和国际支付的需要,使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各国政府都共同遵守的有关政策规定和制度安排。 国际货币制度一般包括三方面内容:①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②汇率制度的安排;③国际收支的调节。
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 2008年林毅夫被任命为世界银行副行长。 2011年朱民被任命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
第八章 国际货币制度 一、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二、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
第八单元 当今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六章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与金融自由化 2017/3/15.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第六章 国际储备 第一节 国际储备概述 第二节 国际储备多元化 第三节 国际储备的管理 第四节 我国国际储备问题.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英才网.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八章 国际货币体系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
第一节 外汇管理内涵 第二节 国际外汇管理的历史演变过程 第三节 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第四节 国际金融机构
必修②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工业下降 外贸缩减
走势分析.
第十八章 国际金融协调与合作.
第九章 国际商业借贷与监管法律制度.
第八章 国际货币金融法 一、国际货币制度的含义和内容 (一)国际货币制度含义 国际货币制度是关于国际货币选择的国际规则和惯例。
第二章 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 赵志峰.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七章 国际金融机构 第一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第二节 世界银行集团 第三节 国际清算银行.
学习目标 1、国际金融机构概述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3、世界银行集团 4、国际清算银行 5、亚洲开发银行
第十九章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第24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国际金融学 主讲教师:安辉 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
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课题 I. 复习 II. 购买力平价假说(PPP) III. 汇率 IV. 国际收支帐 V. 危机管理.
第二章 货币制度 w 第一节 货币制度的内容及其构成 w 第二节 国家货币制度的类型及其演变 w 第三节 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发展进程 马尼拉亚太地区高级财政金融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加强地 区金融合作新机制的设想,又称“马尼拉框架协议”
第九章 国际货币制度 本章主要讲授以下内容: 1.国际货币制度概述 2.国际金本位制度 3.布雷顿森林体系 4.牙买加体系 5.欧洲货币体系.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PPT模板下载: 会计 牙买加 货币体系.
第三章  国际储备 一、国际储备概述 二、国际储备总量管理 三、国际储备结构管理 四、我国的国际储备.
金融基础 第七章 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
武汉东湖学院金融学专业必修课 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 (本科生适用)
学习目标 1、国际货币制度概述 2、国际金本位制 3、布雷顿森林体系 4、牙买加体系 5、国际货币制度改革与欧洲货币体系
第二十章 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金融.
国际货币制度概述 二、国际复本位制 一、健全的国际货币制度应当满足三个条件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第三篇 组织工作.
国际财务 International Finance
                                                                                                                                                                
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际金融》 第八章 金融全球化下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设计/制作 王刚贞 周楠山.
教学要点: 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和类型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产生和崩溃的原因 牙买加体系的内容和特点
我们能给贫穷者什么希望.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19 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 IS—LM模型的拓展 2019/5/7 hjianchun.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第9课 西欧和 日本经济的发展.
7.1市场经济的气象站——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作用.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风险评估专家研讨会 ACCC Workshop: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Risk Assessments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通货膨胀对债权人有利,还是对债务人有利?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 基于激励机制的一个设计 李鑫 刘乾坤 中国人民银行绵阳市中心支行.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Sssss.
时事报告 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国际货币体系及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与启示 主讲人:张欣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按照本位机制划分,国际货币体系大致经历了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美元本位制的牙买加体系三个主要阶段。

(一)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体系,它是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历史上,曾有过三种形式的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内在矛盾及解体 黄金存量在各国间的分配不平衡,作为自然资源其生产供应又具有不稳定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参战国军费开支迅猛增加,黄金被集中用于军需物资采购,各国纷纷停止金币铸造及与纸币之间的兑换,禁止黄金的出入境,从根本上破坏了金币本位制赖以生存的基础。1931一1933年英国、美国先后被迫废除金本位制,最终宣告这一货币体系的结束。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反映的是美国的政治经济霸权。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5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竞争力的相对削弱,美国国际收支逐渐恶化。全球出现了美元流动性过剩,各国纷纷抛售美元兑换黄金,美国黄金储备大量外流并再也无法支撑日益泛滥的美元。1971年8月尼克松政府被迫宣布放弃按官价兑换黄金,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1971年12月以《史密森协定》为标志美元对黄金贬值,同时美联储拒绝向各国央行出售黄金,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大基础全部丧失,该体系终于崩溃。

(三)牙买加体系 牙买加体系一是承认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并存的局面,各成员国可根据具体国情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建立了以管理浮动为基础的国际收支汇率调节机制;二是美元与黄金脱钩,废除黄金官价,黄金非货币化,实现货币国内本位与国际本位的一致性;三是储备货币多元化,各成员国获得通过资产组合调整对储备货币发行国行为作出反应的权利;四是通过增加IMF成员国的基金份额,促进SDR逐步代替黄金作为主要储备资产,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四)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小结 迄今为止的国际货币体系在储备货币职能方面均存在缺陷。在金本位制下,国际储备货币的发行规模因完全受制于黄金的生产与供应,从而无法满足全球经济发展对货币日益增长的需求。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下以主权货币充当国际货币的特征,都未能从根本上克服特里芬难题。

此外,与金本位制或布雷顿森林体系相比,牙买加体系还存在另一个根本缺陷,即作为一个信用货币储备体系,缺乏对储备货币发行国货币发行数量的纪律约束。在牙买加体系下,美元币值不再与任何贵金属或者实体商品篮子挂钩,美国政府基本上是根据国内经济发展需要来制定货币政策,考虑到美国存在长期的贸易赤字,是全球最大的债务国,客观上存在通过增发美元制造贬值来稀释对外债务的激励。

二、欧债危机凸显当今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可以归咎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不合理,暴露了其制度设计的严重缺陷"一是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发行不受任何限制,实质为信用本位,而偿还又因汇率变动难以保障;其次是各国缺乏平等的参与权和决策权,美国既利用货币特权向其他国家征收铸币税,又借助金融创新方便地将风险扩散到全球,其他国家只能被动接受;最后是调节机制的局限性,IMF作为牙买加体系运转的监督机构,权威不够,投票权和结构设计不合理,使美国具有否决权,因此IMF对美国几乎不具备监督和约束能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和全球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己难以适应。

三、欧债危机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启示 欧债危机以来,国际舆论,尤其是美国经济界唱衰欧元的声音越来越多,认为设计者当初把经济、财政和货币情况较好的北欧国家和情况较差的南欧国家弄到一起,建立一个超越主权国家的区域货币联盟,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认为希腊债务危机仅仅是开始而已,甚至认为欧元区消亡的日子可能屈指可数。 但现在要断言欧元区走向分化甚至破裂还为时过早,欧洲共同市场的两根支柱——法国和德国的经济与财政状况总的来说还是相对稳固的,任何新生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

(一)竞争力差异与结构性失衡 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原因主要是由于希腊的经济增长远远落后于工资和福利增长,政府多年来一直未能有效控制财政赤字,而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政策开支过大及对财政状况的影响准备不足。欧元区长期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即北欧和南欧的问题。北欧在制造,南欧在消费;北欧在出口,南欧在进口;北欧在储蓄,南欧在借贷;北欧经常账户盈余,南欧经常账户赤字;北欧的人在勤奋工作,南欧的人在享受生活。文化差异决定了竞争力差异,在固定汇率制下造成了欧元区内部经济严重失衡,这个结构问题既是历史文化问题,也是发展问题。

(二)统一的货币政策与独立的财政政策 是行不通的 一个真正的统一经济体要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统一与协调,才能有效应对复杂的经济变化。欧元区恰恰缺乏这一点,它建立了中央银行,实行了统一的货币政策,但是没有统一财政政策,各成员国实行各自的财政政策。在固定汇率下,发生债务危机的国家无法通过货币政策刺激经济,而财政政策方面,它们又远超过条约规定的红线而导致严重的债务危机,欧元区却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加以约束和指导。欧盟国家签订的《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各成员国的财政赤字不得超过本国GDP的3%,政府债务不得超过本国GDP的60%,事实上却无法得到遵守。尤其是金融危机后,各国千方百计地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刺激本国经济,结果导致财政赤字和国债急剧增加。

(三)政治联盟与经济联盟的相互支持 自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欧洲国家一直各自为政,欧元区并没有真正统一的经济调整政策,欧洲央行形同虚设。此次危机中对希腊等国的救助过程也证明了其机制的内在缺陷,协议迟迟无法达成,各国有各国的政治和经济考虑。如果欧元区各国没有政治上的良好协调与信任,就无法达成经济上的有效合作。

(四)统一货币体系下的退出机制 当十年前欧元刚诞生时,我们主要是从货币现象和经济现象的角度考虑它的意义。当时认为欧元可以使交易成本大幅下降,也就是说,欧元能促进经济发展。但现在看来我们可能高估了欧元的经济意义,低估了它的政治意义。如果欧元是一个经济现象,那欧元同盟应该设立退出机制,淘汰一些达不到要求的国家,促进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对于欧洲国家来说,应该建立退出机制,当某个国家练好内功后再加入欧元区,这样可以享受强大货币的好处,使经济更上一层楼;而在影响欧元区的发展和局势时,则应选择退出,这样既不会拖累全体,也有助于解决困难。

(五)对“亚元”的启示 首先,东亚各个经济体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既有像中国香港地区、日本、新加坡那样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发达经济体,也有中国、越南、泰国等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增加了进行货币合作的难度。

其次,东亚国家在宗教、文化等问题上存在很强的多元性,同时也存在深刻的历史矛盾,这些问题都是深层次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

第三,亚元缺乏核心货币,日元一直没有获得与日本经济实力相称的国际地位,而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不高,在短期内担当主导国家的角色还有难度。

最后,欧债危机以残酷的经验教训证明了统一货币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大大降低了东亚国家对亚元的热情。

四、中国与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三大贸易体,国际货币体系的运作与变化都牵涉到中国的重大利益,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被动接受者和受害者。因此,在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过程中,中国应积极参与建设,以使新的体系对中国发展有利。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呼唤国际经济和金融新秩序,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上升、贸易金融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金融环境的逐步改善,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条件正在不断成熟,人民币必将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货币,中国也必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造中来,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作出应有贡献。

(一)中国是否具备主导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实力 目前看来,由于欧债危机的爆发,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更加不可动摇,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地位都不会动摇。在当前的外汇储备构成中,美元一枝独秀,占到6115%,欧元只占到2612%。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在全球外汇市场交易量中,美元的比重超过40%,而欧元的比重仅有20%左右。国际贸易中的询价、报价也大都以美元计价。美元的主导地位是美国经济主导地位的体现,只要美国的经济主导地位不变,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也不会发生本质性的变化。而且美国会想尽一切办法来维护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产生与持续是以大国的兴衰为基础的,它的变革也要随着大国经济力量的消长而实现。

(二)通过区域货币合作,渐进有序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首先,构建区域金融安全体系。区域货币合作机制是国际货币体系在稳定汇率和市场、有效防范和救助危机的有效补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领导者,应该加强与地区金融组织的协调与合作。其次,稳步推进货币互换,要为与周边和本地区贸易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积极创造条件,增加人民币在周边地区的流通和使用。最后,积极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合作。亚洲国家之间在货币合作方面进展得比较缓慢,这是亚洲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亚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结果。近十年亚洲国家的合作有所加强,应努力保持这种合作的势头。

(三)构建超主权货币 金融危机后,周小川行长认为这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不足,因此必须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他提出创造一种与国家主权脱钩,同时能够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超主权货币,从而克服主权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同时他认为特别提款权SDR具有超主权货币的特质,可以考虑进一步扩大SDR的发行,逐渐将SDR演变为一种超主权货币。改造现有的特别提款权,使其真正成为支付货币,从而以某种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一篮子货币”取代现有以美元为主的货币体系,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案。

(四)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面临的风险与防范 中国成为国际货币体系重要一方的风险不容忽视。要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一员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经济规模足够大,在全球经济贸易和国际货币体系具有重要影响力,这个条件中国已经基本满足;二是必须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目前较大部分地满足该条件;三是要向全球提供开放的贸易和资本市场,这个条件中国还需要较长的过程才能满足,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开放。因为中国目前不具备完全开放资本市场的经济基础和条件,也不具备管理开放资本市场的能力,因此满足这些条件尚需一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