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湖南省委党校 覃正爱.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当前形势和 国际静安建设 静安党校 王小林. 国际 —— 问题很大、霸权犹在。 1 、国际产业分工的后果 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 新兴产业尚未形成 -- 高失业率 老龄化 -- 高福利 -- 高负债 权威缺失 -- 民主治理的危机 再平衡战略 -- 保护主义抬头。
Advertisements

一、北京水务情况简介 二、北京水资源现状 三、北京水资源管理措施 主要内容 北京市行政区 域面积 1.6 4万平 方公里,西北部 为山区,约占总 面积的三分之二, 东南部为平原区, 约占总面积的三 分之一。 一、北京水务情况简介.
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金融票据协会 2014 年二季度河北省金融票据市场 运行情况分析会. 目录 全国货币信贷及金融票据市场情况 河北省货币信贷及票据市场运行情况 2014 年二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概况 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票据业务发展概况 票据市场走势分析及票据业务发展建议.
做好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准备. 我国目前就业形势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2007 年有 1100 万新增劳 动力有就业要求。据不久前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 示, 2008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 420 万人,比 2007 年增加 58 万人,增幅 20.71% 。 2007 年年底 830.
2 你会唱这首歌吗 ? 这首歌反映出我们什么样的情怀?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 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 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
道德讲堂 第一讲 放眼改革开放 上海市泾南中学 杨丽萍 第一章:放眼 -- 《邓小平时代》
學習目標 指指出中國地理區的劃分方式 了了解中國七大地理區的區域特色 了了解中國三大經濟地帶的發展特徵 分分析中國區域政策對三大經濟地帶 的影響.
长沙经济发展情况介绍与分析 长沙市委党校经济学部 长沙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李 跃 教授. 一、长沙市的基本情况 二、 2000 年来长沙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三、长沙发展的长板和短板.
解读 十八届五中全会 精神 解读 十八届五中全会 精神. 党的会议 全国代表大会 1 全国代表大会每 5 年召开一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 “ 党的十八大 ” 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2 简称中央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简称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
公共管理 0701 班.  3 月 1 日,在酝酿了一年之后,《神木县全民免费医 疗实施办法 ( 试行 ) 》如期推行。这项被媒体称为 “ 开 国内先河 ” 的医疗保障制度推行两个多月以来,让全 体神木人民真正体会到了 “ 看得起病 ” 的前所未有的 实惠,同时,公众道德风险却又把政府推到了一个.
《关注经济发展》 知识复习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2、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它的基本要求是 ?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2013年10月.
“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的 老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中国旅游研究院 黄璜
人口再生产.
学科:思想品德 九年级 教科版 第十六课 可持续发展 :控制人口,提高素质 单位:覃塘区东龙初中 周志宾.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的情况介绍 2012年3月.
C ①以人为本 ②全面发展 ③协调发展 ④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高考真题回放
煤铁之城 枫叶之都 山城本溪.
第三节 学前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 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高考政治选择题命题思路分析及备考启示
城投及园区类企业评级方法.
学习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
2014年 “两会”学习解读 2017/2/28.
常识判断解题技巧 主讲:付丁丁.
初中历史 中考复习策略.
申论时政.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節 多樣的自然環境 第二節 中國的區域劃分 第三節 三大經濟地帶 中國基本資料簡介
2014年高考政治 二轮系统复习.
明确党员先进性要求 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商贸管理系党总支 张志华 党课教案.
黑龙江省金融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 李国义.
2014届高三九月调考 质量分析 武汉市第19中学 雷 逸.
对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几点认识 乌苏市委党校 沈海龙.
严格水资源管理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王亚红 二○一二年十一月.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初中毕业年级中考专题复习
齐鲁大地 人杰地灵 2011能力备考 2011年基本能力备考.
第七讲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 实验区保护与建设.
第七课 收入与分配.
第四章 日本 闭关自守的日本 明治维新 涩泽荣一、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 金融、贸易、工业 《广场协议》与日本经济20年.
公 共 政 策 学.
飞扬青春 需要健康保驾护航 健康知识讲座 高一(3)唐蕾
微山县干部学习会讲课提纲 区域经济 转型发展与全民创业 中国企业管理无锡培训中心 顾 品 教授.
考 纲 点 击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 要求。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经济持 续协调发展.
大学生就业指导手册 规划就业 规划人生.
李鸿章 李鸿章是一个正面人物, 李鸿章这一生的写照,李鸿章临死的时候的诗最能概括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1994年,94岁的冰心毅然说:“我要写一部甲午战争大作。”老人多次提笔,可是,竟然一字没留下!不是因为老,因为病,而是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痛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惟有落下的热泪。此时此刻的冰心,一边哭,一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真可恨!真可恨!”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读书、思想与学校发展 程红兵.
《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内容简 介.
我国文化产业保险发展对策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保险系 李薇 赵家仪.
弘扬宣南文化 促进创意产业 —对发展宣南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考 宣武少年宫 马尧.
2015年镇模试卷评讲 盛英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   第一,创造经济增长速度的世界之最。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经济在过去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保持了年均9.4%的高速度,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刷新了世界纪录。 2007年中国GDP总量上升到世界第四,根据美联社2008年4月10日报道,中国2007年GDP(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3.61万亿美元,经济增长率达到11.9%。
習作1-6 題目+解答 習作1-6 解答.
改革开放30年的画卷.
第八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
第一编 以冷战为特征的全球格局的演变 第四章 世界力量的分化与组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与思辨 —学习习近平关于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论述
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 监督检查的领导责任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曾昌元.
第三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1.
时政热点专题 授 课 时 间 :8 课 时.
复习: 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坦桑尼亚.
第三章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三章 低碳产业体系.
以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 加快推进伊春转型发展
适应保险业发展新常态 推进保险让生活更美好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湖南省委党校 覃正爱

作为指导思想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实质、地位与价值是什么? 介 绍   科学发展观提升为指导思想有 何重大意义? 作为指导思想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实质、地位与价值是什么? 如何才能长期坚持科学发展观不 动摇?

一、科学发展观提升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 (一)党的指导思想的内涵 党的指导思想又称党的行动指南,是指导我们党全部活动的理论体系,是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

(二)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应具备的条件 所处时代迫切需要 理论体系非常成熟 人民群众广为熟知 理论经过实践检验 执政党的高度自觉

(三)科学发展观已经具备成为指导思想的条件 和平时代需要发展的理论 构建的理论体系十分完备 通过学习实践已广为人知 理论指导取得丰硕的成果 我们党顺应时势自觉提升

(四)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指导思想意义重大 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进一步夯实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根基 进一步找到了解决现实问题的“金钥匙” 进一步指明了未来中国发展的前进方向

二、作为指导思想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实质、地位与价值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1、发展是第一要义。 2、 “以人为本”是核心立场。 3、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 4、“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

(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认识规律 创新意识 认识规律与社会实践 或理性认识与实践 求真务实

(三)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地位 3、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2、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3、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四)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 确立新的执政理念 促成新的体制机制 形成新的思维方式 形成新的工作方式 形成新的生活方式 追求新的奋斗目标

三、长期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途径 (一)基本要求 1、增强长期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 思想懒堕,不愿坚持学习科学发展观 本领恐慌,不会坚持实践科学发展观 利益驱使,不敢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2、完善长期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 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 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3、明确长期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做到两个贯彻: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做到四个更加自觉: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二) 现实途径 1.破除思想障碍,创新发展理念 一个大国发展需要有个魂,科学发展观就是魂;有了魂就需要有个方向,这就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有了方向就需要有行动机制去完成,这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现行体制进行的变革;为完成这一变革,就需要一套新政策。

“湖南地处内陆,不能为内陆意识所缚;位居中部,不能甘居中游。我们要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树立国际视野,加快富民强省的步伐。” “湖南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从根本看就是解放思想上的差距。湖南存在的问题也与解放思想不彻底密切相关。”

(1)从自我封闭的束缚中不断解放出来,进一步树立国际视野,增强接纳外面人才的容量、接触外面事物的气量、接收外面经验的度量 (2)从小农经济的影响中不断解放出来,进一步增强现代市场观念,牢固树立新型工业化是富民强省的第一推动力的思想 (3)从过去不合适宜、不利于发展的条条框框中不断解放出来,进一步培育现代眼光,立足新起点,回应新期待。

确保“四条底线”(保证粮食、保证森林覆盖率、保证节能减排、保证民生 ) 2.转变发展方式 ,破解发展难题 坚持“四化”带动 坚持“两型”引领 建设“四个湖南” 确保“四条底线”(保证粮食、保证森林覆盖率、保证节能减排、保证民生 )

3.明确发展目的,实现发展目标 科学跨越富民强省 人的发展 三个强省 “两个加快”、“两个率先”

谢谢支持 欢迎探讨问题 0731-82780076,13574189806

列宁在十月革命以后多次指出:“我们的革命是开始容易,继续比较困难,而西欧的革命是开始困难,继续比较容易。” ——《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43页

20世纪的社会主义出现了两大历史难题: 一个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问题。 一个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首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在这个难题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并逐渐成熟。

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三个标志 国家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体制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世界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发展道路: 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增长。(1650年—20世纪60年代期) 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60年代期—70年代) 第三阶段: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70年代) 第四阶段: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人的发展(尤其是后代人的发展)。(80年代以后)

2011GDP471564万 亿元 11

中国国家实力在世界上所处地位 项目 经济总量 发展速度 外汇储备 对外贸易总额 吸收外资额 全球综合竞争力 占位 二 一 二十七

美国政坛要人布热津斯基说:我认真阅读了可以得到的大量关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前景的文献,又与中国人打了将近1/4世纪的交道,我相信一个显见的事实:即中国国土广袤,不容忽视;中国历史悠久,不容藐视;中国雄心勃勃,不容我们对其想当然。中国,不论其具体前景如何,是一个日益崛起的潜在的主导性大国。   

金融大鳄索罗斯说:中国是全球化最大的赢家,避开了当前国际性的经济危机,有可能取代美国担当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

这一阶段有三个影响深远的文献: 1、《新发展观》 1983年,联合国推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的著作《新发展观》一书,成为经济社会综合发展观的标志性著作。此书提出了“整体的”、“内生的”、“综合的”、“以人为中心的”、“关注文化价值的”新发展理论,并称之为“新发展观”。佩鲁认为,为了一切人和完整的人的发展应是各国发展的中心目标,这也是一个社会能够正常运行和保持稳定的关键之一。佩鲁提出的为一切人的发展,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评价发展尺度和发展目的的观点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这种关注中心由客体移向主体,标志着发展观的一个质的转变。

2、《我们共同的未来》。 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核心之处在于阐述了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使人们认识到代际公平的重要性。

 社会发展以人为中心,人民是从事可持续发展的中心课题,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 3、1995年3 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首脑会议通过了《宣言》和《行动纲领》:  社会发展以人为中心,人民是从事可持续发展的中心课题,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  社会发展与其所发生的文化、生态、经济、政治和精神环境不可分割。  社会发展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中心需要和愿望;也是各国政府和民间社会各部门的中心责任。社会性发展应当列入当前和跨入第二十一世纪的最优先事项。发展应该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发展的目的是消除贫困、扩大就业、普遍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是全体社会成员分享发展成果的社会全面进步。这种发展观纠正了以物为主的发展,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中出现的尖锐矛盾和问题: (1)经济高速增长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2)城乡差距、区域、贫富差距持续扩大。 (3)城乡失业和贫困问题严重,劳动就业矛盾加剧。 (4)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 (5)加入国际贸易体系后因为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而带来的压力。

城乡差距扩大 据国家统计部门资料显示,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13:1,2010年该收入比为3.23:1 。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6778元,实际增长12.3%。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比城镇居民收入高出2.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上年同期的2.77:1缩小到2.72:1,为近年来同期最低,并连续三年呈缩小态势。但这一比例大大超过经济发展水平在同一水平国家1.7:1的比例。

地区差距扩大 中国是世界上地区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 “2009中国发展指数”显示: 2009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普遍快于东部地区,但是,地区差距仍在逐步拉大。

居民收入差距悬殊 《2011中国薪酬报告》显示,去年,我国居民收入增长远远低于财政收入和企业收入增长,使得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不升反降。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低于GDP增长率0.8个百分点。2011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增长24.8%,增幅分别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幅的1.76倍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名义增幅的1.39倍,而同期企业收入增长幅度为20%左右,也远高于居民收入。 居民收入增幅较低,必然导致社会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目前反映社会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已经逼近0.5警戒线,从社会阶层来看,中国收入最高的10%家庭是收入最低的10%家庭人均收入的65倍。

城乡就业压力大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从劳动力供给看,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加上需要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其他人员,每年需要安排就业的达2400万人。从劳动力的需求看,每年新增800-900万个就业岗位,加上补充自然减员,可安排就业1200万人左右,年度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在1200万人左右。而在农村,虽然乡镇企业和进城务工转移了2亿人,由于土地容纳的农业劳动力有限,按1.7亿计算,则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1.2亿以上。

困难群体人数的增加 2011年,我国宣布将扶贫标准从人均年收入1196元提高至2300元。按照这个新标准,贫困人口会增加到1亿。但随着这两年收入增加,再加上人民币升值,估计不会到1亿,应该是增加到7000-8000万。 国际标准绝对贫困 >1亿(排世界第二)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农村贫困问题专家汪三贵认为,我们确定贫困人口的标准太低,按照国际的标准来看,中国农村贫困的问题实际上没有解决。

资源短缺和消耗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但养活着22%的世界人口。  近年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的6%左右,但消耗的一次性能源约占全球的12%,淡水占15%,氧化铝占25%,钢材占28%,水泥占50%。成为世界第一大耗水国、钢材消费国、水泥消费国、煤炭消费国,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据世界银行报告分析,中国每创造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西方7个发达国家的5.9倍,是美国的4.3倍、法国的7.7倍和日本的11.5倍。

生态环境破坏 目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环境污染严重。 单位GDP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是发达国家的8-9倍。 每增加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气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 世界上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有16个位于中国 全国60%以上的河流遭到中度和重度污染,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25%的地下水体遭到污染

全国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南诸河和内陆诸河等十大水系469个国控断面中,Ⅰ至Ⅲ类、Ⅳ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61%、25.3%和13.7%。     在监测的200个城市4727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优良—良好—较好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45%,较差—极差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55%。     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显现。2011年对全国364个村庄的监测试点结果表明,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村庄占81.9%;农村地表水为轻度污染;农村土壤样品超标率为21.5%,垃圾场周边、农田、菜地和企业周边土壤污染较重。

国家环保部副部长王玉庆指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万元GDP能耗水平超过发达国家3-11倍,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已近极限。我国环境污染已从陆地蔓延到近海水域,从地表水延伸到地下水,从一般污染物扩展到有毒有害污染物,已形成点源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排放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复合态势,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相互作用格局,对生态系统、食品安全、人体健康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

淮河新童谣 五十年代淘米洗菜, 吃水有污染, 六十年代洗衣灌溉, 洗澡身起癣; 七十年代水质变坏, 大鱼光, 八十年代鱼虾绝代, 小鱼完, 九十年代身心受害。    淮河新渔歌 吃水有污染, 洗澡身起癣; 大鱼光, 小鱼完, 青蛙老鳖爬上岸。

乌鸦的诞生 鱼的请求

吃什么好

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 从大米中我们认识了石蜡 从火腿中我们认识了敌敌畏 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 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 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 从木耳中认识硫酸 从三鹿奶粉中让我们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学作用 外国人喝牛奶结实了,中国人喝牛奶结石了。 日本人口号:一天一杯牛奶振兴一个民族。 中国人口号:一天一杯牛奶震撼一个民族。

美国兰德公司最近预测,中国如果沿用现在的发展方式,到2020年资源基本用尽,自然生态破坏非常严重,缺乏发展后劲,中国将变成一个很穷的国家。 2005年1月,评估世界各国(地区)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SI),在瑞士达沃斯正式对外发布。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中,按照满分100点的打分规则,芬兰位居第一,中国(38.6分)位于伊朗之后,名列第133位(倒数第12位)。在2002年第一次发布该指数时,全球142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位居第129位。 1985年至2000年的15年是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期,GDP年均增长率为8.7%。要是扣除损失成本和生态赤字,即自然部分的虚数和人文部分的虚数后,这期间我国的“真实国民财富”仅为名义财富的78.2%。这意味着,过去15年我国GDP的实际年均增长率并没有这样高。

传统发展观具有五大弊端 1、在发展的道路上,单纯地强调工业化的经济增长,忽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的途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生产方式。具体表现在重二产,轻三产;重发展速度,轻发展效益;重经济增长,轻社会发展。 2、在发展的目标上,单纯强调物质财富的积累,没有以人为中心,不能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人只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具体表现在“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 “重有形资源,轻无形资源” 。

3、在发展与自然的关系上,一味地强调“征服自然、人定胜天”,不断向自然索取的反自然倾向,缺乏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亲自然倾向。具体表现在“重资源开发,轻资源保护”“重生产,轻生态”、“先污染,后治理”、“先温饱,后环保”。 4、在发展的方法上,注重片面发展,而忽视全面发展。具体表现在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重局部利益,轻整体利益。 5、在判断发展的指标上,强调单一指标,忽视综合指标,具体表现在重GDP,轻其他因素。

不衡量社会成本,不衡量增长的代价和方式,不衡量效益、效率、质量和实际国民财富,不衡量资源配置的效率,不衡量价值的判断,不衡量分配。 GDP的先天不足表现在: 不衡量社会成本,不衡量增长的代价和方式,不衡量效益、效率、质量和实际国民财富,不衡量资源配置的效率,不衡量价值的判断,不衡量分配。 它只是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计量,没能反映经济发展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不改变以GDP为核心的官员考核制度,不问责造成重大环境事故的官员,这种现象就一天不能阻止,‘先污染后治理’的思路就一天不能改变。” 潘 岳

“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人是人的最高本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胡锦涛论以人为本之一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004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

胡锦涛论以人为本之二    “今天,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仍是中国的首  要任务。我们将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依法保障人民享有自由、民主和人权,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使13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胡锦涛06年4月在耶鲁大学的演讲

本义上的以人为本,就是指通过发展实现人的价值、表现人的尊严、体现人性的关怀。具体地说,以人为本就是: 一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不断提高生活水平,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满足需要) 二是尊重和保障人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人权保障) 三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心身素质) 四是要创造人民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

 执政理念上的以人为本,有三层意思: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所谓“全面”,就是要既包括经济建设,又包括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由过去的“三位一体”发展到现在的“四位一体”。 所谓“协调”,就是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具体地说就是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 。 所谓“可持续”,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具体地说,就是既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英国《卫报》一篇评论这样写道:“19世纪,英国教会世界如何生产;20世纪,美国教会世界如何消费;如果中国要引领21世纪,它就必须教会世界如何可持续发展。”

一是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二是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三是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四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目前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种种倾向 “以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为中心”; “以制度改革为中心”; “以协调发展为中心”; “以人为中心” “同时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中心”

党的基本路线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三个不变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中科院《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称,2001年中国与美国等7个国家的综合年代差在100年左右。2002年中国综合经济现代化指数在世界108个国家中排在第69位。如果把人均GDP和经济结构的综合年代差理解为现代化水平与其他国家的年代差距,那么,2002年,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相当于1858年的英国、1892年的美国、1957年的日本和1976年的韩国经济现代化水平。

  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在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议上讲话)    “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十七大报告)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十八大报告)

坚持主题与主线,即科学发展这个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主线。 做到四个着力,即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坚持走四化之路,即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路。

本质:共同建设、共同享有。 总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建设重点: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具体措施: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在各个层面上还存在着一种“改革疲劳症”,认为改革差不太多了,成绩已经不小了,没什么可以再改的了;另一方面,整个改革处于攻坚阶段,一些新的改革举措确实很难推动,导致一些干部产生畏难情绪,得过且过,“守摊思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当前,改革的总体势头良好,但也要看到,有的地方和部门也存在着“发展是硬指标,改革是软任务”、“发展得人心,改革得罪人”的认识偏差,存在着改革过程中损害群众基本利益的问题,也存在借口反思质疑改革、否定改革的倾向。——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副司长李海岩 (发改委网站)

中国国企改革蠹虫肆虐,教育改革成本由穷人负担,医疗改革基本失败,三农问题怵目惊心,弱势群体诉诸司法时又遭遇司法不公等等。中国处于最原始的初期资本主义阶段,国内和谐化是当务之急。 我呼吁一定要重新树立起以公平为核心的价值观。中国现阶段忽略了公平,只追求效率。任何改革都应当以公平为前提。他说,我们当然允许社会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其他人不能更贫穷。这就是所谓的“帕累托改进”。就是一部分人的财富增加不能建立在对他人的掠夺之上。 郎咸平 1956年出生于台湾桃园县,1986年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学博士学位,曾执教于沃顿商学院、芝加哥大学等。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防止妖魔化科学的改革理论、丑化富有创造性的改革实践”。 坚持改革者认为: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高尚全 坚持改革不动摇 原人民日报副总编周瑞金 防止妖魔化科学的改革理论、丑化富有创造性的改革实践”。 当前迫切的问题是要取得改革共识,即三个底线:一、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二、坚持改革开放,而不是否定改革开放。三、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

胡锦涛: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 ——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2006年3月6日胡锦涛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讲话)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十八大报告)

(1)坚持改革创新 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 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 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2)建立健全体制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 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 全面提高开放水平 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 (3)改善人民生活 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

(1)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 (2)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要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人数已达到8. 35亿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96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人数已达到8.35亿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96.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也分别达到2.34亿人和1.87亿人,三大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覆盖大陆超过93%的人口。 2010年,中国大陆的卫生总费用为19600亿元,占GDP的5.28%。比发达国家普遍低很多,如:美国(2000年)为20.5%,德国(1998年)为18.89%,英国(1999年)为15.41%,法国(1997年)为21.71%,可见差距之大。 从教育方面看,中国是世界上教育投资严重不足的国家。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到20世纪末,教育经费的支出要达到GDP的4%。据说今年可达4%,仍低于国际平均教育投入占GDP 5.1%的比例,其中,发达国家为5.3%,发展中国家为4%。

据2007年社会保障绿皮书《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07)NO 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去年对全国54000多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0%的居民占有45%的城市财富,而财富最少的10%居民,只占有全部城市财富的1.4%。基尼系数2000年达到0. 417,超过0. 4的国际警戒线 。2004年的基尼系数为0.465,2006年的基尼系数超过0.48 。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接近巴西(0.59)、委内瑞拉(0.49)、智利(0.57)等拉美国家。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发表报告指出,近10年来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已经增长了8倍。 目前中国成为继日本和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专利申请国。但综合国际上有关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中(占世界GDP的92%),居于第28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目前我国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数控机床售价的20%至40%是向国外支付的专利费。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

商务部副部长于广洲在中国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尽管中国贸易结构正逐步优化,但我国贸易“三弱”现象依然突出,即:创新弱、营销弱、品牌弱。数据显示,我国企业拥有自主商标的不到20%, 自主品牌出口不足10%;大部分企业国际营销投入不足,121家自主品牌出口企业平均境外广告投入不足300万元。

“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中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2004年2月21日,温家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讲话

解决发展实践中的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问题 (1)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 (2)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3)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