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糖尿病日的主题:控制糖尿病,刻不容缓! 11月14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三节 人体的激素调节 如果有人将长青春痘和肥胖的原 因,归结于内分泌失调,你有什 么看法? 人体在生长、发育、 生殖、代谢等许多方 面受内分泌系统的激 素调节。内分泌失调 将导致多种病患,如 过度肥胖。
Advertisements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张春玉.  糖尿病  冠心病  高血压  痛风  甲状腺结节  心理健康.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 三 血糖的调节. 血糖 血液中的葡萄糖称血糖。 其浓度的正常值一般在 80 ~ 120mg/mL 1 血糖的平衡及意义.
血糖的调节 主讲:嘉鱼县高建成中学 李卫纯. 请回忆:  什么叫血糖?  血糖有什么作用?  正常人的血糖含量指标是多少? 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 为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提供能量 mg/dl.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血糖平衡 1 、概念: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维持在 3.9~6.1mmol/l 下的一种动态平衡. 2、意义:保证机体各组织、器官的能量供 应;保持人体健康.
思考: 我们吃的食物中含有哪些营 养物质?. 食物中的 营养物质 水 无机盐 蛋白质 维生素 糖类 脂类 小分子物质 大分子物质.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 第九课 人体什么活动的调节 和免疫 第二课时 血糖的调节.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 要点、疑点、难点 血糖 血液中的葡萄糖称血糖。 其浓度的正常值一般在 80 ~ 120mg/mL 食物中的糖消化、吸收 1 血糖的平衡 血糖的来源 肝糖元分解 非糖物质转化 降低血糖.
第一章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 三 、 血糖的调节 1 、如果早晨不吃早餐或早餐吃得不好,为什么到了中 午第三节课就会感到头昏、心慌、四肢无力? 3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甜食? 2 、学校召开运动会的时候,同学们为什么常常给运 动员买巧克力?
1 、如果早晨不吃早餐或早餐吃得不好,为 什么到了中午第三节课就会感到头昏、心慌、 四肢无力? 3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甜食? 2 、学校召开运动会的时候,同学们为什么常 常给运动员买巧克力?
第一节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血糖的调节 二 血糖的调节 教学目的: 1、血糖的平衡及其意义(B) 2、血糖平衡的调节(B)
热烈欢迎 领导和专家莅临指导.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第二章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第二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节 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马拉松长跑是赛程超过40Km,历时2h以上的极限运动,运动员每小时至少要消耗300g葡萄糖,血糖可以补充肌肉因运动而消耗的葡萄糖,你认为运动员的血糖浓度会大幅下降吗? 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
血糖的平衡及意义 血糖平衡的调节 糖尿病及其防治
血糖的平衡及意义 血糖平衡的调节 糖尿病及其防治
第28讲 血糖的调节 高三生物组 杨磊.
1.两人在空腹状态下,同时一次性口服葡萄糖100 g,然后每隔1h测定一次血糖含量,将结果绘成以下曲线,据下图分析正确的是(多选) ( )
人体能量的生成 1.
人体能量的生成.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绿色基因工作坊”研究课 执教者:桂林十八中 易伯元 指导者:桂林十八中 刘诚宽
§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动物和人体激素的调节 古田一中 陈小瑾.
课题:体液调节.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制作:王殿凯.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龙港高级中学 庞素微.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一、激素调节 1.血糖平衡的调节[填图] 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填图] 3.激素调节的特点[判断正误] (1)激素含量少,但却具有高效性。 (√) (2)激素都需要体液的运输。 (√) (3)激素作用具有专一性,每种激素只能作用于一种或一类 细胞。 (×)
比一比:谁的憋气时间长 感受一下:憋气后有什么变化? 憋气二分钟.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高中生物课件(人教课标版) 万晓军生物工作室(安义中学)
第二节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体液调节.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
第二十八讲 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第一节 人体的激素调节.
看到这些亮女,大家眼睛都亮了! 但他们真的是亮女吗? 不,他们都是人妖! 那他们为什么会出现和保持女性的第二性征呢?
第三节 人体的激素调节.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实验三十七 胰岛素、肾上腺素 对血糖浓度的影响(p102).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糖尿病流行病学.
  糖类与生命活动 瑞安中学  李晓云.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第25章、戊糖途径(HMS)和糖原生成.
正在缓冲…… 67% 66% 64% 68% 65% 70% 73% 72% 71% 63% 69% 62% 54% 55% 53% 52%
第十五章 糖类化合物习题解答 1. (1) (2) (3) (4) (6) (5) CH2OH HOCH2 CH2OH HO H H HO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第十二单元 第28讲 第28讲 古代中国的科技和文艺   知识诠释  思维发散.
体液调节: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 一、化学物质的调节: 体液 细胞内液 体液的组成? 体液调节:
生物第一轮复习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舟山中学 陈 俊.
第九章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Interrelationships & Regulations of Metabolism.
第五节 肾上腺的内分泌 一、肾上腺皮质的内分泌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 球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 醛固酮 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 皮质醇
第3讲 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 营养物质的代谢.
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s
实验3 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学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核心术语——(记准、写准、理解透,把握内涵和外延) 1.内环境(血浆、组织液、淋巴)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陈秀兰 (第一轮复习).
高二生物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南昌二中 汪熙翔.
第四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二、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
第四节人体的激素调节.
ATP SLYTYZJAM.
熔化和凝固.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本ppt来自:千教网(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2010年糖尿病日的主题:控制糖尿病,刻不容缓! 11月14日

第4节  血糖的平衡及其调节

一、血糖及血糖的平衡 1. 血糖 血液中的葡萄糖 2. 血糖浓度 空腹时 正常范围:3.89~6.11 mmol/L ;或80~120 mg/dL; 3. 血糖的来源: (淀粉酶和麦芽糖酶) 食物中 淀粉 蔗糖 麦芽糖 乳糖 肌糖原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酶 葡萄糖 血糖 (升高) 水解 葡萄糖 肝糖原 转变 非糖物质(脂肪 氨基酸等) 氧化分解 4. 血糖的去路: 血糖 组织细胞内 葡萄糖 (供能) CO2+H2O+能量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下降) 肝细胞内 肌细胞内 合成 肝糖原 肌糖原 (多糖)( 储能) 转变 组织细胞内 脂肪、非必需氨基酸等

氨基酸 脱氨基 氨基部分 不含氮部分 尿素 分解成 CO2+H2O+能量 转变成糖

餐后不同时间采血,测定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绘制出 餐后血糖浓度变化的时间曲线 分解、利用 合成、转变 消化吸收 动态平衡 7 11 18 AB:葡萄糖的吸收______储存和分解 BC:葡萄糖的吸收______储存和分解 CD: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于 小于 血糖浓度趋于相对稳定状态

血糖 CO2+H2O+能量 结论:正常人体的血糖是能够达到相对平衡的 食物中 的糖类 肝糖原 肝糖原、肌糖原 非糖物质 非糖物质 5. 血糖的平衡: (3.89~6.11mmol/L) 或 (80~120mg/dL) 食物中 的糖类 消化 吸收 肝糖原 水解 转变 非糖物质 脂肪、氨基酸 血糖 CO2+H2O+能量 肝糖原、肌糖原 非糖物质 脂肪、非必需氨基酸等 氧化分解 合 成 转变 主要 主要 饥饿 肌糖原不可以转化成血糖 转氨基 糖类供应严重不足 结论:正常人体的血糖是能够达到相对平衡的

血糖失衡 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以及保持人体各器官系统健康有重要意义 低血糖早期 (1)血糖浓度低于3.89mmol/l (50~60mg/dL) 头晕、心悸、出冷汗 (2)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 (45mg/dL) 低血糖晚期 昏迷、休克 (3)空腹血糖浓度高于7.22 mmol/l (130 mg/dL) 高血糖 口干、乏力、胃口差、小便增多 (4)空腹血糖浓度高于7.8 mmol/l (160~180 mg/dL) 糖尿病 多食、多尿、多喝、体重下降 6. 血糖平衡意义 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以及保持人体各器官系统健康有重要意义

胰岛素的发现 19世纪以前,糖尿病象魔鬼一样夺走许多人的生命,无药可医,医生面对大批病人,也一筹莫展。 1869年德国医学家朗格汉斯发现,切除狗的胰脏能使狗患糖尿病,这一发现揭示,糖尿病的病变源于胰脏。 1893年,一位法国生理学家将一只狗的胰脏埋植于另一只狗的皮下,受植的狗就不再得实验性糖尿病了。 1921年加拿大生理学家班廷(1891~1941)在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实验:结扎了几支狗的胰管,待七周后,这些狗的 胰腺都萎缩了。他们从这些胰腺中分离出一种液体, 给因切除胰腺而患糖尿病的狗。此提取物很快制止 了糖尿病的症状。

我国成就 牛胰岛素晶体结构模型 1958年,由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所、有机 化学所和北京大学联合进行人工合成胰岛 素研究,1965年获得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并制成结晶。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 活性的蛋白质,标志着人工合成蛋白质 的时代已经开始。 牛胰岛素晶体结构模型

二、血糖平衡的调节 胰岛 胰岛内各种细胞的分布 胰岛A细胞 胰岛B细胞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进入血液 1. 参与调节的主要组织: 胰液 含消化酶 胰管 小肠 外分泌细胞 内分泌细胞群(胰岛) 胰腺 胰岛内各种细胞的分布 胰岛A细胞 胰岛B细胞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进入血液

血糖 CO2+H2O+能量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食物中 的糖类 肝糖原 肝糖原、肌糖原 非糖物质 非糖物质 脂肪、非必需氨基酸等 2.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主要作用: 血糖 食物中 的糖类 消化 吸收 肝糖原 水解 转变 非糖物质 脂肪、氨基酸 (2) (3) (1) CO2+H2O+能量 肝糖原、肌糖原 非糖物质 脂肪、非必需氨基酸等 氧化分解 合 成 转变 (4) (5) (6)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促进葡萄糖合成糖原 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等物质 促进肝糖原分解 促进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

神经调节(血糖低于3.33mmol/L或过度兴奋) 3、调节过程及方式: 下丘脑 (+) 血糖浓度升高 (+) 胰岛B细胞 (—) 胰岛素分泌增加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 血糖浓度降低 (+) (+) 胰岛A细胞 下丘脑 肾上腺 肝脏(肝糖原分解) 肾上腺素 分泌增加 激素调节(为主) 神经调节(血糖低于3.33mmol/L或过度兴奋)

分析 下图为正常人血糖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一是血糖升高,直接引起胰岛B细胞 分泌胰岛素增加; 二是血糖升高,引起下丘脑兴奋,通过 副交感神经,使胰岛素分泌增加。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的作用所致

思考: 调节血糖的激素之间的关系 拮抗 协同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调节水和电介质、体温、 内分泌、血糖 下丘脑 血糖浓度升高 (+) 胰岛B细胞 胰岛素分泌增加 分泌不足 细胞少

保持愉快的心情、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经常运动。 三、糖尿病及防治 1、症状: “三多一少” 2、危害: 引起多种重症并发症。如脑中风、心脏病、高血脂症,血栓、动脉硬化,酸中毒、肾病、下肢坏疽等。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癌症的第三大死亡原因。 3、预防: 保持愉快的心情、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经常运动。

多饮 多尿 多吃 体重下降

机体糖得不到利用分解脂肪蛋白质 糖含量多 消瘦 糖含量高 糖重吸收困难 尿糖 影响水的重吸收 尿多 口渴多饮 渗透压升高

假设你是一名医生,如何检测患者的尿中有糖? 尿中有糖一定是糖尿病吗? 糖尿病有哪些类型 ? 如何运用现代的生物技术手段来制备胰岛素?

假设你是一名医生,如何检测患者的尿中有糖? 1号:班氏试剂+正常人尿 2号:班氏试剂+糖尿病人尿 蓝色 砖红色 颜色? 蓝色 1 2 加热煮沸1-2min

糖尿病的防治 注射胰岛 素或胰岛 移植手术 1型糖尿病 35岁 以前 青年 发病型 胰岛素 绝对不足 (10%以下) 胰岛素相 对缺乏,一 般存在胰 岛素抵抗 饮食控制、 体育锻炼 和药物治疗 2型糖尿病 35-40 岁之后 成人 发病型 (90%以上) 预防:保持愉快的心情、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经常运动。

做做 人体血浆中葡萄糖的含量仅能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几分钟的 需要。那么,在一定时间内,能使血糖基本维持在3.89-6.11mmol/L左右的器官是 A大肠 B胃 C肝脏 D骨骼肌 C

练练! 切除胰腺的狗排出的尿液常常会吸引许多蚂蚁,这是因为 A.肌糖元分解,血糖升高 B.非糖的物质转化,尿糖升高 C.蛋白质分解,尿糖升高 D.胰岛素缺乏,狗出现糖尿 D 练练!

练习 1、不属于胰岛素功能的叙述是: A.抑制肝糖原的分解 B.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C.促进血糖进入肝脏合成糖原 D.促进血糖进入细胞,并氧化分解供能 2、(2004.广东卷)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 A.蛋白质合成增加,葡萄糖利用增加 B.蛋白质合成增加,葡萄糖利用减少 C.蛋白质合成减少,葡萄糖利用增加 D.蛋白质合成减少,葡萄糖利用减少 3. (2006.上海卷)右图表示午餐以后人体血液中血糖和两种激素浓度的变化,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 A.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糖 B.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 C.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D.胰高血糖素、血糖、胰岛素 练习 B D C

进食后4小时测定甲、乙两人的血糖浓度,甲为0. 14%,乙为0 进食后4小时测定甲、乙两人的血糖浓度,甲为0.14%,乙为0.1%。然后给他们分别口服100g葡萄糖,并每隔半小时测定一次血糖浓度,如图一所示。请回答: (1)两人中糖代谢及其调节功能比较 正常(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AB段血糖浓度有所上升,这一 变化是由哪一器官的生理活动引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乙的血糖浓度变化中,实现BC段过程的主要代谢途径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4)曲线CD段表示乙处在饥饿状态时的血糖浓度, 此时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代谢途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的血糖浓度高于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乙血糖浓度维持在0.1%左右 乙 小肠吸收葡萄糖进入血液 葡萄糖氧化分解 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 转化为脂肪等 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甲体内胰岛素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