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戰後臺灣的政治、外交的演變 第一節 臺灣接收與中華民國政府遷臺.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婚禮場地資訊 (8/5 P.M. 3:00) 新生基督教會  地址:台北市新生北路二段 125 號  電話:  預覽:  交通: 公車(下車後延附近巷道約三四分鐘可到)  606 (
Advertisements

第四章 第六章 第六章 中共的崛起與發展 History 第一節 國共合作與對抗 第二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
第五課.
台灣園林之美 ─板橋林家花園─ 原圖高27公分,長約490公分 建於1853年的板橋林家花園,是一座擁有中國建築之美與涵養的園林。
一段難以忘懷之 黃金年華 照片來源 - 網路流傳 及 私有 Ted Tsai.
第一篇 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 第三章 戰後復員與國共內戰.
天災人禍 年年有 1949年以來 「逢九之年」的災難 有許多是百年一見的災難 也有些是充滿傳奇的災難 與你一起來見證 「逢九必災」的世紀災難.
國內利率之變動 3.25% % 2.036% 年利率(%)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探析台灣地區醫師繼續教育提供者之意見與態度
第十章戰後及現代的台灣(上).
二 二 八 事 件 台灣史上傷亡慘重,影響深遠的教訓.
國共內戰.
歷史報告 中國八年抗戰~ 班級:7年21班 組別:第五組 組員:21方奕中 25李治翰 27周政易 35陳致鋼 36陳英傑.
第十章戰後及現代的台灣(上).
第五章 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 第一節 革命與建國 第二節 新文化與新思潮 第三節 從中原到臺灣.
學習重點: 日本侵略中國東北及華北 中國全面抗日 抗戰勝利後中國的國際關係
美日太平洋戰爭後之歷史.
課 題 八 戰後國共關係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認識國共政治協商的概況 2)認識國共內戰的概略經過及結果 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第九章 戰後臺灣的政治、外交演變 第三節國際局勢與兩岸關係
台灣國家公園巡禮 製作:翁顗棋.
第 5 章 戰後臺灣的外交與兩岸關係 一、外交關係的變化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第四章 當代的臺灣與世界 第一節 從威權體制走向民主政治.
第 4 章 戰後臺灣的政治變遷 一、戰後初期與二二八事件 二、戒嚴體制的建立 三、邁向民主政治的過程.
物價膨脹與通貨緊縮 物價膨脹.
第九章 戰後臺灣的政治、外交演變 第三節國際局勢與兩岸關係
中日和約 簽訂、批准與換文生效.
第十三章 從中原到臺灣 第一節 革命之再起與國民政府 第二節 抗日戰爭與國共內戰
柬埔寨 U 王詩惠.
使用電子資料庫 搜尋臺灣史關鍵字.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要約、承諾、索賠.
國際衝突與軍事力量 政治大學外交系系主任 李 明 教授.
節慶教學—國慶日 「國慶日」就是國家的生日 萬丹國小特教班(二組).
有關「台灣國際地位」之 國際法研究方法 兼談戰爭法 1.00版.
高雄醫學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客座教授 蕭欣義 /2/28 修訂
高雄醫學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客座教授 蕭欣義 /2/28 修訂
塞   尚 法國人稱十七世紀為「大世紀」(1625~1700),因為此時期的法國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中央集權統治下,握有凌駕歐洲諸國的政治主導權,而在藝術文化上,光耀史冊的歷史人物陸續登上歷史舞台,建構起延續至今的法國文化基礎。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空中巴士與波音公司 飛機設計特點.
GAAP設定與發佈團體 我國: (補充) 1.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會)證券期貨局(政府有權)
通識選修課程-社會領域 世界文明與發展 中國:東亞之光(Ch.16)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著名戰役 Famous Battles) Random Slide Show Menu
從歷史與行銷的角度看 台北市長選舉的新突破
朝鮮 獨立 宣言書 美國 獨立 宣言書 比較 崔然鴻 在美 詩人.
香港如何割讓給英國? 1842年起,香港受英國管治,直至1997年6 月30日. 歷時 155年。 你知道當中的原因嗎?
法學入門 第 1 單元:法學入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經濟學 學經濟.
澳洲度假打工之旅.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 新寫實主義 1940年代出現在戰後義大利, 反映當時社會現實狀況的電影.
人類的石油年代.
國際金融期末報告 授課老師:楊奕農副教授 學生:金恩惠 學號:
Welcome to 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
中國近代史( ) 圖表分析.
臺 灣 (民) 政 府 Taiwan (Civil) Government
臺 灣 (民) 政 府 Taiwan Civil Government
「健康樂活‧環境保護‧科技傳承」.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老美鏡頭下的老臺灣之四 中部篇 圖片來自網路 僅供個人觀賞 感謝原作者無私分享 配樂: 鋼琴曲 回憶
標題 第四章 當代台灣 第一節 政治 變遷 第二節 經濟 變遷 第三節 社會 變遷 第四節 文化 變遷.
P106.
五.練習2.
美國憲法增修條文 (共廿七條) 條數 花費時間(月) 年份 1~10 權利法案 對州政府的訴訟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臺灣政府 Taiwan Government 臺灣民政府官網
Lesson—06 ◎維基百科,網址: 中華民國的艱難締造 Lesson—06 ◎維基百科,網址:
多元文化概論.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九章 戰後臺灣的政治、外交的演變 第一節 臺灣接收與中華民國政府遷臺

本節重點 國民政府接收臺灣過程 二二八事件 中共歷史發展 國共關係發展 國共內戰 國民政府遷臺

本節重要年表 民國34年(1945):日本投降,臺灣光復 民國36年2月28日(1947):二二八事件 民國38年12月(1949):國民政府播遷來台 民國39年(1950):韓戰爆發 民國42年(1953):韓戰結束。

日本投降, 二戰結束 1945.08.15 國民政府, 準備接收臺灣 1945.10 成立行政長官公署 首長:陳儀 1945.10 法源依據 1.《開羅宣言》 2.《波茨坦宣言》 3.《聯合國第一號命令宣言》 中華民國受降典禮 中:陳儀V.S日:安藤利吉 1945.10.25 (臺灣光復節) 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49.10.01) 2.國民政府遷臺 (1949年底) 韓戰(1950-1953) 使臺灣轉危為安 二二八事件 1947.2.28~1947.5.15 導火線:查緝禁煙(2/27) 三階段:抗爭→鎮壓→清鄉 背景及原因 1.共產黨逐漸壯大 2.國共關係發展 3.國共內戰(國民黨失利)

臺灣地位未定論 關鍵性和約 《舊金山和約》 1951.09.18 《中日和平條約》 1952.04.28 皆未明確說明日本放棄對台灣主權後,其臺灣主權應歸屬哪個代表「中國」的主權政府。

國民政府接收臺灣過程

國民政府接收臺灣過程 時間:民國34年(1945)8月15日日本投降 接收法源依據: (1)民國32年(1943):《開羅宣言》 (2)民國34年(1945):《波茨坦宣言》 (3)民國34年(1945)8月15日:《聯合國最高統帥 第一號命令》(麥克阿瑟第一號命令) 接收前夕的臺灣:社會仍照常運作 接收機關: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首長:陳儀) 受降典禮

開羅會議三巨頭 左:蔣中正(中) 中:羅斯福(美) 右:邱吉爾(英)

開羅宣言 時間:1943年11月27日 地點:埃及開羅 參與人員:中─蔣中正、美─羅斯福、英─邱吉爾 主要內容: 中、美、英三國堅持對日作戰直到日本無條件投降為止 剝奪日本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在太平洋區域所占的一 切島嶼 日本「佔據」的中國所有領土,包括在清朝時割讓的台 灣、澎湖,以及中國東北,歸還於中華民國 在一定期間內,讓朝鮮半島獨立自主; 三國在緬北聯合對日作戰。

開羅宣言傳單 太平洋戰爭末期, 美軍將呼籲日本 無條件投降的開 羅宣言製成傳單, 空投臺灣各地

波茨坦宣言 時間:1945年7月26日 地點:德國波茨坦 參與人員:中─蔣中正、美─杜魯門、英─邱吉爾 主要內容: 公告重申開羅宣言中的內容,將日本的主權限制在本州、 北海道、九州和四國以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第八 條), 日本軍隊必須被完全解除武裝(第九條)。 最後公告呼籲日本政府命令其軍隊無條件投降(第十三 條)。 結果:1945年8月6日、9日,美國於日本的長崎、廣島投下 原子彈,迫使日本於1945年8月15日正式無條件投降。

中華民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 時間:民國34年(1945)10月25日 地點:台北市公會堂(今日台北中山堂) 雙方代表: 中華民國:陳儀 V.S 日本:安藤利吉 結果:臺灣由中華民國接管。 臺灣光復節:10月25日 臺灣結束日治50年(1895-1945),自此歸中 華民國接管。(戰後時期)

臺北公會堂(今日中山堂)

日本簽署降書 日本駐臺總督安藤利吉簽署降書

臺北受降典禮 臺北受降典禮外聚集的民眾

台北公會堂(今中山堂)前參加受降典禮的中國代表團。圖中除了中華民國國旗之外,還可見到牌樓左上方所懸掛的美國國旗。

台灣光復紀念歌 陳波作詞 陳泗治作曲 張燈結彩喜洋洋,勝利歌兒大家唱, 唱遍城市和村莊,台灣光復不能忘。 不能忘,常思量,不能忘,常思量。 國家恩惠情份深長,不能忘。 有錢難買真情意,有錢難買真爹娘, 今朝重見天和地,八年血戰不能忘。 不能忘,常思量,不能忘,常思量。 加緊建設為國增光,不能忘。 張燈結彩喜洋洋,光復歌兒大家唱, 唱遍城市和村莊,民族精神不能忘。 不能忘,常思量,不能忘,常思量。 中華民國地久天長,不能忘。

臺北市太平町慶祝光復之景 注意當時民眾誤將中華民國國旗左右掛反。可見當時民眾對於中華民國的陌生。

臺灣地位未定論

臺灣地位未定論 背景:國共內戰,中華民國失利,國民政府遷 台。民國3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統有大陸。 爭論點:臺灣是歸屬哪個代表「中國」主權的 政府。 關鍵性條約 (1)民國40年9月8日(1951): 《舊金山和約》(《對 日和約》) (2)民國41年4月28日(1952): 《中日和平條約》 (《台北和約》) 影響:皆未說明日本放棄臺、澎後,其主權應 歸屬何國

臺灣地位未定論-中共觀點 中共自民國38年(1949)成立以來,即認為中華民國已 被其取代,並把臺灣視為未收復領土,宣稱繼承中華民 國原有權利擁有對台統治權。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取代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地位和 一切法律權力之後,即中共成為在聯合國被稱為代表中 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因此:若臺灣在戰前確定歸還於中 華民國, 基於國家代表權轉讓,中華人民共和國有權接 收臺灣。 民國61年(1972),日本宣佈與中華民國斷交,改與中 共建交; 於此同時,日本外相宣佈(單方面)中華民國與 日本國間和平條約失效. 日本承認中共是中國的唯一合 法政府; 若臺灣在戰前確定歸還於中華民國, 基於國家 代表權轉讓,中華人民共和國有權接收臺灣。

臺灣地位未定論-中華民國觀點 基於開羅宣言精神,臺灣主權歸屬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並未簽署《舊金山和約》,而是與日本簽訂 《中日和平條約》。 《中日和平條約》第十條指出:臺灣澎湖等地人民均 成為中華民國國民,如果臺灣主權屬於臺灣人民,那 麼臺灣主權即為中華民國所有。 《中日和平條約》換文照會第一號指出:關於中華民 國之一方,應適用於現在在中華民國政府控制下或將 來在其控制下之全部領土;由於台澎金馬為中華民國 政府所有效掌控的區域,所以臺灣被視為中華民國領 土。

二二八事件

二二八事件 背景 政治上: (1)行政長官專權、獨裁,宛如日治時期的總督。 (2)高級官員皆是中國大陸籍人士。 (3)官員貪污、腐敗。 經濟上:缺米危機、通貨膨脹嚴重、嚴緝私售專 賣品 文化上:語言、生活習慣、文化上差距隔閡太大, 因而衍生嚴重文化上的摩擦與衝突。

通貨膨脹 民國35年3月(1946),《新新》3期中,華王 兒繪有國民政府治臺下通貨膨脹情形的諷刺圖

戰後初期民國38年5月台灣銀行所發行的「台幣一百萬元」本票。面值之高,反映了當時通貨膨脹的嚴重。

美機轟炸,驚天動地。 日本投降,歡天喜地。 貪官污吏,花天酒地。 警察蠻橫,黑天暗地。 物價飛漲,呼天喚地。 五天五地 美機轟炸,驚天動地。 日本投降,歡天喜地。 貪官污吏,花天酒地。 警察蠻橫,黑天暗地。 物價飛漲,呼天喚地。

二二八事件 事件的爆發 (1)時間:民國36年(1947)2月27日傍晚 (2)導火線:菸酒公賣局的緝私員6名在台北市 太平町天馬茶房(今延平北路)一帶查緝私 菸,結果查獲1名寡婦林江邁販賣私菸。 (3)衝突:查緝過程中造成林江邁受傷及一名路 人不幸遭流彈波及死亡,引發群眾抗議。

二二八事件的爆發地 (台北延平北路/南京西路口附近)

二二八事件 三個階段 (1)抗爭: (a)2月28日群眾聚集在菸酒公賣局台北分局前抗議, 卻引爆警民嚴重衝突,無辜的民眾招到憲兵無情 射殺。衝突一發不可收拾,終演變成全省性的政 治抗爭。 (b)3月1日臺灣警備總司令宣布全台戒嚴。各地民意代 表成立「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與陳儀進行 協商。 (c)陳儀一方面虛與委蛇,表面答應實際上卻已向南京 請兵。

二二八事件 二二八事件當天在 臺北專賣局前聚集 的民眾

228事件當中,街頭毀損的汽車軀殼見證了當年的暴動。

民国36年(1947年)2月28日新聞報導前晚發生的取缔私烟事件

228事件中,受傷倒地的民眾等待救援。

3月1日台灣警備司令部發布戒嚴令

二二八事件 三個階段 (2)鎮壓: (a)3月8日,增援的國軍抵達基隆港,開始全島 軍事鎮壓。 (b)3月17日,國防部長白崇喜奉蔣中正之命來 台宣撫,發表政府對「二二八事件」的處理 原則(包括將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改組為臺 灣省政府),使事件有緩和之勢。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昨日指出,目前該會所收集到的一件228血衣,是當時某參議員被軍隊槍殺時所遺留下來的,雖然家屬曾加以洗滌過,但仍可看出槍彈背後射入,只有一個指頭般大的小孔,但前胸彈孔達八公分,遺留的血漬,在血衣上塗出一大片泛黃的痕跡。

二二八事件--木刻版畫 1947年力軍(黃榮燦)以木刻版畫「恐怖的 檢查」描繪二二八事件期間國民政府的殺戮 行為

二二八事件 三個階段 (3)清鄉: 3月21日~5月15日 (a)3月20日開始由警備總部負責清鄉工作,包括清查戶口、搜 捕案犯、收繳武器軍品、辦理連保切結、自首自新等。 (b)5月15日新任臺灣省主席魏道明抵臺,隔日解除「戒嚴令」。 (c)延續二二八事件與清鄉之後,國民政府繼續捕殺可能有共 產黨背景的異議人士。 (d)在欠缺法制的情況下進行各種逮捕、訓問與監禁,許多無 辜人士被牽累受害,甚至導致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臺灣社 會的菁英經曾幾乎陷入了空缺的狀態。

二二八事件後,民眾出面處理自新手續的文件。

清鄉 陳儀發佈的「清鄉」公告

二二八事件 影響 (1)不少臺民將此次悲劇歸罪於外省人,衍生日 後的族群對立與省籍衝突。 (2)臺籍菁英各自發展,或與政府合作,或在海 外提倡臺灣獨立,但多數人選擇與政治保持 距離,致國民黨政府遷臺後,可以輕易展開 威權統治。

二二八事件 善後 (1)民國36年(1937)5月撤換陳儀,改組行政長官公署為 省政府,革新省政。 (2)民國78年(1989),全台第一座二二八紀念碑在嘉義市 建立。 (3)民國79年(1990)成立「二二八事件專案小組」,聘請 專家學者研究調查歷史真相。 (4)民國84年(1995)台北建立二二八紀念碑,以慰受難者 之靈,並由李登輝代表政府,向罹難者家屬道歉。 (5)民國85年(1996)中華民國行政院通過訂定2月28日為 和平紀念日,並為國定假日。

陳水扁根據這本出版代表民進黨政府官方意見的研究報告,指稱蔣介石是228事件的「元凶」,反駁馬英九「官逼民反」的說法。去年甚至引起蔣家後代蔣孝嚴控告撰寫人涉嫌誹謗,求償50億。228受難者則向國民黨控告,求償60億。

嘉義228紀念碑

台北228紀念碑

國共內戰與國民政府遷台

中共歷史發展 民國10年(1921):中國共產黨成立 民國12年(1923):中共利用國民黨發展勢力 民國16年(1927):國、共決裂 民國21年(1932):中共在江西瑞金成立「中華蘇維埃 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毛澤東為主席。 民國19~23年(1930~1934):中共展開「兩萬五千里長 征」,進入陝北延安 民國25年:西安事變,中共獲喘息機會 民國34年:抗戰勝利時,中共已經發展到十九「解放 區」,一億人口,軍隊近百萬人的國中之國 民國3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國共關係的發展 (第一次國共合作) (國民政府北伐期間) (第二次國共合作) 容共 (民11-14) 分共 (民16) 剿共 (民19-25) 聯共 (民26-34) (第二次國共合作) 抗共(民36-80)

國共內戰 背景:對日戰爭的勝利,反而成為中國內 戰的開端 (1)中日戰爭期間不斷在華北日本占領區發展 游擊隊的中共軍隊,戰後迅速擴張至東北。 (2)二次大戰結束前立即占領滿洲國的蘇聯, 一方面拒絕撤軍,另方面則扶持中共軍隊 接替對東北的占領。

國共內戰 調停階段:民國34-36年(1945~1947) (1)重慶會談:民國34年(1945) 調停者:美國使者赫爾利 (2)政治協商會議:民國35年(1946) 調停者:美國使者馬歇爾

國共內戰 全面戰爭階段:民國36-38年(1947~1949) (1)國共內戰開打 (a)民國36年(1947):國民政府宣布動員戡亂,年 底,中國民國正式行憲。 (b)民國37年(1948):蔣中正為行憲後第一任總統, 李宗仁為第二任總統。 (2)戰局逆轉 (a)民國37年:國民政府金元券政策失敗 (b)民國37-38年:國共三大會戰,國軍慘敗。

國共重要三大會戰 錦瀋會戰,又稱遼瀋戰役(民37年9月~11月上旬) →東北完全被中共所佔據。 徐蚌會戰,又稱淮海戰役(民37年11月~38年1月) →長江以北的蘇皖地區為共軍所佔。 平津戰役(民37年12月~38年1月) →平津地區為中共佔領。

國共內戰 結果 (1)國民政府內部出現和談聲浪,蔣中正下 野,由李宗仁代行職權,欲與中共劃江而 治,但美國發表《中美關係白皮書》,表 明不再介入國共關係,中共掌握絕對優勢, 和談失敗,李宗仁赴美。 (2)國民政府之退守:南京→廣州→重慶→成都 →臺北。

國共內戰 戰後檢討:國民政府失敗的原因 (1)經濟:戰後通貨膨脹,經濟蕭條,金元劵政策失敗, 民心士氣大受影響。 (2)政治:國民黨內部不和,為爭權而內鬥不已。 (3)社會:國民黨忽視社會改革,而中共則於解放區內 實施土地改革,爭取民心。 (4)軍事:中共採取以鄉村包圍城市的策略,以游擊戰、 持久戰拖垮國軍,反觀國軍被圍困於城市,調動指 揮亦不夠靈活。 (5)國際:中共得到蘇聯全面支持,素質與裝備大幅改 善,反觀美國調停失當,對國民政府的支持有所保 留。

國民政府遷臺 時間:民國38年底(1949) 背景: (1)國共內戰,國軍失利。 (2)共產黨於民國38年10月1日在北京成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民政府遷臺 經過: (1)遷臺前準備:蔣中正在民國38年初宣布辭去總統職位,然在 其下野前,就已經對臺灣進行部署,他任命陳誠(1897-1965) 為台灣省主席兼警備總司令,開始籌畫以臺灣作為最後反共 基地。 (2)遷臺後措施: (a)復行視事:蔣中正於民國39年(1950)3月復行視事,恢復總 統職權。 (b)軍事上:撤出海南島、舟山群島的守軍,集中兵力固守臺、 澎、金、馬。 (c)軍民逃難來台 (d)外交上:民國39年(1950)6月,韓戰爆發,美國宣布派遣第 七艦隊協防臺灣,臺灣形勢乃由危轉安。

國軍撤守臺灣 撤退來臺的軍隊抵達鳳山,在搬運物 資上岸的情景

反共復國的年代 民國44年(1955),大陳島士兵正在製 作空飄大陸的氣球

反共復國的年代 在反共復國的口號 下,連喜帖也響應 時局

第七艦隊 因韓戰在臺灣海 峽巡弋的第七艦 隊航空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