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組 組長:江柔萱 組員:郭信銓 蔡孟原 王昕玉 邱佩宣 蔡昀臻 基 隆 古 蹟 奠 濟 宮 第4組 組長:江柔萱 組員:郭信銓 蔡孟原 王昕玉 邱佩宣 蔡昀臻
雞籠(基隆)廟口奠 濟 宮 廟 內 供 奉 的 則 是 開 漳 聖 王 , 也 就 是 唐 朝 的 陳 元 光 將 軍 , 其 誕 辰 迄 今 已 是 一 千 三 百 廿 週 年 。 開 漳 聖 王 是 河 南 人 , 在 唐 垂 拱 二 年 「 西 元 六 八 六 年 」 奉 命 平 定 閩 粵 , 由 於 開 拓 邊 疆 , 安 撫 當 地 民 眾 , 恩 澤 及 於 閩 臺 , 死 後 封 為 開 漳 聖 王 。 古早居住在這裡的平埔族人,自稱「凱達格蘭」,用台語音聽起來像是「腳踏雞籠」。先民環顧四週,果見山丘圍繞,如身處大雞籠中,逐漸稱此地為「雞籠」,1875年沈葆楨將「雞籠」定名為「基隆」,但直到今天,只要我們用台語稱呼「基隆」,還保留著「雞籠」這個古早的地名。
基隆老大公廟介紹 由來: 早年,來自漳州和泉州的人,為了爭地盤引發不少械鬥事件,在死傷慘重之後,終於醒悟,雙方握手言和,並共同商議建立老大公廟,收容在流血衝突中喪命的無主孤魂及遺骸,並在農曆七月舉行大規模的超渡儀式 農曆7月1日,也就是進入所謂的「鬼月」,已經有150年歷史的雞籠中元祭,16日凌晨在基隆老大公廟舉行普渡公燈開燈儀式,5千盞普渡燈籠同時亮起,映照基隆夜空,下午2時在老大公廟開龕門,也就是俗稱的「鬼門開」,迎接「好兄弟」到陽間接受奉祀。
二沙灣砲台 同治13年(1874),日本藉口牡丹社事件,發兵大舉攻打台灣,清廷立刻調派船政大臣沈葆楨來台督防,並在基隆興建二沙灣砲台,以嚇阻敵軍。
槓子寮砲台介紹 槓子寮砲台位於基隆東北方,信義區與中正區交界處的山上,從清代存有至今,西元1895年,清、日訂定馬關條約,清廷割讓台灣給日本人,日治時期(1900年)曾經整修過防禦工事,台灣光復後也曾有過守軍,後來荒置多年,目前為二級古蹟,槓子寮砲台區的遺跡保存相當完整,有崗哨、交誼廳、營舍、指揮所、碉堡、彈藥庫、砲盤區等設施,更特別的是砲軌為360度,可讓砲台選擇發射的角度,為基隆五大砲台區中唯一僅有,另外,觀測台與砲盤區間有「通話孔」,也是槓子寮砲台最大的特色之一,沿著林木蓊鬱的石階步道而上,可看到基隆嶼及觀賞八斗子漁港夕照,景色優美。
海門天險介紹 光緒10年(1884),劉銘傳督辦台灣防務時,認為大沙灣砲台縮口門以內,無法遏阻敵船;而基隆為台北之咽喉,戰略地位極重要,因此,計劃在外海口門兩岸各增築一座砲台。不過,當時海疆情勢緊張,材料的運送極為困難,來不及修造完畢,即已爆發中法戰爭。
獅球嶺砲台介紹 「獅球嶺」一名,得名(不過因住宅與高速公路相繼開發,此景已不復存)。獅球嶺砲台為清軍所建,與基隆市其他砲台共同發揮防禦功用,在中法戰爭中,唯一沒有被法軍攻下的就是獅球嶺砲台。獅球嶺砲台位於基隆港南方,是港區最內陸、地勢最高的砲台,標高150公尺,亦是基隆港的最後攻防線。 據考是劉銘傳聘英國工程師所建造,砲口朝向基隆港區,因地處內陸,因此這裡的砲台屬於小型砲台。此處雖小,但建築卻也精緻堅實,這裡的城牆也較其他砲台為厚,幾可抵抗敵軍砲彈,尤其是指揮所內的石壁,厚度幾乎達到一公尺,因此在歷經一百多年的時間仍無太大損毀。獅球嶺的大砲現已不知去向,只留下砲盤獨供想像。 獅球嶺砲台是基隆市所有砲台中位於最內陸位置的一座,因地勢高,能夠有效掌握整個基隆港情勢。這裡是基隆港的最後防線,自古以來就被視為最重要的防禦地點,這點由堅實的石造指揮所即可看出。牆壁則切割山岩壁堆砌而成,所有牆壁都是厚達近一公尺的岩石。 因為它易守難攻,因此雖遭外強多次攻擊,卻始終能化險為夷;後來才在乙未戰爭中敗於日軍之手,為獅球嶺砲台的不敗之史畫下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