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校医院 胡贯中 EMAIL:huguanzhong8@163.com 环境与健康 复旦大学校医院 胡贯中 EMAIL:huguanzhong8@163.com.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科普中心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健康大课堂. 主讲人: 林亭 “ 饮食新概念 ” 科普讲座 饮 食 与 健 康饮 食 与 健 康.
Advertisement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植物生理 植物细胞生理基础 同工酶. 学习目标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 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  了解同工酶的意义。
第二章 生活环境与健康.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第 4 章 环境与环境污染.
环境与健康 复旦大学校医院 胡贯中.
第8节 空气污染与保护 北京雾霾蓝天对比照.
环境与健康 复旦大学校医院 胡贯中.
生态环境问题可分为二类:一类是原生环境问题,另一类是次生环境问题。 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大气环境保护.
人类和环境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 李述刚 1.
环境与人体健康.
全球健康危机 W. Thomas London, M.D. 翻译:章杨.
第三章 大气卫生 第一节 大气的特征及其 卫生学意义 一、大气的结构.
环境保护 江苏省阜宁中学 唐加林.
人类所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
八大公害事件 公害事件(publie nuisance events):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在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事件。 环境污染讲座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生物科学和我们 横山中学——刘姣.
第三章 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 一、固体废物、来源及分类 二、固体废物的特点 三、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 四、固体废物的综合防治和管理
第一章补充4 动物性食品的放射性污染与控制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一、食品放射性污染物的来源和途径
植物和我们.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糖尿病流行病学.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复习专题 现代文阅读 (总论) 汕头市潮阳第四中学:陈钦发.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太原师范学院化学系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化学与社会 第 4 章 环境与环境污染.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
慢性甲基汞中毒 卢德飘 11班3组.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岳喜同 副教授.
宫颈刮片脱落细胞 检查结果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妇产科 宋 磊.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2).
                                                                                                                                                                
Presenter: 宫曦雯 Partner: 彭佳君 Instructor:姚老师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ATP SLYTYZJAM.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第四节、肿瘤的染色体异常 数目异常 结构异常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氮循环 肖子聪.
环境与健康 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医学系 金永堂 教授/博导 2019/4/16 环境与健康.
药物的跨膜转运.
预防医学系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生态 人类 环境 环境保护标语口号 环保知识专题生命之源——宝贵的水资源城市毒瘤——垃圾包围圈 环保图片 环保小常识 O何为环保标志
代谢组学技术及应用新策略简介 代谢组学平台 刘慧颖.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氧化还原反应.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ESA)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高浓度二氧化硫尾气的回收和净化 一、利用SO2生产硫酸 SO2+1/2O2 钒催化剂 SO3 SO3+H2O H2SO4 二、工艺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复旦大学校医院 胡贯中 EMAIL:huguanzhong8@163.com 环境与健康 复旦大学校医院 胡贯中 EMAIL:huguanzhong8@163.com

环 境

一、环境的概念 WHO 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的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产生近期或远期的作用。

二、环境的组成 1.自然环境 2.社会环境 是围绕着人类周围的客观物质条件,如空气、水、土壤、食物、动植物、森林、阳光等。 是指人类在生活、生产和社会交往活动中所形成的关系与条件,如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家庭等。

自然环境 原生环境 天然形成的未受到人为活动影响或影响较少的自然环境。 次生环境 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发生了重大变化的自然环境。

三、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周围环境之间构成的相互作用的功能系统。 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

四、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生物生存、活动、繁衍得以正常进行的基础。 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各个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相对的、暂时的、可变的、动态的 生态平衡是生物生存、活动、繁衍得以正常进行的基础。

环境污染

一、环境污染的概念 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使有害的物质或因素进入环境,造成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了变化,并影响到人类或其他生物的生存、健康和发展,这种现象称为环境污染。

二、环境污染物 进入环境并引起污染的有害物质称为污染物。 可分为 : 一次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

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物理和化学性状都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称为一次污染物,或原发性污染物。 由一次污染物造成的环境污染称一次污染。

一次污染物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形成物理、化学性状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也称继发性污染物。 由二次污染物造成的环境污染称为二次污染。

三、环境污染物的来源 1.生产性污染:工业三废、农业污染等 2.生活性污染: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 3.交通性污染:汽车废气、汽车噪声等 4.其它:战争、地震、洪水、森林火灾……

四、环境污染物的种类 化学性污染物 物理性污染物 生物性污染物 噪声、电离辐射、电磁辐射等。 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 CO、NOx、Hg、Cd、农药等。 物理性污染物 噪声、电离辐射、电磁辐射等。 生物性污染物 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

五、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归 环境的自净作用 环境转化作用 环境迁移作用 生物富集作用

1.环境的自净作用 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使污染物逐渐消除、环境恢复或部分恢复到原先状态的过程。 环境自净能力是有限的!

2.环境转化作用 污染物通过理化或生物学的作用,转变成另一种物质。 形成二次污染物

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不同介质、不同区域之间的移动。 3.环境迁移作用 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不同介质、不同区域之间的移动。 进入生物体,造成各种危害。 18

4.生物富集作用 生物体能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些污染物,使该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不断增加,最终可显著高于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称为生物富集作用。 通过食物链传递

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WHO 当前全世界1/4的疾病归因于环境污染,每年因饮水污染、空气污染和未加处理的废弃物引起的死亡人数达770万。 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命构成巨大威胁!

一、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 1.广泛性; 2.长期性; 3.多样性; 4.复杂性。

1.广泛性: 环境污染的影响范围和地区广泛 污染危害的对象广泛 2.长期性: 污染可以长期存在 对人体的危害周期长

3.多样性: 4.复杂性: 环境污染物(因素)可通过多种环境介质多种渠道进入人体 污染物的种类多种多样 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表现各异 一次污染物 and(or) 二次污染物

二、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方式 1.急性危害 2.慢性危害 3.远期危害 4.间接危害 直接危害

1. 急性危害 污染物一次或多次大量接触机体后,在短时间内使机体发生急剧的损害。

(1)煤烟型烟雾事件 时间: 1952年12月5日— 9日 地点: 英国·伦敦 主要污染物: 燃煤—— 烟尘、二氧化硫 时间: 1952年12月5日— 9日 地点: 英国·伦敦 主要污染物: 燃煤—— 烟尘、二氧化硫 结果: 一周内超额死亡4000人; 45岁以上死亡数为平时3倍, 1岁以内婴儿死亡数为平时1倍。

结果: 数千人眼、咽喉刺激、疼痛、支气管炎症; 1953年 1- 2天内65岁以上老人死亡400人。 (2)光化学烟雾事件 时间: 1943年、1946年、1953年; 地点: 美国洛杉矶 主要污染物: 汽车尾气 :NOX 、烃类等 光化学烟雾 :O3 、过氧酰基硝酸酯 ( NOX + 烃类 紫外线 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反应 结果: 数千人眼、咽喉刺激、疼痛、支气管炎症; 1953年 1- 2天内65岁以上老人死亡400人。

2. 慢性危害 污染物低浓度、长期、反复对机体产生作用所导致的危害。

(1)水俣病 时间: 20世纪50年代 地点: 日本·熊本县水俣湾 主要污染物:工业废水中的 汞(Hg) →甲基汞 污染途径: 水→海产品 时间: 20世纪50年代 地点: 日本·熊本县水俣湾 主要污染物:工业废水中的 汞(Hg) →甲基汞 污染途径: 水→海产品 主要危害: 中枢神经系统(运动、感觉区及小脑)

(2)痛痛病(“哎吆–哎吆”病) 时间:1955年至1972年 地点:日本·富市县神通川流域 主要污染物:选矿废水中的镉(Cd) 污染途径:土壤 → “镉米” 主要危害:骨骼和肾脏 主要症状:全身疼痛、骨质疏松、四肢弯曲变形、多发性骨折

3. 远期危害 (1)致癌作用 (2)致突变作用 (3)致畸作用 (4)非特异性作用

(1)致癌作用 环境因素引起正常细胞的恶性转化,异常增殖,并发展成恶性肿瘤的过程称致癌作用。 目前已知的癌症中,多于80%的发病与环境因素有关,尤其是与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密切相关。 其中: 化学因素占90%:苯并芘、氯乙烯、石棉等 物理因素占5% :放射线、紫外线等 生物因素占5% :EB病毒、肝吸虫、乙肝病毒等

(2)致突变作用 是指环境因素在一定条件下诱发机体的细胞遗传物质发生突然的变异。 基因突变—DNA分子损伤 辐射、紫外线、苯并芘、亚硝胺等。 染色体畸变—染色体数目结构异常 辐射、紫外线、苯并芘、亚硝胺等。

(3)致畸作用 是指环境因素作用于子宫内胚胎,使其发育缺陷形成畸形的过程。 病毒:风疹病毒—“兔唇” (唇腭裂) 药物:反应停—“海豹症”

(4)非特异性作用 通过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 机体抗病能力下降; 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增加; 一般疾病的死亡率增加。

4. 间接危害 (1)产生温室效应: CO2能吸收红外线等长波辐射,使南北极冰帽融化,海平面上升;有利病原体的加速繁殖。 (2)破坏臭氧层:臭氧吸收来自太阳辐射中有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存的短波紫外线,可以使皮肤癌发病率下降。 (3)形成酸雨(SO2、 NOX等):酸化土壤,有害重金属的再溶出 。

环境治理

一、立法与管理 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保证体系 制定完善的环境规划和措施

二、控制污染源 1、严格治理工业“三废” 2、合理利用农药,减少农药残留 3、控制交通运输工具的盲目扩张 4、禁止含磷洗涤剂的生产和使用

三、开发利用环保新技术 1.清洁生产 2.合理利用、开发新能源:低硫燃料、太阳能、风能 3.废弃物处理:变废为宝的再生技术 4.发展生态农业

四、绿化造林 是治理环境污染比较经济且有效的措施

五、倡导环保 从我做起,强化环保、低碳意识

环境相关节日 2月2日 世界湿地日 7月11日 世界人口日 3月12日 中国植树节 8月9日 世界土著居民国际日 3月21日 日 期 节 日 节 日 2月2日 世界湿地日 7月11日 世界人口日 3月12日 中国植树节 8月9日 世界土著居民国际日 3月21日 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 9月16日 保护臭氧层国际日 3月22日 世界水日 9月27日 世界旅游日 3月23日 世界气象日 10月4日 国际动物日 4月的某一周 全国各地的爱鸟周 10月14日 国际减灾日 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10月16日 世界粮食日 5月31日 世界无烟日 10月17日 根除贫困国际日 6月4日 受侵略戕害无辜儿童国际日 10月24- 30日 裁军周 6月5日 世界环境日 11月16日 国际宽容日 6月17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11月11 - 18日 国际科学与和平周 6月25日 中国土地日 12月29日 生物多样化国际日 6月26日 国际禁毒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