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编 近代中国艺术学的发生与发展 教师:李嘉璐 TEL:13880688727 E-mail:576459404@qq.con.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编 伦理学概述 第一章 什么是伦理学 第一节 “ 伦理 ” 、 “ 道德 ” 概念的语义学分析 从伦理道德出发对人类行为和品质的分 类 伦理学的界定 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道德学说的层次性及其分类.
Advertisements

钟培宁 观察和探究 活动一 : 观察同一植 物的 “ 相同 ” 叶子, 是否 完全一样 ?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上海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以“职业人格”为核心, 全面构建“双四维”德育体系
倾听、识别与表达:改善人际沟通的策略 主讲: 《大众心理健康与自我成长》培训系列课程 精神分析师 心理咨询师 四川南岛心理咨询研究所
自主创业.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教材版本:新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 作品名称:同类二次根式 主讲老师:张翀 所在单位:珠海市平沙第一中学.
终极理论梦之社 宣传PPT 终极理论梦之社 来到高中,在全新的平台上,我们广泛交友.
情人节快乐 返 回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第十三章 艺术鉴赏 一、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 二、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三、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四、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2.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对 培训者 培训的理解 丁革建
区级课题汇报 (初期) 汇报人:建平中学周宁医 2008年9月27日.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云南大学 2015年 学生社会服务计划 往期活动剪影.
教学媒体 朱京曦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院 Tel&Fax: Mob: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Geophysical Laboratory
面向对象建模技术 软件工程系 林 琳.
哈利路亚 敬拜歌曲: 1)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2)同路人 3)这一生最美的祝福
心理学 和 新纪元运动.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整合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主讲人:卢璐.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姓名XXX.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个性创意化通用PPT模板 Bgswomen.taobao.com(传奇VISUAL).
欢迎返校! 2016 返校之夜.
河北大学申请博士生导师 人员基本情况 彩色照片 小二寸 免冠 一、近五年科研项目情况 姓名:张 芳 出生日期: 职称:
英语口译 3 Culture and Language.
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有效性 感城中心学校 陈利平.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申请者基本情况 姓 名: 导 师: 学 科: 论文题目:.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魏新宇 MATLAB/Simulink 与控制系统仿真 魏新宇
导 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需求和供给.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第一单元第一课 造型的表现力 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陈刚.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画梦女孩,她的灵魂不属于这个世界 Akiane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第8章 创建与使用图块 将一个或多个单一的实体对象整合为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图块。图块中的各实体可以具有各自的图层、线性、颜色等特征。在应用时,图块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对象进行操作,可以根据需要按一定比例和角度将图块插入到需要的位置。 2019/6/30.
从社交网络游戏中发现艺术的灵魂 Brad MacDonald 麦泊然 艺术总监
Reading Training 授课教师:王立民.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位似.
编程达人-- 从零开始学UI系列教程 第九节、布尔运算 先行者 YC.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请添加标题 请添加作者.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八编 近代中国艺术学的发生与发展 教师:李嘉璐 TEL:13880688727 E-mail:576459404@qq.con

目录 艺术学产生及发展 艺术学研究对象 艺术与人生关怀 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艺术史研究模式

一、艺术学产生及发展 艺术史属于艺术学学科,而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它的上位学科是美学,美学的上位学科是哲学。 陈望道先生在《美学纲要》一书中对此总结道﹕“美学底历史很短﹐不过才产生了一百多年﹔中国之有美学﹐实以蔡元培先生提倡为最早。中国人素讲智﹑德﹑体三育﹔近人更倡群育﹑美育﹐而并称为五育。美育即蔡元培先生所主倡。”

一、艺术学产生及发展 蔡元培(1868—1940年)先生是前清翰林,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曾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他曾提出过著名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这“五育”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其中美感教育是蔡元培先生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教育思想,尤其以“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闻名于世。

一、艺术学产生及发展 《二十五年来中国之美育》:“美育的名词﹐是民国元年我从德文译出﹐为从前所未有。…最近二十五年﹐受欧洲美术教育的影响﹐始着手于各方面的建设﹐虽成绩不甚昭著﹐而美育一名词﹐已与智育﹑德育﹑体育等﹐同为教育家所注意﹐这不能不算是二十五年的特色。” 《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在“五四”激荡的社会风潮中﹐蔡元培大力提倡“美育”﹐提醒人们“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在革命时代提倡一种“超越利害的兴趣﹐融合一种画分人我的僻见﹐保持一种永久平和的心境”。

一、艺术学产生及发展 《我之欧战观》:欧洲诸强强盛之原因归结为“科学”与“美术”之发达。 《美育》:“吾国古代教育﹐用礼﹑乐﹑射﹑御﹑书﹑数之六艺。乐为纯粹美育﹔书以记实﹐亦尚美观﹐射御在技术之熟练﹐而亦态度之娴雅﹔礼之本义在守规则﹐而其作用又在远鄙俗﹔盖自数之外﹐无不含有美育成分者。其后若汉魏之文苑﹑晋之清谈﹑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之诗﹑五代以后之词﹐元以后之小说与剧本﹐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殆无不在于非正式教育中行其美育之作用。”

一、艺术学产生及发展 80年代初期,我国教育界开始进一步引入西方学术研究体系和学科体制,文科( 文学) 大类建立起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四大一级学科。 我国艺术学作为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门类学科或是作为一级学科被提出的经历,是始于 2 0 世纪 9 0 年代初。 第一项是1992 年 11 月 1 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 第二项是 1997 年 7 月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

一、艺术学产生及发展 2 0 1 1 年 4 月,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新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 年版)中,艺术学才成为新列的第 1 3 个学科门类,即艺术学门类。具体下设艺术学理论( 1 3 0 1 ) 、音乐与舞蹈学(1302)、戏剧与影视学(1303)、美术学(1304)、设计学(可授艺术学、工学学位)(1305)五个一级学科。

一、艺术学产生及发展 美学成为独立的学科,是18世纪鲍姆嘉通(德国,Alexander Gottliel Baumgarten ,1714 - 1762)于1750年出版《美学》专著为标志。鲍姆嘉通被称为“美学之父”。

一、艺术学产生及发展 鲍姆嘉通的学术主张 一、以往的人类知识体系有个重大的缺陷:即缺乏对于感性认识,缺乏对审美意识和艺术问题的哲学沉思。理性认识有逻辑学在研究,意志有伦理学在研究,感性认识还没有一门专门的学科去研究。因此,他提出应当有一门新学科来专门研究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可以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它和理性认识一样,也能够通向真理,提供知识。

一、艺术学产生及发展 二、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 “认识的美”是“以美的方式进行思维的人所取得的成果”,所以主体先天的审美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它主要包括:“敏锐的感受力”、“丰富的想象力”、“洞察一切的审视力”、“良好的记忆力”、“创作的天赋”、鉴赏力、预见力、表达力和“天赋的审美气质”。 同时,鲍姆嘉通认为:先天的审美能力如不经常训练也会衰竭、消失的。由此,他提出要以“正规的艺术理论”为指导,以伟大的作家作为楷模进行正确的审美训练的理论;

一、艺术学产生及发展 三、审美的真实性。在当时,感性认识是作为一种模糊的、混乱的认识而存在的,很多人把它当作错误的根源加以排斥。而鲍姆嘉通则认为审美经验中同样包含着普遍的真理性,即“审美的真”。这种真实,不是通过理性的逻辑思维所能达到的,而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感觉形成的; 鲍姆嘉通认为科学和艺术都追求真,但两者追求真的方式却是不一样的。科学的求真要求用完善的理性,通过个别事物具体的、生动的、表象的舍弃,抽象出具有高度概括力的一般概念;而审美的求真则正好和前者相反,它是运用“低级的感性认识”,尽量把握事物的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地少让质料的完善蒙受损失,并在为了达到有趣味的表现而加以琢磨的过程中,尽可能少地磨掉真所具有的质料的完善”。

一、艺术学产生及发展 “艺术学之父”康拉德·费德勒(德国,Konrad Fiedler,1841——1895)

一、艺术学产生及发展 康拉德·费德勒的学术主张 19世纪后期,康拉德·费德勒已注意到绘画、雕塑语言的纯可视性(pure visibility)意义,强调视觉语言的独立地位。费德勒区分了两种不同的经验方式:感觉的认识和概念的认识。前者主要基于视觉经验,后者是通过对感觉到的资料进行抽象的、概念的整理过程而获得的。他认为,真正艺术品的创作,独立于概念的活动,它基于一种感觉经验,特别是视觉经验的独立自由的发展。

一、艺术学产生及发展 费德勒坚信视觉思维与概念思维分属不同体系,具有同等价值,没有高下之分,从而挑战当时的美术教育,并影响到对艺术的理解和艺术批评。费德勒的思想预示了视觉思维(形象思维)巨大的发展潜力,预示了19、20世纪之交开始的艺术转型,即转向对艺术家的主观性和对人的精神深处的高度重视,见证了当时的象征主义运动,并预示了后来的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 雷东 眼与心;康定斯基 抽象主义绘画

二、艺术学研究对象 艺术学是研究艺术的特有规律的科学。 艺术指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艺术形态上不同品类的综合体?还是艺术之所以是艺术的特殊本质? 如果是前者,艺术学就变成了音乐学、舞蹈学、美术学、影视学等分支学科的集合体而不是更高层的概括;如果是后者,则又停留在哲学层面或美学层面,仅仅是艺术的本质或艺术美,艺术学就又变成了美学或哲学。

二、艺术学研究对象 “一般艺术学的责任是在一切方面为伟大的艺术活动作出公正的评判。”马克斯·狄索瓦(德国,Max Dessoir) “艺术史这样的一项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 艺术的出发点和归属地都是艺术作品,而艺术作品是艺术活动的中心,以艺术活动为研究对象,既包含了艺术作品及其创作和接受,又不致将艺术活动和艺术作品混为一谈。

二、艺术学研究对象 艺术学是研究人类艺术规律的人文科学。 艺术学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艺术活动,不仅能突出个性,而且能关照现实对象的体系性、整体性和综合性与开放性。艺术活动以艺术生产和消费(创作和接受)为中心,涵盖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 人类的艺术活动既是历时性、共时性的,又是区域性、独创性的。因此,艺术学的对象既包括了古往今来人类共同的艺术活动,又更面对本民族、本国的现实的艺术活动。 关注当代、关注民族。

二、艺术学研究对象 一般艺术学由艺术原理、艺术史、艺术批评三大分支构成。 艺术原理主要研究艺术活动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理论以及艺术活动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和每一要素、每一环节自身的特有规律的艺术学。艺术原理是对人类一切艺术活动的共同规律所作出的高度概括的理论结晶,是艺术学的核心。 艺术史是历史地、具体地考察艺术活动的发生、发展、继承、革新以及历代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创作、接受的轨迹和规律的艺术学。艺术史侧重于人类艺术活动的纵向研究,从人类艺术活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开拓未来,是艺术学的基础。

二、艺术学研究对象 艺术批评是以艺术作品为中心推及艺术活动的所有要素、环节和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艺术思潮、艺术运动等的成败得失、优劣兴衰进行考察、阐释、评论的艺术学。艺术批评是艺术学中最富有生机的部分,是艺术活动和艺术学发展的动力。 艺术批评不仅以艺术原理为指导思想,还从艺术批评中丰富和发展艺术原理,不仅以艺术史为参照、依据,还直接对艺术史开展艺术批评,并从对现实艺术活动的批评中不断完善和延伸艺术史。

三、艺术与人生关怀 1、艺术的宣泄与净化 在原始初民那里,人在动物序列中并不处于顶尖部分,面对自然时充满着恐惧。他们怕雷电、怕地震、怕野兽、怕死亡,他们用巫术、图腾、神话这些艺术的原始形式来保护和拯救自己。如果要狩猎,他就会整夜围着火堆舞蹈、歌唱。他们认为这样可以与宇宙神明达成一种“交互感应”的沟通,一方面可以因此获得一种神圣的力量,另一方面可以克服面对野蛮所必然产生的本能性恐惧。

三、艺术与人生关怀 1、艺术的宣泄与净化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序》

三、艺术与人生关怀 在荒洪时代,人们既不了解外部自然世界,更不了解自身的内心世界。他们把自然和自身发生的一切都归为一种自己无法把握的魔力在发生作用,这种魔力陌生、冷酷、光怪陆离、狰狞荒诞。为了与此对应,原始人使用古怪的色彩、可怕的形状和粗狂的造型来重新塑造他的身体、他的衣服、他的头发和他的居所。人们常常用纹身的方式来表达这种追求。他们把部落图腾描绘与脸上、身上以取得一种超常的神力。我国古籍中记载越人纹身“为蛟龙状,以入水蛟龙不能害也。”

三、艺术与人生关怀 “我想象着出土的一根绳子,上面打着一个‘结’。那个‘结’,可能是三十万年前一次山崩地裂的地壳变异的记忆,幸存者环顾灰飞烟灭尸横遍野的大地,惊魂未定,拿起绳子,慎重地打了一个‘结’。那个‘结’,是不能忘记的事件。那个‘结’,就是历史。 事实上,绳子很难保存三十万年,那些曾经使人类惊动的记忆,那些上古初民观察日食、月食、地震、星辰移动或者陨落,充满惊慌恐惧的‘结’,早已经随事件岁月腐烂风化了。

三、艺术与人生关怀 在上古许多陶片上还可以看到‘绳文’。绳索腐烂了,但是一万年前,初民用湿泥土捏了一个陶罐,用绳索编的网状织物包裹保护,放到火里去烧。绳索编织的纹理,绳索的‘结’,都一一拓印在没有干透的、湿软的陶罐表面。经过火烧,绳文就永远固定,留在陶片表面上了。 我们叫做‘绳纹陶’的时代,那些常常被认为为了‘美丽’、‘装饰’而存在的‘绳文’。或许就是已经难以阅读的远古初民的‘结绳记事’,是最初人类的历史,是最初人类的记事符号。 (绳纹陶鬲 西周)

三、艺术与人生关怀 我用手抚摸着那些凹凸的结绳留在陶土上的痕迹,仿佛感觉着数十万年来人类的心事,里面有后来者越来越读不懂的惊慌、恐惧、渴望,有后来者越来越读不懂的祈求平安的巨大祝祷。读不懂,但感觉得到‘美丽’。” 蒋勋:《汉字书法之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艺术与人生关怀 《结绳记事》席慕蓉 有些心情,一如那远古的初民 落日之前 才忽然发现 我与初民之间的相同 绳结一个又一个的好好系起 这样 就可以 独自在暗夜的洞穴里 反复触摸 回溯 那些对我曾经非常重要的线索 落日之前 才忽然发现 我与初民之间的相同 清晨时为你打上的那一个结 到了此刻 仍然 温柔地横梗在 因为生活而逐渐粗糙了的心中

三、艺术与人生关怀 岩画

三、艺术与人生关怀 艺术承担缓解心理精神压力的功能,亚里士多德称之为“卡塔西斯”(catharsis)(宣泄、净化)“有些感情,如怜悯、恐惧以及狂热,在一些人的心灵中强烈地存在着,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所有的心灵。我们看到,那些陷入宗教狂热的人,易受神圣的音乐旋律的影响,当他们把这种激发心灵的旋律运用于神秘狂热的时候,他们就仿佛得到了治疗和净化,恢复到正常状态,那些受到怜悯和恐惧,甚至任何一种感情影响的人,一定也有类似的感受,其他人都不同程度地易受这些感情的感染,而所有的人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净化,因而他们的心情也会变得轻松、愉快。”《政治学》

三、艺术与人生关怀 2、希望与白日梦 众神给人类的礼物放在魔盒里送给潘多拉。潘多拉魔盒,里面有贪婪,杀戮,恐惧,痛苦,疾病,欲望和希望。当潘多拉打开魔盒的时候,贪婪,杀戮,恐惧,痛苦,疾病,欲望都跑了出来,从此人间多灾多难但盒子里仍有希望。艺术就是人间的希望。

三、艺术与人生关怀 三星堆的纵目人像,它强调视听感官,双目纵突,大耳宽嘴。显示出远古人类对自身视觉能力和听觉能力的沮丧,并以此来表达他们对感觉器官的“希望”:“千里纵目眼。万里顺风耳。”

三、艺术与人生关怀 从某一方面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自由,我们想体验各种各样的人生角色方式,每当此时,我们就可以进入艺术。艺术让我们在瞬间就方便地替换了人生方式。一个文弱书生可以通过艺术幻想体验孤身仗剑走天涯的豪爽。一个处于被爱情遗忘角落的人可以通过艺术象征性地感受爱情的甘甜。 艺术的功能还在于提供一种多元视角的文化观,并把人从一种习惯的、定式的视觉方式和思维方法及感觉方式中解放出来。

三、艺术与人生关怀 埃舍尔《镶嵌图案》中白色与黑色是相密镶嵌在一起的。黑色还白色都可以互为背景,令我们恍然大悟的是,把什么视为“图形”,把什么视为“背景”。

三、艺术与人生关怀 《画画的双手》到底是谁画谁呢?这个怪圈只有两极,但这是个假问题,因为我们都知道这里还有第三只手,艺术家的手。高于左手右手的一个层次。

三、艺术与人生关怀 3、艺术的终极关怀 整个20世纪是在“上帝已死”的背景下展开的。上帝作为秩序的规定者,作为价值的保证者,作为人世意义的来源,在过去的时代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上帝死了,没有了彼岸,没有了天堂,一切都只能在此岸中寻找出路,这时,艺术就是虚拟的天堂。 艾略特《空心人》“这世界就是这样崩溃的,不是轰隆一响,而是唏嘘一声。”艺术成为对麻木社会的刺激,也成为对社会的关怀。

三、艺术与人生关怀 德拉克罗瓦《希阿岛的屠杀》被古典主义成为“绘画的屠杀”,它是对曾经有过的“上帝的世界”的屠杀。而图中所展示的就是失去上帝后的世界,不是说这个世界有苦耐,而是说这个世界没有蔑视苦难的傲然;不是说这个世界有血腥,而是说这个世界没有抗击血腥的勇气;不再是傲然的《大卫》,生命褪去了光环。

三、艺术与人生关怀 艺术必须关怀生命,艺术不能无视生命饱受偶然的折磨,艺术要挺身而出,抗击虚无。

三、艺术与人生关怀 梵高《农鞋》“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梆梆、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积着那双寒风料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垅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鞋皮上粘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底孤零零地在田野小径上踽踽独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耀着大地对成熟的谷物的宁静的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是朦胧的冬冥。这双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颤栗。”海德格尔《林中路》

三、艺术与人生关怀 农鞋被艺术家呈现给我们,因为它包涵任命的“年轮”,它承载着生命,和新鞋子不同,这双农鞋充满了生命的心酸与奔波,有灾难有幸福,有屈辱有忍耐,就是面对生命的追问。

三、艺术与人生关怀 艺术总守卫着人们的栖息之地。 工业时代。席勒《大地的瓜分》宙斯对人类说:“把世界领去!”于是,农夫、贵族、商人和国王,纷纷领走了谷物、森林、仓库和权力。之后,来了一位诗人,但已无任何东西可得。宙斯问诗人:“当瓜分大地时,你在何处?”诗人说:“我在你的身边,我的眼睛凝视着你的面庞,我的耳朵倾听着你的天乐之声,请原谅我的心灵,被你的天光迷住,竟然完了凡尘。”以科学命名的新的瓜分,艺术家两手空空,是他们的不幸,更是他的幸运。

四、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1、艺术鉴赏概念 艺术鉴赏是一种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的艺术接受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的积极能动的再创造的审美活动。

四、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1、艺术鉴赏概念 艺术鉴赏是艺术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但又不能离开整体艺术活动。一方面,艺术创作以艺术鉴赏为旨归,艺术鉴赏不仅制约着艺术创作,而且刺激、推动或者阻拦着艺术创作的发展。艺术批评也以艺术鉴赏为基础,只有先通过艺术鉴赏,才能开展艺术批评。另一方面,艺术鉴赏又以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为依托。如果没有艺术创作,艺术鉴赏就没有对象;如果没有艺术批评,艺术鉴赏就缺乏指引,就难以深入,就只能停留在自发的低层次。高品位、高层次的艺术鉴赏推动了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的发展,优秀的艺术创作成果和公正而充满真知灼见的艺术批评也提高了艺术鉴赏水平。

四、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1、艺术鉴赏概念 艺术鉴赏还是艺术价值、艺术功能得以实现的关键。艺术鉴赏就是对艺术作品价值的唤醒、发掘、接受和再创造,使艺术和人、艺术和社会在现实中产生交互作用,实现了艺术的社会功能。

四、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2、艺术鉴赏的特点 审美愉悦性: 艺术鉴赏最基本的一个特点是它的审美愉悦性。艺术鉴赏是一种属于自觉自愿的精神活动。艺术鉴赏者在感受艺术作品的时候,虽然也要认识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但是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美感上的愉悦。艺术鉴赏者通过对艺术形象或陶醉、倾倒,或拒绝、诅咒,从而宣泄出爱、憎、喜、怒的感情,从而从心理上进入到自由、和谐的境界,精神上获得极大的满足和愉悦。

四、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孔子: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马斯洛,美国,Abraham H.Maslow,1908-1970。将艺术鉴赏中的审美愉悦称之为“高峰体验”这是在自我实现的创造过程中产生的最激荡人心的时刻。

四、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艺术直觉: 人们在艺术鉴赏活动中,对于艺术作品的艺术形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它和科学求知等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具有审美直觉性,从艺术作品的直观形象上直接认识和把握客体对象的。直觉性一方面指直接性(鉴赏主体必须直接面对艺术作品才能进行鉴赏活动)一方面指鉴赏主题在从鉴赏对象的直观形象上直接获得审美享受时,没有经过复杂的逻辑判断和理性思维。

四、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艺术鉴赏的再创造性: 给人以审美享受的艺术形象,从一定意义上说,并不是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单方面提供的,而是鉴赏者本人参与创造的。艺术作品总要以小见大,以少总多,留有空白,由鉴赏者填补。有时,艺术作品的主旨、思想蕴含在艺术形象里,忌直露、浅显。需要鉴赏者通过自己的领悟,才能领悟艺术作品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旨”。

四、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3、艺术鉴赏的过程 艺术鉴赏的过程不仅仅是指艺术鉴赏中的感知、想象、体验、领悟艺术作品的心理流程,还包括在艺术鉴赏前和鉴赏之中鉴赏主体的审美期待和鉴赏结束时的审美效应。

四、艺术鉴赏 1)审美期待:审美期待是艺术鉴赏的准备阶段,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接受之前或接受过程之中,由于个人和社会的原因,对自我心目中的审美形态,审美模式产生的审美需要并期望得到满足的心理状态。 审美期待的形成和变化主要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原因。社会原因包括社会条件、时代风尚、文化习俗、民族性格、艺术发展史等因素;个人原因包括世界观、政治态度、哲学思想、审美趣味、情感倾向、艺术素养、身心特点、审美动机、审美心境等因素。这些因素的总体、局部或个别有所改变,都会引起审美期待的变化。

四、艺术鉴赏 2)审美流程:鉴赏流程包括艺术的直觉与感知、体验与想象、理解与创造。 直觉与感知。艺术直觉是指人们在艺术审美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审美感知是人们在注意审美对象形式特点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审美对象的意义。 体验与想象。随着直觉与感知的深入,鉴赏主题以自身审美经验为基础,潜入作品规定情境之中进行审美体验,不断推进与作品中情感的交流与融合。同时由于审美想象的展开,鉴赏者可以与作品或艺术家对话,洞察其深层意蕴,并使审美愉悦逐渐生成。

四、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2)审美流程:鉴赏流程包括艺术的直觉与感知、体验与想象、理解与创造。 理解与创造。在直觉与感知、体验与想象的基础上,鉴赏主体对鉴赏对象进入了理解和创造。理解既包括对于作品的形象、情境、形式、语言的审美认知,也包括对作品整体价值的追寻。艺术鉴赏的目标是接受者再创造的完成。鉴赏者对于艺术作品中形象、情境、典型和已经的补充、完善与变异,正是再创造的结晶。

四、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3)审美效应:指艺术鉴赏的效果,也就是艺术鉴赏所产生的作用、所达到的目的。艺术鉴赏的审美效应主要有共鸣、净化、领悟。

四、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共鸣。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以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艺术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以称作共鸣。 (黑格尔“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当然是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所能共赏的。”“就是供关照欣赏的艺术作品,也就是为群众的艺术作品,群众有权利要求按照自己的信仰、情感和思想在艺术作品里重新发现它自己,而且能和所表现的对象起共鸣。”《美学》)

四、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净化。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提出:音乐应该学习,并不只是为着一个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教育、净化、精神享受。指艺术能使某种过分强烈的情绪因宣泄而归于平静,达到心理健康,达到无害的快感。 领悟。在接受者进行鉴赏艺术时,引发对于世界奥秘的洞悉,对人生真谛的彻悟以及精神境界的升华。

四、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4、艺术批评概念 艺术批评是根据一定的思想观点和审美活动对种种艺术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并作出审美评价的一种科学活动。艺术批评是一种科学性与艺术学统一的活动。

四、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与艺术鉴赏区别: 对象范围不同。艺术鉴赏的对象是艺术作品,范围较小。艺术批评的对象却包括一切艺术活动和艺术现象,不仅是艺术作品,而且旁及艺术思潮、艺术理论、艺术流派、艺术运动、艺术家、艺术史以及艺术批评本身,范围宽广。

四、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性质不同。艺术鉴赏是艺术活动、审美活动,是艺术学研究的对象之一;艺术批评不仅仅是艺术活动,而且还是一门科学,是一般艺术学的一个特殊分支,属于人文学科。 思维方式不同。艺术鉴赏是人们的一种形象思维活动,不脱离艺术作品的具体形象,偏重于感性,更多地带有主观色彩。艺术批评主要是人们的一种抽象思维活动,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对批评对象达到理性认识,偏重于理性,更需要符合客观规律。

四、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5、艺术批评的特征 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情与理的统一。 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

四、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6、艺术批评的功能 引导功能。艺术批评能够帮助艺术接受者更好地欣赏艺术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和水平。 艺术作品虽然都能够通过特定的物质媒介来进行传达,都具有强烈的感性特征,能够为艺术接受者都能欣赏到的。优秀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状难写之景,如在日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作品,往往只有经过专业训练,有高度艺术修养和长期批评经验的批评家才能充分地挖掘出作品潜在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特性。

四、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反馈功能。指批评家通过艺术品的分析和评价,形成对艺术创作的反馈,反作用于艺术创作者。在艺术批评中,批评家将广大欣赏者的感受反馈给艺术创作者,通过阐述创作中带有根本性、规律性的问题,从而使艺术创作者正确认识自己、有所提高。

五、艺术批评 深化功能。艺术批评能够丰富和深化艺术理论,推动艺术学的繁荣与发展。通过分析新艺术品,评论新艺术现象,发现新问题,总结新规律,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并为将来艺术史的编写做好深厚的资料准备。 市场功能。艺术批评所具有的、影响艺术品在艺术市场价格的功能。艺术作品、艺术批评家、艺术收藏家和艺术品经营者四个因素共同组成完整的艺术市场。

五、艺术史批评模式 1、艺术批评的形态 1)社会历史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模式立足于“世界”来评价艺术。这一批评模式强调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而艺术家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艺术作品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打上这个社会历史环境的印记。因此,社会历史批评模式的一个共同特征在于,通过艺术作品本身发现它所反映的社会历史本质,最终阐释艺术作品本身。

五、艺术史批评模式 社会历史批评是以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为基准,着重评价艺术的社会作用和历史价值的一种艺术批评形态。这种艺术批评主要以艺术作品为中心,把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艺术家的生平和社会影响联系起来,着重考察其社会功能和历史价值。

五、艺术批评 19世纪法国丹纳《艺术哲学》将种族、环境和时代三要素出发,进行艺术批评。“艺术家本身连同他所产生的全部作品,也不是孤立的。有一个包括艺术家在内的总体,比艺术家更广大,就是他所隶属的同时同地的艺术宗派或者艺术家家族。”“要了解一件艺术作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精神文明的产物和动植物界的产物一样,只能用各自的环境来解释。”

五、艺术批评 2)心理学批评模式 心理学批评从创作主体——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入手来评价艺术。它既可以从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创作中的心理活动来理解艺术作品,也可以从艺术作品折射出的心理因素出发来反观艺术家的心理窗台。

五、艺术史批评模式 20世纪奥地利弗洛伊德。人的精神活动由意识、前意识、无意识共同形成的一个动态结构。无意识是人的本能,其核心是性欲。典型表现是“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认为达芬奇《岩间圣母》中婴儿的神态表现出恋母情结,就是画家这个孤儿自己恋母情结的一种表现。《哈姆雷特》王子犹豫不决,一再错过复仇机会,就是因为他内心深处的恋母情结。

五、艺术批评 3)文本批评模式 文本批评认为艺术作品本身是一个自足整体,其意涵和魅力需要从文本中寻求。文本批评认为,艺术作品是不依赖任何外在东西的独立自足整体,是一种由组织的符号结构。文本批评不从历史背景、艺术家生平、心理结构、创作动机出发,只从作品本身的语言、结构等形式出发,追寻作品自身的意蕴和审美价值。

五、艺术批评 20世纪英国克莱夫·贝尔《艺术》“在每件作品中,激起我们审美情感的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组合起来的线条和色彩,以及某些形式以及其相互关系。这些线条和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组合,这些给人以审美享受是形式,我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 20世纪美国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艺术史象征着人类情感的形式之创造”“音乐史感情生活的音调比拟。”“所谓艺术符号,就是情感的意象,这种意象就是通过空间、音乐中的音程或者其他一些虚幻的和可塑性的媒介创造出来的生命和情感的客观形式。”

五、艺术史批评模式 4)伦理批评模式 伦理批评就是道德批评,是以道德为标准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的艺术批评形态。伦理批评的基本范畴是善与恶,对艺术的功能特别强调教化,是古老的批评方式。 张彦远“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 《毛诗序》“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谢谢观赏 李嘉璐 TEL:13880688727 E-mail:576459404@qq.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