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1987: 中國改革開放與中美關係蜜月期 (蘇格:第13-14章 頁494-570) 台灣、美國與中國三邊關係-課堂報告 1979-1987: 中國改革開放與中美關係蜜月期 (蘇格:第13-14章 頁494-570) 報告人:王榮霖 日期:2006年3月30日
報告大綱: ●雷根政府的新現實主義 ---美蘇關係、美中關係、美台關係 ●美中簽署《八一七公報》 ---認知 VS.承認 ●中美蜜月期 ---高層互訪 經貿互利 戰略安全 ●一國兩制:美中台三角習題 ---50年不變 美國與台灣反應
雷根政府的新現實主義 政策調整:重振國威與保守勢力抬頭 1980美國大選,雷根上台: 1,國際:蘇聯對外擴長咄咄逼人,1979出兵阿富汗,伊朗回教革命勝利; 2,國內:1980年,通膨達13.5%,經濟困頓,伊朗人質事件重挫美國形象; 雷根 VS.卡特:外交政策重大不同 1,對蘇聯必須堅決推行嚇阻戰略; 2,以實力追求和平; 3,美國對外政策,增強意識型態成分,;
美國軍事戰略的一箭三雕: ●1982年美國國防報告:要同過去的戰略思想決裂 -在任何情況下,都要能同蘇聯「在任何有關美國切實利益的地區打任何規模,任何形式的戰爭,並且獲得勝利。」 ●雷根政府的美國軍事戰略調整: 1,發展高科技的核戰略防衛體係: -1984年,雷根宣佈實施SDI星戰計劃,其目地即是「一箭三雕」戰略:強化國防力量,刺激工業發展及科研,以及最重要的,引蘇聯上釣,藉由美蘇軍備競賽,拖垮蘇聯。 2,化被動為主動,先發制人: -以「新靈活反擊」取代「一個半戰爭」,針對蘇聯在全球各地可能的較量及意圖,採取主動靈活的打擊,避免讓蘇聯擴張造成事實; 3,從事非正規戰的「低強度戰爭」: -以高科技手段,速戰速決,對象包括:反恐,反暴,應急及推護和平等;
雷根的邪惡帝國VS.戈巴切夫的新思維 1,蘇聯調整了內外政策 2,因應美國本身的經濟需求 3,日本的經濟堀起造成美國壓力 ●1981-1985,雷根政府對蘇戰略,係以軍經力量與蘇進行軍備競賽,企圖拖垮蘇聯,迄1985年3月,戈巴切夫出任蘇共總書記,由於內外形勢出現變化,美國調整了對蘇的政策: 1,蘇聯調整了內外政策 2,因應美國本身的經濟需求 3,日本的經濟堀起造成美國壓力 4,無法確保第一擊毀滅對手 5,伊朗門醜聞,重創雷根政府
角色理論:雷根對華政策的起伏 1,1980,競選中的雷根: 2,1981年,當選後的雷根: ●候選人雷根,與當選者雷根:換了位置,換了腦袋 -嘲弄卡特政府對蘇政策是「以水對火」,鼓吹兩個中國或一個國家兩個政府,誓言一旦當選,將根據台灣關係法,恢復與台灣的官方關係。 -中共的回應:1980年8月20-23,雷根的副總統搭檔布希赴北京,鄧小平明白告訴布希:「美國不要以為中國有求於美國,就可以吞下台灣這個苦果,中國決不會吞下的。」 2,1981年,當選後的雷根: -1月19日美方宣布:只邀請中共駐美大使柴澤民出席雷根就職大典,任何來自台灣的人士,只能作為個人參加; -台灣的反應:原本受邀的台灣官方代表,國民黨秘書長蔣彥士則因「患重感冒住院治療」,而沒有出席。
雷根政府對華政策的內部分歧 1,極端保守派: 2,親台與自決派:美國國會 3,聯中抗蘇派: 不反對同中國交往,但應與台灣關係維持平衡,包括:總統顧問米斯,國安助理艾倫,白宮辦公室副主任迪佛 2,親台與自決派:美國國會 -親台:恢復美台官方關係,如參議員高華德,赫姆斯等人; -台灣自決:參議員愛德華甘乃迪,索拉茲及佩爾等人; 3,聯中抗蘇派: 包括雷根本人在內,均認為蘇聯才是美國國家安全的最大威脅及障碍,因此,從美國最大的戰略利益出發,美國不宜因為台灣問題而在同蘇聯的戰略對抗中,失去中國,此派人物以親身參與中美關係正常化的副總統布希及國務卿海格等人為代表。
雷根政府的「雙軌」政策 1,同中國交往,是戰略現實也是戰略必要 2,台灣關係法與建交公報非不相容 1,美國在亞洲的存在,將是永久性的 ●1981年3月16日,國務卿海格接受《時代》,具體陳述雷根政府對華政策的兩個重要架構: 1,同中國交往,是戰略現實也是戰略必要 -與中國關係正常化,具有壓倒一切的重要性: 2,台灣關係法與建交公報非不相容 -海格:「設想在遵守美國對台灣關係法的基礎上,同台灣人民保持非官方的關係,…,我們認為這兩者,公報與台灣關係法,並非互不相容的。」 ●1981年6月海格訪中,釋放重要的對華政策信息: 1,美國在亞洲的存在,將是永久性的 -美國正在遵循一項全面的政策以對抗蘇聯及其代理人的擴張主義 2,友好的非盟國 -美國將把中國視為「友好的非盟國」,這個新概念將構成美中關係的新基礎。
美中《八一七公報》 1,FX戰機問題: 2,葉九條出台: -1980,台灣生產F-5E戰機合約期滿,台灣希望採購更先進的FX戰機,引發美國行政與國會之間的激辯,而中國則堅持不拿原則作交易,但美方則始終嚴守必須「和平解決」的原則。 2,葉九條出台: 1981年9月30日,中共全國人大委員長葉劍英提出所謂「表達祖國和平統一」的九條建議,主要包括: -國共進行兩黨平等談判,實行第三次合作: -台灣可以作為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權,並可保留軍隊; -台灣現行社會及經濟制度不變,同外國的經濟及文化關係不變; -台灣當局和各界代表人士,可擔任全國政治機構的領導職務;
中美《八一七公報》 3,美中談判:從僵局至發表 -促使雷根下最後決心,海格的提醒: 在處理同中國的關係時,一定要遵循美國的目標,這就是「維持與中國的戰略關係,維護美國的榮譽,並通過一種解決方案保証台灣人民繼續幸福生活。」 -1982年8月15日,美中達成協議,並於17日發表了包括九條的美中聯合公報,其中第六條極為關鍵: 「考慮到雙方的上述聲明,美國政府聲明,它不尋求執行一個長期向台灣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灣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數量上,將不超過中美建交後近幾年供應的水平,它準備逐步減少它對台灣的武器出售,並經過一段時間導致最後的解決。」
中美《八一七公報》 5,美國向台灣作出六點保証: -美方不同意設定期限停止對台軍售 -美國不會就對台軍售,與中國進行事前磋商 -美國不會同意在台北與北京之間扮演調人角色 -美國不會同意中國要求,重新修訂台灣關係法 -美國並沒有改變其對台灣主權問題的立場 -美國不會對台灣施加壓力,迫使其與北京進行談判 6,美中關係的三個法律基礎: 《美中建交公報》 《上海公報》 《八一七公報》
多極下的美中關係:蜜月期 一,美中重新審視對方 ●雙極走向多極: 80年代初期,蘇聯面臨內外交困局面,無法進行對外擴張,而美國以實力推動嚇阻的戰略,則取得重要成果,國際政治出現蘇消美漲的走向,同時,西歐及日本強勁的經濟成長,讓美國感受到重大壓力 一,美中重新審視對方 1,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987,中共確定了建設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基本路線,結構性的,經濟改革及開放,全面啟動,中國出現巨變; -美蘇爭霸已相對緩和,雙方既競爭又對話; -為確保外交為中國現代化服務,需要一個儘可能長的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鄧小平說: 獨立自主、真正不結盟、不打美國牌、也不打蘇聯牌、也不允許別人打中國牌 2,美國:新現實主義的對華政策 -視中國為「友好的非盟國」 -更重視發運日本等盟國的作用 -不偏重經濟,也不偏重戰略安全,是使兩者相輔相成的「全面性關係」 3,美中高層互訪與交流 -1984年1月中國國務總理趙紫陽訪美,1985年7月,中國國家主席李先念訪美; -1984年4月雷根訪中,鄧小平面勸雷根:美國應從其把南韓,以色列,南非與台灣視為「航空母艦」的政策中走出來。
美中蜜月期中的「2H3T」 一,美中全面發展經貿互利關係 二,美中戰略安全關係升級 三,文化,教育,新聞等交流 -美中貿易:1981-1987,雙邊貿易逾450億美元,美國成為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及中國第二大出口市場; -迄1989止,美中合資及獨資企業達949家,協議投資額41億美元,佔外國在中國投資總額的12.4%; -至1990年底,中國在美合資及獨資項目217家,投資額1.07億美元 -1979-1983:美國對中核貸總額2.03億美元 二,美中戰略安全關係升級 -1981年7月「雙倍政策」:允許美商對中國出口的技術等級和性能能達到對蘇聯出口的2倍; -1983美國防部長溫伯格訪中,1984中國國防部張愛萍訪美; -美中共享關於蘇聯軍事動向情報,以及監測蘇聯進行地下核試爆; -中國售美數架仿米格21型戰機,美國同意有選擇地向中國出售武器,並同意在美國基地代訓中國戰機飛行官 -美國對中國軍售升溫:由1984年的800萬美元,激升至1989年的1.062億美元; 三,文化,教育,新聞等交流 -1978-1991初,中國赴美留學生達7萬人,成為留學美國最多的國家; -1988年,美國派駐北京採訪的媒體達25家,中國派駐美國的10家媒體; 四,2H3T:80年代的美中爭議核心 2H:1982胡娜(Hu Na)尋求政治庇護,1982年,美公民向美法院申訴,要求中國償還清政府於1911年舉借的湖廣(Huguang)鐡路債券; 3T:紡織品(textile)貿易協議,「雙倍政策」的技術轉讓(technoloay transfer),以及台灣問題(Taiwan)
《一國兩制》的確立及美台反應 ●一國兩制的形成: 一,1983年6月,鄧小平會見楊力宇: 二,基本國策: -「問題的核心是祖國統一,和平統一已是國共兩黨的共同語言,但是,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 -「台灣的黨政軍系統,都由台灣自己來管,中央政府還要給台灣留出名額.」 二,基本國策: -1984年5月,「一個中國,兩種制度」正式寫入中共第六屆人大《政府工作報告》並通過,成為中國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國策. -1984年12月,中英簽署包括12條方針的香港回歸聯合聲明;1987年4月,中葡簽署澳門回歸聯合聲明 三,《一國兩制》為何是五十年不變?可信度? -鄧小平估算,要使中國達到小康水平,接近已開發國家的經濟發展程度,還需50年時間 -鄧小平:「我們說話是算數的,不搞小動作.」
美國對對《一國兩制》的反應 ● 美國肯定中英處理香港的模式,但對於以《一國兩制》處理台灣問題,則出現激烈論戰: 一,贊成美國介入: ● 美國肯定中英處理香港的模式,但對於以《一國兩制》處理台灣問題,則出現激烈論戰: 一,贊成美國介入: 1,海峽兩岸領導人均持一個中國觀點,且年事已高,由於存有台灣獨立的可能性,為美國利益著想,美國在中國統一問題上採取更積極的作用是適宜的; 2,中國領導人對和平統一是真誠的,只要台灣降下國旗,中國可能滿足台灣要的一切條件; 3,美國面臨提高自己威望和利益的良機:介入不但可獲中國好感,也可因確保台灣經社制度不變而維繫美國在台最大的經濟利益; 二,反對美國介入: 1,台灣沒有討論中國統一問題的意願,況鄧小平之後,中國政策能否持續不變是未定數; 2,美國國內親台及支持台灣自決的力量交織; 3,當前美中關係不錯,一旦中國實現統一,對美國「實質意義」不大; 4,多數美國亞洲盟友,支持美國現行對華的「雙軌」政策; 三,美國態度的微妙轉變: 由不介入、不調停、不提方案在一中架構內,歡迎兩岸的接觸 -1987,美國務卿舒兹訪中:「美國歡迎有助於緩和台灣海峽緊張局勢的發展,包括間接貿易和日益頻繁的民間交流在內。」 -1987,美國助理國務卿席古爾進一步闡釋:「我們唯一關心的是,使這個問題能以和平的方式解決。」
台灣對對《一國兩制》的反應 三,台灣大陸政策鬆綁 一,1982,蔣經國接受《新聞周刊》專訪,回應一國兩制問題,重點: -問題在中國的前途而非談判; -中共不守信,中共的保証不實際,台灣不需大陸資助,台灣的企業人士不願意赴大陸投資,允許台灣人民提出興革建議,簡直是幻想。 二,只有「中國問題」,沒有「台灣問題」: 1982年6月,行政院長孫運璿發表聲明 -「如果讓大陸與台灣統一成一個『自由中國』,那麼,中國的統一就根本不成問題。但真正的問題是『中國大陸問題』,也就是中國大陸人民應否長期生活在共黨統治之下的問題。」 -「只要大陸上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均與自由中國的差距不斷縮小,中國和平統一的條件自然會漸趨成熟,到那時候,統一的障礙自然就會減少。」 三,台灣大陸政策鬆綁 -1987年7月5日:台灣宣布解除台灣地區長達38年的戒嚴令。 -1987年11月2日:台灣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 -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去世,李登輝主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