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 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组织开展与 “ 第一书记 ” 帮扶村党支部结对帮扶活动 历史文化学院学生党支部 2014 年 5 月 曲阜师范大学 2013 年度 党支部创新活动方案结题验收汇报.
Advertisements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路 2015
联系电话: 联 系 人:李爱玲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文献(CASHL)传递 联系电话: 联 系 人:李爱玲
必修3 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面试公开课 封面 山西省考面试QQ交流群: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文化生活 复习知识要点.
复习旧知 1.怎样理解文化是既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CET4 translation 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正对旅游产生兴趣,这是近年来的新趋势。年轻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可以归因于他们迅速提高的收入和探索外部世界的好奇心。随着旅行多了,年轻人在大城市和著名景点花的时间少了,他们反而更为偏远的地方所吸引。有些人甚至选择长途背包旅行。最近调查显示,很多年轻人想要通过旅行体验不同的文化、丰富知识、拓宽视野。
2.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个人金融产品营销与业务创新 中国民生银行零售银行部 成都.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文化基础》第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第一轮复习 第五课 文化创新 二、文化创新的途径.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中国药物GCP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李见明         北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必修三 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考点层解·把书读透 考点一
《旅游电子商务》课程作业.
在PHP和MYSQL中实现完美的中文显示
                                                                                                                                                                
云南大学 2015年 学生社会服务计划 往期活动剪影.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Geophysical Laboratory
扁平化精美IT工作实施规划 涛说PPT.
园林专业本科阶段课程拓扑图:平台期课程 通识 12 数学 14 物理 4 化学 11 英语 6 政治 14
Tatsachen über Deutschland
第九章 艺术表演的生产 表演艺术:通过人的演唱、演奏以及人体动作、肢体语言来表现生活的艺术。
姓名XXX.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Greening One Belt One Road The Role of NGOs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电子软件互联网 扁平化创意手绘模板 专业PPT定制 封面和内页的所有素材均可自由配色分层编辑.
今日中国 ——浅谈孔子学院发展必要性 杨智强.
西藏 Tibet.
职场培训●工作计划●汇报总结●项目策划 明确目标 精准出击 动态 红黑双色,版式工整,通用实用,动态页面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OWASP中国介绍 作者:RIP 时间:
I’M NOT SUPERMAN 杨c不是超人的自我介绍 I’M NOT SUPERMAN 杨c不是超人的自我介绍.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大学生口语学习风暴讲座 ——Blair.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ESA)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K01 我来讲新闻.
从社交网络游戏中发现艺术的灵魂 Brad MacDonald 麦泊然 艺术总监
祝愿我们的国家和党永远强大, 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让我们一起为党呐喊,为党祝福!.
环境保护 / 能源 / 绿色城市 / 生态环境 / 林业局
请添加标题 请添加作者.
2019/9/19 互联网产业、立法与网规 张钦坤 腾讯法务部.
Sssss.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校园之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 三 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知识大展台】

【助记小窍门】 【理解记忆】 把握文化的多样性需在了解多样性表现的基础上把学习重心落在如何“看”和如何“待”的问题上。在“看”的方面,要着重看到文化多样性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在“待”的方面,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比较记忆】 1.对民族节日的认识 民族习惯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 √

2.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 √

【图解记忆】

核心考点一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民族 节日 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化 遗产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世界上许多以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类著称的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透视文化多样性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文化是民族的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文化是世界的 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

3.尊重文化多样性 正确 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尊重 文化 多样 性的 必要 性及 要求 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正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尊重 文化 多样 性的 原则 尊重文化多样性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知识拓展】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

【重点突破】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1)世界文化多样性主要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表现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各方面。

(2)比较民族节日与文化遗产。 民族节日 文化遗产 地位 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意义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态度 挖掘民族节日的文化内涵 保护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坏

正确理解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世界性 民族性 含义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 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原因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规律 各民族间存在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世界性 民族性 辩证 关系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存在于文化的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文化的民族性表现出来 错误 倾向 要反对割裂文化的个性和共性的错误倾向。只看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而看不到共性和普遍规律,就否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的基础;只看到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共性,而看不到存在的差异,就否定了各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也否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和融合的必要性

【知识拓展】文化遗产、世界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的区别与联系 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分为三类: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含有文化与自然两方面因素的双重遗产。此外,还开展确定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的工作 并非所有的文化遗产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是指有着世界意义的文化遗产,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遗产只有通过一定程序确认后,才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 联 系 都是人类的宝贵财富,除世界遗产中的自然遗产之外,都有着厚重的文化价值,对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能把世界遗产等同于文化遗产,也不能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

【考题体验】 1.(2013·浙江文综)斯瓦希里语版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 时代》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热播。坦桑尼亚观众在欢笑中领 略中国媳妇处理婆媳关系时的善良和智慧,在感动中体会中国 “和”文化的美好。该剧成功走出国门说明 (  ) A.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B.对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与发扬 C.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具有共通性 D.优秀文化能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

【解析】选C。本题考查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文化的作用等知识。题干表明坦桑尼亚观众能够理解和欣赏中国的电视剧,这说明不同民族文化尽管有很大不同,但有共通性,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不同民族文化相互取长补短,A排除;题干也没有体现对传统文化的态度,B不符合题意;题干仅仅说明该电视剧得到坦桑尼亚观众的理解和欣赏,没有体现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D应排除。

2.(2011·福建文综)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 葩,有过“清明上河图”般的绚丽,孕育出林则徐、严复、冰心 等百余仁人名士。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以其特有的魅 力影响着人们,保护三坊七巷正在进行中。保护文化遗产  (  ) A.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B.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 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解析】选D。本题考查文化遗产。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文化遗产自然属于民族文化,故选D。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有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保护文化遗产不是重要途径,故A不选;B项说法错误,不是经济价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故C不选。

【加固训练】 1.(2012·天津文综)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  ) 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 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D.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

【解析】选C。本题考查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关系。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正是因为歌舞剧《云南映象》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体现了不同民族共同的情感,体现了中外民族共同的生活规律,因而虽然具有浓郁民族风情,也能被其他民族所接受。故C项正确。A、B、D三项皆与题意不符。

【知识拓展】《云南映象》 《云南映象》是将云南原创乡土歌舞与民族舞重新整合的充满古朴与新意的大型歌舞集锦。参与《云南映象》演出的演员70%来自云南各村寨的少数民族,演出服装全部是少数民族生活着装的原型。有“舞神”美誉的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出任总编导及艺术总监,并领衔主演。原汁原味的真实服装道具,不加雕琢的唱腔和原始自在的舞技,将传统歌舞和新锐舞蹈、现代舞美完美融合,在现实的基础上再创了神话般浓郁的云南民族风情。

2.(2013·成都模拟)“福建土楼”作为“全球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大型山区夯土建筑文化遗产”,正发挥着独有的魅力,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助推力。为此,2013年1月29日,福建省公布了《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保护规划》。保护文化遗产 (  ) ①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 ②其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③根本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④应坚持开发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①②正确阐述了保护文化遗产的作用,符合题意,故A当选。保护文化遗产根本在于发掘其文化价值,③说法错误。应坚持保护为主而不是开发为主,④说法错误。

【知识拓展】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包括闽南土楼和一部分客家土楼, 总数三千多座。通常是指闽西南独有的利用 不加工的生土,夯筑承重生土墙壁所构成的 群居和防卫合一的大型楼房,形如天外飞碟,散布在青山绿水之间。福建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被称为中国汉族传统民居的瑰宝。

【迁移应用】 经典素材: 中国“文化遗产日” 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

2013年6月8日是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为咸阳,主题是“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文化遗产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物化载体,凝结了民族智慧,体现了民族精神,在进行公民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养成社会规范,培育良好风尚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保护好、利用好文化遗产,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思维导向:我国为什么要保护好、利用好文化遗产? 提示: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核心考点二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文化传播 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文化 传播 的途 径 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文化 传播 的途 径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其他途径 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2.大众传媒 传媒的发展阶段 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传媒面向大众的标志 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大众传媒 现代社会中的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的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的地位及其功能 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文化交流 古代 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 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今天 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重点突破】 比较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文化传播的手段 文化传播的途径 文化传播的手段 区 别 文化传播的途径指的是与文化传播相关联的社会交往活动,如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此外还有留学、访问、聚会、旅游等。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 文化传播的手段是指文化传播所借助的物质技术手段,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主要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

文化传播的途径 文化传播的手段 联 系 任何文化传播途径都要借助一定的文化传播手段,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传播,无论是文化传播的途径还是文化传播的手段,都直接影响文化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

正确认识中外文化交流 (1)为什么要加强中外文化交流。 ①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各民族文化只有不断交流、借鉴和融合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才能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②中外文化交流,既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也有利于中华文化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与进步。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2)怎样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①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②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③创新文化传播方式,通过商业贸易、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文化交流。 ④借助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进行文化交流。

【考题体验】 3.(2013·江苏单科)近期,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让坦桑尼亚老百姓了解到中国老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但是该剧在翻译成斯瓦西里语时,“小叔子、小舅子、小姑子、妯娌”等称呼只能简单处理为“哥哥、姐姐”。这表明 (  ) 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 ③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④文化交流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本题以中国电视剧走向世界为视角,考查文化传播、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文化等知识。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让坦桑尼亚老百姓了解到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体现了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②应选。该剧在翻译成斯瓦西里语时,对中国文化中的有些称呼只能简单处理,体现了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③应选。题干体现了文化差异,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①不选。题干没有说明文化交流“以我为主”的原则,④不选。

4.(2012·山东文综<改造>)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  ) 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唯一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交流与传播、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认识。我国通过开办孔子学院这一途径,传播了中华文化,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①③符合题意。中国的巨大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体现了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②不符合题意。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而不是唯一途径,④错误。故选D项。

【加固训练】 3.(2014·福州模拟)2012年6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先后在新浪、腾讯两大主要门户网站开通官方微博,利用微博简洁、快速的传播特点,及时发布国家的政策措施和药学科普知识,回应网友关注,受到网友热捧。这表明 (  ) ①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②新的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解析】选B。材料中“先后在新浪、腾讯两大主要门户网站开通官方微博,利用微博简洁、快速的传播特点”说明了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①正确;微博的兴起得益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③正确。故选B。②错误,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④和题意无关。

4.(2014·玉溪模拟)孔子学院是我国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教育交流机构。目前,我国与世界许多国家合作建立了多所孔子学院,既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又发展了中国与各国的友好关系。这主要表明 (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是世界的主流文化 ③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趋同性 ④文化交流与借鉴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②③观点错误,中华文化并不是世界的主流文化,世界文化的发展不具有趋同性,故排除。设立孔子学院,增进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体现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题中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既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又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故①④入选。

【迁移应用】 经典素材: 中国“土耳其文化年” 3月21日晚主题为“2013土耳其就在这里”的2013年中国“土耳其文化年”正式拉开序幕。这次活动涵盖视觉艺术展览,音乐、舞蹈、歌剧演出,以及文学、电影和电视节目的展示。此外,中土两国的艺术家还进行了相互交流,共同举办了各类文化活动,开展了新媒体领域的交流,并组织了非营利性的推介活动。活动走进了中国的12个城市,来自土耳其的艺术家为中国民众展现土耳其灿烂的古代文明和优秀的现代艺术作品。

2012年土耳其“中国文化年”在土耳其40个城市举办了共85项活动、400多场表演,吸引了超过100万名土耳其观众。 思维导向:中土互办文化年对我国有什么积极意义? 提示:中土互办文化年,有利于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我国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世界各国对我国文化的了解,提升我国文化的影响力,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关注文化差异 促进文化交流 【考情考向】

【热点点击】   材料一 2014年2月5日,第32届巴黎语言博览会在法国巴黎凡尔赛门展览中心开幕,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30个国家的180余家教育机构、出版商、语言培训学校及翻译机构参展。与往年一样,本届博览通过推介会、讲座、报告、电视节目和文艺表演等一系列交流和互动活动,促进了国际间文化对话,帮助参观者体验了不同国家的语言和文化。

材料二 2013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9月15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博览会发来贺信。习近平表示,本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以“传承友谊、深化合作、共同发展”为宗旨,以“中阿携手、面向全球”为主题,展望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及世界其他地区国家合作的美好蓝图,对推进双方全方位交流合作很有意义。

【命题角度】 1.第32届巴黎语言博览会促进了国际间文化对话。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提示: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2.本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以“传承友谊、深化合作、共同发展”为宗旨,以“中阿携手、面向全球”为主题,展望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及世界其他地区国家合作的美好蓝图,对推进双方全方位交流合作很有意义。简述这一作用的理论依据。 提示: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推进政治合作、经济的交流和发展。经济、政治的交流与合作又会进一步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热点专练】 1.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都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元的自然资源和稳固扎实的发展基础,和平、稳定与发展符合双方人民的共同利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共同梦想。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共同梦想表明 (  ) A.不同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B.要积极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 C.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D.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

【解析】选C。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共同梦想表明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C当选。A、B、D不符合题意,不选。

2.中国国家汉办自2005年开始参加巴黎语言博览会,2014年已是第10年参加。通过参加该博览会,许多国家和人民增加了对汉语和中华文化的了解。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语言博览会的意义在于 (  ) A.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具有共性 D.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解析】选A。A是文化交流的意义,当选。B、C、D说明了文化是民族的,文化是世界的,都不反映题意,排除。

考点一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2014·潍坊模拟)2013年6月22日,我国申报的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目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意大利的世界第二大遗产国。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它是 (  ) ①展现中华文化的凝固艺术 ②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 ③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载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D。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所以①把文化遗产看作是凝固的艺术是不正确的。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所以③是错误的。材料中的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的文化遗产数量多都表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文化遗产的作用,所以,通过排除①③可以很明确地选出D项。

2.(2014·六安模拟)斯塔布斯说:“并不是所有东西都是能挽救的,但我们应该明白正在失去什么。”中国文化遗产正在被破坏。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文化遗产的是 (  ) A.提高文物保护水平,创新文化遗产管理制度,一处遗产可以分属多个单位管辖,加强监督,协调管理 B.加强中华古籍保护与出版,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 C.拓宽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鼓励各地积极发展依托文化遗产的旅游及相关产业 D.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使城市的风貌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更具内涵和底蕴

【解析】选A。本题考查文化遗产。我国目前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制上存在多头管理、政令不一现象,如一处遗产地往往分属多个单位管辖,各有各的利益、各有各的背景、各有各的靠山,互相掣肘,最终遗产遭殃,故A符合题意。

考点二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3.借助互联网这个分享的平台,美国、欧洲的世界名校的网络公开课在中国掀起了阵阵旋风,广大网民实现了与世界名校公开课的“亲密接触”。这表明 (  ) ①大众传媒的发展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②大众传媒的发展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④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影响日益扩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D。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而不是手段,故②③错误;广大网民实现了与世界名校公开课的“亲密接触”,既体现大众传媒对人的影响,又体现出教育的影响,故①④正确。

4.2013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与来华参加“汉学家与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的各国汉学家座谈,希望各国汉学家深入研究和传播中华文化,推动汉学研究繁荣发展,做中华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刘部长的希望是因为 (  ) ①汉学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 ②各国汉学家是中华文化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③访问学者对文化传播有独特的作用 ④中外文化交流能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D。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材料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说明了汉学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并且访问学者也是推动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选D。②错误,文化传播的途径很多,不能说“各国汉学家是中华文化传播的最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