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漫畫之父」- 豐子愷
生平 豐子愷,1898年(清德宗光緒24年)11月9日在浙江省崇德縣石門灣出生。 是散文家、畫家、文學家、美術與音樂教育家。以中西融合畫法創作漫畫以及散文而著名。 父親是中國史上最後一年及第的舉人。他是長男,排行第7,有6個姊姊,1個妹妹和兩個弟弟。
豐子愷在讀師範時期,有兩位恩師。 一位是藝術家李叔同,一位是教育家夏丏尊。 在李叔同的影響下,豐子愷努力寫生、觀摩西洋名畫、學習繪畫理論,也學習音樂。 夏丏尊則培育豐子愷文藝寫作。 1919年,豐子愷在「淅江第一師範」畢業,出國深造美術是他的理想。於是他賣祖產,並向姐夫借了四百元錢,到東京展開他的留學生涯。
他在東京作短期進修。美術方面,豐子愷專心學習炭筆畫。 在日本期間,他深被竹久夢二的畫集吸引。竹久夢二是日本一位自學成功的畫家,專攻簡筆漫畫,在當時可謂自成一家。竹久夢二的畫構圖技巧來自西方,但畫趣卻是東洋味。豐子愷認為,這些畫作簡直就是「無聲的詩」。從竹久夢二的作品中,豐子愷找到了日後美術發展的方向及途徑。
豐子愷在日本遊學10個月,金錢用盡後不得已返回中國。回國後迫於家計,他再執起教鞭,授課講學。 豐子愷創作漫畫的動機,先是因校務會議過於沉悶,於是他便觀察同事不同的姿態,之後畫成圖稿,頗覺有趣。1922年12月他開始嘗試漫畫創作,為中國漫畫藝術的先驅,漫畫造形簡約,畫風樸實,饒富童趣,在眾多畫家中,別樹一格。往後日子他曾到香港、台灣及其他各地舉辦畫展。 1925年,《文學周報》開始連續刊載豐子愷的畫作,標題為「子愷漫畫」。
1945 -中日抗戰勝利後,豐子愷回到杭州定居。 1949 -在香港舉行畫展。後來遷住上海居住。 1960 -上海市 「中國畫院」成立,擔任首任院長。 1961 ~ 1965 -展現他的文藝成就 翻譯日本古典名著長篇小說《源氏物語》 (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小說)。 1966- 「文化大革命」,他蒙受屈辱;背着「莫須有」 的罪名,遭批鬥、迫害,摧折他的身心。 1975 - 8月,癌症病發,9月15日在上海逝世,享年76歲。
豐子愷作品 藝術方面: - 藝術理論著作《豐子愷美術講堂》、 《豐子愷音樂講堂》 - 彩色畫冊《子愷漫畫選》 - 漫畫集《子愷漫畫》、《護生畫集》等。 *《護生畫集》的描繪題材以救護普世動物、愛護天地萬物為主,即所謂 「護生」;背後的精義是希望透過愛護生命,培養大眾有慈憫、仁愛、 和平的心,實為「護心」。以「護生」與「護心」為內容的 《護生畫集》因而成為眾人津津樂道的佳作。 文學方面: -翻譯作有多日本古典小說及俄國著作等。
風格和特色 創作具有情味 繪畫有精神目的,能夠撫慰人的情感。 關注人世間種種事物,題材與現實生活有密切聯繫,以生活周遭的人事物為主。 畫作往往蘊含憐憫與仁愛。 內容有諷刺、娛樂或是教育等成份,皆能感動人心,獲得大眾的共鳴。
兒童漫畫 寥寥數筆,既有中國畫的藝術美;其故事卻又超越了藝術的範疇,展現出人性的美。 名言:「我希望畫中含有意義 -人生情味或社會問題。我希望一幅畫可以看看,又可以想想。」 兒童漫畫 堅信人間有情,以純真、赤子之心去設身處地體驗兒童的 生活,從而創作出無數耐人尋味的兒童漫畫。 . 9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