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講: 安定成長期からバブル、そして平成へ 日本文化史 History of Japanese Culture 第二十五講: 安定成長期からバブル、そして平成へ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日本語文學系 徐興慶 教授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徐興慶、徐翔生、黃翠娥、黃智暉、田世民、 黑田秀教、橫路明夫、橫路啟子等編著《日本文化》(全華圖書、2010)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1
第十六章 安定成長期からバブル、そして平成へ 第十六章 安定成長期からバブル、そして平成へ 第一節 時代の流れ (一)社会の状況 (二)ライフスタイルの変化 (三)メディアの変化 2
第一節 時代の流れ 日本泡沫經濟 日本在 1980 年代後期到 1990年代初期出現的一種日本經濟現象。 第一節 時代の流れ 日本泡沫經濟 日本在 1980 年代後期到 1990年代初期出現的一種日本經濟現象。 右圖為 1989 年三菱花 2000 億日圓(當年幣值)購入紐約洛克菲勒中心14棟摩天樓,成為泡沫經濟時代日本進軍海外地產的經典之作,泡沬破滅後幾乎全數遭到拍賣。 3
第一節 時代の流れ 今上天皇 本名明仁,是日本第 125 任天皇,於 1989 年 1 月 7 日即位,年號為平成,從此日本進入平成時代。 第一節 時代の流れ 今上天皇 本名明仁,是日本第 125 任天皇,於 1989 年 1 月 7 日即位,年號為平成,從此日本進入平成時代。 明仁同時也是魚類學家。 明仁的皇后-美智子是日清製粉公司正田英三郎的長女,日本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皇后。 4
第一節 時代の流れ 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 奧姆真理教是日本民間團體所創立的邪教組織,創立於 1984 年,教主為麻原彰晃,1995 年 3 月 20 日策畫了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左圖為主要發生地,奧姆真理教在 2000 年破產,現已瓦解。 5
第十六章 安定成長期からバブル、そして平成へ 第十六章 安定成長期からバブル、そして平成へ 第二節 映画と文学 (一)映画の流れ (二)文学の動き 6
第二節 映画と文学 北野武(1947-) 漫才(相聲)演員(以色情相聲演員出道)、導演、演員、主持人、大學教授。 第二節 映画と文学 北野武(1947-) 漫才(相聲)演員(以色情相聲演員出道)、導演、演員、主持人、大學教授。 導演的電影《花火》,於 1997年獲得第 54 屆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7
第二節 映画と文学 《伊豆的舞孃》 川端康成的成名作短篇小說,1926年 1 月至 2 月間由「文藝時代」發表。 第二節 映画と文学 《伊豆的舞孃》 川端康成的成名作短篇小說,1926年 1 月至 2 月間由「文藝時代」發表。 《伊豆的舞女》曾先後 6 次被搬上大螢幕,深受日本人喜愛。 8
第二節 映画と文学 大江健三郎 是日本當代著名存在主義作家。出生於日本四國偏僻的山村,在東京大學修讀法國文學。 第二節 映画と文学 大江健三郎 是日本當代著名存在主義作家。出生於日本四國偏僻的山村,在東京大學修讀法國文學。 1957 年正式踏上文壇時便贏得了「學生作家」、「川端康成第二」等。 同時是日本第二位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主要作品有《飼養》、《死者的奢侈》、《我們的時代》等等。 9
第二節 映画と文学 村上春樹 是日本小說家、美國文學翻譯家。 熱愛音樂。29 歲開始寫作,第一部作品《聽風的歌》,即獲得日本群像新人賞。 第二節 映画と文学 村上春樹 是日本小說家、美國文學翻譯家。 熱愛音樂。29 歲開始寫作,第一部作品《聽風的歌》,即獲得日本群像新人賞。 1987 年第五部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在日本暢銷四百萬冊,廣泛引起一股「村上現象」,在台灣也具有相當的知名度。 10
第十六章 安定成長期からバブル、そして平成へ 第十六章 安定成長期からバブル、そして平成へ 第三節 若者文化―街へ出る若者たち (一)時代背景 (二)ヤンキー文化 11
第十六章 安定成長期からバブル、そして平成へ 第十六章 安定成長期からバブル、そして平成へ 第四節 テレビ文化の隆盛と衰退 (一)芸能界―スターからアイドル、プロデューサーへ (二)音楽以外のテレビ文化 12
第十六章 安定成長期からバブル、そして平成へ 第十六章 安定成長期からバブル、そして平成へ 第五節 バブル景気とその後の文化 (一)バブル景気 (二)バブル景気に関連した文化 13
第十六章 安定成長期からバブル、そして平成へ 第十六章 安定成長期からバブル、そして平成へ 第六節 キャラクター文化―漫画・アニメ・ゲーム― (一)漫画 (二)アニメ (三)その他のキャラクター文化 14
第六節 キャラクター文化―漫画・アニメ・ゲーム― 第六節 キャラクター文化―漫画・アニメ・ゲーム― 《週刊少年 Jump》 日本集英社發行,於 1968 年 7 月創刊,當時是雙週刊,於 1969年轉為週刊,每周一發售。為日本發行量最高的連載漫畫雜誌, 台灣的《寶島少年》(東立出版)和香港的《EX-am》(文化傳信出版)是該雜誌漫畫連載的中文版。《烏龍派出所》 《七龍珠》《城市獵人》 《灌籃高手》《幽遊白書》 《ONE PIECE》《火影忍者》等等台灣耳熟能詳的作品都是連載於該雜誌。 15
第六節 キャラクター文化―漫画・アニメ・ゲーム― 第六節 キャラクター文化―漫画・アニメ・ゲーム― 御宅族 原指熱衷及博精於動畫、漫畫及電腦遊戲的人群,而現在一般泛指熱衷於次文化,並對該文化有極深入了解的人。右圖為御宅族的聖地―東京秋葉原。 16
第六節 キャラクター文化―漫画・アニメ・ゲーム― 第六節 キャラクター文化―漫画・アニメ・ゲーム― Cosplay 泛指裝扮為動漫角色人物的行為,中文一般亦稱「角色扮演」或「角演」,指一種自力演繹角色的扮裝性質表演藝術行為。 17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來源/作者 1 本作品轉載自 Microsoft Office 2010 多媒體藝廊, 依據 Microsoft 服務合約及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2-21 2 第一節 時代の流れ~する。 徐興慶、徐翔生、黃翠娥、黃智暉、田世民、黑田秀教、橫路明夫、橫路啟子等著,2010,第一章,頁208-210,全華圖書。 依據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3 Wikimedia commobs / Rock Center New York City TauntingPanda Jan 17 2005 / Flickr,作者:ben britten http://www.flickr.com/photos/tauntingpanda/3448875/in/set-85943/。拍攝日期:2005.1.15。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Rock_Center_New_York_City_TauntingPanda_Jan_17_2005.jpg 本作品以創用CC「姓名標示」2.0版授權釋出。瀏覽日期:2014/6/1。 18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來源/作者 5 Wikimedia Commons /Anti-Aum Shinrikyo protest / 作者:あばさー / 拍攝時間:2009.11.21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Anti-Aum_Shinrikyo_protest.JPG 本作品屬公共領域著作。瀏覽日期:2014/6/10。 6 第二節 安定成長期~変化します。 徐興慶、徐翔生、黃翠娥、黃智暉、田世民、黑田秀教、橫路明夫、橫路啟子等著,2010,第一章,頁210-211,全華圖書。 依據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7 Wikimedia Commons / TakesiKitano / 作者: Rita Molnár / 拍攝時間:2000。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TakesiKitano.jpg 本作品以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2.5版授權釋出。瀏覽日期:2014/6/15。 19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來源/作者 8 Wikimedia Commons / Izu no odoriko 1954 poster /作者:Shochiku Company, Limited (松竹株式会社, Shōchiku Kabushiki Gaisha), © 1954 / 出處:movie poster made by Shochiku Company, Limited (松竹株式会社, Shōchiku Kabushiki Gaisha)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Izu_no_odoriko_1954_poster.jpg 依據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瀏覽日期:2014/6/17。 9 Wikimedia Commons / Oe kenzaburo japaninstitut koeln 041108 / 作者:Hpschaefer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Oe_kenzaburo_japaninstitut_koeln_041108.jpg 本作品以創用CC「姓名標示」3.0版授權釋出。瀏覽日期:2014/6/16。 10 Wikimedia Commons / Murakami Haruki (2009) / 作者:Galoren.com;Angr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Murakami_Haruki_(2009).jpg 本作品以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授權釋出。瀏覽日期:2014/6/2。 11 第三節 若者文化―街へ出る若者たち~いった。 徐興慶、徐翔生、黃翠娥、黃智暉、田世民、黑田秀教、橫路明夫、橫路啟子等著,2010,第一章,頁211-212,全華圖書。 依據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20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來源/作者 12 13 14 16 21 第四節 テレビ文化の隆盛と衰退~文化 第四節 テレビ文化の隆盛と衰退~文化 徐興慶、徐翔生、黃翠娥、黃智暉、田世民、黑田秀教、橫路明夫、橫路啟子等著,2010,第一章,頁213-214,全華圖書。 依據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13 第五節 バブル景気~しています。 徐興慶、徐翔生、黃翠娥、黃智暉、田世民、黑田秀教、橫路明夫、橫路啟子等著,2010,第一章,頁214-216,全華圖書。 依據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14 第六節 キャラクター文化~した。 徐興慶、徐翔生、黃翠娥、黃智暉、田世民、黑田秀教、橫路明夫、橫路啟子等著,2010,第一章,頁216-218,全華圖書。 依據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16 Wikipedia / Akihabara picture / 作者:Nickdrj / 出處:en:Image:Akihabara picture.jpg ,拍攝日期:2003.6.2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Akihabara_picture.jpg ) 本作品屬公眾領域之著作。瀏覽日期:2014/6/15。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