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第八章 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本章知识点 1.网络课程的构成与技术要求 2.网络课程的功能及特点 3.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 4.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流程 5.优秀网络课程的案例介绍 6.主题学习网站的功能与特点 7.主题学习网站的实例介绍
第一节 网络课程的基本概念 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态,为实现“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因而备受教育领域的重视。 网络课程是网络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是网络教学的基本单元,因此网络课程设计、开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网络教育的质量,乃至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一、网络课程的概念 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明确指出,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说,网络课程是指在先进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
二、网络课程的基本构成与技术要求 (一)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指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 它是以知识点为基本教学单元,通过网络多媒体的综合表现手段进行传递的课程内容。 内容应当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表达形式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范标准。 课程的内容与组织应当符合课程本身的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二、网络课程的基本构成与技术要求 (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教学资源、教学平台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 网络课程中的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素材、题库、课件库、案例库等。教学平台是指支持网络课程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的教学软件工具。 网络课程中常见的教学活动包括:在线交流、分组讨论、布置作业、作业讲评、视频讲座、探索性活动等。
三、网络课程的功能 (一)从学习资源的角度看,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 预计到2050年,人类现在所掌握的知识届时将只占到知识总量的1%左右,知识增长速度的变化可以用“核裂变”来形容。在网络课程中,教师能即时更新知识,从而保证了网络课程能即时反映最新发展。 同时,有丰富经验的一线教师将自身的教学思想、教学设计理念融入到网络课程中,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
三、网络课程的功能 (二)从学习者的角度看,网络课程可以成为其实现开放学习、终身学习的手段 现代社会对每个人提出了新的要求,每个人只有不停地学习才能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社会发展。 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传统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迫切需求,网络课程由于其开放性、更新速度快,可以成为其实现终身学习的手段。
三、网络课程的功能 (三)从教师的角度看,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在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既可以收集现成的素材,又可以开发网络课程,传统课堂教学相互补充,实现有效教学。 (四)从教育信息化的角度看,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有效途径 通过网络课程,教师与学生的信息素养得以提高,教学内容得以信息化传递。
第二节 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中应从系统的观念出发加以考虑。 第二节 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中应从系统的观念出发加以考虑。 同时随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兴起,特别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引入,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应该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
一、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 教学是由教师、学生、媒体、学习内容四个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知识的应用。 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应从课程内容的价值性、学生主体参与性、课程交互控制性与教育实践性四个基本纬度去考虑。
(一)网络课程内容的价值性 1.在教学内容选择上,遵循基础与启发拓展相结合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建立在社会的每个普通一员基础上的,因此,教学内容既要体现其基础性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2.在教学内容组织上,遵循渐进与自主选择相结合 学生认识的过程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化的过程,网络课程面向的对象是多元的,每个人的认知结构具有差异性,自主选择必不可少。 3.在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采用多种媒体形式有机结合
(二)学生主体参与性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实现的。 2.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网络的强大交互功能为学习者的合作学习提供了可能。 3.从学习者的角度考虑内容的安排与组织
(三)网络课程的交互控制性 1.实时交互与非实时交互结合 实时交互可以为学生提供即时解答。能使学习者引发共鸣,但容易破坏教学的连续性,偏离教学的主题,思考也不易深入; 非实时交互则能弥补这种缺陷,学习者会比较深入地思考,并提出核心的问题,教师与相关专家也会有充足的时间对问题进行思考给出最适宜的答复。
(三)网络课程的交互控制性 2.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结合 利用被动控制是为了实现主动交互与自我主动控制。被动控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对自我的有效管制,达到教学目的,最终还是为了实现学习者在网络课堂中不迷失自我,有效利用资源,实现自己的主动控制。
(四)网络课程的教育实践性 从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辨证关系来看,间接经验来源于直接经验,并在直接经验中得到验证。 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中,以问题情境的创设作为开始,教学内容在相关情境中的展现作为过程,以间接经验解决实际问题作为结束。能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使知识融于生活中,用于生活中,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实现自主建构。
二、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流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既应重视学生个体的自我发展,又要重视教师外部引导的重要作用。 在网络课程设计中,既强调教师的“教”,又强调学生的“学”,既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网络课程设计、开发流程图 确定教学大纲 教学设计 系统设计 素材的准备 脚本编写 课程制作 课程发布与测试 导航策略设计 交互的设计 确定教学大纲 教学设计 系统设计 界面的设计 素材的准备 脚本编写 课程制作 课程发布与测试 网络结构设计 修 改 评 价 图8-1 网络课程设计、开发流程示意图
网络课程设计开发流程 (一)确定教学大纲 它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的实质性内容,一般由说明、正文、实施要求几个部分构成。 (二)教学设计 1.需求分析 2.教学目标分析 3.确定教学内容
网络课程设计开发流程 (三)系统设计 1.界面设计 2.网络课程结构设计 3.导航策略的设计 (1)页面组织 (2)直接导航 (3)浏览历史记录 (4)线索 (5)检索表单
网络课程设计开发流程 4.交互设计 根据交互对象的不同,网络课程中的交互主要包括了人际交互方式与人机交互方式。人际交互方式又可分为实时交互与非实时交互。 每种交互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因此,在交互设计中需要将实时交互与非实时交互、人机交互与人人交互有机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发挥交互的作用。
网络课程设计开发流程 (四)脚本的编写 网络课程的脚本包括文字脚本和制作脚本两部分。文字脚本是按照教学过程的先后顺序,描述每一环节的教学内容及其呈现方式的一种形式。制作脚本是以文字脚本为基础,对系统结构设计结果的描述。 在网络课程的脚本制作过程中,既要考虑教学需求,也要考虑计算机的实际处理能力。
网络课程设计开发流程 (五)素材准备 网络课程中的素材一般包括文本、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 (六)课程制作 (七)课程的评价与修改 网络课程的评价既应注重其教育教学性、科学性与艺术性,也要从技术性的角度评价其软件指标。 (八)课程测试与发布
三、优秀网络课程实例简介 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精品课程《中国法制史》为例来说明网络课程的设计,网址为:http://www.jswl.cn/course/zgfzs/。
三、优秀网络课程实例简介
(一)《中国法制史》的界面设计 1.重视课程内容的结构设计 在结构设计上建立了良好的目录索引表。 2.良好的导航设计促进学习者进行有效的学习 学习者既可以按照传统教学的线性思路进行学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任意选择其中的教学内容进行某一部分内容的学习。 3.重视学习者的学习注意力与使用的方便性 颜色搭配对比鲜明,各个章节的网页采取了相同的风格。
(一)《中国法制史》教学内容设计
(一)《中国法制史》教学内容设计 1.教学内容呈现 既有文字型讲授型内容,同时又为学习者提供相关的图形、图像及多媒体视频与音频等多媒体素材。 2.师生交互区 学习者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互可以通过讨论区得以实现,同时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等多种形式的网络交互工具实现
(一)《中国法制史》教学内容设计
(一)《中国法制史》教学内容设计 3.练习与测评功能 学习者可以通过在线生成的测试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检测,由于网络具有即时反馈的功能,可以对学习者的测验进行即时有效的反馈。 4.学习资源 既有案例的学习,也有专家专题讲座,为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发展空间。
第三节 主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开发 主题学习网站是指在互联网络环境下,围绕某门课程与多门课程密切相关的某一项或多项学习专题进行较为广泛深入研究,以能够促进课堂教与学和解决一定课堂教学问题为目的的学习型网站。 主题学习网站的建设重在能够与课堂互动,与教学同步,辅助课堂教学,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网站的建设和开发。
(一)主题学习网站的功能 1.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实现各学科间的整合 2.改变课堂中单一的线性呈现方式,符合学习者非线性的思维习惯 3.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4.利用良好的交流平台,促进师生角色转变
(二)主题学习网站的特点 1.资源的有效整合 2.学生学习自主性有效施展 3.活动任务目的明确,安排有章可循 4.适于开展合作和探究的小组学习
二、主题学习网站的实例介绍 (一)《滕阁之风》专题学习网站 (二)《史海泛舟》主题学习网站 (三)《新e代工艺与设计》教学网
(一)《滕阁之风》专题学习网站
(一)《滕阁之风》专题学习网站 在这一主题学习网站中,设计者为学习者提供了四个层次的链接。 在“授业解惑”部分学习者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 在“优古游今”部分,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惠风和畅”部分则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交互的平台。 “春华秋实”部分则是学习者的学习成果的展示,既可以调动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也为评价学生学习提供了依据。
(二)《史海泛舟》主题学习网站
(二)《史海泛舟》主题学习网站 在这一主题学习网站中,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既可以辅助实现课堂教学,也可以作为教师与学生进行拓展的平台。可以为教师“教”与学生“学”提供有益的帮助。
(三)《新e代工艺与设计》教学网
(三)《新e代工艺与设计》教学网 在这一主题学习网站中,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自主选题的机会,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举兴趣,激发求知欲,提供了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安排,发挥网络的优势,既提供了学习资源,也为学习者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互提供了良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