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 郭書毓老師 製作 圖片來源 http://www.bookschina.com.tw/1660934.htm 郭書毓老師 製作 圖源 http://www.57read.com/cover/lrg/999/d80bd65dd73eb60c59ed50265dd1551d.jpg
目錄 朱光潛簡介 朱光潛的散文 美學的基本認識 心理距離說 延伸思考 問題與討論
朱光潛簡介 中國現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 1897-1986 圖片來源 http://baike.baidu.com/view/116093.htm#9 圖片來源 http://baike.baidu.com/view/116093.htm#9
朱光潛簡介 早期的教育背景 五四運動的洗禮 與開明書店的淵源 留學時期的研究與著作 回國後在教育界、文藝界的活動 中共建政後的思想轉變與研究方向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朱光潛三立座右銘 朱光潛的治學精神 朱光潛語錄 朱光潛書法作品欣賞 朱光潛故居
早期的教育背景 六歲到十四歲在父親開設的私塾接受嚴格的傳統教育 十五歲入洋學堂(高小) 半年後進入桐城派古文家 吳汝綸創辦的桐城中學, 因此放棄時文(八股文), 轉而摸索古文 三民版課本、教冊【朱光潛自傳(作於一九八○年,時年八十三歲)】 圖片來源 http://www.tongzhong.cn/zjtz/school.html 安徽省桐城中學校門 圖片來源 http://www.tongzhong.cn/zjtz/school.html
補充:桐城派簡介 清代古文運動的正宗流派 為方苞所開創,繼有劉大櫆、姚鼐等加以闡發。因其代表人都是安徽桐城人,故稱為「桐城派」 主張古文應嚴整簡潔,並須學習《左傳》、《史記》、先秦兩漢的散文、及唐宋八大家的古文 講究義法,提倡義理、考據、辭章並重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圖片來源 http://big5.hwjyw.com/zhwh/ctwh/zgwx/wxlp/200710/t20071010_8294.shtml 圖片來源 http://big5.hwjyw.com/zhwh/ctwh/zgwx/wxlp/200710/t20071010_8294.shtml
五四運動的洗禮 1918年進入香港大學,主要學習英國語言和文學,以及生物學和心理學 期間受到五四運動影響,毅然放棄了古文和文言,學著寫起白話文 「寫白話文時,我發現文言的修養 也還有些用處,就連桐城派古文所 要求的純正簡潔也還未可厚非。」 三民版課本、教冊【朱光潛自傳(作於一九八○年,時年八十三歲)】 圖片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ff4f201007tti.html 白話文之父─胡適 圖片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ff4f201007tti.html
與開明書店的淵源 大學畢業後由夏丏尊介紹,到浙江 上虞白馬湖春暉中學教英文,結識 了朱自清和豐子愷等新文學健將 大學畢業後由夏丏尊介紹,到浙江 上虞白馬湖春暉中學教英文,結識 了朱自清和豐子愷等新文學健將 1925年,共同在上海發起組織立達學會,創辦立達學園,隔年成立上海開明書店(開明即「啟蒙」之意) 開明書店於1930年發刊《中學生雜誌》(原名《一般》),對當時的青年學生發生相當大的影響 白馬湖春暉中學 三民版課本、教冊【朱光潛自傳(作於一九八○年,時年八十三歲)】 參考資料 http://www.helzone.com/vbb/archive/index.php/t-34151.html 圖片來源(上)http://www.zjww.gov.cn/unit/2006-02-24/54809538.shtml 圖片來源(下)http://www.qdda.gov.cn/tcs/frame.jsp?pageName=BrowseInfo&type=tcsh&id=1810186&sub_title=%E9%8D%8F?%20%E7%BB%AB? 《一般》誕生號 圖片來源(上)http://www.zjww.gov.cn/unit/2006-02-24/54809538.shtml 圖片來源(下)http://www.qdda.gov.cn/tcs/frame.jsp?pageName=BrowseInfo&type=tcsh&id=1810186&sub_title= %E9%8D%8F?%20%E7%BB%AB?
留學時期的研究與著作 1925年, 公費到英國愛丁堡大學留學,修英國文學及藝術史,兼修哲學、心理學 1929年畢業後轉入倫敦大學文學院 1930年進入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文學研究所,1933年以悲劇心理學論文獲美學博士學位 「在英、法留學八年之中,聽 課、預備考試只是我的一小部 分的工作,大部分的時間都花 在大英博物館和學校的圖書館 裡,一邊閱讀,一邊寫作。」 三民版課本、教冊【朱光潛自傳(作於一九八○年,時年八十三歲)】 朱光潛紀念館 http://www.lifeall.com/mem/161/person-detail.ahtml 圖片來源 http://www.lifeall.com/mem/161/photo-detail-1191.ahtml 1933年與夫人奚金吾女士攝於倫敦 圖片來源 http://www.lifeall.com/mem/161/photo-detail-1191.ahtml
留學時期的研究與著作 初版:1931年 初版:1933年 初版:1936年 圖片來源(左)http://www.sinoshu.com/48108/ 圖片來源(中) http://www.bookschina.com.tw/1660934.htm 圖片來源(右)http://www.apoints.com/book/theory/Index.html 初版:1931年 初版:1933年 初版:1936年 圖片來源(左)http://www.sinoshu.com/48108/ 圖片來源(中)http://www.57read.com/cover/lrg/999/d80bd65dd73eb60c59ed50265dd1551d.jpg 圖片來源(右)http://www.apoints.com/book/theory/Index.html
回國後在教育界、文藝界的活動 1933年回國,到北大西語系執教 抗戰爆發後,至川大任文學院院長 1939年成為武漢大學外文系教授, 1942年起任武漢大學外文系主任兼教務長 致力於美學研究與美育的倡導,成為三、四十年代中國深具影響力的文藝理論家、美學開拓者 三民版課本、教冊【朱光潛自傳(作於一九八○年,時年八十三歲)】 朱光潛紀念館 http://www.lifeall.com/mem/161/person-detail.ahtml 圖片來源 http://www.lifeall.com/mem/161/photo-detail-1185.ahtml 圖片來源 http://www.lifeall.com/mem/161/photo-detail-1185.ahtml
回國後在教育界、文藝界的活動 初版:1946年 初版:1946年 圖片來源(左)http://www.bookschina.com.tw/1032042.htm 圖片來源(右)http://www.bookschina.com.tw/book_detail/this.asp?book_id=1032029 初版:1946年 初版:1946年 圖片來源(左)http://www.bookschina.com.tw/1032042.htm 圖片來源(右)http://www.bookschina.com.tw/book_detail/this.asp?book_id=1032029
中共建政後的思想轉變與研究方向 中國共產黨主政後,曾被迫「思想改造」,對早期的美學思想「自我批判」;文化大革命期間,甚至慘遭迫害,瀕臨於死 晚年稍稍走出政治陰影,重回美學 探索之路 1980 年被推選為中國美學會會長 1983年北京大學為朱光潛舉辦執教 60 周年紀念會 三民版課本、教冊【朱光潛自傳(作於一九八○年,時年八十三歲)】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16093.htm#9 圖片來源 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lssdjt/content_219270.htm 執教60 周年紀念會 圖片來源 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lssdjt/content_219270.htm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朱光潛研究一生不輟,在八十 高齡之際完成《談美書簡》、 《美學拾穗集》,翻譯社會科學著作《新科學》 朱光潛研究一生不輟,在八十 高齡之際完成《談美書簡》、 《美學拾穗集》,翻譯社會科學著作《新科學》 在700 萬字的論著和譯著中,對中國文化作了深入研究,對西方美學思想作了介紹和評論,可說是中國美學史上一座橫跨古今、溝通中外的橋樑 1986年3月,病逝北京。逝世前三天,竟艱難地向樓上書房爬去,家人發現急來勸阻,他說:要趕在死前把《新科學》的注釋部分完成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16093.htm#9 朱光潛紀念館 http://www.lifeall.com/mem/161/person-detail.ahtml 圖片來源 http://162.105.138.23/bdms/b_photos.asp?id=1929 圖片來源 http://162.105.138.23/bdms/b_photos.asp?id=1929
朱光潛三立座右銘 香港大學時期:恆、恬、誠、勇 英國愛丁堡大學時期:走抵抗力最大的路! 30年代:「三此主義」,忘我精神 ※三此主義:「此身」應該做而且能 夠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擔當起,不推 諉給旁人;「此時」應該做而且能夠 做的事,就得在此時做,不拖延到未 來;「此地(地位、環境)」應該做 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 推諉到想像中另一地位去做。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16093.htm#9 圖片來源 http://blackjazz.blogdriver.com/blackjazz/1247111.html 圖片來源 http://blackjazz.blogdriver.com/blackjazz/1247111.html
朱光潛的治學精神 自我解剖,不斷批評 尋求真理,學風端正 「三此主義」,忘我精神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16093.htm#9 圖片來源 http://ent.sina.com.cn/x/2006-04-02/18551036010.html 圖片來源 http://ent.sina.com.cn/x/2006-04-02/18551036010.html
朱光潛語錄 志氣太大,理想過多,事實迎 不上頭來,結果自然是失望煩悶;志氣太小,因循苟且,麻木消沉,結果就必至於墮落。 志氣太大,理想過多,事實迎 不上頭來,結果自然是失望煩悶;志氣太小,因循苟且,麻木消沉,結果就必至於墮落。 有些人天資頗高而成就則平凡,他們好比有大本錢而沒有做出大生意,也有些人天資並不特異而成就則斐然可觀,他們好比拿小本錢而做大生意。這中間的差別就在努力與不努力了。 消遣就是娛樂,無可消遣當然就是苦悶。世間喜歡消遣的人,無論他們的嗜好如何不同,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有強旺生命力。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16093.htm#9
朱光潛書法作品欣賞 圖片來源 http://vip.bokee.com/20070918385959.html 圖片來源 http://vip.bokee.com/20070918385959.html 圖片來源 http://vip.bokee.com/20070918385959.html
朱光潛書法作品欣賞 圖片來源(左) http://www.lifeall.com/mem/161/84/photo-detail-5.ahtml 圖片來源(右) http://www.bs2005.com/bbs/thread-1493-1-7.html 圖片來源(左) http://www.lifeall.com/mem/161/84/photo-detail-5.ahtml 圖片來源(右) http://www.bs2005.com/bbs/thread-1493-1-7.html
朱光潛故居 位於桐城中學西隅,原有磚石結構房屋三間,兩坡屋頂,青磚牆壁 抗戰期間,美學宗師朱光潛曾在此居住 圖片來源 http://big5.destguides.ctrip.com/china/anqing/sight55586/ 圖片來源 http://big5.destguides.ctrip.com/china/anqing/sight55586/
朱光潛的散文 圖片來源 http://baike.baidu.com/view/116093.htm#9
朱光潛的散文 作家&美學家 知性散文&感性散文 朱光潛的散文風格 代表作《談美》簡介 《談美》序節錄 《談美》彩色圖本內頁
作家&美學家 朱光潛有兩幅面孔:既是一位世所公認的美學家,也是一名卓有成就的作家 倘若忽略了他的文學創作和文學作品,或者在閱讀朱光潛美學著作時無視於他身為作家的背景,則我們理解朱光潛的美學思想就必然流於粗疏不夠精到,我們認識朱光潛便不周全 作家朱光潛 http://yantan.org/BBS/viewthread.php?action=printable&tid=78801
知性散文&感性散文(余光中) 之一 知性和感性是相對的概念 知性包括知識和見解。知識是靜態的,見解是發乎內的思考,形成文字就是議論。從靜態的知識到動態的見解,繼之發而為議論。散文的知性是作家性情、智慧的自然流露,而不是剝削、刻意的炫耀和羅列 感性是指在散文作品裡處理感官經驗。寫景、敘事令讀者如見其景、如臨其事。好作家往往不是凌空抒情,而是藉寫景、敘事將情帶出。寫景、敘事能夠掌握得好,抒情之工幾半 散文的感性與知性---余光中 http://blog.yam.com/yen75129/article/2108593 另可參:知性散文的寫作 http://140.131.110.231/xoops/modules/newbb/viewtopic.php?viewmode=flat&order=ASC&topic_id=238&forum=7&move=next 感性散文的寫作 http://140.131.110.231/xoops/modules/newbb/viewtopic.php?viewmode=flat&order=ASC&topic_id=239&forum=7&move=prev
知性散文&感性散文(余光中) 之二 散文雖有知性和感性的偏重,一篇好的散文往往融合兩者,不可分割。如旗杆上飄揚著旗子,旗杆是知性,旗子是感性,執其一缺其一都不行,一定是知性做骨架,感性才得以發揚 影響我最深的卻是朱光潛,他筆下分析美、文學的文章,本身就是極好的文章,雖然沒有風花雪月,可是聲調的安排、比喻的妥貼、句法長短相繼,日後我自己寫批評的文章,布局、開展、呈現,條理分明,皆承朱先生的啟示 散文的感性與知性---余光中 http://blog.yam.com/yen75129/article/2108593
朱光潛的散文風格 朱光潛的說理性散文卓有成就,首先在於他有豐富的洞見 他的散文有長有短,但就算在一些短文中,他也能夠在有限的篇幅中詳細展示思路,把道理講得清晰、透徹、到位,層次分明,合乎邏輯 朱光潛把平易、流暢、清晰視為說理性散文的基本美德。「書信體」、「談話體」成為他喜歡使用的寫作形式,他追求的散文的審美效果,如同朋友之間促膝談心,開誠佈公,家常白話,娓娓道來 作家朱光潛 http://yantan.org/BBS/viewthread.php?action=printable&tid=78801 另可參:被忽視者的重返:小論知性散文的時代意義 http://tea.ntue.edu.tw/~xiangyang/tailit2.htm
代表作《談美》簡介 本書為朱光潛先生建立其早期美學理論 體系的重要著作,分為無言之美、美學 妙悟、美的境界、美學散步四個部分 本書為朱光潛先生建立其早期美學理論 體系的重要著作,分為無言之美、美學 妙悟、美的境界、美學散步四個部分 全書從「談美」為「免俗」、「人心淨化」的目標出發,順著美從那裡來、美是什麼及美的特點這一脈絡層層展開,娓娓道來,抒發了這位美學大師的人格理想、審美理想,提出了他的美學研究的理想目標,即「人生的藝術化」 朱光潛作品系列 http://chwh.zjchzx.com.cn/ReadNews.asp?NewsID=247 博客來簡體館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china/chinafile.php?item=CN10087898 圖片來源 http://www.bookschina.com.tw/1660934.htm 圖片來源 http://www.57read.com/cover/lrg/999/d80bd65dd73eb60c59ed50265dd1551d.jpg
《談美》序(節錄) 朱自清 他分人生為廣狹兩義︰藝術雖與「實際人生」有距離,與「整個人生」卻並無隔閡;「因為藝術是情趣的表現,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離開藝術也便無所謂人生;因為凡是創造和欣賞都是藝術的活動。」 孟實先生引讀者由藝術走入人生,又將人生納入藝術之中。這種「宏遠的眼界和豁達的胸襟」,值得學者深思。文藝理論當有以觀其會通;局於一方一隅,是不會有真知灼見的 博客來簡體館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china/chinafile.php?item=CN10087898
《談美︰彩色圖文本 》內頁 圖片來源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china/chinafile.php?item=CN10087898 圖片來源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china/chinafile.php?item=CN10087898
美學的基本認識 美學(esthetics) 源於希臘文,原義指感官所感知的。德國美學家A.G.Baumgarten認為:相對於研究知性認識的邏輯,應有專門研究感性認識即審美的科學。此後,美學正式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至今,美學並無公認的定義,最常見的說法是:美學是研究美的學問 美學範疇不外下列三方面:關於美和藝術的哲學探討、關於藝術批評藝術理論一般原則的社會學探討、關於審美與藝術經驗的心理學探討 中國大百科智慧藏 http://140.133.6.14:9000/cpedia/Content.asp?ID=57057&Query=1
美學的基本認識 其中,對審美經驗的心理學研究稱為審美心理學或稱文藝心理學,它構成美學的第三方面 本文「距離產生美感」的觀點,即屬於審美心理學的範疇,植基於心理學家Bullough所提出的「心理距離Psychical Distance說」 所謂「心理距離」指的是審美主體對審美客體的一種態度,或者說是二者之間的一種關係。這種態度要求主體拋開對客體的功利考慮,而僅僅有審美的考慮;這種關係要求主體割斷與客體的利害關係,而僅僅有欣賞的關係 中國大百科智慧藏 http://140.133.6.14:9000/cpedia/Content.asp?ID=57057&Query=1 三民版教冊
心理距離說 Psychical Distance 圖片來源(左)http://www.artcn.cn/art/hhys/DSYS/200612/12350.html (右)http://image1.edoors.com/data/album/medium/3840/1879/0bcc50ea95a4293c63bac879d22 39226d0219ba3.jpg 圖片來源(左)http://www.artcn.cn/art/hhys/DSYS/200612/12350.html 圖片來源(右)http://image1.edoors.com/data/album/medium/3840/1879/0bcc50ea95a4293c63bac879d2239226d0219ba3.jpg 昂格爾:汲泉女 米羅愛神
心理距離與藝術欣賞 Bullough「霧海航行」之例 如果海上出現大霧,那會有兩種情況出現:一是乘客和水手慌張,擔心安全;二是忘卻了自身的危險,轉而去欣賞海上大霧的朦朧景色,那遠離塵世的沉寂給人以恬靜的超然感覺 Bullough認為:前一種情況,海霧與我們的切身利害完全重疊在一起,中間不存在距離,所以只能感受到海霧帶來的災難;後一種情況,海霧與我們的利害間插入了一段距離,我們能夠換另一種不同尋常的眼光去看海霧,所以能夠看到海霧客觀上形成的美景 換另一種眼光看世界——談審美心理距離 http://www.pkucn.com/redirect.php?fid=28&tid=17516&goto=nextoldset 巧用話題材料寫作文 http://fjtct.now.cn:7751/www.ht88.com/article/article_5283_1.html 圖片來源 http://plaza.rakuten.co.jp/kk0070/diary/200607190002/ 圖片來源 http://plaza.rakuten.co.jp/kk0070/diary/200607190002/
心理距離與藝術欣賞 由此可知, Bullough所說的「距離」,不是實際的時空距離。這種距離的插入,是靠自己的心理調整而實現的,所以叫做「心理距離」 古往今來,詩人、藝術家之所以能從尋常痛苦甚至醜惡的事物裏發現美和詩意,就是因為他們通過自己的心理調整,能夠將事物擺到一定的距離加以觀照和品味的緣故 換另一種眼光看世界——談審美心理距離 http://www.pkucn.com/redirect.php?fid=28&tid=17516&goto=nextoldset
心理距離與藝術欣賞 舉例:詩人的眼光看竹子 寒天草木黃落盡,猶自青青君始知(岑參)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李白) 綠垂風折筍,紅綻雨肥梅(杜甫) 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劉長卿)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鄭燮) ◎竹子在詩人的「心理距離」的作用下,已進入了藝術世界,獲得了美的意味 換另一種眼光看世界——談審美心理距離 http://www.pkucn.com/redirect.php?fid=28&tid=17516&goto=nextoldset 圖片來源 http://wallcoo.download.it168.com/nature/bamboo_forest/html/image1.html 圖片來源 http://wallcoo.download.it168.com/nature/bamboo_forest/html/image1.html
心理距離與藝術欣賞 距離的內在矛盾 藝術欣賞中的心理距離,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無論是太近還是太遠,都要喪失心理距離 解決之道 朱光潛:「創造和欣賞的成功與否,就看能否 把距離的矛盾安排妥當,距離太遠了,結果是 不可瞭解;距離太近了,結果又不免讓實用的 動機壓倒美感,不即不離是藝術的一個最好的 理想。」 〈心理距離與藝術欣賞〉童慶炳教授http://72.14.235.104/search?q=cache:t2xcNaOWnlcJ:www.wenyixue.com/html/jiaoshouwenji/tongqingbing/2008/0421/2166.html+%E2%80%9C%E5%BF%83%E7%90%86%E8%B7%9D%E9%9B%A2%E2%80%9D%E8%88%87%E8%97%9D%E8%A1%93%E6%AC%A3%E8%B3%9E&hl=zh-TW&ct=clnk&cd=1&gl=tw 另可參:〈心理的距離〉http://blog.yam.com/applezi/article/7694050
心理距離與藝術欣賞 最佳審美心理距離「不即不離」的獲得 就藝術家而言:通過各種各樣藝術處理,為欣賞者創造不即不離的心理距離 就欣賞者而言:欣賞主體具備什麼樣的條件起著重大的作用。文化水平的高低以及道德水準的高低對藝術欣賞中的心理距離是有重大影響的 〈心理距離與藝術欣賞〉童慶炳教授http://72.14.235.104/search?q=cache:t2xcNaOWnlcJ:www.wenyixue.com/html/jiaoshouwenji/tongqingbing/2008/0421/2166.html+%E2%80%9C%E5%BF%83%E7%90%86%E8%B7%9D%E9%9B%A2%E2%80%9D%E8%88%87%E8%97%9D%E8%A1%93%E6%AC%A3%E8%B3%9E&hl=zh-TW&ct=clnk&cd=1&gl=tw
延伸思考: 「藝術與極端的寫實主義不相容」? 達達主義dadaism的挑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形成,由不同國籍的藝術家所創立的文學和視覺藝術的運動 達達主義的藝術家貶低傳統價值,嘲弄一切教條,抗議戰爭的殘酷,排斥當時的藝術流派。但卻將藝術的定義、美醜的觀念……等問題,重新加以質疑、探討 台灣大學網路教學 http://vr.theatre.ntu.edu.tw/hlee/course/th6_520/sty_20c/painting/dadaism.htm 代表作:杜象《泉》 圖片來源 http://vr.theatre.ntu.edu.tw/hlee/course/th6_520/sty_20c/painting/dadaism.htm
這是不是藝術呢? 杜象《Bicycle Wheel》 M.Ray《Gift》 台灣大學網路教學 http://vr.theatre.ntu.edu.tw/hlee/course/th6_520/sty_20c/painting/duchamp.htm 杜象《Bicycle Wheel》 M.Ray《Gift》 圖片來源 http://vr.theatre.ntu.edu.tw/hlee/course/th6_520/sty_20c/painting/dadaism.htm
藝術與現實的距離? 台灣攝影家張乾琦作品 《紐約中國非法移民》 張乾琦:一個讓台灣可以走入國際的名字,憑著他的主觀與偏見為台灣的攝影史刷新了紀錄。他獲得廿多項國際專業攝影比賽獎項及榮譽,包括多次獲得美國年度新聞攝影獎與荷蘭世界新聞攝影比賽首獎,更獲得尤金‧史密斯人道攝影獎。(http://61.220.83.170/book/html/2007/serious/index.htm#d) 圖片來源 http://blog.yam.com/clover/article/12759745 說明:一件僅著一件內褲的中國非法移民,坐在戶外逃生梯上專心的用餐,他的身旁是紐約著名的鑽石大街。由於張乾琦的報導攝影,使美國政府不得不正視唐人街的勞工權益。(http://61.220.83.170/book/html/2007/serious/index.htm#d) 圖片來源 http://61.220.83.170/book/html/2007/serious/index.htm#d
問題與討論 圖片來源 http://pwb.tcg.gov.tw/index.php?act=list&cid=38
問題與討論一 作者從頭到尾不斷地列舉事例,這樣做有什麼好處?作用何在? 三民版課本、教冊
問題與討論一 作者從頭到尾不斷地列舉事例,這樣做有什麼好處?作用何在? 本文是朱光潛著名的美學論文,篇幅雖長,然而實是因為文中所舉例證繁多的緣故。像這樣不斷運用事例的寫作方法,稱為「事例引證法」。作者從頭到尾不斷列舉事例,其目的在於提出論據,一來為論點提供大量的佐證,增強說服力;二來,朱光潛所舉的例子多擇取自日常生活,不但易曉,而且切近,容易讓讀者在閱讀的當下產生共鳴,收事半功倍之效。 三民版課本、教冊
問題與討論二 讀過〈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大家對「距離產生美感」的審美原則應已有所認識;試就你經驗之所及,舉出若干事例加以印證。 三民版課本、教冊 另可參:美感與距離 http://blog.udn.com/chu2004/1974949
問題與討論二 讀過〈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大家對「距離產生美感」的審美原則應已有所認識;試就你經驗之所及,舉出若干事例加以印證。 【答題引導】 可如同課文所述,分為「自然美」「藝術美」以及「文藝欣賞」「文藝創作」等方向思考。 或從「時間距離」「空間距離」「心理距離」延伸。 三民版課本、教冊 另可參:美感與距離 http://blog.udn.com/chu2004/1974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