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保險學 老師 製作.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Advertisements

單元九: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資產負債表和企業評價 3-1 三大財務報表的意義與關聯性 3-2 企業投資活動與財務報表 3-3 融資活動與企業價值分析
1 財務管理概論 2 財務報表與現金流量 3 財務規劃與成長
行銷研究 單元三 次級資料的蒐集.
老師 製作 財產保險.
中國人壽 徐真真.
《保险学》 主讲人:周鹏.
Bank 3.0 證券產業發展趨勢 與數位化應用 富邦證券 副總經理 郭永宜 (行銷暨商品督導)
第一章 證券投資概論.
第四章 資金成本.
九十八學年度第一學期經濟學 Chapter 4 價格彈性.
案例一 案情: 一對父子甲、乙一同出遊,父親甲君駕駛A車在前方帶路,兒子乙君駕駛B車跟在後方,B車因煞車不及,不慎從後方追撞A車。 討論:
企業保險的意義與目的 想一想,為什麼企業也要買「保險」? Q
老師 製作 保險學-學理與實務.
Chapter 17 投資決策經濟分析.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保險學第二章 授課教師:楊富龍 資料來源:華泰書局.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要約、承諾、索賠.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 基本原理及發展與應用
國際資訊安全標準ISO 27001之網路架構設計 –以國網中心為例探討風險管理
完全競爭市場廠商短期均衡 完全競爭市場廠商 虧損的三種情形 簡報是否有重複? 1.
2013年全球股價、原油、黃金及波動率指數(VIX)
企業風險管理之基本概念
一、風險的定義 二、風險的分類 三、風險管理的方法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第二章 機率概論 2.1 相對次數與機率 樣本空間、事件與隨機變數 抽樣與樣本空間 22
未來的商業教育 張仁良 商學院院長 香港浸會大學.
為成功制定目標和行動計畫 國際獅子會分區主席訓練.
貨幣需求理論- 凱因斯的流動性偏好說 財金二丙 4A 林昕宜 指導老師 陳曉蓉 老師.
第二章 會計基本法則 2-1 交易 2-2 財務報表要素 2-3 一般常用之會計科目 2-4 會計方程式.
沈大白 東吳大學會計系教授 兼風險管理研究中心召集人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火災保險之理賠 一、火災保險理賠之基本概念 (一)火災保險之理賠之手續 (二)火災保險損失之估計 (三)火災保險損失之賠償
有關於股票報酬及匯率變化對台灣醫療產業市場收益的分析
學習內容 概說 損失函數 雜音:造成品質變異的原因 訊號雜音比 直交表 回應表與回應圖 田口方法.
第一章 金融市場簡介 金融市場 融資市場 借與貸的市場.
第十章 證券投資組合.
工作研究 (系統設計四) 一、工作研究 二、動作經濟原理 三、科學研究法:5W-1H質問法 四、工作改善四原則 五、標準時間 六、 IE精神.
一、生命週期 二、經濟需求 三、收支狀況 四、人身風險事故 五、人生八大規劃 六、財務規劃
Solid State System (3S) 鑫創科技: 年第二季 投資人說明會 08/15/2016.
精實醫療、六標準差、全面品質管理(流程改善面面觀)
產品設計與流程選擇-服務業 等候線補充資料 20 Oct 2005 作業管理 第六章(等候線補充資料)
1.1 國際貿易的意義與重要性 1.2 國際貿易的類型 1.3 國際貿易的特性 1.4 經營國際貿易的風險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11 管理風險的工具(二) 保險理財 Chapter 學習目標 1.認識風險理財的涵意與類別 2.瞭解保險的涵意及其與風險的關係
Ch.6 危險管理方法(二)— 危險籌資型Risk Funding
Ch4 危險管理概論 1 危險管理之意義 2 危險管理之目標—損失前+損失後 3 危險管理之步驟 定義 由來 原則與決策 應用 個人與家庭
九十學年度實務 專題報告 指導老師: 高玉芬 老師 學生: 張駿呈 張書嘉 林正浩
1-1 隨機的意義– P.1.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人身風險控制 1/3 人身風險控制 一、迴避措施 二、損失控制措施 三、非保險性轉移措施 四、其他風險控制措施 五、骨牌理論及能源溢釋理論
公司債 發行公司債 But 我需要2億 資金不足… 元資金興建廠房… 甲企業 債權人 透過發行二十年期公司債的方式籌得資
風險評估作業操作說明 中山工商人事室.
百一電子 4Q, 2017 營運報告.
人身風險的鑑定分析 1/2 人身風險的鑑定分析 一、人身風險標的的鑑定 二、人身風險事故的鑑定 三、人身風險損失的鑑定 四、人身風險的分析
第一章 貨幣的時間價值.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財務資訊分析.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風險管理課程 Ch.6 危險管理方法(二) 危險籌資型 Risk Funding
Identifying your company’s real intelligence needs
第一章 危險與保險.
風險與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之基本內容 風險管理.
由Facebook看SNS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
一 可靠度問題.
第一章 電子商務簡介 第一篇 電子商務概論篇.
富爸爸著作 富爸爸實踐家 現金流101活動.
營運模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實用保險學 老師 製作

案例導讀 Case Preview 回顧歷史重大事故,如台灣921集集大地震(1999年9月21日,造成2415人死亡、30人失蹤 、11306人受傷、近11萬戶房屋全倒或半倒)、美國911襲擊事件(2001年9月11日,共有 2993人在這次襲擊中死亡)、大陸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死亡人數達69,227人)、台 灣八八水災(2009年8月6日至8月10日颱風莫拉 克侵襲台灣,此次水災共造成677人死亡、22人失蹤)、智利大地震(2010年2月27日,地震造成 最少1279人死亡或重傷)、

案例導讀 Case Preview 台灣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山崩事件(2010年4月25日,除1974年9月28日中山高速公路八堵交流道附近造成36人死亡的山崩事件外,最嚴重的崩塌意外),這些天災人禍莫不歷歷在目,也造成無數人員死亡及財物損失,同時印證了人生無常之古諺 :「人有旦夕禍福」。 再者,2007年8月9日開始浮現的金融危機,終究造成世界金融海嘯,引發2008年全球股災,並導致多間相當大型的金融機構倒閉或被政府接管,同時造成投資者無法彌補之損失,以上所舉皆 是與風險管理高度相關的案例。

1.1 風險的意義、因素及類別 一 風險的意義 未來可能發生之經 濟結果,歸類出有損失 及無損失等二種狀況, 稱之為狹義的風險; Tips 狹義的風險:未來可能發生之經濟結果僅存在有損失及無損失等二種狀況。

1.1 風險的意義、因素及類別 但某些事件之發生,並不必然一定是損失,亦可能產生獲利之情況,例如投資股票、期貨、房地產,歸類為有獲利、無損失、有損失三種狀況,稱為廣 義的風險。 Tips 廣義的風險:未來可能發生之經濟結果,存在有獲利、無損失、有損失三種狀況。

1.1 風險的意義、因素及類別 風險之特性為: 1. 具有不確定性 即事件的發生與產生結果是隨機的,其發生與否、何時發生及造成的結果如何,均具不確定性。 2. 造成財務損失的可能性 因有財務損失之可能性,才有風險的存在,反 之,若確定無財務損失,則沒有風險可言。

1.1 風險的意義、因素及類別 3. 屬於未來性 係未來有發生之可能性,若損失已發生,或其 不確定已消失,自無風險可言。

1.1 風險的意義、因素及類別 二 風險因素 (一) 實質風險因素 (physical hazard) 實質風險因素係泛指一切有形的事物所引發或增加損失之實質條件,例如房屋的建材或用途等。 Tips 風險因素:造成風險的可能原因。 實質風險因素:泛指一切有形的事物所引發或增加損失之實質條件。

1.1 風險的意義、因素及類別 (二) 道德風險因素 (moral hazard) 道德風險因素係指人為意圖不當得利之積極作為,故意或促使增加風險事故之發生機會,例如投 保多張保單後再自殘以詐領保險金。 Tips 道德風險因素:指人為意圖不當得利之積極作為,故意或促使增加風險事故之發生機會。

1.1 風險的意義、因素及類別 (三) 心理風險因素 (morale hazard) 心理風險因素係指人為意圖不當得利之消極作為,例如,對已投保火災保險之標的,當其發生火災時,故未積極採取滅火措施以搶救財物,放任其 延燒。 Tips 心理風險因素:指人為意圖不當得利之消極作為。

1.1 風險的意義、因素及類別 三 風險之類別 (一) 純粹風險與投機風險 「純粹風險」(pure risk)係指事故之發生,造成經濟上或財務上損失之可能性,即其結果僅有損失或沒有損失兩種情形,並無法產生獲 利,例如:火災、颱風、地震等天然災害。 Tips 純粹風險:係指事故之發生結果僅有損失或沒有損失兩種情形。

1.1 風險的意義、因素及類別 「投機風險」(speculative risk)則雖然有損失之可能,但亦有獲利的機會,即廣義之風險,例如 投資股票及房地產等。 Tips 投機風險:指事故之發生雖然有損失之可能,但亦有獲利的機會。

1.1 風險的意義、因素及類別 (二) 靜態風險與動態風險 靜態的風險事故係自然的、特定的、有規則性的不確定因素造成的,為不可避免之風險,僅為純風險;例如人身之死亡、傷害及因地震、颱風之天 然災害造成之財務損失等。 Tips 靜態風險:係自然的、特定的、有規則性的不確定因素造成的,為不可避免之風險,僅為純風險。

1.1 風險的意義、因素及類別 動態危險係因人為故意行為、全面性的、沒有規則性的不確定因素造成的;例如股價、外匯、期 貨、選擇權等投資行為。 Tips 動態風險:因人為故意行為、全面性的、沒有規則性的不確定因素造成的,可能為純風險,亦可能為投機型風險。

1.1 風險的意義、因素及類別 (三) 客觀風險與主觀風險 客觀風險係藉由科學方法(如統計學),以評 估衡量風險,其結果不受個人主觀認知之影響。 例如保險即透過足夠數量之風險標的,利用統計學之大數法則(law of large number)更精確地預 測損失機會。 Tips 客觀風險:藉由科學方法(如統計學),以評估衡量風險,其結果不受個人主觀認知之影響。

1.1 風險的意義、因素及類別 主觀風險則會受個人主觀認知之影響,為個人心理上之不確定性,例如不戴安全帽騎乘機車, 在途中是否會被警察開罰單,即為主觀風險。 Tips 主觀風險:會受個人主觀認知之影響,為個人心理上之不確定性。

1.1 風險的意義、因素及類別 (四) 人身風險、財產風險與責任風險 人身風險(personal risk)指發生在個人生命和 身體之風險,例如死亡、傷害、疾病等。 發生於個人、家庭或企業所擁有之財產則稱為財產風險,例如汽車因車禍而受損、房屋或廠房發 生火災。 Tips 人身風險:指發生在個人生命和身體之風險。 財產風險: 發生於個人、家庭或企業所擁有財產之風險。

1.1 風險的意義、因素及類別 若損失之發生係因個人或企業之疏失,造成第三人之人身或財物損失,而依法應負賠償責任者,稱為責任風險,例如2010年豐田汽車因腳踏板瑕疵在美國造成的死亡人數超過了50人,導致全球召回 千萬輛汽車檢修事件。 Tips 責任風險:損失之發生係因個人或企業之疏失,造成第三人之人身或財物損失,而依法應負賠償責任之風險。

1.2 風險管理的意義與目的 一 風險管理的意義 運用領域或行業別而有所差異,惟其不外乎運用管理的方法和技術,以有系統的發掘風險,評估風險,並尋求最經濟合理的方案以降低風險,其最基本的理念在於調整對於未來不確定的各種結果與 為確定未來結果所需支付的代價大小。 Tips 風險管理:以有系統的發掘風險,評估風險,並尋求最經濟合理的方案以降低風險,以最合理的成本換取最適當的風險。

1.2 風險管理的意義與目的 二 風險管理的目的 風險管理之目的在於如何確保個人、企業甚至社會國家,在合理可行的代價下,儘可能的消除未來的不確定性因素,使預期的結果與實際的結果兩 者之變異差距降到最低。

1.3 風險管理的步驟 1. 風險的確認。 2. 風險的衡量。 3. 風險管理措施的決策。 4. 風險管理的執行與評估。

1.3 風險管理的步驟 一 風險的確認 (一) 風險列舉法 (risk enumeration approach) 係有系統且全面性的將風險一一列舉出,例如就個人風險而言,可能有早年死亡、失能、疾病、 失業、意外、投資損益、老年等危險。 Tips 風險列舉法:有系統且全面性的將風險一一列舉出。

1.3 風險管理的步驟 (二) 報表分析法 (fi 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依據財務報表(如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程表等)分析可能之財務危險,例如企業為了解其營運及當前財務危險,根據財務報表,運用各種會計與統計的技術,分析企業之獲利、流動性及清 償能力等。 Tips 報表分析法:依據財務報表(如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程表等)分析可能之財務危險。

1.3 風險管理的步驟 (三) 作業流程分析 (operational process analysis) 依企業之各項作業流程圖作分析,以了解是否有異常情況,並達確認危險之目的,對改善工廠作 業與提高營運效率,成效良好。 Tips 作業流程分析:依企業之各項作業流程圖作分析,以了解是否有異常情況。

1.3 風險管理的步驟 (四) 實地查勘法 (physical inspection method) 實地查勘法為避免資訊的差異,尤其是實物之自然耗損或年久失修,經由實地的查勘,才能確認 其損害程度。 Tips 實地查勘法:經由實地的查勘,確認損害程度。

1.3 風險管理的步驟 (五) 保單對照法 (insurance policy-check list approach) 係將現行保單種類與各項風險分析表格合併修改而成之表格,透過此表格與已投保之保單比較, 而尋找尚存之危險,因保單僅包含可保危險。 Tips 保單對照法:將現行保單與風險分析表格合併修改而成之表格,與已投保之保單比較,而尋找尚存之危險。

1.3 風險管理的步驟 二 風險的衡量 (一) 損失頻率 (loss frequency) 損失頻率係指某一特定期間內,平均每一危險暴露單位發生特定危險事故之次數,例如1,000輛汽車(危險暴露單位)平均一年遭竊有5輛,則汽 車遭竊的損失頻率為0.5%。

1.3 風險管理的步驟 以數學公式表示為: Tips 損失頻率:係指某一特定期間內,平均每一危險暴露單位發生特定危險事故之次數。

1.3 風險管理的步驟 (二) 損失幅度 (loss severity) 損失幅度係指在某一特定期間內,平均每次特定危險事故發生,造成危險單位之損失金額大小, 以數學公式表示為: Tips 損失幅度:指在某一特定期間內,平均每次特定危險事故發生,造成危險單位之損失金額大小。

1.3 風險管理的步驟 三 風險管理措施的決策 完成風險的確認與衡量後,風險管理者對單位所受之潛在危險已有完整評析,進一步須選擇適合本身情況且最有效的風險管理措施,即須作決策以 因應風險。

1.3 風險管理的步驟 四 風險管理的執行與評估 在決定風險管理措施後,即須加以落實執行, 也惟有執行才可達到風險管理的最終目標。 但執行風險管理措施並非從一而終一成不變的,尚可能因時空環境或法令的變遷與修改,或危險結構已產生變化,而須重新評估採行新的風險管 理措施。

1.4 風險管理的策略 一 控制型風險管理 (一) 避免 (avoidance) 或規避 風險規避法即設法完全排除風險,不論這個風險是否附帶有任何利益,並非所有風險皆能夠規避,例如人之老年、死亡、疾病或天然災害等可能風險,因此,規避法之採行有其限制,非事事皆可 採用。 Tips 控制型風險管理:在於實質改變風險,其目的在降低損失頻率、縮小損失幅度或改善損失之可預測性。

1.4 風險管理的策略 (二) 損失控制 (loss control) 損失控制可分為損失預防(loss prevention)及 損失抑減(loss reduction)兩種。 Tips 損失控制:對於無法規避之風險,事前或事後採取某些措施,將損失頻率及損失幅度減至最低。

1.4 風險管理的策略 1. 損失預防 損失預防係對可有效地降低某特定損失發生的 機率或頻率的各種事前措施。 例如適度運動,能有效預防疾病。 Tips 損失預防:對可有效地降低某特定損失發生的機率或頻率的各種事前措施。

1.4 風險管理的策略 2. 損失抑減 指損失發生後,可有效減少損失幅度的各種事後措施。 例如廠房加裝消防灑水系統可有效地降低火災 可能造成之損失。 Tips 損失抑減:指損失發生後,可有效減少損失幅度的各種事後措施。

1.4 風險管理的策略 (三) 非保險移轉措施 藉由非保險契約之契約行為,將其風險移轉,而由其他經濟單位承擔所移轉風險事故之財務或法 律責任損失。 1. 出售(sale) 2. 轉包(sub-contract) Tips 非保險移轉:指經濟單位藉由非保險契約之契約行為,將其風險移轉,由其他經濟單位承擔所移轉風險事故之損失。

1.4 風險管理的策略 (四) 其他措施 1. 分散 分散係指經濟單位將其資產或營運活動,分散至個別隔離的地點,例如,同一家公司之高級主管應避免搭同一班機出國出差或旅遊,以分散可能的 空難造成公司無法彌補之損失。 Tips 分散:經濟單位將其資產或營運活動,分散至個別隔離的地點,以分散同時面臨相同風險。

1.4 風險管理的策略 2. 合併 指將同性質的風險予以合併,透過樣本數之增加,並運用統計學的大數法則來增加對損失 之預測能力。 例如,企業透過合併,可達集合重要主管避免 因某一主管之死亡而造成企業的損失。 Tips 合併:將同性質的風險予以合併,透過樣本數之增加,並運用統計學的大數法則來增加對損失之預測能力。

1.4 風險管理的策略 二 財務型風險管理 (一) 自留 (retention) 自留係當經濟單位對不能規避或不能完全預防與控制之危險,不採取任何措施,俟其發生損失 時,由經濟單位自行承擔。 Tips 財務型風險管理:係平常預先安排或籌措資金來源,以備風險事故造成損失時,作為補償損失之成本。 Tips 自留:當經濟單位對不能規避或不能完全預防與控制之危險,不採取任何措施,俟其發生損失時,由經濟單位自行承擔。

1.4 風險管理的策略 1. 主動自留 為經濟單位對於特定風險,或因其所致損失金額不高,本身財務尚能負擔,或因無較適當風險管 理措施,而決定採自留方式。 2. 被動自留 為經濟單位對於特定風險,或因缺乏認知,或因疏忽而低估其嚴重性,或已採適當風險管理措施予以轉嫁,但尚餘無法轉嫁部份,而採取自留方 式。

1.4 風險管理的策略 自留之措施一般有下列方式: (1) 當期支付法 (2) 提撥準備金法 (3) 自己保險 (4) 專屬保險 Tips 自己保險:企業運用大數法則及精算技術,定期提撥特定基金,並累積該基金,作為處理企業組織意外事故發生時損失之資金來源。 Tips 專屬保險:指非保險業之企業,自行投資成立保險公司,以保險運作方式,承保母公司及其關係企業之各項保險業務。

1.4 風險管理的策略 (二) 損失移轉 (loss transfer) 經濟單位對其可能之損失,透過契約行為移轉由他人承擔,風險仍然存在於該經濟單位,與控制型風險移轉將風險直接移轉有所不同,可區分為二 類,即非保險方式之移轉及保險方式之移轉。

1.4 風險管理的策略 1. 非保險方式之移轉 係以契約行為將損失轉嫁給非保險業的他人或 企業,例如保證契約。 Tips 非保險方式之移轉:以契約行為將損失轉嫁給非保險業的他人或企業。

1.4 風險管理的策略 2. 保險方式之移轉 個人或企業透過與保險公司簽訂保險契約,以繳交保險費為代價,將個人或企業可能面臨之某些特定之人身、財產或責任之風險,轉嫁予保險公 司。 Tips 保險方式之移轉:透過與保險公司簽訂保險契約,以繳交保險費為代價,將個人或企業可能面臨之某些特定之人身、財產或責任之風險,轉嫁予保險公司。

知識分享 傳統之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為有效管理可能發生事件及最小化其不利影響,所執行之步驟與過程,其最基本的理念在於調整可能不利影響結果與轉為確定不利影響所需支付的代價大小,在「結果」與「代價」兩者間 取得一平衡點。 但如何決擇平衡點?即考量如何以最合理的成本換 取最適當的風險。

知識分享 在現實生活,不僅個人、企業應重視風險管 理,甚至政府更須要作好風險管理。 人類不是章魚(按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賽章魚哥「保羅」因為準確預測西班牙贏得該屆世足賽冠軍及世足賽中德國隊所有7場比賽的結果而深受球迷喜愛,成為家喻戶曉的動物明星。),對天然災害還是要去估算機率、管理風險,甚至透過財務保險的方式規避風險,如慕尼黑再保險公司與世 界各國政府合作推動風險管理措施,

知識分享 就加勒比海各國時常遭受颱風洪水侵襲,因單一國家力量有限,將幾個小國聯合起來成立基金購買保險,一旦發生損失,就有一筆資金直接付給政府,減緩天災對財政的衝擊,而台灣於八八水災發生後,政府投入很多資源搶救、重建,但如果政府可事先作好風險管理,不僅災害損失金額可能減少,政府實際支出亦可降低,相對民怨也可降至最 低,此皆可凸顯風險管理之重要性。

知識分享 再者,企業風險管理之重要性,亦如台塑雲林六輕廠,2010年七月連續發生兩次火警、引起民眾憤怒,提出反對六輕五期擴廠案、六輕全區停工安檢等訴求,即使台塑在經濟發展上對台灣有貢獻,但石化業者本身屬高度汙染性工業,故企業本身所應負的環保責任及對工業安全皆應以超高標準來自我要求,以防災難的發生,同時應積極改善與社區的關係,做好善後工作與環保,否則當工安事 件發生時,嚴重者將影響企業正常營運。

知識分享 如前所述可知,風險管理是每個機構或組織策略管理的核心部分,為達有效的風險管理,各機構或組織在進行策略規劃、管理與決策時,皆須將風險納入考量,其次掃視組織營運環境,最後規劃如何將風險管理併入組織內治理之一環,並融入企業 文化中。

本章摘要 1. 在人的一生中可能因某一事件的發生,其經濟結果,若祗有損失及無損失等二種狀況,稱之為狹義的風險;將這些未來可能發生之經濟結果,有獲利、無損失、損失三種狀況,稱之為廣義的風險。 2. 不確定之意函為: (1)發生與否不確定; (2)何時發生不確定; (3)發生的結果不確定。

本章摘要 3. 風險之特性為: (1)具有不確定性; (2)造成財務損失的可能性; (3)屬於未來性。 4. 風險因素: (1)實質風險因素; (2)道德風險因素; (3)心理風險因素。

本章摘要 5. 風險之類別: (1)純風險與投機型風險; (2)靜態風險與動態風險; (3)客觀風險與主觀風險; (4)人身風險、財產風險與責任風險。 6. 風險管理之意義在於運用管理的方法和技術,以有系統的發掘風險,評估風險,並尋求最經濟合理的方案以降低風險,其最基本的理念在於調整 (1)對於未來不確定的各種結果與; (2)為確定未來結果所需支付的代價大小。

本章摘要 7. 風險管理之目的在於如何確保個人、企業甚至社會國家,在以合理可行的代價下,儘可能的消除未來的不確定性因素,使預期的結果與實際的結果 兩者之變異差距降到最低。 8. 風險管理的步驟: (1) 風險的確認; (2) 風險的衡量; (3) 風險管理措施的決策; (4) 風險管理的執行與評估。

本章摘要 9. 風險管理之策略可分成兩大類: (1)控制型風險管理:避免或規避;損失控制;非 保險移轉措施;其他措施。 (2)財務型風險管理:自留;損失移轉。

問題與討論 1. 試述風險的意義為何?其與「不確定性」有何 關係? 2. 何謂風險的因素?其類型有哪幾種? 3. 何謂純粹風險與投機風險? 4. 何謂靜態風險與動態風險? 5. 試述風險管理的意義與目的? 6. 試述風險管理的實施步驟? 7. 試述控制型風險管理的意義及種類? 8. 何謂自己保險與專屬保險,兩者之差異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