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食品卫生状况大事件 塑化剂 毒胶囊事件 老酸奶事件 甲醛白菜. 2012年食品卫生状况大事件 塑化剂 毒胶囊事件 老酸奶事件 甲醛白菜.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胎儿窘迫 重点内容 ①定义; ②病因; ③病理生理; ④诊断依据; ⑤处理原则。. 一、定义:胎儿在宫内缺氧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者称胎儿窘迫, 多发在临产后,也可见于妊娠晚期。 二、病因:母体血氧含量不足。 1) 导致胎儿缺氧的母体因素有 ①微小动脉供血不足:如妊高征等 ②红细胞携氧量不足:如重度贫血、一氧化碳中毒等;
Advertisements

第 9 课 激素调节 浙教版科学总复习 考试内容考试要求 生命活动的调节生命活动的调节 1 、植物的感应性 1 )列举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a 2 )描述植物生长素发现的历史, 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 a 2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列举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的作用 a.
“ 十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 中 医 妇 科 学 总 论 主讲人 李朝平.
中医护理 —— 鱼腥草 护理 1334 班 小组成员:郭丽丹 43 杨专 39 张建 35 李晓敏 27 陈燕红 25 张良州 8 分工合作: 收集整理 43 郭丽丹 35 张建 27 李晓敏 讲解 39 杨专 25 陈燕红 8 张良洲.
玉田三中 化学组. 生活中的这些物质 …… 酸的 食醋、酸奶和某些水果都是 酸的,你是如何知道的?
奶及奶制品. 鲜奶的营养价值 奶类主要包括牛奶、羊奶、马奶和水牛 奶等。 奶类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 成分,组成比例适宜,而且是容易消化 吸收的天然食品。 它是婴幼儿主要食物,也是病人、老人、 孕妇、乳母以及体弱者的良好营养品。
第三节 排气护理. 一、肠胀气病人的护理 肠胀气是指胃肠道内有过多的气体积聚,不能 排出。 1. 心理护理 2. 适当活动 3. 必要时遵医嘱给药或行肛管排气 4. 健康教育.
牛常见病防治 延边综合试验站. 瘤胃积食 一次采食过量劣质、难消化 饲料; 突然改变饲喂方式; 偷食过量精料。
第四章 基础护理操作技术 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 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
化学性质 不可燃,在常温下性质稳定。水溶液呈弱碱性( pH 值 =8 ),与盐酸、硫酸、硝酸、乙酸、草酸等都能形成 三聚氰胺盐。在中性或微碱性情况下,与甲醛缩合而 成各种羟甲基三聚氰胺,但在微酸性中( pH 值 5.5 ~ 6.5 )与羟甲基的衍生物进行缩聚反应而生成树脂产物。 遇强酸或强碱水溶液水解,胺基逐步被羟基取代,先.
畜禽繁殖技术 精液的品质检查. 学习目标 1. 了解家禽精液的组成。 2. 掌握精液品质鉴定的方法。
客家娘酒 生命科学院 062 第二组 组长:李宗权 组员:林立强 李嘉豪 郑灿明 李耀斌 程惠源.
内科护理学. 第四节 肝硬化病人的护理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李玉环 案例 李先生, 54 岁。因腹胀、乏力及食欲下降 1 年,意识不清 2 小时入院。既往乙肝病史 20 年。 查体:意识模糊,面色灰暗、巩膜黄染、腹部膨隆, 肝未触及、脾大,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 凹陷性水肿。 血液检查:
食品安全一起來 ! 佳祥餐盒食品廠 營養師 潘思融. 民以『食』為天 現代化的美食 滿足了人們對於色香味的需求 但過度人工化的結果 除了改變食物本身的價值 也會影響人體機能的正常運作 面對 美味 與 健康 的食字路口 你該如何選擇?
老年性阴道炎 湘乡市人民医院妇科 湘乡市人民医院妇科 郭雨良. 病因 1 、发病原因 主要原因是因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 水平低落或缺乏,阴道上皮细胞糖原减少, 阴道内 pH 值呈硷性,杀灭病原菌能力降低。 同时,由于阴道粘膜萎缩,上皮菲薄,血 运不足,使阴道抵抗力降低,便于细菌侵 入繁殖引起炎症病变。另外,个人卫生习.
芦荟汁酶解液 乳酸菌发酵饮料的研制 上海市奉贤区育秀实验学校 陈力. 2 设想的由来 3 问题的出现 由于芦荟含有较多的凝胶大分 子物质,加热、调酸等会影响 胶体稳定性,出现变色和沉淀 等现象。
常见鱼病的诊断与防治 主讲:黄志秋.
药物溶媒 生理盐水还是葡萄糖?.
中学化学实验研究 第十讲 生活化学实验的开发与改进 玉溪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艾华林.
学案6 基础实验 [题型剖析] 教材中基础实验的考查是近几年试题命制的一个趋势,本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相关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操作步骤和相关技能的掌握情况。主要分为显微观察类、物质鉴定类、探究设计类、调查模拟类。 [突破策略] 首先要将教材中的实验分类归纳;然后对教材中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领悟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并从其中提炼总结实验方法和技术。
课 题 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课 题 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 二 课 时.
动植物食物中毒.
——神经系统用药和治疗精神障碍药 药学部 2014年3月
第七章 各类中药制剂分析 药物分析学科.
《化学与生活》鲁科版 朱古力豆 我们需要 食品添加剂吗?.
第八章 中药学概述 第一节 中药导论 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凡是运用中国传统医学理论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古代本草书籍所记载的中药至今已达8000余种,目前经整理的各种中药有3000多种。它以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为主要来源,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其中植物药较多,应用最广泛,因而也有“本草”的称谓。
腰部劳损.
神经阻滞在颈肩综合征 治疗中的应用 疼痛门诊 管 昆
背脊疗法讲座 青岛大学医学院 贺孟泉.
中医美容保健.
第7章 隔离技术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护理教研室.
第十章 家用化学品和化妆品卫生 环境卫生学教研室 2000年11月2日.
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 及合理用药.
妇产科 主讲教师:张佳.
生活护理技术 项目一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项目二 排泄护理技术 项目三 促进呼吸功能护理 项目一 冷热疗法 项目二 标本采集 项目三
第五章 第二节 细菌性鱼病.
学习情境三 分娩护理 任务二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子任务1 产力异常.
食品分析 实验.
第十章 发酵蛋制品与蛋品饮料.
单元九 种猪常见疾病(4).
简 介 简 介 庞各庄镇中心卫生院始建于1956年,占地11.5亩,总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下辖1个综合门诊部,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部占地8.5亩,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总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平均占地1.2亩建筑面积210平方米。 我院现有职工134人,实有病床50张,主要为全镇53个自然村的4.2万人口和外来流动人口1.5万人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健教、康复、计划生育等项服务。
健康 Healthy. 健康 Healthy 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那我们今天还能吃什么.
2015年北京协和医院检验 科生物安全培训.
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
导入新课 大自然为我们创造了千姿百态的植物,许多植物都会开出鲜艳、芳香的花朵。 牡丹 月季.
11.1 前言 11.2 廠房結構 11.3 通道 11.4 工作空間 11.5 照明 11.6 通風及換氣 11.7 溫度及濕度
高血脂 CHENDEFANG
高淳区沧溪中学初一备课组. 高淳区沧溪中学初一备课组 蝌蚪能够变成青蛙,刚出生的婴儿会吮吸乳汁,还有人遇到寒冷的刺激会打哆嗦,引起上述行为的是一种物质——激素。 激素是由人体的内分泌腺分泌的一些物质。
陈旧性会阴Ⅲ度裂伤 护理查房 妇科一病区.
诊断性操作与治疗的相关性疼痛 王建民 牡丹江医学院麻醉学教研室. 诊断性操作与治疗的相关性疼痛 王建民 牡丹江医学院麻醉学教研室.
常见自然灾害的公共卫生问题及其防治策略.
第九章 急性中毒病人的急救护理.
粪 便 检 查 主讲老师:沈萍.
三峡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教学组
第二單元 食來運轉.
学校幼托机构春季 传染病防控 镇海区CDC 吴永.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鉴别试验 何应金 江西省赣州卫生学校
产后护理 刘俊梅
盆腔炎的护理 梅剑娟.
学校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控制 邓 红 四川旅游学院
模块九 牛乳掺假检验 学习任务 1. 查阅资料,总结牛乳中掺假物质的种类 2. 查阅资料,总结牛乳中掺假物质的检测方法
添加物與殘留物如何形成健康風險 糧食、豆製品:蓬來米、再來米、糯米差異
模块四 固体制剂. 模块四 固体制剂 模块四 固体制剂 专题一 散剂制剂技术 专题二 颗粒剂制剂技术 专题三 胶囊剂制剂技术 专题四 片剂制剂技术 专题五 片剂的包衣.
Acute organophosphorus ester poisoning and its detoxifcation
第四节 雾化吸入法 inhalation.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麻醉教研室、麻醉科 邓小明
促胃肠动力药物筛选 —离体组织、器官水平药物筛选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徐志浩 遗传与基因工程教研室 院系楼西侧一楼 2016年.
床上洗头.
实验性质:设计 实验类别:本科基础 实验学时:4 实验教师:温晓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2012年食品卫生状况大事件 塑化剂 毒胶囊事件 老酸奶事件 甲醛白菜

食品污染 在各种条件下,导致有害物质进入食物,造成食物安全性,营养性和/或感官性状发生改变。

食品污染物按性质分为以下三类 污染物 生物性污染 化学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 微生物 寄生虫 昆虫 产、储、运、销 掺杂使假 放射性污染 生产、生活和环境 容器、包装和运输 滥用食品添加剂 食品加工、贮存 掺假、制假 微生物 寄生虫 昆虫 产、储、运、销 掺杂使假 放射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 1. 致病微生物 2. 口蹄疫病毒 3.寄生虫

化学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

食品污染的危害 影响感官 造成食物中毒 引起机体的慢性危害 对人类的致畸、致癌和致突变作用

第五节 食物中毒 一、食源性疾病的概念及 其分类 一、食物中毒概念、特征和分类 二、细菌性食物中毒 三、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第五节 食物中毒 一、食源性疾病的概念及 其分类 一、食物中毒概念、特征和分类 二、细菌性食物中毒 三、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四、化学性食物中毒 五、食物中毒的调查与处理

食物源性疾病 食物源性疾病的概念:指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内的由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食源性疾病的分类 生物性: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 化学性:农药、重金属、N-亚硝基化合物、包装材料、滥用食品添加剂等。 物理性:来源于放射性物质的生产和使用过程。

食物中毒的概念 概念:食物中毒(food poisoning)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食源性疾病。

食物中毒的特征 潜伏期短,发病突然,呈爆发性; 病人有类似的临床表现,大多为急性胃肠炎症状; 发病者均与某种食物有明确的关系; 病人对健康人无传染性,停止食用有毒食品,发病很快停止。

2012年食物中毒场所

2012年食物中毒原因

食物中毒的分类 细菌性食物中毒 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

1细菌性食物中毒 定义:因摄入被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细菌食物中毒的发生原因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

1.1.1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病原:沙门菌属(Salmonella),具有鞭毛,能运动,有2300多种血清型。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为20-30℃,沙门氏菌不耐热,100℃时立即死亡,70℃时5min,60℃经1h可被杀死。水经氯化消毒5min可将沙门氏菌杀灭。沙门氏菌不分解蛋白质,污染食品后无感官性状的改变。 流行特点:多发于夏季,常集体发病。 污染来源:动物性食品为主,污染途径有生前感染和宰后污染。

1.1.1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临床表现:食入少量的沙门氏菌不会引起中毒,只有数量超过10万才会发病。主要表现是急性胃肠炎,潜伏期较短,一般12-24h,突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黄绿色水样便,体温可达38℃以上,病程一般3-7天,预后大多较好。 除胃肠炎型外,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还可表现为类霍乱型、类伤寒型、类感冒型和败血症型。

1.1.2沙门菌属中毒的预防 控制传染源,防止污染。 低温储存食物控制沙门菌属的繁殖。 对污染食物进行彻底加热。

1.2.1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病原:近海细菌,海产品带菌率90%以上。在含盐3%-4%的培养基中生长最旺盛,适宜温度30-37℃。副溶血性弧菌抵抗力较弱,56 ℃ 10min,或90 ℃ 1min可被杀灭;1%食醋处理5min可灭活。

1.2.2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流行特点:多发于沿海地区;潜伏期短,常集体发病,夏秋季高发,感染后可产生免疫力,但不巩固。 中毒食品:海产品。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胃肠道症状,病程1-3天,预后较好。

1.3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病原:革兰氏染色阳性,兼性厌氧,抵抗力较强,80℃30min才能杀死。常见致病性葡萄球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某些菌株,其产生肠毒素的适宜条件是:pH6-7、温度31-37 ℃、水分较多、含蛋白质及淀粉较丰富、氧分压较低。葡萄球菌肠毒素分为5个血清型,A型毒性最强,B型最耐热,100℃加热30min仍保持部分活性。

1.3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流行特点:全年均可发病,夏秋多见,潜伏期短,可呈散发或集体爆发,痊愈后无明显免疫力。 中毒食品:各种食物。 临床表现:潜伏期短,一般2-5h,主要表现突然恶心、反复剧烈呕吐,上腹痉挛性疼痛,腹泻水样便,一般不发烧,病程1-2天,预后良好。 案例

1.3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病原:肉毒梭菌是革兰氏阳性厌氧菌,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缺氧状态下含水分较多的中性或弱碱性食物中适合生长并产生外毒素即肉毒毒素。肉毒毒素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是已知毒性最强的急性毒物。致死剂量为0.1µg。肉毒梭菌具有芽胞,对热抵抗力极强,干热180℃ 5-10min、湿热100℃ 5h或高压蒸汽121℃ 30min才能杀灭。肉毒毒素不耐热,80℃ 30min 或 100℃ 10-20min即可完全破坏。

1.3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流行特点:发病与人们的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食用前不加热或加热不彻底是造成肉毒梭菌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中毒食品:我国多为植物性食品引起,主要是家庭自制的发酵食品,如豆豉、豆酱;欧洲肉毒中毒主要为肉类制品,如火腿、香肠、罐头等。

1.3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临床表现:潜伏期从数小时到几天,一般为12h~48h,潜伏期越短症状越重;肉毒毒素进入体内后被胰蛋白酶活化释放出神经毒素,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的颅脑神经核、神经肌肉接头处及植物神经末梢,抑制乙酰胆碱释放,引起肌肉麻痹和神经功能不全,患者一般体温正常,意识清楚;如治疗不及时,病死率较高。

1.4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处理与预防原则 处理原则:迅速排出毒物、对症治疗、特殊治疗。   预防原则:严格食品生产操作规程。防止食品污染;防止病原体繁殖及毒素的形成;杀灭细菌及破坏毒素。 返回

2.1河豚鱼中毒 有毒成分:河豚鱼的有毒成分为河豚毒素(TTX),主要分布在皮肤、内脏及血液中,其中卵巢和肝脏中含量最高。春季河豚产卵期最易引起中毒。肌肉一般不含毒素,但鱼死后血液及内脏的毒素可渗入肌肉中,有些河豚鱼品种肌肉也有毒性。河豚毒素稳定,加热至220℃以上才可被破坏,日晒、盐腌等方法也不易破坏,但在碱性环境中不稳定。

2.1河豚鱼中毒 中毒机制:河豚毒素是一种神经毒,可麻痹末梢神经和中枢神经。对心血管系统可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和动脉压急剧下降,对呼吸中枢有特殊的抑制作用。 临床表现:潜伏期短,10min-3h,潜伏期越短症状越重,早期主要是感觉神经麻痹的表现,发展为运动神经麻痹使肌肉失去运动能力而瘫痪;心血管系统出现心率失常,血压下降;最后可因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而死亡。

2.1河豚鱼中毒 急救: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以排出毒物为主,尽早催吐、洗胃和导泻,可用2%碳酸氢钠中和胃内毒素。

2.1河豚鱼毒素预防控制 120℃,60min可破坏毒素 集中处理,禁止销售 加强宣传,以防误食 《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 1 2 3 4

2.2毒蕈中毒 临床表现: 蕈即蘑菇,已知毒蕈有80多种,含剧毒素的有10多种。毒蕈毒素成分复杂,引起的临床表现也不相同。 毒蕈毒素成分不同中毒症状可分为四型。 胃肠炎型: 神经、精神型: 溶血型: 脏器损害型:此型症状最严重,病程可分为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及恢复期。

2.2毒蕈中毒 治疗及处理 胃肠炎型:对症处理 神经精神型:阿托品类药物 溶血型:肾上腺皮质激素 脏器损害型:二巯基丁二酸钠、二巯基丙磺酸钠解毒,并采用血透清除进入体内的毒素。 预防:加强宣传教育,防止误食,提高鉴别能力。 音像资料 返回

4化学性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由于食用被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误食化学物质而引起的中毒。 特点:潜伏期短,病死率高,后果严重

4.1砷化物中毒 中毒原因:最常引起中毒的砷化物是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用于农业杀虫,如使用不当导致蔬菜、水果砷残留量过高,食用后引起中毒;也可由于误食或农药使用过程中污染食品引起中毒。 三氧化二砷中毒剂量:5-50mg,致死量:60-300mg。

4.1砷化物中毒 临床表现:潜伏期几分钟至数小时,首先出现消化道症状,咽部干燥、口渴、流涎、上腹部烧灼感,随后出现恶心、反复剧烈呕吐、腹泻;症状加重时全身衰竭、脱水、体温下降、休克以及神经系统症状,还可出现肝、肾、心肌损害,最后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急救:迅速催吐、彻底洗胃及导泻;洗胃后用氢氧化铁保护胃粘膜;使用特效解毒剂二巯基丙磺酸钠、二巯基丙醇或二巯基丁二酸钠。 预防:加强农药管理;含砷农药的器具应专用并标记;砷中毒的家禽应深埋;含砷农药用于蔬菜应遵守安全间隔;食品中含砷不得超过国家标准(≤0.5mg/kg ) 案例

4.2亚硝酸盐中毒 中毒原因:有些蔬菜中含有较多硝酸盐,大量使用后在肠道被还原为亚硝酸盐;腌制不充分的咸菜以及变质蔬菜的亚硝酸盐含量较高;亚硝酸盐用于咸肉、腊肠、火腿等加工;误食;苦井水。 中毒机制:亚硝酸盐将血红蛋白中二价铁氧化为三价,血红蛋白变为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失去携带氧的能力,引起组织缺氧。

4.2亚硝酸盐中毒 中毒剂量:0.3-0.5g,致死量:3g 临床表现:误食纯的亚硝酸盐潜伏期10min左右;大量食用蔬菜致毒潜伏期为1h-3h。主要症状为缺氧表现,误食纯亚硝酸盐引起者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 急救:洗胃、催吐、导泻;使用还原剂:维生素C和亚甲蓝。 案例

4.3甲醇中毒 中毒原因:甲醇是常用的化工原料,性状与乙醇相似,但对人体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可直接损伤CNS和视神经,引起视力障碍。甲醇中毒主要由于饮用甲醇超标或是工业酒精勾兑的酒。 中毒量:4-10g,致死量:30g,致盲剂量:7-8ml。 中毒机制:甲醇在体内氧化产生毒性更强的甲醛和甲酸。

4.3甲醇中毒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CNS损害、眼部损害、代谢性酸中毒。作用于神经系统,表现为先兴奋、后抑制,嗜睡,进一步发展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散大、呼吸不规则、休克、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后遗症:甲醇对视神经、视网膜有很强的损害作用,康复患者几乎都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 案例

4.3甲醇中毒 急救: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洗胃、导泻、纠酸、血液透析等对症处理。 预防:加强对白酒的管理。 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以谷类为原料的蒸馏酒或酒精勾兑的白酒中甲醇含量应≤0.04g/100ml;以薯干及代用品为原料的蒸馏酒中甲醇含量应≤0.12g/100ml。 返回

食物中毒的调查与处理 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初步确定引起中毒的可疑食品。封存可疑食物,禁止出售和使用。 积极救治病人 可疑食物的剩余部分、病人的吐泻物及其它可疑物品应采样送检。

食物中毒的调查与处理 处理 立即向当地CDC和有关部门报告 立即封存可疑食物 查明原因,提出具体改进意见和措施,总结经验教训。 返回

食物中毒事件确定 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现场调查处理程序 接到报告 应急调查 人员携带 应急箱 现场调查 接收病人医疗 单位调查 中毒食品加工经营 场所卫生学调查 病人个案调查 采集病人标本 收集病历化验单 加工场所调查 可疑食品调查 采集样品 流行病学资料、病人潜伏期、 中毒特有表现、实验室资料 食物中毒事件确定 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现场调查处理程序

作业题 名词解释: 营养 限制性氨基酸 必需脂肪酸 食源性疾病 简答: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糖尿病的预防治疗原则? 食物中毒的基本特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