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五妃廟 50305洪嘉誠 50317李宗賢 50324簡淑惠 50327楊衡婷 50334蕭茗研 50336李紀紝
台南五妃廟 簡介 五妃廟,是一座單進兩護龍式的建築,單開問的正殿內,供奉著五妃神像,神像後的背牆上,鑲著「寧靖王從死五妃墓」碑,殿用硬山式的燕尾翹脊屋頂。
建築特色 正殿前立四柱歇山馬背式屋頂的拜亭,安彩繪門神的門扇四樘,做為廟的總出入口。門的左右,紅色的院牆連接著五百兩護龍的山牆面。離廟不遠處,是單開間的義靈君祠,含意深遠。廟的背面,墳塋隆起,四周老樹垂蔭,引人憑弔。
陰廟中的墓碑 五妃廟建築最大的特色在於它是「墓廟合一」的陰廟,墓塚與廟宇緊密相連,墓碑就直接嵌在前方祠廟的牆面上,刻著「寧靖王從死五妃墓」的字樣。而它正殿屋頂下的楹架(平行於面寬的圓木)數目有八根,與一般廟宇採奇數楹架不同,這也是匠師建廟時,遵循「陽奇陰偶」的民間禁忌所致。
供奉的神明 五妃廟原稱五妃墓,始建於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供俸五妃。佔地約三千餘坪,為明寧靖王朱術桂從死之姬妾袁氏、王氏和媵妾秀姑、梅姐、荷姐等五人合葬之墓。墓址座落於今日臺南市中區五妃里,民國七十二年(1983年)經內政部公告指定為臺閩地區第一級古蹟。
五妃廟的歷史 五妃廟中祭祀的五妃是明末宗室寧靖王的五位姬妾。五妃是明末宗室寧靖王的五位姬妾,明永曆18年(1664)清明前後,寧靖王帶著原配羅妃與五位姬妾渡海來台,居住在鄭經為其營造的王府(即大天后宮)中。
五妃廟的歷史 此時,明末最後稱帝的藩王永曆帝已被殺 明朝算是正式滅亡。據守台灣的明鄭之師是僅存的希望。寧靖王雖居監軍之尊,生活頗為簡樸低調,甚至「墾田自食」。自羅妃逝世,其子夭折後,他更是杜門謝客,深居簡出。
五妃廟的歷史 寧靖王為得知監國鄭克塽準備議降,為免敵前受辱,決心一死殉國。他召來多年朝夕相伴的五位姬妾:袁氏、王氏、秀姑、梅姐和荷姐,與之訣別,並告訴她們可以改嫁或出家,以自尋生計。不料五位姬妾竟齊聲痛哭說:「殿下既能全節,妾等甯甘失身?王生俱生,王死俱死」說完,五人即冠笄披服,從容自縊而死。
五妃廟的歷史 寧靖王將五妃葬於城南的魁斗山。待一切事畢,靖王在王府大堂寫下絕命詩,即懸樑而亡,義靈兩侍官亦從死於旁。人們將寧靖王遺體與元配羅妃合葬一處(今高雄縣湖內鄉),兩從死侍官則伴隨五妃同葬於魁斗山,即五妃墓旁的義靈君祠。
五妃廟的歷史 五妃廟原來只是一簡單的墓塚,入清之後才立墓碑,清乾隆11年(1746),巡台御史六十七與范咸命海防同知方邦基正式在墓塚前建廟。今日所見之規模則大致是日治時大修的結果,而光復後最近一次的修護則在民國66、6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