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病毒 Rabies virus.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06/06 e 2007 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7 年 12 月 数据来自《 2008 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 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Advertisements

生物高考 精讲专题 第 18 讲 免疫调节 乔文军北京特级教师2015. 《考试大纲》 3-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 4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 5 )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00003-E-1 – December 2005 《 2005 年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部分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5 年 11 月 21 日 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狂犬病( Rabies ) 又称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引 起的人和动物的一种接触性传染 病.该病的临床特征是患病动物出 现极度的神经兴奋、狂暴和意识障 碍,最后全身麻痹而死亡。潜伏期 较长,一旦发病常常因严重的脑脊 髓炎而以死亡告终。
狂犬病 致死百分百的瘋狗症. 大綱  何謂狂犬病 ?  傳播方式  潛伏期  發病症狀  預防及治療方法  感想  資料來源.
狂犬病病毒 —— 狂犬病 rabies 狂犬病是人和动物共患疾病,一 旦发病,病死率极高。 “ 狂犬病,八天命 ” 我国是世界上狂犬病发病较多的国 家。也是记载本病最早的国家。
狂 犬 病 rabies. zxb 06:50 学习目标 狂犬病的处理要点、常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 性问题和护理措施 狂犬病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 狂犬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辅助检查 掌握 理解 了解.
狂犬病毒 Lyssaviru s. 公元二世纪,中国张仲景,对其发病机理 1546 年, 意大利 Fracastor 描述临床表现 18 世纪,欧洲流行,病死率极高。 奥地利演员剧作家 Raimund, 开枪自杀 1885 年,法国巴斯德制成疫苗,首次接种, 14 处 7 月 6.
第二十四章 其他病毒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 rabies virus 一、生物学性状 1. 根据表面糖蛋白 G 的不同可分为 4 个血清 型。 2. 抵抗力不强,易被强酸、碱、乙醚灭活。
狂犬病的流行与防治 北京地坛医院 陈志海. 案例一 患者,男, 19 岁,保安 流行病学史:患者 3 个月前夜间值班时曾被一流浪狗咬伤右脚背 部,当时伤口皮肤破损无渗血,伤后患者自行挤压伤口处至出血, 未做其他处理,未追踪此狗去向。 入院前 4 天出现头晕、乏力、纳差, 1 天前出现恐风,咽部紧缩感,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传染病 预防的基本措施.
预防猪流感.
H7N9禽流感生存手册 不恐惧 不信谣 不大意.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人狂犬病暴露后 被动免疫制剂应用及常见副反应的处理
病毒学概述.
Depart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狂 犬 病 Rabies.
可怕的 腸病毒 黃彥云
授课老师:卢文君 班级:初二9班.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艾青中学 刘海华.
肺结核.
我们为什么需要接种不同的疫苗 第十五章 健康的生活 主讲人:郑岑 北京市密云区密云三中.
病 毒 性 肝 炎.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 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严晓伟.
第五节 狗咬伤和狂犬病 一、概述 一般情况下,狗咬伤本身并不严重,其最大的危险在于被带有狂犬病病毒的狗咬伤后,可能会发生狂犬病,目前狂犬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死亡率极高。
第26章 其他病毒 天津医科大学 微生物学教研室.
医学微生物学 基础医学院 王春敏.
狂犬病.
狂犬病暴露与处置 几个问题剖析 张文生.
Other viruses Rabies virus (狂犬病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 (人乳头瘤病毒)
预防狂犬病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肠道病毒的分类关系 脊髓灰质炎病毒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 新肠道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 肠道病毒属 小RNA病毒科 鼻病毒属.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考纲要求及复习策略 考纲要求 复习策略 1.特异性免疫: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抗原和抗体、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
糖尿病流行病学.
评估达力士软膏的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病毒感染与免疫.
自 我 保 护 预防狂犬病 第一讲.
甲状腺激素.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特刊 狂犬病 封面 Enter.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HIV阳性母亲所生儿童 免疫程序说明 无法确定是否感染HIV的儿童
宫颈刮片脱落细胞 检查结果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妇产科 宋 磊.
四、狂犬病 Rabies.
第二十章 虫媒病毒 arbovirus 共同特点 (1)直径20~60nm。单股RNA。20面体立 体对称。有包膜,表面有血凝素。
諾羅病毒 成員:陳姿菁 梁閔翔 許寧靜.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EBOLA'S ATTACK 埃博拉病毒的袭击 吴娅菁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药物的跨膜转运.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Influenza Virus H1N1甲型流感.
H基因库(重链基因连锁群): --- 第14号染色体 κ基因库(κ链基因连锁群): --- 第2号染色体 λ基因库(λ链基因连锁群):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五.有丝分裂分离和重组 (一) 有丝分裂重组(mitotic recombination) 1936 Curt Stern 发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狂犬病病毒 Rabies virus

狂犬病毒(Rabies virus) 弹状病毒科 弹状病毒属 全世界大部分地区有流行

Rabies virus简介 有包膜的-ssRNA病毒。是传染病-狂犬病的病原体; 广泛存在于狗,猫,狐狸,狼和蝙蝠等多种野生动物的体内,并在它们之间传播; 家犬是中度敏感宿主; 狂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一旦发病,患者的病死率几乎是100%。

狂犬病毒的负染电镜图 子弹状包膜病毒.基因组为螺旋状、-ssRNA (bar=50nm)

狂犬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形态与结构 弹状病毒,75×180nm,外层为含脂质的囊膜,内部为含核蛋白的核心,对脂溶剂敏感。 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动物的唾液和脑组织,将发病动物的脑组织作成10%悬液,注射于小鼠脑内(乳鼠更为敏感)可用于分离病毒。 病毒也能再感染家兔等实验动物,脑内注射狂犬病毒也能使其致死。

狂犬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嗜神经性: 抵抗力: 狂犬病毒具有较强的神经组织嗜性,在神经组织中具有很高的繁殖和复制效率。 对温度敏感,60℃ 30s或100℃ 2s即可被灭活;在20~22℃ 1~2w和4℃ 5~6w,病毒丧失感染性。 病毒对紫外线和光线较为敏感。甲醛,酚,β-丙内酯,磷酸三丁酯,乙醇,碘酒,汞,肥皂,10%氯仿,20%乙醚以及氧化剂和表面活性剂均可灭活病毒。故在被动物咬伤后,使用上述液体处理伤口可有效地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致病机制 感染早期 狂犬病毒在被咬伤的伤口内停留6d,在局部的肌组织中繁殖。

致病机制 感染中期 病毒扩散到神经,沿末梢神经和神经周围间歇的体液上行,上行的过程不繁殖,直到进入神经节细胞才开始第2次繁殖复制过程。 然后,病毒进入脊髓,向上运行到达脑内,在脑内进行大量繁殖扩散到全脑。脑干是大脑最先被累及的部位,也是感染最为严重的区域。

致病机制 感染晚期 病毒从中枢神经向周围神经扩散,到达神经所支配的组织和器官,从而引起全身多种组织和器官的感染,最终导致死亡。

临 床 表 现 潜伏期 一般在3个月以内,多数病例为20~60d,个别病例仅为10d,有的可达10年。 潜伏期的长短与诸多因素有关,但与被咬伤部位的关系最为密切。咬伤头面部要比四肢的远端部位潜伏期短,儿童比成人短。

临 床 表 现 前驱期 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嗜睡、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头痛、咽痛和发热等非特异性症状,此阶段一般持续2~4d。 在典型症状出现之前,患者的伤口处有麻木、发痒、疼痛和蚁走等因神经损伤所引起的症状。

临 床 表 现 兴奋期 患者出现典型的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焦虑不安,有大难临头的预感,但神志尚清醒。 患者咽部和喉部肌肉疼痛性痉挛,以致吞咽困难和窒息,所以患者不能饮水,害怕饮水,甚至害怕见到水或听到水声,产生典型的“恐水症”。除了水,光线和声音等多种因素也能激发患者出现咽肌痉挛。 异常的精神状态包括出现幻觉、定向力障碍、猛烈拼撞、咬人和嚎叫等。这种症状可以自发或因触觉、声音、光线和水声的刺激诱发。 此期一般持续2~3d。

临 床 表 现 瘫痪期 患者逐渐安静,恐惧消失,痉挛停止并瘫痪。 患者全身肌肉松弛,出现口流唾涎、反射消失,瞳孔放大和潮式呼吸,并可在数小时内因呼吸或循环系统衰竭而死亡。

流 行 特 点 传染源 狼、狐、豹、野狗、猴、猫,臭鼬、浣熊和蝙蝠等。犬虽然是中度敏感动物,但农村和城市养犬密度很高,所以犬成为病毒的长期宿主和媒介。家猫也有同样趋势。农村比较多。 传播途径 狂犬病毒主要通过皮肤和黏膜的伤口传染。 感染动物唾液腺内病毒含量极高,咬和舔进入机体,细微伤口也可成为病毒侵入途径。 另外,血,尿和乳液也有病毒,因此,动物间相互残食以及食物链均可成为此病传播途径。

诊 断 1.流行病学史 有被犬、猫或其它宿主动物舔、咬、抓伤史。 2.临床症状 3.实验室检查 免疫荧光抗体法检测抗原:发病第一周内取唾液、鼻咽洗液、角膜印片、皮肤切片,用荧光抗体染色,病毒抗原阳性。 存活1周以上者做血清中和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检测抗体、效价上升,曾接种过疫苗者其中和抗体效价需超过1:5000。 死后脑组织标本分离病毒阳性或印片荧光抗体染色阳性或脑组织内检到内基氏小体。 1.流行病学史 有被犬、猫或其它宿主动物舔、咬、抓伤史。 2.临床症状 愈合的咬伤伤口或周围感觉异常、麻木发痒、剌痛或蚁走感。出现兴奋、烦躁、恐惧,对外界刺激如风、水、光、声等异常敏感。 “恐水”症状,伴交感神经兴奋性亢进(流涎、多汗、心律快、血压增高),继而肌肉瘫痪或颅神经瘫痪(失音、失语、心律不齐) 3.实验室检查

脑细胞中可见粉红色胞浆内包涵体(内基氏小体) 狂犬病毒感染的特征 脑细胞中可见粉红色胞浆内包涵体(内基氏小体)

治 疗 原 则 对局部伤口进行处理: 运用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 狂犬疫苗的使用: 立即用肥皂、碘酒和去污剂的可灭活狂犬病毒的液体对伤口进行彻底冲洗,尽量避免对伤口进行缝合。 运用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 所有伤口的暴露程度在Ⅲ级(单一或多处穿透性皮肤损伤,有出血现象等)以上患者均使用抗病毒免疫球蛋白。 狂犬疫苗的使用: 第0,3,7,14和30d各注射一个剂量的疫苗。

治 疗 原 则 对病人的治疗原则 将病人严格隔离于较安静、光线较暗的单人病房,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病人分泌物、排泄物严格消毒处理。 加强对呼吸、循环等系统并发症的监护。 对症处理:补充水电解质及热量,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对烦躁不安、痉挛者轮流使用各种镇静剂,如安定、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及冬眠药物等。有脑水肿给脱水剂。防止呼吸肌痉挛导致窒息,必要时气管切开给氧。有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压升高时可用β受体阻滞剂或强心剂。

控制措施 健康教育 狂犬病是经带毒的狗、猫等咬伤或抓伤机体而使人感染发病,发病的动物其唾液中含有大量的病毒,曾有报导狗带毒可达9~39个月之久,已感染狂犬病毒未发病的动物同样能使人发生狂犬病。 狂犬病有疫苗可供预防,但无特异的有效治疗,发病后病人几乎100%会死亡。 预防至关重要。

控制措施 预 防 传染源的管理:加强犬和猫的管理,野犬应捕杀,家犬、猫应注射兽用狂犬疫苗,发病的犬、猫立即击毙、焚毁或深埋。 疫苗接种:我国现用的是地鼠肾细胞培养狂犬病因定毒的甲醛灭活疫苗,免疫方法为肌肉注射5针,即第0、3、7、14、30d各注射2mL,如咬伤程度严重或伤处近中枢神经可加倍量注射疫苗,疫苗使用如不及时或剂量不足都会影响预防效果。疫苗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使用高价抗狂犬病毒免疫血清。

控制措施 世界狂犬病日(9月28日) (2007/9/8日第1个) 对咬人动物的处理: 如为可疑狂犬应立即捕获处死,尽快进行脑组织检查内基氏小体或免疫荧光法检查,肯定是否为狂犬,由于对狂犬脑组织的病毒通过皮肤粘膜伤口甚至通过空气可以感染人,操作必须在有条件的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如为健康动物,应隔离留检10d,在留检期间如发现可疑,应即处死、焚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