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血 液.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生理学教研室 王晓燕 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章 血液 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 血细胞生理  血液凝固  血型于输血.
Advertisements

第三章 血液 第三章 血液 长江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长江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第三章 血 液 细胞外液的 4/5 在血管外 组织液 1/5 在血管内 血液 血液是一种流体组织,在体内不断循环,是内环境中最活跃 的部分, 是沟通各种组织液与物质交换的场所。 血液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 气体和物质交换、散热; 参与生理性止血 参与机体防御功能.
血液 BLOOD 血液 细胞内、外液 体液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占体重的 60% 细胞直接生活的 液体环境,具体环境 内环境 为细胞内各种生化 反应进行的场所 组 织 液 4/5 血 浆 1/5.
合理选择饮食.
内环境与稳态 考点 等级要求 江苏课标要求 稳态的生理意义 B
第十一章 血 液 的 生 物 化 学 Hemal Biochemistry.
溶液的渗透压力 主讲人:袁 琴.
BLOOD §1 血液的组成与理化特性 § 2 血细胞生理 § 3 生理性止血 § 4 血型与输血原则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
CHAPTER 3 BLOOD.
流动的组织 血液 岳阳市第十中学 王瑕.
第五章 血液 目的要求: 掌握血液各组成成分的功能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第二节 血液的功能 第三节 运动对血液成分的影响.
第三章 血液 (1) BLOOD.
第三章 血液(Blood) 体液 体内的液体。(占体重60%)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血量 人体内血液的总量。占体重7  8%
第十一章:血液 (blood-system).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多发性骨髓瘤 MM(multiple myeloma)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检验科 王宇.
小组成员: 贾睿楠 别依凡 段若楠 孙世成 石金源 郭奎
§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高州四中 李振庄.
第三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复习.
靠输血维持生命的孩子.
第一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2) 血 液 江阴市长寿中学 徐利国 0709.
第一章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第三章 血 液 Blood.
血液的生物化学 Hemal Biochemistry
实验诊断 血栓与止血检验.
细胞生活的环境 自主发展 快乐成长 所在知识模块:人教版必修3-第1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学科:生物 学段:高中
水 肿.
第十单元: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第二十六讲:内环境与稳态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考纲要求 考点梳理 考点突破 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第四十五课时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重难点聚焦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Overview [haiˈdrɔlisis ] 1. 轮流地, 交替地 [ɔ:l,tə:nitli] 电.
赞美诗 平稳而富饶 我生活在你温暖的怀抱 是你,为我平添物质和能量 是你,吸纳我无尽的烦恼 是你,默默地搭起流通之桥 没有你—— 我——
填字游戏 热__沸腾 心__来潮 血 一针见 __ 浴__奋战 呕心沥__.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2004年7月28日下午3时,天气闷热难当。重钢股份公司炼钢厂炼钢炉前温度起码超过100℃
1.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本章学习目标 1.描述内环境及其作用。 2.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3.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第三章 血液( BLOOD ) 主讲教师 : 张志方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第二章 动物个体的稳态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 江苏省仪征中学.
形态与功能 中国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 白 霞.
生命的物质基础.
必修 3 第 1 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必修③ 稳态与环境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 人体的稳态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血液生理.
平衡膳食好处多 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保健室.
第二十二讲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第二十二讲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回扣基础] 一、细胞生活的环境 1.体液与内环境.
第三章 血液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流体组织;任何器官缺血都可造成组织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同时,许多疾病会导致血液成分或性质改变,又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成为沟通各部分组织液以及和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具有运输、缓冲、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参与生理性止血和防御功能.
实验五 细胞膜的通透性 目的要求 实验用品 观察细胞膜的通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 了解膜通透性的一般规律
病理生理学 牡丹江医学院 病生教研室.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十二讲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血浆 组织液 细胞外液 体液 细胞内液. 血浆 组织液 细胞外液 体液 细胞内液 无机盐 蛋白质 7.35~7.45.
第三章 血 液 blood.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软骨与骨 Cartilage ﹠ Bone.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代谢组学技术及应用新策略简介 代谢组学平台 刘慧颖.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医 用 化 学.
 第三篇 脉管学(angiology)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l system)  第一节 概述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1、心(heart):二房、二室 2、动脉(artery):大、中、小。 3、静脉(vein) 4、毛细血管(capillary)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章 血 液

第一节概 述 一、血液和体液 血液是一种流体组织,充满于心血管系统中,在心脏的推动下不断循环流动。体液是人体内液体的总称。全身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60%,其中2/3是在细胞内,称为细胞内液;1/3存在于细胞外,浸浴着细胞,称为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间隙液(简称组织液)、淋巴液、脑脊液和房水等。

生理学中把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以区别于整个机体所生存的外环境。在内环境中,血浆是最重要的部分。由于血浆在心血管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从而成为沟通各部分组织液以及与外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中间媒介。

二、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一)血液的组成 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组成。 血细胞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3类,其中红细胞所占的数量最多,白细胞数量最少。 血浆由水以及溶解其中的蛋白质、无机盐、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营养物质、代谢产物、激素等)和脂质组成。血浆中的蛋白质,称为血浆蛋白。 血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 球蛋白:α1 、 α2 、 α3 、 β 、和γ球蛋白。

血浆的分离 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

(二)血液的功能 1.运输功能 2.缓冲功能 3.调节体温作用 4.免疫和防护功能 血清是血液凝固后分离出来的液体。血清中已没有纤维蛋白原和某些凝血因子,但却增添了少量血凝时由血小板释放出的血小板因子。 (二)血液的功能 1.运输功能 2.缓冲功能 3.调节体温作用 4.免疫和防护功能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颜色和比重 (二)血液的粘滞性 (三)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红细胞具有悬浮于血浆中的特性,称为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在临床上测定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用以表示红细胞悬浮稳定。红细胞沉降率通常以红细胞在一小时内下沉的距离来表示。 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 血沉↑

(四)血浆渗透压 渗透压通常是指溶液中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吸水的能力。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溶质颗粒数目越多,吸水能力越强,产生的渗透压就越大;反之,渗透压越小。 渗透压只与溶质分子的数目有关,与分子的大小无关。 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

血浆与组织液间晶体渗透压相等。 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晶体物质绝大部分不易透过细胞膜,如果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发生改变,将会影响细胞内外的水分交换,所以,血浆晶体渗透压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有重要作用。 血浆胶体渗透压虽然很小,但因浆蛋白不易透过毛细血管壁,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几乎为零,因此血浆胶体渗透压要高于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这对维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