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回归全国卷, 我们的思考和应对 杨伟清 2016年8月24日
原题目:2016年“全国卷”考试情况介绍。 “三无”: 网上无关于今年高考分析的资源。 无准确质量分析数据。 无亲身经历今年高考的教学和复习工作。 偷梁换柱:讲一点和全国高考卷有个的事情,题目就叫《高考回归全国卷,我们的思考和应对》
引子 每年高三省质检质量分析时,根据市教科所建议工作线估计的上线人数与高考实际上线人数,2014届以前符合度很高,2015届差别就比较大,2016届就有很大的差别。
疑问 什么原因引起这样的偏差?生源群体素质,学校管理情况,老师投入程度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偏差呢? 上线人数差别大的原因就是“摇摆生”上去的少。
个人感悟 情况发生变化(考试要求,试卷结构和呈现形式等方面已经发生了变化),如果学校对年段教学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复习指导,等等各个方面,还停留在以前的做法的话,考试结果就会与预期有较大的偏差。 不能盲目依赖(相信)经验,经验只能起借鉴作用,经验只能让我们不犯和以前相同的错误,如果死抱老经验,就可能会吃大亏。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你的应对策略也要调整。
对高考的认识 来自于《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 对高考的认识 来自于《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 高考考试性质 “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要达到的目的 (1)检测高中所学知识、能力和科学方法的掌握情况; (2)推动中学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 (3)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 (4)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考主要考查学生的四种能力: 学习能力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探究能力
新中国高考历史简要回顾 1949年高等学校单独招生。 1950年同一地区高校联合招生。 1951年以全国大行政区范围统一招生。 1952年全国统一招生。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废除高考,高校停止招生。 1971年高校恢复招生—推荐入学。 1977年恢复高考。
1982年,高考研讨会提出怎样使用选择题。 1985年上海率先自主命题。 1985年,我国开始了考试标准化的改革实践。 1985年开始制定适《考试大纲》。 1989年,原国家教委考试管理中心推出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将考查目标分为知识和能力两个层面,此举是我国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从知识向能力转变的关键举措。 1991年材料题在历史学科出现,并很快得到广泛推广,成为人文社会学科考试的重要题型。1994年化学高考试卷中首次出现信息题。
1999年教育部决定在全国推广“3+X"考试方案。在“X”这个类目中设置“综合能力测试”项目。 2001年公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004年 9省市加入自主命题 ,天津、广东、重庆、浙江、江苏、湖南、湖北、福建、辽宁9省市一起开始分省命题探索。 2004年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进行,各学科能力考查的方式越来越多样,考查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考查的目标越来越明确。
高考的四种命题范式和 两次立意范式的转换 《鹦鹉学舌---抄自专家的话》 范式与命题范式 范式(Paradigm )概念和范式理论是由托马斯·库恩((Thomas. S. Kuhn)在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的,他认为“范式是一个特定社团的成员共同接受的信仰、公认的价值和技术的总和。从哲学意义上来看,范式是一种世界观、一种普遍观念、一种分解真实世界复杂性的方法。
高考命题是为选拔人才服务,这就决定了命题范式是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同而发生转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对人才培养目标、个人素质的发展是随着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变化而有所不同,根据这样变化,高考命题范式也随之变化,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命题范式主要包括命题中的命题意图、试题呈现形式和评价细则三个方面。
四种命题范式 (一)政治立意范式: 从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之前,高考的命题总体上是政治立意范式,所确立的测量目的和技术方法都是为实现突出政治的目的,即选拔出思想政治合格的大学生。 主要目的:选拔出思想政治合格的大学生。 这阶段试卷题型比较单一,题量比较少。
(二)知识立意范式: 自1978年后恢复的全国统一高考到1998年高考,我国高考命题体现了知识立意的原则,是一种知识立意命题范式。考试的主要命题目的是了解考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状况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既要有利于高校选拔高质量的新生,又要有利于提高中学教学质量。 主要目的是两个有利于:有利于高校选拔高质量的新生,有利于提高中学教学质量。 这一阶段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水平。题型、题量和试题呈现方式出现较大变化。
(三)能力立意范式: 自1999年至今,我国高考命题总体上体现了能力立意的原则,各个能力成分目标清晰,是一种能力立意命题范式。1999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意见》要求“高校招生制度必须坚持改革,主动适应时代的特点及其对人才素质能力结构提出要求,着力引导人才全而素质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使高考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文件中确立“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在这一阶段,“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其主要目的是三个有利于: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教学,有利于推行素质教育。 在一阶段不仅考查学生“三基”,更主要的是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能力,探究能力。题目难度加大,新题型不断出现。
(四)素质立意范式: 新时期高考命题正在逐渐建立的命题立意范式。 高考命题范式也正在经历新的转变,即素质立意范式的建立。 素质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是 (1)突出思想教育,要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 (2)着重考查考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着重考查考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4)鼓励考生自主思考、独立判断,发挥高考试题重要的育人导向作用,促进考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学习态度,使考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素质立意阶段高考命题应主要在以下四个方而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1.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根据学科特点,选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试题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法制建设成就,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加强对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从积极、正面的角度设计合适的考核点,引导考生正确理解试题背后呈现出的价值取向,促进品德修养的提高和养成。
2.注重独立思考精神。 鼓励学生冲破习惯思维进行思考、打破常规方式进行解决。通过开放式的设问,拓展考生的思维,赋予考生自主选择、独立思考和个性表达的空间。引导考生敢于运用知识和经验,从各种资料中获取有用信息,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辩证地讨论问题的各个影响因素,提出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能做出决策或者提出新观点、新发现、新规律,且具有一定创造性和开拓性。
3.突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试题呈现形式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题干内容进行深层的挖掘和分析,其作答应能够体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应能够使用正确的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顺畅、清晰、有逻辑地解释论证和探究过程。
4.探索改进能力评价方式。 根据能力考查的要点和主旨,研究制订基于学科能力测量目标评价细则。设计多样的、可行的评分方案,确定能力的层级与评分的对应关系,体现能力等级评分的意图,确保评卷体现试题的考查意图。基于能力的评分方案要鼓励考生创新作答,克服评卷采点给分和评分趋中性过强等不足,更好地反映考生思维品质的差异,提高能力考查的效度。同时要有利于阅卷操作,有利于控制评分误差,促进中学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促进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以上四点会体现在各个学科的命题上。
两次立意范式的转换: 第一次是政治立意范式向知识立意范式的转换。 第二次是知识立意范式向能力立意范式的转换。 即将到来的是向核心素养立意范式的转换。
什么是“核心素养” (林崇德 )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什么是“核心素养” (林崇德 )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它应该包含六个方面: (1)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 (2)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3)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 (4)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 (5)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6)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体系,其作用具有整合性。 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就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
什么是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表现。 不同学科(或学习领域)有不同的核心素养和育人价值。
高考考什么? 《杨话》 (从前面描述的素质立意要着力体现的四个方面来考) 高考考什么? 《杨话》 (从前面描述的素质立意要着力体现的四个方面来考) 从国家层面讲:高考是国家的选拔性考试,它的首要任务不是考查我们学会了什么,而是为高等学校选拔人才。 从高等学校需要怎样的大学新生层面讲:高考主要从三方面选拔学生,一是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是应用知识的能力,三是临场的心理素质。
从高考试卷层面讲: 第一方面:学科知识、学科素养是否达标。 第二方面:学科学习方法掌握情况、学习习惯的好坏,学习能力的强弱。 第三方面:学习结果呈现的好坏,即考试时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书面表达等综合表现(即最终的高考成绩的高低)。
怎么准备考试? (老师方面)、(学生方面)? 老师: 一、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使学生明白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编撰或寻找或改编适当的练习,考查、判断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解题能力强弱。 三、帮助学生查找出存在的缺漏,并提供有效的帮助,让学生尽快弥补不足。 四、进行有效的模拟训练。
学生 高考比的是知识、智力、心理等方面的素质。 我们改变不了学生的“智力”,但我们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 挖掘学生的“潜力”。 “知识”是可以通过学习和体会获得的。 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要学到能解答高考试题所需的各种能力和技术。 (考场是要独立完成读题、审题、找到最合适的解题思路、规范表达)
结束语 老师做好三个“度”(在新高三年段会上的发言) 第一个“度”:态度 第二个“度”:进度 第三个“度”:难度
态度 老师对待本职工作的态度。 除了有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外,还应有“奉献”精神和“爱心”。 你的投入和付出,将在你的所教学生的学业成绩中得到体现。 态度决定你的成功与否。 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
进度 教学进度 平时的教学进度,暨要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又要考虑模块教学时间。 每个教学节点要和考试安排对应。 复习进度 总体控制,根据复习内容难易、是否为考试重难点以及学生掌握情况来确定(该快则快,该慢则慢)。还是要在规定时间完成既定任务。
难度 不同阶段要有不同难度,不同水平的学生要有不同的难度。 难度控制要根据某一个阶段考试难度要求来确定。 老师心中要明白模块考试,期中期末考试,会考,高考难度要求。 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不断提高,难度也相应不断提高(不要拔苗助长)。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和谅解。
谢谢大家!